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低阶烟煤对CO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 7 卷第6 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0 1 .3 7N o .6 2 0 0 8 年11 月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N o v .2 0 0 8 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郭立稳1 ,王月红2 , 1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唐山0 6 3 0 0 9 ; 3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张九零2 ,高俊斌3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 0 0 0 8 3 ; 网络发展中心。北京1 0 0 0 2 4 摘要为了研究低阶烟煤 中等变质程度 对C 0 气体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对2 4 种低阶烟煤 在不同温度下 3 0 ,4 0 ,5 0 ,5 5 ,6 0 ℃ ,进行了C 0 等温吸附实验、煤质分析、煤岩分析和压汞实 验,利用M a t h e m a t i c 程序、Q 。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较低 T ≤5 0 ℃ 时, 可以用L a n g m u i r 方程来描述,与瓦斯吸附模型相一致;温度较高时 T 5 0 ℃ ,C o 的吸附量与 压力呈线性增加关系,可采用H e n r y 方程 Q K P 来描述,与低阶煤对N 2 的吸附模型相一致; 低阶烟煤中惰质组和过渡孔 1 0 ~1 0 0n m 含量普遍较高,对煤样吸附C O 有较大影响,且与C 0 吸附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低阶烟煤;C O ;等温吸附;自然发火 中图分类号P6 1 8 .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 1 9 6 4 2 0 0 8 0 6 0 7 6 3 - 0 6 C OA d s o r p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sa n d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 o fL o wR a n kS o f tC o a l s G U OL i w e n1 ,W A N GY u e _ h o n 9 2 ,Z H A N GJ i u l i n 9 2 ,G A OJ u n b i n 3 1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H e b e i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T a n g s h a n ,H e b e i0 6 3 0 0 9 ,C h i n at 2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a n d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1 0 0 0 8 3 ,C h i n a ; 3 .D e p a r t m e n to fN e t w o r kD e v e l o p m e n tC e n t r e ,I n s t i t u t eo fT e c h n i c a lI n f o r m a t i o nf o rB u i l d i n gM a t e r i a l sI n d u s t r y o fC h i n a ,B e i j i n g1 0 0 0 2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i s o t h e r m a la d s o r p t i o nt e s t s ,t h ep r o x i m a t ea n a l y s i s ,m a c e r a la n a l y s i s a n dm e r c u r yp e n e t r a t i o ne x p e r i m e n t ,2 4s a m p l e sa t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 3 0 ,4 0 ,5 0 ,5 5 ,6 0 ℃ w e r es t u d i e df o rs t u d y i n gt h eC Oa d s o r p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 sa n df a c t o r so fl o wr a n ks o f tc o a l s .T h e r e s u l t sw e r ea n a l y z e db ym a t h e m a t i cp r o g r a ma n dQ ms o f t w a r e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i s o t h e r m a la d s o r p t i o no fC Ocanb ed e s c r i b e db yL a n g m u i re q u a t i o nw h i c hi st h es a m em o d e lo f C H 4a t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 T ≤5 0 ℃ .T h ea d s o r p t i o nq u a n t i t yi n c r e a s e sw i t ht h ep r e s s u r ea n da t 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T 5 0 ℃ ,a n di tc a nb ed e s c r i b e db yH e n r ye q u a t i o n Q K P w h i c hi s s a m et ot h em o d e lo fN 2 .B o t hi n e r t i n i t ea n dt h et r a n s i t i o n a lp o r e s 1 0 1 0 0n m w h i c hare h i g hp o p u l a ri nl o wr a n kc o a ls a m p l e sh a v eg r e a te f f e c t so nC O ’Sa d s o r p t i v ec a p a b i l i t y ,a n d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 ma r ep o s i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 . K e yw o r d s l o wr a n ks o f tc o a l ;C O ;i s o t h e r m a la d s o r p t i o n ;s p o n t a n e o u sc o m b u s t i o n 近年来,许多低阶煤矿井在开采的过程中,连 续检测到煤层气中C O 气体浓度长期超过煤矿安 全规程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 者认识到C O 气体超限现象,不全是因为煤层中发 生自然发火或其它火灾,而极有可能是原煤层中伴 生的C O 气体造成的,严重地干扰了煤层自然发火 收稿日期2 0 0 8 0 2 2 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4 7 4 0 8 0 l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扁动基金 作者简介郭立稳 1 9 6 4 一 ,男,河北省藁城市人,教授.’[ 学博士,从事于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开采方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E - m a i l z w y u e h o n g l Z 0 1 1 6 3 .c o m T e l 1 3 8 11 9 1 9 0 7 0 万方数据 7 6 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7 卷 的预测、预报工作.如2 0 0 0 年扎塞诺尔矿务局西山 矿南斜井在开采N 。煤层时,发现煤层中伴生C O 气体,检测其浓度高达1 %.后来,铁北矿在开采层 群过程中也发现有伴生C O 气体[ 1 1 ;2 0 0 3 年大雁 二矿在开采3 0 8 煤层的2 5 0 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中 C O 气体长期超限[ 2 】,2 0 0 3 年开滦集团的东欢坨煤 矿在开采8 8 煤层时发现C 0 气体长期超限,2 0 0 5 年荆各庄煤矿、崔家寨煤矿以及靖煤 集团 有限责 任公司的大水头煤矿也相继发现类似现象[ 3 _ ] ,严 重的阻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至今国内外学者针对煤吸附C H 。,C 0 ,N 等 气体进行了系统的、详细的研究[ 5 - 1 0 ] ,但是对煤层 气中C 0 的吸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只是从宏 观的角度对C O 气体的赋存现象进行了阐述.本文 系统地从煤岩显微结构以及孔经分布等微观方面 , 兰 E 吾 f 兰 暑 & P 僵f P a 4 t 3 0 ℃ 对低阶烟煤C O 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 实验及结果 实验煤样采集了开滦集团下属的东欢坨矿业 公司、崔家寨矿业公司、荆各庄矿业公司发现C O 超标现象的2 2 种具有代表性煤样进行了实验研 究,由专业人员按国家标准G B 4 7 4 9 6 规定采集. 实验采用美国T e r r a t e k 公司进口的I S - 1 0 0 高压等 温吸附仪在3 0 ,4 0 ,5 0 ,5 5 ,6 0 ℃不同温度下测定了 C O 的等温吸附曲线 图1 ;工业分析、煤岩分析实 验数据见表1 所示;采用美国佐治亚洲M i c r o m e r i t i e s 仪器公司9 3 1 0 型压汞微孔结构测试仪,采用 压汞法测定煤样的总表面积、孔隙率以及孔径分布 情况如表2 所示. 2 5 ,2 0 1 5 吾1 0 5 0 3 5 0 ,3 0 0 ∞2 5 0 毛2 0 0 吾舞 5 0 户M P a O t - - 4 0 ℃ 0 .81 .62 .43 .24 .04 .85 .80l 2 3456 P /M P a P /M P a cJ卢50℃d产50℃,60℃ 图1不同温度下煤样的C O 吸附等温线 F i g .1A d s o r p t i o ni s o t h e r ma d s o r p t i o no fC Ob yc o a ls a m p l e sa td i f f e r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 裹1煤岩分析和工业分析数据表 T a b l e1M a c e r a l sa n dp r o x i m a t ea n a l y s i so fc o a ls a m p l e s% 煤样编号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矿物质R ⋯。 钆 A .dV .aF c .d 东欢坨矿 9 6 2 .42 8 .06 .5 03 .1 00 .7 19 .6 2 3 8 .2 6 2 6 .7 8 2 5 .3 4 崔家寨矿 1 1 05 9 .82 9 .05 .1 06 .1 00 .7 14 .9 03 5 .7 13 2 .0 6 2 7 .3 3 1 2 05 9 .43 0 .06 .6 04 .0 00 .7 01 1 .1 33 9 .7 22 6 .4 0 2 2 .7 5 1 1 旦 旦 墨 1 1 4 7 0 .6 1 1 .68 .4 0 9 .4 00 .7 83 .8 12 1 .2 9 3 1 .7 54 3 .1 5 荆各庄矿 5 6 7 1 8 6 9 .31 6 .75 .4 0 8 .6 00 .7 94 .4 42 9 .0 12 2 .7 0 4 3 .8 5 6 2 5 3 0 5 9 1 6 0 9 5 5 4 7 ● ● ● ● ● ● ● ● 3 3 4 6 6 2 9 1 2 3 5 4 2 4 4 口● 3 O 0 5 0 O 6 8 9 9 9 5 4 6 8 9 ● ● ● ● ● ● ● 6 2 3 6 2 3 4 4 3 3 3 2 3 3 2 2 4 0 5 1 8 4 8 9 7 1 8 5 9 4 5 4 ● ● ● ● ● ● ● ● 7 O 9 9 5 9 7 0 3 3 1 3 1 4 7 8 0 1 2 1 6 4 l 3 2 0 l 4 l 7 ● ● ● ● ● ● ● ● 2 3 2 7 5 4 8 2 1 1 9 7 0 3 7 8 3 8 8 8 8 7 6 7 7 6 ● ● ● ● ● ● ● ● O 0 O O 0 O O 0 O 0 0 0 O 0 O 0 2 8 4 7 6 9 2 3 ● ● ● ■ ● ● ● ● 3 5 1 4 1 9 6 2 l 0 0 O 0 O O O O 0 2 8 9 0 0 6 9 ● ● ● ● ● ● ● ● 6 3 8 5 O 9 5 9 2 4 O 4 Z 7 4 5 8 ● ● ● ● ● ● ● ● 6 6 8 2 1 0 8 1 2 2 l 2 4 1 2 4 4 O 4 2 7 7 7 0 ● ● ● ● ● 4 5 1 7 6 0 9 6 6 6 7 6 5 7 Z 4 1 2 3 4 5 6 7 8 ∞伯骢弘弘8 钉钉拈跖拈 诣拍“加7 ;弱s ;1 3 2 2 5 蹭跎踮 0 O O 加们8 3 5 n∞加∞ 5 8 n 4 1 0昌№;s 6 8 O“} 2 蚰 万方数据 第6 期郭立稳等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7 6 5 2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特性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的微孔中,选择 精确的吸附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不仅可准 确地了解煤吸附能力与储层压力的关系,而且还可 间接地了解煤吸附的机理.目前通常所用的吸附理 论都有L a n g m u i r 吸附、B E T 多分子吸附理论、D u b i n i n R a d u s h k e v i c h 体积填充模型以及D u b i n i n - A s t a k h o v 最优化体积填充模型等【7 - 1 0 ] ,并广泛应 用于活性炭、分子筛等领域.不同温度下煤样吸附 C O 的压力 P 一吸附量 Q 间的吸附等温线如图1 中所示. 艾鲁尼和C r o s d a l e 等[ 9 ] 认为尽管瓦斯吸附不 属于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但是当甲烷吸附等温线显 示出第1 类吸附等温线的特征 图2 时,可以用 L a n g m u i r 方程来计算煤的吸附量.由图1 a ~1 c 中 可见,当温度T ≤5 0 ℃时,C 0 吸附量与压力之间 也显现出第1 类吸附等温线的特征,所以煤样对 C 0 的吸附模型可以用L a n g m u i r 方程来表征.当 压力较低时,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量随压力增大 呈线性增长,随后吸附速度不断衰减,当压力达到 一定值时,吸附速率几乎趋近于零,即煤对C O 的 吸附能力达到饱和阶段,此后吸附量不再随着压力 的增加而升高,但由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总孔隙 率、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不同,使煤对C O 的吸 附能力不同,因此达到饱和吸附需要的压力也不 同.与煤吸附瓦斯相比,C O 的吸附速率较小,饱和 压力和饱和吸附量都较小,与事实相符I 由图1 d 图 可见,当温度T 5 0 ℃时,煤对C O 的吸附量剧 增,C 0 吸附量与压力之间呈现线性增加关系,根 据吸附等温线的形态,可采用H e n r y 方程 Q K P 来描述,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的崔 永君研究低阶煤对N 。的吸附模型相一致‘6 1 . 3 0 f2 5 ‘印2 0 毛1 5 吾1 5 0 0 P 精悖 图2煤吸附甲烷的典型吸附等温线 £一3 0 ℃ F i g .2T y p i c a la b s o r p t i o ni s o t h e r T no fm e t h a n e a d s o r p t i o nb yc o a ls a m p l e s t 3 0 ℃ 3 低阶烟煤对C O 吸附的影响因素 3 .1温度的影响 通过对1 4 ~4 8 ,7 8 ,8 86 种煤样在不同温度 下的吸附等温线可见 图l a d l e ,当实验温度T ≤ 5 0 ℃,压力不变时,随实验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呈 下降趋势,在低压范围内,温度越低,煤对C O 的吸 附量越大,吸附过程越容易发生.因为在低温时,煤 对C 0 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温度对吸附起反作 用,温度越高,游离气越多,吸附气越少,这与煤吸 附瓦斯的机理一样;当实验温度T 5 0 ℃,低阶烟 煤对C O 的吸附量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急剧 增加 图l d ,此时温度和压力对C 0 吸附均有很 大影响,温度对低阶烟煤吸附C 0 作用比较复杂. 由于C 0 是极性分子,具有很大的活性,温度的升 高为C 0 分子活性的增大提供了一定的活化能量, 而且低阶煤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和负电性官 能团[ I 引,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强,温度的升高导致了 低阶煤对C O 的吸附机理发生了变化,其实质与低 阶煤样显微结构和分子组成有关,比如煤岩成分、 孔隙类型、煤分子表面能以及含氧官能团等.由于 温度对对C 0 吸附的复杂性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对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7 卷 C O 的吸附机理及温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3 .2 煤岩显微组分对吸附C O 的影响 煤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煤的岩相组成、变质程度 和受氧化的程度.不同的显微组分经历的变化不同 和各组分产生的烃类物质、挥发性物质多少的不同 导致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孔隙发育程度不同.因 而,显微组分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由表1 可知,镜 质组平均含量为6 3 .2 7 %,以基质镜质体和均质镜 质体为主;惰质组平均含量为2 2 .9 %,以丝质体和 惰屑体占绝大多数,如图3 所示. 图3不同温度下煤样的显微组分 5 0 0 F i g .3 M a c e r a l so fc o a ls a m p l e s 关于煤的吸附性能与显微组分之间的关系,对 于不同变质程度地煤样说法不一.一般认为高阶煤 中镜质组的含量占主要部分,它对煤的物理和化学 性质影响较大,但是对于低阶煤中惰质组含量较 高,惰质组对吸附有较大贡献[ u - l z ] .图4 为常温下 T 一3 0 ℃ C O 吸附量与惰质组和镜质组含量之 间的关系. 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量随惰质组含量的增 加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图3 a ,当惰质组分含量较 低时,煤样中C 0 吸附量变化的趋势比较平缓;当 惰质组分含量较高时,煤样中C O 吸附量变化的趋 2 5 2 0 竺1 5 E 吾1 0 0 1 02 03 04 05 0 惰质组慌 a 惰质组 势开始变陡.随着压力的升高,惰质组含量与吸附 量之间的离散性越大;由图4 b 图可见,随着镜质组 含量的增加,C O 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少,在镜质组 含量在4 0 %~6 0 %左右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呈现 凸曲线形式.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变质程度 较低时,煤的孑L 隙不发达,煤的吸附能力较小;随着 变质程度的升高,煤中的孔隙体积、比表面积都随 之增加,所以煤的吸附能力也随着加强;当煤层的 变质程度的较高时,过渡孔含量较小,微孔含量增 加,甚至由于机械挤压作用出现扁平微孔并使相邻 微孔合并出现石墨化,从而造成吸附量的减小. ‘。。‘一v o8 M P a .- 尸I .6 M P a _ 一p 32 M P a .- - .I t .- - - 尸4 .0M P a 图4 显微组分含量与C O 吸附量关系 F i g .4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C Oa d s o r p t i v ec a p a c i t ya n dm a c e r a l sc o n t e n to fc o a ls a m p l e s 由4 图可见,惰质组含量与C O 吸附量之间有 良好的数值关系,利用M a t h e m a t i c 程序、Q 。软件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方程 0 .8M p a Q 3 .3 4 3 0 .1 7 8 6 X 一1 .1 3 5 1 nX , 1 .6M p a Q 4 .3 5 0 0 .2 9 8 2 X 一1 .4 1 3 1 nX , 3 .2M p a Q 3 .0 7 1 0 .4 2 0 1 X 一0 .5 6 6 0 1 nX , 4 .0M p a Q 2 .1 3 0 0 .4 5 7 7 X 一0 .0 4 0 2 1 l nX , 式中Q 为吸附量,m l /g ;X 为惰质组百分含 量,%., 对比图4 a 和4 b 可见,惰质组含量对中等变质 程度煤 低阶烟煤 吸附C O 的影响大于镜质组影 响.因为惰质组的结构单元芳香核的缩合度较大, 按照经典价键理论,惰质组结构模型中大分子结构 芳香度较高,因此共轭程度也较高,C H 。与芳香环 的P 一共轭程度较高,而镜质组结构模型中则不存 在共轭现象,因此惰质组结构模型中C C 间的电 子云密度较镜质组高,使键长变短,故而惰质组结 构模型中煤的孔隙结构发达,而且由于惰质组中以 丝质体为主,其三维空间网络更为明显,具有大量 的生物结构孔,且胞腔未被填充,具有丰富的孔隙 体积 图3 c ,这对煤的吸附能力有较大贡献,因此 低阶烟煤中惰质组比镜质组有更大的孔隙率及较 强的吸附能力. 万方数据 第6 期郭立稳等低阶烟煤对C O 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7 6 7 3 .3 煤的孔隙结构对吸附C O 的影响 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基质孔隙小到分子间隙, 大到植物胞腔孔,孔径分布范围很大,具有5 ~6 个数量级.压汞法可测出孔直径7 .2m i l l 以上的连 续比孔容积,煤的储集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孔 隙性,孔隙表面对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气在 煤层中的储集量依赖于孔隙体积及孔表面积的大 小‘l2 1 . f 竺 E 吾 由表2 可知,低阶烟煤孔隙中以过渡孔 1 0 ~ 1 0 0r i m 和微孔 小于1 0n m 为主,占总孔隙体积 的9 6 %以上,含有少量的中孔 1 0 0 ~10 0 0n m 和 微量的大孔 大于10 0 0n m 对吸附气体的影响可 以忽略,所以仅对过渡孔、微孔以及煤的总内比表 面积与常温 T 3 0 ℃ 常压下的C O 吸附量之间 的关系进行研究,如图5 所示. 0246 总内比表面积S H m 2 g - 。 a 不同孔径含量 b 总内比表面积 图5 煤的孔含量和总内比表面积与C O 吸附量的关系 F i g .5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o fC Oa d s o r p t i v ec a p a c i t ya n dp o r e sc o n t e n t ,t o t a ls p e c i f i cs u r f a c e 由图5 可见,C O 吸附量随着过渡孔含量的增 加而升高,相反随微孔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总比 表面积呈凸形变化趋势,与孔径分布和变成程度与 吸附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当变成程度较低时,煤 中过渡孔较微孔含量高,总内比表面积大小决定于 过渡孔含量,所以C 0 吸附量随着总内比表面积和 过渡孔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变质程度的继续加 深,煤中微孔含量逐渐占主导地位,使得低阶烟煤 对C 0 的吸附量随着总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含量的 升高而减小.即低阶烟煤中过渡孔 1 0 ~1 0 0n m 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煤对C O 的吸附作用,其结果 与显微组分对低阶烟煤吸附C O 的结果是一致的. 4 结论 1 当温度T ≤5 0 ℃时,低阶烟煤对C O 等温 吸附曲线属于第1 类吸附等温线,C O 的吸附模型 可以用L a n g m u i r 方程来表征;当温度T 5 0 ℃ 时,C O 吸附量与压力之间呈现线性增加关系,可 采用H e n r y 方程 Q K P 来描述,与煤炭科学研 究总院西安分院的崔永君研究低阶煤对N 。的吸 附模型相一致. 2 温度对低阶烟煤吸附C O 有重要影响当 温度较低时 T 5 0 ℃ ,吸附量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此时其中温度对低阶烟 煤吸附C O 的影响比较复杂,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 究. 3 低阶烟煤中惰质组含量普遍较高,以丝质 体为主,其三维空间网络结构更为明显,且胞腔未 被填充,具有大量的生物结构孔,其中以过渡孔 1 0 ~1 0 0n m 含量较高,且与C o 吸附量呈正相关,即 孔径在1 0 “ - - 1 0 0a m 之间的孔隙有利于对C O 的吸 附作用,因此低阶烟煤中惰质组比镜质组有更大的 孔隙率及较强的吸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魏国栋.煤层里伴生一氧化碳E J 3 .内蒙古煤炭经济, 2 0 0 0 , 4 7 5 7 6 . W E IG u o - d o n g .C a r b o nm o n o x i d el y i n gi nc o a lb e d [ J ]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C o a lE c o n o m i c s ,2 0 0 0 , 4 7 5 - 7 6 . [ 2 ] 杨广兴,艾兴.大雁二矿2 5 0 综采工作面C O 来源 的分析及治理[ J ] .煤炭安全,2 0 0 3 ,3 4 1 0 4 1 4 3 . Y A N GG u a n g x i n g ,A IX i n g .C Oo r i g i na n a l y s i sa n d m e a s u r eo f2 5 0w o r ks u r f a c ei nD A - Y a nm i n e [ J ] . S a f e t yI nC o a lM i n e s ,2 0 0 3 ,3 4 1 0 4 1 - 4 3 . [ 3 ] 庞国强.大水头煤矿原生C O 赋存规律的研究[ D ] .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2 0 0 5 . [ 4 ] 王月红.煤层中一氧化碳吸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D ] .唐山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 0 0 6 . [ 5 ] 姚艳斌,刘大锰.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 其影响因素[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7 ,3 6 3 3 0 8 3 1 4 . Y A OY a n - b i n ,L I UD a - m e n g .A d s o r p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 i s t i c so fc o a lr e s e r v o i r si nn o r t hc h i n aa n di t s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 i n g8 L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7 ,3 6 3 3 0 8 - 3 1 4 . I s ] 崔永君,张群,张泓,等.不同煤级煤对C H ., N 和C 0 2 单组分气体的吸附[ J ] .天然气工业, 2 0 0 5 ,2 5 1 6 1 - 6 5 . C U IY o n g - j u n ,Z h a n gQ u n ,Z h a n gH o n g 。e ta 1 .A d s o r p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r a n kc o a l st os i n g l ec o m p o n e n t m 鼻石4 2 L O O O 0 ..∞.1山一b t 含量孔含菠孔过徽 ●■ 万方数据 7 6 8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7 卷 g a s e s [ J ] .N a t u r a lG a sI n d u s t r y ,2 0 0 5 ,2 5 1 6 1 .6 5 . [ 7 ] 苏现波,陈润,林晓英,等.煤吸附”C H 。与”C H . 的特性曲线及其应用[ J ] .煤炭学报,2 0 0 7 ,3 2 5 5 3 9 - 5 4 3 . S UX i a n - b o ,C H E NR u n 。L I NX i a o - y i n ge ta 1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u r v eo f ”C H 4a n d ”C H . o nc o a l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E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C o a l S o c i a t y ,2 0 0 7 ,3 2 5 5 3 9 5 4 3 . [ 8 ]A N D R E A SB ,B E R N H A R DMK 。N I K O L A ISe t a 1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h i g h p r e s s u r es e l e c t i v ea d s o r p t i o n /d e s o r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o fC 0 2a n dC H .o nc o a l s 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 [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C o a lG e o l o g y ,2 0 0 6 ,6 6 5 3 6 8 . [ 9 ] S U Nj i p i n g ,S O N GS h u .R e c o g n i t i o no fs p o n t a n e O U Sc o m b u s t i o ni nc o a lm i n e sb a s e do ng e n e t i cc l u s t e r i n g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6 ,1 6 1 4 2 4 5 . [ 1 0 ] 王宝俊,李敏,赵清艳,等.煤的表面电位与表 面官能团间的关系口] .化工学报。2 0 0 4 ,5 5 8 。 [ 1 1 ] [ 1 2 3 1 3 2 9 一1 3 3 4 . W A N GB a o - - j u n ,L IM i n .Z H A OQ i n g - y a h e ta 1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s u r f a c ep o t e n t i a la n df u n c t i o n a lg r o u p so fc o a l s I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4 ,5 5 8 1 3 2 9 1 3 3 4 . 郭立稳.王月红,张九零.煤的变质程度与煤层吸 附C O 影响的实验[ J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 0 0 7 .2 6 2 1 6 5 - 1 6 8 . G U OL i - w e n .W A N GY u e - h o n g 。Z H A N GJ i u l i n g . E f f e c to fc o a l i f i c a t i o nr a n ko nC Oa b s o r p t i o nb yc o a l s e a m s [ J ] .J o u r n a lo fL i a o n i n gT e c h n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7 ,2 6 2 1 6 5 1 6 8 . 钟玲文,张慧,员争荣,等.煤的比表面积、孔体 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J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2 ,3 0 3 2 6 2 9 . Z H O N GL i n g w e n 。Z HA N GH u i 。Y U A NZ h e n g - t o n g ,e ta 1 .I n f l u e n c eo fs p e c i f i cp o r ea r e aa n dp o r e v o l u m eo fc o a lo na d s o r p t i o nc a p a c i t y [ J ] .C o a lG e - o l o g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2 0 0 2 ,3 0 3 2 6 2 9 . 责任编辑王继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文版 2 0 0 8 年第4 期被E i 收录论文 一 论文题目 钢结构外露式刚接柱脚耗能特性的实验研究 第 三相泡沫发泡器发泡机理及设计原理⋯⋯⋯⋯⋯⋯⋯⋯⋯⋯⋯⋯⋯ ⋯⋯⋯⋯⋯⋯⋯⋯⋯⋯⋯ 煤萃取过程的T E M 分析与煤嵌布结构模型⋯⋯⋯⋯⋯⋯⋯⋯⋯⋯⋯⋯⋯⋯⋯⋯⋯⋯⋯⋯⋯⋯ 两介质接触处光弹性贴片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 钛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结构研究⋯⋯⋯⋯⋯⋯⋯⋯⋯⋯⋯⋯⋯⋯⋯⋯⋯⋯⋯⋯⋯⋯⋯⋯⋯⋯ 断续节理介质爆生裂纹扩展的动焦散实验研究⋯⋯⋯⋯⋯⋯⋯⋯⋯⋯⋯⋯⋯⋯⋯⋯⋯⋯⋯⋯⋯ 基于抗差E K F 的G N S S 导航模型研究⋯⋯⋯⋯⋯⋯⋯⋯⋯⋯⋯⋯⋯⋯⋯⋯⋯⋯⋯⋯⋯⋯⋯⋯ 超细粉煤灰吸附C r 6 机理和动力学⋯⋯⋯⋯⋯⋯⋯⋯⋯⋯⋯⋯⋯⋯⋯⋯⋯⋯⋯⋯⋯⋯⋯⋯⋯⋯ 磁性固体超强酸S Z 催化煤模型化合物反应⋯⋯⋯⋯⋯⋯⋯⋯⋯⋯⋯⋯⋯⋯⋯⋯⋯⋯⋯⋯⋯⋯ 面向嵌入式导航系统的G I S - T 道路网模型⋯⋯⋯⋯⋯⋯⋯⋯⋯⋯⋯⋯⋯⋯⋯⋯⋯⋯⋯⋯⋯⋯⋯ 基于河段特征的马斯京根模型参数估算方法⋯⋯⋯⋯⋯⋯⋯⋯⋯⋯⋯⋯⋯⋯⋯⋯⋯⋯⋯⋯⋯⋯ 磁性纳米C o F e O 。/T i 0 2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灭火添加剂对细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退化预计模型⋯⋯⋯⋯⋯⋯⋯⋯⋯⋯⋯⋯⋯⋯⋯⋯⋯⋯⋯⋯ 无轴承旋翼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