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 6 卷第6 期 2 0 0 7 年1 1 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I f3 6N o .6 N O V .2 0 0 7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7 0 6 0 8 2 6 0 7 基于混合聚类的覆盖网络组播服务节点选择模型 程德强,钱建生,赵亮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 2 1 1 1 6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覆盖网络特点,以分层覆盖网络为基础构建特定源组播树,实现对组播服务 节点M s N s 的管理,并提出一种基于K M e d o i d s 和遗传算法的模型,用于网络中M S N s 的选择. 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克服了待统K M e d o i d s 算法模型对初始中。选值敏感的问题和早熟收敛 现象使其针对覆盖网络组播服务节点的选择性能明显优于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平均收敛速 度也提高近3 0 %. 关键词K M e d o i d s ;遗传算法;覆盖网络;混舍聚类 中国分类号T N9 1 9 .8文献标示码A AS e l e c t i o nM o d e lf o rM u l t i c a s tS e r v i c eN o d e sB a s e d o nH y b r i dC l u s t e r i n g C H E N GD e q i a n g ,Q I A NJ i a n s h e n g ,Z H A OL i a n g S c h o o l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E l e c t r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m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1 1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nt h eb a s i so fa n a l y s i n go v e r l a yn e t w o r k ,as o u r c e - s p e c i f i e dm u l t i c a s tt r e ew i t hh i e r a r e h ys t r u c t u r eW f l Sc o n s t r u c t e dt om a n a g et h em u l t i e a s ts e r v i c en o d e sb a s e do nN I C En e t w o r k .B a s e do nt h ea l g o r i t h m so fK M e d o i d sa n dg e n e t i c s ,ah y b r i dK M e d o i d sg e n e t i cm o d e l H K G M w a sp r o p o s e dt oc h o o s em u l t i c a s ts e r v i c en o d e s M S N s f r o mn e t w o r kn o d e s .T h e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H K G Mn o to n l ya v o i d sc o n v e r g i n gt ol o c a lm i n i m u mv a l u e ,b u ta l s oi sr o b u s t t Oi n i t i a l i z a t i o n .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 so fs e l e c t i n gM S N s ,H K G Mi ss u p e r i o rt OK M e d o i d s .a n d t h ea v e r a g ec o n v e r g e n ta p e e di n c r e a s e sa b o u t3 0 %. K e yw o r d s K M e d o i d s ;g e n e t i ca l g o r i t h m ;o v e r l a yn e t w o r k ;h y b r i dc l u s t e r i n g 对于实时流媒体的传输,覆盖组播网络[ ” o v e r l a ym u l t i c a s tn e t w o r k ,0 M N 在现有“单播路 由转发和尽力传输”的网络架构基础上,利用网络 中的计算机资源,构建有终端计算机 终端节点 构 成的虚拟网络结构 应用层网络 ,屏蔽了物理网络 的拓扑细节,克服了I P 层组播需要阿络中的路由 器的支持、可扩展性、网络管理等屏障o ] .当前, O M N 主要有基于对等主机和基于代理服务器2 种.基于对等主机的O M N 每个组成员节点都是平 等的,本身即作为接收者,又同时发送数据,自组织 成控制网络和数据转发树.基于代理服务器的 O M N 通过在网络的某些位置部署应用层代理节 点 p r o x yh o s t ,P H 或专用服务器 d e d i c a t e d s e r v e r ,D S 来实现数据的转发组播,是一种基于 固定节点配置的覆盖式组播技术,与对等型方案相 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口“] . 与Y O I D [ 4 ] ,H M T P [ 5 3 等覆盖网络协议相比, N I C E [ 3 3 采用特定源树 s o u r c } s p e c i f i e dt r e e 的方 收稿日期2 0 0 7 0 1 1 7 基金项目国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0 5 3 3 0 5 0 作者简介程德强 1 9 7 9 一 ,男- 河南省洛阳市 .博士研究生,从事覆盖网络、视频可靠传辅控制方面的研究 E .口日u 1d 哪a n g c h “g 1 6 9 .e o m n l ;0 5 1 6 8 3 5 9 9 8 2 5 万方数据 第6 期程德强等基于混台聚类的覆盖网络组播服务节点选择模型 8 2 7 式管理网络组播节点,进行大容量数据转发时,其 链路压力最均衡”] .而大容量的实时视频流媒体的 传输,对组播通道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并且要求 网络负载均衡,基于此种考虑.本文利用N I C E 结 构进行网络节点的管理,构建基于固定节点配置的 分层 h i e r a r c h ys t r u c t u r e 特定源组播树,如图1 所示.所有网络节点属于最底层L o ,节点根据相互 之间的相似度形成多个簇,并在簇中选取中心节点 簇头 ,簇头形成层L 。,然后根据L 。各节点的相似 性形成多个簇,相应的簇头构成工z ,重复以上步 骤,最终形成由全部节点组成的分层的组播基础结 构 a p p l i c a t i o nl e v e lm u l t i c a s t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A L - M I ,如图2 所示.各个簇头担负主干数据流的转 发,构成了基于特定源分发组播树.簇头代表的各 个簇把网络节点划分为各个组播岛“3 M u l t i c a s t I s l a n d ,M I ,组播岛的中心即是各个簇头,称之为 组播服务节点 M u h i c a a tS e r v i c eN o d e s ,M S N s . 覆盖网络中,组播转发树的建立要尽可能的减少网 络延时,同时保证网络负载的均衡,其中M S N s 的 选取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结 合视频图像传输的特点构建选择模型,进行M S N s 的全局摄优选取.对于实时的流媒体视频数据,其 最后一跳 叶节点与L o 层M S N s 的连接 对视频 的接收质量影响很大,为简化起见,本文只考虑L 0 层M S N s 的选取问题. 么 芏乡b 龃播服务节点M S N s 一单插通道 - 网络节点 0 蛆播岛M I 图1 分层覆盖网络节点组织关系 F i g .1 R e l a t i o n 曲i po fn o d e si nh i e r a r c h yO M N 图2 覆盖网络分层组播树 F i g .2L a y e r e dm u h i e a s tt r e ei nO M N l 相关的研究 对于组播服务节点的选择,可以归结K 中心 节点选择问题,国际上对于网络中心节点的选择可 以归纳为2 个方面的研究1 在中心节点已知的 情况下,新加人节点对中心节点的选择问题C 79 ] ; 2 在中心节点未知的情况下,根据服务特点。进行 节点相似度的定义,进行中心节点的识别与选择. C A M E R O N o ”利用高速矢量量子化理论在C D N 网络中进行转发服务器的选取和放置. C H A D H A 口“研究了通过网络节点相互间的知识 学习和推理完成在M A N E T s 网络中服务节点的 放置问题.V L E E S C H A U W E R c ”1 采用线性规划, 研究了网络游戏中的服务器放置和优化问题. Q I N ””在覆盖网络中,利用D i j k s t r a 算法生成组 播树,并通过G A 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实现组播树 转发中心节点的选择. 在N I C E 覆盖网络结构中,B A N E R J E E [ 3 ] 建 议用聚类的思路进行覆盖网络组播岛转发节点的 选择,但在文中未对聚类的方法进一步阐述.以此 为基础,本文依据K M e d o i d s 算法对孤立点具有 很好的健壮性的特点o “,结合遗传算法的高效率 全局优化能力,设计基于K M e d o i d s 和遗传算法 的模型 h y b r i d K M e d o i d s g e n e t i cm o d e l , H K G M ,进行组播服务节点M S N s 的选取和组播 岛划分,达到构建基于固定节点配置的分层组播覆 盖网络的目的.并且,针对视频传输对延时和节点 的处理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模型的设计以M S N s 的度 d e g r e e 和物理链路延时R T T 为节点特征属 性,进行M S N s 的选取,使分层覆盖网络进行实时 视频流转发时,网络负载均衡,并且视频传输的网 络延时最小.国际上利用K - M e d o i d s 和遗传算法 实现混合聚类应用于覆盖网络组播岛划M S N s 选 取非常少见,但在其他领域已有应用.S H E N G 口” 采用混和聚类算法H K A 完成了基因数据识别和 划分.在国内,厍向阳“”完成了基于障碍物约束的 空问数据聚类和划分.叶苗群口”通过对网络中 W e b 日志的识别完成W e b 用户行为的分析. 2M S N s 选择模型设计 21 问题的描述 组播覆盖网络中组播岛的划分和M S N s 的选 取采用聚类分析来实现,其目的是根据节点的度和 传输延时,将网络划分为若干组播岛,并选择出簇 头 M S N s ,使在一个组播岛中的对象距离对应 M S N s 最近,而不同M S N s 间的距离最远“”. 设覆盖网络中有n 个网络节点组成样本集,每 个样本节点有m 个属性,若令z ,为网络节点的m 维特征向量,则V , 1 7 dc R 棚使z , z 1 ,,z 卸,⋯, 蚕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6 卷 z , ’,因此网络节点特征属性矩阵可表示为 X ⋯ Z l ” ⋯Z 2 “ ● ⋯Z 瑚 一{ z i 耐。, 1 式中z d 为样本j 的第i 个特征属性值,i ∈{ l ,2 , ⋯,m ,J ∈{ 1 。2 ,⋯,”} .由于各特征属性值存在量 纲和数量级的差异,为了消除相互影响,利用极差 正规化方法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则网络节点特征 属性均匀映射到空间R ⋯ E o ,1 ] ⋯上,其映射 关系如下 z “~“一美,㈣ 式中z ~为特征属性矩阵第i 个特征属性的最大 值,z 一。为第i 个特征属性的最小值;由式 2 的映 射关系可得到特征属性矩阵x 的归一化矩阵 S 一 1 1 卸2 S 2 1 S Z Z ● ● S m l 5 m 2 知为z 。归一化处理过样本属性值,即网络节 点j 的第i 个特征属性归一化值,z 。∈[ o ,1 ] ,且 i ∈{ 1 ,2 ,⋯,m } ,j ∈{ 1 ,2 ,⋯,月 . 在覆盖组播网络中,根据各节点对接收的视频 图像实时性要求和节点对视频信号处理能力的不 同。节点属性权向量为 w 一 w l ,m ,⋯,∞。 c j P ,∑W 。一1 . 4 i l 22 K - M e s 选择模型 该模型将m 维网络节点特征向量x ,划分为c 个组 组播岛 ,使得组播岛内网络节点的相似度 最高,即各节点到对应M S N s 的距离 目标函数 达到最小.考虑到节点矢量中各属性值对划分结果 的影响不同,节点样本j 与组播岛 的中心特征矢 量 M S N s 的相似度采用广义欧式权距离的平方 表示,即 d Ⅲ 0 w 。 封一仉 02 一∑[ ∞, 略一口 ] 2 . 5 i 1 样本≈一 5 l j .%,⋯,s 忡 ’,』∈ 1 ,2 ,⋯,n , h 一 s 。 ,s 。,⋯,s _ 7 ,h ∈{ 1 ,2 ..,c 为组播岛h 的M S N s 中心矢量.同时为了反映了网络节点样 本s ,与第 个M S N s 中心n 的差异程度,根据} 近邻法则,引入网络节点的隶属度矩阵u ,即 f 1 巩,一r a i n { d H , ““2 、o d * ≠m i n { d “ , 1 ≤ ≤f ,1 ≤J ≤n ,≈≠j . 6 由于一个网络节点只能属于一个M S N s ,则 “i ∈M 。 网络节点划分空间 M h 一{ “∈F “1V h ,V j ,“_ ∈{ 0 ,1 ; fⅣ V J ,∑U h /一1 ;V ,0 ∑“Ⅳ n } . 7 1,一1 因此,由式 5 和式 6 ,目标函数可定义为 f月 J u 一∑∑0 ”; s j h | | 2 一 1 ,一1 fm ∑∑“~∑[ ”。 如一。m r , 8 式中t 饥是组播岛中M S N s 的矢量,即对应组播岛 中所有矢量的均值 n 2 j H ≈s I “ O h 一2 } ,1 ≤ ≤c . 9 二“H J 2 I K M e a n s 模型选择M S N s 流程如下 1 从所有样本节点中,随机选择女个节点,对 M S N s 进行初始化,并确定阈值和最大迭代次数. 2 根据式 6 和最近邻法则确定隶属度矩阵 U . .3 根据式 8 计算目标函数,如果其值小于阈 值,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停止运行并输出结果.否 则,继续. 4 根据式 9 修正聚类M S N s 位置,转向第2 步. K M e a n s 选择模型具有算法简单且收敛速度 快的特点““,但采用节点均值 质心 作为聚类中 心 M S N s ,是一个抽象点,不是具体的节点;除此 之外,K M e a n s 算法对孤立点非常敏感m ] .而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采用实际节点作为聚类中心,可 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K - M e d o i d s 模型选择M S N s 流程如下 1 从所有样本节点中,随机选择 个节点,对 M S N s 进行初始化,并确定阈值和最大迭代次数. 2 根据式 6 和最近邻法则确定隶属度矩阵 U . 3 根据式 8 计算目标函数,如果其值小于阈 值,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停止运行并输出结果.否 则,继续. 4 随机在组播岛内选择非M S N s 节点代替 M S N s ,转向第2 步. 但是,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和K M e a n s 选择 模型都采用基于目标函数的算法,通常采用梯度法 札‰;‰ 万方数据 第6 期程德强等;基于混合聚类的覆盖网络组播服务节点选择模型 求解极值,其搜索方向沿着能量减小的方向进行, 使得算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并且算法也存在对 初始中心选择敏感的问题C 1 4 , t 8 ] . 2 .3 H K G M 选择模型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 其显著特点是隐含并行性和对全局信息的搜索能 力,是一种高效率的随机全局优化搜索算法.本文 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高效搜索能力解决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对初始中心敏感问题,同时,针对标 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现象““2 1 ] ,根据覆盖网络 M S N s 的特点,引入基因差异控制和变异精英控制 策略,对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行修正, 限制适应度差的个体生成,在缩小搜索空间、加快 收敛速度的同时,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 2 .3 .1 编码 编码的对象是组播岛中心M S N s .若需对Ⅳ 个样本节点划分到c 个组播岛中,则在样本中随机 选择”组对象,每组c 个点,代裘c 个组播岛中心 M S N ,并进行实数编码。则第i 个个体可用y 。 讪1 ,让∥”,_ 。 ∈R 州‘表示,其中%∈{ 码l l ≤ %≤N ,1 ≤i ≤n ,1 ≤j ≤c } 代表第i 个个体中 第J 个组播岛对应的M S N ,因此,构成了n f 维 的初始搜索空间.此种编码方法避免使用特殊的交 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同时也克服了样本数目多时, 二进制编码时搜索空问巨大的缺点”⋯. 2 .3 .2 产生初始种群 在网络节点中,随机选择n 个个体组成初始种 群,每个个体代表一组聚类中心,即一组M S N s .初 始种群中个体数目太小,易失去多样性;如果太大, 则达到最优时的时间消耗过大.经验表明D6 ] 种群 个体数目应大于3 0 ,不必高于7 5 .记y 。 f 一 { _ ,- £ ,口口 f ,⋯,口。 f 表示第t 代进化群体中的 第i 个个体,则第t 代进化群体可表示为v £ 一 { V - f ,V z f ,⋯,V 。 f 7 .随机产生F O ,N ] 区间 的整数逐个填充n 个个体的基因链,由于产生的随 机数服从均匀分布,因此,初始种群遍历整个解空 间,能充分反映优化问题解的性态口“. 2 .3 .3 适应度选择 组播岛中的对象偏离M S N s 的距离最小,根 据式 8 ,以类内平方误差和 W G S S 为聚类目标 函数,目标函数越小。则聚类质量越好,相应的个体 适应度越高.令J 表示第k 个个体的目标函数, 定义其适应度为 , 女 一1 / 1 J . 1 0 2 .3 .4 遗传操作 1 选择算子 选择算子采用赌轮法获取,即根据个体的适应 度在当前种群全部个体适应度之和中所占比例,进 行个体的选择,则第i 个个体的选择概率为 p V , , i /≥, i 一1 ,2 ,⋯,月 . 1 1 。k - - I 2 交叉算子 为了维护群体多样性,避免算法的过早收敛, 采用近邻配对原则对个体实现交叉,此种交叉方法 可避免较优模式过快的扩散,而且还符台基因算法 细粒度并行模型的要求,易于获得较大的并行 度”“.由于在覆盖网络中,对组播岛中心节点 M S N 采用实数编码时,每个基因代表一个M S N , 基因长度有限,因此本文采用整体算术交叉o “相 互交换两个配对个体的基因. 若个体p V 。 P 。 m 为变异 概率 ,采用单点变异,即随机选择其某一位基因 进行非一致性突变,并把参与变异的分量作随机扰 动,这个扰动在进化初期变化范围较大,随着进化 代数的增加扰动变化范围逐渐减小,以此加强进化 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即 。 c h i l d i j p a r e n t i j 8 , 1 4 式中8 一口* 。] ,口为 - - 6 ,6 区间的均匀分布随 机变量,A l /t ,K 为正整数,t 为迭代次数,[ * ] 表示取整数. 4 基因差异控制 群体中每个个体代表一组组播岛中心,在交叉 和变异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个个体中同一基因重复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6 卷 出现的现象.但是,在O M N 中,M S N s 是一组彼此 不同的网络节点,不可能出现含有相同基因的个 体,因此,采用基因差异控制,完成对交叉和变异过 程中,限制具有相同基因的不良个体的产生.个体 基因差异控制步骤如下a .对于第t 代的第i 个个 体V ; £ { 口n f ,口;2 £ ,⋯,口。 £ ,若Vu 。, 。。 m ≠“ ,m n ,使。。一≈。,可判断个体中出现 重复基因;b .随机产生[ 一1 0 ,1 0 3 区间随机整数d , 利用。。一”。 d 修正个体重复基因,修正后的基 因%应满足2 个条件.a .‰在实数编码的基因有 效取值范围内,即0 v 。 N .b .修正后的‰不 能和现有个体中的其他基因相同,若存在相同基 因,重新执行基因差异控制操作. 5 变异精英控制策略 H K G M 选择模型的遗传操作中,选择高交叉 概率对个体进行整体算术交叉,加快新个体产生的 速度,保证群体多样性.为了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 能力,选择高变异率进行个体单点非一致性变异, 传统的全种群变异策略认为变异概率P 。不能太 大““”’2 “,否则高频度的变异将使遗传算法趋于 纯粹的随机搜索. 本研究在变异操作中,采用变异精英控制策 略,如果变异后的个体产生退化现象,即适应度减 少,则取消此次变异,保留父个体;否则,进行变异, 以此来实现对种群内不良个体的高概率变异,不会 破坏优良个体,因此,即使变异概率很大,也可以保 证解的收敛性.同时在变异中引入随机扰动,并使 扰动范围随进化代数减小,进一步提高进化后期的 局部搜索精度. 25 模型终止准则 当进化代数达到最大进化代数G 或者结果没 有明显改进时,即t G 或IJ £ 一J 卜一1 l e e 为小正整数 时,算法终止,其中J £ 如式 8 定 义. 3 仿真实验 取每组网络节点样本集包括1 5 0 个网络样本 节点,即n 一1 5 0 .通过n 阶对称方阵A 一{ a d } 。 表示节点间的网络链路R T T 传输延迟,根据网络 节点的特点,则方阵元素哪满足一下特点 艇a l j 篇篙iC m j , ,, 0 Ⅲ, 【蛳一%一 i j , 式中d ,,表示i 节点到J 节点的R T T 延迟,反映当 前端到端网络传输质量,为不失一般性,各节点间 R T T 延迟随机生成,为服从[ 1 ,4 0 0 ] 的均匀分布的 自然数. d e g r e e 。为节点i 的度,表示i 节点的视频数据 处理能力,为服从[ 1 ,5 ] 的均匀分布的自然数.当 d e g r e e ,一1 时,表示i 节点处理能力最强;当 d e g r e e .一5 时,表示i 节点处理能力最弱.根据式 2 分别对节点问的延迟和节点的度进行归一化 处理,消除不同量纲对聚类划分的影响.令毗和 ”z 分别为网络链路延迟和节点的视频数据处理能 力权值,则根据式 5 节点J 与节点h 的距离可定 义为 d s ,,% 一““[ w } Ⅱ W ;d e g r e e ] , 式中‰满足式 6 约束. 随机生成1 0 组网络节点样本集,每组1 5 0 个 节点.对于每组样本集,随机生成初始种群,其种群 个体数目为3 0 ,每个个体中有5 个基因,即5 个组 播服务节点.利用V C 6 .0 实现仿真算法,并编 译计算得到实验结果。算法运行硬件平台为I B M T h i n k P a dR 6 0 ,1 .8 G H z 主频,5 1 2 M 内存.通过第 1 次实验,利用H K G M 选择模型和K M e d o i d s 选 择模型进行组播服务节点M S N s 的选取,并根据 式 8 ,以W G S S 为聚类目标函数,达到稳定最优 解时,目标函数越小,则M S N s 选择性能越好,即 聚类质量越高.2 种选择模型针对1 0 组网络节点 样本集,选择出最优解时的最小目标函数如图3 所 示,其中J ⋯表示最优解对应的目标函数,S 为网 络节点样本集.图4 为收敛速度比较,其中,为收敛 到最优解时的迭代次数. S 图3H K G M 和KM e d o i d s 模型对M S N s 选择性能比较 F i g .3 P e r f o r m a n c ec o m p a r i s o no fs e l e c t i n gM S N s b e t w e e n H K G Ma n dK M e d o i d sf o rd a t aS e t s 8 0 7 0 6 0 、5 0 4 0 3 0 2 0 S 图4H K G M 和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收敛速度比较 F i g .4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c o n v e r g e n ts p e e d sb e t w e e n H K G Ma n dK M e d o i d s 万方数据 第6 期程德强等;基于混合聚类的覆盖网络组播服务节点选择模型 由图3 可知,对于不同的数据集,H K G M 选择 模型对最优M S N s 的选择能力明显强于K -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并且由图4 可看出H K G M 选择 模型收敛到最优M S N s 的速度快于K M e d o i d s 选 择模型. 第2 次实验中,对于同一组样本集,分别利用 H K G M 选择模型和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进行1 0 次实验,进行最优M S N s 选择.保证每次H K G M 选择模型的初始种群不同,并且保证每次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的初始中心节点不同,每次实验进 行1 0 0 次迭代,得到最优M S N s ,其对应目标函数 如图5 所示,其中J 。。表示最优解对应的目标函 数,n 为实验次数. 1 4 1 2 I O { 8 6 4 2 O2 4 6 81 0 图5 对于同一数据集H K G M 和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性能比较 F i g .5 P e r f o r m a n c ec o m p a r i s o no fs e l e c t i n gM S N s b e t w e e n H K G Ma n dK M e d o i d sf o rad a t as e t 通过图5 的比较发现,在初始种群改变的情况 下,H K G M 选择模型通过M S N s 的选择,都能收 敛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全局最优值.而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选择不同的初始中心,达到最大迭代次 数时,其最优目标函数起伏很大,这主要是因为, 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存在对初始中心敏感的问题, 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这与理论分析也一致. 4结论 1 H K G M 选择模型,克服了传统K M e d o i d s 选择模型对初始中心的敏感问题. 2 在个体进化过程中,引入基因差异控制和 变异精英控制策略,对基本遗传算法改进,加强了 H K G M 选择模型对样本空间局部搜索能力.并避 免了早熟收敛. 3 与K M e d o i d s 相比较,其平均收敛速度提 高近3 0 %. 致谢t 本文得到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F 2 0 0 4 2 3 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 1 ] Y E O C K ,L E E BS .E R MH .As u r v e yo fa p p l i e a t i o nl e v e lm u h i c a s tt e c h n i q u e s [ J ] .C o m p u t e r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2 0 0 4 ,2 7 1 5 1 5 4 7 1 5 6 8 . [ 2 ] D I O TC ,L E V I N EB ,L Y I ,E SJ ,e ta 1 .D e p l o y m e n t i s s u e sf o rt h eI Pm u l t i c a s ts e r v i c e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刀.I E E EN e t w o r k 。2 0 0 0 .1 4 1 7 8 8 8 . [ 3 ]B A N E R J E Es ,B H A T T A C H A R J E EB ,K O M M A R E D D YC .S e a l a b l ea p p l i c a t i o nl a y e rm u l t i c a s t [ c ] //A C MS I G C O M M .P i t t s b u r g h A C MP r e s s , 2 0 0 2 2 0 5 2 1 7 . [ 4 ] F R A N C I SP .Y o i d e x t e n d i n gt h er n u l t i c a s ti n t e r n e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E B /O L ] . 2 0 0 0 0 9 2 3 .h t t p //w w w . a c i r i .o r g . [ 5 ]Z H A N GB e i - c h u a n ,J A M I NS ,Z H A N GL i - x i a . H o s tm u l t i c a s t af r a m e w o r kf o rd e l i v e r i n gm u l t i c a s t t oe n du s e r s [ c ] //I E E EI N F O C O M2 0 0 2 .N e w Y o r k I E E EP r e s s ,2 0 0 2 1 3 6 6 一1 3 7 5 , [ 6 ] 沈波,张宏科.刘云.覆盖网络组措压力与深长 度的性能评价模型口] .系统仿真学报。2 0 0 5 ,1 7 f5 1 1 0 7 一1 1 1 0 . S H E NB o ,Z H A N GH o n g - k e ,L I UY u n .P e r f o r m a n c ee v a l u a t i o nm o d e l sf o rs t r e s sa n ds t r e t c ho fo v e r l a yn e t w o r km u l t i c a s t [ J ]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S y s t e m S i m u l a t i o n ,2 0 0 5 ,1 7 5 1 1 0 7 1 0 . [ 7 ] A G R A W A LA .C A S A N O V AH .C l u s t e r i n gh o s t si n P 2 Pa n dg l o b a lc o m p u t i n gp l a t f o r m s [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t h e3 “I E E E /A C MC C G r j d .T o k y o I E E E C o m p u t e rS o c i e t y ,2 0 0 3 3 6 7 3 7 3 . [ 8 ] B A K I R A SsA p p r o x i m a t es e r v e rs e l e c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si nc o n t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w o r k s [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2 0 0 5I E E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S e o u l I E E EP r e s s ,2 0 0 5 { 1 4 9 0 - 1 4 9 4 . [ 9 ] P R A S A DV e n t a k e s h a ,S H A N K A RR ,J A M A D A G N IHN ,e ta 1 .S e r v e ra l l o c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sf o rV 0 l P c o n f e r e n c i n g [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t h eF i r s tI n t e r n a t l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D i s t r i b u t e dF r a m e w o r k sf o r M u l t i m e d i aA p p l i c a t i o n s .B e s a n c o n ;I E E EC o m p u t e r S o c i e t y ,2 0 0 5 5 4 6 1 . [ 1 0 ] C A M E R O NC .L O WS H ,W E IDX .As e r v e ra l l o c a t i o na n dp l a c e m e n ta l g o r i t h mf o rc o n t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t h e2 0 0 2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o r yW o r k s h o p .B a n g a l o r e ;I E E EP r e s s .2 0 0 2 2 6 2 8 . [ 1 1 ] C H A D H AR ,P O Y L 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