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 7 卷第1 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0 1 .3 7N o .1 2 0 0 8 年1 月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J a n .2 0 0 8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 严德天1 ’2 ,王华2 ,王家豪2 ,王清晨1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北京1 0 0 0 2 9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 3 0 0 7 4 摘要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对沙 河街组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在该组划分出2 个二级层序、7 个三级层序及2 1 个体系 域,建立了黄骅坳陷中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其与沉积、构造演化的对应关系.根据 现代沉积学研究结果,在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划分出5 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 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深水浊积体系和湖泊体系.结果表明该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目标 主要是歧南凹陷的低位域和高位域砂体.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体系;隐蔽圈闭;沙河街组;黄骅坳陷 中图分类号P5 3 9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8 0 卜0 0 3 0 0 8 S e qu e n c e ’、 ‘ 1 ’P a t t e r na n dF o r e c a s tof5eq u e n e e5 t r a t l g r a p h l C a t t e r na n d P0 r e c a s t0 S u b t l eR e s e r v o i ro ft h eS h a h e ji eF o r m a t i o ni n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Y A ND e t i a n l ”,W A N GH u a 2 ,W A N GJ i a h a 0 2 ,W A N GQ i n g c h e n l 1 .I n s t i t u t eo fG e o l o g ya n dG e o p h y s i c s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S c i e n c e s ,B e i ji n g10 0 0 29 ,C h i n a ; 2 .F a c u l t yo fE a r t hR e s o u r c e s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G e o s c i e n c e s ,W u h a n ,H u b e i4 3 0 0 7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S h a h e j i e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i so n eo f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o i l b e a r i n g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f o r m a t i o n s .B a s e do n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a n da n a l y s e s o fc o r e s ,l o g g i n ga n ds e i s m i ci n f o r m a t i o n ,t w os e c o n d o r d e rs e q u e n c e s ,s e v e nt h i r d o r d e rs e q u e n c e sa n dt w e n t yo n es y s t e mt r a c t sw e r ei d e n t i f i e di nS h a h e j i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 o fH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T h e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f r a m e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f r a m ea n ds e d i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a le v o l u t i o nw a sa n a l y z e d .F a nd e l t as y s t e m ,1 a c u s t r i n ed e l t as y s t e m ,i n s h o r es u b a q u e o u sf a ns y s t e m ,t u b i d i t es y s t e mi nd e e pw a t e ra n dl a c u s t r i n es y s t e mw e r ei d e n t i f i e di nt h i sf o r m a t i o nb a s e do nm o d e r ns e d i m e n t o l o g y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t h es a n db o d i e so fh i g h s t a n da n dl o w s t a n da r ef a v o r a b l ee x p l o r et a r g e t si nQ i n a nd e p r e s s i o n . K e yw o r d s 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 ;s e d i m e n t a r ys y s t e m ;s u b t l er e s e r v o i r ;t h eS h a h e j i ef o r m a ~ t i o n ;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 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中国陆相 盆地岩相多变和叠合盆地多旋回发育,隐蔽油气藏 十分发育.目前,我国东部大部分盆地和探区已进 人中等或高勘探程度阶段,大型整装构造油气藏发 现的机率减小,而隐蔽油气藏的比例将逐渐增大,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已成为增加油气储量的重要方 向阻“.“十五”期问,隐蔽油气藏领域已经成为中国 东部油气储量增长的主体,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4 .6 9 1 0 8t ,占同期新增储量的5 8 .4 %[ “.但由于 收稿日期2 0 0 7 0 4 1 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K Z C X 3S W 一1 4 7 ;国家熏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项目 G 1 9 9 9 0 4 3 3 0 3 作者简介严德天 1 9 7 7 一 ,男,江苏省淮安市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E m a i l y a n d e t i a n m a i l .i g g c a s .a c .c n T e l 0 1 08 2 9 9 8 5 4 4 万方数据 第1 期严德天等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3 1 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复杂,勘探难度 大,尤其是高勘探精度的盆地和探区,如何进行隐 蔽油气藏勘探仍是处于探索阶段的难题[ 2 ‘5 。⋯. 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含油气盆地勘 探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并越来越受到石油勘探界 的重视【7 。8 j .对于油气勘探来说,层序地层学提供了 良好的概念型预测模型,通过层序地层格架体系域 和沉积岩相分布规律以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 可以预测隐蔽圈闭的类型和有利分布地区[ 9 1 | .本 文以黄骅坳陷中区为例,以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和分析方法为指导,通过高分辨率地震、测井和岩 相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层序叠加 样式、沉积体系类型和盆地的充填演化分析,在此 基础上,探索寻找隐蔽油气藏的方法. 1 区域地质背景 黄骅坳陷是早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生代陆内 伸展盆地,它以伸展构造为主,并发育与之相关的 伸展变换构造.伸展构造多期活动,产生正断层控 制的箕状半地堑、地堑和半地垒、地垒.伸展变换带 以纵向位移变换带、横向凸起变换带为特征,控制 伸展断层组合和沉积凹陷的展布和发育.伸展构造 和变换构造两种构造体系决定了盆地具有“南北分 块、东西分带”的构造构局 图1 .黄骅坳陷中区由 东西向的歧口凹陷和北东向的板桥、歧北、歧南3 个半地堑凹陷及其间的北大港、南大港2 个半地垒 凸起组成,其东西向地质剖面呈不对称的箕状半地 堑形态,具有“西断东超”、“北断南超”的特点[ 1 2 。⋯. 。 扳桥凹陷北大港凸起歧北凹陷歧P h “ 凹陷旦、 裁氏眨i 霹亨蒸歹 图1黄骅坳陷区域构造及研究区位置 F i g .1 T e c t o n i c s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a n dl o c a t i o no fs t u d ya r e a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自下而上依次接受了孔 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的巨厚沉积.沙河街组是 本区的主力含油气层系,也是目前油气勘探中寻找 隐蔽圈闭最有利的层段.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 段,分别为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沙一段又分 上、下两部分,即沙一上和沙一下.该区沙三段以盆 缘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湖区的深水浊积扇沉 积为主;沙二段以滨岸滩坝和堡坝沉积为特征;沙 一段则以高密度浊流砂体沉积为特征[ 1 ⋯. 2 地震层序地层解释 地震层序地层分析是识别和对比古构造、古沉 积间断面、建立三级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地震层 序地层分析的核心在于利用地震剖面具有系统性、 连续性、区域分布的优势,建立起全盆地的等时地 层格架. 根据削截等层序界面识别标志,黄骅坳陷中区 古近系沙河街组可划分为7 个三级层序 图2 .在 三级层序内部,根据退积、前积反射特征,可以进一 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 L S T 、湖扩体系域 E S T 和 高位体系域 H S T . 3 钻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 钻井层序地层研究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重要 的组成部分,是含油气盆地开展各项层序地层学研 究的基础.钻井层序地层分析主要是选取典型钻井 钻遇深、层段完整 ,应用测井曲线、岩芯等资料进 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 3 .1 单井岩芯沉积相分析 通过精细的岩芯观察,结合典型测井曲线特征 分析,可以进行沉积环境和沉积旋回的识别,从而 为层序及体系域划分提供证据.结合典型取芯井的 沉积相分析,黄骅坳陷中区可以识别出5 种主要沉 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 扇体系、深水浊积体系和湖泊体系. 1 扇三角洲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在 歧口凹陷羊二庄断阶带、南大港和北大港潜山构造 带两翼地区.研究区的扇三角洲具有近缘、坡陡、快 速沉积的特点.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楔状杂乱一前积 反射特征;其中根部楔状杂乱反射结构与扇三角洲 平原相对应;中前端前积反射结构与扇三角洲前缘 相对应 图2 .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主要由粗 砂、细砂以及粉砂岩组成,局部见泥砾;发育交错层 理、波状层理、平行层理等,局部见冲刷 图3 a ;整 体岩性向上变细构成正旋回特征. 2 湖泊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发 育于盆缘坡度平缓的沙一段时期.其岩性主要为 中、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以及 灰色、深灰色泥岩等,并具有较多的碳质页岩及碳 化植物碎片夹层,发育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偶见液 化变形构造;垂向上为向上变厚变粗的序列,从下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7 卷 向上依次由前三角洲相泥岩、粉砂岩变化为三角洲 前缘相的中一细砂岩夹泥岩,再变为三角洲平原亚 相的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视电阻率曲线 从下到上也依次为平直基线一指形一漏斗形一箱 形一钟形一齿形,反映了三角洲不断前积的特点. 湖泊三角洲体系的地震反射呈“S ”型前积反射地 震相特征. 3 近岸水下扇体系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于 赵家堡断层、南大港断层、港西断层、沧东断层、海 河断层的下降盘,在地震剖面上呈帚状空白一杂乱 前积反射结构 图2 .近岸水下扇上、下泥岩呈深 灰色,水平层理,质纯,见少量双壳动物化石和较多 介形虫化石,反映深水沉积背景.近岸水下扇扇根 相砾岩大小混杂,分选差,粒径最大达1 2c m ,呈飘 砾状漂浮于粗砂岩中,但砾石具有较好的磨圆度, 呈圆一次圆状,成分主要以灰岩砾、砂岩砾为主,底 部冲刷,总体显示洪水型浊流成因 图3 b . 4 深水浊积体系深水浊积体系主要分布在 板桥凹陷中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粗粒深水浊积体 系砂砾岩夹于深湖一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中,底部具 冲刷面;其地震反射分布较孤立、呈丘状、透镜状杂 乱一前积反射结构 图2 ,反映坡度较大盆缘背景 或三角洲前缘沉积斜坡导致沉积物向凹陷中心多 级输送、再沉积. 图2黄骅坳陷中区地震剖面层序地层解释图 F i g .2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m a po f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o fN W 3s e i s m i cp r o f i l ei n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5 湖泊体系滨、浅湖亚相主要由中一细砂 岩、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组成,砂岩分选较好,结构 成熟度较高,发育波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 平行层理 图3 c ,见植物茎化石,局部见较多腹足 类、双壳类化石. 图3黄骅坳陷中区沙河街组岩芯特征 F i g .3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y p i c a lc o r e so fS h a h e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c e n r a lp a r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半深湖一深湖亚相分布较为局限,主要见于沙三段 早期.岩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由褐灰色水平层理一块 状泥岩组成,质纯,含丰富的介形虫、双壳类和腹足 类动物介壳及少量植物茎化石,局部可见褐灰色水 平纹理油页岩. 3 .2 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 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主要是根据测井曲 线特征和岩性变化特征,结合其它物性、地化分析 资料,精细划分三级层序以及基准面旋回,并进行 体系域分析和沉积环境识别.以Q n 2 井沙河街组 为例,进行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 见图4 . 万方数据 第1 期 严德天等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 3 3 图4 黄骅坳陷中区Q n 2 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图 F i g .4A n a l y s i so f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o fQ n 2w e l li n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S Q E s 3 3 层序为一套扇三角洲体系前积一退 积一前积的一个完整三级层序序列.下部以水下分 流河道、远砂坝一河口坝构成低位体系域的前积沉 积特征;中部以浅湖相与远沙坝韵律沉积,构成湖 扩体系域;上部总体为一套远沙坝一河口坝的前积 序列,构成高位体系域. S Q E s 3 2 层序底部为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包 括2 个准层序构成低位进积特点;中下部以厚层深 灰色泥岩为主,间夹几个厚层灰色砂岩,反映以浅 湖一半深湖沉积为主的湖扩体系域退积沉积;高位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7 卷 体系域由灰色细砂岩和泥质砂岩、夹薄层深灰色泥 岩组成,视电阻率曲线以齿化漏斗型为主,显示扇 三角洲前缘远沙坝一河口坝一水下河道沉积特点, 整体岩性向上变粗,砂岩增加,显示出前积特征. S Q E s 3 1 层序地震剖面显示层序底部发育盆 底扇,钻井揭示为厚层砂岩发育,视电阻率曲线呈 箱型~漏斗型,明显可识别为2 个准层序,构成层 序低位体系域.层序中部视电阻率曲线以低幅细锯 齿状为主,显示湖相沉积较发育的湖扩体系域沉 积.高位体系域视电阻率曲线呈漏斗型,主要为扇 三角洲前缘沉积. S Q E s 2 层序低位体系域为厚一巨厚层浅灰色 细砂岩,局部夹2 层白色含砾不等粒砂岩,视电阻 率曲线呈漏斗型,可识别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2 个 明显的准层序.层序中上部为一套灰色泥岩与浅灰 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特点,具体可细分为河口坝、 远砂坝、水下河道等微相.总体构成湖扩体系域、高 位体系域发育的特点. S Q E s l 下层序低位体系域发育盆底扇沉积,岩 性以灰色细砂岩为主,夹薄层深灰色泥岩;视电阻 率曲线为薄的漏斗型、钟型、指型,可识别出2 个准 层序.湖扩体系域岩性以厚层深灰色泥岩为主,夹 薄层浅灰色细砂岩.高位体系域岩性以灰色细砂岩 为主,夹薄层深灰色泥岩,岩性总体向上变粗,视电 阻率曲线以漏斗型为主,显示远砂坝一河口坝~水 下河道沉积,构成3 个呈前积型叠置特征的准层 序. S Q E s l 中层序低位体系域可识别出4 个准层 序构成的大套加积一前积沉积;岩性以单层较厚的 灰色细砂岩为主,间夹薄层深灰色泥岩和灰色灰 岩;视电阻率曲线呈圣诞树型、漏斗型.湖扩体系域 岩性底部为细砂岩夹层泥岩,上部深灰色砂质泥岩 含量增大,顶部为厚层灰色灰岩;视电阻率曲线呈 圣诞树型.高位体系域由2 个准层序组成,岩性自 下而上砂岩含量增加. S Q E s l 上层序低位体系域发育较大型丘状盆 底扇,岩性以灰色细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夹薄层深 灰色泥岩;自然电位睦线呈箱状,视电阻率曲线呈 箱型一圣诞树型.层序中部为灰色细砂岩和深灰色 泥岩不等厚互层,视电阻率曲线呈细锯齿状;上部 由单层较厚的深灰色、黑色泥岩间夹薄层灰黑色辉 绿岩组成;总体构成湖扩、高位体系域发育特点. 3 .3 联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联井高精度层序地层对比目的在于变单井高 精度层序分析的“点”为横向联井剖面的“线”,从而 可以分析层序及体系域在空间上的展布方式,并为 精细的地层对比、物源分析及隐蔽圈闭预测等提供 有效的研究方法. Z 5 8 一Z 4 8 一Q n 2 一Q n 3 一Q 5 5 一Q 1 1 4 一Q 8 2 一G s 3 6 一G s 2 7 一F 4 剖面位于坳陷中部,呈N W S E 向,可与N W 3 三维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印证 图2 .下面以该剖面为例进行联井层序地层划分 及对比分析 图5 . 图5黄骅坳陷中区沙洞街组南北层序地层剖面 F i g .5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p r o f i l eo fS No fS h a h e 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c e n r a lp r a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歧南凹陷古近纪物源供给方向和数量发生了 几个阶段性变化,并与二级层序存在对应关系.沙 三段一沙二段时期,受南 埕宁隆起 、北 南大港潜 山 的双向供给,物源丰富,供给速率高,发育扇三 角洲、近岸水下扇体系粗碎屑沉积.沙一段时期,总 的物源量大幅度减少,除部分来自于埕宁隆起;由 Q n 2 井沙一上高位体系域砂体发育可推测源于西 北部的轴向物源供给已经开始发育;此阶段,南大 港潜山基本不再提供物源. 歧北凹陷沉积物源主要受南、北2 个局部潜山 物源供给,其中南部物源供给量小 沙三段一沙一 下段 、甚至缺乏 沙一中一沙一上 ;北部物源供给 量相对较大,但也仅分布于北部控制性盆缘断裂的 下降盘.由于物源供给的差别,歧南凹陷的地层含 砂率比歧北凹陷高. 南大港潜山部位缺乏低水位体系域和湖扩体 系域下部地层,高位体系域发育相对完整,结合两 侧沉积特征表明,沙三段时期,南大港潜山是重要 的物源供给区.沙二段一沙一段时期,南大港潜山 主要为水下隆起,仅在湖平面下降期短暂提供物 源.中央隆起对沉积相带的分布始终起分隔作用. 层序特征方面,沙三段时期,歧南凹陷Z 4 8 万方数据 第1 期严德天等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3 5 Q n 2 一Q n 3 井区和歧北凹陷G s 3 6 一G s 2 7 井区表 现为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前积一退积一前积的交 替特征;Q 8 2 井沙三段发育小规模低位扇、低位楔 沉积,并受潜山之下的坡折控制.沙二段一沙一段 时期,仅Q n 2 和Z 4 8 ,Q n 3 ,Q 8 2 井局部层段发育较 大规模的低位体系域,其它钻井普遍缺乏低位体系 域沉积. 有利的隐蔽圈闭或砂体主要发育在歧南凹陷, 具体包括1 层序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盆底扇、 斜坡扇沉积;2 南大港断层下盘发育的越过歧南 凹陷中心的水下扇;3 高位域砂体受剥蚀、被上 覆层序湖扩体系域遮盖形成的地层圈闭. 4 沉积演化及隐蔽圈闭预测 通过地震层序地层分析、单井高精度层序地层 划分和联井剖面对比分析,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沙 河街组被划分为2 个二级层序、7 个三级层序及2 1 个体系域 图6 . 图6 黄骅坳陷中区沙问街组 沉积充填序列与层序地层划分 F i g .6 S e d i m e n tf i l l s e q u e n c ea n dd i v i s i o no f s t r a t i g r a p h yo fS h a h e ji ef o r m a t i o n i nt h ec e n t r a lp a r t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二级层序是幕式构造活动的产物,与凹陷演化 阶段相对应∞] .S Q 工时期,研究区处于断陷活动阶 段,呈现三凹两隆的构造格局.该时期研究区扇三 角洲、水下扇体系发育,反映物源区地形起伏高差 大、盆缘陡的特点;沉积演化总体具有扇三角洲一 近岸水下扇一扇三角洲的旋回性,体现了断陷活动 逐渐增强一逐渐减弱一停滞的过程.S Q Ⅱ时期,研 究区进人断一坳转换阶段,凹陷基底总体平缓、差异 断陷作用减弱、而整体沉降增强.该时期,湖泊体系 滨岸相发育,滨岸沙坝是该时期典型沉积类型,反 映物源供给微弱、湖盆水体长期改造的沉积特点. 根据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分析,结合以体系域 为单位进行的沉积体系时空分布研究 见图7 . 图7 黄骅坳陷中区S Q E s 3 3 层序 沉积体系组成及其展布 F i g .7D e p o s i t i o n a ls y s t e m sa n dt h e i r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t h eS Q E s 3 3s e q u e n c e o ft h et h i r dm e m b e ro f S h a h e ji e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c e n r a lp a r t o fH u a n g h u ad e p r e s s i o n 通过对层序格架内隐蔽圈闭进行预测,研究区 主要发育以下隐蔽圈闭类型 1 层序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盆底扇、斜坡扇 沉积,是研究区最主要的隐蔽圈闭类型.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7 卷 2 高位体系域顶部遭受剥蚀、被上覆层序湖 扩体系域遮盖而形成的地层圈蔽. 3 大型低位和高位扇三角洲、水下扇、三角洲 前缘越过凹陷中心,在另一侧斜坡尖灭,形成上倾 尖灭圈闭. 4 湖扩体系域砂体退积并尖灭于斜坡带形成 的上倾尖灭圈闭. 综合分析认为,歧南凹陷中部是研究区最主要 的有利隐蔽圈闭或砂体发育区.各三级层序低位体 系域盆底扇或斜坡扇沉积在歧南凹陷均广泛发育; 同时由歧南凹陷中心向四周的斜坡是湖扩体系域 砂体退积尖灭、高位体系域顶部遭受剥蚀形成地层 圈闭的有利部位;受多个方向、特别是埕宁隆起长 期物源供给,歧南凹陷大型扇三角洲一水下扇越过 凹陷中心、形成上倾尖灭圈闭,凹陷深部断坪上的 低位扇也较发育,总体构成了以歧南凹陷中部为主 的隐蔽油藏有利发育区. 5 结论 1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可划分为2 个二级层序、7 个三级层序以及2 1 个体系域;识别 出五种沉积体系类型即扇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 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深水浊积体系、湖泊体 系;其中沙三段一沙二段扇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 扇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发育;而沙一段湖泊体系 滨岸相较发育. 2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物源供给的 方向和数量发生了几个阶段性变化.不同物源控制 着不同沉积体系的发育,并导致其沉积特征存在较 大差异. 3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的隐蔽 圈闭或砂体类型主要为地层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岩 性圈闭和低位体系域盆底扇、斜坡扇.歧南凹陷中 部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有利隐蔽圈闭或砂体发育区. 参考文献 [ 1 ]庞雄奇,陈冬霞,张俊.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 现状及展望[ J ] .海相油气地质,2 0 0 7 ,1 2 1 5 6 6 2 . P A N GX i o n g q i ,C H E ND o n g - x i a ,Z H A N GJ u n . P r o g r e s sa n dp r o s p e c to fr e s e a r c ho nh y d r o c a r b o na c c u m u l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s u b t l er e s e r v o i r sE J l .M a r i n eO i la n dG a sG e o l o g y ,2 0 0 7 ,1 2 1 5 6 6 2 . [ 2 ] 薛叔浩,刘雯林,薛良清,等.湖盆沉积地质与油气 勘探[ M 1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 0 0 2 2 1 0 2 1 6 . [ 3 1 谯汉生,王明明.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E J 3 .地学 前缘,2 0 0 0 ,7 4 4 9 7 5 0 1 . J I A OH a n - s h e n g ,W A N GM i n g m i n g .S u b t l eh y d r o c a r b o nr e s e r v o i r si nB o h a i w a nb a s i n [ J ] .E a r t hS c i e n c eF r o n t i e r s ,2 0 0 0 ,7 4 4 9 7 5 0 1 . [ 4 1 蔡希源.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回顾与展望[ J 1 .石油与 天然气地质,2 0 0 6 ,2 7 6 7 1 5 7 2 1 . C A IX i y u a n .R e v i e wa n do u t l o o ko fS I N O P E C ’So i l a n dg a se x p l o r a t i o nE J ] .O i l &G a sG e o l o g y ,2 0 0 6 , 2 7 6 7 1 5 - 7 2 1 . [ 5 ] 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等.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 类及勘探思路[ J 3 .石油学报,2 0 0 0 ,2 1 1 1 6 2 1 . S H E NS h o u w e n ,P E N GD a ju n ,Y A Q NQ i b i n ,e t a 1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m e t h o d so fs u b t l e t r a pr e s e r v o i r s [ J ] .A c t aP e t r o l e iS i n i c a ,2 0 0 0 ,2 1 1 1 6 - 2 2 . [ 6 ] 林雄,田景春.非构造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发展方向[ J ] .岩相古地理,2 0 0 2 ,1 7 1 2 8 3 1 . L I NX i o n g 。T I A NJ i n g e h u n .T h en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o i l ~g a sp o o l s 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r e s e a r c hs t a t u s [ J ] . L i t h o l o g ya n dP a l e o g e o l o g y ,2 0 0 2 ,1 7 1 2 8 3 1 . [ 7 3 付国民,郑荣才,赵俊兴,等.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 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J ] .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2 0 0 5 ,3 4 3 3 9 4 3 9 9 . F UG u o - m i n ,Z H E N GR o n g c a i ,Z H A OJ u n - x i n ,e t a 1 .H i g hr e s o l u t i o n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Y a n a nf o r m a t i o ni nH u a n x i a nC o u n t yo fO r d o sB a s i n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4 3 3 9 4 3 9 9 . [ 8 ] 吴因业.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J 3 . 石油勘探与开发,1 9 9 7 ,2 4 5 7 - 1 0 . W UY i n - y e .T h e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a n dp r a c t i c eo f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yi nc o n t i n e n t a lb a s i n [ J 1 .P e t r o l e u m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1 9 9 7 ,2 4 5 7 1 0 . [ 9 1 柏涛,徐志伟.层序地层学在隐蔽圈闭预测中的 应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J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 0 0 4 ,3 4 1 7 3 7 8 . B A IT a o ,X U uZ h i w e i .T h ea p p li c a t i o no fs e q u e n c e s t r a t i g r a p h yt ot h ep r e d i c t i o no fs u b t l et r a p T a k e S o n g n a nr e g i o na se x a m p l e [ J ] .J o u r n a lo fJ i l i nU n i v e r s i t y E a r t h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2 0 0 4 ,3 4 1 7 3 7 8 . [ 1 0 1 杜振川,金瞰昆,孙玉壮,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沾化凹陷下第三系为例 [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2 ,3 1 4 4 3 0 4 3 4 . D UZ h e n - e h u a n 。J i NK a n - k u n ,S U NY u z h u a n g ,e t a 1 .H i g h - R e s o l u t i o ns e q u e n c e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m o d e l s a n di t sp e t r o l e u mg e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l o w e r t e r t i a r yi nZ h a n h u aS a g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2 ,3 1 4 4 3 0 一 厅 一4 3 4 . 万方数据 第1 期严德天等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 3 7 蔡希源,李思田,郑和荣.陆相盆地高精度层序地 层学一隐蔽油气藏勘探基础、方法与实践E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2 0 0 3 2 3 5 2 4 6 . 饶丹,孙肇才,贾存善,等.中国东部下第三系 构造演化与源岩发育关系[ J ] .石油学报,2 0 0 5 ,2 6 6 1 0 1 5 . R A 0D a n ,S U NZ h a o - c a i ,J I AC u n - s h a n ,e ta 1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P a l a e o g e n et e c t o n i ce v o l v e m e n t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o u r c er o c ki nt h ee a s to fC h i n a [ J ] .A c t aP e t r o l e iS i n i c a ,2 0 0 5 ,2 6 6 1 0 一1 5 . 陈昭年,陈发景,周建生,等.黄骅坳陷中北区和 歧口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古应力分析[ J ] .现代地 质,1 9 9 7 ,1 1 4 4 7 1 - 4 7 7 . C H E NZ h a o n i a n ,C H E NF a - j i n g ,Z H o UJ i a n s h e n g ,e ta 1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a u l t sa n dp a l e o s t r e s sa n a l y s i si nn o r t ha n dm i d d l ea r e ao fH u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