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信息表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信息表 矿 山 企 业 企业名称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任新联联系电话13838925090 单位地址济源市五龙口省庄 矿山名称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 1 号井医疗热矿水井 采矿许可证 新申请✔持有变更 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 编 制 单 位 单位名称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杨宏成联系电话18595671727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名职责联系电话 徐成彬项目负责18135795617 李威审核18638757955 刘广奎编写15036023336 柴海燕编写0391-6618428 王小青编写18637326965 张弘制图15981987562 审 查 申 请 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 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 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请予以审查。 申请单位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盖章) 联系人刘中利联系电话13949692613 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 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况..................................................................................1 二、矿山自然概况二、矿山自然概况..........................................................................................................3 三、区域地质背景三、区域地质背景..........................................................................................................5 四、土地资源四、土地资源................................................................................................................11 五、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五、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12 六、编制依据六、编制依据................................................................................................................13 七、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七、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18 第二章第二章 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概况..................................................................................................21 一、一、热储及埋藏条件热储及埋藏条件....................................................................................................21 二、热矿水动态特征二、热矿水动态特征....................................................................................................22 三、热储温度三、热储温度................................................................................................................23 四四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24 五五 热矿水水质核实评价热矿水水质核实评价..............................................................................................28 六六 对核实报告的评述对核实报告的评述..................................................................................................34 第三章第三章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36 一、开采方案一、开采方案................................................................................................................36 二、二、尾水排放尾水排放................................................................................................................40 三三、、地热井卫生防护地热井卫生防护....................................................................................................40 四四、、热矿水监测工程建设热矿水监测工程建设............................................................................................43 五、五、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44 六六、、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建设........................................................................................................44 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46 一、编制一、编制依据依据................................................................................................................46 二、二、安全专职人员及职能安全专职人员及职能............................................................................................46 三、三、主要有害、危险因素分析主要有害、危险因素分析....................................................................................46 四、四、安全技术与措施安全技术与措施....................................................................................................47 第第五五章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49 一、评估范围与级别一、评估范围与级别....................................................................................................49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现状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现状....................................................................52 三、预测评估三、预测评估................................................................................................................56 四、综合评估四、综合评估................................................................................................................58 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59 六、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六、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61 第第六六章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62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62 二、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二、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63 第第七七章章 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与土地复垦工程..............................................................64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64 二、矿山地质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65 三三、含水层破坏防治、含水层破坏防治....................................................................................................65 五、地形地貌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五、地形地貌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66 六、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六、水土环境污染修复................................................................................................66 七、矿区土地复垦七、矿区土地复垦........................................................................................................66 八、地质环境与土地监测八、地质环境与土地监测............................................................................................67 第第八八章章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68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工程量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工程量............................................................68 二二、总体工程部署、总体工程部署........................................................................................................68 三三、分期、分区实施方案、分期、分区实施方案............................................................................................68 四四、近期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年度工作安排................................................................................................68 第第九九章章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70 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70 二、工程量测算结果二、工程量测算结果....................................................................................................75 三、投资估算结果三、投资估算结果........................................................................................................75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四、经济可行性分析....................................................................................................77 五、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五、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77 第十章第十章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80 一、组织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80 二、技术保障措施二、技术保障措施........................................................................................................81 三、资金保障措施三、资金保障措施........................................................................................................82 四、监管保障措施四、监管保障措施........................................................................................................83 第十第十一一章章 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84 一、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84 二、生产经营情况二、生产经营情况........................................................................................................84 第十第十二二章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86 一、结论一、结论........................................................................................................................86 附件附件 1、矿山企业委托书、承诺书、编制单位承诺书; 2、采矿许可证; 3、采矿权人营业执照; 4、 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 2021 年编制的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 温泉度假有限公司 1 号井医疗热矿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评审意见书(豫储评(地) 字[2021]23 号)和备案证明(济自然资储备字〔2021〕1 号); 5、河南省工程造价信息; 6、济源市工程材料价格信息。 附图附图 1、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 1 号井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矿区范围图 (采用,110000); 2、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新制,11000);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新制,11000); 4、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新制,11000); 5、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新制,11000); 6、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新制,11000); 7、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新制,11000); 8、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新制,11000)。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况 (一)(一)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现持采矿许可证证号 C4100002011061120114023,有效期 2019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开采矿种为热 矿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64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 0.031km 2。 现有采矿证即将到期,为了顺利延续采矿许可证,同时促进矿山企业绿色、高效开 发利用矿产资源,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发展、矿区群众利 益共享的协调统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矿井。同时为矿山企业开发矿产资源 、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提供技术依据。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 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编制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豫自然资发〔2020〕61 号) 文件精神,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 限公司,根据矿山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 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要求,编制了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 疗热矿水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二)矿山概况(二)矿山概况 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医疗热矿水井采矿权人为济源市五龙口温泉 度假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28日,注册地位于济源市五龙口省庄,法定代 表人为任新联。经营范围包括餐饮、住宿、游泳(以上经营凡涉及法律、法规规定应经 审批的,凭相关许可证经营);泳衣、针织品、百货销售。 根据矿山现持有采矿许可证, 矿区范围共由4个拐点坐标组成, 批准开采标高从-37m 至-71m,各拐点坐标见表1-1。 表表 1-11 号井理疗热矿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号井理疗热矿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X 坐标Y 坐标 13893068.823638380592.7743 23893149.401338380892.75 33893003.3338380892.75 43893008.5138380592.76 2 图图 1- 1矿区范围示意矿区范围示意图图 (三)(三) 位置与交通位置与交通 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温泉度假有限公司1号井矿区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省庄村北, 西南距济源市区12km,地理坐标东经11241′27.3″,北纬3509′33.8″。北靠 焦枝铁路、二广高速G55,东临G207、306省道。乡、村级公路四通八达,道路交错成网 ,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2)。 图图 1- 2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3 二、矿山自然概况二、矿山自然概况 (一)(一)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济源市境内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总的地势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 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市67.8,市境北部与山西交界的狭长地带是中山区,海拔1000m以上 ,市西部、西南部的山区为低山区,海拔500m~800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 ,占全市总面积的20.4,海拔200~400m,平原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南,黄土丘陵以 北的市域中东部,三面山丘环绕,西窄东宽,西高东低,形似牛角,属山前洪积冲积倾 斜平原,占全市总面积11.8。主要山峰有天台山、天坛山、王屋山、鳌背山、五斗峰 、箭过顶、秦岭山等。其中,天台山号称豫北群山之冠,海拔1711m,鳌背山最高,海 拔1929.60m。 1号井矿区地处太行山构造剥蚀低山区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交汇部位,地形由西北 向东南倾斜,标高130~145m,地形坡度 12~15。见图1-3 图图 1- 3 区域地形地貌图区域地形地貌图 矿区位矿区位置置 4 (二)(二)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本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中。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5℃,日绝对最高气温43.4℃,最低-15.9℃;年平均降雨量600-700mm,多集中在7~9 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500mm,多集中在5~8月份;全年无霜期223天;冰冻期一般12月 一次年2月,最大冻结深度300mm;年平均风速3.8m/s,春季以东南风为主,夏秋季以西 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瞬时最大风速30m/s。 (三)(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 济源市境内水系主要为黄河水系,济源市河流较多,共有大小河流 100 多条,其 中主要河流22条,包括黄河、沁河、济河、蟒河、溴河、大店河、逢石河等。其中沁河 在境内长15km,蟒河在境内长68km,黄河境内长60km。另有包括小浪底水库、王屋山水 库等在内的大小水库22座。 沁河是距五龙口地热井最近的河流。 它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 山区流域面积9245km 2 。沁河属降水补给型河流,水量随季节变化大,旱季流量小,汛期7、8、9三个月流量 大,流量相差悬殊。据五龙口水文站资料,年平均最大流量86.3m 3/s(1956年),年平 均最小流量9.99m 3/s(1986 年),1972年以后,由于引沁济蟒渠建成引水,使沁河五 龙口站流量减小。 5 图图 1- 4区域水系图区域水系图 (四)(四) 植被植被 矿区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植被主要为落叶栎植树片。植物类型以灌、乔木为 主,以刺槐、杨树、柏树为主,其他大部分为栎类植被,其余多为次生杂木林和灌丛。 灌木主要有马甲刺、荆条、小枣等。 (五)(五) 土壤土壤 济源市土壤分3个土类(棕壤、褐土和潮土),8个土属,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规律,平原主要分布两合土和部分红粘土,南部丘陵土是砂疆土,西南部山区是红土、 白土和沙壤土,北部深山区为棕壤土和山地褐土。 矿区内的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 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 矿区东部土层厚度为40-80cm ,平均厚度60cm,腐殖质含量约20g/kg,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为轻壤;矿区土壤有机 质和全氮含量比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 0.5~1.5,全氮 0.37~0.103,有效磷2~ 12.4mg/kg。由于钙离子饱和,磷多与钙结合而被固定,速效磷含量较低。土壤中有效 态微量元素Zn、Mn、Fe、B等均处于低量供应水平。 三、区域地质背景三、区域地质背景 (一)区域地层(一)区域地层 6 区域上项目区属华北地层区。 区内缺失元古界、 古生界部分地层、 中生界、 新生 界 部分地层,仅分布有太古界、新元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 ,以及 新生界(古 近系、新近系、第四系)的部分地层,由老到新描述如下 1、太古界(Ar) 该区属太古界林山群(Arln),伏于古生界寒武系之下,为一套中等程度的区域 变 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片岩、混合花岗岩等。地层厚度大于 2925m。 2、新元古界 出露地层为震旦系(Z),分布于山口、白涧河沟口。岩性为紫红色粉砂岩夹石英 岩及砂岩、砾岩,底部为巨砾岩。厚0-40.38m。 3、古生界 (1)寒武系(Є) 广泛出露于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总厚度563~836m。据岩性、岩相和沉积韵 律分为三个统。 下统(Є1) 本统自下而上分为馒头组、毛庄组。主要分布于山口、白涧河沟口及盘古寺断层带 内。 馒头组(Є1m)底部常见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主要岩性为黄色板板状白云质 泥 灰岩夹紫红色页岩。本组厚度较稳定,一般为60~70m。 毛庄组(Є1mz)岩性底部为紫红色钙质砂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铁质砂岩 ;上部为泥质条带、鲕状灰岩。厚50.46m。 中统(Є2) 本统自下而上分为徐庄组、张夏祖。厚度 178~280m。 徐庄组 (Є2x) 主要分布于盘古寺断层带内。 下部为猪肝色页岩夹薄层细砂岩; 上 部为灰色中厚层鲕状灰岩与 黄绿色页岩互层。厚度 106~141m。 张夏祖(Є2z)分布于沁河两岸及盘古寺断层带内。主要为灰色泥质条带鲕状灰 岩,厚度 36~80m。 上统(Є3) 本统岩性以灰黑色厚巨厚层状白云岩、 燧石团块白云岩、 糖粒 (鲕粒) 状白云 岩 为主,夹泥质白云岩。厚度 313~432m。 (2)奥陶系(O) 7 工作区内仅发育中统(O2),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总厚度 277~369m 。 主要出露于工作区的西部,以及盘古寺断层和封门口断层沿线。 下马家沟组 (O2x) 下部为黄色薄层状泥灰岩、 灰质白云岩、 紫红色粉砂质白云 岩 ; 上部以灰黑色厚层状灰岩、 角砾状灰岩为主, 部分白云质灰岩、 灰质白云岩。 厚 度 90 ~110m。 上马家沟组(O2s)下部为灰绿色钙质页岩与灰黑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互层 ; 中部由灰黑色厚层状燧石团块灰岩、灰岩组成; 上部为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 岩、 白云岩。厚度 187~259m。 (3)石炭系(C) 分布在下冶乡西、西南部、克井镇东部一带, 厚度 61~438 m,主要岩性 石英 砂 岩、燧石灰岩、炭质页岩夹煤层及铁铝岩。 3、新生界 (1)古近系(E) 隐伏于济源盆地, 厚度大于 2700m。 岩性主要为紫红色, 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 粉 砂岩及紫红色巨砾岩、砾岩、泥岩。 (2)新近系(N) 隐伏于封门口断层以南的第四系堆积物之下。隐伏地层顶板埋深 50~200m,自山 前向济源盆地中心渐大。 岩性上部为棕色、灰黄、灰绿色粘土岩;中部为紫灰色、棕红色砂质粘土岩、 粉 砂岩、泥灰岩;下部为厚层砂砾岩。厚度大于 114m。 (3)第四系(Q) 分布于沟沿及山前倾斜平原,岩性为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及砂砾卵石,成 因为冲积(Q4al)、冲洪积(Q4alpl)、洪积(Q3pl)。探测厚度 279.22m。 (二)区域构造(二)区域构造 济源市处于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起的南端与晋东南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的前缘和 东秦岭纬向构造带北缘相交联合弧地带, 区内广泛发育燕山运动以来所生成的多种构造 形迹,多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山西陆台东南部。区域内主要构造有 1、济源向斜 8 被第四系掩盖。向斜轴为东西走向,核部为新近系、古近系,翼部为侏罗系、三叠 系。 2、盘古寺断层带 位于地热区北部,东西延伸。它是一组以二条近东西向的断层(F3、F4)为骨架 ,被与其平行的次一级断层(Fl、F2、F5、F6、F7)复杂化的、多次活动的、规模巨大 的断层带,断层带宽600〜900m。主断层分述如下 F3断层区内岀露1.4km,在李庄村东没入第四系中。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 倾角5060,断距550〜800m。断层北盘为寒武系中下统,南盘为寒武系上统及奥陶 系中统,断层两侧地形反差大且形成陡崖,破碎带常形成坯口。 F4断层区内长约3km,属正断层。断层走向北东一东,倾向南东一南,倾角5060 ,断距100〜600m。断层北盘(上升盘)为太古界、元古界、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 徐庄组,南盘(下降盘)为寒武系徐庄组、张夏组、奥陶系中统。断层两侧地形反差大 ,断层带常形成碰口,断层面不规则,未见擦痕。断层下盘常见正牵引褶皱。破碎带由 断层泥、断层角砾岩及碎裂岩组成,如图3-2。断层泥及断层角砾岩厚0.30.6m。断层 角砾岩大小不等,呈次棱角状,胶结程度低,基本具定向排列;碎裂岩内网状裂隙发育 ,多为方解石细脉充填,厚一般为30〜50m,局部达100m。断层下盘混合片麻岩中,黑 云母、长石等矿物均具定向排列,上盘灰岩中的方解石亦具定向排列。 盘古寺断层带历经多次活动,白涧河东岸断层南盘的師状灰岩中见两组方解石脉 一组顺层且呈串珠状;一组北东东向,呈折线延伸,系典型的张性追踪脉,前者切断后 者,说明断层带早期以正断层为主,晚期以逆断层为主。由于晚期断层位移比早期小, 故断层带仍表现正断层形式。 3、封门口正断层(五龙口断层) 它是一组由F17主断层为骨架,F27、F16、F18平行或雁列的次一 级断层所组成的 阶梯状断层带。断层带宽300〜500m。主断层描述如下 该断层沿封门口王庄思礼东许五龙口分布。五龙口以东没于第四系中。断 层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东,倾角50〜55。最大断距大于500m,属正断层。断层面未见 阶 步、擦痕,断层下盘见正牵引褶皱,它显示断层向下活动。破碎带由断层泥、断层 角砾 岩、碎裂岩组成。断层泥及断层角砾岩厚0.4〜0.8m,角砾成分为砂岩、页岩、灰岩 , 大小不等,多呈次棱角状,泥质胶结。基本具定向排列,局部具片理化,碎裂岩内 网状 裂隙发育,且多为方解石细脉充填。一般厚30〜50m,钻孔内有时可达百余米。 9 五龙口断层带历经多次活动,早期形成主断层及次一级阶梯状断层,在断开部位形 成断层角砾岩;晚期上盘沿早期断层面上升,导致断层面上形成断层泥,断层角砾岩具 定向排列且胶结物局部发生弱片理化, 断层两盘发生重结晶、 片状矿物具定向排列, 形 成厚度较大的碎裂岩。由于晚期两盘相对位移较小,故本断层带仍表现正断层形式。 4、F25断层 分布于区内东部山前,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中。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 图图 1- 5 区域构造图区域构造图 (三)(三)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 1、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层、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层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 岩 组、 碳酸盐类夹碎屑岩类含水岩组、 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多 赋 存于山前倾斜平原沁河与白涧河冲洪积扇区,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 洪积砂砾 卵 石, 颗粒较为粗大且与沁河有密切的水力联系。 第四系孔隙水水位埋深较浅, 含水层 厚 度约50〜200m。在第四系松散层下部,地层岩性包括奥陶系、寒武系中、上统的灰 岩、 白云岩、師状灰岩等,寒武系下统和太古界、元古界的石英砂岩、砾岩,太古界的 变 质岩等, 赋存有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碳酸盐类夹碎屑岩类裂隙或裂隙岩溶水、 变 质 岩类裂隙水。 矿区位置矿区位置 10 在天然情况下,各含水层系统有直接的水力联系。根据水力特征,地热区内含水层 可分为潜水含水层与承压(半承压)含水层系统。由浅部到深部,分别为第四系孔隙潜 水一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一基岩裂隙岩溶水和裂隙水,浅部地下水循环条件较好,水交替 活跃;深部至太古界、元古界的石英岩、片麻岩,地下水循环条件变差,地热水仅由裂 隙通道循环补给。 2、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五龙口地热区地热水在北部山区的盘古寺断裂带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经深部循环加 热, 沿F21、 F22断层带向南径流, 在F17、 F25断层的交汇处的迎水面汇集, 形成五龙 口 地热区。在1984年发现以前,地热水储存于地下,没有开采;1984年发现以来,人工开 采是目前地热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四)区域矿产(四)区域矿产 区域优势矿产主要有煤炭、建筑石料、铝土矿、玻璃硅质原料、白云岩、砖瓦粘 土 、地热水等。 (五)地震等级(五)地震等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 (图1-6),对应的基本烈度为Ⅶ度(表1-2)。 根据济源市地震资料,该地区地震均与区域上盘谷寺活动断裂带有关。1967年以来 ,该地区发生的地震均在2.0~3.5级之间,强震少、频率低,未发生过大的地震和山体 开裂现象。参照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