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 6 卷第2 期 2 0 2 1 年2 月 煤炭学报 J O U R N A L0 FC H I N AC O A LS O C I E T Y V o I .4 6N o .2 F e b .2 0 2 1 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 王 琦1 ’2 ,张朋1 ’2 ⋯,蒋振华1 ’2 ⋯,何满潮2 ,李术才1 ,王悦1 ’2 ⋯,江贝1 ’2 1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 5 0 0 6 l ;2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 0 0 0 8 3 3 .山东天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菏泽2 7 4 7 0 0 摘要针对深部高应力回采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我国最大采深矿井山东泰安孙村煤矿为工 程背景,对传统沿空掘巷、锚杆 索 支护巷道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破坏范 围广,锚杆大部分处于强度劣化区内,难以发挥支护作用,锚索受力大,接近极限破断力。为解决上 述问题,系统开展了不同煤柱宽度、地应力大小、顶板围岩强度、切顶高度等影响因素下的数值试验 研究,建立了顶板应力释放率、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与围岩变形控制率等定量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了多种因素下切顶自成巷与沿空掘巷矿压变化规律与围岩控制机制。基于此,提出了深部高强锚 注切顶自成巷方法,利用高强锚注提高巷道顶板完整性,利用顶板预裂切缝切断采空区与巷道顶板 之间的应力传递,使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利用自主研发的地质力 学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模型试验对比研究,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围岩应力比沿空掘巷平均降低 2 0 .8 %,围岩变形量为后者的4 5 .1 %,应力释放与围岩控制效果明显。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了相应 的工程建议,并在孙村煤矿2 2 1 5 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表明该方法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 形,实现了无煤柱开采。 关键词切顶卸压;高强锚注;无煤柱开采;围岩控制;矿压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T D 3 5 3 ;T D 8 2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 2 5 3 9 9 9 3 2 0 2 1 0 2 一0 3 8 2 1 6 A u t o m a t i cr o a d w a yf o r m a t i o nm e t h o db yr o o fc u t t i n gw i t hh i g hs t r e n g t h b o l t - g r o u t i n gi nd e e pc o a lm i n ea n di t sV a l i d a t i o n W A N GQ i l ”,z H A N GP e n 9 1 ’2 ⋯,J I A N GZ h e n h u a l 2 ⋯,H EM a n c h a 0 2 ,L IS h u c a i l ,W A N GY u e l ,2 ⋯,J I A N GB e i l ’2 1 .尺部衄n c &n 把r0 ,&o 把如儿赫甜口n d r 州Ⅱm fE n ∥n 卵一昭,5 硼d o 增‰i 抛邝妙,A n 帆 2 5 0 0 6 l ,C i n o ;2 .&n 把‰yk 6 0 m £o ,y 如r &o 脚c Ⅱn 池n 蒯 D e 印u n 出俘r o 砌魄i ,聊矗昭。吼i 肥踟i 抛”渺矿胁n i 昭n 以7 k 凡o f 嗍7 B e 彬愕 ,曰e 舛昭1 0 0 0 8 3 ,∞i 肥;3 .5 血,渤增丁k 叼m 魄i n 卵r i 昭n c ∞f o ∥ c 0 .,删.,月Ⅲ2 7 4 7 0 0 ,吼i M A b s t r a c t 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c o n t m li sab i gc h a l l e n g ei nh i g hs t r e s sm i n i n gm a d w a yo fd e e pc o a lm i n e .T oa d d r e s st h i s i s s u e ,S u n c u nC o a lM i n e ,t h ec o a lm i n ew i t ht h el a r g e s tm i n i n gd e p t hi nC h i n a ,i st a k e na se n g i n e e r i n gb a c k g r o u n dt o m o n i t o ra n da n a l y z e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g o b s i d ee n t r yd r i v i n gw i t hb o l ta n dc a b l es u p p o r t i n g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s u r m u n d i n gm c kd e f o 咖a t i o ni sl a 唱ea n dt h es u r m u n d i n gr o c kd a m a g es c o p ei sw i d e .M o s to ft h eb o l tb o d yi si nt h e s t r e n g t hd e g m d a t i o nz o n e ,w h i c hm a k e si td i f h c u l tt op l a yi t sb 0 1 t i n gr 0 1 e .T h es t r e s so fa n c h o rc a b l ei sl a r g e ,w h i c hi s c l o s et ot h eu l t i m a t eb e a r i n gc a p a c i t yo ft h ea n c h o rc a b l e .F o rt h ea b o v ep r o b l e m s ,t h en u m e r i c a lt e s t so fd i f k r e n tp i l l a r 收稿日期2 0 1 9 一l l 一2 5修回日期2 0 2 0 一0 3 2 5责任编辑黄小雨D o I l o .1 3 2 2 5 /jc nk i j c c s .2 0 1 9 .1 6 2 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2 0 7 4 1 6 4 ,4 2 0 7 7 2 6 7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2 叭9 s D z Y 0 4 作者简介王琦 1 9 8 3 一 ,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 m a i l c h i n a w a n g q i 1 6 3 .c o m 引用格式王琦,张朋,蒋振华,等.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 J ] .煤炭学报,2 0 2 l ,4 6 2 3 8 2 3 9 7 . w A N GQ i ,z H A N GP e n g ,J I A N Gz h e n h u a ,e ta I .A u t o m a t - cr o a d w 8 yf o r m a t i o nm e t h o db ym o fc u t t i n gw i t hh i g h s t r e n g t hb o l t g m u t i n gi nd e e pc o a lm i n ea n di t sv a l i d a t i o n [ J ] .J o u m a lo fc h i n ac o a ls o c i e t y ,2 0 2 l ,4 6 2 3 8 2 3 9 7 移动阅读 万方数据 第2 期 王琦等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 3 8 3 w i d t h ,i n s i t us t r e s sl e v e l ,s t r e n 昏ho fr o 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a n dr o o fc u t t i n gh e 培h tw e r e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c a 耐e do u t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e x e ss u c ha sm o fs t r e s sr e l e a s er a t e ,s i d ea b u t m e n tp r e s s u r ei n c r e a s er a t ea n ds u r m u n d i n g m c kd e f o r m a t i o nc o n t m lr a t ew e r e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v a r i a t i o nl a wo fm i n i n gp r e s s u r ea n dt h es u Ⅱo u n d i n gm c kc o n t r o l m e c h a n i s mi nb o t ht h e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f o 彻e dr o a d w a yb yr o o fc u t t i n ga n dt m d i t i o n a lg o b s i d ee n t r yd r i V i n gu n d e rV a r i o u sf a c t o r sw e r ec o m p a r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a u t o m a t i cr o a d w a yf o r m a t i o nm e t h o db ym o fc u t t i n gw i t h h i g hs t r e n g t hb o l t - g r o u t i n gi nd e e pc o a lm i n ew a sp r o p o s e d .T h i sm e t h o di m p r o V e st h ei n t e g r i t yo ft h er o o fs u r r o u n d i n g m c kb yh 唔hs t r e n 酐hb o l t g m u t i n ga n dc u t so f ft h es t r e s st m n s f e rb e t w e e nt h eg o a fr o o fa n dr o a d w a yb yr o o fp r e s p l i t t i n gc r a c k ,m a k i n gt h er o a d w a yi nt h es t r e s sr e d u c t i o nz o n e .I no r d e rt ov a l i d a t e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o ft h i sm e t h o d ,am o d e l t e s tw a sc a r r i e do u tb yu s i n gt h eg e o m e c h a n i c a lm o d e lt e s ts y s t e m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d e v e l o p e d .T h ea v e I ‘a g es t r e s so fs u r I u u n d i n gm c k i n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f o 肿e dr o a d w a yb yr o o fc u t t i n gw i t hh i g hs t r e n g t hb 0 1 t g r o u t i n gi s2 0 .8 %l o w e rt h a n t h a t i ng o b - s i d ee n t r yd r i v i n g ,a n d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d e f o H n a t i o ni s4 5 .1 %o ft h a ti ng o b - s i d ee n t r yd r i V i n g .T h e e f 亿c t o fs t r e s sr e l e a s ea n ds u Ⅱo u n d i n gr o c kc o n t r 0 1i n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f o 唧e dr o a d w a yb ym o fc u t t i n gw i t hh 培hs t r e n 斟h b o l t g r o u t i n gi so b v i o u s .B a s e do nt h ea b o v er e s e a r c h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e n g i n e e r i n g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w e r ep u tf o r w a r d a n dt h em e t h o dw a sa p p l i e dt ot h e2 2 1 5w o r k i n gf a c eo fS u n c u nC o a lM i n e .T h e6 e l da p p l i c a t i o na n dm o n i t o r i n gs h o w t h a tt h em e t h o dc a ne f k c t i v e l yc o n t r 0 1t h ed e f b r n l a t i o n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a n da c h i e v ec o a lm i n i n gw i t hn o p i l l a r . K e yw o r d s r o o fc u t t i n ga n dp r e s s u r er e l e a s i n g ;h i g hs t r e n 昏hb o l t g r o u t i n g ;c o a lm i n i n gw i t hn o p i l l a L r ;s u n .o u n d i n g m c kc o n t r 0 1 ;m i n i n gp r e s s u r el a w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主体地位。传统 长壁开采方法,回采1 个工作面,需掘进2 条巷道并 留设1 个区段保护煤柱,上覆岩层回转变形导致煤柱 处应力集中,极易出现围岩大变形、支护构件破断失 效等现象,危及安全生产。同时留设的煤柱无法采 出,造成资源浪费。3J 。 针对上述问题,何满潮等H 1 提出了切顶卸压无 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通过顶板定向预裂切缝,切断 采空区与巷道顶板间矿山压力传递,采空区顶板岩层 在自重及矿山压力作用下垮落,形成矸石巷帮,从而 实现切顶卸压自动成巷。众多学者对切顶卸压无煤 柱自成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一3 | 在理论分析方 面,王亚军等1 运用能量理论与位移变分方法分析 了切顶卸压自成巷顶板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 了顶板切缝高度的设计方法;马新根等∞1 建立了力 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切顶卸压自成巷顶板变形规律及 巷道控制要求。在数值模拟方面,孙晓明等1 通过 分析薄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受力状态,确定了 薄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关键参数。T A 0z h i g a n g 等旧1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切顶卸压自成巷“短 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在现场试验方面,w A N G Q ∥、朱珍0 。等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切顶卸压自成巷 关键技术进行了工程试验,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取 得了良好的成巷效果。上述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数值 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 有力推动了该技术在浅部煤矿的应用。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炭开采逐渐向 深部发展,高地应力、极软岩、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 条件增多,巷道围岩破碎,控制困难,顶板垮落等安全 事故频发4 ‘17 I 。为解决上述问题,众多学者进行了 大量研究‘1 8 _ 29 | 。w A N GQ i 等‘1 8 - 1 9 1 建立了锚注围岩 界面抗剪强度理论公式,并结合工程现场提出了锚注 破碎围岩与浆液有效扩散范围的确定方法。周波 等Ⅲ1 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验证了锚注支护可有 效提高断层破碎带煤巷围岩承载和抗变形能力。江 贝等心通过现场试验揭示了不同锚注参数对围岩和 支护体系的影响规律。 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深部采区传统沿空掘巷围岩 变形破坏机制,结合切顶卸压自成巷开采技术与锚注 支护技术提出了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开展 了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与沿空掘巷的数值对比试验 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明确了2 种开采方法下巷道围 岩控制机制和矿压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 议,并在现场成功应用。 1 深部巷道变形破坏分析 1 .1 工程概况 孙村煤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最大开采深度 为15 0 1m ,最大地应力为3 7 .9M P a ,为我国开采深 度最大的矿井。 该矿2 采区2 号煤平均煤层厚2 .5m ,直接顶为 2 .5m 粉砂岩,基本顶为7 .0m 砂岩,直接底为3 .0m 细粒砂岩,基本底为3 .om 粉砂岩,如图1 所示,主要 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巷道采用传统留小煤 万方数据 煤炭学报 柱沿空掘巷的方法,煤柱宽5m ,巷道净高2 .5m ,净 宽3 .8m 。顶板采用锚索 锚杆的支护方式,锚索型 号为西2 2m m 50 0 0m m ,锚杆型号为西2 0I n m 28 0 0m n 、;两帮采用锚杆支护,型号为西2 0f 1 1 n 1 20 0 0m m 。锚杆 索 问排距均为l0 0 0n n 8 0 0m m . ,、o J 早膛/m7 7 , 3 lO砂7 l .4l j 煤 7 . 砂_ 25粉砂7 2 .5 2 l j 煤 3 . 细粒砂冉 3 . 粉砂, { 0 930 煤 3O粉砂7 f 3 . 砂, 4 7粉砂7 图lT 作面概况 g .1W ,I k i l l gf a t ‘Ps i I u a t i ’ 表l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T a b l e1 P h y s i c a J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 so fr o c km a s s 受高地应力‘j 开挖扰动影响,使用上述传统巷道 掘进与支护方法的巷道围岩极为破碎,变形量大,网 兜与锚杆 索 破断现象严重,冒顶事故时有发生,如 图2 所示。 罔2 巷道的变肜破坏 l 僻2 1 小m l a t i J l H Ⅲ 1f a i l L I l P 1 I t 1 1 Pl I Ⅲ1 w a y 1 .2 巷道监测与破坏机制分析 为明确该巷道的变形破坏机制,选取其典型断面 监测围岩收敛变形、支护构件受力与顶板松动破碎范 旧。顶底移近j _ I £、两帮收敛量与锚杆 索 受力监测 结果如图3 所示。顶板中部与左右两侧各施打1 个 6m 钻孑L ,利用钻孔窥视仪对钻孔内围岩进行探测, 根据探测结果将顶板围岩分为强度劣化区、强度恢复 区和原岩强度区,其中窥视钻孔中黑色填充为裂隙分 布区域,白色为完整区域,具体分区如图4 所示。 图3典型断而收敛变形与支护构件受力 F 酶3C o n v e r g e n 1 e 【l e h m a t i o ntJ ft y p i ‘a ls e 1 t i o na f l 【ls t m s s “ 吼l l ’p o l “n g1 1 1 e m b e r s 一 饕 墙 \f . 窥视钊 图4 巷道顶板分Ⅸ I 碡4 l { 1 f - d i v i s ‰1o ft h e1 1 m 【1 w a y 由图3 ,4 分析可知 1 从巷道掘进期问到回采期间,巷道收敛变形 持续增加。开挖3 0d 内巷道表面位移增速快;第 3 0 ~6 0 天巷道表面位移增速减缓。变形整体呈现H } “顶底移近量 两帮收敛量”的特征,顶底移近量达 6 2 .1 .Ⅱ1 ,两帮收敛盘达5 7 .2 m 。 2 锚杆安装后,其受力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 于稳定。安装1 5c 1 内锚杆受力迅速升高,最大达到 1 5 2 .2k N ;第1 5 ~2 5 天,锚杆受力开始下降;3 3 1 后 锚杆受力基本不变,为1 0 3 .5k N 左右。锚索受力一 直擎上升趋势,第6 0 天锚索受力达3 7 1 .1k N ,该类 锚索极限破断力为4 l lk N ,强度使用率达到9 0 .3 %。 3 巷道顶板内部整体松动破坏范围大,围岩强 度减弱明显。其中,强度劣化区在0 ~3 .1m ,围岩f J 分破碎,裂隙极其发育,强度劣化严重;强度恢复区在 誓淄婺麓羹。 .4.i丁捌w2“划T划u。| f ■■■曩■l O 5 0 5 0 2 2 3 3 4 万方数据 第2 期王琦等深部高强锚注切顶自成巷方法与验证 3 8 5 3 .1 ~4 .9m ,岩体较完整,存在少量微裂隙;原岩强度 区范围在4 .9m 以外,围岩完整,无明显裂隙。 根据上述监测结果,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 因为①受大埋深和开挖扰动的影响,巷道处在高地 应力环境中,传统的留煤柱沿空掘巷方法,无法有效 释放高应力,煤柱处应力集中,使得原本破碎的煤柱 产生更大的变形破坏;②巷道采用锚索 锚杆的支护 形式,锚杆大部分处在强度劣化区内,难以发挥支护 作用,锚索受力过大,接近极限破断力,安全储备低。 在该种支护条件下,围岩松动劣化范围进一步扩大, 巷道围岩大变形现象愈发严重,顶板控制更加困难。 2 深部巷道控制机制数值对比试验 矿山压力是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根源,切顶 卸压自成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煤矿开采方法,可有 效释放围岩应力,在浅部煤矿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 在深部高应力顶板破碎巷道中的适应性,仍需要进一 步研究。本节以2 2 1 5 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深 部高应力沿空掘巷与切顶自成巷对比以及切顶自成 巷自身对比两大类数值试验。 2 .1 方案设计 沿空掘巷与切顶自成巷对比方案包括A 类方 案 不同煤柱宽度 、B 类方案 不同地应力 ;切顶自 成巷自身对比方案包括C 类方案 不同顶板围岩强 度 、D 类方案 不同切顶高度 。A ~D 类方案均以 现场巷道断面尺寸、原始锚网支护为不变量,依次以 煤柱宽度、地应力大小、顶板围岩强度、切顶高度为变 量,固定另外3 个变量进行模拟,具体方案如下 A 类方案 不同煤柱宽度对比方案 。该类方案 主要对比沿空掘巷不同煤柱宽度和切顶无煤柱等条 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以煤柱宽度为变 量,编号分别为A 。,其中江1 ~5 ,分别对应煤柱宽度 为3 ,5 ,8 ,1 5 ,0m ,其中A .~A 。方案代表沿空掘巷方 案,A ,方案代表切顶自成巷方案,切顶高度为8m ,具 体方案见表2 。 表2 煤柱宽度对比方案 T a b l e2 C o m p a r i s o ns c h e m eo fc o a lp i I l a rw i d t h B 类方案 不同地应力对比方案 该类方案主 要对比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留煤柱沿空掘巷和切顶自 成巷的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以地应力大小为变 量,编号分别为B i √ 1 1 0 。其中- 『 1 ~5 分别对应 沿空掘巷 该矿现场5m 煤柱方案,A 方案 条件下 地应力等级为0 .7 5 ,1 .0 0 ,1 .2 5 ,1 .5 0 ,1 .7 5 ;.『 6 ~1 0 分别对应切顶无煤柱自成巷 A ,方案 条件下地应力 等级为o .7 5 ,1 .o ,1 .2 5 ,1 .5 0 ,1 .7 5 ,具体方案见表3 。 表3 不同地应力对比方案 T a b l e3 C o m p a s o ns c h 咖eo fi n - s i t us t r e 鹳l e V e l c 类方案 不同顶板围岩强度对比方案 该类 方案主要模拟注浆对巷道顶板围岩的加固作用,通过 顶板围岩强度系数的增加模拟围岩强度的提高,以巷 道顶板围岩强度为变量,编号分别为c 。,其中,.| } 1 ~ 5 ,分别对应顶板围岩强度系数为1 .0 ,1 .1 ,1 .2 ,1 .3 , 1 .4 ,具体方案见表4 。 表4 顶板围岩强度对比方案 T a b l e4 C o m p a r i s o ns c h e I 眦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s t r e n g t h D 类方案 不同切顶高度对比方案 该类方案 主要针对切顶自成巷核心参数一切顶高度进行模拟 分析,以切顶高度为变量,编号分别为D ,其中z 1 5 ,分别对应切顶高度为4 ,6 ,8 ,l o ,1 2m ,具体方案见 表5 。 万方数据 煤炭学报 表5 切顶高度对比方案 T a b l e5 C o m p a r i s o ns c h e m eo fr o o fc u t t i n gh e i g h t 2 .2 模型建立与监测方案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利用F I A c3 1 ’数值软件进行 数值计算,模型尺寸为2 8 0m 7 0m 7 0m 宽高 厚 ,模型体底部边界垂直方向同定,左右边界水平 方向固定,x ,】/方向应力为2 3 .4M P a ,z 方向应力为 1 9 .4M P a ,上方施加1 8 .4M P a 的补偿应力,模拟上 覆岩层白重的影响,模型体各岩层物理力学参数与现 场一致,模型体如图5 所示。 图5 模,趔体与边界条件,J i 恿 } 1 i g .5D j a g r d I no f l I l e l1 o j ya n db oL I f l 1 a r yc 1 n f l i 【i o n s 在距模型前表面3 5n ,处设置监测断面,其中巷 道顶板和实体煤帮的监测点编号分别为R ⋯,, s 。。 m l 或2 ,分别代表沿窄掘巷和切顶自成巷;,z 为测点编号 ,各监测点具体布设方式和位置如图5 , 6 所示, a 监测ⅨI b 监测K I I 图6 数值模拟监测力‘案 F i g .6M o n i t o l ’i 1 1 9s c h e l l l P o f1 1 u Ⅲ一 ’a 1 蜘ⅢJ a t i o n 2 .3 评价指标的建立 为更好地分析不同方案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与控制机制,建立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牢6 。、顶板应力 释放率k .,和匿I 岩变形控制率叼D Ⅲ等定量评价指 标。 1 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瓦,即巷道开挖稳定 后煤柱帮与实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比原岩应力增大 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6 ~, 竺乎l 。。% 1 其中,6 。为“”方案中巷道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表 示儿”方案巷道侧向支承压力相对于原岩应力的提高 程度,6 。越高,代表巷道煤柱帮与实体煤帮应力集 中程度越大。其中,“为不同方案编号,H 为A ~D , 分别代表设计的4 类方案,“ 为不同方案的子方案, 囵豁测 单位m A ,c ,D 类力‘案t 、 l ~5 ,B 类方案F l ~1 0 。以6 、 为例,表示A l 方案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s 。⋯,、为 “”方案巷道的侧向支承压力峰值,M P a ;s 。⋯为川, 方案巷道的原岩应力,M P a 。 2 顶板应力释放率6 ,,,即巷道开挖稳定后顶 板应力比原岩应力降低的卣分比,计算公式为 h ,,2 式中,6 扎,为z z ”方案中巷道顶板第r 测点顶板应力 释放率,表示Ⅲ,方案中巷道顶板第,‘测点顶板应力 相对于原岩应力减小程度,6 。越高,代表巷道顶板 该处卸压效果越好;r 为巷道顶板上部测点,r l ~9 ; R 。,为M z ,力‘案巷道顶板第r 测点处的顶板应 力,M P a 。 3 围岩变形控制率7 7 ,,,即巷道开挖稳定后顶 万方数据 第2 期 土琦等深部『、5 强锚注切顶白成巷方法1 j 验证 3 8 7 板变形量比同类方案顶板最大变形量减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_ r 一n 钾。 二竺生二兰1 0 0 % 3 叼, 。2 i - ~I u u % 【j ∥⋯a 、 式中, 7 玑为M ”方案巷道H 习岩变形控制率,表示“z ,方 案相对于,z 方案中巷道顶板变形艟最大的子方案巷 道围岩变形控制提高程度,7 7 玑.越高,代表巷道围岩 控制效果越明显;D 。为㈣力‘案巷道顶板变形 量,m m ;D 。。.、为z ,方案中所有子方案巷道顶板最大 变形量,r n n 、。 2 .4 结果分析 2 .4 .1 不同煤柱宽度对比 A 类 方案结果分析 此类方案 A 。~A , 以煤柱宽度为变啭进行刈‘比 分析,各方案煤柱和实体煤帮侧向支承』1 i 力变化曲线 如图7 所/J ;,巷道顶板应力变化曲线如图8 所示。为 综合对比分析各方案巷道同岩应力变化和变形控制 规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汇总,如同9 所示,图9 中顶 板应力释放率选取巷道顶板3 ,7 测点作为顶板浅部 和深部典 1 4 代表点进行评价。 4 5 4 0 芷3 5 苫3 0 裔2 5 餐2 0 詈1 5 善1 0 5 O A ,方案 3m 煤拄A ,方案 3m 煤柱 一A ,方案 5m 煤柱 一A ,方案 5 m 煤柱 图7不同煤柱宽度的侧向支承压力变化曲线 l 飞.7 V m ‘i a t i _ 1 1I “刊e 小⋯1 1 1 e n 【⋯P s s L l r ew 曲【l i 艉l Ⅵ1 l a 11 i l k l rw i 1 t h 图8小同煤往宽度的巷道顶板应力变化曲线 g .8 V 州撕I m ‘ f l ㈨fs t l ’e H sw i t ht Ⅲ衙㈨t 1 ‘州p i l l a rw i 1 1 1 1 8 0 6 0 摹 兰4 0 ●一 ~ 2 0 O - 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昏。 顶板应力释放率‰。, 一顶板』、t 力释放率嘞.. 围岩变形控制率场、, A lA 二A jA 4 A ‘ 方案编号 图9 不同煤柱宽度的定量评价指标 F ’i g .9Q u a n I i I z l l i V ee V a I u a t i o ni n 1 P x e so ft l i f } P r e n t ‘ a Ip l l l a r w i 1 l } 1 1 侧向支承压力对比分析。 ①沿空掘巷方案压力峰值特征分析随着煤柱 宽度的增大,巷道左侧煤柱帮和右侧实体煤帮在向深 部发展的过程中,侧向支承压力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 小的“J E 对称”特征。在煤柱宽度为3 ~5n ,时,侧向 支承H i 力峰值位于实体煤侧;在煤柱宽度为8 ~1 5m 时,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转移至煤柱侧。 ②切顶广{ 成巷与沿空掘巷压力峰值对比分析 沿空掘巷方案 A .~A 。 实体煤帮侧向支承』K 力提升 率平均值为5 8 .0 %,最大峰值为3 3M P a ,各力‘案压力 峰值均距离巷道实体煤帮表面3m 左右;切顶自成巷 方案 A , 实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提升率为3 6 .2 %, 峰值为2 7 .2M P a ,压力峰值距离巷道实体煤帮表面 6m 左右。以} 结果表明,切顶卸压可有效减小巷道 实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峰值,并使其向深部转移。 2 顶板卸压效果对比分析。 ①切顶自成巷与沿空掘巷顶板卸压区域对比分 析A l ~A ;各力‘案巷道顶板距离巷道表面越远,顶板 应力越大,应力变化越趋近于稳定。沿空掘巷方 案 A ,~A 。 顶板应力在距离巷道表面6m 左右时基 本趋于原岩应力;切顶自成巷方案 A 。 顶板应力在 距离巷道表面l2m 时仍未达到原岩威力。这表明切 顶卸压呵使得巷道顶板上方产牛更大的卸压区,巷道 顶板刖岩更易控制。 ②切顶自成巷与沿空掘巷顶板卸压程度对比分 析沿夺掘巷方案 A ,~A 。 顶板应力释放率平均值 和切顶闩成巷方案 A , 顶板应力释放率在顶板浅部 3 测点处分别为1 6 .2 %,6 5 .2 %,在顶板深部7 测点 处分别为3 .6 %,2 2 .3 %,后者相同位置测点处的应 力释放率明显高于前者。这表明在切顶作用下,顶板 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且距离巷道表面越近,顶板卸压 效果越明显。 3 围岩变形控制对比分析。 万方数据 煤炭 学报 2 0 2 1 年第4 6 卷 ①沿窄掘巷方案围岩变形控制特征在煤柱宽 度为3 ~1 5n ,时,围岩变形控制,红分别为0 ,3 9 .3 %, 2 9 .1 %,1 8 .5 %,.‘矗现“5n 1 煤柱方案 8m 煤柱方案 1 5m 煤柱方案 3 一n 煤柱方案”的特征。 ②切顶自成巷与沿卒掘巷Ⅲ岩变形控制效果对 比分析沿窄掘巷方案 A 、~A 。 围岩变形控制率平 均值与切顶自成巷方案 A ; 围糟变形控制率分别为 2 1 .7 %,5 1 .7 %,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这表明顶板预 裂切缝切断了采空区与巷道顶板问的应力传递,使得 巷道处于应力降低区,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综合A 类方案分析可知,‘j 沿空掘巷相比,切顶 自成巷通过预裂切顶使得顶板形成更大的卸压区,实 体煤帮侧向支承压力降低,峰值向深部转移,巷道顶 板围岩更易控制,实体煤帮更加稳定。 2 .4 .2 不同地应力对比 B 类 方案结果分析 此类力。案 B ,~B m 以地应力大小为变量进行对 比分析,沿空掘巷方案 B .~I { ; 与切顶自成巷方 案 B 。~B 】I , 实体煤帮侧向支承 压力变化曲线如图 1 0 所示。沿空掘巷方案与切顶f 1 成巷力‘案巷道顶板 应力变化曲线如图1 1 所示。为综合对比分析各方案 巷道围岩应力变化和变形控制规律,对符评价指标进 行汇总,如图1 2 所示,图1 2 中顶板应/J 释放率选取 4 3 5 叠3 0 芝 j 2 5 嚣2 0 叫l5 l 叵 重l O 5 距灾体煤帮删 离/m a 1 并} _ 抽} { 搂 趴’爻体煤押f 趴离/m b 切顶i7 i 成巷 图1 0 不同地J 、j f 力条件的侧向支承压力变化曲线 F i g .10 V a I .i d l i t 1 1o fs i I Pn 1 u l n l e Ip r e s s uJ _ Pw i I h 1 i “0 |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