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设计.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勘探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勘探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勘探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勘探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勘探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勘探及外围普查设计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九年六月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 银多金属矿勘探及外围普查设计 编 写 单 位 项目负责人 编 写 人 单位负责人 总 工 程 师 提 交 单 位 提 交 时 间 目 录 第一章 序言1 第一节 基本情况1 第二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2 第三节 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4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7 第一节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7 第二节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8 第三节 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10 第三章 勘查区地质11 第一节 区域地质11 第二节 勘查区地质特征19 第三节 矿体地质特征32 第四章 工作部署40 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40 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41 第三节 年度工作安排49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52 第一节 测量工作52 第二节 地质填图58 第三节 槽探工程60 第四节 钻探工程60 第五节 物化探工作65 第六节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79 第七节 地质编录工作83 第八节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85 第九节 室内资料的综合整理89 第六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及预期提交成果92 第一节 主要实物工作量92 第二节 预期提交成果93 第七章 质量保障与组织、人员安排、安全措施94 第一节 项目的组织管理94 第二节 项目组成94 第三节 保障措施94 第四节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98 第五节 技术装备及物资供应98 第六节 绿色勘查98 附 图 目 录 顺序号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1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区域地质图 150000 2 2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综合地质图 110000 3 3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高精度磁测等值线平面图 110000 4 4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视极化率ηs等值线平面图 110000 5 5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视电阻率ρs等值线平面图 110000 6 6 矿区银多金属矿工程部署图 12000 7 7 矿区银多金属矿580m标高水平断面图 12000 8 8 矿区银多金属矿500m标高水平断面图 12000 9 9 矿区银多金属矿420m标高水平断面图 12000 10 10 矿区银多金属矿340m标高水平断面图 12000 11 11 矿区银多金属矿123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2 12 矿区银多金属矿115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3 13 矿区银多金属矿107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4 14 矿区银多金属矿100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5 15 矿区银多金属矿104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6 16 矿区银多金属矿106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7 17 矿区银多金属矿108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8 18 矿区银多金属矿112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19 19 矿区银多金属矿116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0 20 矿区银多金属矿120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1 21 矿区银多金属矿124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2 22 矿区银多金属矿132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3 23 矿区银多金属矿140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4 24 矿区银多金属矿148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5 25 矿区银多金属矿152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6 26 矿区银多金属矿9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7 27 矿区银多金属矿5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8 28 矿区银多金属矿0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29 29 矿区银多金属矿8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0 30 矿区银多金属矿16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1 31 矿区银多金属矿24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2 32 矿区银多金属矿28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3 33 矿区银多金属矿32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4 34 矿区银多金属矿38勘查线设计剖面图 11000 35 35 矿区银多金属矿1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36 36 矿区银多金属矿3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37 37 矿区银多金属矿4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38 38 矿区银多金属矿11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39 39 矿区银多金属矿12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40 40 矿区银多金属矿13号银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1000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探矿权基本情况 证号 探矿权人***** 探矿权人地址***** 勘查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区铅锌多金属矿详查 地理位置*****天山镇北约km处,行政区划属阿旗罕苏木所管辖 图幅号L50E021024 勘查面积km2 有效期限 勘查单位 勘查单位地址 二、探矿权延续变更情况 探矿权首立时间为2005年7月25日~2008年9月21日,探矿权人为*****天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名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煤炭资源普查,勘查许可证号T01120080901015649,勘查区面积为163.55km2。 2008年9月21日2009年10月31日进行第一次延续。 2009年10月31日2011年10月31日进行第二次延续。 2011年10月31日2013年10月31日进行第三次延续。 2013年10月31日2015年10月31日进行第四次延续,同时变更矿业权人为*****德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名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 2015年10月31日2017年10月31日进行第五次延续。项目名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勘查区面积变更为90.66 km2。 2017年10月31日2019年10月31日进行第六次延续。项目名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区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勘查区面积变更为48.1km2。 勘查区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勘查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理坐标 直角坐标 地理坐标 直角坐标 东经 北纬 X Y 东经 北纬 X Y 1 2 3 4 5 6 三、项目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矿区银多金属矿勘探及外围普查”是受*****德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承担本次地质勘查工作。 2010年2016年,在该区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区铅锌多金属矿普查、详查工作,目前该矿区处于详查中间阶段。 第二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 根据勘查区目前工作程度及矿权人需求,将勘查区划分为勘探区、勘探区外围两个区块。勘探区为区内主要矿体集中区域,本次勘查工作重点,对其开展勘探工作,初步设计6.00km2,其拐点坐标见表1-2;同时兼顾勘探区外围,并对其作出明确评价。勘探区外围区块,为整个勘查区扣除勘探区范围后的剩余部分,其面积为 km2。 表1-2 矿区勘探区初步设计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拐点坐标 面积 X Y 1 6.00km2 2 3 4 5 6 现就两个区块分别叙述其工作目的及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的 本次勘查的主要目的是在前人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在勘探区范围开展勘探工作,通过必要的勘查手段及有效的勘查方法,相应的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及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研究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的连续性,确定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位置等,详细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估算资源储量,进行可行性评价,为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产品方案及矿山建设等提供地质依据。同时对勘探区外围继续开展普查工作,为勘探区外围探矿权保留提供地质依据。 二、主要任务 (一)勘探区主要任务 1、通过开展12000地质填图,查明勘探区地层层序,详细划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研究岩性和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与侵入岩种类数量、规模、产状、形态、岩相变化,研究形成时代和接触关系。研究主要构造数量、性质、规模、程度。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和蚀变种类、强度、组合和分布范围,变化规律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2、通过施工系统的取样工程详细查明勘探范围内矿体的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范围;详细查明工业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特点,确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主矿体内无矿地段及夹石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规律;详细查明并研究矿体氧化带特点、发育程度、范围、深度、矿物组合和可选性能,划分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矿石界线,研究次生富集现象和规律及其经济意义;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界线和延伸情况。 3、通过对矿石组分及赋存状态的研究,划分主要和次要工业类型,并研究其分布范围和所占比例;按有用组分的种类、含量、组构特征、氧化程度和脉石矿物种类等因素划分自然类型。对共、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4、详细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问题,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危险性预测。 5、结合未来矿山建设设计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详细查明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为确定最佳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 6、对矿区内主成矿元素及共伴生元素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并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预可行性研究。 7、编写勘探报告,为划定采矿范围及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勘探区外围主要任务 1、通过研究区域地质、矿产及物探、化探资料,了解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成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了解区域成矿远景,指导勘探区外围勘查工作。 2、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110000地质填图(修测),对重要地质界线、物化探异常进行实地查证,对已有矿(化)体两侧延长方向进行追索检查,查找新的找矿线索。 3、对重要物探异常、化探异常及新发现的矿(化)体,利用15000地质、土壤、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综合剖面进行全面查证、评价,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物化探异常及矿(化)体进行工程揭露,以扩大勘查区找矿潜力。 4、对发现的矿(化)体,利用槽探、钻探工程进行控制,大致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及其变化情况;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并进行相应的综合评价。为下一步勘查工作及探矿权保留提供地质依据。 三、预期成果 1、勘探区提交勘探报告。 2、除勘探区以外地段做出明确评价,圈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1~2处。 第三节 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勘查区位置及交通 勘查区位于120万协理府幅(L-50-36),15万罕庙幅(L50E023024)内。勘查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彦温都尔苏木和罕苏木苏木管辖。其极值地理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 东经11952′05″~11955′56″ 北纬4431′47″~4437′21″ 勘查区面积48.1km2 勘查区南(168)距天山镇直距约90km, 运距120km,天山镇与巴彦温都尔苏木有巴天线柏油路相通,勘查区周边各苏木及嘎查之间均有县乡级水泥公路相通,集通铁路途经天山镇,并设有查布嘎火车站,勘查区南(168)距该火车站直距约91.5km,运距122km,交通较便利,见交通位置图(图1-1)。 图1-1 勘查区交通位置图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勘查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坡,处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渡部位,属低山丘陵地形。勘查区内最高峰巴彦查干,海拔895.30m,最低处海拔474.40m,相对高差420.90m。 勘查区内水系不发育,距勘查区南西6.7km有海哈尔河、正东11km有达勒林河两条河流,海哈尔河自北西向南东流与达勒林河交汇。 勘查区气候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气温-33℃,最高气温37℃,平均气温4.2℃。每年10月末至翌年4月中旬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2.5m,年平均降雨量300~400mm,集中在6~8月份,最大降水量568.1mm,年平均蒸发量1830mm,全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春季为强风季节,风力可达7~9级,年平均风速4.5m/s,最大风速20~28m/s。 根据中国地震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烈度为Ⅵ度。2003年8月17日在巴林左旗白音沟一带发生了里氏5.9级地震,区内有明显震感,但对勘查区周边矿山生产和居民生活没有造成影响。 勘查区地表植被较为发育,地形坡度中等,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很小,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沙、暴风雪、山洪等。 (二)经济概况 勘查区内居民以蒙古族为主,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当地居民点稀疏,劳动力缺乏。勘查区西距玛尼吐3.5kv变电所约11km,勘查区内有10kv农电输变电线路通过,供电条件较好。水源为河谷渗透水,水量较充足。无线通信网络已覆盖矿区,通讯条件良好。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第一节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 区域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先后有多个勘查单位在含勘查区在内的区域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航磁测量、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测量等工作,并且在包含勘查区在内的区域上开展了综合研究工作。 一、以往区域地质工作 1、1960年内蒙地质局呼幅队,完成本区1100万西乌珠穆沁旗幅(图幅编号L-50)区域地质调查,并出版了1100万西乌珠穆沁旗幅地质图及文字报告。对测区内地层、侵入岩、构造格架及矿产等进行了初步划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基本认识,对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968~1971年辽宁省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在本区进行了120万协里府幅(L-50-36)、巴林左旗幅(K-50-6)区域地质调查,并出版了120万协里府幅、巴林左旗幅区域地质矿产报告。本次工作划分了区内地层层序,对侵入岩期次进行了划分;用地质力学观点概述了区内构造格架,在区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地质工作,发现了部分矿点、矿化点,研究了矿(化)点成因及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为本次勘查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 3、2006~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小井子幅(L51E021023)、罕庙幅(L51E021024)、索格图幅(L51E022023)和乌日图呼布幅(L51E022024)进行15万商业性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阐述了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以及其它各种地质体特征,用双重填图法确定了火山喷发盆地和火山机构,划分8个侵入岩填图单位,确定了测区构造格架,深入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构造;矿产检查新发现矿产地6处。为本次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以往区域物化探工作 1、1962年航空物探大队907队在本区完成150万航空物探磁测工作及各磁异常点的检查,并著有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航空物探结果报告。 2、1981年,原地矿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完成了本区120万重力测量工作,于1986年出版了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段区域重力工作报告。 3、1986~1990年地矿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对白塔子庙幅(L-50-35)、协里府幅(L-50-36)开展了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综合异常304处,提交了白塔子庙幅(L-50-35)、协里府幅(L-50-36)1/20万地球化学图说明书。其中94乙3、97丙2综合异常位于勘查区内。 4、2006~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小井子幅(L51E021023)、罕庙幅(L51E021024)、索格图幅(L51E022023)和乌日图呼布幅(L51E022024)进行15万商业性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本次工作中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综合异常17个,圈定航磁异常12处。其中AS10乙2 综合异常位于勘查区中南部;C5磁异常位于勘查区南部。 三、以往区域综合研究工作 1、1984年内蒙古第二区域地质调查队对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及其成矿规律进行综合整理和研究,并出版了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火山构造及成矿规律。 2、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一一五地质队对勘查区及外围进行了150万大兴安岭中段昭北地区斑岩及热液型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并著有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昭北地区斑岩及热液型铜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报告。 3、1991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研究大队对勘查区及外围进行了150万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遥感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并著有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遥感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报告。 4、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铅锌、锡多金属矿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报告,在全面搜集、开发利用当时区内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及遥感等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赤峰市区域地质背景特征及其对不同成因类型铅、锌、锡多金属矿的控制作用,论述了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并建立了矿床综合模型,对现今在该区开展地质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节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 1、2007年,*****天山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赤峰金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对勘查区南部的磁异常进行钻探验证,在闪长岩中见少量黄铜矿化,完成钻探工作量3381.41m。 2、2010~2016年,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先后开展了地质测量、物探、槽探和钻探等工作。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2-1。 表2-1 2010~2016年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项目名称 单位 总计 备注 1∶1万地质测量(草测) km2 120.55 1∶1万地质测量(修测) km2 81.79 1∶2千地质测量(简测) km2 20.16 1∶1万激电中梯测量 km2 50.83 网度10040 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 km2 78.33 激电测深 点 136 视电阻率测深 点 100 槽探 m3 3119.48 钻探 m 43170.07 基本化学分析样 件 11909 光谱 件 34 薄片 件 92 光片 件 45 小体重 件 83 组合样 件 91 主要取得以下地质成果 (1)通过地质测量工作,基本查明了勘查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等;基本查明勘查区岩浆岩种类、规模、产状及与成矿的关系;基本查明勘查区内构造性质、产状等,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 (2)通过物探工作共圈定12处激电异常,编号为DJ1~DJ12;7处高精磁异常,编号为M1~M7。 (3)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中统哲斯组的粉砂质板岩和砂质板岩中。矿体主要位于背斜北西翼的层间破碎带中,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构造充填型矿床。 (4)共圈定工业矿体86条,其中银矿体33条、锌矿体53条,并对其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a、银矿体 共求得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5379018 t,金属量银1010270.68 kg。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2113250 t、金属量银435508.74 kg;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3265768t,金属量银574761.94 kg。银平均品位187.210-6。共估算共生矿产资源量(金属量)铅17949.50t、锌9958.52 t,共生元素平均品位铅1.8910-2、锌2.0410-2。共估算伴生矿产资源量(金属量)铅17547.36 t、锌32208.33t和镓57813.89kg。伴生元素平均品位铅0.4910-2、锌0.7010-2和镓12.2310-6。 b、锌矿体 共求得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12308938t,金属量锌338788.15t。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1844551t,金属量锌48631.93 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10464387t,金属量锌290156.22 t。锌平均品位2.7510-2。共估算伴生矿产资源量(金属量)银430139.87kg、铅15996.41t、镉805.89 t和镓152894.07kg。伴生元素平均品位银34.910-6、铅0.3710-2、镉0.01710-2和镓14.4510-6。 第三节 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勘查区银、锌矿体工程控制程度低,为达到提交勘探报告要求,需提高工程控制程度。其余地质工作(如水工环工作、放射性测量等工作)也应补充。 2、部分施工钻孔偏离勘查线超出25,或者方位与勘查线夹角过大,提交报告时无法利用。 3、采取的小体重、组合分析样品数量过少,代表性不强,需要按矿石类型补做;缺少物相样品,对矿体的“三带”没有划分。 4、对于除勘探区以外的地段,工作研究程度较低,没有利用进一步工作手段对磁异常,激电异常进行进一步解译,没有充分利用工程进行验证。 第三章 勘查区地质 第一节 区域地质 银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Ⅳ),华北北部陆缘增生带(Ⅳ1),宝音图锡林浩特火山型被动陆缘(Ⅳ1 1)中部(图3-1)。本区位于古亚洲洋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叠加转换部位,地质构造及成矿作用十分复杂。区内地层出露较好,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频繁,为区内内生矿产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图3-1 区域大地构造分区图 一、地层 区域内古生代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属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 区域上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P2ds)、哲斯组(P2zs)、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3l)。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吐组(J3mn)及第四系全新统(Qh)(见附图1)。其地层情况见表3-1。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岩相 岩 性 描 述 厚度(米)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h Qhal河床相含砾石砂土 Qheol风积物风成砂 Qhapl冲洪积物砂、含碎石亚砂土 >20 中生界 侏罗系 上统 玛尼吐组 J3mn 陆相火山碎屑岩相 紫灰色英安质、安山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英安岩、安山岩夹凝灰岩、流纹岩 432.2 满克头鄂博组 J3mk 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火山集块岩、沉凝灰岩、流纹岩等 880 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林西组 P3l 湖相、泻湖相砂板岩组合 灰、灰黑色变质粉砂岩与变质粉砂质板岩互层、夹有灰黄色变质细砂岩和变质含砾粗砂岩,局部见少量硅质板岩、斑点板岩和泥灰岩 >950 中统 哲斯组 P2zs 海相、滨海相碎屑岩 黄绿色杂砂岩、砂砾岩、粉砂质板岩,局部夹钙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砂砾岩透镜体,灰、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含黄铁矿板岩、含黄铁矿结核杂砂岩夹泥灰岩、钙质杂砂岩等 >2636.8 大石寨组 P2ds 海相碎屑岩 灰-黑灰色蚀变安山岩与黑色炭质板岩互层,气孔杏仁状安山质含角砾凝灰岩,凝灰质细砂岩、灰黑色片理化安山质晶屑玻屑凝灰岩 >618.2 (一)古生界二叠系(P) 1、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P2ds)主要分布于该区北西角,出露面积约5km2,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多北西,呈厚层状产出。岩性为灰-黑灰色蚀变安山岩与黑色炭质板岩互层,气孔杏仁状安山质含角砾凝灰岩,凝灰质细砂岩、灰黑色片理化安山质晶屑玻屑凝灰岩。 2、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主要分布于该区北西部,出露面积约28 km2,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和南东,该组地层中褶皱较发育。岩性为黄绿色杂砂岩、砂砾岩、粉砂质板岩,局部夹钙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砂砾岩透镜体,灰、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含黄铁矿板岩、含黄铁矿结核杂砂岩夹泥灰岩、钙质杂砂岩等。该套地层为区内主要赋矿地层。 3、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3l)主要分布于该区北西角和中南部,出露面积约3.5 km2,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和南东。岩性以灰、灰黑色变质粉砂岩与变质粉砂质板岩互层为特点、夹有灰黄色变质细砂岩和变质含砾粗砂岩,局部见少量硅质板岩、斑点板岩和泥灰岩。 (二)中生界侏罗系(J) 1、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广泛分布于该区南东部,出露面积约46km2,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集块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流纹岩、英安岩等。 2、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J3mn)主要分布于该区的中北部,出露面积约13 km2,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紫灰色英安质、安山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英安岩、安山岩夹凝灰岩、流纹岩。 (三)新生界第四系 1、风成砂(Qheol) 成分为细小的长石、石英颗粒,呈北西向砂丘状分布。 2、冲洪积(Qhapl) 岩性为灰褐色含砾石亚砂土,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 3、冲积(Qhal) 岩性为河床相含砾石淤泥、砂砾石,主要分布在北西向河床内。 二、构造 本区位于古亚洲洋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叠加转换部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构造发育。褶皱轴向为北东向。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形成“网格状”构造格局(图3-2)。 (一)褶皱构造 1、阿勒坦温都尔伊图图浑迪向斜(①号) 位于区内北西部,轴向50~60。核部为二叠系中统哲斯组,长约4km,宽1.2km。两翼均被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不整合覆盖,北西翼倾角较陡,约70,南东翼倾角较缓,约50。 2、塔班陶勒盖古尔巴勒金背斜(②号) 轴线位于塔班陶勒盖古尔巴勒金一线。总体为NE向,向北东方向逐渐偏转为NNE向。北东端被玛尼吐组安山岩覆盖。核部由哲斯组中段组成,可见长6km,宽1~1.5km。两翼均由哲斯组上段组成,地层产状一般为50~60,轴面近直立,枢纽近水平产状。 3、哈尔绍荣马尼图花背斜(③号) 位于区内北西部,轴向50~60,核部为哲斯组,区内断续岀露长约13km,宽约2km。两翼均被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不整合覆盖。其中北西翼倾角约70,南东翼倾角约60。该褶皱构造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图3-2 区域构造纲要图 (二)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按走向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及北北东向。其中主体构造为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控制着区内地层及岩体的展布;次为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共同构成“网格状”构造格局。北东向断裂成生时代早。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北西向断裂成生时代较晚。现将区域断裂分述如下 1、北东向断裂 F1断裂分布于勘查区的北西部,出露的岩性为哲斯组粉砂质板岩,高精磁异常图显示F1断裂带发育处为一低缓高精磁正负异常转换部位,△T值为-50~50nT,呈北东向60左右展布,长约5km,即为该背斜构造轴部发育的平行断裂带在高精磁异常图上的反映。 F2断裂分布于勘查区中部,位于二叠系浅变质岩和晚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上,是区域内最大断裂。走向北东向60左右,长约7.8km,与F1近平行产出,该断裂明显控制了勘查区中南部罕庙火山盆地的展布。 F3断裂分布于勘查区中南部,位于二叠系林西组变质细砂岩与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火山碎屑岩的接触部位,长约9.3km,沿走向北东50~60方向通过两处高值磁异常的鞍部,显示两处高磁异常体及地层间具有突变的接触关系。 F4断裂分布于勘查区南部,位于第四系风成砂中,走向北东50左右,长约2km,断裂以强烈的正负磁异常转换带为特征,其北西侧为一变化梯度极大的高值正磁异常(多为规模较大岩基),南东侧为变化的负磁场区(零星产出的小岩体)。 2、北西向断裂 F5、F6断裂该两条断裂构造呈北西向近平行产出,走向北西315左右,长分别为5.3km、5.0km,与F2、F4断裂形成“网格状构”造格架,断裂交汇部位为成矿有利部位,值得进行下一步地质工作进行验证。 F8断裂该断裂走向315,长3km,宽约15m。构造破碎带沿冲沟线状展布,岩石破碎,呈棱角状、透镜状,略呈定向,硅化、绿帘石化。性质为右行平移断层。 3、北北东向断裂 F7断裂该断裂走向2,长2km,宽0.2~0.5km。断层性质不明,地表为一线性沟谷。在卫片上线性特征明显。 三、岩浆岩 区内火山-岩浆活动频繁,活动方式多样,既有岩浆侵入,又有火山喷发。主要表现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及晚侏罗世火山喷发(见附图1)。 (一)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较发育,侵入时代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总体呈岩株状产出,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现分述如下 1、晚侏罗世闪长岩(J3δ) 主要分布于该区的中南部,呈小岩株状,地表露头较差,出露面积较小,被大面积风成砂覆盖。岩石呈灰绿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其中斜长石含量约为60,角闪石含量约为35,其他暗色矿物含量约为5。 2、早白垩世流纹斑岩(K1λπ) 主要分布于该区的中南部,出露面积约1.3 km2。侵入于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地层中。 岩石呈灰白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以石英为主,呈它形粒状,大小1~2mm,含量15~20,次为斜长石,呈半自形,大小1~2mm,含量5左右,基质为隐晶质。 3、早白垩世花岗斑岩(K1γπ) 主要分布于该区的中东部,出露面积较小,约0.1 km2。侵入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地层中,岩体东部被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 岩石呈浅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为球粒或微晶结构。斑晶为正条纹长石、钠长石、石英占35左右,粒度一般为0.4~2.5mm。基质由球粒和长石、石英微晶组成,球粒由长英质纤维构成,有的由隐文象长石、石英构成,粒度在0.2~0.4mm之间。 4、早白垩世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K1ηγβ) 主要分布于该区的南西部,出露面积较大,约7.5 km2。侵入于二叠系中统哲斯组(P2zs)地层,局部接触带具角岩化。 岩石呈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矿物粒度以1~2mm的细粒居多,仅部分为2~4mm的中粒,个别大者可达7mm左右。矿物成分条纹长石(占37),不规则状或半自形板柱状;斜长石(占28),自形半自形板柱状,聚片双晶发育;石英(占30),它形粒状;黑云母(占5),片状;含少量磁铁矿;锆石(占3);萤石(占2),无色粒状。 (二)喷出岩 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异常活跃,既有强烈的、具有较大规模的火山碎屑物爆发,又有相对宁静的中、酸性岩流喷溢,由此形成的火山岩规律性地分布,构成了呈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构造。 根据火山岩成分、粒度随时间的变化,火山喷发强度的规律及火山机构相互叠置关系,将该区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划分为1个旋回,2个亚旋回。主要为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旋回,又分为满克头鄂博亚旋回及玛尼吐亚旋回。早期亚旋回的满克头鄂博阶段以酸性火山喷发为主,而晚旗亚旋回玛尼吐阶段以中-中酸性火山为主。各火山喷发旋回及韵律见表3-2。 表3-2 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喷发韵律划分一览表 旋回 亚旋回 层号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相 韵律 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旋回 玛尼吐 15 暗灰色安山岩 52.8 溢流相 5 14 灰白色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 65.6 爆发相 13 暗灰色安山岩 92.4 溢流相 4 满克头鄂博 12 灰白色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 26 爆发相 11 灰色凝灰质砂砾岩 94.1 沉积相 3 10 暗灰色安山岩 9.5 溢流相 9 灰白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 88 爆发相 8 灰白色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浆屑凝灰岩 70.5 爆发相 7 灰色凝灰质砂砾岩 10.2 沉积相 2 6 灰白色流纹岩 73 溢流相 5 灰色凝灰质砂砾岩 23.2 沉积相 1 4 灰色凝灰质细砂岩 7.7 沉积相 3 灰色凝灰质砂砾岩 152.5 沉积相 2 灰黄色流纹岩 51 溢流相 1 灰白色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 >195.9 爆发相 注该表引自15万罕庙幅地质矿产图说明书,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三)脉岩 区内脉岩发育,分布较广,种类较多,多充填于断裂构造中。主要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花岗闪长斑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安山岩脉、流纹岩脉、石英脉等。脉岩受构造控制明显,其中以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 四、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航磁△T等值线图数值大小、形态以及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成矿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圈定航磁异常5处,编号分别为C2~C6。其中C5异常位于勘查区南部。现将C5号异常描述如下,其余见表3-3。 1、C5异常 异常位于该区的中南部,坐标X4938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