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xxx矿矿山治理恢复方案(备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 公司 xx 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申报单位名称xx 公司 编制单位名称xx 公司 2011 年 08 月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一、任务的由来.................................................1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3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5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7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7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9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3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22 一、自然地理..................................................22 二、地形地貌..................................................23 三、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24 四、水文地质条件..............................................29 五、工程地质条件..............................................34 六、矿体(层)地质特征........................................38 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42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4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44 二、现状评估..................................................48 三、预测评估..................................................55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75 一、分区原则及方法............................................75 二、分区评述..................................................75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77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77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77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78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81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81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87 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95 一、经费估算..................................................95 二、进度安排.................................................114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16 一、保障措施.................................................116 二、效益分析.................................................117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118 一、结论.....................................................118 二、建议.....................................................119 附表附表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图附图 1、矿山地形地质图 2、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一)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二) 附件附件 1、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委托书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书 1 前前 言言 一、任务的由来一、任务的由来 为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绿色矿山,根据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 、 xx 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 理办法(暂行) 和xx 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的要求,xx 公司委托 xx 公司,补编完成xx 公司 xx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一)主要任务 1、收集资料,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 2、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3、在现状评估基础上,根据矿山矿产资源开采规划、采矿地质环境 条件特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4、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恢复分区; 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和治理恢复技术措施; 6、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7、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 8、预算治理所需的费用。 二工作方法 本次工作结合 xx 矿开发利用的特点,在充分收集区内已有成果资料 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对评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经室 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编制提交xx 公司 xx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方案 。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1、开展工作前,项目有关技术人员统一认识,熟悉工作程序,明确 2 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收集并详细阅读有关资 料,了解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明确工作目的、任务和重点。 2、野外调查采用路线穿越法和地质环境点追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采用 12000 地形图做手图,采用 GPS 对调查点定位,对地质现象和典型 地貌特征进行拍照记录。 3、本次调查的重点是查明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边坡特征、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 情况等,并对区内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受影响 现状进行调查。 4、在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 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并提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建议,并绘制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 估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 图。 (三)完成工作量 完成的工作量表 xx县xx矿xx开15000t/d采选工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007.5 xx 公司 xx15000t/d 采选工程初步设计书2006.8 xx公司xx矿储量核实报告2006 资料收集 2009年xx省xx公司xx矿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 告 。 野外工作单位工作量 调查面积 km26.2847 评估面积 km25.7276 调查线路 km18.85 土地资源占用点处 34 水文点处 25 地形地貌点处 67 地质灾害点处 9 早期民采硐口处 15 调 查 点 工业建筑设施处 6 3 采场边坡构造带及裂隙处 16 采空区处 3 数码照片张 236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 1997 年 1 月 1 日实施)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 号, 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并施行)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自 2004 年 8 月 28 日起施行) ; 4、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0 年 10 月 31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颁布)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自 2005 年 4 月 1 日 起施行) 。 (二)政策文件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4 号,2003 年 11 月 19 日国 务院第 29 次常务会议通过) ; 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9]61 号) ; 4、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实施意见(豫 国土资发〔2009〕113 号) ; 4 5、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 发[2004]69 号)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 6、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 241 号) ,1998 年 2 月 12 日起施行; 7、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发 [2005]28 号文) ; 8、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 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 (财建[2006]215 号) ; 9、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保总局、国土资源 部、科技部,2005 年) ; 10、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若干意 见 (豫政[2008] 49 号) 11、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豫国土资发) 〔2004〕123 号) 。 三 技术规范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报批版) DZ/T 2232009; 2、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 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5、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 6、 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 7、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9、 150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 5 10、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150000) (DZ/T0179-1997; 1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 ; 1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 13、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 14、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 15、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 ; 16、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33-1994) ; 17、 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 ; 18、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 。 四 其他 1、 xx 公司 xx 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委托书 ; 2、 xx 县 xx 矿 xx 开 15000t/d 采选工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3、 xx 公司 xx 矿储量核实报告 (2006) ; 4、 xx 公司 xx 矿 15000t/d 采选资源整合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5、 xx 公司 xx 矿 15000t/d 采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6、 2009 年 xx 公司 xx 矿矿山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告 。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三、方案的适用年限 矿区于 2007 年取得采矿证,采矿许可证为国土资源部颁发,证号 xx,有效期为 2007 年 07 月 25 日至 2037 年 07 月 25 日。目前矿山仍处于 基建期,采矿证尚余 26 年。而根据xx 县 xx 矿 15000t/d 采选工程资源 开发利用方案 ,矿山服务年限为 42 年减产期 2 年,服务年限尚余 38 年。考虑该矿山的服务年限,方案的编制时间及实施,确定矿山环境保护 与综合治理方案的服务年限为 38 年,即 2011 年 9 月2049 年 8 月。本 次方案的适用年限 5 年,从 2011 年 9 月至 2016 年 8 月。5 年后根据矿山 现状再次修订编写 xx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6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xx 矿区位于 xx 县城北西 30km 处(直线距离 20km) ,属 xxx 省 xx 县 交通极为便利(见图 1-1 交通位置图) 。 图 1-1 交通位置图 xx 矿区范围东起程 xx 一线,西至 xx 山梁,南至 xx 一线,北到 xx。地理坐标为东经 xx″,北纬 xx,矿区登记面积 xxkm2(由 25 个拐 点控制) ,xx 矿区登记拐点坐标详见表 1-1,开采深度由 1604 米至 630 米标高。矿区西与 xx 矿区相连,东与 xxxx 矿区相望,处于 xx 斑岩 x 矿 田的中部,为一特大型低品位 x 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矽卡岩型 xx 矿床。 表 1-1 xx 矿区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矿区范围涉及有 xx 村、3 个行政村,以 xx 村为主;涉及村民组 10 处、 259 户,居民 1170 余人。全镇耕地面积 6806 亩,人均耕地 0.48 亩,多为 山坡贫瘠耕地;矿区内露天开采用地约 1200 亩;农作物以土豆、玉米和 少量豆类为主,产量极低,粮食不能自给;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已形成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商业、交通、邮电、医疗、餐饮业为辅的产业 结构;区内及邻区分布有多个 x 矿矿井(坑)与露天采场;当地居民除从 事农业劳动外,尚有富余劳力从事工业,矿业、林业和副业等,尤以近矿 区的 xx 乡和 xx 店乡采矿业最盛,大部分剩余劳力从事采 xx、黄铁矿、铅 锌矿等。 矿区内及附近无大的地表水系(体) ,距矿区约 15km 处的 x 河,水量 充足,可满足矿山生产用水。 7 据了解 xx 村建有一座 110kv 变电站及配套工程,且农村电网也已改 造完成,工业用电充足。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一)矿山开采历史 xx 矿的开采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但未设置任何探矿权与采矿权,由 地方乡镇企业及民采企业进行无序开采(地采) 。 截止 2003 年,xx 矿区井下采出矿石量累计约 1162 万吨,采空区面积 约 40.6 万 m2,体积约 426 万 m3。 地下采空区具有以下特点⑴正规采空区大多位于矿区 X5000~5300,Y4200~4600 区域(即) ,其形状多为长 50m~80m、宽 10m~20m,高 17m 以下的采空区,面积约 29 万 m2,占采空区总面积的 71.4。民采采空区总面积约 11.6 万 m2。⑵采空区的大小不等、形状极不 规则,在 1390 至 1420 中段多为巷道,在 1375 至 1330 中段采空区密集, 多层穿叉、穿透。⑶地下采空区未留任何资料,且未经处理。 2006 年 1 月 10 日,xx 公司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取得了 xx 县 xx 矿的 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为 xx。 xx xx 项目从 2006 年 5 月开始进行地质勘探与开采前准备工作,2007 年初开始建设。2007 年 3 月,xx 着手 xx 矿区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矿区内大规模的地下采矿至此基本终止。 该报告于 2006 年 12 月 30 经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 xx 号批准备 案。 2007 年 7 月,xx 公司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取得了 xx 县 xx 矿的采矿 权,开始了大规模的矿山建设工作。采矿许可证号为 1000000710062,开 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 495 万吨/年,矿区面积 3.9816 平方公里, 有效期限 30 年,自 2007 年 7 月 25 日至 2037 年 7 月 25 日。 xx 矿区矿体厚大集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矿 8 规模 15000t/d,选矿规模 10000t/d。 以往矿山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效果 2008 年 xx 县组织了一次尾矿库治理工程,矿区中部的老 xx 尾矿库及 矿区西北角的 xx 尾矿库进行了治理,设置了溢洪道,排水沟,沉淀池, 覆土种草等工程。2010 年 7 月暴雨区间,两尾矿库排洪通畅,未出现任何 问题,效果明显。 图 1-2 溢洪道 图 1-3 溢洪道 图 1-4 覆土 图 1-5 沉淀池 (二)矿山现状 该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目前尚处于基建期,已形成 xx 台阶正 在开采,xx 台阶及上部为永久边坡。生产规模为 x 万吨/年, xx 矿区矿 体厚大集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矿规模 xxt/d, 选矿规模 10000t/d。 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为 39 年,剩余资源储量为 3.51108吨。 9 由于征地搬迁等原因,矿山配套设施滞后。破碎站基本建成,但配套 的运输公路道路拓宽工程未实施;采矿工业场地及炸药库正在建设;表外 矿堆场以及次品矿堆场也未启用;选厂基本建成,尾矿库建设基本完成; 排土场选择在采场北侧的 xx 沟,堆置标高为 1490m,该废石场可容纳废石 1690 万 m3。 经调查,xx 矿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工矿企业。矿区范围内原有的乡 xx 矿选厂已停产多年,在后期生产中也将拆除。矿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家工矿 企业。周边已有几个大型的采矿企业,矿区东界与 xxxx 公司 xx 矿区为邻, 西界与 xx 硫铁矿和 xx 相邻。矿区有多家小规模的井下开采xx 等和私人 无序开采,矿山整合后地采及私人开采已停止。 xx 矿位于 xx 矿东部,两矿的矿体相连,属同一个矿田,该矿山 1990 年开始筹建,露天开采,汽车运输,由最初 5000t/d 发展到现在的 30000t/d。露采境界长 2350m,宽 1350m,开采标高 1630.81114m,最大 采高 516.8m,生产台阶高 12m,最终并段为 24m,采用牙轮钻机穿孔电 铲铲装汽车运输台阶式采剥工艺;汽车破碎溜井电机车开拓运输 系统。 xx 矿位于本次设计的 xx 矿西部,最终境界之间最近距离为 500m,矿 区面积 1.2073 平方公里,矿区的标高从 1520 米至 1154 米。露天开采, 汽车运输,日出矿石 5000t。 xx 铁矿原为地采,在 xx 矿形势较好时,在其与 xx 矿山交界处进行局 部露天开采至 1360m 水平。目前该矿山处于停产状态。 图 1-6 xx 露天采场现状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工程概况 10 xx 公司(简称 xx 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以采选冶炼为主的国有矿 山企业,隶属于 xx 集团。xx 公司经营范围是以 xx 矿为主的矿山采选企业。 项目总投资为 123953.81 万元,申请国内银行贷款 85611.49 万元,公司 自筹 36702.49 万元。 (二)生产规模及尚有服务年限 根据 xx 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核定的矿产资源储量范围和业主的 要求,xx 矿设计开采范围为 xx 矿区横 28 线~7 线和纵 5~15 线之间的工 业矿体范围。该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生产,设计规模为 15000t/d,年开 采能力 4950kt。2007 年 7 月开始基建生产,xx 矿床保有储量为 6.43108t,平均地质品位 Mo0.0782,矿床开采最终境界内可采出矿 量 3.55108t,平均地质品位 Mo0.082;境界外矿量 2.88108t,平均 地质品位 Mo0.074。选矿 10000t/d,考虑社会选厂供矿 5000t/d。矿山 基建期 1.5 年,2009 年 10 月达产。生产期 38 年,减产时间 2 年,共计矿 山服务年限 42 年。目前还有 39 年服务期, 剩余资源储量为 3.51108吨。 xx 矿的产品为单一 xx 精矿。精矿品位为 51,达产后年平均年产 xx 精矿 5419.37t。 三 工程布局 由露天采场、选矿工业场地、采矿工业场地、矿石粗碎站、原矿运输 系统、35kv 总变电站及生活行政设施、油库加油站及炸药库等组成。 1、露天采场 露天采矿场布置在 xx 矿区。堑沟口标高 1360m,分两期开采。前期境 界占地 42.81 hm2,后期境界占地 82.29 hm2。前期生产在前期境界进行采 剥工作;达产后第 12 年开始进行扩帮。 15 卫星图 图 1-7 xx 矿工程布局 16 2、破碎站及外卖矿堆场 破碎站布置在露天采场南侧,和采矿工业场地相对的柳林沟沟口。破 碎站标高为 1370m,受矿标高为 1382m。 外卖矿的原矿堆场布置在露天采场南侧,现有道路以西的村民组第七 组和第十六组的用地上,占地 1.2hm2,考虑堆存 10d,堆存量为 19000m3, 堆存标高 1350m,平均堆存高度为 3m。 3、采矿工业场 采矿工业场地布置在采场西南,上东沟的沟口,靠近采场的安全地带。 4、炸药库 炸药库布置在露天采场以北,xx 北沟与 xx 西沟之间的山谷内。本工 程炸药库存量按 25t 硝铵炸药,导火索 120000m,导爆索 16000m,导爆管 雷管 19000 只,火雷管 120000 只以及硝酸铵 500t 考虑,与四周的安全距 离为 600m。能满足安全要求。 5、排土场、表外矿堆场以及次品矿堆场 排土场选择应充分利用沟谷、洼地、荒山、劣地;优先选择水文地质 条件相对简单,原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沟谷;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原则。由 于征地及居民搬迁问题,原定方案无法实施。现在废石场选择在采场南部 的 xx 沟,堆置标高为 1490m,该废石场可容纳废石 1690 万 m3。 6、加油站 加油站布置在范家和进入采场的道路旁,靠近采矿工业场地。 7、选矿工业场地 选矿工业场地布置在,标高约 1470~1520m 之间。地势较为开阔。 8、行政生活区 行政生活设施布置在范家至大路村路段,在采场和选厂的中间,管理 17 和交通均为方便。 9、尾矿库 尾矿库选址于选矿工业场地西南侧的 xx 沟。最终堆积标高为 1475m。 总坝高 255m,总库容 53410 万 m3,有效库容约为 51996 万 m3,可供 10000t/d 选厂(尾矿产率为 99.7608 ,平均堆积干容重取为 1.50 t/m3 时,则年尾矿量为 2194.7 万 m3)服务约 23 年。 10、水源地 水源地本设计考虑从 xx 伊河取水,水源地设于伊河旁,铺设管道 向厂区供水。在采矿工业场地和选矿工业场地以及炸药库均设高位水池, 生活行政区设生活高位水池。采矿高位水池标高 1430m,选矿高位水池标 高为 1540m,生活高位水池标高为 1410m。 11、供电设施 供电供电由 xx110kv 变电所供电,采场设置一座 10kv 变电所,选 矿工业场地设置 35kv 一座变电所。 (四)开采方法 1、开采方法及采剥工艺 该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设计开采标高1498m~1165m,台阶 高度一般为 15m,采用全台阶铲装工艺。采矿分 2 期进行,即前期境界和 后期境界,矿山基建、前期生产在前期境界进行采剥工作。 设计采用高风压液压潜孔钻穿孔、电铲铲装、汽车运输的采剥工艺。 采场采用横采横扩工艺。 首采采场自东南向西北推进,后期自西北向东南推进。作业台阶数为 三~四个。 2、主要技术参数 采剥台阶工作面主要结构要素同时工作的台阶一般为 2~3 个,扩 18 帮时台阶会增加 2~3 个。15m 台阶高度,工作台阶坡面角 75,最小工 作平台宽 60 m,陡帮作业时的临时非工作平台宽度 20 m,扩帮开采工作 帮坡角一般为 25~30,挖掘机工作线长度一般为 150 m。 台阶高度15m 安全平台宽度3m 终了台阶坡面角75 最终边坡角50 清扫平台宽度 11.68m 每 2 个台阶设置 1 个清扫平台 运输道路宽度(双线)19.6m (单线)13.5m 运输道路限制坡度 1165m 以上8 1165m 以下10 (五)选矿工艺 本次设计的选矿工艺流程和指标是根据 xx 矿区矿石性质的特点,并 结合 xx 矿区 xxxx 业集团公司下属选矿厂多年的 x 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而 制定的。 碎磨流程碎矿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粗碎设在露天采场附近的 粗碎站,粗碎后的矿石粒度为-300mm,运至选厂原矿仓,经中、细碎后, 最终产品粒度为-10mm。磨矿采用一段闭路磨矿流程,由球磨机与旋流器 组成,矿石粒度由-10mm 磨至-0.20mm(-200 目占 60) ;中矿再磨为一段 闭路磨矿流程,同样为球磨机与旋流器组成,矿石粒度由-0.20mm 磨至- 200 目占 90;粗精矿再磨采用搅拌磨,也与旋流器构成闭路磨矿,将矿 石细磨至-200 目占 98。 x 选别流程采用浮选柱为主的浮选流程,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 次扫选、一次精扫选、一次中矿浮选。该流程除扫选作业采用机械式浮选 机外,其它作业全部采用浮选柱进行选别。 精矿脱水流程为浓密过滤干燥三段脱水流程,干燥采用旋转闪蒸 干燥系统,当湿物料送入干燥段内即受到快速粉碎装置的粉碎,由于干燥 机下方的高温空气同时对物料进行干燥,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其体积不断减 19 少,在热气流的作用下,合格产品通过分级器进入除尘被收集,未达到细 度要求的物料在分级器的作用下,被下抛到干燥段内继续被粉碎和干燥。 最终的精矿成品自动包装为统一的规格和重量。 尾矿浓缩流程因尾矿库离选厂的位置比较远,且高差大,所以本次 设计考虑了厂前浓缩回水流程。厂前回水采用两段浓缩机串联作业,即扫 选尾矿自流进第一段浓缩机,第一段浓缩机的溢流自流到第二段浓缩机再 进行沉淀,第一和二段的底流合并自流到尾矿库;第二段的溢流进回水池 厂内循环利用。 图 1-8 选矿工艺流程图 (六)废弃物 矿山生产主要废弃物为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夹石,后期采坑涌水 及采矿工业场地产生的少量废水等。 1、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最终总废石量为 20024 万 m3,表外矿量为 11099 万 m3,次品矿 为 2417.3 万 m3,计算剥离物经下沉后松散系数按 1.25 考虑,则总废石量 需要容积为 25030 万 m3,表外矿量需要容积为 13874 万 m3,次品矿需要容 积为 3022 万 m3。 本工程废石集中堆放在采场以南约 3.4kmxx 沟的废石堆场内,堆置标 高为 1490 米。可容纳废石约 1695 万 m3,目前堆积标高为 1470 米。 2、废水 矿山开采后期过程中有一定的矿坑积水产生,雨季情况下涌水量为 4500m3/d,最大为 8880m3/d。矿山维修车间还有 63m3/d 冲洗废水产生,主 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 SS。 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坑涌水汇集于采坑内回用于选厂,矿山维修车间冲 20 洗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矿区冲沟汇入 xx 沟上游,在 xx 沟上游设置收集 设施,将机修车间废水及经水化粪池、地埋式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 用水全部作为采场用水的补充水,扬至采场高位水池。 3、废气 剥采、破碎、运输等工序产生的粉尘及二次扬尘,在采场作业面及 运输道路等进行洒水降尘,在破碎站设置通风除尘系统,并适当地植树绿 化消尘。 21 表 1-2 基建及生产计划进度表 基建 生产期 生产期 基建 2 年前期境界 12 年中期 26 年减产期 2 年 进度(年) 台阶 Z(m) 122468101248121620242612 1486 1470 1465 1450 1435 1420 1405 1390 1375 1360 1345 1330 1315 1300 1285 1270 1255 1240 1225 1210 1195 1180 1165 1150 1135 1120 1105 22 23 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 1、河流水系 矿区地处东 xx 山与 xx 山之间的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处,地 形北高南低。东北部属 x 河流域,地形陡峻,切割较深,支流为 x 河,注 入 x 河后汇入黄河。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较缓,支流为淆河,注入老灌 河后汇入丹江、入汉水,最后汇入长江。 区内冲沟发育,xx 沟源于外围 xx 一带,流经矿区南缘入 xx 河;xx 沟发源于 xx 矿区,流经矿区中部至沟口入上东沟,是一间歇性水流;沟 谷多呈近东西向,山坡上植被发育,雨季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旱季流量 显著变小,有时仅为涓涓细流,甚至干凅。 2、气候 矿区属季风型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 12.2℃、极端最高气温 42.1℃、极端最低气温-19.1℃,年平均降水量 809.6mm,年最大降水量 1462.6mm,年最小降水量 468.7mm;多年平均蒸 发量 1155.2mm,蒸发量明显大于降雨量。七、八、九三个月为雨季,十月 至来年四月为降霜期,十一月至来年二月为冰冻期,最大冻结深度 0.27m。 3、土壤类型 本矿区涉及的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棕壤和褐土类型。矿区土壤层较厚, 一般为 0.12m 不等,土壤为矿粒土壤和粘土土壤,按化学性质分,酸中 性土壤较多。 棕壤分布于海拔 1000~2200m 的中低山地带,是中低山林区的主要 土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52.7%,有机质含量高,pH 值在 6~6.5 之间, 呈弱酸性。分棕壤和始成棕壤两个亚类,是县境内主要的生态林水源涵养 24 区。 褐土分布于海拔 450~1000m 的低山、丘陵沟川地带,该地带一般 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区内耕地也以山沟谷地、缓坡地以及河流阶地为主,人均耕地不足 0.5 亩,山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4、植被 xx 矿区林草茂盛,呈山区林地生态系统,矿区主要林、灌木品种有梧 桐、臭椿、桑树、刺槐、侧柏、落叶松、大叶黄杨、石栎、冬青等。局部 分布有飞播林,主要为油松。植被覆盖率为 40。区内由于已开采多年, 人类活动频繁,部分植被已受到一定破坏,对野生动物干扰也较多,已无 大型动物,小型动物也很少见,主要为适应农田及灌草丛生活的种类,属 于广布性物种。 5、地震烈度 区内地震活动不强烈,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关于发布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2) 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2002)使用规 定的通知,该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据历史记载,本区及邻区有 感地震 11 次,其中具破坏性的有 3 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设计特 征周期为 0.35s。区域上未发现全新活动性断裂,地壳处于相对稳定期。 在矿山建设时,要充分搜集相关资料,重要工程建设要考虑防震措施,确 保矿山生产安全。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 xx 山与 xx 山之间的 x 河与 x 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以南,属中 山区,总体地势是东高西低,区内地形最低标高在 xx 村南西小河边,高 程为 1341.60m,最高标高为 xx 山,高程 1603.93m,最大相对高差 262.33m,一般标高 1400-1500m。该分水岭东北部属黄河流域,地形陡峻, 25 切割较深,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较缓。 三、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三、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一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上 xx 群的变质岩系,地层自老 至新分为 xx 组、xx 组、xx 组及煤窑沟组,均呈整合接触。主要岩性有千 枚岩、角岩、片岩、石英岩、矽卡岩及不纯大理岩等。其中,xx 组 (QnZn2)中段黑云母长英角岩、阳起石透辉石长英角岩及 xx 组(QnZs2) 上段透辉石斜长石角岩、矽卡岩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 x (二)地质构造 矿区褶皱断裂均较发育,中部和北部褶皱开阔,南部断裂发育。 1、褶皱 xx 倾伏背斜,向南西倾伏,轴向 280左右,区内延长达 2000 余米, 核部宽 400m~600m,两翼形态不完全对称。北翼褶皱紧密并向南西倒转及 产生冲断层(F1) ;南翼因受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及斑状花岗岩体侵入的 挤压作用,使地层向北东发生倒转。北翼岩层倾向 0~40,倾角 30~80;南翼地表倾向 180~240,倾角 30~70,深部地层向 北东发生倒转,倾伏端倾向 280~320,倾伏角 30~70;核部产 状平缓,倾角 5~10,并有次级褶皱发生。其南翼和两倾伏端是 xx 矿 体主要赋存部位。次级褶皱由南向北为王家东沟向斜、垃子口~北家尖背 斜。 xx 向斜,轴向北西,北翼为 xx 组下段地层,核部为 xx 组中段地层, 两翼地层为 xx 组地层组成。因断层影响,地层出 露不完整,该向斜东延至 xx 以东,逐渐变为一单斜构造,组成地层为 xx 组。该向斜是 xx 矿区 x 矿体的赋存部位。 26 2、断层 区内断裂分为北西西~北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等四组 断裂。 北西西~北西向断裂主要有 xx 断裂(F6) 、xx 断裂(F14)和 F1 断层。 F6 断层倾向南西,倾角 50左右,区内长度大于 3.5km,行迹呈一构造破 碎带。F14 断层倾向南西,倾角 60~70,长 1.6km。F1 断层倾向南西, 倾角 60~70,区内长 5.67km,是 xx、xx 矿区的北部边界。断层均具 压~张~压扭多期活动特征。 北北东向断裂 xx 裂带和 xx 断裂带。xx 断裂带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 60~70,长 1.3km,包括 F22、F20 断层。王 xx 断裂带倾向北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