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AGC系统工作制度的改进与参数设定.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液压AGC系统工作制度的改进与参数设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液压AGC系统工作制度的改进与参数设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液压AGC系统工作制度的改进与参数设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6 2 0 0 0 年]- 2 月 河南冶金 第6 期 第4 I 期 -__ 液压 AGC系统工作制度的改进与参数设定 ⋯⋯ ‰ 一 ⋯ 设定 , 从而保证该 泉统成功投使用。 关键词液 压 AG C 系统工作制度改进 1 概述 安钢 2 8 0 0 mm四辊中厚板轧机选用国内自行设 计 制造、 轧制力 最大 5 0 0 0 t 、 液压缸直径最大 1 4 0 0 mm 的液压 AG C系统。辊缝控制采用 电一液 控制。电气采用 P L C技术, 电动压下 , 预摆辊缝 ; 液 压 AG C系统采用 S 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 电控系统 , 进行板材纵向厚度自动控制, 实现辊缝 自 动、 快速、 微调 、 补偿, 确保轧机高质量、 高精度轧制 , 有效控制中厚板产品纵向同板差和异板差 液压 A GC系统是当今 中厚板轧机装机水平的标志, 其能 否调试成功 , 投入使用 , 直接影响到安钢中厚板产品 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定位 , 因此 , 必须保证液压 A GC 系统成功投入使用。 2 调试前状况 安钢 2 8 0 0 mm 的中厚板轧机液压 AG C系统调 试之前 , 国内冶金系统使其正常使用 的厂家为数不 多。调试资料紧缺、 可借鉴经验不足 , 这给调试工作 带来很多困难 。 为了使液压 AGC系统成功的在生产 中投用, 结合调 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 必须对其 参数重新计算和设定。 据原设计提供的工作制度 , 三 台主工作泵开启, 工 作 压力 P一2 5 MP a , 循 环冷 却 系统 开 启, 液 压 A GC系统无 负荷 试运 转, 结果 系统介质 温度高达 7 5 ℃以上 , 超过正常温度 2 O ~3 0 ℃, 各种 阅组处于 超常不 稳定工作状 态, 调节精度 下降 5 5 ~ 6 5 左 右, 致使液压元件密封加速老化 , 从而导致系统频繁 更换密封件 , 液压系统被严重污染, 无法满足原设计 要求 N AS 6级以上的清洁度等级 , 因此 , 液压 A GC 系统原工作制度必须进行改进 。 3 方案设计 3 . 1 自载 分析 收稿日期 2 ∞0 3 2 O 昔、 奄 晾 丕 靴 / 轧机 的轧制压力是一个随机变量, 受压下量、 轧 辊直径 以及坯料厚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变化条件 比 较复杂, 为使液压 AGC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 液 压缸所受轧制压力在任一轧制过程 中均按最大轧制 压力计算 , 确保液压缸在任何工作状况下安全系数, 即用最大轧制压力 F ~ 确定负载轨迹 一 。绘制负载 轨迹 图如 图 1 圈 1 液压缸负载轨迹图 3 . 2 确 定 油压压 力 P. 依据设计单位提供液压缸技术资料和尺寸 , 画 H { 结构筒 罔 阿 2 和受力图 图 3 一 圈 2 液压缸尺寸 简图 图 3 液压活塞受力分析简圈 由于液压压下系统负载轨迹 比较简单. 依据静 力平衡原理 FF , 求得动力源最佳匹配参数, 即 F, 一F - - F I 式中 F 液压缸工作腔抬升力; F 液压缸背压腔 向下压力; F 压下螺丝向下轧制压力。 维普资讯 河南冶金 3 7 将液压缸尺寸数据代人 1 式得 P [ D--d / z ] F 脚 一P d / 2 式中 P 为进液 压缸 前液压 压力 ; P 为 液压 缸背 压腔液压 压力 。 在上式 中背压腔 压力 P 由于密封 间隙过大而 无法保压 , 因此在实际调试中大胆试用零背压, 即 P 0 。上式简化为 F ⋯ P 1 D/ 2 x , 则 P t 4F岫 / D 2 F ⋯是指轧机最大轧制力, 实际轧制时是由两个 相 同规格的液压缸 同时分担 , 因此 2 式中F 一应取 其最大值的一半 。即 F 4 l / 2 F ⋯ 1 / 2 X 5 0 0 0 X1 0 0 0 X 9 . 8 2 . 4 5 Xl 旷N 式中 F ~为单个液压缸承受的最大轧制力 将 F 代入 2 式得 . 1 l ] 0 . 9 4 M P a 该压力 P ;1 5 . 9 4 MP a为进液压缸前压力。 3 . 3 液压 AG C系统压力损失△P AP 是 由管路压力 损失△P 和 阀组压 力损失 △P a 组成 即 △ P △ P2 AP 一 △ P 3 式中 △P 为系统压力损失; △P 为管路压力损失 ; AP 。 为阀组压力损失 ; AP 为冲洗板压力损失。 3 . 3 1系统管路压力损失AP 系统管路压力损失AP 取调试数据平均值即 △P l 5 0 MP a 含冲洗板 3 . 3 2 单个冲洗 板压 力捐 失AP 取调试数据平均值 , 即AP 0 . 5 MP a , 由于冲 洗过程中同时使用两个相同型号冲洗板替代 电液伺 服阀和液控单向阀, 所 冲洗板压力损失AP 应是 测试数据的两倍 即 △ P . 一Z A Pj 2 0 . 5 1 MPa 式中 AP ~ 单个冲洗板压力损失 。 3 . 3 . 3 阔蛆 压 力损 失AP 查资料[ 1 ] 得各液压阀压力损失 见表 1 表 1 液压阀压力损失 依据闽组原理图得知 A P 一A P A P 一 △ P a 4 j 式中 AP 一电液伺服阀压力损失 ; △P 一 一 电磁换向阔压力损失 ; AP 一液控单向阔压力损失。 将表 1数据代入 4 式 , 得 AP 一3 . j 2 l 一 6 . 5 M Pa 将 △P 2 1 . 5 MP a . z i P 一6 . 5 MP a代入 3 式 得 AP ;7 MP a 3 . 4 确定 主 工作泵 出口输 出压 力 P a 由系统原理图得知 P 一 P 1 △ P 5 式中 P 为主工作泵出口输出压力 将 P l 一1 5 . 9 4 MP a , AP 一7 MP a代八 j 式 , 得 P ; 1 5 .9 4 7 22 . 9 4 M Pa P 取整数值 , 即 P 一2 3 MP a 。 3 . 5 液 压 缸 在 充油状 态 下单 位 时 间 内需要 的最大 进 油量 3 . 5 . 1 原设计液压缸在充油状态下单位 时间内需 要的最 大进 油量 由原设计图纸知 , 单个液压缸 Q. ;8 8 . 3 I / mi n 。 实际工作情况是 由两个相同规格液压缸同时完成轧 制动作, 因此 , 整个单位时间内系统最大额定进油量 Q2 2 Q1 , 即 Q2 2 8 8 . 3 1 7 6 . 6 L / rai n 3 . 5 . 2液压 缸 在 充油状 态下 单位 时 间 内需 要 实际 提 供的 最大进 油量 液压系统 瞬时提供油量 Q 由主工作泵额定流 量 Q 和皮囊蓄能器组供油量 Q 两部分组成 即 Q ;Q Q 6 式中 Q、 单个液压缸额定进油量; Q 单位时间内系统最大额定进油量; Qa 系统瞬时提供油量 ; Q 主工作泵额定流量; Qs 皮囊蓄能器组供油量。 由原 设 计 图纸 知 , 主 工 作 泵额 定流 量 Q 1 6 8 L/ rai n。 单位时间内皮囊蓄能器组最大供油量 Q。 。 由原设计 图纸知 . 单个蓄能器单位时间内最大 供油量 Vw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Vw P 。 V 1 ./ Pa l / P b 7 式 中 vw 单个蓄能器工作容积; _ 蓄能器充气压力; V 。 单个蓄能器最大容积; 维普资讯 3 8 河南冶金 P 一蓄能器进油压力下限 ; P 一蓄能器进油压力上限 在调 试 过 程 中 , 蓄 能 器 实 际 充 氮 压 力 P 一 2 2 MP a , P 一2 1 . 5 MP a . P b 一2 2 . 5 MP a . 蓄 能器最大 容积 Vo 一4 0 L代入 7 J 式得 V w 一1 . 8 2 I 。 在整个系统共有 l 0个相同规格蓄能器同时参 与系统工作 . 因此 , 蓄能器组总工作容积V 一1 0 V 则 V 一 1 0 1 . 8 2 1 8 .2 I V 即为蓄能器组单位 时间内实际提供的最大 供油量 Q . 即 V 一Q , 因此得出系统单位时间内最 大供 油量 Q 。即 Q Q Q。 一1 6 8 . r 1. 8 . 2 1 8 6 . 2 I / rai n 综合上述 主工作泵出 口压力 P 2 3 MP a P 一2 5 MP a ; 单位时间最大供油量 Q; 一1 8 6 . 2 L / mi n Q 一1 7 6 . 6 I / rai n 。 结果表明. 改进后液压 A GC系统 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压力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4 调试前与投用后数据对比 4 . 1 I作制度 对比 表 2 工作制度对比 分析表 2 , 由于改进了主工作泵工 阼制度 , 使系 统温 度恢 复到 正常 范 围. 节 约 了能 源 消耗 减少 6 o 以上泵站设备维护工作量 为液压 AG C系统长 期 平稳运行 , 提供保障。 4 . 2 I 作 压 力 对 比 表 3 工作压力对比 分析表 3 由于降低系统工作压力. 减小介质对 各种阔组的磨损 . 延长阀组的使用寿命 降低备件 消 耗 , 增加了密封件 的使用寿命 , 同时提高液压 AG C 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 减少因高压状态引起 的设备故 障 提高了设备作业率 4 . 3 背压腔 I作压 力对比 表 4 背 压腔工作压力对比 分析表 4 , 大胆试用背压腔为零 的液压 AG C系 统是全国同类冶金行业中的首例 , 使 用效果和 系统 稳定性均在设计控制范围之内 4 . 4同板 差对比 表 5 同板差 对比 分析表 5 , 经过检验和抽查结果表明, 使用液 压 A GC系统与不使用相比. 中厚板产品同板差减少约 5 0 4 . 5经 济 效 益 对 比 液压 AG c系统投入运行以后. 由于板材成品同 板差精度大幅度提高 , 成材率也相应得到 了提高 , 由 此可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保守估计为 1 减少成 品同板差 , 提高负公差轧制 . 降低非 计划产品. 以提高成材率 0 . 3 计 按生产 5 2 0 0 0 0 t 年 . 平均售价 2 0 0 0元/ t . 可年创利润为 5 2 0 0 0 0 0 . 3 x 2 0 0 0 3 1 2 0 0 0 0元 / a 2 船板成板率可提 高 5 . 船板 改普板差 价 2 3 0元/ t . 按年生产船板 3 0 0 0 0 t 计 , 可年刨利润为 3 0 0 0 0 5 2 3 0 3 4 5 0 0 0 元 / a 则 年增效益总计为 3 1 2 0 0 0 0 3 4 5 0 0 0 3 ,1 6 5 0 0 0 元 5 结论 安钢 2 8 0 O mm 中厚板 轧机 液 压 AG C 系统 自 1 9 9 9年元月投用以来 , 通过对液压系统工作制度的 改进与参数的重新设定. 整个 系统运行平稳、 可椎. 投 用率高达 9 9 经过检验和抽查结果表 明, 厚度 为 0 r n m以下各种规格 产品同板差可以控制在0 . 1 5 ram 以 内 , 均 方 根差 在 0 . 0 6 2 mr a以 下, 该 项 指 标 达到 目前国内中厚板产品先进水平 0 参考文献 [ 1 ] 曹鑫铭主编. 液 压伺服 系统. 北京 怕 金工 业出版 社 , 上接 第 3 5页 出的运算式与渡『 立高度的数值没有关系 只和液位 高度与 卧罐高度的百分 比有关 这就使运算式适用 于不同体积不同高度的卧罐 在使用 x l 集散系统 的空分设备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