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望儿山金矿Ⅴ号矿体的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汤磊,罗先熔,陈希泉《矿产与地质》2007.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 卷 第 “ 期 A (*) “ A“ ABCD ;9D * ;AHA; 1 ;8A 1E8F(0 ,BC3DECF,GHI A3JKBC (“中期变形分解过程中,含金流体的渗流导致水热蚀变和金在递进缩短应变域的 大规模沉淀,形成了主成矿期的金矿化;在晚期液压致裂阶段,含金流体涌入张裂隙,形成高品位、小规模的含金石英脉. 3.期刊论文 申萍.沈远超.王京彬.刘铁兵.刘正桃.付水兴.李丰收.SHEN Ping.SHEN YuanChao.WANG JingBin.LIU TieBing.LIU ZhengTao.FU ShuiXing.LI FengShou 湘西桃源县西安钨金矿床褶皱构造的发现及控矿意义 -矿床地质 2008,273 湖南桃源县西安钨金矿床位于湘西矿化集中区西安金锑钨成矿带的中部,距沃溪钨锑金大型矿床约15 km,是湖南重要的钨金矿床.前人研究注意到该矿区 内含矿地层及断裂构造叠加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文章通过矿区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测量,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和对前人资料的分析,发现该矿区还存在重要的 褶皱构造.对该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提出了新的认识,该矿床的形成除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之外,还受到褶皱构造的明显控制,提出了有利地层和缓倾斜EW向层 间滑动断裂带叠加控制了矿化带的形成和分布,高角度NE向断裂是重要的导矿构造,褶皱构造的叠加控制了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次级褶皱尤其是背斜构造的叠加 则控制了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该矿床的成矿有利地段是地层和层间滑动断裂带之上叠加了褶皱构造的地段. 4.学位论文 王国富 陕西双王金矿床构造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研究 2006 以板块理论为指导,论文对双王金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角砾岩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液致裂构造 定位模式,并结合成矿模式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已知矿体的深边部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对角砾岩带宏观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双王含金角砾岩带是雏形断层的新认识,是造山期后褶皱回返过程中,近东西向剪切作用下的应力集中于钠 长岩的产物。 2、详细观察和描述了角砾岩特征,提出了矿床严格受矿液致裂作用控制的认识,矿液致裂作用不仅促进了雏形断层微裂隙的发育,还带来了成矿物质 ,雏形断层的持续扩展反过来又推动矿液致裂的发生,矿液致裂作用的多次叠加,形成透镜状的含金角砾岩矿体。 3、从金、黄铁矿和石英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晶体表面特征分析出发,认为金在黄铁矿和石英中的富集主要与其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表面特征有关 ,并应用稳定配合物的18电子规则探讨了双王金矿床中黄铁矿和石英含金机理。提出了雏形断层、矿液致裂作用促使金在黄铁矿等矿物中富集成矿的新认识 ,即雏形断层、矿液致裂作用使黄铁矿和含铁白云石、石英等矿物中生成大量微裂隙,使矿物在晶出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矿物表面缺陷,从而使金与之接触的 面积增大,沉淀的时间更长,空间更大,最终形成富矿体。 4、从剖析王家楞次级盆地特征出发,提出了盆地沉积时的水下洼地制约钠长岩的分布、规模和钠质含量,并决定着角砾岩体的分布、规模及含矿性,依 此并根据区域构造体制转换形式,建立了双王金矿成矿演化模式和构造定位新模式。 5、详细研究西坝岩体、地层、矿石等物质成分、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构造,论证了西坝岩体主要为成矿提供了巨大热源而不具备提供金等成矿 物质的条件,提出了岩体的两期侵入活动分别驱使岩体周围的钠质一硅质热液和碳酸盐质热液向雏形断层运移、发生矿液致裂的认识,晚期岩体的侵入进一 步诱使深源CO沿雏形断层上升,最终导致晚期方解石脉的大量形成。 6、双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构造演化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金主要来自钠长岩及板岩,硫主要来自地层,部分为深源成 矿热液主要为变质水,天水作用不显著;提出了含铁白云石中的碳绝大部分来自地层、方解石和部分含铁白云石中的碳来自幔源的认识。 7、通过综合分析双王金矿床的矿体就位机制和金品位的三重分形特征,查明了双王金矿含金角砾岩体具有向西侧伏、单个矿体向东侧伏的规律,指出了 今后的找矿方向,并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已知矿体的深边部进行了隐伏矿体预测,预测成果已被钻孔证实。 5.期刊论文 汪劲草.夏斌 湘中新化锑金矿床成矿构造系列及其找矿预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263 新化锑金矿床并置两套成矿构造系列.一套为走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加里东期;另一套为下滑型成矿构造系列,形成于雪峰期.前者发育于震旦系地层 中,受控于左旋脆-韧性剪切带,已知的Ⅰ、Ⅲ号脉分别为D型主张剪脉和R型张性桥脉,预测的Ⅳ、V号脉为与Ⅰ号脉平行的D型主张剪脉,Ⅵ号脉为与Ⅲ号脉平行 的R型张性桥脉.后者发育于板溪群五强溪组地层中,受控于下滑型脆-韧性剪切带,其中局部所见的矿脉确定为Ⅶ号层状含金石英脉,且预测深部尚有其它平行 矿脉,类似于沃溪钨锑金矿床层状矿脉的构造成因. 6.期刊论文 王可勇.姚书振.吕新彪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木 -地质科学 2001,362 基于对马脑壳金矿床构造变形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马脑壳金矿床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印支运动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 性及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有多次热液活动.热液的来源及性质与构造变形作用密切相关,早期韧性构造变形期,热液来源以地层建造水和变质水 为主,而韧-脆性变形期以来大气降水不断加入并逐渐占据优势.由韧性→韧-脆性和韧-脆性→脆性构造变形机制的转变,引起热液发生混合及相分离作用,并导 致热液体系T、pH、fo2、fs2等物化条件降低变化,造成热液中含金络合物溶解度大幅度下降而发生沉淀成矿作用.概括总结了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 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7.期刊论文 崔来运.CUI Lai-yun 河南赵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与勘探2005,412 赵岭金矿床是典型的受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外方山断隆与旧县-大章断陷盆地结合部位的东部.构造活动的多期性形成了构造岩的复杂性 .脉动式、幔涌式的成矿作用导致金矿体在走向上、倾向上都具侧列再现、相互叠加等组合特征.每一次的脉动和幔涌形成的金矿体都表现了各自的地球化学 特征和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为本区的地质找矿提供了一个明显的找矿标志. 8.期刊论文 尹意求.李嘉兴.胡兴平.仇银江.陈大经.马忠美 新疆萨吾尔山布尔克斯岱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 地质与勘探2004,402 布尔克斯岱金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西北缘的萨吾尔山东部,是准噶尔地区最典型的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之一.它既与断裂构造带有关,同时也与浅 成岩脉关系密切,受浅成岩脉和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因而区别于一般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突出特点是最好的矿化部位通常在浅成岩脉与沉积岩层之间 的接触带附近,在浅成岩脉的膨胀部位,通常存在较宽大的富矿体.下石炭统黑山头组的含炭质泥质碎屑岩建造,也是其重要的含金建造. 9.学位论文 肖爱芳 陕西南部地区蚀变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2005 通过对陕西南部地区前寒武纪基底、泥盆纪地层、重力线环构造交汇部位、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总结了陕西南部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在 GIS平台上对陕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进行了成矿预测。 1.研究了基底与盖层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1基底的组成陕西南部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商丹对接带和华南板块北缘,从北到南横跨三个一级大地构 造单元华北板块、商丹对接带、华南板块,其前寒武纪基底的组成与结构各不相同,华北型基底为单层结构结晶基底,华南型基底具双层结构结晶基底 、过渡基底。2基底的物探属性在华北板块南缘小秦岭北秦岭地区,重力场总体南高北低,重力异常轴向近东西走向;在南秦岭地区分布区,重力场总 体呈由东向西递减的变化趋势,重力异常以低密度为特点;在扬子陆块北部的安康、平利地区,重力场相对较高,重力异常发育。3金矿与基底的分布关系 陕南地区前寒武纪基底区域展布方向为近东西向,在华北板块南缘的小秦岭北秦岭地区大多出露地表,在南秦岭地区和扬子陆块北缘则呈孤岛状出露地表 ,主要以隐伏基底为主。从已知金矿的分布看,出露基底或隐伏基底边缘和岩体、盖层接触附近,是金矿床的有利成矿位置,并严格受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 构造控制。(4泥盆系罗汉寺岩群是陕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泥盆系分布明显受东西向构造控制并呈带状分布。 2.分析了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床的关系。陕南地区通过120万区域化探,共发现Au单元素异常178个,与Au元素有关的综合异常66个。Au元素异常主要 分布在华北板块南缘的小秦岭地区及华南板块北缘的周至县马鞍桥安家岐、太白双王凤县八卦角、勉略宁等地区。通过Au、w、Sn、Mo、Bi、Pb、Zn、 Hg、Sb、Ag、Cu、Ni、Co、V、Ti等15种元素异常同金矿床密集区相关性研究发现金矿床密集区与元素异常共生和伴生的元素组合比较复杂,与中、高、低温 元素均有伴生,以中温元素组合为主;金矿床密集区与Pb、Zn、Hg、Sb、W、Sn异常关系密切,与Ni、Co、V、Ti、Cr关系相对较弱。 3.探讨了重力构造特征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1重力环线构造的分布规律陕南地区域重力环状构造通过四个高度5Km、10Km、20Km、50km的解释表明 陕南地区环形构造总的方向为近东西向,其中重力高的分布在区内形成了几个大区带①北秦岭地区的潼关太白一带围绕着前寒武纪基底形成了近东西 向带状,在潼关洛南一带形成了宽阔的重力高分布区。②在南秦岭地区的勉略宁城固、洋县、西乡石泉、镇安、旬阳一带也为重力高的分布区;③在 扬子陆块北缘的碑坝镇巴、紫阳南部岚皋一带形成了陕西南部重力高分布区;形成环形构造重力低的分布区主要是陕南地区几个大的岩体及岩体群分布 区,主要有太白岩体、蟒岭岩体、光头山岩体、佛坪岩体、汉南岩体、柞水岩体等。2重力线形构造分布特征对陕南地区区域重力资料上延5Km、10Km、 20Km、50km四个高度的线性构造解释,表明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基本上都是一些贯通性深大断裂,而北东向,北西向主要为一些规模小而浅的断裂;多组 断裂纵横交错发育的地区是矿床密集区及异常密集区的主要分布区;通过重力构造解释,陕南地区的南北构造也是陕南地区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3构造与 金矿的分布关系大地构造边缘成矿。在华北板块南缘挤压拼合带、康勉板内结合带,是金成矿概率最高的地段;大地构造单元内深大断裂与次级断裂控矿规 律明显,在北秦岭造山带眉县周至户县一带、汉阴金斗坡茅垭子金矿床点均为剪切构造带型;基底相对隆起的构造单元对成矿有利。陕南地区3个 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均属相对抬升的构造单元,在各构造单元均有多金属矿产分布。 4.典型矿床的剖析。通过对区内已知蚀变岩型金矿床马鞍桥金矿床、煎茶岭金矿床等的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特征、控矿构造、与金矿有关的岩浆岩 、矿体、矿石特征、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出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 5.陕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预测区内金矿床密集区和异常密集区单元66处,其中金矿床密集区20处,异常密集区46处,上述金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 东西和北东向构造控制,由重磁构造格架图可以看出,所有金矿床密集区,金异常密集区均处于多组构造交汇处,而且以环线叠加构造为主,北东向、南北 向、东向西晚期构造对金矿床和异常的空间分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 10.期刊论文 申萍.沈远超.李光明.刘铁兵.曾庆栋.李厚民 胶东金牛山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体系研究 -地质科 学2004,392 通过对胶东金牛山金矿床构造变形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探讨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流体成矿机理,认为本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演化,并伴有多次脉动式热 液活动,金牛山断裂总体上控制流体来源、运移和沉淀.第二构造变形期早阶段,热液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而中-晚阶段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断裂带中流体异 常活跃,局部有高压流体存在,产生水压致裂作用;构造变形引起流体的沸腾、混合和相分离作用,并使流体成份和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金的沉淀.因此,构造和流 体的共同作用控制了矿床的形成,而异常流体叠加控制了富矿体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牛山金矿床形成的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体系模式.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