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6 0 卷第1 期 20 08 年2 月 有色金属 N O n f e r r o u 8M e a l a V 0 1 .6 0 .N o .1 F e b r u a r y 20 08 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黄全胜1 ,一,李延祥1 ,3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1 0 0 0 8 3 ;2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南宁5 3 0 0 2 2 ; 3 .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宁5 3 0 0 0 6 摘 要广西贵港早期冶铁遗址群分布在平南县六陈镇到桂平市罗秀镇约1 0 0l Ⅱn 2 范围内.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发现最早 的冶铁遗迹。2 0 0 6 年3 月、1 1 月两次考察了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的六穴岭、坡咀屋背山、铁尿尾、顶龙岗、茶蛉、顶龙岗东坡,桂平 市罗秀镇罗秀村、木村等多处冶铁遗址以及平南县六陈镇大头冲古矿遗址,并发现了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铁屎塘、登塘村筒水表 顶2 处新的冶铁遗址。试掘出形制独特的炼炉。采集到大量炉渣、矿石、鼓风管、陶器残片等样品,揭示了这一地区至迟于汉代就已 能够炼铁,但其冶炼方法、技术水平及其产品特征等尚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冶金史;岭南地区;汉代;古冶铁技术;冶金考古 中图分类号K 8 7 6 .4 1 K 8 7 8 .5 ;T F 5 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0 2 1 1 2 0 0 8 0 1 0 1 3 7 0 6 冶铁技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划时 代的作用。中国是世界发明和使用生铁最早的国 家,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为中华多民族的大融合、国 家的统一和巩固、文明的连续发展等奠定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 影响。广西是中原地区与中南半岛主要的连接点, 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地区,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 的政治、经济战略意义。考古发掘及其初步研究表 明,广西地区至迟于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器1 1 - 2J , 但这些铁器缺乏科学的检测,且大部学者认为是中 原地区输入。由于古文献记载的缺乏,广西乃至岭 南地区早期冶铁技术面貌模糊不清,只有通过铁器 和冶铁遗址的考察研究,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贵港 地区近年来发现的冶铁遗址群为系统地研究广西乃 至岭南地区的早期冶铁技术提供了可能。 1 遗址历史地理概况 贵港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秦汉及先秦时期为 西瓯、骆越民族聚集地[ 3 】。秦在岭南设立三郡,其 中桂林郡治所就设在布山 今贵港市区内 。汉初贵 收稿日期2 0 0 7 0 2 2 8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3 2 0 1 2 ;国家文物局 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 2 0 0 4 0 3 0 2 作者简介黄全胜 1 9 6 9 一 ,男,壮族,广西大新县人.讲师。博士 生。主要从事冶金史与冶金考古、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 面的研究; 联系人李延祥 1 9 6 3 一 ,男,辽宁调兵山市人,教授,博士,主要 从事冶金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港地区属南越国[ 4 - s ] ,是当时岭南与中原交往的战 略要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鉴于其在中原文 化向岭南地区传播及其相互交流影响等方面的重要 地位,贵港地区一直是历史学和考古学关注的重点 地区。 贵港早期冶铁遗址群位于贵港市东北部,主要 分布在珠江上游自沙河流域的丘陵地带,地理坐标 在2 3 。0 4 ’N ~2 3 。1 1 ’N ,1 1 0 。1 7 7E ~1 1 0 。2 1 ’E 之间 G P S 实测数据。下同 ,总面积约1 0 0 k m 2 ,属今贵港 市平南县和桂平市管辖,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唯 一的早期冶铁遗址群【4 ,6J ,参见图1 。它的发现不仅 是岭南地区历史、考古界的重要事件,也是探讨中原 文化传播及其与岭南地区、东南亚广大地区相互交 流影响的重要突破点。 图1贵港地区早期古铁矿冶遗址分布示意 F i g .1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i r o ns m e l t i n gs i t e s i nG u i g a n gD i s t r i c t 万方数据 1 3 8 有色金属第6 0 卷 考古工作者曾于2 0 世纪8 0 年代末对这些遗址 作过初步普查和报道。但此后未开展实质性的发掘 和科学研究工作。1 9 9 4 年,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冶 铁遗址群列入广西文物保护单位,公布认定遗址年 代为西汉。在前人初步普查工作的基础上,于2 0 0 6 年2 月下旬至3 月初、1 1 月中旬两次赴冶铁遗址群 进行了初步实地考察。 2平南县六陈镇古铁矿冶遗址群 1 9 8 8 年文物普查、复查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 博物馆郑超雄先生与平南博物馆黄素坤先生等考古 工作者在六陈镇登塘村坡嘴屯李振才老先生 已故 的带领和帮助下,首次在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的茶 岭、坡嘴屋背山、铁屎尾、顶龙岗、顶龙岗东坡、六穴 岭、大头冲等山坡顶部发现了古矿冶遗址。郑超雄 先生对采集到的陶器进行了初步判定和研究并发表 了相关论文,黄素坤先生等对上述7 处遗址当时的 遗存情况做了相当详细的记录【7 】,他们的工作为这 次考察提供了重要线索。结合上述文献,根据考察 的情况,分述各遗址状况。 2 .1 平南茶岭冶铁遗址 平南茶岭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坡嘴自然 村东面0 .5 k m 的茶岭山顶,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 7 3 7 4 ”N ,1 1 0 。2 0 7 5 6 0 ”E ,海拔1 0 9 m 平地海拔约 7 1 m ,面积约0 .5 k m z 。遗址遍布炉渣和风管残片 和陶片,陶片多为方格印纹、水波纹、圈纹等,具典型 汉代风格。发现多处炉址,残留炉缸直径约5 0 c m , 炉壁厚约1 0 c m ,均是由白膏泥和粗河沙筑成,深度 不详。遗址文化层深度不明。据陶片推断为西汉冶 铁遗址。考察采集到炉渣、矿石和鼓风管残片遗物, 遗址原貌破坏比较严重。 2 .2 平南坡嘴冶铁遗址 平南坡嘴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坡嘴自然 村屋背山山顶,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 ’2 8 9 ”N ,1 1 0 。 2 0 ’3 9 8 ”E ,海拔1 3 6 m ,面积约0 .3 k m z 。山顶遍布炉 渣、陶片、碎矿石,还发现两具砺石和两枚陶纺轮。 陶片中有方格印纹、水波纹、篾纹、人字纹、密集水波 纹、圈纹等。考古工作者曾试挖的一炉址,残炉深约 8 0 c m 、直径约5 0 c m ,炉中取出约2 0 k g 的炉渣和约 l k g 的木炭。炼炉依坡而筑,炉口一面向坡,风管在 左侧。炉壁均是由白膏泥和粗河沙揉成泥浆后糊在 山坡上挖好的土穴中,炉壁厚1 0 ~1 2 c m ,无炉底。 采集到的残风管长约5 0 c m ,用自膏泥和粗河沙做 成,内径约7 c m 。据陶片类型认定该遗址为西汉冶 铁遗址。考察发现在距地表约1 5 ~2 0 c m 的新坟墓 土层堆积遗存大量炉渣、矿石和鼓风管残片等。在 该遗址山顶西南部也试掘炉址一座,炼炉的形制独 特,见图2 。该遗址上还采集到碗状的炉渣,现藏平 南县博物馆,见图3 。在炼炉内采集到木炭样品5 个、炉渣2 块、残铁3 块。 ~。 图2平南坡嘴冶炼遗址“碗式”炼炉 F i g .2 B o w lf u r n a c ea tP u o z h u iS m e l t i n gS i t e 图3平南坡嘴冶炼遗址“碗状”炉渣 F i g .3 B o w ls h a p es l a ga tP u o z h u iS m e l t i n gS i t e 2 .3 平南铁屎尾冶铁遗址 平南铁屎尾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铁屎尾 自然村一山顶,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7 2 9 7 ”N ,1 1 0 。 2 07 2 6 5 ”E ,海拔1 5 1 m ,面积约l k m 2 。发现底部充满 炉渣、直径约5 0 c m 的炉址1 座,附近尚有类似炉址 5 个,主要分布在铁屎尾和铁屎尾屋背山。在接近 山顶的山坡上见有碎矿石、木炭和水波纹西汉陶片 等遗物。因修建水库、水土流失,遗址原貌已经被部 分破坏。据陶片类型认定该遗址为西汉冶铁遗址。 考察过程采集到铁矿石、炉渣和鼓风管残片等遗物。 2 .4 平南顶龙岗冶铁遗址 平南顶龙岗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顶龙岗 山顶。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 ’2 4 6 ”N ,1 1 0 。2 0 7 5 5 3 ” E ,海拔1 5 8 m ,面积约0 .5 k m z 。文化层内涵丰富,曝 露地面的遗物比较多。在山顶上发现有炉址,大量 万方数据 第1 期黄全胜等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1 3 9 的炉渣、残风管残片、陶片遗存,陶片多为方格印纹、 水波纹、密集水波纹陶片和东汉陶瓷片。考古工作 者曾在山顶东南坡清理的一座炉址,残炉深约 8 0 c m 、直径约5 0 c m 、壁1 0 c m ,未见炉底。炉壁是由 白膏泥和粗河沙做成,其形状象无底的礁臼。陶片 分析认为其上限为西汉、下限为东汉。考察发现遗 址保存状况良好,发现炉址1 座,在地表和离地表 1 5 ~2 0 c m 地层处采集到炉渣、鼓风管残片、矿石以 及方格纹、水波纹陶片等遗物。 2 .5 平南顶龙岗东坡冶铁遗址 平南顶龙岗东坡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顶 龙岗东坡顶部,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 ’2 7 6 ”N ,1 1 0 。 2 17 0 0 7 ”E ,海拔1 4 3 m ,面积约0 .5 k m 2 。发现炼铁炉 4 处,其中一炉底有出铁口,有长约2 m 渣沟。据陶 片认定属于西汉时期。还发现少量的篾纹、人字纹 等陶片,均被掩埋在山坡的土层中,因水土流失而露 出地表。据陶片认定属于西汉时期。考察发现遗址 保存状况良好,采集到炉渣、鼓风管残片、矿石以及 水波纹陶片等遗物。 2 .6 平南大头冲古矿遗址 平南大头冲古矿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大头冲 山上,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7 1 6 4 ”N ,1 1 0 。2 0 ’1 9 4 ”E , 海拔1 1 5 m 。其一古矿井深约2 0 m 、宽2 m ,见图4 。 附近采集到方格纹、水波纹、篾纹等纹饰陶片,据此 判定为西汉时期的采矿遗址。考察过程在附近发现 6 个古矿洞及大量碎矿石。 图4 平南大头冲采矿遗址古矿洞 F i g .4 S h a f ta tD a t o u c h o n gM i n i n gS i t e 2 .7 平南六穴岭冶铁遗址 平南六穴岭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登塘村六穴岭 顶部,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1 17 0 2 3 ”N ,1 1 0 。1 9 ’5 9 9 ”E , 海拔1 4 5 m ,面积约1 k m 2 ,有炉址、炉渣 见图5 、残 风管、木炭、矿石及方格纹、水波纹等陶片。风管残 长约3 5 c m ,外径1 3 c m 、内径5 c m ,考古工作者曾清 理的一炉址,残炉深约8 0 c m 、直径约5 6 c m ,炉壁约 1 0 c m ,是由白膏泥和粗河沙筑成。炉内有炉渣约 2 0 k g 和木炭,炉堂内有残破出炉I Z l ,清理后未见炉 底。炉渣堆积中见一残鼓风管,残长约3 5 c m ,外径 1 3 c m 、内径5 c m 。据陶片认定为西汉时期。考察发 现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发现炉址l 座,采集到炉渣、 鼓风管残片、矿石、炉衬等遗物。 图5平南六穴岭冶炼遗址炉渣 F i g .5 S l a gf r a g m e n t sa tL i u x u e l i n gS m e l t i n gS i t e 考察过程新见登塘村简水表顶和大妙村铁屎 塘冶铁遗址2 处。另外,对该地区群众的访谈结果 表明,六陈镇大妙村六浊岭、合水村猪肚岭一带尚有 多处其他的冶金遗址有待考察取样。 2 .8 平南简水表顶冶铁遗址 平南简水表顶冶铁遗址为2 0 0 6 年1 1 月考察过 程的新发现,位于六陈镇登塘村简水表顶山顶,中心 地理坐标在2 3 。1 1 7 2 8 4 ”N ,1 1 0 。2 0 ’5 0 5 ”E 。海拔 1 5 7 m ,面积约1 0 0 0 m 2 。见有炉渣、矿石、鼓风管残 片等冶金遗物,发现炉址一座,深度不明。采集到炉 渣、矿石、鼓风管残片和方格纹、水波纹等各种陶片。 属西汉时期。 ‘ 2 .9 平南铁屎塘冶铁遗址 . 平南铁屎塘冶铁遗址为2 0 0 6 年3 月考察过程 的新发现,位于六陈镇大妙村铁屎塘山顶,中心地理 坐标在2 3 9 0 9 ’2 2 8 ”N ,1 1 0 。1 97 0 9 9 ”E ,海拔2 3 3 m ,面 积约2 0 0 0 m 2 。地表及1 5 - - 2 0 c m 的地层下堆积大量 炉渣 见图6 、鼓风管残片等冶金遗物。2 0 0 6 年1 1 月再考察期间发现1 个炼炉址,深度不明。采集到 炉渣、破碎矿石、鼓风管残片、陶纺轮和水波纹等陶 片。属西汉时期。 2 .1 0 平南六浊冲冶铁遗址 平南六浊冲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大妙村六浊冲 岭,发现有炉渣、鼓风管残片等冶金遗物。 2 .1 1 平南猪肚岭冶铁遗址 万方数据 1 4 0 有色金属第6 0 卷 平南猪肚岭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合水村的猪肚 岭,发现有炉渣、矿石、鼓风管残片等冶金遗物。 图6 平南铁屎塘冶炼遗址炉渣 F i g .6S l a gf r a g m e n t sa tT i e s h i t a n gS m e k i n gS i t e 3桂平市罗秀镇古铁矿冶遗址群 桂平市罗秀镇罗秀镇,距离平南六陈汉代冶铁 遗址1 6 k m 。考古工作者已发现7 处古矿冶遗址,位 于罗秀镇罗秀圩北和东北面的进路岭、木村村公所、 孔村村背岭、六角岭、木化岭、西路岭东侧的铁屎尾 岭、露棠村的喉咙岭等土岭顶部上约2 0 k m 2 范围 内。据2 0 世纪8 0 年代文物普查资料,上述遗址地 表不同程度地散布有炉渣、鼓风管残片和陶瓷片等 遗物,在木村村公所屋前、铁屎尾岭发现炉址残存。 所见鼓风管呈圆筒状,长约4 5 c m 、壁厚3 ~4 c m 、内 径4 ~5 c m ,见图7 。遗址采集的陶片多为水波纹与 弦纹相间的汉代陶片,另有少量唐宋陶片。在塘角 顶出土过铜饼、铅饼,沙井村北出土石斧,木村小阳 屯村北木化岭出土铜锭2 块,乐雅浊水屯出土铜锭, 马领角出土铜鼓等遗物L 8J 。 图7 桂平罗秀木化岭冶炼遗址鼓风管 F i g .7T u y e r ef r a g m e n ta tM u h u a l i n gS m e l t i n gS i t e 本次考察期间,在木村小阳屯村祠背岭遗址 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0 47 4 2 8 ”N ,1 1 0 。1 87 0 8 1 ”E ,海拔 1 7 7 m ,面积约2 0 0 0 m 2 发现大量炉渣、鼓风管残片 遗存,采集炉渣等样品。在荔枝园田埂试掘一个剖 面,发现地表7 0 c m 以下地层有大量鼓风管堆积。 鼓风管较为完整,长约4 5 c m 、壁厚3 ~4 c m 、管径4 ~ 5 c m ,同时有二玄纹陶片出土,属典型汉代遗物。文 物普查曾记录的木村村公所屋前的残存炉址已被破 坏。在罗秀村铁屎尾岭 中心地理坐标在2 3 。0 4 ’ 4 5 1 ”N ,1 1 0 。1 77 3 4 7 ”E ,海拔1 5 1 m ,面积约5 0 0 0 m 2 发现散落有炉壁、炉渣、鼓风管残片等,采集到炉渣、 鼓风管残片等遗物。在罗秀村进路岭 中心地理坐 标在2 3 。0 47 3 6 5 ”N ,1 1 0 。1 7 ’3 0 6 ”E ,海拔1 2 9 m ,面积 约1 K i n 2 见地表散落有大量炉渣,采集到炉渣等遗 物。在罗秀村凤睐岭 三灶岭 中心地理坐标在 2 3 。0 4 ’4 6 5 ”N ,1 1 0 。1 7 7 2 9 0 ”E ,海拔1 5 3 m ,面积约 6 0 0 0 m 2 见地表散落有少量炉渣,采集到炉渣等遗 物。由于现代开矿及其他工农业建设等原因,罗秀 镇古矿冶遗址群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4 讨论 考古学界已经在遗址年代判定等关键问题上取 得了一定突破。遗址发现者之一广西博物馆郑超雄 研究员根据出土陶片纹饰特征,认定平南六陈冶铁 遗址群为战国一汉代【4 J ,桂平罗秀冶铁遗址群始于汉 代哺J 。遗址的发现初步揭示了这一地区至迟于汉 代就已能够炼铁,但科学的测年技术如碳十四方法 尚未开展,其冶炼方法、技术水平及其产品特征等尚 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对广西古代冶铁技术的研究相对其它地 区显得非常薄弱,仅有蓝日勇广西战国铁器初 探⋯和关于岭南冶铁业起源的若干问题[ 4 ] 等几 篇论文,都是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利用现代科学实验技术手段来研究广西地区古代冶 铁技术几乎是空白,广西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的系 统总结工作尚待进行。对规模巨大、遗物丰富的贵 港冶铁遗址群的研究将填补这一空白。 秦末汉初,贵港地区属南越国管治。汉初中央 政府实行“盐铁专营”政策,禁止冶铁技术传播到边 疆少数民族地区。南越国拥兵自重需要坚实的物质 技术基础和大量武器装备,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自己 的冶铁生产基地。2 0 世纪8 0 年代,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曾对南越王墓出土的9 类9 件 铁器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铁鼎为唯一铸铁器物,但 器型具有典型的越式特点,其余均为锻造加工器 物∽J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李京华先生对其出土 万方数据 第1 期黄全胜等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1 4 1 铁器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发现当时岭南铁器制作技 术以锻造为主【1 引。战国西汉时期中原地区已经普 遍使用生铁冶铸技术,因此“中原输入论”并不能清 楚地解释南越王墓出土铁器以锻造为主这一现象。 由于当时贵港冶铁遗址群尚未发现,广东地区也未 发现此类早期冶铁遗址,所以西汉王墓铁器原料来 源问题一直悬而未解。该冶铁遗址群是否就是南越 国的冶铁生产基地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对该遗 址群的科学考察和深入研究将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 有益参考。 以目前的考古资料统计,贵港是岭南地区发掘 出土汉代铁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铁器的出土数量 仅次于广州地区,类型多为农具、手工业工具和武 器,且多出于低等级墓葬,表明其铁器的使用具有一 定的普及性。贵港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铁器最显著 的特点是拥有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在岭南地区具有 相当代表性。截止目前,据正式出版的考古发掘简 报和报告不完全统计,考古工作者已经在贵港市 原 贵县 数十处汉代墓葬发掘出土有各类铁器近2 2 0 件,占广西出土汉代铁器文物总数的6 0 %以上。除 正式出版的考古发掘简报和报告提及的铁器外,贵 港市、平南县和桂平市博物馆还收藏有相当数量未 报道的汉代铁器及相关冶铸遗物。贵港等地出土的 早期铁器制作原料是否有源于该冶铁遗址群,值得 深入探索。 2 0 世纪8 0 年代在泰国东北部班清 B a nQ i a n g 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泰国于公元前一千纪早期 开始拥有铁器以及块炼铁冶炼技术[ 1 1 - 13 J 。越南北 部地区于公元前6 0 0 ~公元前2 5 8 年进入铁器早期 时代[ 1 1 , 1 4 ] ,在东山文化公元前第一千纪晚期的遗址 出土有大量生铁铸件[ 1 3 ] 。中南半岛与中国广西、云 南毗邻,陆路相接、河流相通、海路方便。中国与中 南半岛甚至南亚地区的冶铁技术是否存在联系,或 者是存在怎样的联系 通过炉渣、鼓风管、炼炉等类 型学和冶炼技术类型的比较,陶片考古年代和碳1 4 测年技术年代判定的综合研究,揭示其中关联性具 有开创性意义。 与广西相邻的云南地区,战国西汉初期的铁器 均为块炼铁锻造而成。李晓岑等学者近年来对德宏 傣族自治州的传统工艺调查发现,阿昌族等少数民 族至今还在沿用古老的制作技术锻造铁质刀具,并 指出古滇国的冶铁技术是否受南亚、东南亚地区早 期冶铁技术的影响有待研究【1 5 - 16 | 。贵港地区早期 冶铁技术与后代民族冶铁技术的关系也应该进一步 探索。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广西西南及南部、云南南 部、泰国大部、越南北部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壮民族 称谓不尽一致,但至今仍认同为同一语言,历史上应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冶铁技术可能也存在着交流 或相互影响。 与上述冶铁遗址群相邻的玉林地区北流县铜石 岭、容县西山也发现多处汉代冶铜遗址,表明该区域 在战国一汉代具有较大规模的铜铁矿产开发。通过 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群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该区 域的冶金技术传统及其传承关系。 在平南坡嘴屋背山顶试掘的炼炉形制独特,炉 沿外翻没有收口迹象,与中原地区发现的汉代竖炉 截然不同。却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出土的早期“碗式” 炼铁炉 B o w lF u r n a c e 结构相近,据此推断该遗址 的冶炼技术很可能与中原地区生铁冶炼技术传统有 所区别。对炼炉内采集炉渣的初步检测发现有块炼 铁证据,进一步的研究将能够确定其冶炼技术类型。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该地区所有古冶铁遗址都 位于山顶,植被相对稀疏,保存状态基本良好,但也 开始遭受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矿产开发的破坏,迫切 需要及时对其开展抢救性的考察研究。 致谢在考察过程中,得到广西博物馆郑超雄研 究员,贵港市博物馆冯桂淳馆长、钟山龙副馆长,平 南县博物馆龚海馆长、莫剑华副馆长,桂平市博物馆 朱丽彬、卢影副馆长和曾静女士的指导和帮助以及 平南县六陈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北京科技大 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博士生曲用心曾参加了第一 次考察。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 1 ] 蓝日勇.广西战国铁器初探[ J ] .考古与文物.1 9 8 9 , 3 7 7 8 2 . 【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 J ] .考古学报,1 9 7 8 , 2 2 1 1 2 5 8 . [ 3 ] 黄现瑶,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M ]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8 3 8 . [ 4 ] 郑超雄.关于岭南冶铁业起源的若干问题[ J ] .广西民族研究,1 9 9 6 , 3 5 0 5 6 . [ 5 ]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 【M ] .北京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 9 7 5 3 4 ,1 3 1 4 . [ 6 ] 郑超雄.平南县六陈汉代冶铁遗址[ M ]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 1 9 8 9 年 .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0 2 3 6 2 3 7 . 万方数据 1 4 2 有色金属第6 0 卷 [ 7 ] 平南县博物馆.古遗址[ R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博物馆,1 9 8 8 7 1 1 0 8 . [ 8 ] 桂平博物馆.古遗址 第一本 [ R ] .广西贵港桂平市桂平市博物馆,1 9 8 8 9 4 9 6 . [ 9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铁器鉴定报告[ M ]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 上 .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1 3 8 9 3 9 6 . [ 1 0 ] 李京华.南越王墓出土金属器制作技术试析[ M ]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 馆.西汉南越王墓 上 .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1 4 1 1 4 1 6 . [ 1 1 ] 李延祥.东南亚冶金考古[ J ] .中国冶金史料,1 9 9 3 , 2 3 9 4 5 . [ 1 2 ] S t e c hT ,M a d d i nR .R e f l e t i o n so nE a r l yM e t a l l u r g yi n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U s eo fM e t a l sa n dA l l o y s [ M ] // RM a d d i n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U s eo fM e t a l sa n dA l l o y s .P a p e r sf r o mB U M A - Ⅱ.Z h e n g z h o u 。C h i n a T h eM I TP r e s s , 1 9 8 8 1 6 3 1 7 4 . 【1 3 ] H i g h a mC .P r e h i s t o r i cM e t a l l u r g yi nS o u t h e a s tA s i a S o m eN e wI n f o r m a t i o nf r o mt h eE x c a v a t i o no fB a nN aD i 【M I l lR M a d d i n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U s eo fM e t a l sa n dA l l o y s .2 P a p e r sf r o mB U M A - Ⅱ.Z h e n g z h o u ,C h i n a T h eM I TP r e s s ,1 9 8 8 1 3 0 1 5 5 . [ 1 4 ] M u r o w e h i e kR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a r l yB r o n z eM e t a l l u r g yi nV i e t n a ma n dK a m p u e h e a AR e e x a m i n a t i o no fR e c e n tW o r k [ M ] //RM a d d i n .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U s eo fM e t a l sa n dA l l o y s .P a p e r sf r o mB U M A - Ⅱ.Z h e n g z h o u ,C h i n a T h eM I T P r e s s ,1 9 8 8 1 8 2 1 9 9 . [ 1 5 ] 李晓岑,朱霞.科学和技艺的历程一云南民族科技[ M ]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 0 0 0 1 2 1 1 2 7 . [ 1 6 ] 李晓岑.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 J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4 , 2 2 8 3 3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A n c i e n tI r o nS m e l t i n gS i t e si nG u i g a n gC o u n t yo fG u a n g x i H U A N GQ u a r t s h e n 9 1 一.L IY a h .x l a n 9 1 ~ 1 .U n i v e r s i t y 盯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B e l j i n g ,B e i i n g1 0 0 0 8 3 ,C h i n a ;2 .G u a n g x iR a d i oa n d T y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n i n g5 3 0 0 2 2 ,C h i n a ;3 .C e n t e rf o r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S o c h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G - u a n g x iU n i v e r s i t y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N a n n i n g5 3 0 0 0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e a r l ya n c i e n ti r o ns m e l t i n gs i t e si nG u i g a n gd i s t r i c to fG u a n g x iZ h u a n gA u t o n o m o u sR e g i o nl o c a t e db e t w e e nL i u c h e nt o w no fP i n g n a nc o u n t ya n dL u o x i ut o w no fG u l p i n gc i t y ,c o v e r e da b o u t1 0 0k m 2 ,a r et h ee a r l i e s ti r o ns m e l t i n gs i t e sf o u n di nL i n g n a nr e g i o nu pt on o w .M o r et h a n1 0i r o no r em i n i n ga n ds m e l t i n gs i t e sa r e t w i c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d u r i n gt h eM a r c ha n dN o v e m b e ri n2 0 0 6 ,t h es m e l t i n gs i t e si n c l u d e sL i u x u e l i n g ,P o z u i w u b e i m o u n t a i n ,T i e s h i w e i ,D i n g l o n g g a n g ,C h a l i n ga n dD i n g l o n g g a n g d o n g p oa tD e n g t a n gv i l l a g eo fL i u c h e nt o w ni n P i n g n a nC o u n t y ,L u o x i ua n dM u c u nV i l l a g eo fL u o x i ut o w ni nG u l p i n gc i t y ,e t c .a n dt h ei r o no r em i n i n gs i t e s a r eD a t o u c h o n ga tL i u c h e nt o w ni nP i n g n a nC o u n t y .T w os m e l t i n gs i t e s ,T i e s h i t a n ga tD a m i a ov i l l a g ea n dJ i a n s h u i b i a o d i n ga tD e n g t a n gv i l l a g eo fL i u c h e nt o w ni nP i n g n a nC o u n t y ,a r ed i s c o v e r e d ,a n dau n i q u et y p ef u r n a c e n e v e rf o u n db e f o r ei nC h i n ai su n e a r t h e d ,a n dal o to fs l a gh e a p s ,i r o no r e s ,b r o k e nf r a g m e n t so ft u y e r ea n dp o t t e r i e sa r ec o l l e c t e d .T h e s es i t e ss h o wt h a tL i n g n a nd i s t r i c th a di t so w n e ri r o ni n d u s t r ya tl e a s ti nH a nd y n a s t y . H o w e v e r ,t h es m e l t i n gp r o c e s s ,t e c h n o l o g yl e v e la n dt h ep r o d u c t ss h o u l db e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 e d . K e y w o r d s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h i s t o r y ;L i n g n a nr e g i o n ;H a nd y n a s t y ;a n c i e n ti r o ns m e l t i n g ;a r c h a e o m e t a l l u r g y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