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 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建设单位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河北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228号 编制时间二〇一九年一月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任务由来 1 1.3评价思路和评价原则 2 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4 1.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6 2总则 6 2.1编制依据 7 2.2评价因子识别和筛选 10 2.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7 2.4评价标准 20 2.5环境保护目标 22 3工程分析 28 3.1现有工程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8 3.2工程基本情况 30 3.3开采方案 33 3.4开拓方式 34 3.5建设内容和总图布置 35 3.6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5 3.7污染源源强核算 47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9 4.1自然环境概况 59 4.2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 75 4.3静乐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 76 4.4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77 4.5环境质量现状 78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7 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预评价 97 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45 6.1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论证 145 6.2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58 6.3环保投资 159 6.4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160 6.5小结 164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65 7.1 环境效益分析 165 7.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65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68 8.1 环境管理 168 8.2 环境监测计划 176 8.3 环境管理与监测经费预算 177 9结论 179 9.1建设项目概况 179 9.2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179 9.3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180 9.4总量控制 182 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182 9.6环境保护措施 182 9.7环境损益分析 183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83 9.10总结论 183 附件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营业执照 附件3采矿许可证 附件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矿权转让批准文件 附件5 静乐县国土资源厅关于对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申请采矿权顺延的审查意见 附件6 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 附件7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三合一报告评审意见 附件8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9矿山水量说明 拟选废石场 废石场现状 工业场地现状 现有运输道路 运输道路现状 拟选生活区现状 矿区植被现状 工业场地植被现状 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1概述 1.1项目概况 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位于静乐县王村乡寺庄村南1.2km处,矿山始建于1995年,由山西省地质矿产厅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晋冶采证字[1995]第0112号,2000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6年、2017年曾6次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领采矿许可证。该矿现持有采矿许可证号为C1400002009092120038465,企业性质属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矿种锰矿,生产规模0.2万吨/年,矿区面积0.3252km2,开采标高16401570m,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16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11月静乐县国土资源局同意采矿权顺延申请。 依据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相关内容,最终确定本次工程建设规模为2万吨/年,总投资1200万元。 1.2任务由来 1.2.1评价任务的由来与进展 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文件要求,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原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现有矿山为非煤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 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属村集体矿山,自2008年山西省进行非煤矿山企业整合起,该矿山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11年,经协商进行了矿权变更,并于同年11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准予转让,批复文号为晋非煤采转字[2011]0033号,完成矿权变更登记手续。采矿权由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转让给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矿权变更后,多次对矿山采矿权进行顺延,但均未开采。2017年,再次进行了该矿山的矿权顺延申请,并决定开采。本次申请征得静乐县国土资源厅的同意,批复文号为静国土资发[2017]14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年3月18日,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委托河北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踏勘,收集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的要求和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编制完成了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本),现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 忻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12月27日在忻州市主持召开了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0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和专家观看了工程现场照片,听取了评价单位和建设单位代表分别对报告书主要内容和项目建设情况的介绍,询问了有关问题,经认真讨论与审查,形成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意见,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修改,现已完成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0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报请审批 1.2.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1。 1.3评价思路和评价原则 1.3.1评价思路 贯彻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方针,推行节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着眼于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⑴、通过实地踏勘调查、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客观评价拟建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 ⑵、以实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工程分析,弄清工程污染源项,掌握污染物的产生情况,为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总量控制等提供基础依据;掌握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可行性,对工程配套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议。 图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⑶、结合国家在工业生产中推行节约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分析工程清洁生产水平并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提出建议措施。 ⑷、在充分了解企业污染控制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推荐本工程环境管理总量控制指标。 ⑸、从国家产业政策、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以及工程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⑹、注重日常环境管理维护,分析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为企业运行中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制度提出优化建议,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出建议。 1.3.2评价原则 本评价将遵循以下原则 ⑴、环评相关资料的收集充分、全面、充实; ⑵、工程分析和污染源分析力求准确; ⑶、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合理、可信; ⑷、提出相关的污染源防治措施可操作性强,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切实可行。 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和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为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废石淋溶水及矿石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置的合理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1.5建设项目“三线一单”对照性分析结论 1、生态保护红线 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位于忻州市静乐县西北部王村乡寺庄村南。矿山所在区域不属于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敏感环境区,属一般区域,不在法律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划设要求范围内,因此项目选址符合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2017年静乐县例行监测点数据,静乐县SO2年浓度均值60ug/m3,NO2年浓度均值33ug/m3,PM10年浓度均值64ug/m3,、PM2.5年浓度均值39ug/m3,CO年均浓度值为1.3ug/m3,说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一般。 本项目建设后使用电能,属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二次污染产生;工程运行过程中会有少量扬尘产生,但期开采能力较小,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较小。经预测项目运行期间,各项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不会突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底线。 该项目运行期间产生废水能够做到全部回用,不会对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不良影响。运营期间废石场会有渗滤液产生,但各污染因子浓度较低,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地下水III类水质标准限值,其下渗对区域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并不会影响周边村庄居民饮用水含水层。 同时,本项目建设后固废合理处置,噪声达标排放,不会对环境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可知,该项目运营后并不会突破区域环境质量底线。 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属于矿山开采类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电能,用电量约为150万kWh每年,耗电量较小。该项目运行期间新鲜水取水量为0.67万m3。项目取水在区域水资源蕴藏量占比较小,不会突破区域资源利用上线。 根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文件要求,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现有矿山(原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为非煤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资源开采符合山西省及忻州市矿产资源统筹开发的要求,符合区域资源利用要求。 因此,该项目建设占用区域资源量较小,远远不能达到区域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淘汰、限制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山西省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忻州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1号)文件要求,山西省(原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为非煤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因此该矿山建设符合山西省产业政策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的通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7〕47号,锰矿规模最少为2万吨/年,本项目设计规模为2万吨/年,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矿址不在静乐县城镇规划范围,项目在静乐县境内属于静乐县西部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IIB)、西北部林业矿业发展生态经济区(IVA-1),符合当地城镇规划要求和生态规划要求。 综上叙述可知,该项目在采区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后,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该项目不应列入区域开发的限制和禁止的环境准入清单。 1.6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2013年修改本),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为允许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占地为建设用地,废石场占地为荒地,符合土地利用政策的要求;周围无环境敏感因素;工程运行期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项目选址是可行的。 项目运行后,各污染源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大气污染源在采取环评规定的治理措施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达标排放。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废水全部回用厂内降尘洒水。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声环境敏感点造成影响。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项目建设对区域的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调查工作统计结果可知,97公众支持该项目建设,无人反对,认为项目会改善区域的环境现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能起到积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产业政策要求和城镇发展规划;厂址符合环境可行性和区域规划要求;污染物做到了达标排放。因此,评价认为本工程在严格执行环评报告所提出的各项污染物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为环境所接受,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2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任务依据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7年3月18日; (2)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书,晋国土资交审字[2017]30号; (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2万吨/年锰矿开采项目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2010年11月; 2.1.2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17年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3年1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10)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1日; (1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14)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1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7)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18)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19)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2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1)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 (2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23)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07]37号; (2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2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26)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7)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28)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修订1997年7月30日; (29)山西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修正1997年7月30日; (30)关于加强非煤矿产资源采选项目环境保护监管的通知晋环发[2010]415号; (31)关于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2]272号; (32)关于印发的通知晋环发[2015]25号。 (3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3)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 (3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8】52号,2018年5月25日; (35)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8】55号,2018年5月24日; (36)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年6月21日; (37)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晋环发[2015]64号),2015年5月15日; (38)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2018年第1号文关于在全省范围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2018年6月15日; (39)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忻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忻政办函[2015]94号; (40)忻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转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汛期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忻环发(2016)54号; (41)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忻州市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忻政办发[2018]87号; (42)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忻州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忻政办发〔2018〕103号)。晋政办发[2017]30号。 (43)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 2.1.3技术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1.4 文件资料 (1)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锰矿二零一四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山西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2)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方案,山西中开科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10月; (3)静乐县三霖丰源锰矿有限公司工业广场和堆渣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8年6月; (4)山西省提供的其它有关工程技术资料。 2.2评价因子识别和筛选 2.2.1识别与筛选的目的 本项目为锰矿开采项目,其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都将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次评价根据工程类别、规模、工艺特征和矿井建设工程的特点,以及矿区所在区域的污染状况,通过区域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的分析,识别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生产环节、设备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因素,确定工程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能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评价重点及预测因子。 2.2.2本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本项目为2万吨/年锰矿开采建设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平硐开拓、工业场地规划建设、开采系统建设、生产设备安装及道路修整等,矿区周围主要是山地沟谷,周围自然植被状况良好。工程主要的环境影响表现为 2.2.2.1对自然物理资源的影响 本项目对自然物理资源的影响,建设期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空气、声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及土壤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清理场地、井巷开拓、场地开挖、地基处理、搅拌、运料等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废水、噪声等污染影响,但由于施工期相对较短,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不突出。 工程运营期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影响,工程虽然采用了完整的污染治理措施,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生产运行期的这些影响为长期和直接的影响,是本评价的重点。具体包括 (1)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汽车运输、矿石、废石堆场等产生的粉尘; (2)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在巷道掘进和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变形造成的地表水渗漏、地下水疏干等所产生的长期不利影响; (3)对声学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运输车辆、通风系统风机、水泵等产噪设备所产生的噪声; (4)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影响主要是地表变形对地形地貌的改变。 建设期、运营期对自然物理环境的影响分别见表2.2.2-1、2.2.2-2。 表2.2.2-1 建设期对自然物理资源的影响 编号 环境要素 污染源 环境影响因素 对自然物理环境的影响 1 环境空气 施工机械、运输车辆 扬尘等 短期不利影响,随着工程的建成投产、地表硬化和绿化,不利影响将随之结束 建筑材料 扬尘 场地开挖 2 地表水 生活污水等 SS、COD、BOD5、NH3-N等 影响较小 地下水 巷道掘进 SS等 影响较小 平硐排水 3 地形地貌 矿井开拓 掘进废石、剥离弃石弃土 由于本区属于土石山区,因此对自然地形地貌的不利影响较小,为短期不利影响 建筑施工 建筑垃圾 生活 生活垃圾 4 声环境 施工、运输机械设备 噪声 对厂址周围声环境产生短期不利影响 凿井风机 表2.2.2-2 运营期对自然物理资源的影响 编号 环境要素 污染源 环境影响因素 对自然物理环境的影响 1 环境空气 原矿、废石堆场 扬尘 对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装卸、运输 2 地下水 巷道掘进 上覆岩层移动变形 井下开采造成的上覆岩层破坏可能造成地下水渗漏、疏干等长期不利影响 锰矿回采 3 地表水 平硐排水 COD、SS、NH3-N等 矿井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生活污水 SS、COD、BOD5、NH3-N等 生活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 4 声环境 风机 噪声 锰矿工业场地、进场道路沿线近距离影响 空压机 各种泵类 运输车辆 2.2.2.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2.2.2.1土地占用、污染物排放对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矿区面积0.3252km2,其中,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0.45hm2,回风工业场地占地面积0.03hm2,矿区道路占地1.47hm2,项目工程占地类型为草地、耕地和有林地,土地占用会对当地植被造成一定的影响。 矿区覆盖以荒草、灌木丛等为主,从工程内容分析,本工程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原矿、废石堆存、物料装卸、运输等过程产生的扬尘,会对当地植被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矿方在采取环评规定的环保措施后,可将其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2.2.2.2地表岩移及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 地下采矿使上覆岩层发生移动所引起地表岩移、变形及地下含水层疏干、破坏,是地下开采中常见的生态环境恶化情况,造成地形地貌以及地下水位发生变化,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属于长期不利影响;同时,设置定期监测制度,在产生地表岩移区及裂缝处及时采取平整填实等措施。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较大限度地减小地表岩移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服务期满后,由于地表岩移的产生要滞后于地下采空区的形成,并且延续的时间较长,因此,本矿地下开采工作结束后,地表形态变化及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将延续一段时间。 2.2.2.2.3水土流失 本工程场地开挖及建、构筑物建设,均会对土地产生扰动作用,致使短期的水土流失加剧,但随着场地硬化和绿化的实施,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遏制。 工程建设及运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见表2.2-3。 表2.2.2-3 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要素 污染源 环境影响因素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 场地开挖 地表及植被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装卸、运输 扬尘、汽车尾气 原矿、废石中转堆场 扬尘 巷道掘进 上覆岩层移动变形 导致地表岩移和变形,造成地下水渗漏、疏干、地下水位下降等长期不利影响 锰矿回采 锰矿建设与发展 城市化效应等 区域生态变迁 2.2.2.3 对人类使用价值的影响 2.2.2.3.1供水 从本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情况分析,经实地调查,目前,地下水评价范围内农村人畜饮水水源为村庄自备水井,来自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 从工程所在区域村庄居民生活用水的情况来看,经实地调查,地下水影响范围内的村庄吃水来自于潜水。 2.2.2.3.2土地利用 本项目矿区面积0.3252km2,其中,各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0.45hm2,回风工业场地占地面积0.03hm2,运输道路占地1.47hm2,项目工程占地类型为旱地、草地和有林地。本工程年产锰矿石2.0万吨,工程投运后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2.2.2.4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本工程建设投产后,锰矿资源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可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并且可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工和当地居民收入也会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将得到一定改善。另外,锰矿的建设也会对当地居民发展运输业、服务业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提供较好的便利条件。 (2)在污染控制方面,本工程针对工程特点,配套了必要的污染治理措施,较大限度减少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仍会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矿区1200m范围内无人居住,且采矿办公生活区和井筒均不在预测岩石错动范围内,因此地表变形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锰矿的正常生产产生影响。另外,地下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破坏、矿石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也将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工程各个时期环境影响分析见表2.2.2-4。 表2.2.2-4 本工程各时期环境影响分析 阶段 影响分析 环境要素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可逆影响 不可逆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建设阶段 环境空气 √ √ √ √ √ 地表水环境 √ √ √ √ √ 声学环境 √ √ √ 土壤环境 √ √ √ √ √ 农业生态 √ √ √ √ √ 土地利用 √ √ √ √ √ 社会经济 √ √ √ √ √ 美学环境 √ √ √ √ √ 地表形态变化 √ √ √ √ √ 运营阶段 环境空气 √ √ √ √ 地表水环境 √ √ √ √ √ 地下水环境 √ √ √ √ √ 声学环境 √ √ √ √ √ 土壤环境 √ √ √ √ √ √ 农业生态 √ √ √ √ √ √ 土地利用 √ √ √ √ √ √ √ 社会经济 √ √ √ √ √ √ 美学环境 √ √ √ √ 地表形态变化 √ √ √ √ √ 地表岩移破坏 √ √ √ √ √ 服务期满 农业生态 √ √ √ √ 土地利用 √ √ √ √ √ 社会经济 √ √ √ √ √ 美学环境 √ 地表形态变化 √ √ √ √ 地表岩移破坏 √ √ √ √ 2.2.3区域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就本次工程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环境承受能力、供电、矿区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敏感因素对本工程有一定的制约性,工程所在区域对工程建设的制约性影响见表2.2.3-1。 表2.2.3-1区域环境制约因素 环境因素 对项目制约程度 环境因素 对项目制约程度 环境空气质量 1 声学环境 1 地表水环境 1 供水 1 土地资源 1 农业 1 地下水环境 2 社会经济 1 地面建(构)筑物分布 1 美学环境 1 供电 1 自然生态 2 劳力资源 1 交通资源 1 (注表中数字区域环境对本项目的制约程度,1表示外环境对项目制约较小,2表示对项目有一定制约。) 由表2.2-5可见,当地环境对工程的制约影响主要为生态环境和水环境。 2.2.4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2.4.1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 本次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将会对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群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不同时段影响程度和性质不同。经分析其生产及排污特征可看出,工程对区域环境影响的主要时段为生产运营期。 根据工程主要产污环节及其排污特征,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矩阵表,工程排污对环境空气、水环境等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详见表2.2-6。 2.2.4-6工程环境影响识别矩阵 建设及生产主要环节 主要环境要素 主要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因子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生态环境 大气 废水 固废 噪声 生态破坏 建设期 土建 施工 √ √ √ 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 施工固废 施工机械 水土流失、地表植被破坏 施工人员生活 √ √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生产运行期 原矿、废石堆存 √ √ √ 粉尘 生产设备 汽车 运输 √ √ 粉尘 运输车辆 采矿 √ √ √ √ 粉尘 平硐排水 废石 采矿机械 地表变形、土地利用功能改变 生活 排污 √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服务期满 采空区 √ 地表变形 根据矩阵分析可知,工程对环境资源各要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生态环境、地下水环境,其次是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 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较大的工艺环节及污染因素如下 ①原矿、废石中转堆场粉尘、道路运输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②采矿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③固体废物排放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④装载机、风机、空压机等产生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⑤采矿产生的地表岩移错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4.2评价因子筛选 本次评价主要是根据以上对工程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本工程具体的排污种类、强度及周围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给出评价因子的筛选矩阵,详见表2.2-7所示。 表2.2-7评价因子筛选矩阵表 项目 评价因子 矿石 开采 提升 堆存 运输 转载 通风 系统 排土 系统 排水 系统 现状评价因子筛选 预测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 空气 TSP -1 -1 -2 -2 √ √ PM10 -1 -1 -2 -2 √ SO2 √ NO2 √ 地表 水 pH -2 COD -1 BOD5 -1 氨氮 -1 硫化物 -1 石油类 -1 铁 -1 锰 -1 地下 水 pH -1 √ 总硬度 -1 √ 氨氮 -1 √ 氟化物 -1 √ 总砷 -1 √ 总汞 -1 √ 细菌总数 -1 √ 大肠菌群 -1 √ NON -1 √ NO2-N -1 √ CN -1 √ 耗氧量 -1 √ 硫酸盐 -1 √ 铁 -1 √ 锰 -1 √ 铅 -1 √ 锌 -1 √ 镉 -1 √ 六价铬 -1 √ 噪声 Leq -2 -3 -1 √ √ 固废 废石 -1 -3 √ √ 污泥 生活垃圾 生态 地表水 水质水量 -1 -1 √ 地下水 水质水量 -2 -1 √ 森林植被 -1 √ √ 灌草植被 -2 -1 √ √ 人工植被 -1 √ √ 动物种群 -1 -1 珍稀动物 土地 -1 -1 -1 -2 √ √ 地面村庄 住房 -1 √ 水土流失 -1 √ 地表岩移 -2 √ 从表2.2-7中可以看出,根据锰矿开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特征,经筛选确定出主要现状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如下 (1)生态环境 主要为评价区草地和林地现状及受影响或减少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结构变化趋势。 (2)固体废物 废石、污泥、生活垃圾,重点是废石的处置,废石淋溶的可能性及危害的分析。 (3)环境空气 现状评价因子TSP、PM10、SO2、NO2 预测因子TSP (4)地下水 现状评价因子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总固体、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氰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共21项,与监测同步测量井深、水位、水温等。 (5)噪声 主要产噪设备等效声级。 (6)风险评价 主要是地表岩移、岩移。 2.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2.3.1评价等级 2.3.1.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1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18),评价工作等价按照表1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主要指标有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表2.3-1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1 其中Pi定义为 PiCi/Coi100 式中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o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表2.3-2本项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评价等级表 污染因子 最大落地浓度 ug/m3 最大浓度落地点 m 评价标准 ug/m3 占标率 D10 m 推荐评价等级 TSP 85.429 67 900 9.49211E000 0 II 由表2.3-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各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1≤Pmax9.49<10。因此,根据评价等级判断标准,确定本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2)评价范围 以拟建项目工业场地为中心,长5km、宽5km的25km2的方形区域。 2.3.1.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5701640m,且开采区域内无常年地表水存在,矿床主要含水层为弱富水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影响含水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将会局部疏干上部含水层。此部分水可经收集处理后,用于矿区洒水抑尘;职工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洗浴废水和食堂废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矿区内洒水抑尘。本项目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参照环境影响评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要求,本评价仅对地面水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2.3.1.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 (1)建设项目分类 本工程为山西省静乐县王村乡寺庄丰源锰矿资源整合项目,工程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均产生一定量的废污水,非工况下,排放后可能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另外工程运营期内产生废石、剥离物堆放可能产生降水淋浸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因此,本项目建设废石场淋虑液跑冒滴漏可能会通过包气带渗入地下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各分区的地下水影响属性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项目的分类要求,确定本项目行业类别属于G黑色金属42、采选(含单独尾矿库)废石场I类、工业场地(选矿厂)II类,其余Ⅳ类。由于本项目直接卖原矿,不存在选矿工艺,因此本项目行业类别为废石场I类,其余Ⅳ类。 (2)地下水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见表2.3.1-3。 表2.3-3地下水评价分级判定指标表 划分依据 项目情况 分级情况 项目类别 本项目属G42黑色金属采选项目,为报告书 Ⅰ类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评价区位于汾河流域补给径流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范围内。 较敏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评价等级划分表,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2.3.1.4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划分原则,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