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 0 卷第6 期 2 0 0 1 年1 1 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3 0N o .6 N o v .Z 0 0 1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1 0 60 6 2 70 3 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 高洪阁,李白英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 7 1 0 19 摘要建立了动力配煤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如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 等指标与单煤之问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权关系;对灰熔.最的约束务件,考虑了单煤友分产率和配比 2 个基本参数,采用单煤友分产率加权平均法,可克服原模型不能准确预测配煤灰熔点问题.在 对模型求解时.采用了配煤中单煤配比与基的换算关系方法,并给出了不同基之间的换算公式, 提高了配煤的精度,从而完善了动力配煤的教学模型. 关键词动力配煤i 友熔.董;数学模型i 线性关系i 基的换算i 单纯彤法 中国分类号T K2 2 3 .7 2文献标识码A 动力配煤0 1 就是要发挥各个单种煤的特点,相 互取长补短,使原本不适合单烧的煤,经过台理配 制,制成一个新煤种,使煤质与锅炉特点相适应,并 能保证配煤质量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配煤中尽量 扩大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种的比例,故可以节约优质 煤,做到物尽其用.因此动力配煤技术已在国内外 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煤炭出口方面,通常采用 配煤方法来满足客户要求[ 2 J . 叭前的研究表明,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动力 配煤数学模型时,其约束条件中灰熔点是根据线性 可加的原则,以单煤灰熔点和配比作为基本参数进 行加权平均,而忽略了单煤灰分产率这一重要概 念,因而导致计算结果和配煤实测结果的误差较 大.从而使动力配煤数学模型的准确度降低.因此 有必要重新建立新的动力配煤数学模型,从而保证 动力配煤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以便能够得出配煤的 最佳配方,以达到合理用煤.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原动力配煤数学模型不能准确地预测出配煤 灰熔点温度o ] ,主要是由于灰熔点温度与煤中灰分 产率有关,因此所建立的动力配煤新的数学模型, 既要考虑单煤所占比例,又考虑单煤灰分产率大 小,故采用单煤灰分产率加权平均法以克服原计算 方法的不足H ] . ∑A ,X f T 。 ■。≤止} 一≤T ⋯ ∑A j X j 式中A 为第j 种煤的灰分产率;L 为第j 种煤灰 熔点;x ,为第j 种煤占配煤的比例;T 。为灰熔点 下限;t 。为灰熔点上限. 其它各项指标的约束条件 不包括灰熔点 为 B .≤∑M 。x ,≤A . 式中A .且分别为用n 种单煤配制的第i 个指标的 上限和下限,该条件不包括配煤的灰熔点{ 尬,为 第J 种煤的第i 个指标. 根据上述的约束条件,并建立成本最低的目标 函数,可得出动力配煤的新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M i n Z ∑C j X j J 一1 约束条件 ∑A 』X j T , t 。≤』 } 一≤7 T ~ 配煤灰熔点 , ∑A F , J ‘1 且≤∑M i X ,≤ 其它各项指标 , J 3 I ∑x , 1 , J ‘1 X .≥0 , 根据以上考虑得出配煤灰熔点的约束条件为 式中C j 为单煤成本 收稿日期t8 0 0 1 0 3 2 1 怍者简介高洪周 1 9 6 7 . ,男,辽宁省锦州市人,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沽净爆技术厦污术防治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0 卷 与原动力配煤的数学模型的本质区别在于新 模型考虑了灰分产率对灰熔点的影响,而其它指标 的约束条件与原模型是一样的. 2 验证 本文选取了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所1 0 组单煤及8 组配煤数据进行验证,煤种包括气煤、 1 /3 焦煤、不粘结煤和无烟煤,分析指标包括水分、 灰分、挥发分、硫、发热量、C R C 结渣性 和灰熔点, 单煤和配煤的主要指标试验结果详见表1 . 表1 单煤和配煤主要煤质指标可加性试验位 T a b l e1 E x p e r i m e n 诅li n d e xo fs i n g l ec o a la n ds t r e a n lc o a lb l e n d i n gi n 唧e r i m e n t 序号 煤样地及毗面i 型L 丁瓦一姑揸性 掌, 州c o l神混原8.236 .3 30 .2 63 0 .7 312 7 .9 8 012 1 0 0 2 林西洗束 原 仉7 02 6 .8 31 .2 41 8 .4 072 3 .8 4 4 15 0 0 0 3 袁城 原 1 .7 64 9 .5 612 22 1 .8 921 3 .9 2 0 15 0 0 0 4 1神 2 9 % 市K 3 5 % 永 3 6 % 3 .2 32 9 .4 00 .9 72 3 .5 732 1 .5 2 315 0 0 0 5 山优 原 3 .7 08 .3 10 .3 6Z 5 .3 832 9 .3 5 412 6 0 0 6 1山 3 0 % 神 1 0 蹦 永 3 6 % 2 .8 13 Z .1 50 .8 72 3 .5 32Z 0 0 1 815 0 0 0 7荆各庄 原2 .3 43 2 .3 40 .3 42 7 .7 8 31 9 .8 3 9 l5 0 0 0 8 鑫源 原 1 .5 43 5 .8 60 .8 32 57 941 9 .1 3 8 15 0 0 0 9 1 山 3 7 % 荆 1 0 % 鑫 5 3 % 1 .6 52 5 .3 40 .6 12 5 .9 842 3 0 3 315 0 0 1 0 柳江曹山 啄 2 .0 04 1 .9 00 .3 07 .2 211 7 .4 1 014 6 0 1 1 。神 3 3 “ 林 4 7 % 柳 2 0 “2 .8 9 2 2 .9 30 .7 42 0 7 242 3 .9 1 315 0 0 1 2 ’山 2 4 “ 神 1 0 蹦 剂 6 6 %2 .3 0 2 4 .0 60 .3 32 7 .5 722 2 .9 2 215 0 0 1 3多优 原3 .9 61 3 .2 60 .5 12 7 .7 1 22 7 .1 2 913 6 0 1 4 ’山 3 1 “ 多 1 D % 蠡 5 9 “1 .7 72 4 .7 00 .6 12 6 .2 142 3 .3 3 815 0 0 1 5大优原4.647 .4 70 .4 52 6 .2 122 8 .8 7 312 5 0 1 6 。大 1 0 % 山 2 3 % 荆 6 7 % 2 .0 02 3 .9 80 .3 42 7 .7 732 31 7 615 0 0 1 7 榆林 原 8 .1 36 .8 00 .2 82 9 .6 612 7 .6 1 511 4 0 1 8 ’山 3 c l “ 榆 1 0 % 隶 6 0 %1 .8 73 2 .9 50 .8 52 3 .7 9 2 1 9 .8 3 4 14 8 0 注;* 代表配煤,括号内为其煤样的古量 质量分数 其它编号代表单煤. 应用动力配煤新数学模型计算的配煤相关指新、旧2 种数学模型计算的理论值 标理论值详见表2 ,其中灰熔点指标列出了应用 从表1 和表2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水分、 灰分、挥发分、硫、C R C 和发热量指标,采用单煤加 权平均方法得到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致.灰熔 点D T 表明,应用新模型中的灰分产率加权平均值 计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应用新公式计算 值只比实测值平均低2 4 .6 ℃,最小仅相差6 ℃, 最大不超过4 0 ℃.而没有考虑灰分产率的理论值 比实测值平均低8 9 .3 ℃,最大偏差达到1 0 1 ℃, 新公式准确度比没有考虑灰分产率的理论值公式 平均提高6 4 .7 ℃.新公式产生误差的原因不完全 由公式本身造成的,而是当灰熔点超过15 0 0 ℃时 被认为15 0 0 ℃,从而导致理论值略偏低,但幅度 远小于没有考虑灰分产率的理论值.可以认为,如 果单煤的灰熔点能够准确测定,用新公式计算的理 论值与实测值更一致. 3 动力配煤配比与基的换算关系 当采用单纯形法对对动力配煤数学模型求解 时,还要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校正单煤的配比即采 用不同基时,配煤的比例将会有所改变.影响配煤 性质的因素主要有2 种,1 构成配煤的各单煤性 质;2 构成配煤各单煤所占配煤的比例.在生产 一雏墨 万方数据 第6 期高洪阁等动力配煤的新模型及其求解 动力配煤之前,通常先测出构成配煤的单煤各种分 析指标,然后根据动力配煤数学模型求解最佳比例 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构成配煤的单煤的配比比例 是按照收到基计算的,即包含煤中的全水分.而在 对单煤进行分析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单煤空气干燥 基 分析基 ,干燥基等来表达配煤的比例,如果单 煤所占配煤的比例仍然按照单煤的收到基所占比 例来计算,势必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为此本文选用 二种单煤为例进行理论推导口一. A 种单煤 收到基 所占配煤的比例 质量分 数,下同 为”一。,B 种单煤 收到基 占配煤的比 例为”一,一般情况下,在求解过程中,单煤占配 煤的比例是以收到基进行配比的,即包含单煤的全 水分 通常情况下,收到基水分与全水分基本一 致 ,从而使实验条件与生产环境一致.而在有些情 况下,煤样的配比是按分析基进行的,而生产中必 须按收到基来配比.需要对不同的基进行换算.设 在空气干燥基条件下,A 种煤占配煤的比例为 w 一.一,B 种煤占配煤比例为w a .由于收到基水分 与全水分一般情况下基本相同,在推导公式过程中 用全水分代替收到基水分,A 种单煤的全水分表示 为“ w .,B 种单煤的全水分表示为“ J M 。,则“ 一.“ 和w B .d 与w A 。和u m ,。的关系如下o ] . W A .。 1 一甜M , A , t ∞ .耐 1 一驯M , .d , ‰,d [ 训A .。 1 一砷M ,A ,, 3 / 1 一饥J M .A 。d , 同理可以得出 叫B ,“ [ w s m 1 一训M ,B ,t 3 / 1 一w M ,B ,“ 则A ,B2 种单煤的分析基 空气干燥基 和收 到基的关系是 里 型一型盎 二型丛△ 1 211 二型丛. 幽2 驯B .d 一叫B m 1 一训M . . d 1 一驯M ,B .t ’ 如果采用单煤干燥基来计算配煤的干燥基指 标,若w 。表示A 种单煤在干燥基条件下占配煤 比例,w “表示B 种煤样在干燥基条件下占配煤的 比倒,则在干燥基条件下A 种单煤和B 种单煤的 比例关系是; 趔一些& 二型M 。1 2 W B ,d 一”B _ a r 1 一ⅡJ M ,B ,E ‘ 通过以上公式推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对配煤数学模型求解时,各项指标的基必须 一致,误差的大小是由构成配煤的单煤水分决定 的,如果各单煤所含的水分比较接近.则产生的误 差比较小,否则误差就会较大,不产生误差的条件 是各单煤所含的水分相同. 4 结论 本文得出了动力配煤新的数学模型,应用新模 型计算出的灰熔点的理论值更接近实测值.充分证 明了动力配煤灰熔点具有良好的线性可加性.并通 过动力配煤中单煤的配比与基的换算关系,可以提 高动力配煤的精确度,这在动力配煤理论的完善以 及指导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 陈文教.洁净煤技术基础[ M ] .北京堞炭工业出版 社,1 9 8 9 .1 3 0 - 1 3 4 . [ 2 ] 成玉琪,杜铭华,李文华。等.优化动力配煤是符合中 国燃煤特点的洁净煤技术[ J ] .沽净煤技术,1 9 9 7 ,3 1 91 3 . [ 3 5 刘天新,张敬运,张自劭.煤炭检测新方法与动力配煤 [ M ]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 9 9 2 .7 8 7 9 . [ 4 3 刘泽常.高洪阁.动力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计算[ J ] . 煤炭科学技木.1 9 9 9 .2 7 1 2 { 3 0 3 2 . [ 5 ] 高洪阁.优化动力配煤与脱硫技术的研究[ D ] .泰安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皖,2 0 0 0 . [ 6 ] 杨金和,陈文敏,段云龙.煤炭化验手册[ M ] .北京煤 炭工业出版社,1 9 9 8 .1 1 1 2 .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a n dI t sS o l u t i o nf o rS t e a mC o a lB l e n d i n g G A OH o n g - g e ,L IB a i y i n g C o l l e g eo f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S h a n g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T a i a n .S h a n g d o n g2 7 1 0 1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n e w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f o rs t e a mc o a lb l e n d i n g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 .A m o n gt h ei n d e x e ss u c ha s m o i s t u r e ,a s h ,s u l f u ra n dc a l o r i f i cc a p a c i t yi nt h em o d e l ,t h e r ee x i s t sf l1 i n e a rr e l a t i o n .T h em o d e lc a np r e d i e t a s hm e l t i n gp o i n tp r e c i s e l yb yc o n s i d e r i n gac e r t a i np r o p o r t i o no fa s h .H o w e v e r ,d I f f e r e n tb a s e sw i l la f f e c tt h e r e s u l to fs t e a mc o a lb l e a d i n g .T h ef o m u l ao fc o n v e r s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b a s e Sw a sg i v e n .T h ec o n v e r s i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b a s e sc a ne n h a n c ep r e c i s i o no fs t e a mc o a lb l e n d i n ga n dp e r f e c t st h en e w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 K e yw o r d s s t e a mc o a lb l e n d i n g ;a s hm e l t i n gp o i n t }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t l i n e a rr e l a t i o n ;c o n v e r s i o no f b a s e s ‘s i m p l em e t h o d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