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 0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8 年第5 期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l 9 4 9 2 .2 0 1 8 .0 5 .0 0 7 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张亨峰1 ,廖广东1 ,苏晓亮1 ,秦庆伟2 ,黄自力2 1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 3 5 0 0 5 ; 2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 3 0 0 8 1 摘要湖北某公司采用澳斯麦特熔炼法炼铜,从沉降炉外排的炉渣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硫化铜,其次为少 量的金属铜,还有微量的氧化铜、易溶铜盐和其它铜。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呈粒状、浸染状、星点状分布。通 过缓冷工艺、磨矿和浮选药剂等的试验研究,确定了两段磨矿分级后进行铜浮选的原则流程,并在原诺兰达炉渣磨浮 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澳斯麦特炉渣选铜多年生产实践的结果表明,当原渣品位1 .1 5 2 %时,获得的精矿品 位1 9 .3 l %,尾矿品位O .2 4 3 %,选铜回收率7 9 .9 1 %,生产实践取得成功。 关键词澳斯麦特熔炼;炼铜炉渣;缓冷;磨矿;浮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5 2 .1 ;T D 9 2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l - 9 4 9 2 2 0 1 8 0 5 蜘3 0 .0 6 T e c h n i c a lS t u d ya n dP r o d u c t i o nP r a c t i c eo fC o p p e rR e c o V e r yb y F I o t a t i o nf r o mA 吣m e I tS m e I t i n gS l a gi nH u b e iP r o v i n c e ZH A N GH e n 曼f e n g l ,L l A oG u n n g a o n g l ,S Ux i o ∞t i n n g l ,Q l NQ 流9 1 i e } ,H U A N GZ n } 』.月也6 e iD q 声o ,曙E n ”i r o n ,n e n £o Zz e c ,加l 锄C 0 .,厶d ,月h n 咿 iH M 6 e i4 3 5 泐,C i n n ; 2 。K e yk b o r 8 幻r y 扣F e r r 0 璐M e 泌l l u r 彰8 以R e S o u 溅sU t i l 娩8 渤n ,M i R 返t r y E d 妣8 £洒n 。 耽矗口凡 /凡i 秒e ,芍玉 ,Q 厂5 c 拓,} c eo ,以死c ,加Z p g ,,W 亿 口n4 3 D D 8 J ,C i n Ⅱ A b s t r a c t T h em a i nf b mo fc o p p e ri nA u s m e l ts m e l t i n gs l a gi sc o p p e rs u l 6 d e ;t h eo t h e r sa r eas m a l la m o u n t o fm e t a lc o p p e r ,t r a c ec o p p e ro x i d e ,s o l u b l ec o p p e rs a l ta n do t h e rc o p p e r . T h eg r a i ns i z ei sf i n ea n du n e v e n ,a n d e x i s t e n tf b m l sa r eg r a n u l a r ,d i s s e m i n a t e da n ds t a r d o t t e d . T h ec o p p e rn o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w a sd e t e m l i n e db a s e do n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s l o wc o o l i n gp r o c e s s ,g r i n d i n ga n dn o t a t i o nr e a g e n t s .T e c h n j c a lr e n o v a t i o nw a sc a 呱e do nt h ef o 咖e r N o r a n d af h m a c es l a gg r i n d i n g p I .0 c e s s .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r e s u l t so fs e v e r a ly e a r ss h o wt h a tw h e nt h eo r i g i n a ls l a g g r a d ei s1 .1 5 2 %,t h er e c I a i m e do r eg r a d ei s1 9 .3 l %,t h et a i l i n g sg r a d ei s0 .2 4 3 %,a n dt h ec o p p e rr e c o v e r yr a t e i s7 9 .91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p r a c t i c ei ss u c c e s s f u l . K e yw O r d s A u s m e l tf h m a e e ;c o p p e rs m e l t i n gs l a g ;s l o wc o o l i n g ;o r eg r i n d i n g ;f .r o t hn o t a t i o n 目前国内外对炼铜炉渣的处理,大多采用电炉 还原贫化法和磨浮法工艺,回收渣中有价元素后用 作建筑材料。与电炉还原贫化法比较,磨浮法主要 优势在于渣排尾品位低 回收率高 、节能及环 保j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早在上世纪8 0 年代末就 开始采用磨浮法贫化炼铜炉渣的探索与实践,当时 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反射炉炉结、废炉膛砖及部分转 炉渣,有效回收铜、金、银等。1 9 9 7 年,该公司诺兰 达炉改造工程竣工投产,配套改造实现年处理2 0 万t 炉渣选铜工艺,入选渣品位为2 .5 %~5 .5 %,精矿 品位达到2 8 %~3 3 %,尾矿品位0 .3 %~0 .4 %。 2 0 1 0 .2 0 1 1 年,该公司分两期实现澳斯麦特炉 简称 澳炉 节能环保改造,配套改造实现年处理澳炉渣 9 0 万t 及年处理转炉渣2 0 万t 的炉渣选铜工艺。 考虑到熔炼工艺和吹炼工艺的区别,熔炼渣和吹 炼渣采取独立选铜工艺处理,其中澳炉渣采取了 国内外通用的磨浮法选矿工艺,产出铜精矿和尾 矿。本文重点研究澳炉渣选铜工艺优化与工 程化。 薹叁譬旦史胃鳗土辱基盒 嬲.旦 ;o 0 0 4 8 0 8 8 5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鄂人社函[ 2 0 1 1 ] 7 6 3 号 收稿日期2 0 1 8 _ 0 l - 1 6 修回日期2 0 1 8 旬8 .1 0 ‘。~ 佳童简全竖亨峰 1 9 6 2 一 ,男,湖北潜江人,工程师,从事矿物加工研究。 通信作者廖广东 1 9 6 5 - ,男,湖北鄂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矿物加工研究。 万方数据 2 0 1 8 年第5 期 张亨峰等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 3 l 1 澳炉渣性质 1 .1矿物组成及成分分析 试样取自有色冶炼厂缓冷车间澳炉渣堆场,其 性质取决于冶炼原料、熔炼操作条件以及炉渣冷却 制度。炉渣外观呈黑褐色,铜矿物呈粒状、浸染状、 星点状嵌布于脉石中’2o 。炉渣物质组成及嵌布关 系比较复杂,含铜矿物主要为硫化铜,其次为少量的 表1 T a b l el 金属铜,还有微量的氧化铜、易溶铜盐和其它铜。铜 矿物呈细粒不均匀嵌布,一般在5 ~3 0 “m ,金属铜 粒度相对较粗,一般在5 ~1 0 0 “m ,最大颗粒直径可 达4 0 0 恤m 。炉渣中的铁主要以磁铁矿、铁橄榄石等 形式存在,另外炉渣还含有一些脉石组成的无定形 玻璃体。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铜物相分析如表2 所示。 澳炉渣多组分分析结果 I Ⅵu l t i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a u s m e l ts l a g /% 1 .2 铜矿物的嵌布粒度及磨矿单体解离度 对澳炉渣中铜矿物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统计, 铜矿物包括金属铜和硫化铜等。统计结果如表3 所示,不同磨矿细度下铜矿物的解离度如表4 所示。 表3铜矿物的嵌布粒度 T a b l e3 C o p p e rm i n e m l s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p a n i c l e s i z e s /% 表4不同磨矿细度铜矿物的解离度 T a b l e4T h ed i s s o c i a t i o nd e g r e e so fc o p p e ro r ew i t h d i f f 宅r e n tg r i n d i n gd e g r e e s/% 从表3 和表4 可知,由于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只 有在较大的磨矿细度时,才能获得较高的铜矿物单 体解离度。 2 选铜试验研究 2 .1 渣缓冷工艺对选铜指标的影响 炉渣冷却速度由于直接影响铜组分的结晶大 小,即铜在炉渣中的嵌布粒度大小,是决定选别效果 的关键口】。高温炉渣的冷却方式可以是多种,主要 有放空自然冷却、铸渣机冷却、渣包保温缓冷及水 淬急冷等。实验研究及生产实践表明炉渣的缓慢 冷却 指在相变温度10 8 0c | C 以内的冷却 对炉渣中 铜颗粒的长大程度至关重要。黄红军‘4o 在炉渣冷 却速度对铜浮选回收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当冷却速 万方数据 3 2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8 年第5 期 度小于l ℃/m i n 时,炉渣中9 5 %铜颗粒粒度大于 2 0 斗m ,冷却速度小于3 ℃/m i n 时,8 5 %的颗粒大于 2 0 “m ,冷却速度大于3 ℃/m i n 时,渣中大于2 0 m 的铜颗粒含量显著减小。控制冷却速度需要保温 措施,1 ℃/m i n 的冷却速度需要较大成本,很难实 现。自然冷却难以达到速度要求,采用渣包保温 缓冷是控制冷却速度的有效途径。渣包保温冷却 速度与渣包中的熔体量、渣包的材质、重量、外形 结构等密切相关。基于热传导理论,汪永红p 应 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渣包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 计算渣包工作状态下稳态及瞬态温度分布,进行 保温渣包结构的设计,结果表明渣包中渣的自然 冷却速度达到lo c /m i n 左右,保证了保温缓冷工 艺对冷却速度的要求。 热渣在渣包保温缓冷到相变温度以下后,即可 喷水降温以缩短冷却周期,生产过程中如何掌握缓 冷终点十分重要,过早喷水不仅达不到缓冷效果,影 响选矿指标,更有可能发生熔体爆炸,造成安全事 故。现场以1 lm 3 渣包接满沉降电炉渣,分别按立 即喷水及渣包保温冷却l 、2 、3 、4 、5 、7 、l oh 后喷水, 取其冷却渣进行模拟现场流程及相关条件的选矿试 验,试验指标如图l 所示。 图l 缓冷时间试验结果 F i g .1 R e s u l t so fd i f f e r e n ts l o wc o o l i n gt i m e 从图l 看出,随着保温缓冷时间的延长,选铜回 收率明显提高,精矿品位也随之提高,但缓冷达到4h , 回收率及精矿品位达到高值,继续延长缓冷时间指 标提高不明显,说明缓冷4 ~5h 后液态炉渣已经冷 却到相变温度以下,含铜颗粒不再继续长大,这时即 可喷水加速渣包冷却,以缩短冷却周期,实现安全 倒渣。 2 .2 磨浮工艺试验 试验磨矿采用x M Q 6 7 型锥形球磨机,浮选粗选、 扫选采用x F D .3 型,精选采用x F D - l 型单槽浮选 机,浮选药剂采用工业品,每次试验用lk g 矿样开 展磨矿条件及药剂方案试验。其中的药剂方案试验 进行了调整剂探索,如硫化钠、硫酸铜等活化剂及水 玻璃分散剂的试验,均未取得对选铜指标有明显提 高的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2 .2 .1磨矿细度对炉渣选铜指标的影响 鉴于前述澳炉渣性质,渣中铜呈细粒不均匀嵌 布且一7 4 斗m 粒级占8 8 .5 6 %,磨矿细度较粗时很 难达到单体解离。因此磨浮试验时采用了一次磨矿 后进入浮选的原则流程方案,试验采用了图2 所示 流程‘6 引。 药帮女单位g ,【 } 选时怕惮位m I n 图2 磨浮条件试验流程 F j g .2F l u 、、s h e c 【u 1 - g r i l l d j l l gf i l l e l l e s st e s t 在丁基黄药用量1 2 0 6 0 3 0 3 0 g /t ,松醇油 用量7 0 4 0 2 0 1 0 g /t 的药剂条件下,考察了磨 矿细度对尾矿品位及精矿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如 图3 所示. 图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F i g .3 诵1 1 1 i1 1 9 ‰P 1 1 1 s st P s tr P s u l t s 从图3 看出,随着磨矿细度趋细,选铜尾矿品位 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当磨矿细度一4 5 “m 达到7 5 % 时,尾矿品位降低趋势明显减缓;当磨矿细度一4 5 m 万方数据 2 0 1 8 年第5 期 张亨峰等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3 3 达到6 0 %时,精矿品位达到最高,但此时尾矿品位 明显太高,继续增加磨矿细度,精矿品位呈下降趋 势,当磨矿细度一4 5 斗m 达到7 5 %时,精矿品位降 低趋势加快。综合考虑能耗等因素,将磨矿细度定 在一4 5 斗m 占7 5 %较为合理。 2 .2 .2 捕收剂类型对选铜指标的影响 在进行捕收剂类型试验时,将磨矿细度确定 为一4 5 斗m 占7 5 %,试验流程仍然按图2 所示流 程。在捕收剂用量1 2 0 6 0 3 0 3 0 g /t ,松醇油 用量7 0 4 0 2 0 1 0 ∥t 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捕 收剂类型对选铜指标的影响。捕收剂类型的选择 取决于铜的存在形式,澳炉渣中铜主要以硫化铜 存在,其次为金属铜,氧化铜、易溶铜盐,其它铜含 量少,因此,应选择适合硫化铜浮选的捕收剂,同 时兼顾到药剂的经济性及环保性,试验选用了四 种捕收剂,试验结果如表5 所示 中矿1 和中矿2 合并为中矿 。 表5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T a b l e5R e s u l t so fd i f f .e 1 .e n tc o l l e c c o rt y p e s/% 从表5 可以看出,四种捕收剂的试验结果相差 不大,但就降低尾矿品位而言,3 88 黄药指标最优, 丁基黄药次之,z 一2 0 0 再次之,丁基铵黑药尾矿品 位最高。四种捕收剂试验的精矿品位略有差异, 但考虑是粗选作业,影响不大,同时考虑到3 84 黄 药的价格相对较低廉,因此确定以3 8 8 黄药作捕 收剂。 2 .2 .3 小型闭路试验 小型闭路试验流程及工艺条件如图4 所示,试 验指标如表6 所示。 原矿 图4 澳炉渣选铜闭路试验流程 F i g .4 F l o w s h e e to f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表6澳炉渣选铜闭路试验指标 T a b l e6R e s u l t so fc l o s e d 吒i r c u i tt e s t /% 由表6 可知,在澳炉缓冷渣品位为1 .0 3 8 %的 情况下,浮选尾矿品位可控制在0 .2 5 6 %,精矿品位 可达到1 8 .2 %,选铜回收率达到7 6 .4 2 %。 3 澳炉渣选铜生产实践 3 .1 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控制 澳炉渣的选铜生产工艺采用两段磨矿分级后进 行铜浮选的原则流程,由于该渣选铜工艺是在原诺 兰达炉渣选铜工艺基础上通过扩建改造而成的,为 充分利用原有的生产设施以节约投资,使得磨浮工 艺配置较为复杂。磨矿分级及浮选作业分新、老系 统分别进行,扫选精矿 中矿,下同 进入老系统处 理;新、老系统分别选出铜精矿混合为总精矿,或根 据渣性变化老系统精矿并入新系统精选作业再次精 选,最终得到铜精矿;新、老系统粗、扫选尾矿并人浮 选柱扫选抛尾。澳炉渣选铜生产工艺流程如图5 所示。 生产工艺相关参数控制如下 一段磨矿分级溢流浓度5 0 %~5 5 %,细度 一7 4 斗m 占7 0 %3 %; 二段磨矿分级溢流浓度4 3 %~4 8 %,细度 一4 5 斗m 占7 5 %3 %; 万方数据 .3 4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2 0 1 8 年第5 期 浮选精矿 浮选昆矿 图5 澳炉渣生产工艺流程 F i g .5 P r o d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o fc o p p e rn o t a t i o nf I - 0 ma u s m e l ts m e l t i n gs l a g 药剂用量及添加点见表7 。 表7浮选药剂添加控制量 T a b l e7C o n t r o ld o s a g eo ff l o t a t i o nr e a g e n t / g t 一 由表7 知,选铜生产用药量 3 8 4 黄药及松醇油 大幅低于闭路试验的用药量,其原因在于,生产废水 通过循环水池闭路循环使用,废水中残存一定量的 选矿药剂,降低了实际用药量,起到了节约用药的 效果。 3 .2 生产技术指标 9 0 万∥年澳炉渣选矿生产设施于2 0 1 1 年底建 成,经过两年的试生产及调整完善,2 叭3 年实现设 计生产能力及考核指标要求。澳炉渣生产工艺流程 见图5 ,2 0 1 3 - 2 0 1 6 年澳炉渣选铜生产指标如表8 所示。 从表8 可以看出,2 0 1 3 - 2 0 1 6 年澳炉渣选铜生产 指标逐年上升。 万方数据 2 0 1 8 年第5 期张亨峰等湖北某澳斯麦特熔炼渣选铜工艺研究与生产实践3 5 4结论 1 澳炉缓冷渣性质取决于冶炼原料成分、操作 条件以及炉渣冷却制度。渣中铜矿物主要为硫化 铜,其次含少量的金属铜,另含微量的氧化铜及易溶 铜盐,还有少量其它铜。铜主要以细粒不均匀嵌布 于脉石矿物中,嵌布关系复杂。其它主要矿物铁橄 榄石、磁铁矿和玻璃相中含铜量微小,另外还含有一 些脉石组成的无定形玻璃体。 2 渣冷却工艺试验证明,随着保温缓冷时间延 长,选铜回收率明显提高,精矿品位也随之提高,缓 冷达到4h ,回收率及精矿品位达到高值,继续延长 缓冷时间指标提高不明显,这时即可喷水加速渣包 冷却,以缩短冷却周期,减少渣包投资。 3 随着磨矿细度趋细,选铜试验尾矿品位呈逐 渐下降趋势,但当磨矿细度一4 5 “m 含量达到7 5 % 时,尾矿品位降低趋势明显趋缓;当磨矿细度一4 5 “m 含量达到6 0 %时,精矿品位达到最高,但此时尾矿 品位明显太高,继续磨细粒度,精矿品位呈下降趋 势,当磨矿细度一4 5 “m 含量达到7 5 %时,精矿品 位降低趋势加快。综合考虑能耗等因素,将磨矿细 度定在一4 5 仙m 含量7 5 %较为合理。 4 进行了四种捕收剂 3 8 8 黄药、丁基黄药、 z - 2 0 0 及丁基铵黑药 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相差不 大,但就降低尾矿品位而言,同时考虑到价格因素, 3 8 黄药是最适用经济的捕收剂。 5 选铜闭路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指标。在原渣 品位1 .0 3 8 %情况下,浮选尾矿品位可控制在 o .2 5 6 %,精矿品位达到1 8 .2 %,选铜回收率达 到7 6 .4 2 %。 6 澳炉渣选铜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两段磨矿分 级后进行铜浮选的原则流程,由于该渣选铜工艺是 在原诺兰达炉渣选铜工艺基础上通过扩建改造而成 的,为充分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以节约投资,使得磨 浮工艺配置较为复杂。 7 改造竣工投产后,经过逐‘F 操作及工艺技术 完善改进,技术指标逐年提高,当原渣品位1 .1 5 2 % 时,获得的精矿品位1 9 .3 1 %,尾矿品位o .2 4 3 %,选 铜回收率7 9 .9 1 %,技术改造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 1 ] 彭容秋.铜冶金[ M ]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2 0 0 .2 0 5 . [ 2 ] 姜楚灵,王利珍,瞿思思,等.大冶有色铜炉渣工艺矿物 学研究[ R ] .湖北大冶2 0 1 7 . [ 3 ]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 手册 铜镍卷 [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9 6 2 5 l 一2 5 5 . [ 4 ] 黄红军.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浮选新工艺研究[ J ] .有色 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2 6 1 6 1 9 . [ 5 ] 汪永红.铜炉渣冷却工艺研究与应用[ J ] .有色金属节 能,2 0 1 6 6 1 4 1 6 . [ 6 ] 周松林,耿联胜铜冶炼渣选矿[ M .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2 0 1 4 6 4 石7 . [ 7 ] 韩伟,秦庆伟.澳斯麦特熔炼渣回收铜实验研究[ J ] . 铜业工程,2 0 1 2 3 8 一l O .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