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 7 卷第4 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0 1 .3 7N o .4 2 0 0 8 年7 月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J u l .2 0 0 8 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 孟召平,田永东,雷呖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1 0 0 0 8 3 摘要为了对煤层含气量进行定量预测,采用B P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建立了煤层含气量预测的 B P 神经网络模型.以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为对象,分析得出了影响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 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煤层有效埋藏深度、煤变质程度和煤岩、煤质特征等,选择了煤层有效埋 藏深度、水分与灰分以及镜质组最大反射率3 参数作为B P 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建立了 煤层含气量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B 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煤层舍气量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表明B P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反映煤层含气量与主控因素之 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相对误差小于1 0 %,预测效果明显地优于基于 朗格缪尔方程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关键词煤层气;含气量;B P 神经网络模型 中图分类号P6 1 8 .1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 一1 9 6 4 2 0 0 8 0 4 一0 4 5 6 0 6 P r e d i c t i o nM o d e l so f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B a s e do n 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s M E N GZ h a o _ p i n g ,T I A NY o n g d o n g ,L E IY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G e o s c i e n c e ,C h i n aU n i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1 0 0 0 8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p r e d i c t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a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m o d e l 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u s i n ga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p r e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 .B a s e do nt h ep r i m a r ym i n e a b l e c o a lb e di nt h es o u t h e r nQ i n s h u ib a s i n ,t h em a i nc o n t r o l l i n gf a c t o r s , i n c l u d i n gt h ee f f e c t i v e b u r i e dd e p t ho fc o a ls e a m ,t h em e t a m o r p h i cd e g r e eo fc o a l ,t h ec o a lr o c ka n dt h ec o a lq u a l i t y t h a ta f f e c t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w e r ea n a l y z e d . T a k i n gt h ee f f e c t i v eb u r i e d d e p t h .o fc o a ls e a m ,m o i s t u r ea n da s h ,m a x i m a lr e f l e c t a n c em e a nv a l u eo fv i t r i n i t ea st h eb a s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q u a n t i t yo f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m o d e l s ,t h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g a sc o n t e n t o ft h ec o a ls e a ma n dt h ef a c t o r sa n dt h e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p r e d i c t i o nm o d e lw e r ep r o p o s e d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o ft h e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m o d e lh a s s t r o n ga b 订i t yf o rn o n l i n e a ra p p r o a c hw h i c hc a na c t u a l l yr e f l e c t t h en o n l i n e a r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a n dm a i nc o n t r o l l i n gf a c t o r s .T h es m a l le r r o r so fl e s st h a n10 % b e t w e e nt h ep r e d i c t i o nv a l u e sa n dm e a s u r e dv a l u e sw e r ea c h i e v e d ,w h i c hi so b V i o u s l ys u p e r i o r t ot h a tw i t ht h eL a n g m u i re q u a t i o n . K e yw o r d s c o a lb e dg a s ;g a sc o n t e n t ;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m o d e l 收稿日期2 0 0 7 1 0 一1 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7 7 2 1 0 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 7 3 项目 2 0 0 7 c B z 0 9 4 0 5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 专项资金项目 2 0 0 2 4 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2 0 0 5 0 2 9 0 0 0 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孟召平 1 9 6 3 一 ,男,湖南省泪罗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从事矿井工程地质和煤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 E .啦I l m z p c u m t b .e d u .c nT e l l1 3 6 5 1 0 7 3 1 9 0 万方数据 第4 期孟召平等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4 5 7 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如 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一 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 。9 ] .以往对煤层含气量 评价与预测的主要方法有钻孔岩芯实测含气量 法[ 6 ] 、煤层含气梯度法[ 2 ’5 ] 如基于朗格缪尔方程的 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 和地质统计分析法[ 3 ] 等.钻 孔岩芯实测含气量法适用于在探明的煤炭储量范 围内有一定数量的钻孔煤芯含气量实测值.煤层含 气梯度法主要适用于同一构造单元中的深部预测 区或不同构造单元中基本地质条件相近的预测区, 其应用的理论基础是含气性主要受控于煤层埋藏 深度,是目前深部煤层含气性预测采用的主要方 法.传统的地质统计分析预测方法是利用有代表性 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出煤层含气量分布 模型,并以此来预测未采掘区的煤层含气量.由于 1 回归分析受到模型选择、校验水平确定、方程组 的病态、原始数据异常值等因素影响,使回归模型 常常不切实际,预测误差偏大,达不到预期效果; 2 由于煤层含气量受多种地质因素影响,它们之 间关系复杂,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有些甚至 是随机的,模糊的,利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表达它们 之间的内在关系口- 1 1 ] .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极 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与输 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12 。1 5 ] .为此,本文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以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为依托, 从影响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分布的主要地质 因素人手,采用B P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建立 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网络模型,对煤层含气量进 行预测,试图探索一条煤层含气量预测的新途径. 1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含气量分布主控因素 煤层含气量的分布主要受煤层的生气条件、储 气条件和保存条件所控制,所有影响这些条件的因 素都影响着煤层含气量的分布,包括地质构造、煤 层顶底板岩性、煤岩、煤质、煤变质程度、埋藏深度 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造成煤层含 气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煤层有效埋藏深度、 煤变质程度和煤岩、煤质特征等,这些资料丰富且 容易获取,具有普遍意义,基于这些参数利用B P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煤层含气量进行定量预测. 1 .1 煤层有效埋藏深度 煤层埋藏是煤化作用进展的根本条件,对煤层 气的生成和保存自始至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 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地区煤层埋深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性决定了煤层气生成和保存条件存在显 著不同.自印支期以来,本区构造分异显著,地壳经 历了数次抬升与沉降,造成差异性沉积和差异性剥 蚀,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否得到很好 的保存,还有赖于构造分异作用导致的煤层有效埋 藏深度,郎主采煤层顶板到新生界基底之间的厚度 的变化.有效埋藏深度增大,煤层气的保存能力不 断增强,含气量也随之增加.三叠纪末以后,本区抬 升剥蚀作用有可能降低了煤层含气量.主采煤层顶 板到新生界基底之间的厚度反映了不整合面形成 后残存的盖层厚度,也反映了煤层有效埋藏深度. 该不整合面在含煤地层抬升遭受剥蚀期间控制了 煤层气自然释放的幅度. 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实测煤层气含量资料 统计表明,煤层含气量随有效埋藏深度增大而增高 图1 ,整体呈正相关关系,这反映出煤层距不整 合面越近,自然脱气程度越高,同时也说明,抬升剥 蚀作用破坏了本区煤层气的保存条件. , ■ E ≤ 删 扩 缸 Ⅱl { 蝼 有效埋藏深度/m 图1煤层含气量与有效埋深关系 F i g .1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 a n de f f e c t i v eb u r i e dd e p t h 1 .2煤变质程度 煤变质程度关系到煤层的生气量以及煤储层 特性等问题.煤的挥发分产率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 是反映煤化作用的有效指标,其中又以镜质组最大 反射率应用效果最好.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作为衡量 煤化程度的最好标志,能直接地反映有机质的生烃 过程.沁水盆地实测主采煤层镜质组最大反射率 R 。。一1 .9 6 %~4 .2 5 %,平均R 。。一2 .9 9 %.实测 含气量资料统计表明,尽管研究区煤层含气量与镜 质组最大反射率之间离散性较大,但从图2 中明显 看出,煤层含气量随镜质组最大反射率的增大而增 高的规律,整体也呈正相关关系. e 2 5 ’2 0 蔷1 5 扩1 0 怒s 万方数据 4 5 8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7 卷 1 .3 煤岩、煤质特征 煤岩、煤质差异主要是通过其生气条件和吸附 性能的不同影响煤层含气量的不同,同样关系到煤 层的生气量以及煤储层特性等问题,不同成因类型 的煤中灰分产率及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煤中水分 灰分作为衡量煤质的重要参数,煤的灰分产率和 有机质含量直接受控于煤岩类型L 2 j ,富矿物暗煤灰 分产率高,其次为矿物充填的丝炭,再次为亮煤,镜 煤的灰分产率最低. 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实测水分 灰分资料 统计表明,煤层含气量随水分 灰分的增大而降低 图3 ,整体呈负相关关系,这反映出煤层中水分 灰分的增加对煤层含气性是不利的,同时也说明 煤层煤质对煤层含气性的控制作用.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选择了煤层有效埋藏深 度、水分 灰分和镜质组最大反射率3 个因素作为 煤层含气量预测的基本特征量对煤层含气量进行 预测. f 、2 5 ’2 0 谪1 5 扩l O 怒s 媾0 水分 灰分/% 图3 煤层含气量与水分 灰分关系 F i g .3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o a lb e dg a s c o n t e n ta n dt h em o i s t u r ea n da s h 2 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的确定 人工神经网络 a r t i f i c i a l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是由 人工神经元 简称神经元 互联组成的网络,在理论 上可以任意逼近任何非线性映射.根据网络中神经 元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将人工神经网络分为分层网 络和相互连接型网络两大类,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分 层网络,根据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之差,对网络的 各层连接权由后向前逐层进行误差校正的多层前 馈网络,简称B P 神经网络.该算法所采用的学习 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部分组成.在正向传 播过程中,输入模式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 传向输出层,如果输出层不是期望的输出,则误差 信号从输出层向输入层传播,即反向传播,在反向 传播过程中调整个层间连接权及各层神经元的偏 置值,以便误差逐渐减小[ 9 12 | .因此,该方法的实质 是求误差函数的最小值,它通过多个样本的反复训 练,将多个已知样本训练得到的各层连接权及各层 神经元的偏置值等信息作为知识保存,以便对未训 练样本值进行预测,计算过程如图4 所示.B P 神经 网络模型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强容错性、计算简 单、并行处理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 图4B P 神经网络计算流程 .F i g .4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f l o wd i a g r a m o ft h e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合理的选取影响煤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对准 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起关键性的作用.根据前面的 分析将煤层有效埋藏深度、水分 灰分、镜质组最 大反射率3 个影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 确定出输入端点个数为3 .对于隐含层节点数即神 经元数目的选取并没有通用的理论,只有一些经验 公式.K o m o g o r o v 理论证明一个具有n 个节点输 入层,2 咒 1 个节点的隐层和m 个输出节点的输出 层的3 层B P 网络,可以精确地表达任一个连续函 数.目前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当输入节点为竹个时, 选择隐层节点为2 咒 1 个,所确定的单隐层B P 网 络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并能保证网络精度. 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经过实 际训练的检验来不断调整.根据以上的分析,该模 型采用3 层B P 网络,由于输入神经元有3 个,因 此,这里为中间层神经元个数设为7 ,由此确定出 B P 结构为3 7 一1 .具体的结构如图5 所示. 输入层隐含层 输出层 图5B P 神经网络模型拓扑 F i g .5T o p o l o g i c a lg r a p ho f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sm o d e l 万方数据 第4 期 孟召平等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4 5 9 将煤层有效埋藏深度、水分 灰分、镜质组最 大反射率3 个因素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煤层 含气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预测建模,即输入 参数向量X 一 X ,,X z ,⋯,X 。i 。。。捌。。 1 ‘中 n i n p u t n o d e s 3 表示输入节点数,输出参数向量 中l , y 1 ,y 2 ,⋯,y 。。u I p 咖o e d 。。 1 中价o u t p u t n o e d e s 1 即煤层含气量一维变量.在进入人工神经网络 训练之前为了消除主控因素不同量纲的数据对网 络训练和预测结果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处理,以提高网络训练的效率和精度. 对于数值型的学习样本以及输出数据利用式 1 进 行归一化处理,每个节点的输出值为O ~1 . x ;一缝 1 式中X 。。,X 。X 7 i 分别为原始样本数据组的最 大值、最小值和实测值. 3B P 神经网络模型及其预测 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给定的映射关系的模拟,通 过学习训练后才能完成.网络进行训练时,首先要 提供一组训练样本,其中的每个样本由输入与目标 输出所组成.如果提供的样本足够多,而且有很强 的代表性,网络会通过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找出 主控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把样本序 列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网络训练, 使网络按照学习算法调节结构参数,直到满足要 求;测试集则是用于评价已训练好的网络的性能是 否达到我们的目的,最终得到满意的预测模型. 表1 为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训练样本集,其 中前3 项为学习样本中的输入因子,输出因子为实 测煤层含气量,在3 5 个数据点中,其中2 9 个数据 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6 个数据作为测 试样本. 衮1B P 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集及预测误差统计 T a b l e1 T r a i n i n gs 枷p I es e to fB PN e u r a IN e t w o r k sm o d e la n di t sp r e d i c t i o ne r r o r 样本编号煤鼍翳藏水分 灰分/%篙警荡实掣鬻慧彰怒鼍嚣7 绝对误差/m 相对误差/% 13 2 1 .7 21 3 .8 4 4 .0 6 1 0 .5 3 1 0 .8 40 .3 12 .9 4 25 1 7 .6 01 1 .O O1 .9 69 .3 99 .5 5O .1 61 .6 9 35 0 7 .5 04 2 .3 42 .1 44 .0 54 .0 8O .0 3O .7 6 45 1 1 .6 0 2 6 .4 12 .0 41 1 .3 91 1 .4 0O .0 1O .0 9 54 7 1 .8 51 3 .0 52 .9 91 9 .6 3 1 9 .3 9 一O .2 4 1 - 2 5 65 8 8 .3 31 4 .4 73 .3 41 3 .6 41 3 .6 0O .0 4一O .2 6 74 7 0 .0 51 1 .3 12 .2 44 .9 25 .O OO .0 81 .5 8 8 5 7 0 .2 51 5 .3 33 .6 11 6 .0 71 6 .1 9O .1 2O .7 2 95 4 2 .0 01 4 .1 82 .7 51 0 .5 3 1 0 .5 6 O .0 30 .2 6 1 06 9 0 .4 01 5 .1 13 .0 31 1 .5 71 1 .6 2O .0 50 .4 7 1 13 3 4 .9 01 5 .2 93 .5 41 2 .7 41 2 .8 70 .1 30 .9 8 1 24 7 5 .9 51 2 .6 62 .0 77 .0 86 .8 20 .2 63 .7 2 1 35 1 2 .2 01 3 .0 53 .2 01 1 .5 3 1 1 .4 7 一O .0 6一O .5 2 1 44 9 5 .6 02 0 .4 23 .2 91 2 .7 41 2 .7 10 .0 3一O .2 3 1 54 8 6 .1 01 4 .2 53 .1 61 1 .O O1 1 .1 5O .1 51 .3 3 1 6 4 8 3 .O O 1 4 .9 43 .3 31 3 .5 81 3 .5 00 .0 8 一O .5 6 1 7 5 0 5 .8 01 3 .6 13 .3 81 7 .4 01 7 .5 0 0 .1 0O .5 6 * 1 85 5 1 .1 01 7 .3 13 .2 01 4 .8 41 2 .4 12 .4 31 6 .3 7 * 1 94 8 3 .8 01 8 .2 03 .1 91 3 .2 31 1 .8 8一1 .3 5~1 0 .2 3 * 2 0 5 0 3 .4 0 2 4 .4 93 .1 89 .1 48 .3 2 一O .8 2 8 .9 5 2 16 3 1 .3 02 0 .1 12 .1 11 1 .2 11 1 .0 9一O .1 21 .0 9 2 26 2 1 .3 01 9 .1 12 .2 67 .2 37 .3 8O .1 52 .1 2 2 36 2 9 .O O3 0 .8 92 .1 31 1 .3 01 1 .3 1O .0 1O .0 9 2 46 8 8 .7 31 8 .4 0 3 .5 1 1 2 .7 81 2 .7 7一O .0 1 0 .1 2 2 56 6 3 .3 51 4 .3 23 .9 91 5 .1 91 5 .1 4一O .0 5一O .3 1 2 66 3 5 .7 01 4 .1 32 .7 61 8 .6 21 8 .5 8一O .0 4一O .1 9 2 77 9 5 .4 01 5 .3 53 .1 71 3 .2 91 3 .3 0O .0 1O .1 0 2 86 7 9 .8 01 8 .5 23 .2 11 6 .8 21 6 .7 7一O .0 5一O .2 9 2 96 1 2 .7 02 0 .2 53 .2 41 4 .4 91 4 .4 60 .0 3一O .2 2 3 05 9 7 .1 01 8 .7 63 .2 09 .0 69 .1 1O .0 5O .5 5 3 15 9 6 .3 01 7 .5 53 .2 81 3 .2 91 3 .3 1O .0 2O .1 5 3 26 3 6 .1 01 3 .1 43 .0 87 .1 1 7 .1 20 .0 1O .1 6 * 3 36 6 8 .9 01 1 .3 63 .2 11 1 .9 81 0 .8 11 .1 79 .8 0 * 3 45 9 7 .3 01 0 .8 23 .3 21 5 .4 7】6 .4 91 .0 26 .6 1 * 3 56 1 9 .6 02 2 .1 03 .1 69 .9 49 .1 6 一O .7 8 7 .8 9 * 为测试样本. 万方数据 4 6 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7 卷 在训练前,对于数值型的学习样本以及输出数 据利用式 1 进行归一化处理,每个节点的输出值 为O ~1 .经过迭代使网络训练误差收敛.输入层与 隐含层间的权系数和隐含层与输出层间的权系数 如表2 所示. 表2 B P 神经网络模型的各主控因素系数 T a b I e2 C 雌f f i c i e n to fm a i nc 仰t r 0 I l i n gf a c t o 噶b a s e d o nB Pn e u r a In e t w O r l ‘sm o d e l 输入层到隐含层结点的权重 篙嚣磊萝署水分 灰分,%徽阈值 一1 .0 6 93 8 .5 9 56 3 .2 8 54 O .6 4 77 8 .9 5 85 5 .0 2 81 1 1 .3 1 51 3 .3 3 48 4 .0 4 52 ~6 .9 3 93 0 .7 7 03 1 6 .0 5 30 3 。7 8 74 1 6 .2 9 93 6 ,1 9 57 一O .8 4 53 1 6 .1 3 69 3 .4 2 74 1 6 .0 8 24 2 .1 7 62 5 .2 8 78 4 .9 8 04 9 .0 4 23 5 .8 8 83 1 .0 8 59 1 .5 6 18 1 .9 0 73 1 .9 3 16 隐含层到输出层结点的权重阈值 为了进一步检验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对已 知的2 9 组样本进行学习,用已知的6 组样本 1 8 , 1 9 ,2 0 ,3 3 ,3 4 和3 5 作为测试样本.利用建立的B 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沁水盆地南部主采煤层含气 量进行预测分析和检验,并与基于朗格缪尔方程的 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图6 . 从图6 可以看出根据研究区煤层含气量的主控 因素建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在一定的学习条件 下,B P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煤层含气量与实测值基 本吻合;B 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明显地比 基于朗格缪尔方程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要好. 测试样本编号 图6 煤层含气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 F i g .6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p r e d i c t i v ev a l u ea n d m e a s u r e dv a l u eo fc o a lb e dg a sc o n t e n t 4 结论 1 煤层含气量的分布主要受煤层的生气条 件、储气条件和保存条件所控制,影响煤层含气量 的因素很复杂,但在一定范围内造成煤层含气量分 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煤层有效埋藏深度、煤变质 程度和煤岩、煤质特征等,这些资料丰富且容易获 取,具有普遍意义. 2 由于煤层含气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 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有些甚至是随机的,模糊的,完 全用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处理,而人工神经网络具 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 与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3 选择了煤层有效埋藏深度、水分 灰分和 镜质组最大反射率3 个参数作为B P 人工神经网 络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预 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相对误差一般小于 1 0 %,且预测效果明显地优于基于朗格缪尔方程的 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4 基于煤层有效埋藏深度、水分 灰分和镜 质组最大反射率3 参数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在煤 层气含量预测中具有好的应用效果.在煤储层评价 中可以作为煤层气含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并在煤 层气勘探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1 ] 鲍卫仁,常丽萍,谢克昌.煤层甲烷含气量预测的研 究现状[ J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 0 0 0 ,3 l 3 2 6 7 2 7 0 . B A OW e i r e n ,C H A N GL i - p i n g ,X I EK e - c h a n g . 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o fe s t i m a t i n ge t h a n es t o r a g ei nc o a L _ b e d [ J ] .J o u r n a lo fT a i y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0 ,3 1 3 2 6 7 2 7 0 . [ 2 ] 秦勇,刘焕杰,桑树勋,等.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 层含气性研究推定区煤层含气性评价[ J ] .煤田地 质与勘探,1 9 9 7 ,2 5 4 2 5 3 0 . Q I NY o n g ,L I UH u a n - j i e ,S A N GS h u x u n ,e ta 1 . T h es t u d i e so ng a sb e a r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u p p e rP a l e o z o i cc o a ls e a m si nt h es o u t h e r ns h a n x i g a s b e a r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a ls e a m se v a l u a t i o ni ni n d i c a t e da r e a [ J ] .c o a lG e o l o g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1 9 9 7 , 2 5 4 2 5 3 0 . [ 3 ] 李贵红,张鸿,崔永君,等.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 析的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J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5 ,3 3 3 2 2 2 5 . L 1G u i - h o n g ,Z H A N GH o n g ,C U IY o n g - j u n ,e ta 1 . A p r e d i c t i v em o d e Io fg a sc o n t e n ti nc o a lr e s e r v o i r s b a s e do nm u l t i p l es t e p w i s e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 J ] . C o a lG e o l o g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2 0 0 5 。3 3 3 2 2 2 5 . [ 4 ] 孟召平.焦作矿区二。煤储层特征评价[ J ] .中国矿 业大学学报,1 9 9 8 ,2 7 2 1 6 2 1 6 6 . M E N G Z h a 0 _ p i n g .A s s e s s m e n to f Ⅱ1c o a ls e a mr e s 一 占n ,o i ri nJ i a o z u om i n i n ga r e 8 口]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8 L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8 ,2 7 2 万方数据 第4 期孟召平等煤层含气量预测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4 6 1 1 6 2 一1 6 6 . [ 5 ] 陈春琳,林大杨.等温吸附曲线方法在煤层气可采 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5 , 3 4 5 6 7 9 6 8 2 . C H E NC h u 矿l i n ,L I ND a y a n g .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i s o t h e 咖a lc u r v e si ne s t i m a t i n gm i n a b l er e s o u r c eo f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4 5 6 7 9 6 8 2 . [ 6 ] 王宏图,鲜学福,杜云贵,等.煤矿深部开采煤层气 含量计算的解析法[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2 , 3 1 4 3 6 7 3 6 9 . W A N GH o n g - t u ,X I A NX u e - f u ,D UY u n .g u i ,e ta 1 . A n a l y t i cm e t h o do fc a l c u l a t i n gg a sc o n t e n ti nc o a l s e a m si nd e e pm i n i n g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2 ,3 1 4 3 6 7 3 6 9 . [ 7 ]B U S T I N A N DRM ,C L A R K S O NCR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I so nc o a lb e dm e t h a n er e s e r v o i rc a p a c i t ya n d g a sc o n t e n t [ J ]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C o a lG e o l o g y ,1 9 9 8 ,3 8 1 /2 3 2 6 . [ 8 ] S C o T TAR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f a c t o r sa f f e c t i n gg a s c o n t e n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c o a lb e d s [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 J o u m a lo fC o a lG e o l o g y ,2 0 0 2 ,5 0 1 /4 3 6 3 3 8 7 . [ 9 ] 李静,李小彦,杨利军,等.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 [ J ] .煤田地质与勘探,1 9 9 8 ,2 6 2 3 1 3 3 . L IJ i n g ,L IX i a o - y a n ,Y A N GL i j u n ,e ta 1 .T h ep r p d i c t i o nm e t h o do fc o a lb e dg a s [ J ] . c o a lG e o l o g y & E x p l o r a t i o n ,1 9 9 8 ,2 6 2 3 1 3 3 . [ 1 0 ] 郝吉生,袁崇孚.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煤与瓦斯突 出预测中的应用[ J ] .煤炭学报,1 9 9 9 ,2 4 6 6 2 4 6 2 7 . H A 0J i - s h e n g ,Y U A NC h o n g - f u .T h ea p p l y i n go f f u z z yn e t w o r kt e c h n i q u e si np r e d i c t i o no f c o a Ia n d g a so u t b u r s t s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I l ac o a lS o c i e t y , 1 9 9 9 ,2 4 6 6 2 4 6 2 7 . [ 1 1 ] 王生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