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9 卷第 1 期 2 0 1 1年 3月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C HI NE S E J O U R N AL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A C HI N E R Y Vo 1 . 9 No. 1 Ma r .20 1 1 车载高压气 动减压 阀压 力场 与速 度场研 究 阁耀保 , 张 丽 , 李 玲 , 沈 力 , 傅俊勇 1 .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 上海2 0 1 8 0 4 ; 2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上海2 0 0 2 3 3 摘要 分析了氢能源汽车输氢系统的 7 0 MP a两级气动减压过程, 取得了两级减压阀各 阀腔内部的压力场和速 度场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两级气动减压阀组的阀腔压力分布可分为上游压力区、 中间压力区和下游压力 区; 第一级减压阀和第二级减压阀的阀口处气体均为超音速流动状态, 2个减压阀出口的封闭直角区域均存在 低速涡流现象. 可以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 C F D 方法得到流场分布的数据, 为车载减压阀组和锥形阀芯的形状 与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动技术 ;减压阀 ; 压力场 ;速度场 ;氢能源汽车 中图分类号 T H 1 3 8 . 5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25 5 8 1 2 0 1 1 0 1 0 0 0 1 0 6 St udy o n pr e s s ur e a nd v e l oc i t y f i e l ds o f pne um a t i c hi gh pr e s s ur e r e duc t i o n v al v e f or hydr og e n v e hi c l e s Y I N Y a o .. b a o ,Z HANG Li ,L I Li n g ,S HE N Li , J u n一 1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o n g j i U n i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1 8 0 4 , C h i n a ; 2. Sh a n g h a i Ae r o s p a c e Co nt r o l T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Sh a n g h a i 2 0 0 2 3 3,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By a n a l y z i n g 7 0 MP a t wo l e v e l p n e u ma t i c p r e s s u r e r e d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f o r t h e i n f u s i o n s y s t e m o f h y d r o ge n v e h i c l e s,t h e pr e s s ur e a n d v el o c i t y f i l e d di s t r i b u t i o ns i n v a l v e c h a mb e r s a r e d e t e c t e d. Ac c o r d i n g l y, i t i s i n d i c a t e d f r o m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t h a t t h e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a n b 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u p s t r e a m, i n t e r me d i a r y a n d d o wn s t r e a m z o n e s . Du e t h a t t h e g a s i s i n f u s e d a t a s u p e r s o n i c f l u i d s tat e, t h e r e e x i s t s a l o w s pe e d t u r b u l e n t f l o w i n t wo e n c l o s e d r e c t a n g u l a r z o n e s o f v a l v e o u t l e t s . Th r o u g h t h e f l o w f i l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d a ta o b tai n e d f r o m t h e C o mp u tat i o n a l F l u i d Dy n a mi c s CF D ,t h i s a p p r o a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t i c a l r e f e r e n c e s t o t h e e x t e r i o r a n d s t r u c t ur a l d e s i g n o n pr e s s ur e - r e d u c t i o n v a l v e a s s e m b l y a n d c o n e - - s ha pe v a l v e po p p e t . Ke y wor dsp ne u ma t i c t e c hn o l o g y;p r e s s u r e r e d uc t i o n va l ve;p r es s u r e f i e l d; ve l o c i t y f i e l d; h y dr o g e n v e hi c l e 2 5 0年前人类发现氢以来 , 氢及氢能源 已经在工业 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 ] . 进入 2 0世纪后 , 氢能已经 成功地为人类航天所用 , 如科学家利用液氢发射火箭 、 航天飞机去探索宇宙和太空的奥秘 . 近 1 0年来各大 汽车公司纷纷借鉴航 天技 术研制 以氢 能作 为动力 的氢能 源汽车 , 包括纤维 缠绕 复合气瓶及 高压控 制 阀_ 2 。 J . 先进适用的氢气输运技术是氢能利用的关键之一. 氢能源汽车多采用 高压储氢 , 为保证一次加氢 后行使距离达 2 0 0 k m, 通常储氢压力 3 5 MP a以上 ; 要保证一次加氢后行驶距离 5 0 0 k m时 , 储氢压力则要 求高达 7 O MP a . 为此 , 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正在加紧研制和推出具有 7 0 MP a高压储存容器的氢能源汽车和 加氢站 j . 目前 , 一般工业用气体压力为 0 . 5 MP a , 高压气动控制压力也仅为 5 MP a 左右[ 5 ] . 气瓶储氢气 基金项目 国家“ 八六三” 高技术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2 0 0 7 A A 0 5 Z l 1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5 0 7 7 5 1 6 1 ;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2 O 0 9 0 7 3 8 0 0 3 作者简介 闻耀保 1 9 6 5一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工学博士 . E . ma i l y - y i n t o n g j i . e d u . c n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第 9卷 体压力越高, 功率质量比越大 , 汽车的可连续行驶距离越远 . 氢能源汽车常用的储氢压力有 3 5 MP a和 7 0 MP a 两种压力等级 , 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氢气正常工作压力为 0 . 1 6 MP a E 舟 ] . 为此 , 车载输氢系统需 要实现氢气压力 由 3 5 MP a 至 O . 1 6 MP a或 7 0 MP a至 O . 1 6 MP a的减压压力控制 , 国内 目前采用 3 5 MP a 压力等级. 文献[ 8 , 9 ] 提出了利用两级减压方式 , 实现车载输氢系统 的压力控制, 并分析了 3 5 MP a 至0 . 1 6 MP a 减压压力控制过程中的流场分布规律 . 本文在文献E 8 3 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压力等级 7 0 MP a 储氢压力源和双级压力控制输氢系统方案, 即第 一 级压力由7 0 MP a 减压至 5 MP a , 第二级 由5 MP a 减压至 0 . 1 6 MP a , 着重分析 7 0 . 0 0 ~0 . 1 6 MP a的两级 气动减压过程和流场分布规律. 气源 入 口 第一级减压阀 第二级减压 阀 出口 1 车载输氢系统的两级气动减压过程 图 1 所示为某氢能源汽车输氢系统原理 图. 其采 用两级高压气动减压 阀进行气体压力的连续控制. 氢 能源汽车输氢系统由气源、 第一级减压阀、 第二级减压 阀、 节流阀和连接部件等组成. 其中第一级减压 阀和第 二级减压阀均采用直动式锥形结构 的减压 阀, 并通过 F i g .1 插装连接方式集成 于同一组合 阀块上. 氢能 源汽车输 氢系统工作时, 高压气体 由气源经过人 口进入气 动减 图 1 氢能源汽车输氢 系统原理 图 S c h e ma t i c di a g r a m o f h y d r o g e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h y d r o g e n v e hi c l e 压阀, 经过第一级减压 阀完成输氢系统 的第一次减压 , 实现工作压力由 7 0 M Pa到 5 MP a的气体压力控 制 ; 然后经过第二级减压 阀完成氢能源汽车输氢系统的第二次减压 , 控制压力 由5 MP a 减压到 0 . 1 6 MP a , 输送至燃料电池. 2 数学模型 2 . 1网格划 分 两级高压气动减压阀组的流场分析主要研究高压气体流动过程中第一级减压 阀阀口和第二级减压阀 阀口处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状态. 为此 , 需要分析减压阀工作点, 并对减压阀的阀腔进行合理 的简化 . 由于两级减压 阀组 的结构具有对称性 , 取减压阀内部阀腔对称结构的一半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如图 2所示 两级气动减压 阀阀腔的仿真模型 . 根据减压阀工作点的理论计算结果 , 第一级减压阀阀口和第二级减压阀 阀口的开 口量分别为 0 . 0 1 6 mm和 0 . 2 4 mm. 利用 G A MB I T仿真软件E 。 对减压阀阀腔仿真模型进行 网格划分, 如图 3所示 . 减压 阀第一级阀 口和 第二级 阀口的尺寸小 , 压力梯度大, 为保证计算精度 , 对阀口处进行了非对称网格局部加密处理 . 入 口 出 Fi g . 2 S i mul a t i o n m o d e l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c ha m b e r o f p ne u ma t i c p r e s s u r e - r e d u c i n g v a l v e 图 3 网格划分模型 Fi g. 3 Mo d e l s o f g r i d di v i s i o n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c h a m be r 2 . 2 边界条件 节流 口处的气体流动可以分为以下 2种状态 1 当 0 . 5 2 8 3 ≤P 2 / p 1 ≤1 . 0时, 气体流动为亚音速流动 ; 2 当 0 ≤p / p 0 . 5 2 8 3时 , 气体流动为超音速流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阎耀保, 等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力场与速度场研究 3 式中 P 为人 口压力; P 2 为出口压力. 高压气动减压阀的控制压力 由 7 0 MP a减压至 5 MP a , 再 由 5 MP a减压至 0 . 1 6 MP a的变化过程中, 可以由上述的气体流动状态判断出两个减压 阀阀 口处氢气的流动状态均为超音 速流动. 考虑气体 的压缩 性 , 且进 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压力进 口形式 , 压力进 口边界条件用于给出流体进 口压力等参数 , 计算可压缩 流体问题 . 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压力出口形式. 采用耦合求解模型求解可压缩问题 . 湍流模型采用单方程 S p a l a r t . A l l ma r a s 模型[ . 2 . 3 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选取每个网格单元的流体作为控制体 , 考虑以下基本方程_ g 2 . 3 . 1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 气体质量守恒方程也称为气体连续性方程. 单位时间 内流入和流出控制体的气体质量连续性方程为 v . 0 1 at ’ 式中 ID为控制体的气体密度 , k g m~; t为时间, S l , 为速度矢量 , m S ~. 2 . 3 . 2 气体动量方程 控制体中气体的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以及外界作用在控制体上的力的动量平衡方程为 1 D yV O r’ , 一V P V 2 式中 P为控制体 的压力矢量 , P a ; 为控制体表面粘性应力张量 , P a 9为作用在控制体上的重力加速度, m S一2 . 2 . 3 . 3 气体能量守恒方程 考虑气体热交换过程 , 气体能量守恒定律也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控制体 中能量的增加率等于进入控 制体的净热流量和外力及表面张力对控制体所做的功 , 气体能量守恒方程为 p EVI v p Ep ]V f l AT 3 式中 曰为单位控制体总能量, J ; 为有效导热系数, W m K~. 方程式右边分别为热传递和粘性耗 散引起的能量传递. 2 . 3 . 4 单方程 S p a l a r t A l l ma r a s 模型 湍流运动的特征是在运动过程中流体质点具有连续不断 , 且随机的相互掺混的现象 . 气动减压阀内部 气动流动状态考虑湍流运动时, 采用 S p a l a r t . A l l ma r a s 湍流模型 , 其求解变量为湍流运动的粘性系数 . P 未{ c P c P ] 一 Y v G v 4 式中 为速度 , m s ~; 为分子运动粘性系数 ; G 为湍流粘性产生项; Y 是由于壁面阻挡与粘性阻尼 引起的湍流粘性的减少量 ; 和 C 为常数 ; D表示求全导数. 3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基本方程 , 利用 F l u e n t 软件可 以进行两级气动减压阀组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理论 计算与分 析. 当残差 图稳定且人 口的流量偏差和出V I 的流量偏差均在 0 . 5 %以内时, 认 为计算收敛 , 然后输 出计算 结果 . 3 . 1 压 力场分 析结 果 图 4所示为两级气动减压阀阀腔压力分布云图. 图中可以看 出, 两级减压阀组 阀腔的区域分别以第一 级减压阀阀口和第二级减压阀阀口作为分界点, 将流场分成 3 个压力区, 即人口至第一级减压阀阀口处为 上游压力区, 气体压力为 7 0 MP a第一级减压阀阀 口至第二级减压阀阀口处为中间压力区, 气体压力约为 5 MP a第二级减压阀阀 口处至燃料电池输出节流 口处为下游压力 区, 气体压力为 0 . 1 6 MP a . 通过数值仿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第 9卷 真得到的中间压力值和理论计算以及试验结果得到的中间压力相吻合 图 5 a , 5 b为两级气动减压阀阀口处 的压力分布 图. 图 5 a 表示第一级减 压阀阀 口处气 体压力 由 7 0 MP a逐步减压至 5 MP a的变化过程及其压力分布 图. 第一级减压阀阀口上游约 0 . 0 5 mm处入 口压力 由 7 0 MP a开始下 降; 经过第一级减压 阀阀 口的节 流后 , 压力逐渐下 降; 第一级减压阀的下游约O . 0 7 mm处时, 气体控制压力达到 5 MP a , 完成气体的第 一 级减压过程 . 图 5 b 表示第二级减压 阀阀口处气体 压力由 5 MP a 逐步减压至 0 . 1 6 MP a的变化过程及 其压力分布图. 第二级减压阀阀 口上游约 0 . 5 5 mm 处压力为 5 MP a ; 经过第二级减压阀阀口的节流后 , 压力逐渐下降; 第二级减压 阀的下游约 O . 5 mm处 时, 气体压力达到控制压力 0 . 1 6 MP a , 完成气体 的 第二级减压过程. 可见, 气体减压过程 中, 阀 口的不 同几何位置处, 其压力分布不同 ; 离开阀口一定距离 后 , 气体压力值开始稳定. 为此, 可以根据理论计算 得到的阀 口处压力分布 图, 确定阀 口处 的压力 分布 位置和几何尺寸关系 , 得知阀口的最小设计尺寸. 利 用该最小 尺 寸进 行两 级减 压 阀组 的结构 设 计 和 分析. 3 . 2 速度场 分析 结果 采用马赫数即气体质点的速度与音速的比值来 描述控制体 中气体 的速度场分布. 马赫数定义_ 9 ] 为 Ma v / c . 其 中, V为气体质点的速度 ; C 为在一定 的温度和压力时气体 中的声速. 当 Ma - O . 8时, 气 体为亚音速流动状态 ; 当0 . 8 ≤Ma ≤1 . 2时 , 气体为 跨音速流动状态 ; 当 1 . 2 5时, 为高超音速流动状态 . 昌 昌磊 g 曷g 是 8 导 8 导 8 导 g 。 g g囊吞禽 喜喜舞舞磊 莹璺量譬器鲁 P / M Pa 图 4 两级气动减压 阀阀腔压力分布云图 Fi g. 4 P r e s s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l o u d c h a r t o ft h e c a v i t y o ft wo l e v e l p n e u ma t i c p r e s s u r e r e d u c i ng v a l v e a第一级减压阀阀 口处 的压力分布 图 单位 MP a b 第 二级减压 阀阀口处的压力分布图 单位 ⅫP a 图 5 两级气动减压 阀阀口处 的压力分布图 Hg . 5 Pr e s s u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图 6 所示为两级气动减压阀阀腔内的气体马赫 o r i fi c e o f t w o l e v e l p n e u ma t i c p r e s s u r e 数分布云图. 可见 , 7 0 MP a 气体人 口的上游压力区, r e d u c i n g v a l v e 气体流动的马赫数小于 0 . 3 , 氢气处于低速流动状态 , 流动较为平稳 ; 第一级减压阀阀 口处, 马赫数明显变 大, 气体流动的马赫数接近 1 , 氢气达到音速流动状态 ; 第一级减压阀出 口为 中间压力区, 在封闭直角区域 存在低速涡流现象 , 且锥形 阀芯表面的气体为超音速流动状态. 5 MP a的中间压力 区, 第二级减压阀入 口 处的气体流动马赫数小于 0 . 3 , 氢气处于低速流动状态 , 流动较为平稳 ; 第二级减压 阀阀 El处 , 气体流动的 马赫数为 1 , 氢气达 到音速流动状态 ; 第二级减压 阀出 口的下游压力区, 即 O . 1 6 MP a低压 区, 氢气密度减少 , 体积极度膨胀 , 气体为超音速流动状态, 同样 出口的封 闭直角区域存在低速涡流现象 . 图 7 a , 7 b为两级气动减压 阀阀口处 的气体马赫数 分布图. 图7 a 为第一级减压阀阀口处的气体流动马赫 数分布图. 结果表明, 第一级减压阀阀 口处氢气 的流动 状态有 3 种形式 ①即入 口至节流 口之前 的上游处 , 马 图6 两级气动减压阀阀腔的气体马赫数分布云图 赫数较低 , 气体为亚音速流动 ; ②阀口处的马赫数为 l ,F i g 6 M a e h d i s t r i but e d c l o u d c h a r t o f t h e ‘ g a s o f 气体为跨音速流动 ; ③阀 口下游处 , 由于压力 的急剧降 v e 。 p n 哪瑚t i c 嘲“ r e r e ‘ I l g 、 ra l v e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期 阎耀保 , 等 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压 力场与速度场研 究 低, 气体迅速膨胀 , 气体为超音速流动状态, 超音速流动区域在阀口至其下游约 0 . 3 mm处 , 最高流速出现 在阀口下游约 0 . 1 5 mm处 , 马赫数达到 2 . 5 . 同时, 阀芯壁面形状对氢气流速有一定影响, 在靠近壁 面处 , 氢气流速明显降低. 可见 , 恰当地设计锥形 阀芯的形状有助于改善流场的分布规律 . a第一级减压 阀阀口处气体 马赫数分布 b 第二级减压阀阀 口处气体马赫数分布 图 7 两级气 动减 压阀阀 口处气体马赫数分布图 Fi g . 7 Ma c h d i s t r i b u t e d c h a r t o f t h e c a v i t y g a s o f t wo l e v e l p n e u ma t i c p r e s s u r e r ed u c i ng v a l v e 图 7 b为第二级减压阀阀 口处的气体马赫数分布图. 结果表明 第二级减压 阀阀口处的气体超音速流 动区域 比较大, 第二级减压 阀出口的大部分区域内, 气体均为超音速流动, 且最高速度出现在 阀口的下游 约 2 . 4 mm处, 马赫数为 3 . 1 . 出口流速增大, 氢气在第二级减压阀出口的封闭直角区域产生 比较明显的涡 流现象 , 涡流处马赫数为 0 . 2 , 属于低速涡流 . 4 结论 1 氢能源汽车输氢系统可以采用 7 0 MP a 储氢压力源的双级压力控制输氢系统方案, 第一级压力 由 7 0 MP a 减压至 5 MP a , 第二级由 5 MP a减压至 0 . 1 6 MP a . 7 0 MP a至 0 . 1 6 MP a 的两级气动减压过程和流 场分布规律可 以通过 C F D计算进行分析 . 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锥形结构的两级高压气 动减压阀阀腔 内的 压力场分布合理 , 可以实现 7 0 MP a 至 0 . 1 6 MP a的减压过程 . 采用两级气 动减压阀实现气体的连续减压 过程 中, 中间腔的压力可维持在 5 MP a . 2 气体在两级气动减压阀的第一级 阀口和第二级 阀口处均为超音速流动. 第一级减压阀阀 口的马 赫数达到 2 . 5 , 第二级减压阀阀口的马赫数达到 3 . 1 , 且两级减压阀的出口封 闭直角区域 内均存在低速涡 流现象. 3 两级气动减压 阀组在气体减压过程中阀 口的不同位置处 , 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不 同. 可以根据计 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进行减压阀组 的结构分析 , 恰 当地设计锥形阀芯的形状有利于改善气动减压 阀的流 场分布. 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国内氢能源汽车输氢系统及其超高压气动控制阀元器件研究开发 的理论 参考 . 参考 文献 [1 ] 龙乐豪 . C Z一3 A系列运 载火箭 E J 3 . 导弹与航 天运载技术 , 1 9 9 9 3 16 . L O N GL e h a o . C Z一3 Al a u n c h v e h i c l e s e r ie s [ J ] . Mis s i l e s a n d S p a c eV e h i c l e s , 1 9 9 9 3 1 6 . [ 2 ] 毛宗强. 无限的氢能未来的能源口] . 自然杂志, 2 0 0 6 , 2 8 1 1 4 1 8 . MA O Z o n g q i a n g . H y d r o g e n e n e r g y --o u r f u t u r e c l e a n e n e r g y s o u r c e [- J 3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a t u r e , 2 0 0 6, 2 8 1 1 41 8 . [ 3] 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基础 产业发展 司. 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1 9 9 9白皮书[ M] . j E 京 中国计 划出版社 , 2 0 0 0 . De p a r t me n t o f B a s i c I n d u s t r y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Pl a n ni n g o f Ch i n a. Ch i n e s e n e w e n e r g y a n d r e n e wa b l e e n e r g y s o u r c e 1 9 9 9 wh i t e p a p e r [ M] . B e i j i n g C h i n e s e P l a n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 2 0 0 0 . [ 4] 马建新 , 刘绍军, 周伟 , 等. 加氢站 氢气运输方案 比选 _ J ] . 同济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8 , 3 6 5 6 1 56 1 9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第 9卷 M A J i a n x i n , L I U S h a o j u n , Z H O U We i , e t a 1 .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h y d r o g e n s t a t io n a n d h y d r o g e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o n p l a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T o n g j i Un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2 0 08, 36 5 61 56 1 9. [ 5 ] S H E A R E R J L . S t u d y o f p n e u m a t i c p r o c e s s e s i n the c o n t i n u o u s c o n t r o l o f m o t i o n w i t h c o m p r e s s e d a ir [ J ]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A S ME , 1 9 5 6 7 8 2 3 32 4 9. [ 6 ] 阉耀保, 荒木献次. 具有非对称气动伺服阀的气动压力控制系统建模与分析[ J 3 . 中国机械工程, 2 0 0 9 , 2 0 1 7 2 1 0 7 2 1 1 2 . Y I N Y a o b a o , A R A KI K. Mo d e l l i n g a n d a n a l y s i s of a p n e u ma t i c f o r c e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wi th a n a s y mme tr i c s e r v o v a l v e D] . C h i na Me c h a n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9, 2 0 1 7 21 0 72 1 1 2. [ 7 ] 杨钢, 郭浩,. 李宝仁. 新型高压气动比例控制阀动态性能的仿真研究[ J ] . 中国机械工程, 2 0 0 7 , 1 8 1 2 1 4 1 8 1 4 2 1 . Y A NG G a n g , G U0 H a o , L I B a o r e n . S i mu l a t i o n o f n e w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p n e u ma t i c p r o por t i o n c o n t r o l v a l v e[ J ] .C h i n a Me c han ic a l En g i n eer i ng , 2 00 7 , 1 8 1 2 1 4 1 81 4 2 1 . [ 8 ] 阉耀保, 沈力, 赵艳培, 等. 基于 C F D的车载高压气动减压阀流场分析E J ] . 流体机械, 2 0 1 0 , 3 8 1 2 3 2 6 . Y I N Y a o hao , S H E N L i , Z H A 0 Y a n p e i , e t a 1 . R e s e a r c h o n f l o w f ie ld o f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r e d u c i n g v a l v e o f h y d r o g e n v e h i c l e b a s e d o n C F D 口] . Fl u i d Ma c h i n e r y, 2 0 1 0, 3 8 1 2 32 6. [ 9 ] 阉耀保, 陈洁萍, 罗九阳, 等. 氢能源汽车车载超高压气动减压阀的机理与特性分析[ J ] .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 0 0 8 , 6 3 3 1 0 3 1 5 . Y I N Y a o b a o , C HE N J i e p i n g , L U0 J i u y a n g , e t a 1 . Me c h a n i s m a n d p r o p e r t y a n a l y s is o n u l t r a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p n e u ma t i c d e c o mp r e s s i n g val v e f o r h y d r o g e n v e h i c l e s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a c h i n e r y , 2 0 0 8 , 6 3 3 1 03 1 5 . [ 1 O ] 王瑞金. F l u e n t 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7 . WA N G R u i j i n .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b a s e s a n d a p p li cat i o n e x a m p l e s o f f l u e n t [ M] . B e i j i ng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2 0 0 7 . [ 1 1 ] 陈卓如. 工程流体力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4 . C H E N Z h u o r u .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l u i d m e c h a n i c s [ M ] . B e i j i ng H i g h e r E d u cat i o n P r e s s , 2 0 0 4 . 一⋯一⋯⋯⋯⋯⋯⋯一 _ V ; 下期部分文章摘要预报 确定起重机合理回转速度的原则与方法 林贵瑜 , 张永刚, 李伟亮 ⋯一 ; 起重机运行实践表明, 回转事度合理与否 , 直接影响起重机的运行安全 . 为此从 设计源头出发 , 分析运行平稳性和整机运动稳定性人手, 建立回转速度与 吊重偏摆 角、 整机倾翻力矩增量的2 种数学模型, 经分析与实例计算, 提出了确定合理回转速 度的方法 , 其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吻合 , 对初步设计有指导意义. ⋯】H ⋯⋯ , ⋯, ⋯】H H t ;; L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