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路面识别的液压再生制动防抱死研究 S t u d y o n h y d r a u l i c r e g e n e r a t iv e a n t i l o c k b r a k i n g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r o a d i d e n t ifi c a t i o n . 张晓龙,孙仁云,李锋,葛恒勇 ‘ ZHANG Xi a o l o n g,SUN Re n - y u n ,L I F e n g ,GE He n g y o n g 西华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成都 6 1 0 0 3 9 摘要 为了使液压再生制动单独工作时具备防抱死功能,通过变量液压泵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在制 动时以各路面峰值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为识别区间进行路面识别,以识别路面的最佳滑移率 为控制目标,通过调整液压泵的排量来调节再生制动力矩。通过A m e s i m 和S i m u l i n k 进行联合 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制动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路面识别,液压再生制动具备防抱死功 能,最后通过道路实验对路面识别方法作了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路面识别;联合仿真;液睛生 ;防抱死 中圈分类号 U 4 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 - 0 1 3 4 Z O l 5 0 7 下 -0 0 9 0 - 0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0 1 3 4 . 2 0 1 5 . 0 7 下 . 2 8 0 引言 制动能量 回收能够有效提高汽车能量的利用效率, 对于汽车 的节能和环保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的研究主 要通过 电机和液压泵制动能量回收,而载重车、专用车 一 般通过液压泵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为 了能够尽可能 多地回收制动能量,在小制动强度时往往仅采用液压再 生制动 。然而 当在低附着系数 的路面 如冰雪路面 上 仅采用再生制动时,即便制动强度小,也有可能出现驱 动轴抱死 ,导致车辆操纵稳定性严重下降 。解决这一 问题 的常用方法是在车轮即将抱死时,切断再生制动 , 采用传统A B S I] 动 】 ,然而这将 降低制动能量的回收。 本文通过调节液压泵 的排量 ,使液压再生制动具备 防抱死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能量 。同时考虑 到不同路面的附着特性的差异 ,只有将当前路面的最佳 滑移率作为系统的目标滑移率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路面 的附着条件 ,提 出基于路面识别的液压再生制动防抱 死研究。 1 轮胎模型 B u r c k h a r d t 等人通过大量试验拟合出了6 种典型路面 的 曲线 ,如图1 所示,给 出了一个实用 的轮胎一 路 面数学模型,其表达式为 ] q 1 一 e 一 一 c 3 S 1 式中c 、c 、c 3 为各典型路面的参数值 ,如表1 所示。 通过求极值 的方法得到6 种典型路面 的最佳滑移率 0 及 峰值附着系数 o ,如表1 所示。 0. 2 0 . 4 0 . 6 0 . 8 1 滑移 率 图1 典型路面的 曲线 表1 轮胎模型中各典型路面参数值、 o 及 肛 0 2 液压再生制动A B S 要使车辆仅采用液压再生制动时具备防抱死功能, 需要根据制动时车轮的实际滑移率来实时调整液压再生 制动力矩,确保实际滑移率保持在 目标滑移率附近 。、 已知液压泵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矩大小为 p l q m a x 2 2 ”6 01 O 。 式中p 为液压泵工作压力 MP a ;q 一为液压泵的 最大排量 m L / r ;i 为液压泵的排量系数 0 f 1 ; T 1 为液压泵总效率;i q 为液压泵的实时排量 m L / r 。 收稿日期2 0 1 5 - 0 3 -0 5 基金项目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 2 0 1 2 .1 Y 0 0 4 9 ;西华大学人才培养与引进基金项目 R0 9 2 0 3 01 作者简介张晓龙 1 9 8 8一,男,陕西蒲城人,硕士,主要从事汽车电控技术研究。 【 9 0 】 第3 7 卷第7 期2 o 1 5 0 7 下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从式 2 可以看 出,再生制动 力矩 的大 小与液压泵 的排量有关,因此 ,可采用变量液压泵进行制动能量回 收,通 过调节变量泵 的排量来 改变再生制动力矩 的大 小。如 图2 所示,以滑移率为控制 目标 ,通过调节变 量 泵 的排量使液压再生制动实现防抱死 。考虑到不 同路面 的最佳滑移率往往不同,以固定的滑移率作为控制 目标 时,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路面 的附着条件 ,这就需要在 制动过程 中对当前路面进行识别,同时将 当前路面的最 佳滑移率调整为控制器 的 目 标滑移率。 图2液压再生A BS 总体结构 3 路面识别 传 统的通过参数估 算进行路面识别 的方 法通常都 离不开滑移率 ,在识别过程 中需要实时估算车轮的滑移 率 ,同时将滑移率与其他参数对应起来 ,估算滑移率时 需要测量轮速和车速 ,而要准确测量车速难度 比较大 , 同时计算量和数据量也非常大,铪 实车应用带来诸多不 便。本文将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作为识别区间,无需滑 移率即可实现路面识别。 如表1 所示,根据B u r c k h a r d t 模型得到各典型路面的 理论峰值附着系数 ,而实际生活中同一典型路面的峰值 附着系数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每 种典型路面峰值 附着系数 的实际值必然在其理论值附近 波动 ,因此根据B u r c k h a r d t 模型中的理论峰值 附着系数 可设计出各典型路面实际峰值 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如 表2 所示。 表2 峰值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 实际生活 中各 典型路面 的实 际峰值 附着系数必然 在对应 的波动 区间内波动,也就是说在整个滑移率区间 上 ,各典型路面的附着系数均小于其峰值附着系数波动 区间的上限,因此以路面附着系数为识别参数 , 以峰值 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为识别区间可进行路面识别。 制动开始后 ,实际滑移率从0 向目标滑移率增加 , 车辆 的制动 力系数 也从0 开始递增 ,制动 力系数 首先 落入路面 1 冰 的识别 区间 0 , 0 . 1 2 】 ,因此将 系统 目标滑移率 的初始值 设为冰路面的最佳滑移率0 . 0 3 1 , 制动开始后实 际滑移率从0 向0 . 0 3 1 快速递增 ,最终保 持在0 . 0 3 1 附近 ,如果制动力系数 的估算值始终在 区间 0 , 0 . 1 2 】 冰路面的峰值附着系数波动区间内波动,则 表示即便是在路面 1 冰 的最佳滑移率下 当前路面 的 附着系数也小于路面 1 冰 峰值附着系数波动区间的 上限,结合图1 可看 出当前路面必然为路面 1 冰 。 如果制动力系数的估算值超 出路面 1 冰 的识别 区间,必然首先落入路面2 雪的识别区间,系统识 别 出当前路面为路面2 雪 , 目标滑移 率调整为路面 2 雪 的最佳滑移率0 . 0 6 ,以此类推 ,系统按照冰 、 雪、湿鹅卵石、湿沥青 、干沥青 水泥 的顺序 ,根据 估算的制动力系数对 当前路面进行判定,从而完成路面 识别。图3 为识别过程框图。 制动开始 制动力系数从 0 开始递增 _ 二二工二 l 制动力系数估算值 I 是I 是l 是I 是I I 南 南 陌 囱 图3 识别过程框 图 4 试验研究 4 . 1联合仿真 如 图4 所示,在A me s i m中通过变 量液压泵, 马达建 立液压 再生制 动系统 ,制动 时液压泵/ 马达作 为泵工 作,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矩对车轮进行制动 ,同时将汽车 制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储存在储能器中,回收制动 时的能量。驱动时液压泵/ 马达作为马达工作 ,消耗储能 器中的高压油为车轮提供动力,释放回收的制动能量。 在S i m u l i n k 中搭建 车辆模型 、识别算法及控 制策 略,通过两个软件进行联合仿真。预设车辆在雪路面上 以1 0 m/ S 的初速度进行制动,仅采用液压再生制动。 如图5 所示 ,系统按照附着系数 由低至高的顺序对 当前路面依 次进行判 断识 别,识 别结果与预设路面一 致 ,识别快速准确。图6 为滑移率. 时间曲线 ,制动过程 中实际滑移率对最佳滑移率的跟踪快速准确 ,基本保持 在当前路面的最佳滑移率,控制效果 良好,充分利用了 当前路面的附着条件 。图7 为速度. 时间曲线,当车速小 第3 7 卷第7 期2 0 1 5 0 7 下 1 0 1 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图4 联合仿真模型 于1 m/ s 时,再生ABS 停止工作,轮速快速减小,2 秒 时 车轮抱死,液压再生制动A B S I作过程 中车轮没有出现 抱死 ,可见在低 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时,液压再生制动 具备 防抱死功能,制动效果 良好 。如 图8 所示,制动过 程中系统根据实 际滑移率实时调整变量液压泵 的排量系 数,改变液压泵 的实时排量 ,从而调节液压再生制动力 矩 ,防止车轮抱死 。 a lr 嫌 I 罾 般 1 O . 8 料0 .6 穗 囊;O .‘ n2 O 图5 路面识别仿真结果 实际滑穆率 ⋯⋯- 最佳滑移率 7 O n5 1 ’ . s 2 2 . 5 时间, I 图6 滑移率- 时 间曲线 时间, l 图7速度一 时 问曲线 K o 2 1 第3 7 卷第7 期2 0 1 5 0 7 下 删 图8 排量系数一 时问曲线 4 . 2 路面识别道路实验 如 图9 所示,利用六分力测试仪在干沥青路面进行 道路实验 ,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实时采集车轮受到的纵向 力和法向力信号,利用小波工具箱对信号去噪,得到制 动时车轮受到的纵向力F 和法 向力F Z ,根据式 3 可计算 出制动力系数 ,如图1 0 所示。 3 一 图9六分力测试仪 采秤 J { j 【 氟 圈1 0 制动力系数- 采样点数 曲线 制动开始后 ,随着制动强度增大 ,制动力系数逐渐 增大,依次超出冰 、雪、湿鹅卵石 、湿沥青路面 的识别 区间,当采样点数在1 1 5 左右时 ,制动力系数达到最大 值1 . 0 4 ,最终落入干沥青 水泥 路面 的识别 区间,识 别 出当前路面为干沥青 水泥路面 。 道路实验表明以路面附着系数为识别参数 ,以各典 型路面峰值附着系数的波动区间为识别区间能够实现路 面状态 的准确识别。 5 结论 1 以路面 附着系数 为识别参数,以峰值附着系数 的波动区间为识别区间,在制动时对当前路面快速准确 【 下转第 1 O 9 页 】 【 . 喜 瑙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度近似为4 8 . 5 5 N / m m。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0 . 4 3 %,误 差很小,由此可知通过采用等效组合弹簧方法推导的矩 形截面弹簧计算公式是合理的。 善 妲 辑 叵 爨 轴向变形值I 一 _ 呻 图4 矩形截面弹簧特性线 3 . 3 强度分析 单根矩形截面弹簧的最大工作载荷P 为2 4 7 7 . 1 5 N, 因 此 设 计 的 矩 形 截 面 弹 簧 的 最 大 工 作 载 荷 P 为 9 9 0 8 . 6 N,将 其除 以矩 形截面弹 簧轴 向刚度 可得最大 工作载荷下的变形值近似为2 0 3 . 2 mm。运用A B AQ U S 进行 强度分析时 ,需对弹簧 的固定端进行完全固定约 束 ,在 自由端施加轴 向强迫位 移2 0 3 . 2 mm,通过有 限 元分析 应力云 图可 以看 出此时 的应力分布 ,如 图5 所 示。从应力云 图中可 以看 出矩形截 面弹簧 的最大应力 为7 9 2 . 3 MP a ,小于材料6 5 Mn 的屈服强度8 0 0 MP a 。从应 力最 大处的局部放大 图可 以看出,最大应力集 中在弹 簧矩 形截面的表层 ,而且 范围较 小 ,中间应力大部分 在 1 9 8 . 1 MP a 6 6 0 . 3 MP a 之间,并且此钻井封隔器是一次 性使用,不存在疲劳工况,所 以研究的弹簧强度符合设 计要求。钻井封隔器 中设计 的矩形截面弹簧的压缩量为 2 0 0 m m,因此该弹簧满足钻井封隔器的安装和强度要求。 4 结论 1 有限元分 析过程运用S o l i d Wo r k s -Z. 维设计软件 进行矩形截面弹簧的建模 ,并将模型导入A B A Q U S 有限 图5 矩形截面弹簧应力云图 元分析软件 中,建立了合适 的矩形截面弹簧有限元分析 模型。 2 采用等效组合弹簧的方法进行了矩形截面弹簧 的理论计算 ,获得了弹簧的轴向刚度,推导出此类矩形 截面弹簧的轴向刚度计算公式,通过与轴向刚度有限元分 析结果进行 比较,误差为0 .4 3 %,证明了此种计算方法是 合理的,为今后矩形截面弹簧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 3 最大工作载荷下,矩形截面弹簧 的最大应 力小 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可知设计的弹簧在钻井封隔器中符 合强度要求。 参考文献 [ 1 】 冯春兰. 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精度保证【 J ] . 航天制造技 术。2 0 0 3 1 2 0 . [ 2 】 成 大先 . 机械 设计手册 第五版 单行本. 弹簧【 M】 .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 0 1 0 3 . 5 5 . 【 3 】 邹广平, 刘虹, 何蕴增, 吴国辉. 并联组合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 J ] . 哈尔滨 工程大 学学报, 2 0 0 2 , 2 3 6 . [ 4 】 马晓峰 . AB AQUS 6 . 1 1 中文 版有限元分 析从7 . f q N精 通【 M】 . 北 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1 3 5 5 5 9 . 【 5 】钟 文 彬 . 圆柱 螺 旋弹 簧 刚度 特 性 的有 限 元 分析 【 J 】 . 机 械 2 0 1 1 , 3 8 1 2 . 如‘ 重● 蠢 . 蠡‘妇. 妇.. . 岛● 如● j蠢● 岛● 岛● {盎‘ 盘‘ {&‘ 盘I 国‘ 蠡‘ j矗‘ 矗● 矗● 蠡● 矗‘ 【 上接 第9 2 页 】 地完成识别。 2 以变量液压泵进行制动能量 回收 ,通过调节变 量泵的排量来调整液压再生制动力矩,使液压再生制动 具备防抱死功能。 3 根 据路 面识别结果调整控制器的 目标滑移 率, 确保 车辆在不同路面制动时,完全采用液压再生制动能 够最大限度利用路面附着条件。 参考文献 【 1 】王猛,孙泽昌, 卓桂荣, 等.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J 】 . 农 业机械学报, 2 0 1 2 ,4 3 2 8 5 8 8 . . 【 2 】 徐耀挺, 宁晓斌 , 王秋成. 基于A ME S i m的纯 电动汽车液压再生制 动 系统 的研 究[ J 】 . 机 电工程, 2 0 1 2 2 1 4 6 . 1 5 0 . 【 3 】赵国柱, 滕建辉, 魏民祥, 等.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低速再生 A B S 研究[J 1 . 中国机械工程, 2 0 1 2 , 2 3 1 1 1 7 1 2 1 . 【 4 】 Z h a n g J i a n l o n g , Yi n Ch e n g l i a n g , Z h a n g J i a n wu . De s i g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hy b r i d a n t i l o c k b r a k i n g s ys t e m f o r h y b ri d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u ti l i z i n g mo t o l r 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l o f Mec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9 , 1 2 2 4 2 4 9 . 【 5 】张晓龙, 孙仁云, 李锋, 等. 基于平均附着系数的路面识别方法研 究[ J 】 . 中国测试, 2 0 1 4 ,4 0 6 9 9 1 0 3 . 【 6 】6 张晓慧.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再生制动与A B S 协调控制【 D】 . 哈尔 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0 1 1 . 第3 7 卷第7 期2 0 1 5 -0 7 下DO O l ~ 糍搿 濯 蒜 ■ ■ ■ 圃■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