资源描述:
.试验 测 试 . V C 上位机与 P L C在汽车覆盖件刚度测量中的应用 邢 忠文赵栋 雷呈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摘要】 为实现对汽车覆盖件刚度的自动化测量, 提出一种基于 v c 上位机和 P L C下位机的测控方法。 该方法 通过对 P L C进行梯形图编写 . 实现下位机对刚度测量设 备的操作 控制 . 通过 C 语言编写计算 机端的 V C 上位机 软件与 P L C进行 串行通信 , 最终 实现对汽车覆盖件刚度测量过程的 自动化控制。测试试验表 明, 该测量控制方法 力 ‘ 便有效 . 测试结果能准确反映汽车覆盖件刚度特性 主题词 覆盖件刚度 自动化测量 中图分类号 U 4 6 7 . 4 9 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0 3 7 0 3 2 0 1 4 0 5 0 0 4 0 0 5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LC a n d Ho s t - c o mp u t e r b a s e d o n VC i n Au t o mo t i v e Pa n e l St i f f n e s s M e a s ur e m e nt Xi ng Zh o ng we n,Zh a o Do n g,L ei Che n g x i H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Ab s t r a c t ] T o a c h i e v e a u t o m a t e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a u t o m o t i v e p a n e l s t i f f n e s s , a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 i s p r o p o s e d b a s e d o n VC h o s t c o mp u t e r a n d P L C l o we r c o mp u t e r . T h e me t h o d fi r s t d e s i g n s t h e l a d d e r d i a g r a m o f P L C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o f s t i ff n e s s me a s u r e me n t e q u i p me n t , a n d t h e n r e a l i z e s t h e s e ri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o f P L C a n d VC h o s t c o mp u t e r wh i c h i s w r i t t e n i n C l a n g u a g e . u h i ma t e l y a c h i e v e s a u t o ma t e d c o n t r o l o f a u t o mo t i v e p a n e l s t i f f n e s s me a s u r e me n t . T h i s me t h o d i s p r o v e n c o n v e n i e n t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 a n d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a c c u r a t e l y r e fl e c t t h e s t i f f n e s s p r o p e r t y o f t h e a ut o mo t i ve pa n e 1 . Ke y wor ds Au t o m o t i v e pa ne l , St i ffn e s s ,Au t o m a t e d m e a s ur e m e nt 1 前言 汽车覆盖件刚度是指汽车覆盖件抵抗静态变形 的能力l 1 I . 是反映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日趋完善 的工业 自动化对 汽车覆盖件 刚度 的测量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传统 的手压经验式测量和人工机械加载测 量 因测量误差 大 、 可操作性差 已逐步被淘汰 . 而研 究精准 、 方便且稳定的 自动化刚度测控系统则 日益 重 要 。 要 实 现 压 力 加 载 的 自动 化 控 制 和 测 量 数 据 的 精确采集 , 需要稳定可靠 的测控系统完成 目前对 于刚度测试仪 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结构设计和优化 上l 2 I 3 _ , 而对刚度测试仪控制系统 的研究很少涉及 陆 向宁[4 1 用 D e l p h i 开发 了刚度测 试仪的控制系统 . 但 是界面相对简单 , 而且数据采集采用采集卡 . 未进行 串行通讯的时序化处理. 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覆盖件刚度测量的主要 内容分为测试点载荷信 号和位移信号两部分 本文提 出的方法将 V C 上 . . . 4 0 ... 位机与 P L C结合 , 集合 了 P L C使用方便稳定 、 编程 简单可靠 的特点及 V C 上位机通信便捷 、人机界 面友好 的优 势 .并通 过试 验验 证 了这 种方 法 的有效 性 . 实现了汽车覆盖件刚度的自动化测量 2 汽 车覆盖件刚度测量 2 . 1刚度测 量原 理 根据定义 , 刚度 的数学表达式为 K l i m 1 一 O 似 式中, P为作用在部件上 的外力 为部件变形量。 汽车覆盖件刚度测量基本原理是 将试件放在 试验平台上 . 选择好试件测试点 . 通过压头对测试点 施加载荷 .试件在压头压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 的挠 曲变形 .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实时地 将试件测试点所受载荷和位移分别测出.然后利用 P L C采集测量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端 的上位机 通 过准确采集连续加载过程 中每个点 的载荷和位移 . 获 得 1条完 整的载荷 一 位 移 曲线 最后在 弹性 范 汽车技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试验 测试 . 围 内选 取 曲线 中合 适 的 曲线 段 作 为刚 度评 价有 效 段 . 进行 二次 拟合 并求 其斜 率 。 即得 到覆 盖件 的 刚 度 2 . 2刚度评 价指标 根 据 图 1 所 示 的汽 车覆 盖 件 刚度 特 性 曲线 , 可 得评定汽车覆盖件刚度的评价指标 5 . 6 ] 为载荷一 挠度 曲线的斜 率 K、 产生油壶效应的临界载荷 、 一定 载荷作用下的挠度 和产生一定挠度的载荷 。 瞧 1 汽 车 覆 盖 件 刚 度特 性 曲线 评 价指 标 中 , 临 界 载 荷 不 易 获得 , 如 有 些 零 件虽然产生了油壶效应 .但是载荷下降的幅度不明 显 . 且载荷一 挠度 曲线具有一定 的波动性 . 很难判断 油壶 效应 产生 时载 荷 出现 的位 置 检测挠度 和 时存在以下问题 检验载荷和 限定位移值没有统一标准测量时可能超出覆盖件 弹性范围. 而刚度属于成型件弹性范围内的性质 。 只 有在弹性范围内才可准确测量 .很难保证覆盖件在 一 定载荷或一定位移下仍然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 由于实际测量得到的载荷一 位移曲线不是严格 的平 滑曲线 .在截取相应载荷和位移时相邻点会有不规 则波动 . 因此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载 荷 一 挠 度 曲线 的斜 率 K 虽 然 也 有 一 定 局 限 性 .如载荷一 挠度曲线 由于各点斜率不同而难 以统 一 .但与其它 3种评价方式相 比.其与刚度定义式 1 相吻合 。 更符合覆盖件 刚度测量的特点 . 且有较 大 的改进 空 间 因此 .汽 车覆 盖件 刚度测 量 系统使 用 的刚度评 价指标是一种由评价指标载荷一 挠度 曲线的斜率 K 改进后 . 并基 于初始点斜率 的评价方式 . 其评价步 骤如 下 。 a . 弹性变形范围的确定 覆盖件刚度的测量 是在其 弹性 变形 范 围 内进 行 对覆 盖件 刚度 进行分 析得出.试件测试点在产生约 0 . 3 m m的位移时 . 试 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并且其载荷一 挠度 曲线没有 发生梯度改变 .因此选择压头开始对试件施压至试 件产生约 0 . 3 m m位移时的这段 曲线作为被测试件 刚度 分析 曲线 2 0 1 4年第 5 期 b . 初 始点 的选 取 。 在 最初 的运行 加 载过 程 中 . 刚度测量设备的各机械组件间有微小的间隙 .开始 加载后的接触瞬间所测量的试验点数据会有微小的 突变 。 而根 据试 验 可知 , 在载 荷大 于 1 N时 可消 除数 据 噪点 .所 以 刚度 分析 的有效 曲线从 载 荷 大于 1 N 开始。 同样 , 将产生 1 N载荷的曲线上的点作为刚度 测试 的初 始点 c . 覆盖件刚度 的计算 。对初始载荷为1 N 开始至产生 0 _ 3 mm位移的曲线段进行二次拟合 . 得 到载 荷 和挠度 的二 次关 系式 2 P A B 1 6 B 2 ‘ 2 对式 2 求 导 . 可得 到 二 次 曲线 的斜 率表 达 式 为 K o P B1 2 B 2 3 2 . 3刚度 测控 系统 硬件 组成 覆盖件刚度测控系统组成如图 2所示 2测 控 系统 组 成 不 意 测控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电机及其驱动器、压力 传感器 、 位移传感器 、 P L C下位机及计算机端 的上位 机 根据系统需求可对相应部件进行选型 2 . 3 . 1 电机及 其驱 动器 步进 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 移或直线位移的电磁机械装置 .可在很宽的范围内 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调速 , 具有结构简单 、 控制方便 的优点 . 为此选择了 2 4 V直流供 电的三相混合式步 进电机 , 并选择步进 电机驱动器与其配套使用 2 - 3 . 2 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选择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 .直线位 移最大量程为 l 0 0 0 m m. 最小分辨率为 1 p , m. 精度 为 5 m。将位移传感器的标尺光栅安装于测试压 头上 .测量开始后指示光栅与压头随光杆直线上下 运动 . 从而得到压头的位移量 压力传感器选择应变片 力传感器. 量程为 0 ~ 3 0 0 N. 精度为 0 . 2 %。 2 - 3 . 3 P L C下位 机 汽车覆盖件刚度测量系统中下位机 P L C为晶体 管输出类型, 处理速度为 O . 3 2 s , 运算 1 0 0 0步只需 0 . 3 2 m s 。在采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时. 选用 P L C 一 4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试验 测 试 . 模拟输入插 卡的电压输入范 围为 O ~ 1 0 V.分辨率 为 1 2 b i t 。 依据相关 的接 口标准对覆盖件刚度测量设备硬 件部件进行连接和调试。 3 P LC下位机加载控 制的实现 3 . 1 步 进 电机控 制流 程 在测控系统的压力加载控制模块 中.选用松下 F P X型号 的 P L C对控制测试压头的步进电机进行 控制 。P L C驱动电机 以设定的速度正转 、反转和停 止 , 从而控制测试压头上升 、 下 降和停止 , 并使各部 分协调有序且相互配合工作 P L C下位机控制流程 如 图 3 所 示 图 3步 进 电 机 PL C控 制 流 程 由图 3可看 出. 步进 电机开始运行后 . 在程 序 运行 的任意时刻按下停止按钮可停止步进 电机 工 作。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正转 、 反转可使测试压头实 现 下行 和 上行 运 动 . 从 而 实现 对 覆 盖 件 的压 力 加 载 和卸载。 同时根据测量需要 , 可通过低速 、 中速和高 速 3个按钮控制步进电机 的运行速度 . 实现加载的 调 速 。 3 . 2 P L C 的 I , o 分 配 F P X P L C的 I / O分配如表 1 所列 将光栅位移 传感器的 A相信号 、 相信号和 z相信号分别接入 P L C的 。 、 和 端子上, A相为主信号 , 日相为副 信号 . 2个信号周期相同 . 相位差为 9 O度 . z信号作 为校准信号以消除累计误差 光栅位移传感器安装 完 成后 .为避 免测试 压 头移 动时 读数 头 冲撞 到主尺 两端而损坏光栅尺 . 应对其进行限位设计 . 上限点和 下 限 点分 别接 入 端子 和 端 子 测试 压 头移 动 速度 分为低 、 中、 高 3档 , 分别接人 、 、 端子 。 为采集压力传感器 的压力信号 .将压力传感器的输 出接 入 A F P X A D 2的 WX, 。 端 子 。 输 出端 子 y 。 和 y . 分别接 MS电机 驱动器 的正 向步进脉 冲信 号负端 C W一 和反 向步进脉冲信号负端 C C W一 , 从而实 现压头的上行和下行运动控制 一 42 一 表 1 FP X P LC 的 I / O 分 配 输入 功能 输入 功能 输 出 功能 o A 相 8 上行 y o C 一 1 相 o 下 行 yl CC 一 2 Z相 xB 开 关 5 低速 c 下限 6 中 速 XD 上 限 高速 1 l1 压力值 3 . 3下位 机加 载控 制 的实 现指 令 F 1 7 2 F P X P L C控 制步 进 电机 时采 用 C W/ C C W 双脉 冲输 出控制模式 . 驱动器接收两路脉冲信号 . 当其中 一 路 如 C W 有脉 冲信号时 . 电机 正转 , 压头上行 当另一路 如 C C W 有脉 冲信号时 。 电机反转 。 压 头 下 行 因此 . P L C下位 机 加载控 制 的核 心就 是通 过控 制输出脉冲的频率 、数量和方 向来控制测试压头的 运 动 速度 、 运行 距离 和 上下行 方 向 利用 F P X中的高级指令 F 1 7 2可以实现对 测 试 压 头 的运 动 控制 。F 1 7 2为 J O G运 行 , 执行 条件 为 O N时可获得任意输出的 J O G运行 其指令分为控 制代 码 、 频 率 和 目标 值 3部 分 。 控制代码为十六进制常数 第 1 2位决定脉冲 是 以 C W/ C C W 方式 输 出还是 以 P u l s e / S i g n方式 输 出 第 3位设定输 出的频率范围 第 4位设定脉冲占 空 比 , 分 为 1 / 2占空 比 置 O 和 1 / 4占空 比 置 1 ; 第 5位设定 目标值模式 . 分 为无 目标值模式 置 0 和有 目标值模式 置 1 。 频率设定为十进制常数 , 在 控制代码的设定范围内进行设置 目标值为输 出脉 冲数量 . 在指定值大于当前值时进行脉冲加计数 。 指 定值小于当前值时进行脉冲减计数 .直至与 目标值 一 致 时停止 脉 冲输 出l7 _ 在汽 车覆 盖件 刚度 测 量 系 统 中 . 选 用 C W/ C C W 输 出 方 式 . 占空 比选 择 1 / 2 . 频 率 范 同设 定 为 1 . 5 ~ 9 . 8 H z . 频率值存储 在 P L C的数据 寄存器 D T 3 2 7 1 0 中 F P X P L C加 载控制 部分梯 形 图代 码 如 图 4 所 示 丁 H [ F J B . [ 7 2 r m. 图 4 F P X P L C加载控制部分梯形 图代码 汽车技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试验 测试 . 4 VC 上位机 与 P L C通信 的实现 4 . 1 P LC通信 方式 F P X P L C提供 了 2种 串行 通信 的功能接 口. 一 种是传统的 R S 2 3 2 C接 15. 一种是 U S B接 口。 P L C 与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直接采用 U S B端 口。 4 . 2 F P X通 信协 议 通信系统 中.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与下位机 P L C 进行通信时 .需要通信协议对双方如何交换信息建 立 一 些 规 定 F P x 通 信 系 统 的 基 本 协 议 是 ME WT O C O L C O M嗍 U S B电缆将计算机与 P L C链 接 后 . 则 计 算 机 为 ME WT O C O L主 站 . P L C 为 ME WT O C O L从站 针对 P L C的指令称为指令信息 。 从计算机端发出、 由 P L C返 回计算机的信息称为响 应信息 . P L C收到指令信息后 与顺序程序无关 自 行处理并做出响应 .计算机则可通过返回的响应确 认指令执行的结果 通信协议的数据帧分为指令帧 格 式 图 5 和 响应 帧 格 式 , 响应 帧 格 式 分 为正 常 响 应帧 图 6 和错误响应帧 图 7 2种方式 。 指令 文本 %或 H L 代码 数据 B C C C R 图 5 指令帧格式 响应 文本 %或 H L 代码 数 据 B CC CR 图 6 正常响应帧格式 %或 H L f E R R 0 R ● 错误代码 B C C C R 图 7错 误 响 应 帧 格 式 图中, 『 %] 和『 1 为始端代码 , 其 中『 %1 开头一帧可 以发送 1 l 8个字符 , 『 1 开头单一帧最多可发送 2 0 4 8 个字符 ; 『 H 1 和『 L 1 分别为写入指令接收方的站号的高 位和低位 , 在本设计 中为 l 1 通信 , 因此指定为『 0 1 1 ; 【 】 、 f ] 和[ ] 为标识码 , 标记该帧为何种类型 , 其分别 对应指令帧 、 正常响应帧 、 错误响应帧 ; 『 B C C ] 为校验 码 . 为 2位十六进制数 , 其初值为“ 0 ” , 然后从起始符开 始与该帧报文中每一字节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结果 4 . 3 VC 上位 机与 P L C通 信 接 口实现 上位机与 P L C进行串行通信时.需要在计算机 端设计相应的通信软件 通信软件使用 C 语言进行编 写日 . 开发环境选用 Mi c r o s o f t V i s u a l S t u d i o 2 0 0 8 [ 砌 。使用 V C进行 串行通信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 1 1 , 1 2 ] .一种是 MS C o mm控件编程 , 该方法编程简单 、 代码量少 , 但 执行效率低 . 代码灵活度差 另一种是 WI N 3 2 A P I 函 数编程 . 编码稍复杂 . 但灵活性高。因此选用 A P I 函 数进行串口通信设计。在串口通信设计中, 提出了基 于定时器的新型通信方法 .利用定时器控制计算机 2 0 1 4年第 5期 与 P L C之间通信话语权的传递 这种方法一是采用了 主动轮询的方式. 将通信话语权在计算机与 P L C之间 转换 , 符合系统硬件通信原理 二是在数据采集时进行 可控定时操作 , 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时序化稳定采集. 很 大程度上提升了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V C 上位机与 P L C通信接 口实现分为串口设 备 的打开和初始化 、 计算机与 P L C收发命令接 口实 现 和 时序化 处理 等 3步骤 【 l 3 】 4 _ 3 . 1 串 口设 备 的打 开 和初始 化 使用 C r e a t e F i l e 函数打开串口. 得到一个 串口 句柄 .可以通过该句柄实现对串 E I 的访问 通常使 用 串口之前需要设置串口的参数.使用 S e t u p C o m m 函数可以设置 串 口输入 、输 出缓冲区的大小 , S e t u p C o mmS t a t e 函数可 以设置波特率 、 数据位 、 停 止位等参数 同时在设置通信参数时需要使用 D C B D e v i c e - C o n t r o l B 1 0 c k 设备控制块结构_ 1 1 】 。 4 . 3 . 2 计算机与 P L C收发命令接 口实现 计算机与 P L C的收发命令接 口是通过发送命 令 接 口和接 收相 应 接 口两 部 分 组 成 .使 用 C 类 C P C C o n n e c t P L C中指令来实现 计算机与 P L C的通 讯 流程 图如 图 8所示㈣ 图 8计 算 机 与 P L C通 讯 流 程 4 - 3 . 3 时序 化处 理 传统的串行通信多采用被动式事件驱动方式获 取数 据 . 即当 串 口接 收缓 冲 区收到 数据 时 . 立 即 自动 执行接收数据的函数并对数据进行采集 这种方式 对于反馈信号随机到来的通信系统适用 .而对于覆 盖件刚度测控 系统 . P L C与计算机之间话语权呈规 律式互换 . F P X P L C的响应延 时为 8 0 ms .所以其 反馈响应并非随机信号 另外 .覆盖件刚度的测量 要求测量数据为覆盖件静变形时的准确值 .即测量 时覆盖件承受的压力为静载荷 被动式事件驱动方 式在获取数据的同时立即进行采集 .而此时施加载 荷 的压头还处于运动状态.返 回的数据必定与静态 载荷下的数据有误差 .并且测量数据正处于一个剧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试 验测试 . 京津城市再生制动模态工况研究 张树培 1 黄 璇 1 王 国林 1 李孟 良 2 张玮 1 1 . 江苏大学 ; 2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中心 ★ 【 摘要】 针对再生制动时的能量关系, 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学概率分布理论的模态工况制定方法。 对北京和天 津城市道路工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 并建立 了北京和天津城市再生制动模态工况 。验证 结果 表明 . 所建立 的 北京和天津城市再生制动模态工况有效 . 与 N E D C工况相 比其结果更接 近实 车行驶工 况 . 对于其他城市再生制 动模 态工况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主题词 城市再生制动模态工况 中图分类号 U 4 6 1 . 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0 3 7 0 3 2 0 1 4 0 5 0 0 4 5 0 4 Re s e a r c h o n Re g e ne r a t i v e Br a ki ng M o da l Dr i v i ng Cy c l e 。 B q “ - a n d Ti n Be U i n g a n d i a n i i n l a l lJ l n Z h a n g S h u p e i , Hu a n g Xu a n , W a n g G u o l i n , L i Me n g l i a n g 2 , Z h a n g W e i 1 . J i a n g s u Un i v e r s i t y ; 2 . Ch i n a Au t o mo t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 Ab s t r a c t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n e r g y r e l a t i o n i n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 a m o d a l d r i v i n g c y c l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 t h e mu l t i v a ri a t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t h e o r y o f p r o b a b i l i t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s p r e s e n t e d . R o a d c o n d i t i o n d a t a i n B e i j i n g a n d T i a n j i n i s a n a l y z e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a n d p r o c e s s e d ,a n d a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m o d a l c y c l e f o r B e i j i n g a n d T i a n j i n i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v a l i d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t h i s mo d a l d r i v i n g c y c l e i s e f f e c t i v e ,a n d i t s r e s u l t s a r e mo r e c l o s e t o v e h i c l e d ri v i n g c y c l e s c o mp a r e d w i t h NE DC, t h e r e f o r e i t p r o v i d e s p r a c t i c a l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f o r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d r i v i n g c y c l e o f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i n o t h e r c i t i e s . Ke y wo r d s Ci t y , R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 Mo d a l d r i v i n g c y c l e 1 前言 目前 针 对传 统 车 型 的模 态 工况 主 要有 欧 洲 N E D C模态工况 、 日本 1 0 1 5模态工况 , 这些工况 主要用于汽车排放法规的制定 、 新 车型 的设计 开发 、 污 染物排放评估以及特定区域的燃油消耗量测量等[3 ,4 1 针对再生制动 . 国际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模态工况 . 再生制 动 的研 究 和测试 主要 采用 欧洲 N E D C模 态工 况来代替 .因此有必要制定出一套针对我国道路情 况的应用于再生制动研究和检测的模态工况 参考欧洲 N E DC工况 、 E t 本 1 0 1 5工况及相关 模态工况 的制定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 计学概率分布理论的模态工况制定方法.对北京和 天津的道路工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建立了 北京和天津城市再生制动模态工况 .并且对所建立 的模态工况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基金项 目 ” 8 6 3 ” 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项 目一 电动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研究 2 O 1 1 A A1 1 A2 8 6 ,江苏大学 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 金项 目 1 3 J D G 0 3 5 , 江苏大学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 目 1 3 J D G 0 3 6 。 En g i n e e ri n g o f t h e S h e e t Be n d i n g P r o c e s s . J o u rna l o f Ma t e ria l s P r o c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6 , 6 0 2 2 5 2 3 2 . 8 张学 铭 , 邸书玉 . 松下 P L C编程与应用. 北京 机 械工业 出 版社 . 2 0 1 0 2 1 4 2 3 3 . 9 K r u g l i n s k i Da v i d J .I n s i d e Vi s u a l C .US AMi c r o s o f t P r e s s . 1 9 9 7 3 0 4 ~ 3 6 0 . 1 0 I v o r Ho r t o n .B e g i n n i n g Vi s u a l C 2 0 0 8 .US A J o h n W i l e y S o n s , 2 0 0 8 4 0 9 - 5 0 4 . 1 1 刘 书智. V i s u a I C 串 口通 信与工程应用实践. 北京 中 国 2 0 1 4年第 5期 1 2 1 3 1 4 铁道出版社 . 2 0 1 1 . 田敏 , 郑瑶 , 李江全 , 等. V i s u a l C 数 据采集与 串 口通信 测控系统应用实践. 北京 人 民邮电出版社 . 2 0 1 0 . Da v i d G,J o h n s o n .P r o g r a mma b l e c o n t r o l l e r s f o r e t o ry a u t o ma t i o n . Ne w Yo r k Ma r c e l De k e r I n c .1 9 8 7 . 1 1 0 ~ 1 5 0 . 杨永刚 .杨继东. P L C与上位机 串行通信 的设计及研究. 国内外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 0 0 5 , 8 1 6 1 ~ 6 4 . 责任编辑文楫 修改稿收 到 日期为 2 0 1 3年 1 1 月 2 7日 一 45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