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 5 卷第6 期 2 0 0 6 年1 1 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3 5N o .6 N O V .2 0 0 6 文章编号1 0 0 0 1 9 6 4 2 0 0 6 0 6 0 8 0 3 0 5 实时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研究 李世银,刘玉英,钱建生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 2 1 1 1 6 摘要针对实时数据传输对服务质量 Q o S 的特殊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传输协议 R T P 的能 修复单包丢失的具有自适应特性的前向差错校正法 A F E C .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差错编码参 数 差错编码分组长度 ,跟踪网络拥塞变化,保证传输服务质量.分析推导和实验表明所用 A F E C 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拥塞变化情况,对丢包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比一般的实时传输前向 修复丢包方法具有更高的编码效率和更小的额外带宽需求. 关键词实时数据传榆;自适应前向纠错;丢包修复 中图分类号T N9 1 9 文献标识码A S t u d yo na nA F E CM e t h o do faR e a l T i m eD a t aT r a n s p o r t L IS h i y i n ,L I UY u - y i n g ,Q I A NJ i a n s h e n g S c h o o l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E l e c t r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J i a n g s u2 2 1 1 1 6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i m i n ga tt h es p e c i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r e a l - t i m ed a t at r a n s p o r tf o rq u a l i t yo fs e r v i c e Q o S 。a na d a p t i v ef o r w a r de r r o rc o r r e c t i o n A F E C m e t h o db a s e do nr e a l t i m et r a n s p o r tp r o t o c o l R T P ,w h i c hw a sc a p a b l eo fr e c o v e r i n gt h el o s ts i n g l e - p a c k e t ,w a sp r o p o s e d .T h r o u g h a d j u s t i n gt h ee r r o rc o d i n gp a r a m e t e r p a c k e tl e n g t ho fe r r o rc o d i n g d y n a m i c a l l ya n dt r a c i n gn e t w o r kc o n g e s t i o n ,t h em e t h o da b o v ec o u l dg u a r a n t e et h et r a n s p o r tQ o S .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A F E Cm e t h o dc a na d a p tt ot h ec h a n g eo fn e t w o r kc o n g e s t i o np r e f e r a b l y ,r e c o v e rt h el o s tp a c k e te f f e c t i v e l yw i t hh i g h e rc o d er a t ea n dl e s sr e q u i r e m e n to fe x t r a b a n d w i d t h K e yw o r d s r e a l t i m ed a t at r a n s p o r t ;A F E C ;p a c k e tl O S Sr e c o v e r y 视频等实时数据的传输对实时性的要求远高 于可靠性的要求,数据不能按时到达将导致视频服 务质量的严重恶化.这就对在I n t e r n e t 上传输的视 频数据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往往要求高带 宽、低延时和低抖动.目前I n t e r n e t 只提供传统的 B e s t e f f o r t 尽力传送 业务,大都采用应答、超时 和A R Q a u t o m a t i cr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r e q u e s t ,自动 重传请求 机制来保证传输服务质量,从而造成了 数据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如果网络出现了通信拥 塞,将导致延时增加和网络拥塞的恶化,不适宜于 实时传输.因此,利用多媒体通信特点采用有效的 实时传输质量保证措施是提升现有网络性能的必 要措施. 前向误差校正 F E C ,f o r w a r de r r o r c o r r e c - t i o n 是一种较好的实时传输质量保证措施[ 1 。2 ] .基 于网络的前向差错控制主要有2 类口] 基于比特级 的差错控制和基于I P 帧级的差错控制.根据实时 数据传输的特点,个别码元的差错对传输重现质量 影响很小,丢包是造成重现质量恶化的主要因 素[ 1 3 ;同时,对丢包现象的研究发现,单包丢失的概 收稿日期2 0 0 5 0 6 1 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 0 5 3 3 0 5 0 作者简介李世银 1 9 7 1 一 ,男,四川省犍为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 E - m a l l L i s h i y i n c u r e t .e d u .c n T e l l0 5 1 6 8 3 8 8 5 7 5 4 万方数据 8 0 4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 5 卷 率最大,因此主要需解决单包丢失的修复问题[ 4 ] . 实时传输协议R T P c 5 3 已经成为媒体实时传输 的通用标准.实时媒体传输的丢包检测和修复需要 R T P 的支持,例如通过包序列号监测丢包等.把丢 包修复能力结合到R T P 的传输功能中,将是解决 实时媒体传输丢包的一个较好方法. 1前向误差校正法F E C 的一般方法 对给定的咒 分组长度 和k 有效数据包个 数 ,文献F 3 ,6 - 7 “ ] 提出以下4 种一般F E C 检验编 码方案 左面字母代表输入的原始数据包流,右面 字母代表经检验编码后输出的数据包和校验包 流 方式1可修复单包丢失,使用2 个数据包生 成一个奇偶校验包的奇偶校验编码 口,b ,C ,d ,P ,f ,口,b ,f C a ,6 ,c ,d ,f c ,d ,⋯ 方式2能修复单个丢包和连续2 包丢失的 修复定义为 a ,b ,f ,d ,P ,f 一口,f a ,6 ,b ,f b ,c , C ,f c ,d ,d ,⋯ 方式3 能修复所有单包丢失和若干连续丢 失包 口,b ,C ,d ,P ,f ,g f a ,6 ,f a ,f ,f a ,6 ,c , f c ,d ,f c ,P ,f c ,d ,P ,⋯ 方式4能修复连续丢失的1 ,2 ,3 个包,但需 要4 个包的延迟 a ,b ,c ,d ,e ,f 一厂 口 ,厂 6 ,f a ,b ,c ,f c , f a ,c ,d ,f a ,b ,d ,f C d ⋯ 通常采用编码效率、纠错能力、产生的时延及 实现难易等参数来衡量前向纠错 F E C 方法的性 能.对以上4 种方案分析比较,可以得到其各自的 编码性能如表1 . 裹1 。一般俞向纠簧l 方法性能比较 T a b l e l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g e n e r i cf o r w a r de r r o re o r r e e U o n 从表1 分析可见,一般F E C 方案中主要存在 2 个方面的缺点首先,缺乏灵活性,不能随着网络 状态 拥塞等 进行动态调整差错编码参数,即不能 自适应于网络状态变化;其次,编码效率较低,对频 带资源要求大,会加重拥塞程度,而在I P 网络传输 中造成丢包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拥塞,因此有可能 使丢包进一步严重。为此,本文结合在网络传输中 单包丢失概率最大,提出一种能解决单包丢失修复 问题的具有自适应机制的F E C 方法. 2A F E C 原理 本文中“自适应”的含义是指系统根据传输网 络的拥塞状况 丢包率 ,动态调整所采用的差错 丢包 控制编码参数,以满足所需传输质量Q o S 要求E 4 ] . 2 .1A F E C 编码依据 采用线性分组编码和奇偶校验编码原理,将实 时数据流分为每他个R T P 数据包为一组,然后对 每组数据包进行逐位异或运算产生各组的一个 A F E C 包。虽然根据差错控制编码理论,在k 2 时奇偶校验码只具有检错功能,而没有纠错能力, 但是由于实时视频传输中,采用R T P 协议,每个 R T P 包都有惟一的连续单调递增序列号口] ,因此, 在接收端对丢包 相当于内部编码的误码 位置是 已知的,而不再需要用冗余校验码来检测,只需通 过检测R T P 包的序列号即可确定丢包位置,从而 只需一位检验位 块 就能够纠正单个错误 修复单 包丢失 .即接收方只需收到咒 1 个R T P 数据包 中的任意,z 个R T P 包就可以恢复出丢失的R T P 包,再生出原来的九个R T P 包. 以采用偶校验方式为例,其校验块生成算法为 垂 G ④o l ④⋯①C zo C r o o d2 . 1 相应的修复算法为 H C k 西O ∑C i r o o d 2 , 2 ‘ 1 i ≠ 式中C ; i 1 ,2 ,⋯,挖 为当前一组原始R T P 包; 西为当前一组R T P 包产生的A F E C 包;C k 为在传 输中丢失的包. 在本A F E C 中,首先需要解决的2 个关键问 题是网络拥塞程度 即丢包率 的计算和如何根据 当前丢包率估算出分组n 的最佳长度,以保证在每 一分组R T P 包中的多包丢失率在允许范围内. 2 .2 丢包率估算 本自适应F E C 的反馈控制是通过接收端的丢 包率P 进行的.因此,丢包率 拥塞状况 的估算直 接影响其差错修复效果.在这里采用G i l b e r t 模型 对丢包率进行分析,如图1 . 图1G i l b e r t 信号模型 F i g .1 G i l d e r tm o d e l 万方数据 第6 期李世银等实时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研究 该模型已被证明对于I n t e r n e t 信道的建模具 有较高的准确性‘2 ‘3 ’5 ’8 。引,实现中也可以根据R T C P 协议进行计算. 其中,G 表示正常状态 不丢包 ,B 表示出错 状态 丢包 ,b 和g 为G ,B 这2 个状态间的转移概 率.分组丢失的概率为 P B 一士. 3 如果定义N ,表示前一分组丢失而成功接收 到的分组数目;N 。表示前一分组丢失而丢失的分 组数目;N 。表示前一分组成功接收而分组丢失的 数目;N 。表示前一分组成功接收而成功接收的分 组数目,则状态转移概率分别为 6 鼎i ,g 鼎.’ 4 2 .3 A F E C 最佳分组长度估算 发送端根据网络传输中的测算出的包丢失概 率P ,就可以估算出最佳的分组长度,z ,从而保证 在接收端经丢包修复后的丢失包率满足允许的范 围. 设分组长度为7 “ /,经产生A F E C 包后的分组 长度为竹 1 ,则由概率论可知m ] ,经传输后在接收 端一个分组中有i 个包丢失的概率P ;为 P i C 0 1 P ‘ 1 一声 计卜‘. 5 采用包丢失A F E C 方法后,一个分组中只有 一个包丢失时,该丢包将可以被修复.设m 为所传 输的总的分组数目 包括R T P 数据包和A F E C 包,总的数据包数为 ,l 1 m ,则经过丢包修复 后的丢包率可由下式近似计算得到 办7 一 n 1 m p - - r a P , 一 n 1 p 一 豫 1 p 1 一p ” - _ _ _ _ _ _ 二- -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二_ _ _ - J ■_ _ _ _ _ _ - _ _ _ _ _ ●- _ _ 一 ,l 1 P p 1 一p ”. 6 可见采用丢包修复后,接收端完全正确接收的 概率由网络传输中的丢包率P 和A F E C 分组长度 n 决定,当P 一定时p7 随着竹的减小而减小. 根据式 4 可以得到相应的最佳的分组长度行 为 竹蚓. ∽ 竹2 瓦百;万‘ u ’ 根据P 的变化和允许的P7 通过自动调整扎的 由于每个分组中包丢失数目i 服从参数为咒 1 ,P 的二项分布[ 1 0 ] 如式 5 ,根据概率论知识可 知,每个分组中包丢失数目i 的数学期望 均值 为 E i 一 ,l 1 p . 8 因此,可以得到每个分组中包丢失数目i 的数 学期望 均值 为1 时对应的分组长度应为 竹 1 P 1 ,净以 吉一1 . 9 又因为竹只能为整数,因此取 [ 古] 一,. 1 0 实际应用中先根据上式初步估算出分组长度 咒,再根据具体户7 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所需 的丢包率要求. 事实上根据式 5 有 旦C I p i 1 - - p .- i , P 件】 o a ;P 斗1 1 一p ”‘ 王甚f 上一1 , i ,l 1 . 11’i 砣 1 一\P,7 ⋯’’⋯7 可见当P 较小且选择合适的竹时,有P | P 件。,此时在网络传输中一个分组中有多个 i ≥2 包丢失的概率远小于只有1 个包丢失的概率.所以 采用本A F E C 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丢包修复问 题. 2 .4 A F E C 性能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见A F E C 具有较好的性能指 标 编码效率节一* 1 0 0 %≥5 0 %,且疗 Ⅳ1 _ 1 的值随着传输网络性能改善 丢包率降P 低 按照 式 1 0 相应增加,编码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丢包修复能力能修复分组中的单包丢失,并 且具有自适应能力,在网络恶化时,能通过自动调 整差错控制编码参数n ,动态增强其丢包修复能 力. 修复延迟小.因为采用R T P 传输实时数据, 系统本身必须在接收端解码器有足够缓存,而在本 A F E C 方案中运用接收和异或运算同步进行,充分 利用了系统本身解码器的缓存,而基本无需额外的 缓存,丢包修复产生的延迟也较小. 后向兼容性该A F E C 方法具有较好的后向 兼容性.对于没有丢包修复能力的解码器,可以自 动将A F E C 校验包丢弃,而不影响正常接收. 取值曼要竺竺箩苎苎跫犁堡要。。。,。世,. 3A F E C 实现与仿真测试 实际应用中,关键是如何确定n 的值,为简化 ’ ~⋯⋯⋯一’ 计算这里采用一种近似方法. 在应用中,发送端可以通过R T C P R e a l t i m e 万方数据 8 0 6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3 5 卷 T r a n s p o r tC o n t r o lP r o t o c 0 1 得到网络拥塞状况 丢包率 [ 引,并根据当前丢包率按照式 1 0 估算出 分组咒的最佳长度,以保证在每一分组R T P 包中 的多包丢失率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使接收端恢复出 的实时数据质量满足要求.A F E C 实现原理如图2 所示m ] . 实 发送端 接收端 图2A F E C 原理框图 F i g .2 P r i n c i p l eb l o c kd i a g r a mo fA F E C 3 .1 A F E C 校验包格式设计 校验块由A F E C 包传送.A F E C 包由在R T P 净载部分的一个A F E C 包头和净载组成[ 3 ’6 吖] ,如 图3 .该格式可以传送任意长度和校验方式的数据 包,可以对R T P 净载和重要的R T P 包头域进行修 复.A F E C 校验包头中定义了2 4 比特偏移屏蔽码 域,如果第i 个比特被置1 ,表明序列号为N i 的 媒体包和本包相关联,N 是A F E C 包头中的序列 号基域. 0123 4 b y t e R T P 包头 序列号基 长度修复域 E lP T 修复域偏移屏敝码 时间穰肇复域 A F E C 净载 R T P 包头 A F E C 包头 净竣 如果这些数据块的长度不等,用0 填充至与最长的 数据块等长;2 对这些数据块做校验运算得到 A F E C 数据块} 3 把结果数据放入A F E C 包中. 3 .2 A F E C 丢包修复的实现 修复过程分为2 步操作[ 2 ‘3 ’6 。7 ] .首先要检测出 需要哪些包结合以修复丢失的包.第2 步就是丢包 修复.设T 为修复媒体包X ;所需的包序列 包括 A F E C 和媒体包 ,则丢包修复过程为1 对T 中 媒体包和A F E C 包执行保护操作的步骤一;2 对 于在T 中的A F E C 包,用同样的方式计算数据块, 恢复有效载荷类型和时间戳;3 将媒体包产生的 数据块填充至和由A F E C 包产生的数据块一样 长;4 对所有的二进制数组执行异或运算,产生修 复数据块;5 创建一个带有标准1 2 字节R T P 头 的无载荷新包;6 将修复数组中的比特值依次填 入新包的相应域;7 新包序列号设置为X i 的序列 号;8 新包的S S R C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s o u r c e 值设 置为它保护的媒体流的S S R C . 本设计中为减少差错控制引入的延时,接收端 采用在接收R T P 包的同时进行预修复 异或运 算 ,从而最迟在收到最后一个R T P 包时就已经完 成了丢包的检测和修复,而不需要等当前组所有 R T P 数据包收到之后再进行丢包修复. 这里将传输中超过最大延迟的包也视为丢失 包. 3 .3 仿真测试 本文采用在局部网络中连接的2 台P C 机上 一. 圈A F E c 照,. 运行测试程序进行A F E C 的丢包修复性能测试. n g 3№H n n 叭A t 上 乙p a c k 吼 采用定量的测试策略,发送端按一定丢包率发送数 A F E C 包的净载部分是对本A F E C 包相关联 据包,接收端将接收到的R T P 数据和经丢包修复 的媒体包的C S R C c o n t r i b u t i n gs o u r c e 歹l J 、净 后的数据分别存储在2 个文件中,观察丢包和丢包 载、填充部分和扩展部分应用保护操作得到的- 所 修复的效果. 谓保护操作∞1 是为了修复丢包发送端对媒体包执 本测试以每次连续发送l O0 0 0 个R T P 上a /a 行的一种操作1 从媒体包头中取得各种域值、净 括R T P 数据包和A F E C 包 为样本,经过多次测 载和填充部分附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二进制数据块, 试得到其丢包修复性能,如表2 . 裹2A F E C 性能 T a b l e 2p ■钿恤叠n P ■A F R P 原丢包率/% 5 04 03 02 01 0 分组长度n 编码效率口 修复后的理论丢包率/% 1 组实测丢包率/% 2 组实测丢包率/% 3 组实测丢包率/% 实测平均丢包率/% , ∞ ∞ J 口 ∞ ∞ 吼 1 1 O 1 1 0 巧 o o “ o 巧 仉 2 2 2 2 2 0 踮 o _ o _ _ 仉 4 4 4 4 4 0 ∞ _ _ _ 一 。 吼 6 6 6 5 6 ● ∞ ∞ a 舟 _ 口 吼 4 3 3 4 3 0 卯 卫 ∞ 加 o ∞ 仉 7 7 7 7 7 o 伯 _ 一 “ 心 仉 9 K 9 9 9 4 墙 L L L L L , ∞ o o 卫 一 。 吼 9 8 9 8 9 2 “ 豇 豇 乱 豇 屯 ● ■ 良 豇 吼 豇 吼 ● 巧 豇 屯 t 豇 “ 万方数据 第6 期李世银等实时数据传输的自适应前向纠错方法研究 8 0 7 从以上测试分析数据可知,本A F E C 对于丢 包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并且能够较好地适应网络 拥塞变化情况. 实际网络中虽然R T C P 包在网络拥塞时也可 能丢失,从而可能会导致A F E C 的自适应时间有 所增加;但是,由于R T C P 是周期发送的,因此,部 分R T C P 包的丢失一般不会对本文介绍的A F E C 方法的性能产生太大影响. 4 结论 针对实时数据传输对服务质量Q o S 的特殊需 要,文中提出并设计了基于R T P 的A F E C .通过跟 踪网络拥塞变化的情况,动态调整差错编码参数 分组长度 ,进行丢包修复,保证实时数据传输服 务质量.在对A F E C 建模的基础上,推导了A F E C 最佳分组长度与网络丢包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推导 和实验仿真表明,该A F E C 在修复实时数据传输 中的单包丢失,降低网络传输的丢包率保证实时数 据传输服务质量方面的具有较好效果,并具有较强 的自适应能力. 当然,由于采用差错编码 冗余纠错 必然会增 加传输的数据量 冗余数据,即本文中的自适应前 向差错校正法校验修复包 ,增加对网络带宽的需 求,进而可能导致拥塞加重,这是任何F E C 方法都 无法避免的.但是,从以上分析和测试结果,可以看 到本文所述的A F E C 相对于一般F E C 方法具有 较小的冗余,从而在相同情况下,对额外的带宽需 求也相对更小.此外,由于本A F E C 方法使用 R T C P 报文本身的丢包消息作为自适应的控制信 息,因此也无需额外传输控制信息而增加占用资 源. 致谢本文的研究工作还得到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 技基金 O C 4 4 6 2 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 1 3Y uX u n - q i ,M O D E S T I N OJW ,B A J I CIV .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e f f i c a c yo fp a c k e t - l e v e lF E C i ni m p r o v i n gv i d e ot r a n s p o r to v e rn e t w o r k s [ C /O L ] . G e n o v a I E E ES i g n a lP r o c e s s i n gS o c i e t y ,2 0 0 5 [ 2 0 0 5 0 1 0 6 ] .h t t p //w w w .s f u .c a /~i b a j i c /p u b s / Y u M o d e s t i n o B a j i c _ D M S 2 0 0 5 .p d f . [ 2 ] Y A N GX i a o k a n g ,Z H UC e ,L IZ h e n g - g u o ,e ta 1 . A nu n e q u a lp a c k e tl o s sr e s i l i e n c es c h e m ef o rv i d e o0 一 v e rt h ei n t e r n e t [ J ] .I E E E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N M U L T I M E D I A ,2 0 0 5 ,7 4 7 5 3 7 6 5 . [ 3 ] 张钶,谢忠诚,鞠九滨.前向误差校正法实时修复丢 包[ J ] .电子学报,2 0 0 1 ,2 9 2 2 6 3 2 6 5 . Z H A N GK e 。X I EZ h o n g c h e n g 。J UJ i u b i n .R e p a i r i n gl o s tp a c k e t sw i t hF E Cm e t h o d [ J ] .A C T A E L E C T R O N I C AS I N I C A ,2 0 0 1 ,2 9 2 2 6 3 - 2 6 5 . [ 4 ] H A Y A S A K AM ,G A M A G EM ,M I K IT .C e l ll o s s r e c o v e r yu s i n ga d a p t i v eL D P C b a s e dF E Cm e t h o df o r r e a lt i m es e r v i c e so v e rb e s te f f o r tn e t w o r k s [ - C /O L ] . 2 0 0 4 [ 2 0 0 5 0 2 1 4 ] .h t t p //i e e e x p l o r e .i e e e .o r g /i e l 5 / 9 5 8 1 /3 0 2 9 9 /0 1 3 9 1 7 6 4 .p d f i s n u m b e r 3 0 2 9 9 a r n u m b e r 1 3 9 1 7 6 4 . r 5 ]S C H U L Z R I N N EH ,C A S N E RS ,F R E D E R I C KR , e ta 1 .R T P At r a n s p o r tp r o t o c o lf o rr e a l t i m e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S /O L ] .R F C l 8 8 9 .J a n u a r y1 9 9 6 [ 2 0 0 5 0 1 一 0 6 3 .h t t p //r f c .n e t /r f c l 8 8 9 .h t m l . [ 6 3R O S E N B E R GJ ,S C H U L Z R I N N EH .A nR T Pp a y l o a df o r m a tf o rg e n e r i cf o r w a r de r r o rc o r r e c t i o n [ s / O L ] .R F C 2 7 3 3 ,D e c e m b e r1 9 9 9 [ 2 0 0 5 0 1 0 6 ] .h t t p //w w w .i e t f .o r g /r f c /r f c 2 7 3 3 .t x t . [ 7 ] 张钶,谢忠诚,鞠九滨.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丢包实 时修复[ J ] .软件学报,2 0 0 1 1 2 1 0 4 2 1 0 4 9 . Z H A N GK e ,X I EZ h o n g - c h e n g ,J UJ i u - b i n .R e a l t i m er e p a i r i n gl o s tp a c k e t sb a s e do nr e a l t i m et r a n s - 。 p o r tp r o t o c o l [ J ] .J o u r n a lo fS o f t w a r e ,2 0 0 1 1 2 1 0 4 2 1 0 4 9 . [ 8 ] 黄伟红,孙正兴,张福炎.I n t e r n e t 视频流中的自适应 拥塞控制技术研究[ J ] .计算机学报,2 0 0 1 ,2 4 8 7 9 6 - 8 0 1 . H U A N GW e i - h o n g ,S U NZ h e n g 一】【i n g ,Z H A N GF u - y a n .A d a p t i v ec o n g e s t i o nc o n t r o lt e c h n i q u e sf o ri n t e r n e tv i d e os t r e a m i n g [ J ] .C H I N E S EJ .C O M P U T E R S ,2 0 0 1 ,2 4 8 7 9 6 - 8 0 1 . [ 9 ] C O M E RDE .I n t e r n e t w o r k i n gw i t hT C P /I P ,V 0 1 .I p r i n c i p l e s ,p r o t o c o l s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 3 r d E d i t i o n [ M ] .N J P r e n t i c eH a l l ,1 9 9 5 . [ 1 0 ]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 ] .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7 . 责任编辑姚志昌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