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2 0年第5期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收稿日期2 0 2 0 - 0 4 - 0 1 基金项目 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 0 1 9 - S F - 1 3 9) ; 青海学者基金专项资助( 青人社函[2 0 1 9]4 8号) 作者简介 孙晓华(1 9 6 8-) , 女,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矿产综合利用研究。E - m a i l8 4 9 4 3 0 6 1 4@q q . c o m d o i1 0 . 3 9 6 9/j . i s s n . 1 6 7 1 - 9 4 9 2 . 2 0 2 0 . 0 5 . 0 0 2 青海某低品位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孙晓华1, 付 强2 , 3, 应永朋1, 熊 馨1, 赵玉卿1 ( 1 .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 西宁8 1 0 0 0 8; 2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 0 0 1 6 0; 3 .矿冶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 0 2 6 2 8) 摘 要通过对青海某低品位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查明该矿石中铜、 铅、 锌、 银的含量分别为0 . 2 6%、 1 . 2 3%、0 . 7 0%、4 4g/t。其中氧化铅、 氧化锌的占有率分别为2 6 . 3 5%、1 7 . 0%, 氧化矿物的嵌布粒度微细, 银矿物以包裹体形 式嵌布于方铅矿、 氧化铅、 闪锌矿和脉石中。而矿石中大量的绢云母、 黑云母及绿泥石等在磨矿过程中容易生成矿泥进而恶 化选矿环境。综上可知, 该矿属于低品位难选矿石。因此, 在选别过程中应采取适宜细度, 并注意脉石矿物的影响。 关键词低品位; 嵌布特征; 工艺矿物学; 综合回收 中图分类号T D9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 9 4 9 2(2 0 2 0)0 5 - 0 0 0 5 - 0 6 M i n e r a l o g yo faL o w - g r a d eC o p p e r - L e a d - Z i n c - S i l v e rP o l y m e t a l l i c O r e i nQ i n g h a iP r o v i n c e S UNX i a o h u a 1, F UQ i a n g 2,3, Y I NGY o n g p e n g 1, X I ONGX i n 1, ZHA OY u q i n g 1 ( 1 .Q i n g h a iP r o v i n c eG e o l o g yO r eT e s t i n g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C e n t e r,X i n i n g8 1 0 0 0 8,C h i n a 2 . B G R I MM T e c h n o l o g yG r o u p,B e i j i n g1 0 0 1 6 0,C h i n a; 3 .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a t i o n a l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P r o c e s sA u t o C o n t r o lT e c h n o l o g y,B e i j i n g1 0 2 6 2 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B a s e do nt h es t u d yo fp r o c e s sm i n e r a l o g yo fac o p p e rl e a dz i n cs i l v e rp o l y m e t a l l i co r ei n Q 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e,i t i s f o u n dt h a t t h ec o n t e n t so f c o p p e r,l e a d,z i n ca n ds i l v e r i nt h eo r ea r e0 . 2 6%,1 . 2 3%, 0 . 7 0% a n d4 4 g /t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p e r c e n t a g eo fl e a d o x i d ea n dz i n co x i d ei s2 6 . 3 5% a n d1 7 . 0%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s i z eo fo x i d em i n e r a l s i s f i n e . S i l v e rm i n e r a l sa r ee m b e d d e d i ng a l e n a,l e a do x i d e,s p h a l e r i t e a n dg a n g u e i nt h ef o r mo f i n c l u s i o n s .H o w e v e r,al a r g en u m b e ro fs e r i c i t e,b i o t i t ea n dc h l o r i t e i nt h eo r ea r e e a s y t op r o d u c es l i m ea n dw o r s e nt h eo r ed r e s s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 . I nc o n c l u s i o n,t h eo r ei sal o w - g r a d er e f r a c t o r y o r e . T h e r e f o r e,i n t h ep r o c e s s o f s e p a r a t i o n,w e s h o u l d t a k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f i n e n e s s a n dp a y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g a n g u em i n e r a l s,a n ds t r i v e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c o v e r y i n d e xo f c o p p e r, l e a d,z i n c a n ds i l v e r . K e yw o r d sl o w - g r a d e;i n l a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p r o c e s sm i n e r a l o g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c o v e r y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 以及我国 现有矿产资源、 矿 区 深 部 找 矿 开 发 利 用, 使 得 越 来越多的低品 位、 细 粒 级、 共 生 组 合 复 杂 等 难 处 理矿石进入 选 冶 部 门 [1]。 多 金 属 矿 由 于 有 用 成 分多、 矿 物 共 生 关 系 密 切, 嵌 布 不 均 匀 等 原 因, 致使其分选 较 困 难 [2]。要 实 现 对 资 源 的 高 效 综 合利用, 除了要 提 高 矿 石 加 工 整 体 技 术 水 平, 还 应对矿石性质有清楚的了解, 而工艺矿物学是研 究矿石 性 质 的 重 要 手 段 [3], 工 艺 矿 物 学 研 究 对 矿石的后续 选 别 作 业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4]。 有 价 元 素在矿石中的 赋 存 状 态 是 决 定 其 回 收 工 艺 及 回 收指标的内 在 且 十 分 重 要 的 因 素 [5]。 本 文 对 青 海某大型多金属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 全面了 解目的矿物特性, 为提高铜铅锌银回收率试验研 5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2 0年第5期 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矿石化学分析 矿石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铜、 铅、 锌、 银物相分 析结果见表2~5。 从表1~5可以看出, 该多金属矿中铜、 铅、 锌、 银的含 量 分 别 为0 . 2 6%、1 . 2 3%、0 . 7 0%、4 4g/t。 砷含量0 . 3 2%, 对精矿质量有一定影响。 表1 矿石化学分析结果 T a b l e1 R e s u l t so fo r e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化学成分 C uP bZ nA sS A g 1) S i O2A l2O3F e2O3C a OM g O 含量 0 . 2 61 . 2 30 . 7 00 . 3 24 . 6 34 4 . 05 1 . 3 01 3 . 7 69 . 6 06 . 4 54 . 6 3 注1) 单位g/t, 下同 表2 铜物相分析结果 T a b l e2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o f c o p p e rp h a s e /% 相别硫酸铜 自由 氧化铜 结合 氧化铜 次生 硫化铜 原生 硫化铜 总铜 铜含量 0 . 0 0 01 0 . 0 0 02 0 . 0 0 68 0 . 0 0 880 . 2 30 . 2 4 分布率 0 . 0 40 . 0 82 . 7 63 . 5 99 3 . 5 31 0 0 . 0 表3 铅物相分析结果 T a b l e3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o f l e a dp h a s e /% 相别硫酸铅碳酸铅硫化铅其它铅总铅 铅含量 0 . 0 40 . 2 20 . 9 50 . 0 8 01 . 2 9 分布率 3 . 1 01 7 . 0 57 3 . 6 56 . 2 01 0 0 . 0 表4 锌物相分析结果 T a b l e4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o f z i n cp h a s e /% 相别硫酸锌氧化锌硫化锌其它锌总锌 锌含量 0 . 0 0 0 10 . 1 20 . 6 50 . 0 1 30 . 7 8 分布率 0 . 0 11 5 . 3 28 3 . 0 01 . 6 71 0 0 . 0 表5 银物相分析结果 T a b l e5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o f s i l v e rp h a s e /% 相别 方铅矿中 类质同象银 辉银矿 硫化矿物 包裹银 自然银总银 银含量1) 0 . 8 73 0 . 5 21 0 . 0 70 . 8 54 2 . 3 1 分布率 2 . 0 67 2 . 1 32 3 . 8 02 . 0 11 0 0 2 矿石的矿物组成 经显微镜鉴定和矿物定量分析, 矿石中的铜矿 物主要为黄铜矿, 次为铜蓝; 铅矿物主要为方铅矿, 其次是白铅矿、 铅矾; 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 次为菱 锌矿; 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 次为硫铜银矿, 另有微 量硫银铋矿。硫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白铁矿和毒砂, 另有少量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白云母; 其次为白云石、 角闪石、 长石和绿泥石等。矿石的矿 物组成及相对含量见表6。 表6 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T a b l e6 M i n e r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r e l a t i v ec o n t e n to fo r e /% 矿物名称含量矿物名称含量 黄铜矿 0 . 6 8 石英 3 6 . 8 9 铜蓝、 黝铜矿 0 . 0 3 白云母 2 0 . 4 6 方铅矿 1 . 0 6 黑云母 3 . 1 0 白铅矿、 铅矾 0 . 3 4 白云石 5 . 3 4 砷铅矿、 砷铅铁矾 0 . 1 0 角闪石 5 . 4 1 闪锌矿 1 . 1 3 长石 6 . 5 6 菱锌矿 0 . 1 1 绿泥石 2 . 9 3 黄铁矿、 白铁矿 6 . 4 2 方解石 1 . 8 9 毒砂 2 . 1 5 其它 3 . 1 0 褐铁矿 2 . 3 0 合计 1 0 0 . 0 3 矿石中主要矿物产出特征 3 . 1 铜矿物 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 铜蓝的含量较少。 黄铜矿与黄铁矿、 闪锌矿共生( 图1) ; 可见黄铜矿呈 它形不规则粒状分布于脉石中, 其中有少量黄铜矿 呈微细粒浸染于脉石矿物中( 图2) ; 矿石中部分铜蓝 与黄铜矿的嵌布关系较为密切, 可见铜蓝沿黄铜矿边 缘交代呈镶边结构或者呈脉状、 网脉状充填于黄铜矿 裂隙; 局部可见铜蓝沿黄铁矿、 毒砂边缘及裂隙交代。 图1 黄铜矿包裹黄铁矿和闪锌矿 F i g . 1 C h a l c o p y r i t ew r a p p e dp y r i t ea n ds p h a l e r i t e 6 万方数据 2 0 2 0年第5期孙晓华等 青海某低品位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图2 黄铜矿呈微细粒包裹于脉石矿物中 F i g . 2 C h a l c o p y r i t e i sw r a p p e d i n g a n g u em i n e r a l sa s f i n eg r a i n s 3 . 2 铅矿物 矿石中方铅矿主要呈它 形 不规 则粒 状 产 出。 方铅矿与白铅矿、 铅矾及砷铅矿等氧化铅矿物的 嵌布关系极为密切, 常沿方铅矿边缘及裂隙交代 填充呈残余结构和星状结构( 图3) ; 局部 可 见 白 铅矿和铅矾呈微细脉充填于方铅矿裂 隙( 图4) ; 其次方铅矿与黄铁矿、 闪锌矿及黄铜矿经常紧密 共生在一起。矿石中铅矾与褐铁矿、 菱锌矿等蚀 变矿物也常常镶嵌在一起, 可见它们构成连晶沿 黄铁矿、 毒砂等硫化物边缘交代呈镶边结构。矿 石中的砷铅矿也是方铅矿的蚀变产物, 砷铅矿主 要呈不规则状产出, 常与褐铁矿、 砷铅铁矾交织镶 嵌在一起, 或构成细脉充填于毒砂裂隙。砷铅铁 矾主要呈不规则状产出, 与褐铁矿嵌布关系非常 紧密, 常一并沿砷铅矿边缘交代, 或者呈细脉状充 填于毒砂裂隙( 图5) 。 图3 方铅矿边缘被白铅矿交代 F i g . 3 T h ee d g eo fg a l e n a i sr e p l a c e d b yp l u m b i t e 图4 方铅矿被白铅矿、 铅矾交代 F i g . 4 G a l e n aw a sr e p l a c e db yg a l e n a a n d l e a da l u m 图5 砷铅矿与砷铅铁矾、 褐铁矿交织共生 F i g . 5 A r s e n o p y r i t e i n t e r w e a v e sw i t h a r s e n o p y r i t ea n dL i m o n i t e 3 . 3 锌矿物 矿石中的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 其次为菱锌矿。 闪锌矿主要呈它形不规则粒状连生体形式存在, 其 连生体多与脉石连生( 图6) , 其中有少量闪锌矿呈微 细粒包裹于脉石矿物中, 在磨矿过程中难以解离, 其次与黄铁矿及方铅矿等硫化物连生, 另有少量闪 锌矿被菱锌矿沿边缘浸蚀交代。矿石中的菱锌矿 多呈粒状、 不规则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 菱锌矿与 褐铁矿、 铅矾、 白铅矿等蚀变矿物的嵌布关系非常 密切, 常见它们彼此紧密交织在一起; 有时可见菱 锌矿交代闪锌矿呈残余结构( 图7) 。闪锌矿的扫 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内普遍含 有3%~1 1%的F e, 个别含有C d, 对锌精矿品质会 造成一定的影响。 7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2 0年第5期 图6 闪锌矿与脉石连生分布 F i g . 6 I n t e r g r o w t h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s p h a l e r i t ea n dg a n g u e 图7 菱锌矿沿闪锌矿边缘分布 F i g . 7 S m i t h s o n i t ed i s t r i b u t e da l o n g t h ee d g eo f s p h a l e r i t e 3 . 4 银矿物 矿石中的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 其次为硫铜银 矿, 另有微量硫银铋矿。银矿物大部分呈粒状产出, 少量呈长条状和不规则状产出。这些银矿物主要以 包裹体形式存在, 多嵌布于方铅矿、 氧化铅、 闪锌矿 和脉石中; 其次以裂隙银形式嵌布于方铅矿裂隙、 闪 锌矿裂隙( 图8) ; 另有部分银矿物以粒间银的形式分 布于毒砂、 闪锌矿等硫化物与脉石矿物之间; 还有微 量银矿物以单体形式产出, 这些银矿物的粒度极其 微细, 基本都分布于0 . 0 1 0mm以下。 3 . 5 黄铁矿、 毒砂、 磁黄铁矿 黄铁矿、 毒砂和磁黄铁矿是矿石中的硫矿物, 主 要呈粒状、 不规则状产出; 这些硫矿物常与黄铜矿、 方铅矿及闪锌矿嵌布在一起, 其共生边界多较平整, 但也有部分以互相包裹的形式存在; 还有部分黄铁 矿被褐铁矿交代呈残余结构。 图8 辉银矿分布于闪锌矿裂隙中 F i g . 8 P y r o x e n e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s p h a l e r i t e f r a c t u r e 3 . 6 褐铁矿 褐铁矿为黄铁矿等硫化物的蚀变产物, 主要呈 粒状、 针状、 不规则状、 脉状、 蜂窝状及胶状 产出。 常见褐铁矿沿黄铁矿、 毒砂边缘及裂隙交代呈残余 结构; 其次, 褐铁矿与白铅矿、 铅矾、 砷铅矿及菱锌 矿等金属氧化物的嵌布关系也非常密切, 常常彼此 相互交织镶嵌在一起。褐铁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结果显示部分褐铁矿中含有少量的Z n,Z n的 含量为0~5 . 3 9%。 4 矿石中铜、 铅、 锌、 银的赋存状态 矿石中的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 且主要 赋存于黄铜矿中, 其分布率达到9 2 . 5 2%; 另有少量 分布于铜蓝中, 其占有率为7 . 4 8%; 铅、 锌、 银的元素 平衡计算见表7~9。 表7 铅元素平衡计算结果 T a b l e7 C a l c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 l e a db a l a n c e /% 矿物名称铅矿物量矿物中铅含量铅金属量铅分布率 方铅矿 1 . 0 68 6 . 6 00 . 9 2 07 4 . 8 0 白铅矿 0 . 2 67 7 . 5 90 . 2 0 21 6 . 4 2 铅矾 0 . 0 86 7 . 8 20 . 0 5 24 . 2 3 砷铅矿 0 . 0 76 9 . 3 00 . 0 4 63 . 7 4 砷铅铁矾 0 . 0 32 8 . 9 60 . 0 1 00 . 8 1 合计 1 . 2 3 01 0 0 . 0 表8 锌元素平衡结算结果 T a b l e8 Z i n cb a l a n c es e t t l e m e n t r e s u l t s /% 矿物名称锌矿物量矿物中锌含量锌金属量锌分布率 闪锌矿 1 . 1 35 5 . 6 60 . 5 8 18 2 . 4 3 菱锌矿 0 . 1 14 7 . 9 00 . 0 9 61 3 . 6 2 褐铁矿 1 . 5 91 . 2 20 . 0 2 83 . 9 5 合计 0 . 7 0 51 0 0 . 0 8 万方数据 2 0 2 0年第5期孙晓华等 青海某低品位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表9 银元素平衡计算结果 T a b l e9 C a l c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o f s i l v e rb a l a n c e /% 矿物名称银矿物相对含量矿物中银含量银分布率 辉银矿 6 5 . 4 28 7 . 0 67 6 . 0 9 硫铜银矿 3 2 . 8 15 3 . 0 12 3 . 2 4 硫银铋矿 1 . 7 82 8 . 3 10 . 6 7 合计 1 0 0 . 0 5 矿石 中铜、 铅、 锌、 硫 矿 物 的 粒度 特征 为了解矿石中重要矿物的粒度分布特性, 以便 确定合理的磨矿细度, 对矿石中硫化铜矿物集合体 ( 黄铜矿、 铜蓝) 、 方铅矿、 白铅矿、 铅矾、 砷铅矿、 闪锌 矿、 菱锌矿、 硫矿物集合体( 黄铁矿、 毒砂、 磁黄铁矿) 的粒度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 矿石中硫矿物的粒度明 显较铜、 铅、 锌矿物粗; 同时, 金属硫化物的粒度整体 较其氧化物粗。 硫化铜矿物的粒度主要分布于0 . 0 5 3 mm以 上, 在该粒级的占有率为8 1 . 1 4%。 铅矿物主要分布于中细粒级别, 其中, 方铅矿与 白铅矿的粒度相对较粗, 在+0 . 0 7 4mm粒级的占有 率均在6 0%以上; 铅矾的粒度次之, 在+0 . 0 7 4mm 粒级的占有率为4 2 . 6 4%; 砷铅矿的粒度最细, 有近 7 0%分布于0 . 0 2 0mm以下。 锌矿物中, 闪锌矿的粒度明显较菱锌矿要粗, 在 +0 . 0 7 4mm粒级中, 闪锌矿的含量达7 3 . 8 2%, 而 菱锌矿的占有率仅有2 9 . 8 9%。 硫矿物主要分布于中粗粒级别, 在+0 . 0 7 4mm 粒级的占有率高达8 4 . 5 1%, 且集中分布于0 . 1 0 4~ 0 . 8 3 3mm。 6 矿石中铜、 铅、 锌、 硫 矿物 的解离 特征 B PMA矿物自动分析系统作为现代化的矿物定 量分析测试技术, 能够对矿石中各矿物的种类、 含 量、 粒度及解离度等工艺矿物学参数进行快速准确 的检测, 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及选冶领域[ 6]。为了解 矿石中铜、 铅、 锌和硫矿物的解离特征, 对这些矿物 的单体解离度及连生状态进行了B PMA系统的测 定, 其结果见表1 0。 表1 0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连生特征 T a b l e1 0 I n t e r g r o w t h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a i nm i n e r a l s i no r e /% 矿物名称单体 连生体 硫化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硫矿物氧化铅矿菱锌矿褐铁矿脉石 硫化铜矿 1 7 . 9 80 . 0 90 . 7 91 9 . 1 44 . 7 80 . 0 00 . 3 05 6 . 9 3 方铅矿 1 5 . 5 90 . 0 92 . 4 61 8 . 8 52 7 . 2 20 . 0 00 . 7 83 5 . 0 1 闪锌矿 2 1 . 7 60 . 2 71 1 . 5 91 2 . 9 14 . 3 70 . 2 10 . 5 74 8 . 3 2 硫矿物 2 8 . 3 72 . 0 53 . 5 43 . 7 73 . 5 50 . 0 11 2 . 7 14 6 . 0 0 氧化铅矿 1 4 . 8 70 . 7 47 . 5 50 . 6 91 1 . 8 40 . 4 61 6 . 6 84 7 . 1 7 菱锌矿 1 0 . 8 90 . 0 00 . 0 16 . 2 50 . 2 54 . 2 10 . 1 17 8 . 2 7 从表1 0可以看出, 矿样中各主要目的矿物的单 体解离度均比较低, 且氧化物的解离度整体较硫化 物要低。各矿物的连生体均主要与脉石连生。此 外, 有近2 0%硫化铜矿物与硫矿物连生; 方铅矿则主 要与氧化铅矿物连生, 其占有率为2 7 . 2 2%, 其次与 硫矿物连生; 闪锌矿与硫矿物、 铅矿物的嵌布关系均 较为密切。氧化铅矿物、 氧化锌矿物则与褐铁矿紧 密连生, 且还有一部分分别与方铅矿、 闪锌矿连生。 综上所述, 该矿样中的铜、 铅、 锌硫化物与脉石 矿物及硫矿物嵌布关系较为密切, 而铜、 铅、 锌硫化 物彼此连生并不紧密, 且这些目的矿物粒度整体比 较粗, 这对后续的磨矿及有用矿物的分选有利。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矿样中有一部分氧化铅、 氧化锌 矿物分别与方铅矿、 闪锌矿连生, 故应尽量避免矿石 过磨, 以使这部分铅、 锌氧化物尽可能进入到铅精矿 和锌精矿中去。据此可以判断, 在合适的磨矿细度 条件下, 这些有用矿物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解离效果, 并且对后续的铜、 铅、 锌分选有利。 7 结论 1) 矿石中主要回收目的矿物为黄铜矿、 方铅矿、 白铅矿、 闪锌矿、 菱锌矿、 辉银矿; 铜、 铅、 锌、 银的含 量分别为0 . 2 6%、 1 . 2 3%、0 . 7 0%、4 4g/t。 2) 矿 石 中 铅、 锌 的 氧 化 率 分 别 为2 6 . 3 5%和 1 7 . 0%, 这部分铅、 锌氧化物由于含量低, 在硫化物 浮选过程中很难回收, 尤其是铅的赋存状态比较复 杂, 若要对这些氧化物进行回收, 无疑会增大选矿成 本, 从经济角度上衡量可能不合算。 3) 矿石中的闪锌矿基本为铁闪锌矿, 一定程度 上会影响锌精矿的品质。矿石中存在一定量的褐铁 矿, 且褐铁矿都含有少量的锌, 在选矿过程中这部分 锌随褐铁矿损失在尾矿中。 9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2 0年第5期 4) 矿石中的部分银矿物分布于闪锌矿中, 在选 矿过程中容易随闪锌矿进入到锌精矿, 而锌精矿中 银较难计价; 同时, 还有2 0%左右的银分布于氧化铅 和脉石矿物中, 这些银矿物粒度极其微细, 在磨矿过 程中不易解离而损失在尾矿中。 5) 矿石中存在大量的绢云母、 黑云母及绿泥石 等层状硅酸岩矿物, 在磨矿过程中容易生成矿泥进 而恶化选矿环境, 在磨选作业过程应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蓓, 单勇, 赵培樑, 等.工艺矿物学对难选矿石评价的 意义[J].矿产综合利用, 2 0 1 5(1) 5 8 - 6 0,5 0. WAN G B e i,S HAN Y o n g,Z HA O P e i l i a n g,e t a l .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p r o c e s s m i n e r a l o g yf o r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e f r a c t o r yo r e[J].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f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2 0 1 5(1) 5 8 - 6 0,5 0. [2] 胡为柏.浮选 [M].修 订 版.北 京 冶 金 工 业 出 版 社, 1 9 8 2. HU W e i b a i . F l o t a t i o n[M]. R e v i s i o n . B e i j i n g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yP r e s s,1 9 8 2. [3] 贾木欣, 应平, 付强.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探讨某些难处 理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J].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 2 0 1 5(2) 1 - 4,1 0. J I A M u x i n,Y I NGP i n g,F U Q i a n g . D i s c u s s i o no ns o m e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e f r a c t o r yr e s o u r c e sf r o m 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p r o c e s s m i n e r a l o g y[J].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S e c t i o n) ,2 0 1 5(2) 1 - 4,1 0. [4] 徐寒冰, 李茂林, 黄业豪.广东某铅锌矿工艺矿物学研 究[J].矿产综合利用, 2 0 1 7(1) 7 6 - 8 0. X U H a n b i n g,L I M a o l i n,HUANG Y e h a o . S t u d yo n p r o c e s sm i n e r a l o g yo fal e a dz i n cm i n e i nG u a n g d o n g[J].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U t i l i z a t i o no f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2 0 1 7(1) 7 6 - 8 0. [5] 付强, 贾木欣, 应平.新疆昆仑山某铜锌矿工艺矿物学 研究[J].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 2 0 1 5(1) 1 - 3. F U Q i a n g,J I A M u x i n,Y I N G P i n g . S t u d yo np r o c e s s m i n e r a l o g yo fac o p p e rz i n co r ei nK u n l u n M o u n t a i n, X i n j i a n g[J].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 S e c t i o n) ,2 0 1 5(1) 1 - 3. [6] 贾木欣, 周 俊 武, 应 平.工 艺 矿 物 学 自 动 测 试 系 统 B PMA的研制及应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 0 1 7, 3 8(4) 1 - 1 2,1 6. J I A M u x i n,Z HOU J u n w u,Y I NG P i n g .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B PMA[J].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2 0 1 7,3 8(4) 1 - 1 2, 1 6. ( 上接第4页) p a p e r so fs y m p o s i u mo nr a r ee a r t h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v a l u a b l em i n e r a l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nC h i n aH a i k o uT h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C o mm i t t e eo fE a r t h M i n i n ga n d S e l e c t i o no fC h i n a R a r e E a r t h S o c i e t y, 2 0 0 71 - 1 1. [5] 车丽萍, 余永富.我国稀土矿选矿生产现状及选矿技术 发展[J].稀土, 2 0 0 6,2 7(1) 9 5 - 1 0 2. CHEL i p i n g,YUY o n g f u . P r o d u c t i o ns t a t u s a n dm i n e r a l p r o c e s s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a r ee a r t h o r e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i nC h i n a[J]. C h i n e s eR a r eE a r t h s,2 0 0 6, 2 7(1) 9 5 - 1 0 2. [6] 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 编委会编.矿产资源工业要 求手册[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 0 1 42 5 8. “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I n d u s t r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M a n u a l” E d i t o r i a lB o a r d . 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i n d u s t r i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m a n u a l[M]. B e i j i n gG e o l o g i c a l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2 0 1 4 2 5 8. [7] 程建忠, 车 丽 萍.中 国 稀 土 资 源 开 采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J].稀土, 2 0 1 0,3 1(2) 6 5 - 6 9. CHE N G J i a n z h o n g,CHE L i p i n g .C u r r e n t m i n i n g s i t u a t i o na n d p o t e n t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a r ee a r t hi n C h i n a[J]. C h i n e s eR a r eE a r t h s,2 0 1 0,3 1(2) 6 5 - 6 9. 01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