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 4 卷第5 期 2 0 0 5 年9 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5 0 5 0 5 6 4 0 6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姜波,秦勇,琚宜文,王继尧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 2 1 0 0 8 V 0 1 .3 4N o .5 S e p .2 0 0 5 摘要构造应力场是控制煤层气成藏极为重要的因素,深入探讨不同性质构造应力场对煤储层 的改造及控制机理,将会为煤层气勘探前景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研 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不同性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特征及其对构造发育、构造展布、构造组合 及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分析了不同性质构造及其组合、应力~应变环境对煤储层的改造作用, 探讨了不同变形机制和不同结构构造煤在不同构造应力场中的发育及展布规律.研究表明,挤压 应力场作用下,在强变形带的中心及其附近,可以形成糜棱煤类构造煤,但糜棱煤分布较为局限; 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脆性变形系列的构造煤,是煤层气勘采的有利区带;拉张构造应力场中,大部 分区域内有利于煤层裂隙的形成和渗透率的提高,但易造成煤层气的散失,含气量降低,应重视 有利的储气构造的研究.剪切构造应力场中,以平移断层为界,煤层的赋存状态、煤体结构和煤储 层物性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对不同的构造单元分别研究其煤储层特征. 关键词煤层气;构造应力场;构造煤;储层物性 中图分类号P5 4文献标识码A R e s e a r c ho n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o fG e n e r a t e a n dR e s e r v o i ro f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J I A N GB o ,Q I NY o n g ,J UY i w e n ,W A N GJ i y a o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E a r t hS c i e n c e ,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0 0 8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i s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f a c t o ro nc o n t r o l l i n go fr e s e r v o i ro fc o a l b e d m e t h a n e C B M ,t h ef u n d a m e n tf o re v a l u a t i n ge x p l o r a t i o nf o r e g r o u n do fC B Mc a nb ep r o v i d e d f r o ms t u d yo nr e f o r m i n ga n dc o n t r o l l i n gm e c h a n i s mo f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so f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s t oc o a l b e dr e s e r v o i r .B a s e do nr e s e a r c ho fr e g i o n a l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t h ea c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so f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a n dt h e i rc o n t r o l l i n gf u n c t i o nt o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c o m b i n a t i o na n dd e f o r m a t i o no fs t r u c t u r e sw e r ed i s c u s s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r e f o r m i n ga c t i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o m b i n a t i o n so fs t r u c t u r e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o fs t r a i n s t r e s st oc o a l b e d r e s e r v o i rh a v eb e e na n a l y z e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r d e r l i n e s so fd i f f e r e n tt e c t o n i c c o a l st h a th a v eu n l i k ed e f o r m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sa n dt e x t u r e si nd i s s i m i l a r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sh a v e b e e na l s od i s c u s s e d .M y l o n i t i cc o a lm a yd e v e l o pi nt h ec e n t e ro fs t r o n g l yd e f o r m a t i o n a lb e l ti n p r e s s i n g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S i n c em y l o n i t i cc o a li sl i m i t e di nan a r r o wa r e a ,b i g g i s ha r e ai nt h a t t e c t o n i cc o a l so fb r i t t l ed e f o r m a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ei Sf a v o r a b l ef o rC B Me x p l o r a t i o n .M o s to fareasa r e a d v a n t a g e o u sf o rf o r m a t i o no fc o a l b e df r a c t u r e sa n di n c r e a s eo fp e r m e a b i l i t yi ne x t e n s i o ns t r e s s f i e l d ,b u ti ti se a s yt ob e g e td i s s i p a t i o no fC B Ma n dd e c r e a s eo fg a sc o n t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s t u d yo f s t r u c t u r eo fg a sr e s e r v o i rs h o u l db et a k e ns e r i o u s l y .T h e r ei Sad i f f e r e n to fo c c u r r e n c ee s t a t eo f 收稿日期2 0 0 4 一i 2 0 8 基金项目国家9 7 3 项目 2 0 0 2 C B 2 1 1 7 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1 7 2 0 5 8 作者简介姜波 1 9 5 7 一 ,男,安徽省宿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从事构造地质与能源地质方面的研究 万方数据 第5 期姜波等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c o a l b e d ,t e x t u r eo fe o a l b o d ya n d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yo fr e s e r v o i r b e s i d eb o t hw a l l so fs t r i k e s l i p f a u l ti ns h e a rs t r e s sf i e l d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a lr e s e r v o i ro fu n l i k es t r u c t u r a lu n i t ss h o u l d b er e s e a r c h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 e yw o r d s 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 ;t e c t o n i cc o a l ;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yo fr e s e r v o i r 区域构造应力场是控制构造发育、展布、组合 及其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构造类型决定了 煤层气的赋存状态、煤储层的裂隙发育程度、煤层 气藏类型和保存条件等.因此,构造应力场的分析 是研究煤层气赋存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叶建平等 较为系统的论述了我国主要不同赋煤区构造应力 场特征及其演化和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机理[ 1 ] ,徐 志斌等较为深人地分析了晋中南地区的构造应力 场和动力学特征[ 2 ‘3 ] ,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 了构造应力场的演化特征[ 3 。4 ]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 控制也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分别对不同区域 和不同环境下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条件进行了分 析[ 5 。8 ] ,探讨了不同构造环境下煤体结构及其储层 物性特征∽j . 1 构造应力场性质及其构造变形特征 挤压、拉张及剪切构造应力场由于应力作用的 性质不同,将导致不同性质和不同组合特征构造的 发育,从而对煤层产生不同的改造作用,致使煤层 的赋存状态和煤体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煤储层的 物性也将发生分异,煤层气勘采前景也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 1 .1挤压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变形 煤层在强烈的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不仅断 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十分普遍,煤层的赋存状态受到 强烈的改造,而且煤体结构和煤储层物性也将发生 重大变化.但由于构造作用和构造变形的不均一 性,往往造成不同的局部区域煤层气的聚集和保存 状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安徽淮北煤田在挤压应 力场作用下的构造分区性较为典型,淮北地区夹持 于近东西向的丰沛隆起和蚌埠隆起之间,区内存在 着一个十分醒目的总体N E 向延伸、向W 突出的 弧形构造徐州一宿州弧形双冲一叠瓦扇逆冲 断层系统[ 10 I ,并以线性紧闭褶皱和逆冲叠瓦断层 为显著特征. 宿东向斜为徐一宿逆冲推覆构造南部前缘的 一个逆冲岩席 图1 ,煤层埋藏较浅,在强烈的挤 压应力场作用下,构造变形强烈,煤层流变和强变 形构造煤发育;如芦岭和朱仙庄矿的8 ,9 煤层,层 滑构造极其发育,层滑面往往成组、成带出现,导致 了糜棱煤、鳞片煤和碎粒煤等强变形构造煤类型的 普遍发育.煤层含气量较高,埋深4 0 0m 以下可达 7 ~1 8m 3 /t ,甲烷浓度8 8 %~9 5 %.宿东向斜的断 裂构造以逆断层为主,构造封闭条件较好,煤层气 不易逸散;但由于强变形构造煤的发育,煤层渗透 率差,不仅煤层气勘探前景不佳,反而为矿井生产 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近年来在芦岭矿就出现2 次瓦 斯突出和爆炸的灾难性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 事故. 图1宿南地区构造纲要图 F i g .1 S t r u c t u r a lo u t l i n eo fs o u t h e r nS u z h o u 1 .正断层;2 .逆断层;3 .向斜轴;4 .含煤区边界 宿南和南坪向斜处于徐一宿推覆构造的外缘 图1 ,宿南向斜为S E 翼被逆冲断层所破坏的不 完整的向斜构造;南坪向斜的北部被西寺坡断层所 截,两翼受不同性质断层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构 造特征,其中S E 翼以发育N N E 向的正断层为主, N W 翼则以N E 向的正断层为主,并发育N W 及近 E W 向的正断层 图1 .宿南和南坪向斜煤层的变 形比宿东向斜相对要弱得多,以变形较弱的碎裂煤 和碎斑煤为主,强变形构造煤的分布较为局限,煤 层渗透率和储层压力均高于宿东向斜 表1 ,另 外,逆冲断层的发育对煤层气的保存也提供了较为 有利的条件.宿南向斜的N w 翼逆冲断裂构造不 发育,煤层的连续性较好,煤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 万方数据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4 卷 向斜深部构造也相对简单.这些构造配置,为煤层 气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南坪向斜的构造组合对煤 层气的生成和保存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印支期近 N S 向的构造挤压作用,在本区局部形成了走向近 E w 的逆断层,但该组断层规模较小,断距不大,除 在断裂附近可能造成煤的较强烈的变形外,对煤体 结构总体影响不大.由于南坪向斜的发育,使煤层 的赋存状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先前近E w 向的构 造格局被打破,煤层埋藏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煤层的埋深由向斜的翼部向核部逐渐增大,煤 级展布也出现类似变化规律.但由于向斜比较开 阔,两翼地层倾角较缓,煤级变化不大,全区基本上 均为气肥煤. 表1淮北煤田主煤层试井渗透率统计数据 T a b le1S t a t i s t i cd a t ao ft e s td r i lli n gp e r m e a b i li t yo fm a i nc o a lb e d so fH u a i b e ic o a lf i e ld 1 .2 拉张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变形 拉张构造应力场一般是在区域伸展构造背景 下产生的,在拉张应力作用下,煤层变形一般较挤 压应力场弱,煤层影响范围也较小,除在强变形带 附近可能形成变形较强的构造煤外,在大部分区域 内有利于煤层割理、张裂隙的形成和渗透率的提 高.但我国大部分煤田一般都经历了不同期次、不 同性质的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张性构造应力场通常 是叠加于压性应力场之上,从而导致了煤田构造的 复杂化,对煤层气的运移、富集和保存都产生较为 重要的影响.由于张性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和改造, 可以使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性构造的性质 发生改变,封闭性构造可以转变为开放性构造,并 导致正断层的发育.由于正断层的普遍发育,部分 煤层气发生迁移和逸散,导致煤层含气量降低,但 大大提高了煤层的渗透性.如南坪向斜燕山晚期以 来的拉张作用及其所产生的N E N E E 的正断层, 对煤层的赋存状态和煤层气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 控制作用.正断层的发育,使部分煤层气逸散,这是 本区煤层含气量普遍低于宿南目标区的重要原因 之一.密集的正断层发育,使煤层的连续性受到了 严重破坏,将煤层切割为大小不等的块体,也使煤 层的原生结构受到了改造,次生裂隙较为发育,且 煤层流变变形不很强烈,绝大部分区域内没有形成 强变形的构造煤,大大提高了煤层的渗透性.因此, 南坪目标区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开发前景. 沁水盆地在喜马拉雅早期处于N W - - S E 向近 水平的拉张应力场作用下,使发育于盆地两翼浅部 的燕山期N N E 向高角度正断层的开放性增强,在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煤层气的逸散,煤层气风化带变 深、相近埋深水平上含气量降低,如盆地西北端的 东山矿区、东北端的平昔矿区、西翼的沁源矿区和 东翼的潞安矿区等.喜马拉雅晚期以来,沁水盆地 构造应力场以N w S E 向近水平伸展为主,一方 面在盆地边缘形成一系列N N E N E E 向平移正 断层或导致燕山期断层再次活动,另一方面产生了 一系列规模较小的N W 向和近N S 向次级褶皱. N W 和N S 向次级褶皱叠加在燕山期N N E N E 向次级褶皱之上,常构成煤层气局部富集的中心. 例如,晋城地区N N E 向富气带上的富气中心,几 乎毫无例外地均呈N w 向和近N S 向分布的特征. 1 .3剪切构造应力场与构造变形 剪切构造应力场是在剪切平移断层作用下形 成的,在该应力场作用下不仅可以形成与主平移断 层性质相同、产状相近的一组走滑断层,而且可以 在由剪切平移诱导的次级构造应力场下,分别于不 同的构造部位形成压性及张性构造,从而构成一幅 较为复杂的构造图像.平移断层以具有切割深、沿 走向延伸稳定为显著特征,同时断裂结构面常具有 封闭性的特征.煤层由于受到平移断层的切割,连 续性受到破坏,以平移断层为界,在其两盘分别形 成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煤层的赋存状态、煤体结 构和煤储层物性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对不同的 构造单元分别研究其煤储层特征.因此在煤层气地 质研究中,应重视平移断层的形成时代、构造演化 及其几何学特征的深入研究. 在次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压性及张性 构造的展布、变形强度及构造组合与主平移断层具 有较好的相关性,煤层的变形特征与压性及张性构 造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和变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 与区域构造作用相比,规模相对要小一些,变形相 对要弱一些.另外,在剪切平移作用下形成的拖褶 万方数据 第5 期姜波等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皱也是值得重视的控气构造,这些褶皱一般幅度不 大、遭受断层破坏的程度较弱,于褶皱轴部为煤层 气的保存创造了良好的构造条件;而且,拖褶皱的 发育往往具有雁列式和等距性等特征,为有利区带 的预测和寻找提供了值得重视的规律性. 2 构造作用与煤储层变形特征 不同性质的构造形成于特定的构造应力场及 应力一应变环境中,并对煤储层具有不同的改造作 用,由于煤是对应力和应变非常敏感的一种特殊岩 石,在不同的应力一应变环境和构造应力作用下, 煤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及其光性特征等都将发生 显著变化,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特征、不同类型 的构造煤[ 1 1 ‘.由于对构造煤的认识尚未达到一 致[ 1 2 _ 1 3 ] ,构造煤储层物性及其控气地质机理方面尚 缺乏深人研究和探讨,甚至将构造煤发育区视为煤 层气勘探的禁区[ 14 | .实际上,一定碎裂程度的构造 煤具有含气量高、割理发育、相对渗透率高和孔容 较大等有利条件[ 15 。.因此,在构造煤发育区寻找有 利的控气地质背景,将不同性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煤结构的演化、煤层气的生成、储层物性特征和控 气地质机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成为煤层气地质领 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根据构造煤的变形机制及其结构特征,可以分 为脆性变形为主的碎裂煤和塑性为主的糜棱煤两 大变形系列,依变形由弱到强的序列,前者可分为 初碎裂煤、碎裂煤、碎斑煤和碎裂煤4 种类型,后者 则分为鳞片煤、揉皱煤和糜棱煤3 种类型[ 16 | .不同 类型的构造煤发育于不同的构造环境或不同的构 造部位,储层物性存在很大差异. 在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强变形带附近可以 形成糜棱煤系列构造煤,远离强变形带则依次发育 碎粒煤、碎斑煤和碎裂煤等,直至变形极弱的初碎 裂煤或原生结构煤,构造分带现象较为显著,强变 形带的宽度与挤压应力的强度密切相关.应该指出 的是,煤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韧性特征的有机岩石, 即使在地壳浅层次,在适合的应力一应变环境下, 也能发生较为强烈的层滑构造和塑性流变变形,甚 至形成韧性剪切带[ 1 川,从而造成不同类型构造煤 的垂向分带[ 1 6 ] 图2 ,在韧性剪切带的中心有可能 形成糜棱煤,从中心向两侧逐渐过渡为不同类型的 碎裂煤,从而导致煤层储层物性在垂向上的不均一 性,特别是糜棱煤类构造煤的发育阻挡了煤层气的 运移,使煤储层的渗透性降低. a 1 0 2 1 轨道巷阶梯状正断层及层滑构造 b 9 1 2 轨道巷层滑构造及逆冲叠瓦扇 图2 淮北海孜矿煤层层滑构造及构造煤分带 F i g .2L a y e r g l i d i n gs t r u c t u r ei nc o a l b e da n dt e c t o n i cc o a lz o n e so fH a i z ic o a lm i n e ,H u a i b e i 圜,圈z 圜,目。圈s 困s 国, 1 .糜棱煤;2 .鳞片煤;3 .碎裂煤;4 .细砂岩;5 .逆断层;6 .正断层;7 .层滑面 张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一般发育脆性变形系 列构造煤,糜棱煤系列构造煤不发育,但由于高角 度正断层的发育,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煤层中往 往会在部分区域进一步演化为层滑构造[ 18 I .就层 滑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而言,与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 下所形成的层滑构造或韧性剪切带没有本质区别, 同样具有垂向上构造煤的分带性.剪切构造应力场 所造成煤体的变形及构造煤的分布较为复杂,在前 切断裂带附近的变形界于压性与张性之间,其它区 域构造煤的发育和分布则受次级构造应力场的性 质及强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不同类型构造煤结构、构造存在着显著的差 异,从而导致储层物性的不同,尤其对煤储层的孑L 隙性和渗透率这两个重要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研 究表明,初碎裂煤和碎裂煤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渗 透率较高,是较好的储层类型;糜棱煤系列构造煤 结构极为破碎、裂隙连通性差、渗透率低,不利于煤 层气的勘采;碎斑煤及碎粒煤则介于前二者之 间E 1 5 - 1 6 3 因此,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煤体变形及其分 布特征的研究在煤层气勘采的预测与评价工作中 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论与讨论 1 构造应力场是控制区域构造发育和演化重 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将产生不 同性质构造及其组合,并对煤储层起到了较为强烈 万方数据 5 6 8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4 卷 的改造作用,致使煤层的赋存状态、煤体结构均发 生一定的变化,并可形成具有不同变形机制和变形 特征的构造煤,致使煤储层物性在不同区带发生重 大变化. 2 初碎裂煤和碎裂煤是较为有利的储层类 型,且分布范围较大;糜棱煤系列构造煤储层物性 差,不利于煤层气的勘采. 3 挤压应力场作用下,煤层的变形较为强烈, 尤其是在强变形带的中心及其附近,可以形成以塑 性变形为主的糜棱岩类构造岩,煤层气勘探前景不 佳,但糜棱煤分布较为局限;挤压应力场作用下构 造变形影响的范围较大,不同结构构造煤的分布常 具有分区及分带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脆性变 形系列的构造煤,是煤层气勘采的有利区带.拉张 构造应力场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发育,大部分区域 内有利于煤层割理、张裂隙的形成和渗透率的提 高,但易造成煤层气的散失,含气量降低,应重视有 利的储气构造的研究.剪切构造应力场中,煤层由 于受到平移断层的切割,连续性受到破坏,以平移 断层为界,在其两盘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构造单 元,煤层的赋存状态、煤体结构和煤储层物性都会 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对不同的构造单元分别研究其 煤储层特征. 4 我国多数煤田均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和 不同方向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和改造,致使煤层赋存 状态、不同变形特征和结构的构造煤发育和分布的 复杂性,因此,应从构造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研究 区构造演化、构造组合和构造叠加与改造的规律 性,在复杂构造区寻找有利的煤层气勘采区域和构 造配置. 参考文献 [ 1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等.中国煤层气资源E M ] .徐 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8 ,1 3 - 1 5 . [ 2 ] 徐志斌,云武,王继尧,等.晋南地穹列煤层气赋存 区构造应力分析[ J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 9 9 7 ,2 1 3 2 3 3 2 4 1 . X uZB ,Y u nW ,W a n gJY ,e ta 1 .A n a l y s i so f s t r u c t u r a ls t r e s si nt h ec o a l b e dg a ss t r o r a g ea r e ai n s o u t hS h a n x ig e o d o m es e r i e s [ J ] .G e o t e c t o n o c ae t M e t a l l o g e n i a ,1 9 9 7 ,2 1 3 2 3 3 2 4 1 . [ 3 ] 徐志斌,王继尧,云武,等.晋中南中新生代构造应 力场演化及其动力学分析[ J ] .地学前缘,1 9 9 8 ,5 增 刊 1 5 2 1 6 1 . X uZB ,W a n gJY ,Y u nW ,e ta 1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d y n a m i ca n a l y s i s o ft e c t o n i c s t r e s sf i e l d s d u r i n g M e s o z o i ca n dC e n o z o i ci nm i d s o u t h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J ] .E a r t hS c i e n c eF r o n t i e r s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 G e o s c i e n c e ,B e i j i n g ,1 9 9 8 ,5 S u p p l 1 5 2 1 6 1 . [ 4 3 徐志斌,王继尧,云武,等.晋中南现代构造应力场 的数值模拟研究[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 9 9 8 ,2 7 1 1 3 1 8 . X uZB ,W a n gJY ,Y u nW ,e ta 1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o fc u r r e n tt e c t o n i cs t r e s sf i e l di ns o u t h c e n t r a lS h a n x i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8 ,2 7 1 1 3 1 8 . [ 5 ] 王永,冯富城,毛耀保,等.沁水盆地南端煤层气赋 存的构造条件分析[ J ] .西北地质,1 9 9 8 ,1 9 3 2 8 1 3 . W a n gY ,F e n gFC ,M a oYB ,e ta 1 .A n a l y s i so f s t r u c t u r a lc o n d i t i o no fo c c u r r e n c eo f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 i nS o u t he n do fQ i n s h u ib a s i n [ J ] .N o r t h w e s t G e o l o g y ,1 9 9 8 ,1 9 3 2 8 1 3 . [ 6 ] 赵明鹏,王宇林,周瑞.阜新煤田王营煤层气田构造 因素研究口] .煤炭学报,1 9 9 9 ,2 4 3 2 2 5 2 3 0 。 Z h a oMP ,W a n gYL ,Z h o uR .R e s e a r c ho n s t r u c t u r a lf a c t o r so f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o fW a n g y i n , F u x i nc o a lf i e l d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C o a lS o c i e t y , 1 9 9 9 ,2 4 3 2 2 5 2 3 0 . [ 7 ] 。桂宝林,王朝栋.滇东一黔西地区煤层气构造特征[ J ] . 云南地质,2 0 0 0 ,1 9 4 3 2 1 3 5 1 . G u iBL .W a n gCD .S t r u c t u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c o a l b e dm e t h a n ei ne a s tY u n n a na n dw e s tG u i z h o u [ J ] .Y u n n a nG e o l o g y ,2 0 0 0 ,1 9 4 3 2 1 3 5 1 . [ 8 3 胡超,姜波,琚宜文.宿南地区构造控气作用[ J ] . 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1 ,1 4 3 4 1 4 4 . H uC ,J i a n gB ,J uYW .S t r u c t u r a lg a s c o n t r o l l i n g a c t i o ni ns o u t h e r nS u z h o u [ - J ] .J o u r n a lo fL i a n y u n g a n g C o l l e g eo fC h e m i c a lT h c h n o l o g y ,2 0 0 1 ,1 4 3 4 1 4 4 . [ 9 ] 姜波,秦勇,范炳恒,等.淮北地区煤储层物性及 煤层气勘探前景[ J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 0 0 1 ,3 0 5 4 3 3 4 3 7 . J i a n gB ,Q i nY ,F a nBH ,e ta 1 .P h y s i c a lP r o p e r t yo f c o a lr e s e r v o i r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p r o s p e c t sf o rc o a l b e d m e t h a n ei nH u i b e ia r e a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1 ,3 0 5 4 3 3 4 3 7 . [ 1 0 ] 王桂梁,曹代勇,姜波,等.华北南部的逆冲推覆、 伸展滑覆与重力滑动构造一兼论滑脱构造研究方 法[ 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2 ,6 2 7 0 . [ 1 1 ] 姜波,秦勇.变形煤结构演化机理及其地质意义 E 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 9 9 8 . [ 1 2 ] 朱兴珊,徐凤银,李全一.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特征 及其影响因素[ J ] .煤田地质与勘探,1 9 9 6 ,2 4 2 2 8 3 0 . 万方数据 第5 期姜 波等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应力场研究 5 6 9 [ 1 3 ] [ 1 4 ] E 1 5 ] Z h uXS ,X uFY ,L iQ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d e s t r o y e dc o a l sa n di n f l u e n c e f a c t o r si nN a n t o n gc o a lm i n ea r e a [ J ] .C o a lG e o l o g y 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 ,1 9 9 6 ,2 4 2 2 8 3 0 . 傅雪海,姜波,秦勇,等.用测井曲线划分煤体结 构和预测煤层渗透率[ J ] .测井技术,2 0 0 3 ,2 7 2 1 4 0 一1 4 3 . F uXH ,J i a n gB ,Q i nY ,e ta 1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c o a l b o d ys t r u c t u r ea n dp r e d i c t i o no f c o a lr e s e r v o i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yw i t hl o gc u r v e s [ J ] .W e l lL o g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3 ,2 7 2 1 4 0 1 4 3 . 杨陆武,孙茂远.中国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及其开发技 术要求I F ] .天然气工业,2 0 0 1 ,2 1 6 1 7 19 . Y a n gLW ,S u nMY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o fr e s e r v o i r so f c o m b e di nC h i n aa n dt h e i rt e c h n i c a ln e e d so f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 J ] .N a t u r a lG a sI n d u s t r y ,2 0 0 1 ,2 1 6 1 7 1 9 . J i a n gB ,J uYW ,Q i nY .T e x t u r eo ft e c t o n i cc o a l s [ 1 6 ] [ 1 7 ] F 1 8 ] a n dt h e i rp o r o s i t y [ , A ] .W a n gYH ,G eSR ,G u oG L .M i n i n g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c ] .L o n d o n A .A .B a l k e m aP u b l i s h e r s ,2 0 0 4 ,3 1 7 - 3 2 0 . 姜 波,秦 勇,傅雪海,等淮北地区构造煤及其储 层物性特征[ A ] .李文阳,王慎言,赵庆波.中国煤 层气勘探与开发E c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3 ,1 3 3 1 3 8 . J uYW ,W a n gGL ,J i a n gB ,e ta 1 .M i c r o s c o s m i c a n a y s i so fd u c t i l es h e a r i n gz o n e so f c o a ls e a m so f b r i t t l ed e f o r m a t i o nd o m a i ni ns u p e r f i c i a ll i t h o s p h e r e F J ] .S c i e n c ei nC h i n aS e r .DE a r t hS c i e n c e s ,2 0 0 4 , 4 7 5 3 9 3 4 0 4 . 金法礼,姜波,王桂梁,等.利国矿区矿井层滑构造 研究[ J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