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0 卷 第1 期 2010 年2 月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畅 30 No 畅 1 Feb畅 2010 文章编号 1006 - 544X (2010) 01 - 0052 - 04 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 以安徽凤阳地区为例 王光洪1a,1b, 罗先熔1a,1b, 单江涛1a, 唐本峰1a, 施申轶2 (1畅桂林理工大学 a畅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b畅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541004; 2畅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312 地质队,安徽 蚌埠 233040) 摘 要为了尽快突破第四纪厚层沉积物覆盖区找矿难题,在安徽凤阳开展了地电化学方法技术找矿可行 性研究,即采用低电压(9 V)偶极地电提取与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开展找矿工作。 结果表明,在 隐伏金矿体上方出现明显的电化学异常。 据此,在南部隆起地段发现了 1 处找矿有利部位,并提出深部找 矿工作建议。 经后期钻探工程验证,发现 1 个品位为 2 g/ t 金矿体、2 个金矿化体。 关键词地电化学法;隐伏金矿;第四系;厚层覆盖区;凤阳;安徽 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在安徽凤阳的深部找矿研究工作取得 了一定进展, 但在第四纪厚层冲积物、 淤积物覆 盖区, 利用传统找矿方法开展深部找矿的难度较 大。 为了更好解决厚层覆盖区的深部找矿难题, 采用能够有效定位深部矿体的方法技术 地电 化学方法技术[1 - 2], 在安徽凤阳沉积物覆盖区开 展金矿预测研究。 地电提取方法主要采用偶极提取技术, 选用 具有极强吸附能力的活化高密聚醚型聚氨脂泡塑 和碳棒组装成的提取器, 9 V 直流供电电源, 在受 有机质影响小的 B 层土壤中进行提取, 为防止在 提取过程中电极处于碱性环境而影响元素信息提 取效果, 采用 15%的硝酸作为活化剂防止提取环 境迅速碱化, 并对提取土壤作技术调和处理, 缓 解提取介质等对离子迁移能力的影响, 间接增强 提取效果。 同时进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 进一 步提高了对隐伏矿体的定位能力。 1 地质概况 凤阳金远景区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台坳 蚌埠复背斜的主体部位, 郯庐大断裂东侧, 区内 金矿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和重晶石脉型, 前人 在该区做了航电异常的地面电法检查工作, 认为 异常可能由金矿体引起[3]。 工作区位于凤阳 Au 远景区内, 为第四系厚层 覆盖区, 基岩露头不发育 (图 1)。 基岩为上太古 宙五河群峰山李组 (Ar2f) 变质岩系, 为走向北 西西、 倾向南西的单斜岩层 下部地层为含磁铁 矿角闪斜长片麻岩、 含磁铁矿石榴石黑云斜长片 麻岩、 磁铁角闪岩等; 上部地层为混合岩化的变 质岩, 包括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 无岩浆岩出露, 据岩心资料邻区发现有闪长岩。 物探资料与钻探资料证实 有一北东向大断裂经 过测区中部,并且在工作区南部断裂附近有一废旧 淘金场即金重砂异常区;南部测区峰山李组地层发 生了隆起,为成矿有利区。 2 已知区地电提取试验 工作区内仅有已知矿化钻孔一处, 位于工作 区北部。 钻探资料显示, 深部发现破碎带, 说明该 收稿日期 2009 - 02 - 27 基金项目 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桂科能 07109011 -K02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A20910) 作者简介 王光洪 (1982) 男, 硕士研究生, 地球化学专业, wangchun_0909@163畅 com。 通讯作者 罗先熔, 博士, 教授, 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 luoxianrong@glite畅 edu畅 cn。 引文格式 王光洪, 罗先熔, 单江涛, 等.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 [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0 (1) 52 - 55. 图1 大庙工作区地质及测线布置图 Fig畅 1 Geological map and counting line layout in Damiao working area Q第四系; 1河流; 2推测断裂; 3测线 处发育有一断裂,并且在断裂附近发现充填型方铅 矿细脉, 断裂带附近岩石出现微弱金矿化, 以及 黄铁矿化、 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等蚀变, 认为至 少有一期热液活动与 Au、 Pb 元素的迁移、富集有 关。 地电提取方法示范性研究选择在穿越矿化钻 孔和断裂的地段布置 2 号勘探线(图 1),图 2 表明, 矿化体上方及断裂处出现 Au、 Cu、 Zn 地电异常,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部隐伏矿 (化) 体的产出 位置。 但该异常总体上表现为含量低、 规模小, 形成较大矿体的可能性小。 3 南部测区找矿预测 工作区外河流下游处曾为砂金淘场, 有几十 年的淘金史, 金粒大小不等, 最大粒者如黄豆大 小, 与以胶体形式远距离迁移沉积的金差异较大, 推测上游地段存在原生金矿体。 工作区南部深部 发生隆起, 而斜长片麻岩为刚性岩石, 可能发生 物理变形, 并伴有微裂隙系统的生长, 隆起形成 过程伴随着成矿金元素由挤压区向拉张区活化迁 移[4], 并在有利的物化环境下沉积下来。 北北东 向隐伏断裂正好经过南工作区, 裂隙系统较发育, 可为该区成矿提供有利的导矿和容矿空间。 因此, 在工作区南部开展以找金为主的地电化学研究, 并在地质上推断成矿可能性大的地段布置一条 EW 向长 1 km、 点距为 20 m 的 3 号勘探线。 图2 2 号线地电化学异常剖面 Fig畅 2 Geological and electro- chemical section in Line 2 1断裂破碎蚀变带; 2矿 (化) 体; 3推测矿 (化) 体 3畅 1 地电化学异常特征 对测区数据统计得出, Au 元素背景值为 0畅 01 10 - 9, 异常下限值为 0畅 023 10- 9。 南部 (3 号 线) 地电提取元素总体含量 (图 3、 表 1) 远高于 北部 (2 号线), 其中南部 Cu、 Zn 的含量为北区 的 2畅 3 倍, 电导率为北区的 2畅 7 倍, Pb 元素含量 为北区的 1畅 3 倍, 变化幅度很小, Pb 元素高异常 仅在 3 号线东部出现, 浓集程度远小于其他元素, 高值异常位于石英加工厂附近, 受污染可能性大; 而南部区 Au 的平均含量是北区平均含量的 14畅 5 倍。 3 号线 Au 地电异常(图 3)表现出跳跃式单峰 高值异常,异常形态同呈脉状产出的硫化物矿体引 起的地电异常相吻合[5]。 Au 异常共有 8 个异常段 (Au - 1 ~ Au - 8),其中 6 个 Au 异常段位于电导率 异常内,其余 2 个分布在电导率异常外。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异常强度、异常规模、异常 间的空间分布关系和有利构造位置发现,异常总体 上表现为“钟”状形态,形态上反映了由于隆起引起 元素向拉张区发生迁移、富集;Au - 2 ~Au - 5 异常 分布在断裂上盘, 异常强度与衬度远高于同区其 他异常段,加上由断裂引起的应力薄弱带可作为 35第 1 期 王光洪等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 图3 3 号线地电化学异常剖面 Fig畅 3 Geological and electro- chemical section in Line 3 1断裂; 2矿 (化) 体; 3推测矿 (化) 体 表1 3 线地电异常特征 Table 1 Feature of electro- chemistry in Line 3 异常号 异常峰值/ 10 -9 异常 衬度 峰值 点位 异常段 宽/ m Au - 1贩1刎. 044100e8 15鼢 Au - 2贩2刎. 852285e1420鼢 Au - 3贩2刎. 197219e1950鼢 Au - 4贩2眄. 09209e2330鼢 Au - 5贩1刎. 999199e2630鼢 Au - 6贩1刎. 207120e3015鼢 Au - 7贩0刎. 94895P3525鼢 Au - 8贩1刎. 288129e4215鼢 良好的赋矿空间。 因此, Au - 2 ~ Au - 5 是最有希 望的地段, 可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突破区。 3畅 2 成果验证结果 根据地质、 地电化学综合研究成果, 结合物 探手段, 安徽 312 地质队选择在 Au - 2 ~ Au - 5 最 有希望的地段布置验证钻孔, 3 处见石英脉型金矿 (化) 体 (图 3), 其中 2 号矿体达到工业品位, 视厚度 1 m; 1、 3 号为矿化体, 品位分别为 1 和 0畅 5 g/ t。 4结束语 (1) 运用地电化学方法在凤阳县第四纪沉积 物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是科学、 有效的, 该方法 对矿(化)体的反映、 定位效果显著, 为在该区找 矿工作提供有效手段。 (2) 验证了脉状金矿体电化学异常特征, 即 矿体与其上方狭窄地电提取元素高值异常的空间 关系大致呈对应关系, 并分布在电导率异常高值 区。 (3) 电化学作为一种探矿技术手段, 需要结 合地质信息、 人为污染等因素综合研究, 排除非 矿致异常的干扰, 进而圈定可信度高的异常地段 以供工程验证。 (4) 地电异常能根据主成矿元素合理预测矿 种类型, 但对矿体赋存深度、 产状等的评价存在 困难, 仍是该技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 结合物探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方法的不足。 (5) 上述研究仅限于单线对比, 对面性异常 研究较少, 这也是此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建议在 3 号线南、 北两侧各布置 1 条 100 m 20 m 测线, 将研究扩展到面性对比从而更具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罗先熔, 段冶.我国地电提取测量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 方向 [J].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15 (1) 34 - 39. [2] 罗先熔.再论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矿床 [J].桂 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4, 14 (3) 295 - 301. [3] 赵利青, 宓荣三, 陈祥, 等.在新区快速优选靶区的一些 做法 以皖东苏北地区为例 [J].黄金地质, 2001, 7 (2) 45 - 51. [4] 陈柏林, 董法先, 李中坚.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 [J].地质评论, 1999, 24 (5) 186 - 191. [5] 罗先熔, 康明, 欧阳菲, 等.地电化学成晕机制、 方法技 术及找矿研究 [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7 134 - 147. 45桂 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010 年 Geoelectro- Chemical for Prospecting Gold Mine in Quaternary Sediment Region A Case from Fengyang, Anhui WANG Guang- hong1a,1b, LUO Xian- rong1a,1b, SHAN Jiang- tao1a, TANG Ben- feng1a, SHI Shen- yi2 (1畅 a畅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entre of Guangxi; b畅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Explora- tion for Hidden Non- Ferrous and Precious Metal Ore Deposit,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 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2畅 Geological Team 312, 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 ploration, Bengbu 233040, China) Abstract For prospecting the buried deposit in the huge covered sediment region formed during the Quaternary period as soon as possibl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geoelectro- chemical method to inspect the available gold de- posit under the huge coverage of alluvium in Fengyang Anhui province.Methods include geoelectrio- chemical extraction technique to get the icon information with both electrode in low- voltage (9 V), and to measure icon conductance in the surface soil.It is verified that the geoelectro- chemical abnomaly found buried gold deposit. So a swell zone in the south field for seeking buried ore bodies is selected, and a prospecting area gold deposit is found.One ore body (average grade 2 g/ t) and two mineralized body (average grade < 2 g/ t) are found in the testing drilling. Key words geoelectro- chemical method; hidden gold deposits; Quaternary; huge coverage of alluvium; Fengyang; Anhui 55第 1 期 王光洪等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