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 6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o n 2 0 1 9 年第1 2 期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7 - 7 5 4 5 .2 0 1 9 .0 1 2 .0 1 8 陕西蓝田县怀珍坊遗址冶铜技术研究 长孙樱子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陕西成阳7 1 2 0 8 2 摘要陕西省蓝田县怀珍坊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的冶炼遗址,出土了大量铜渣、木炭、红烧土块等冶金遗 存。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怀珍坊遗址采集的矿石和冶炼渣等考古样品,结果显示该遗址采集的矿 石为斑铜矿,冶炼渣为还原渣,其中大部分冶炼渣是硫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冶炼渣是氧化矿石 直接冶炼红铜的。研究中未发现熔炼渣,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应是一处性质单纯的小型冶炼遗址。研 究结果对深入探索关中东部地区商代冶铜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商王都地区的文化交往互动具有重要的 意义。 关键词怀珍坊;早商时期;冶炼渣;矿石;冶铜技术 中图分类号K 8 7 1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7 7 5 4 5 2 0 1 9 1 2 0 0 9 6 0 6 S t u d yo n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T e c h n o l o g i e so fH u a i z h e n f a n gS i t e i n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Z H A N G S U NY i n g z i I n s t i t u t e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X i z a n g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y a n g7 1 2 0 8 2 ,S h a a n x i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H u a i z h e n f a n gS i t ei n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i s am e l t i n gs i t e i nE a r l yS h a n gp e r i o d . L o t so f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r e l i c ss u c ha ss l a g s 。c h a r c o a l sa n db u r n e ds o i lb l o c k sw e r ef o u n dt h e r e .S E M E D S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o r ea n ds l a gs a m p l e sc o l l e c t e di nH u a i z h e n f a n gS i t ew e r ec o n d u c t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t h a to r ei sb o r n i t ea n ds l a g sa r ea 1 1r e d u c i n gs l a g s .M o s to ft h es l a gp i e c e sa r ep r o d u c e db ys m e l t i n go fp u r e c o p p e rf r o ms u l f i d eo r e ,w h i l eaf e wo ft h e ma r eg e n e r a t e db ys m e l t i n go fp u r ec o p p e rf r o mo x i d i z e do r e . N os m e l t i n gs l a g sh a v eb e e nf o u n di nt h i sr e s e a r c h ,f u r t h e rc o n f i r m i n gt h a tH u a i z h e n g f a n gS i t ei sas i m p l e m e l t i n gs i t ei ns m a l ls i z e .T h i ss t u d yh a s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o fm e t a l l u r g yo fS h a n g D y n a s t yi ne a s t e r nG u a n z h o n ga r e a .a n dc u l t u r a le x c h a n g eb e t w e e ne a s t e r nG u a n z h o n ga n dc a p i t a la r e a . K e yw o r d s H u a i z h e n f a n g ;E a r l yS h a n gp e r i o d ;s l a g ;o r e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t e c h n o l o g y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是国家政治、礼仪、经济的 重要物质载体,青铜器生产业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手 工业。研究表明,青铜器的生产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社会生产组织架构、跨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具 有密切的关系[ 1 ] ,因此始终受到考古学者和冶金史 学者的关注。其中对铜矿等青铜矿料的开采和冶炼 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议题,不仅能反映古人开 收稿日期2 0 1 9 - 0 8 一0 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 0 1 8 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 1 8 J K l l 7 2 作者简介长孙樱子 1 9 8 9 一 ,女,陕西咸阳人,博士,讲师. 采和冶炼金属的技术水平,更为解决青铜矿料的来 源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线索。但是目前发现的属青铜 时代的矿山和冶炼遗址数量较少,利用现代科学仪 器对宝贵的冶金遗物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科学数据 来深度诠释考古样品的内涵,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 研究手段。本文拟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陕西省蓝 田县怀珍坊遗址采集的商代早期矿石和冶炼渣样品 万方数据 2 0 1 9 年第1 2 期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c n 9 7 进行分析,以深度揭示其冶金技术,进而为研究相关 考古学和冶金史问题提供数据资料。 1怀珍坊遗址考古背景 怀珍坊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孟村镇怀 珍坊村,面积约5 万m 2 。遗址位于著名的白鹿原上, 白鹿原地处泸、灞两河之间,属秦岭山前黄土台原,原 上地势平坦,清泉密布,并汇成鲸鱼沟 一说荆峪沟 向西流入泸河,商代遗址就位于鲸鱼沟北岸的怀珍坊 村南和村东[ 2 ] 。1 9 7 3 年,怀珍坊大队在农田基本建 设中发现了鼎、钺、戈、锯等7 件商代青铜器[ 3 ] 。1 9 7 8 年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揭露灰坑7 个,竖穴 土坑墓5 座,出土有较多陶片、少量铜器,包括兵器、 工具和装饰品,其中有一件圆形铜饼,推测可能为铜 锭,还有少量石器,骨蚌器和卜骨。同时在遗址范围 内的地表及文化层中发现有大量铜渣,多夹杂着燃烧 过的木炭碎屑,以及不少一面粘有铜汁的草拌泥红烧 土块。由于没有发现铸铜陶范,发掘者推测怀珍坊遗 址可能是单纯的冶炼遗址,墓葬随葬品极少,骨架多 残缺有伤,应是冶铜的奴隶【2 ] 。从发掘的情况来看, 该遗址冶金生产活动的规模较小。目前这种性质的 遗址在陕西还是唯一的考古发现。 怀珍坊遗址地层关系较简单,出土的遗迹遗物 不多,学界对该遗址的年代认识基本一致。发掘者 认为怀珍坊遗址的年代应和郑州二里岗基本相 同Ⅲ,徐天进[ 4 I 、张天恩∞1 等学者也认为怀珍坊遗址 的年代为早商二里岗期或稍晚。唯一一件铜容器弦 纹鼎具有商代早期的特点[ 3 ] ,有学者认为其年代应 在二里岗上层时期[ 6 ] 。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2 .1 样品信息 本文分析了怀珍坊遗址采集的冶金遗物样品6 件,包括1 件矿石和5 件冶炼渣,样品外观见图1 。样 品Z Y - 3 6 2 5 外层为绿色风化层,断面为紫灰色,具有 金属光泽,结构致密,夹杂有白色半透明矿物颗粒,推 测可能是铜矿石。样品Z Y 一3 6 2 6 、Z Y - 3 6 2 7 、Z Y 一3 6 2 8 、 Z Y - 3 6 2 9 、Z Y 一3 6 3 0 均为冶炼渣,呈不规则块状,质地 坚硬,表面颜色多为褐色、灰绿色,截面多为黑色夹杂 褐色,可以观察到较多气孔。除Z Y 一3 6 2 6 外,其余样 品肉眼均可见绿色铜锈。 样品均系采集所得,没有具体的出土层位关系, 根据整个遗址的年代判断这些样品的时代应为早商 二里岗期。 ◆ ▲◆ Z Y 一3 6 2 5Z Y 一3 6 2 6Z Y 一3 6 2 7 I ■◆ Z Y 一3 6 3 0 5 1 2 m 图1际珍坊遗址采集的冶金遗物 F i g .1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r e l i c sc o l l e c t e di n H u a i z h e n f a n gS i t e 2 .2 分析方法 为鉴定铜矿石的种类,充分揭示冶炼渣所蕴含 的冶金生产信息,使用扫描电镜能谱 S E M E D S 对 矿石和冶炼渣样品进行了分析。具体操作如下首 先依据金相样品制作流程,将样品镶嵌、打磨和抛 光,镀碳后利用扫描电镜在不同倍数下进行观察,并 利用能谱分析内含金属颗粒和基质的成分。使用的 仪器为J S M 一5 9 1 0 扫描电镜及O x f o r dI n s t r u m e n t s 能谱仪配I N C A 分析软件。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 .1 矿石种类的鉴定 在低倍数下对Z Y 一3 6 2 5 矿石样品进行扫描电 镜观察,发现样品质地较为均匀 图2 ,应为单一矿 物。选取5 个微区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见表1 。 发现各微区成分较为接近,主要成分为氧、铜、硫和 铁元素,并含有少量的铋,以及微量的银和金,近似 化学式为C u 。F e S 。。结合样品的外观,判断该样品 为斑铜矿。斑铜矿是一种高品位的硫化矿,分布于 图2 样品Z Y 一3 6 2 5 扫描电镜背散射照片 F i g .2 S E MB S Ei m a g eo fs a m p l eZ Y 一3 6 2 5 万方数据 9 8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c n 2 0 1 9 年第1 2 期 表lZ Y 一3 6 2 5 矿石样品S E M E D S 分析结果 T a b l e1S E M _ _ E D S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Z Y 3 6 2 5 o r es a m p l e /% 各种类型的铜矿床中,也可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硫 化物富集带中,是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 3 .2 冶炼渣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在较低倍数下,避开未反应的石英和明显的金 属相,对每个冶炼渣样品的基体选3 ~4 个微区进行 分析,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见表2 。S E M E D S 分析显示,这批冶炼渣均属于S i F e C a A l 系,硅和 铁的含量较高。除样品Z Y 一3 6 2 6 外,其它冶炼渣基 体中都含有2 %以上的C u 0 。Z Y 一3 6 2 8 中还含有一 定量的Z n 0 和B a O ,应来自于脉石。 表2 冶炼渣基体S E M - E D S 分析结果 T a b l e2S E M E D S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o fs l a gm a t r i x/% 注N .D 表不未检测到,F 1 司 在Z Y 一3 6 2 7 、Z Y 一3 6 2 8 、Z Y 一3 6 2 9 和Z Y 一3 6 3 0 中 都发现了大量的金属颗粒,对这些金属颗粒进行了 测量和成分分析,部分金属颗粒背散射照片见图3 , 表3 为粒径大于2 0 扯m 金属颗粒的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3 可知,样品Z Y 一3 6 2 7 的内含金属颗粒包括铜 颗粒、硫化铜颗粒,以及个别铁颗粒。Z Y 一3 6 2 8 中的 金属颗粒主要是铜颗粒,以及个别砷铜颗粒。 Z Y 一3 6 2 9 中主要是铜颗粒和硫化亚铜颗粒。Z Y 一 3 6 3 0 内含铜颗粒、砷铜颗粒和硫化亚铜颗粒。所有 铜基颗粒中铁的含量都非常低。一些颗粒已受到自 然腐蚀。 a Z Y 一3 6 2 7 颗粒5 ,A 亮相.B 深灰色相,c 暗相; b Z V 一3 6 2 7 颗粒7 ; e Z Y - 3 6 2 8 颗粒5 ; d Z Y - 3 6 2 8 颗粒6 e Z Y - 3 6 2 9 颗粒2 ; 0 z v 一3 6 2 9 颗粒4 ; g Z Y - 3 6 3 0 m 粒2 ,A 亮相,a N 相; h Z Y - 3 6 3 0 颗粒4 图3部分冶炼渣内含金属颗粒的背散射照片 F i g .3 B S Ei m a g e so fp a r to fm e t a lp r i l l sc o n t a i n e di ns l a g s 万方数据 2 0 1 9 年第1 2 期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c n 9 9 3 .3 讨论 结合冶炼渣的外观以及基体和内含金属颗粒的 成分,判断这批冶炼渣应为冶铜时产生的冶炼渣,而 不是熔炼渣。大部分冶炼渣中还残留有较多的铜, 说明冶炼的技术水平不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冶炼渣内含金属颗粒的成分,可以推断冶 炼产物及所使用的冶炼工艺。我国古代火法炼铜主 要有三种工艺一是将氧化矿还原熔炼成铜;二是将 硫化矿经死焙烧后还原熔炼成铜;三是将硫化矿经 多次焙烧、富集熔炼,先炼成冰铜,再还原熔炼成铜。 前两种工艺产生的都是还原渣,第三种产生的是冰 铜渣[ 7 ] 。由前文的分析可知,Z Y 一3 6 2 8 中所含金属 颗粒基本上全部为铜颗粒,属于还原渣,采用的应是 将氧化矿直接还原成铜的工艺。个别金属颗粒含有 一定量的砷元素,可能是矿石中的杂质。冶炼渣 Z Y 一3 6 2 7 、Z Y 一3 6 2 9 和Z Y - 3 6 3 0 内含金属颗粒中均 包含硫含量超过2 0 %的铜颗粒,说明冶炼的应是硫 化矿。那么具体使用的是第二种还是第三种冶炼工 艺 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冶炼渣的内含金属颗粒 主要为铜颗粒和白冰铜 C u 。S 颗粒。根据李延祥 等[ 8 ] 的研究,冶炼渣中出现白冰铜并不代表存在“硫 化矿一冰铜一铜”冶炼工艺,白冰铜可返回其它冶炼 过程被冶炼成铜。而且冰铜渣中不会有单独存在的 金属铜颗粒,只可能存在毛细铜[ 7 一] 。Z Y 一3 6 2 7 、 Z Y 一3 6 2 9 和Z Y 一3 6 3 0 内含金属颗粒中均存在铜和硫 化铜/硫化亚铜的夹杂结构 图3 a 、3 9 ,李延祥 等[ 7 ’9 1 曾指出,这种硫化亚铜和铜一起夹杂在冶炼 渣中的结构是还原渣的特征之一。除了在Z Y 一3 6 2 7 万方数据 i 0 0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c n 2 0 1 9 年第1 2 期 中发现了两个铁颗粒外,其它所有金属颗粒中铁的 含量都非常低。因此,这些冶炼渣为还原渣,而不是 冰铜渣,应是采用了将高品位的硫化矿经焙烧后直 接还原成铜的工艺。部分颗粒中铜硫比略小于4 , 可能是由于焙烧不完全,尚有较多硫残留造成的。 Z Y 一3 6 3 0 中个别颗粒所含的砷应为铜矿中的杂质。 冶炼渣分析显示怀珍坊遗址同时冶炼了氧化矿 和高品位的硫化矿,采用的是将氧化矿或硫化矿直 接还原成铜的冶炼技术,这两种冶炼技术的本质是 一致的,冶炼产物都是红铜[ 7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古人采集地表氧化矿时附带了一些深部 的硫化矿,对矿石样品的鉴定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氧化矿一铜”冶炼工艺是早期冶金生产活动中较常 见的一种冶炼技术,工艺过程较为简单,辽西牛河 梁口0 。、湖北铜绿山口妇等遗址均采用此法。“硫化 矿一铜”冶炼工艺是早期冶金活动中采用的一种较 原始的冶炼高品位硫化矿的方法,在内蒙古林西大 井[ 1 引、安徽枞阳汤家墩[ 1 卸等遗址也使用了类似的 冶炼技术。而低品位的硫化矿含铜量低,冶炼工艺 过程复杂,需要先冶炼成中间产物冰铜再还原成铜。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硫化矿一冰铜一铜”冶炼技术 出现的年代不早于西周时期[ 1 “。 位于怀珍坊遗址西北方向2 0 余千米处的西安 老牛坡遗址是目前陕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一处 商文化遗址,发掘者认为该遗址最初可能为商王朝 在西部的一处军事据点,随后发展为方国都邑[ 1 5 I 。 引人注意的是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冶炼渣、红烧土、坩 埚残片、陶范等冶铸遗物,表明曾存在大规模冶铸生 产活动。怀珍坊和老牛坡遗址距离很近,文化性质 相同,年代接近,有学者据此认为关中东部地区的 泸、灞河流域一带有可能是一处商代铜料生产中 心[ 5 ] ,其冶金生产活动很可能具有联系。陈坤龙 等[ 16 ] 分析了老牛坡遗址出土冶铜炼渣,碳1 4 测年 显示冶炼渣的年代为商代中晚期,冶炼渣内含铜颗 粒中基本不含硫,据此可以推测老牛坡使用的应是 直接将氧化矿冶炼还原成铜的工艺。在一件冶炼渣 中发现了未反应的铜蓝,说明老牛坡冶铜生产活动 很可能也使用了少量高品位的硫化铜矿石原料。但 老牛坡的冶炼产物主要是砷铜,这与怀珍坊又有明 显的不同。两遗址冶金生产方面的联系仍需进一步 研究。 4结论 怀珍坊遗址采集的矿石样品为斑铜矿,属高品 位硫化矿,是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采集的冶炼渣 均为冶炼铜矿时产生的还原渣,大部分冶炼渣是硫 化矿石直接冶炼红铜的,少量冶炼渣是氧化矿石直 接冶炼红铜的。未发现熔炼渣,考古发掘也未见陶 范,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应是一处性质单纯的小型 冶炼遗址。这为进一步研究冶炼矿石的来源,与周 边遗址特别是老牛坡遗址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对深 入研究关中东部地区商代冶金生产,以及与商王都 地区的文化交往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谢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提供了分析的考古样 品,英国牛津大学M a r kP o l l a r d 教授、刘睿良博士 在扫描电镜试验中给予了悉心指导,在此深表谢忱。 参考文献 E l i 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一从二里头和二里岗 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 M ] //北京大学中国 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 第1 卷 .北京文物出版社,2 0 0 2 7 1 1 3 4 . L I UL 。C H E NXC .S t a t ef o r m a t i o ni ne a r l yC h i n a T a l k i n ga b 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c e n t e ra n dt h e e d g ei nE r l i t o ua n dE r l i g a n gp e r i o d s [ M ] //C h i n e s e 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A n c i e n tC i v i l i z a t i o n S t u d i e sC e n t e r ,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A n c i e n tC i v i l i z a t i o n V o l u m e1 .B e i ji n g 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P u b l i s h i n gH o u s e , 2 0 0 2 7 1 1 3 4 . E 2 1 西安半坡博物馆,蓝田县文化馆.陕西蓝田怀珍坊商代遗 址试掘简报I - J ] .考古与文物,1 9 8 1 3 4 8 5 3 . X i a nB a n p oM u s e u m ,C u l t u r a lC e n t e ro f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 B r i e fr e p o r to ft r i a ld i g g i n go ft h eS h a n gD y n a s t ys i t ei n H u a i z h e n f a n g ,L a n t i a nC o u n t y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J ] . A r c h a e o l o g ya n d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1 9 8 1 3 4 8 5 3 . [ 3 1 樊维岳,吴镇烽.陕西蓝田县出土商代青铜器[ J ] .文物资 料丛刊,1 9 8 0 3 2 5 2 7 . F A NWY ,W UZF .S h a n gb r o n z e su n e a r t h e di nL a n t i a n C o u n t y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I - j ] .S e r i e so n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 1 9 8 0 3 2 5 2 7 . [ 4 ] 徐天进.试论关中地区商文化[ C ] //I I 京大学考古系.纪 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 社,1 9 9 0 19 5 2 1 9 8 2 . X UTJ .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S h a n gc u l t u r eo fG u a n z h o n g a r e a [ C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A r c h a e o l o g y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c t i o no fP a p e r sC o m m e m o r a t i n gt h e3 0 t h A n n i v e r s a r yo fA r c h a e o l o g yM a j o ro fP e k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C u l t u r a l R e l i c s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1 9 9 0 万方数据 2 0 1 9 年第1 2 期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h t t p .//y s y l .b g r i m m .c n 1 9 5 2 一1 9 8 2 . [ 5 3 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 M ] .北京文物出版社, 2 0 0 4 1 2 2 - 1 7 9 . Z H A N GTE .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S h a n gC u l t u r eo ft h e C e n t r a l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M ] .B e i j i n g 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P u b l i s h i n gH o u s e ,2 0 0 4 1 2 2 - 1 7 9 . [ 6 ] 宋新潮.试论陕西出土的商代铜器[ J 3 .文博,1 9 8 9 3 2 8 - 3 5 . S O N GXC .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S h a n gb r o n z e su n e a r t h e di n S h a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J3 .R e l i c sa n dM u s e o l o g y ,1 9 8 9 3 2 8 3 5 . [ 7 ] 李延祥,洪彦若.炉渣分析揭示古代炼铜技术[ J ] .文物保 护与考古科学,1 9 9 5 ,7 1 2 8 3 4 . L IYX ,H O N GYR .S l a g e r yo fc o p p e rs m e l t i n gi n a n t i q u i t y [ J ] .S c i e n c eo f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A r c h a e o l o g y , 1 9 9 5 ,7 1 2 8 - 3 4 . [ 8 3 李延祥,陈国科,潜伟,等.张掖西城驿遗址冶铸遗物 研究[ J ] .考古与文物,2 0 1 5 2 1 1 9 - 1 2 8 . UYX ,C H E NGK ,Q I A NW ,e ta LR e s e a r c ho nm e t a l l u r g y r e l i c sf r o mt h es i t eo fX i c h e n g y ii nZ h a n g y e [ J ] .A r c h a e o l o g y a n dC u l t u r a lR e l i c s ,2 0 1 5 2 1 1 9 - 1 2 8 . [ 9 3 李延祥,卢本珊.铜绿山Ⅺ矿体古代炉渣冶炼冰铜说[ J 3 . 有色金属,1 9 9 8 ,5 0 3 1 2 0 - 1 2 8 . L IYX 。L UBS .A n c i e n tm a t t es l a g si nT o n g l u s h a n [ J 3 . 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1 9 9 8 ,5 0 3 1 2 0 - 1 2 8 . [ 1 0 3 李延祥,朱延平,贾海新,等.辽西地区早期冶铜技术[ J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4 ,1 0 2 1 1 2 0 . L IYX ,Z H UYP ,j l AHX ,e ta 1 .B r o n z e a r c h a e o m e t a l l u r g y i nL i a o x i r e g i o n [ J ] .J o u r n a lo f G u a n g x iU n i v e r s i t yf o r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2 0 0 4 。1 0 2 1 1 2 0 . [ 1 1 3 朱英尧.铜录山古矿冶遗址炼铜技术的讨论[ J 3 .有色金 属,1 9 8 1 ,3 3 4 7 3 7 7 . Z H UYY .D i s c u s s i o no nc o p p e rs m e l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a t t h ea n c i e n tT o n g l u s h a nm i n es m e l t i n gr u i n s [ J ] . 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1 9 8 1 ,3 3 4 6 3 6 7 . [ 1 2 ] 李延祥,韩汝.玢.林西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 研究[ J ] .自然科学史研究,1 9 9 0 ,9 2 1 5 1 - 1 6 0 . L 1YX ,H A NRB .C o p p e rs m e l t i n ga r t i f a c t sf r o mt h e D a j i n gs i t e c a1 0 B C i nL i n x iC o u n t yo f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 J ] .S t u d i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1 9 9 0 ,9 2 1 5 1 - 1 6 0 . [ 1 3 ] 魏国锋,高顺利,秦颍,等.汤家墩遗址冶炼遗物的科技 研究[ J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 0 1 7 ,3 7 3 ;9 2 9 9 3 2 . W E IGF ,G A 0SL ,Q I NY ,e ta 1 .S t u d yo ns m e l t i n g r e m a i n so fT a n g j i a d u nS i t e [ J ] .S p e c t r o s c o p ya n d S p e c t r a lA n a l y s i s ,2 0 1 7 ,3 7 3 9 2 9 9 3 2 . [ 1 4 ] 陈荣,赵匡华.先秦时期铜陵地区的硫铜矿冶炼研究[ J ] .自 然科学史研究,1 9 9 4 ,1 3 2 1 3 9 - 1 4 4 . C H E NR .Z H A OKH .As t u d yo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Su s e o fc o p p e rs u l p h i d eo r ef o rs m e l t i n gc o p p e ri nt h eP r e - Q i np e r i o d [ J ] .S t u d i e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1 9 9 4 ,1 3 2 1 3 9 - 1 4 4 . [ 1 5 3 刘士莪.老牛坡[ M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2 3 4 8 - 3 6 1 . L I USE .L a o n i u p o [ M ] .X i ’a n S h a a n x iP e o p l e ’S P u b l i s h i n gH o u s e ,2 0 0 2 3 4 8 3 6 1 . [ 1 6 ] C H E NKL ,L I USR ,L IYX ,e ta 1 .E v i d e n c eo f a r s e n i c a lc o p p e rs m e l t i n gi nB r o n z eA g eC h i n a As t u d y o f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s l a gf r o mt h eL a o n i u p os i t e ,c e n t r a l S h a a n x i [ J ] .J o u r n a lo f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S c i e n c e ,2 0 1 7 , 8 2 3 卜3 9 .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