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建设用砂 (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91.100.15 CCS Q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684202X 代替GB/T 14684-2011 代替GB/T 14685-2011 建设用砂 Sand for construc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图1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XXXX - XX - XX发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与规格2 5 一般要求2 6 技术要求2 7 试验方法5 8 检验规则25 9 标志、储存和运输26 附录A(规范性) 骨料碱活性的试验方法(岩相法)2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与GB/T 14684-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机制砂的定义(见3.2,2011版的3.2); b 增加了高吸附性机制砂的定义(见3.3); c 增加了机制砂片状颗粒的定义(见3.9); d 增加了特细砂规格(见4.2,2011版的4.2); e 修改了颗粒级配的技术要求(见6.1,2011版的6.1); f 修改了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的技术要求(见6.2.2,2011版的6.2.2); g 增加了I类砂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的技术要求(见6.5); h 增加了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的检测方法(见7.2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大学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3年首次发布为GB/T 14684-1993,2001年第一次修订,2011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建设用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规格、一般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和普通砂浆用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03.1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 ISO 3310-11990 GB/T 6003.2 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v ISO 3310-21990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 DZ/T 0118 实验室用标准筛振荡机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述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然砂 natural sand 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 mm的岩石颗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3.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 3.3 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以岩石、卵石、矿山废石或尾矿为原料,经除土、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3.4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包括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或两种不同原料机制砂混合制成的砂。 3.5 高吸附性机制砂 high adsorb-ability manufactured sand 亚甲蓝值大于1.4的机制砂。 3.6 含泥量 clay content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3.7 石粉含量 fine content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3.8 泥块含量 clay lumps and friable particles content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 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 600μm的颗粒含量。 3.9 细度模数 fineness modulus 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 3.10 坚固性 soundness 砂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3.11 机制砂片状颗粒 flaky particles in manufactured sand 粒径1.18mm以上的机制砂颗粒中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0.45倍的颗粒。 3.12 轻物质 lightwe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2000 kg/m3的物质。 3.13 碱骨料反应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骨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3.14 亚甲蓝MB值 methylene blue value 用于判定人工砂吸附性能的指标。 4 分类与规格 4.1 分类 砂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 4.2 规格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3.73.1; 中3.02.3; 细2.21.6; 特细1.50.7。 4.3 类别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5 一般规定 5.1 用矿山尾矿、工业废渣生产的机制砂有害物质应符合6.3的规定外,并应符合我国环保和安全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应对人体、生物、环境及混凝土、砂浆性能产生有害影响。 5.2 砂的放射性应符合GB 6566的规定。 5.3 混合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应按机制砂执行。 6 技术要求 6.1 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对于砂浆用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0。砂的实际颗粒级配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不大于5。 表1 累计筛余 砂的分类 天然砂 机制砂 级配区a 1区 2区 3区 1区 2区 3区 方筛孔 累计筛余/ 4.75m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535 5010 250 600μm 8571 7041 4016 8571 7041 4016 300μm 9580 9270 8555 9580 9270 8555 150μm 10090 10090 10090 9785 9480 9475 a I类砂级配区应符合2区的要求,细度模数应为2.33.2 表2 分计筛余/ 方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 0.6 0.3 0.15a 筛底b Ⅰ类 05 820 530 1536 1535 325 620 Ⅱ类、Ⅲ类 a 高吸附性机制砂0.15mm筛的分计筛余不宜大于15 b 高吸附性机制砂筛底(0.15mm筛下颗粒)不宜大于10 6.2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6.2.1 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类别 Ⅰ Ⅱ Ⅲ 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2 ≤1.0 ≤2.0 6.2.2 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时,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机制砂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不合格时,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4 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 类 别 Ⅰ Ⅱ Ⅲ MB值 ≤0.5 0.51.0 1.01.4或合格 ≤1.0 1.01.4或合格 ≤1.4或合格 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1 ≤15.0 ≤10.0 ≤5.0 ≤15.0 ≤10.0 ≤1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2 ≤1.0 ≤2.0 注1 此指标根据使用地区和用途,经试验验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5 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MB值>1.4或快速法试验不合格) 类别 Ⅰ Ⅱ Ⅲ 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1.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2 ≤1.0 ≤2.0 6.3 有害物质 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贝壳,其限量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有害物质限量 类别 Ⅰ Ⅱ Ⅲ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有机物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0.5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a 贝壳按质量计/1 ≤3.0 ≤5.0 ≤8.0 注1 该指标仅适用于淡化海砂,其他砂种不作要求。 a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淡化海砂,其氯化物含量应≤0.02 6.4 坚固性 6.4.1 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的质量损失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坚固性指标 类别 Ⅰ Ⅱ Ⅲ 质量损失/ ≤8 ≤10 6.4.2 机制砂除了要满足6.4.1中的规定外,压碎指标还应满足表8的规定。 表8 压碎指标 类别 Ⅰ Ⅱ Ⅲ 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6.5 片状颗粒含量 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 类别 Ⅰ Ⅱ Ⅲ 片状颗粒含量() ≤15 6.6 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 砂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 kg/m3;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1400 kg/m3; 空隙率不小于44。 6.7 碱骨料反应 报告膨胀率实测值及碱活性评定结果。 6.8 含水率和饱和面干吸水率 当用户有要求时,应报告其实测值。 7 试验方法 7.1 试样 7.1.1 取样方法 7.1.1.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7.1.1.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 7.1.1.3 从火车、汽车、货船、筒库(仓)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7.1.2 试样数量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若进行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10 单项试验取样数量 序 号 试 验 项 目 最少取样数量kg 1 颗粒级配 4.4 2 含泥量 4.4 3 泥块含量 20.0 4 石粉含量 6.0 5 云母含量 0.6 6 轻物质含量 3.2 7 有机物含量 2.0 8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0.6 9 氯化物含量 4.4 10 贝壳含量 9.6 11 坚固性 天然砂 8.0 机制砂 20.0 12 片状颗粒含量 4.4 13 表观密度 2.6 14 松散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5.0 15 碱骨料反应 20.0 16 放射性 6.0 17 饱和面干吸水率 4.4 7.1.3 试样处理 7.1.3.1 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取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7.1.3.2 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7.1.3.3 堆积密度、机制砂坚固性试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7.2 试验环境 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7.3 颗粒级配 7.3.1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1g; c 试验筛规格为150mm,300mm,600m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并应符合GB/T 6003.1和GB/T 6003.2中方孔试验筛的规定,筛孔大于4.00mm的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d 摇筛机应符合DZ/T 0118的规定。 7.3.2 试验步骤 7.3.2.1 按7.1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3h以上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7.3.2.2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7.3.2.3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7.3.2.4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公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公式1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b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1) 式中 G 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单位为克(g); A 筛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d 筛孔尺寸,单位为毫米(mm)。 7.3.3 结果计算 7.3.3.1 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7.3.3.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7.3.3.3 砂的细度模数按公式2)计算,精确至0.01。 (2) 式中 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mm、300mm、150mm 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7.3.3.4 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 7.3.3.5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7.4 含泥量 7.4.1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 c 试验筛孔径为75mm及1.18mm的筛各一只; 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7.4.2 试验步骤 7.4.2.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7.4.2.2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m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mm 筛上面),滤去小于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7.4.2.3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7.4.2.4 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浅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7.4.3 结果计算 7.4.3.1 含泥量按公式3)计算,精确至0.1。 (3) 式中 Qa含泥量,; 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7.4.3.2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0.1。 7.5 石粉含量 7.5.1 试剂和材料 7.5.1.1 亚甲蓝(C16H18ClN3S3H2O)的纯度不小于98.5。 7.5.1.2 亚甲蓝溶液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次亚甲蓝溶液制备均应进行亚甲蓝粉末含水率测定,测定方法如下称量亚甲蓝粉末约5g,精确到0.01g,记为Mh。将该粉末在100 5C烘至恒量。置于干燥器中冷却。从干燥器中取出后立即称重,精确到0.01g,记为Mg。按公式4)计算含水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为W。 (4) 式中Mh烘干前亚甲蓝粉末质量,单位为克g; Mg烘干后亚甲蓝粉末质量,单位为克g。 b 亚甲蓝溶液制备称量亚甲蓝粉末[100W/10]g 0.01g 相当于干粉10g,精确至0.01g。到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振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容量瓶中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7.5.1.3 应选用定量滤纸快速。 7.5.2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及量程不小于100g、精度不大于0.01g各一台; c 试验筛孔径为75mm、1.18mm和2.36mm的筛各一只; 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e 移液管 5ml、2ml移液管各一个; f 石粉含量测定仪或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rpm60rpm,直径(7510)mm; g 定时装置精度1s; h 玻璃容量瓶1L; i 温度计精度1℃。 7.5.3 试验步骤 7.5.3.1 石粉含量测定 应先按照7.4.2所述试验方法进行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测定。 7.5.3.2 亚甲蓝MB值的测定 7.5.3.2.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4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的颗粒备用。 7.5.3.2.2 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pm转速搅拌5min,使成悬浮液,然后持续以(40040)rpm转速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7.5.3.2.3 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pm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它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沾染试验。若色晕在4min 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沾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7.5.3.2.4 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7.5.3.3 亚甲蓝的快速试验 7.5.3.3.1 按7.5.3.2.1制样。 7.5.3.3.2 按7.5.3.2.2搅拌。 7.5.3.3.3 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在(40040)rpm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 7.5.4 结果计算 7.5.4.1.1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计算按7.4.3所述进行。 7.5.4.1.2 亚甲蓝(MB)值按公式5计算,精确至0.1。 (5) 式中 MB 亚甲蓝值,单位为克每千克(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质量; G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V 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单位为毫升(ml)。 10用于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7.5.4.2 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不合格。 7.6 泥块含量 7.6.1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 c 试验筛孔径为600mm及1.18mm的筛各一只; d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7.6.2 试验步骤 7.6.2.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1.18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7.6.2.2 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600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7.6.2.3 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到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7.6.3 结果计算 7.6.3.1 泥块含量按公式6)计算,精确至0.1。 (6) 式中 Qb 泥块含量,; G1 1.18mm筛筛余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7.6.3.2 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7.7 云母含量 7.7.1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放大镜(35)倍放大率; c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精度不大于0.01g; d 试验筛孔径为300mm及4.75mm的筛各一只。 7.7.2 试验步骤 7.7.2.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5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及小于300mm的颗粒备用。 7.7.2.2 称取试样15g,精确至0.01g。将试样倒入浅盘中摊开,在放大镜下用钢针挑出全部云母,称出云母质量,精确至0.01g。 7.7.3 结果计算 7.7.3.1 云母含量按公式7)计算,精确至0.1 (7) 式中 Qc 云母含量,; G1 300mm4.75mm颗粒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 云母质量,单位为克(g)。 7.7.3.2 云母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7.8 轻物质含量 7.8.1 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用主要试剂和材料如下 a 氯化锌化学纯; b 重液向1000ml的量杯中加水至600ml刻度处,再加入1500g氯化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锌充分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部分溶液倒入250ml量筒中测其相对密度;若相对密度小于2000 kg/m3,则倒回1000ml量杯中,再加入氯化锌,待全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测其密度,直至溶液密度达到2000 kg/m3为止。 7.8.2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 c 量具1000ml量杯,250ml量筒,150ml烧杯各一只; d 比重计测定范围为1800kg/m32200kg/m3; e 试验筛孔径为4.75mm及300mm的筛各一只; f 网篮内径和高度均约为70mm,网孔孔径不大于300mm。 7.8.3 试验步骤 7.8.3.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8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及小于300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7.8.3.2 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盛有重液的量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试样中的轻物质与砂充分分离,静置5min后,将浮起的轻物质连同部分重液倒入网篮中,轻物质留在网篮上,而重液通过网篮流入另一容器,倾倒重液时避免带出砂粒,一般当重液表面与砂表面相距20mm30mm时即停止倾倒,流出的重液倒回盛试样的量杯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轻物质浮起为止。; 7.8.3.3 用清水洗净留存于网篮中的物质,然后将它移入已恒量的烧杯,放在干燥箱中在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轻物质与烧杯的总质量,精确至0.1g。 7.8.4 结果计算 7.8.4.1 轻物质含量,按公式8计算,精确至0.1。 (8) 式中 Qd 轻物质含量,; G1 300mm4.75mm颗粒的质量,单位为克(g); G2 烘干的轻物质与烧杯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G3 烧杯的质量,单位为克(g)。 7.8.4.2 轻物质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7.9 有机物含量 7.9.1 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用主要试剂和材料如下 a 试剂氢氧化钠、鞣酸、乙醇,蒸馏水; b 标准溶液取2g鞣酸溶解于98ml浓度为10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10ml加蒸馏水90ml)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ml注入975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g氢氧化钠溶于97ml蒸馏水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 7.9.2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及量程不小于100g,精度不大于0.01g各一台; b 量筒10ml、100ml、250ml、1000ml; c 试验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7.9.3 试验步骤 7.9.3.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g,风干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备用。 7.9.3.2 向250ml容量筒中装入风干试样至130ml刻度处,然后注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至200ml刻度处,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 7.9.3.3 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容量筒大小应一致。 7.9.4 结果评定 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则表示试样有机物含量合格;若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应把试样连同上部溶液一起倒入烧杯中,放在60℃70℃的水浴中,加热2h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较,如浅于标准溶液,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若深于标准溶液,则应配制成水泥砂浆作进一步试验。即将一份原试样用3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质,再用清水淋洗干净,与另一份原试样分别按相同的配合比按GB/T17671规定制成水泥砂浆,测定28d的抗压强度。当原试样制成的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洗除有机物后试样制成的水泥砂浆强度的95时,则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 7.10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7.10.1 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用主要试剂和材料如下 a 浓度为10氯化钡溶液(将5g氯化钡溶于50ml蒸馏水中); b 稀盐酸(将浓盐酸与同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c 1硝酸银溶液(将1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5ml10ml硝酸,存于棕色瓶中)。 7.10.2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精度不大于0.001g; c 高温炉最高温度不低于1000℃; d 试验筛孔径为75mm的筛一只; e 烧杯300ml; f 量筒20ml及100ml。 7.10.3 试验步骤 7.10.3.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5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粉磨全部通过75mm筛,成为粉状试样。再按四分法缩分至30g4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7.10.3.2 称取粉状试样1g,精确至0.001g。将粉状试样倒入300ml烧杯中,加入20ml30ml蒸馏水及10ml稀盐酸,然后放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5min,使试样充分分解后取下,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10次12次。 7.10.3.3 加入蒸馏水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后,搅拌滴加1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钡溶液,并将溶液煮沸数分钟,取下静置至少4h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 ,用慢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至氯离子反应消失(用1硝酸银溶液检验)。 7.10.3.4 将沉淀物及滤纸一并移入已恒量的瓷坩埚内,灰化后在800℃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瓷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g。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7.10.4 结果计算 7.10.4.1 水溶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SO3计)按公式9)计算,精确至0.1。 (9) 式中 Qe 水溶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G1 粉磨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2 灼烧后沉淀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0.343 硫酸钡(BaSO4)换算成SO3的系数。 7.10.4.2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须重新试验。 7.11 氯化物含量 7.11.1 试剂和材料 按GB/T 601、GB/T 602的规定配制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和5铬酸钾指示剂溶液。 7.11.2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0.1g; c 三角瓶300ml; d 移液管50ml; e 滴定管10ml或25ml,精度0.1ml; f 容量瓶500ml; g 1000ml烧杯、滤纸、浅盘、毛刷等。 7.11.3 试验步骤 7.11.3.1 按7.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7.11.3.2 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烧杯中,用容量瓶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砂水混合物后,用表面皿覆盖烧杯并将其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待其从室温加热至80℃并且持续1h后停止加热。然后,每隔5min搅拌一次,共搅拌3次,使氯盐充分溶解。从水浴锅中将烧杯取出,静置溶液待其冷却至室温,将烧杯上部已澄清的溶液过滤,然后用移液管吸取50ml滤液,注入到三角瓶中,再加入5铬酸钾指示剂1ml,用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精确至0.1ml。 7.11.3.3 空白试验用移液管移取50ml蒸馏水注入三角瓶内,加入5铬酸指示剂1ml,并用0.01mol/L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为止,记录此点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精确至0.1ml。 7.11.4 结果计算 7.11.4.1 氯离子含量按公式10)计算,精确至0.001 (10) 式中 Qf 氯离子含量,; N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A 样品滴定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B 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0.0355 换算系数; 1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G0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7.11.4.2 氯离子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 7.12 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盐酸清洗法) 7.12.1 试剂和材料 盐酸溶液由浓盐酸(相对密度1.18,浓度2638)和蒸馏水按15的比例配制而成; 7.12.2 仪器和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a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精度不大于1 g和称量5000g、精度不大于5g的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