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8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6 年5 期 含砷金精矿的焙烧和氰化浸出试验及 焙砂和浸渣的矿物学研究 袁朝新,汤集刚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 0 0 0 4 4 摘要采用两段焙烧焙砂水淬 稀酸介质 氰化工艺从某含砷难处理金精矿中提金,提取率可达 9 2 .2 %,而采用常规的焙烧氰化浸出工艺只能达到8 4 .5 %。对焙砂及氰化渣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残 留于渣中的大多数金均以超细的不可见金粒的形式为F e 2 0 3 相包裹,因此,自该类型精矿中充分回收金 的前提条件是尽可能破坏F e 2 0 3 相。 关键词含砷金精矿;难处理金矿;焙烧;工艺矿物学 中图分类号T F 8 3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7 7 5 4 5 2 0 0 6 0 5 0 0 2 8 0 3 R o a s t i n ga n dC y a n i d i n gT e s tt OA r s e n i c - b e a r i n gG o l dC o n c e n t r a t e a n dM i n e r a l o g r i c a lS t u d yo nC a l c i n ea n dR e s i d u e ‘ Y U A NC h a o - x i n ,T A N GJ i g a n g B e i j i n gG e n e r a l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M i n i n g &M e t a l l u r g y ,B e i j i n g1 0 0 0 4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g o l dr e c o v e r yc a nr e a c ht o9 2 .2 %f r o ma na r s e n i c b e a r i n gr e f a c t o r yg o l dc o n c e n t r a t ea sb ym e a n s o ft h et w os t a g er o a s t i n g q u e n c h i n g i nt h ed i l .u t ea c i ds o l u t i o n .c y a n i d i n gp r o c e s s ,o t h e r w i s e ,o n l yw i l lb e 8 4 .5 %u n d e rt h er o u t i n er o a s t i n g c y a n i d i n gc o n d i t i o n .T h e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s t u d yo nt h ec a l c i n ea n dc y a n i d i n g r e s i d u ei n d i c a t e st h a tt h em o s tg o l dr e m a i n e di nr e s i d u ei se n c l o s e db yF e 2 0 3w i t ht h eu l t r a f i n ea n di n v i s i b l ep a r . t i c l ef o r m ,t h u st h ep r o m i s et or e c o v e rf u l l yt h eg o l df r o mt h i ss p e c i e sc o n c e n t r a t ei st od e s t r o yt h eF e 2 0 3p h a s ea s f u l la sp o s s i b l e . K e y w o r d s A r s e n i c - b e a r i n gg o l dc o n c e n t r a t e ;R e f r a c t o r yg o l d ;R o a s t i n g ;P r o c e s sm i n e r a l o g y 1 金精矿的基本组成 贵州册亨金精矿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 部分 为含风的黄铁矿 、毒砂、雄黄,另有很少量的闪锌 矿、方铅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有少量 的绢云母、绿泥石、金红石、白云石等;有少量炭质。 金属矿物的绝大部分皆以单体形式存在,只有很少 量的脉石与硫化物连生。焙烧过程中炭质易于烧 失,脉石组份与F e 的二次反应问题可以忽略,而 S O ,可以与碳酸盐反应生成少量硫酸钙。考查A u 在金精矿各重要相中的分配,结果为硫化物所载的 作者简介袁朝新 1 9 7 1 一 ,男,湖南永州人,高级工程师。 A u 占总A u 的9 9 %以上,就是说金精矿中的A u 基 本上都存在于硫化物一硫砷化物中。金精矿含A u 4 5 .3g /t 、A g1 1 .7 4g /t 、H g1 1 0g /t ;其他主要成份 % S3 8 .6 5 、A s3 .8 7 、S b0 .0 8 4 、C1 .5 6 、F e 3 4 .7 0 、M g O0 .5 5 、C a O1 .1 5 、S i 0 21 2 .9 2 、A 1 2 0 3 2 .3 5 。 2试验内容与结果 2 .1 氧化焙烧一氰化浸出试验 试验条件金精矿1 0 0g ,焙烧时间1 2 0m i n ,湿 磨产物细度一0 .0 3 9m m 占8 0 %以上,取磨矿后的 万方数据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6 年5 期2 9 由表1 可见,脱砷率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有所 提高,但焙烧温度高于6 0 0 ℃后,差别不大;5 5 0 ℃焙 砂,金的浸出率较低,这是由于5 5 0 ℃时脱碳率为 6 4 .1 %,焙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具有劫金行为,导 致金的浸出率下降。焙烧温度升高至7 0 0 ℃时,焙 砂容易熔结,金浸出率下降明显。 2 .2 两段焙烧一氰化试验 因金精矿含砷较高,需进行两段焙烧一氰化试 验,即先在弱还原气氛下焙烧,再氧化气氛下焙烧, 以改善焙烧效果。试验条件每次称取金精矿1 0 0 g ,焙烧时间1 2 0m i n ,湿磨产物细度一0 .0 3 9m m 占 8 0 %以上;称取磨矿后焙砂8 0g ,浸出L /S 1 .5 , C a O 调矿浆p H 1 0 .5 ,搅拌4h ,将2 0g /L 的活性 炭置于矿浆中,然后再加入N a C N 溶液,N a C N 用量 5k g /t ,在p H1 1 .5 下浸出3 6h 。试验结果见表2 。 表2 不同焙烧温度下两段焙烧一氰化试验结果 T a b l e2 T e s tr e s u l t so ft w o 。。s t a g er o a s t i n g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 由表2 可见,对该含砷金精矿采用两段焙烧,含 砷金精矿的脱砷率在6 3 0 ~7 0 0 ℃明显提高,当焙烧 温度超过7 0 0 ℃时,脱砷率变化不明显;与一段焙烧 相比,金浸出率均有所提高,但渣含金仍在7 .5g /t 以上,A u 的损失仍很明显。因此有必要对浸出渣进 行相组成及A u 在其中的状态研究,以便了解金不 能浸出的原因。 3浸出渣的相组成及A u 的赋存状态 运用矿物学手段对浸出渣的相组成及A u 在其 中的状态进行了研究。考查的浸出渣含A u 约1 2 g /t ,残S0 .0 5 5 %,且部分呈硫酸钙形式存在,硫化 物残余形式的S 仅0 .0 3 6 %,渣的能谱和X 射线衍 射谱表明F e 基本上都已转化为F e 2 0 3 ,相组成主要 为赤铁矿相和石英。 黄铁矿在中、低温氧化焙烧过程中一般首先转 化为硫酸盐,而后再分解脱出8 0 3 形成多孔状的 F e 2 0 ,。对渣的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大多数 的F e 2 0 3 相是多孔、疏松的,但也有部分因受烧结作 用的影响而变得致密。 作为焙烧产物的F e 2 0 3 虽然多孔,但毕竟其结 晶粒度可在显微镜下分辨出来,它形成过程中完全 可以对原来弥散在硫化物中的不可见金造成包裹。 金的继续浸出只能依赖于F e 2 0 3 相 体相 产生更多 的表面,或以F e 2 0 3 的逐步溶解为前提。为此进行 了以说明问题为目的的如下试验。 3 .1 氰化浸出渣中A u 的分配测定 对含A u 约1 2g /t 的浸出渣进行了A u 的分配 测定,所得结果与又寸.金精矿中A u 的测定结果是吻 合的,即所提供的浸出渣中A u 的绝大部分为赤铁 矿 黄铁矿转化而来 所载,占渣中含金量的 9 9 .1 8 %。 万方数据 3 0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6 年5 期 3 .2 改变浸渣的磨细度对降低渣含A u 的影响 为定性地说明微细粒金被F e 2 0 3 包裹造成A u 损失的可能性,做了改变氰化浸出渣的粒度来适当 降低渣含A u 量的试验。试验条件取2 0g 浸出渣 先充分混匀,缩分出约5g 作为不再磨的原渣,余者 在研钵中加适量酒精润湿后再磨一段时间,取出部 分物料后所余部分再次细磨以得到第3 份样品。该 操作可以保证这3 份浸渣的总体粒度逐次变细。不 同磨细度的渣经1 2 一N H 4 I 介质浸出后含A u 量的 变化原渣含A u1 2 .1 0g /t ;1 次细磨后浸渣含A u 1 0 .6 2g /t ;2 次细磨后浸渣含A u9 .8 3g /t 。 结果表明细磨对降低渣含A u 量是有效果的, 但有限。由此可以推论要使氰化浸出渣含A u 尽 可能低,就需要得到质量尽可能好的焙砂,而这不仅 要使硫化物一硫砷化物尽可能分解完全,而且生成 物F e 2 0 3 也应该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孔隙率。 3 .3 含A u 量不同的氰化浸出渣比表面对比 据前面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断浸出效果不 同的渣应该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用B E T 法测定了 上述试验中取得的含A u 约8g /t 和1 2g /t 的的氰 化渣的比表面分别为6 .6 4m 2 /g 和6 .1 7m 2 /g 。显 然差异是存在的,即含A u 高的浸出渣具有较小的 比表面。当然,浸出渣含A u 量与其比表面间的规 律性联系需进一步考察。 3 .4A u 的溶出对F e 2 0 3 溶出的依赖性 做了F e 和A u 的溶解关系试验。试验使用同 一份称样,采用对F e 和A u 皆有溶解能力的王水逐 次浸出,每次浸出时间及加入的王水量是随意的,只 是最终步骤需保证将全部F e 溶解,各次所得滤液皆 分析A u 、F e ,结果见表3 , 4 。 表3含A u1 2 9 /t 的浸出渣在王水中 F e 、A u 的溶出效果 T a b l e3E f f e c to fa q u ar e g i ao nF e 、A ul e a c h i n g r a t e f r o mA u1 2 9 /tb e a r i n gr e s i d u e 渣中F e 、A u 的同步浸出试验结果证明,随 F e 2 0 3 的不断溶解,A u 也在不断溶解。从大的方面 看,溶出率上有些差异,但对含A u 较低的第二组试 验而言,除最初阶段溶出率差别较大外,其它各次 F e 、A u 的溶出率实际上是相当接近的。因此可认为 “渣中A u 的损失是由于不可见金为F e 2 0 3 严密包 裹而不能与浸出介质充分接触所致”。 表4 含A u8 9 /t 的浸出渣在王水中 F e 、A u 的溶出效果 T a b l e3 E f f e c to fa q u ar e g i ao nF e 、A ul e a c h i n g r a t ef r o mA u8 9 /tb e a r i n gr e s i d u e 4验证试验 选取两段焙烧6 0 0 ℃的焙砂在4 0 0 ℃以上时水 淬到含稀硫酸1 0 %的溶液中,溶液温度保持在8 0 ℃ 以上浸出半小时,其它试验条件同两段焙烧一氰化 试验条件。高温水淬的目的希望能把F e 2 0 3 包裹扎 开缝隙有利于金的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金浸出率从 8 9 .1 %提高到9 2 .2 %,浸渣金品位降至5 .4 1g /t ,效 果明显。 5结论 1 含砷金精矿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一 含砷黄铁矿、毒砂、雄黄,以及很少量的闪锌矿、方铅 矿和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有少量的绢云 母、绿泥石、金红石、白云石等;见有少量炭质; 2 金精矿中A u 的绝大部分为硫化物一硫砷 化物所载,而且呈不可见状态,脉石中包裹的数量极 为有限; 3 经焙烧后残余硫化物已极少,黄铁矿为主的 硫化物已转化为F e 2 0 3 ,金依然为不可见金;多数 F e 2 0 3 呈疏松多孔状,但部分有明显的烧结现象,该 现象意味着原存在于硫化物内的部分不可见金将被 转化而来的F e 2 0 3 包裹,这是金没有被充分浸出的 主要原因; 4 采用二段焙烧比一段焙烧脱砷效果好,金浸 出率也有提高;若进一步采用高温水淬一稀酸浸出 而后氰化的流程,金浸出率能进一步提高到 9 2 .2 %。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