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萤石矿 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书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O二三年二月 目 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1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2 三、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3 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4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28 六、经费估算31 一、矿山基本情况 矿山基本信息表 矿山企业基本信息 矿山名称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萤石矿 采矿权人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采矿许可证号 C1504002011056120112278 发证机关 赤峰市自然资源局 有效期限 2020年4月7日至2023年4月7日 发证日期 2021年6月7日 矿区地址 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 经纬度坐标 11835ˊ36 ″- 11836ˊ05″; 4216ˊ16″- 42 16ˊ49″ 经济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规模 小 开采矿种 萤石(普通) 采矿方式 地下开采 矿区面积 0.4999km2 生产现状 复产中 建矿时间 2007年 9 月 设计生产能力 0.4万吨/年 设计服务年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实际生产能力 复产中 剩余服务年限 3年 开采深度 728m至694m标高 查明资源储量 22313吨 剩余资源储量 22313吨 矿区范围 拐点坐标 14683785.4533,40384047.5260;24682775.5516,40384312.1204 34682763.2323,40384661.8814;44683762.5645,40384697.0997 基金计提 万元 基金使用 未使用 矿山企业联系方式 联系人 手机号 通讯地址 松山区初头朗镇 邮 编 024000 固定电话 E-mail 8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一)方案编制概况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8月委托江西核工业工程地质勘察院编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长胜沟(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方案适用年限为3年,即2020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本方案编制基准期为2020年7日。 (二)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 1、近期工作部署(2020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 (1)预测地面塌陷区 近期在采空区地表设置监测标桩加强对地表变形的监测;在预测地面塌陷区外适当间距设置警示牌及网围栏;利用废石对地下形成的采空区域及时进行充填;对达到稳沉状态后的塌陷坑进行回填、石方整平、覆土及整平、复垦为草地、管护。 (2)探槽(TC1-TC3) 近期对探槽(TC1-TC3)进行回填、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3)PD1工业场地 近期对场地内建筑物进行拆除、清运,对PD1进行回填、封堵,对场地切坡进行堆坡整形,然后对场地进行全面的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4)PD2工业场地 近期对利用废石对PD2进行回填,封堵硐口,对场地边坡进行垫坡整形,然后对场地进行全面的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5)废石场 近期对废石场内的废石进行清运,对清运后场地进行全面的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6)临时取土场(拟建) 取土过程中严格控制边坡角度(35以内),取土完成后复垦为草地、管护。 (7)零散废石堆 近期对零散废石堆进行清运,清运至废石场集中堆放,对场地进行全面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8)炸药库及雷管库 近期对场地内建筑物进行拆除、清运,然后对场地进行全面的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9)办公生活区 近期对场地内建筑物进行拆除、清运,然后对场地进行全面的覆土整平、种草,进行管护。 (10)矿区道路 近期对矿区道路进行翻耕、种草,进行管护,对所有矿区道路切坡、堆坡整形、撒播草籽、管护。 完善前期治理工程并对矿山治理工程进行管护,对各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对复垦植被进行管护。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执行情况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采区的治理保护措施在采空区设置监测点2个,监测1条路线,监测频率每月两次。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矿山建设资金问题,一直处于停工状态,目前尚未复工,矿区应加强环境管护,避免已恢复的植被再次被破坏。 三、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矿山建设资金问题,一直处于停工状态,目前尚未复工,本年度根据矿山现状主要计划是回复生产后对矿山进行坑内钻机探矿。 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矿山自2013年至今开始一直停产,目前尚未复工,矿区范围内形成的工程单元有PD1工业场地、PD2工业场地、废石场、探槽(TC1-TC3)、零散废石堆、炸药库及雷管库、办公生活区和矿区道路等。以下从地质灾害影响、含水层影响和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土地损毁等四个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 1、地质灾害影响现状评估 (1)崩塌 评估区内未发现悬崖陡壁,地形较平缓,无高差明显的陡坡陡坎,不具备产生崩塌灾害的地形条件,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未发生过崩塌地质灾害,评估区内崩塌地质灾害不发育。 (2)滑坡 矿区内现状存在1个废石场,面积385m2,堆体高1-2m,边坡坡度1530,堆体面积较小且稳定。经实地调查,均未发生过滑坡地质灾害。矿区及周边山体稳定,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滑坡地质灾害不发育。 (3)地面塌陷 矿山前期进行了小规模采矿活动,形成采空区面积416m2。经实地调查,未发生过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 (4)地面沉降 评估区无大的集中供水水源地,不存在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5)泥石流 评估区地貌属低山区,海拔标高860710m,最大高差150m,坡度在10左右,总体地形走势南高北低,地形起伏变化不大。沟谷宽20~80m,最宽可达120m,谷地为U型谷,沟谷长2km。沟内岩性上部为粉土、冲洪积粉土、砂、砂砾石等。可塑状态,切面稍光滑,不具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较大,地层厚度0.5~3m。下部为坚硬岩体。经野外调查,评估区内不良地质现象轻微;山坡坡度10左右,植被覆盖率60;评估区地势较高,据调查访问,历史上的洪水水位也未超过评估区。现状条件下降雨量小,且废石堆存量小,不构成泥石流的物源体,评估区内泥石流灾害不发育。 综上所述,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 2、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 (1)含水层结构破坏 本矿山以往进行了场地基础建设、探矿工程和小规模采矿活动,矿区主要含水层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水位标高705m。现状PD1硐口标高730m、PD2位于PD1硐口以上,PD1、PD2的开拓未破坏含水层结构;由于矿坑现状涌水量较小,现状评估PD1、PD2、采空区和探矿活动对含水层结构影响程度为较轻。 (2)矿坑疏干排水对含水层影响 矿坑(井)最大涌水量60m3/d,矿井排水用水泵返供坑内凿岩、浇渣使用,并兼做消防用水,目前坑道内几乎无水,矿山开采对矿区及周边主要含水层位影响较小,现状评估矿坑疏干排水对含水层影响较轻。 (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 矿区及周围无地表水体,矿山生活用水来源于矿区东侧村庄内水源井,现状条件下对矿区及附近水源影响较轻。 (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 矿山采矿活动需水量较小,矿坑(井)最大涌水量60m3/d,矿井排水用水泵返供坑内凿岩、浇渣使用,并兼做消防用水,可循环使用并满足矿山工业用水的需要;目前坑道内几乎无水,矿山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经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对地下水无污染;废石堆的废石不易分解有害组分,大气降水对其淋滤没有对地表松散岩类孔隙水造成污染,矿山各单元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矿山现状条件下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 (1)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 矿区范围内形成的工程单元有PD1工业场地、PD2工业场地、废石场、探槽(TC1-TC3)、零散废石堆、炸药库及雷管库、办公生活区和矿区道路等。 a、PD1工业场地 PD1工业场地位于矿区的北西侧,占地面积2567m2,场地内包含有值班室、库房、配电房、厕所的房屋建筑,配电房为砖混结构平房,其余建筑物为钢结构平房,建筑面积214m2。现状PD1硐口标高730m,平硐长约254m,断面1.8m1.8m,硐口切坡高度6-10m,切坡长110m,坡度4560,该场地的建设,使原有的地貌景观受到了破坏。(现状见照片4-1、4-2)。 照片4-1 PD1硐口 照片4-2 PD1工业场地 b、PD2工业场地 PD2工业场地位于PD1工业场的南东侧,场地由废石堆积而成,占地面积685m2,堆积方量约200m3。现状PD2硐口标高790m,平硐长约153m,断面1.8m1.8m;硐口切坡高2-5m,坡度4560;该场地的建设,使原有的地貌景观受到了破坏。(现状见照片4-3)。 图4-3 PD2工业场地 c、探槽(TC1-TC3) 探槽集中分布于PD2工业场地西南侧,为前期探矿行为产生,均呈条带状展布(探槽具体尺寸见表4-1),周边废石均为开挖探槽产生,堆积高度0.5-1m,探槽开挖及废石堆积破坏了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见照片4-5、4-6)。 表4-1 探槽(TC1-TC3)详情一览表 单元名称 长(m) 宽(m) 深度(m) 面积(m2) 挖损方量(m3) TC1 5 2.5 2 13 25 TC2 5 4 1.2 20 24 TC3 5 3 2 15 30 合计 48 79 照片4-5 TC1 照片4-6 TC2 d、废石场 废石场位于PD1工业场地北东侧,占地面积380m2,堆放高度2-3m,边坡坡度1530,现状堆放废石约830m3(见照片4-7,见图4-1),废石场直接堆放于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影响改变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 照片4-7 废石场 图4-1 废石堆放量三角网法计算成果图 e、零散废石堆 零散废石堆放于PD1工业场地周围,顺坡就地排放,堆积厚度0.5-1.5m,堆放坡角约30,废石压占土地面积共计29m2(照片4-8),根据三角网法计算废石方量为32m3(见图4-2)。废石的堆放,形成人工堆积地貌,与周围地形地貌不协调。 照片4-8 零散废石堆 图4-2 零散废石堆放量三角网法计算成果图 f、炸药库及雷管库 场地位于矿区北侧,分别建设炸药库、雷管库;炸药库、雷管库为高约2.5m砖混结构建筑物,值班室为钢结构平房,占地总面积473m2,房屋面积60m2,炸药库及雷管库边坡为自然边坡,高度4-10m、坡度3055,场地的建设直接破坏了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见照片4-9)。 照片4-9 炸药库及雷管库 g、办公生活区 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范围外,占地面积600m2,前期矿山仅建设一排、数间砖混结构建筑物,办公室、宿舍、库房等集中使用,建筑物高约2.5m,建筑物占地面积200m2(见照片4-10),办公生活区北侧边坡为自然边坡,高度3-6m、坡度30-50,场地的建设直接破坏了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 照片4-10 办公生活区 m、矿区道路 现状已开拓道路总长230m,其余道路均利用乡村生产道路。路面宽3-4m,均为土质路面,占地面积为690m2(照片4-11),道路局部见有小规模土质切坡,高度约0.2m,矿区道路与乡村道路相连通。建设及运输碾压地表,破坏植被。 照片4-11 矿区道路 N、采空区 采空区位于PD2工业场地北西侧,形成的采空区位于728中段以上,平面投影长40m,宽为12m的采空区,面积为416m2。采空区未见塌陷及地裂缝,尚未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影响。 z、评估区内其他区域 评估区内其它区域矿山活动极少,矿山活动对地形地貌影响较轻,该区其它地方基本保持了原生的地形地貌状态。 (2)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评价因素选取及等级划分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准,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等级数确定为3级标准,分别定为较轻、较严重、严重。分别定义如下 a、较轻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轻微,轻微影响视觉效果; b、较严重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中等影响视觉效果; c、严重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严重,严重影响视觉效果。 评价因素的具体等级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精确的划分值,本方案通过选取合适的因素因子采用多因素评价法划分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等级。根据类似项目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因素调查情况,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各相关学科的实际经验数据,选取因素因子,进而根据从重原则确定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等级。 挖损、压占及塌陷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见表4-2。土地损毁程度评分界线见表4-3。 表4-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评价因素及等级标准表 评价因子 权重 评价等级 (1分) (2分) (3分) 挖损 区位条件 0.2 少有人类活动区 人类活动中等区 “三区两线” 可视程度 0.2 不可视 局部可视 可视 破坏面积 0.1 1.0hm2 最大深度 0.2 20m 边坡规整情况 0.3 规整 欠规整 不规整 压占 区位条件 0.2 少有人类活动区 人类活动中等区 “三区两线” 可视程度 0.2 不可视 局部可视 可视 场地面积 0.1 5.0hm2 排土(渣)高度 0.2 10m 边坡规整情况 0.3 规整 欠规整 不规整 地面塌陷 最大下沉深度 0.3 <1m 1-5m >5m 地面塌陷区面积 0.3 <0.5hm2 0.5-1.0hm2 >1.0hm2 地表裂缝带深度 0.2 <10m 10-50m >50m 地裂缝间距 0.2 <30m 30-50m >50m 表4-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评分界线表 损毁程度 较轻 较严重 严重 评分级别 Σ≤1.0 1.0<Σ≤2.0 Σ>2.0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综合分区 根据上述四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现状评估结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E表E.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以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为四大评估要素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为较严重区及较轻区。 其中PD1工业场地、PD2工业场地、废石场、探槽(TC1-TC3)、零散废石堆、炸药库及雷管库和办公生活区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采空区、矿区道路及评估区内其它区域划分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见表4-4)。 较严重区 a、PD1工业场地 面积2567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中度。现状PD1工业场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b、PD2工业场地 面积685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中度。现状PD2工业场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c、废石场 面积380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废石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d、探槽(TC1-TC3) 面积48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探槽(TC1-TC3)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e、零散废石堆 面积29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零散废石堆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f、炸药库及雷管库 面积473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炸药库及雷管库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g、办公生活区 面积600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办公生活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 较轻区 a、矿区道路 面积690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矿区道路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 b、采空区 面积416m2,地质灾害不发育,对地下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挖损破坏土地利用类型全部为其他草地,对土地资源损毁程度属轻度。现状采空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 c、评估区内其他区域 评估区内其它区域现状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划分为较轻区。 表4-4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评价表 评价单元 评价因子 损毁程度 得分 评价结果 PD1工业场地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6 较严重 可视情况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不规整 PD2工业场地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6 较严重 可视情况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不规整 废石场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6 较严重 可视情况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不规整 探槽(TC1-TC3)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3 较严重 可视情况 不可视 破坏面积 0.5hm2 最大深度 10m 边坡规整情况 欠规整 零散废石堆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3 较严重 可视程度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欠规整 炸药库及雷管库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3 较严重 可视程度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欠规整 办公生活区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3 较严重 可视程度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欠规整 矿区道路 区位条件 少有人类活动区 1.0 较轻 可视程度 不可视 场地面积 1.0hm2 排土(渣)高度 5m 边坡规整情况 规整 综上,评估区及周围无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PD1工业场地、PD2工业场地、废石场、探槽(TC1-TC3)、零散废石堆、炸药库及雷管库和办公生活区对评估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严重;采空区、矿区道路及其它区域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见表4-5、4-6)。 表4-5 地形表地貌景观影响现状评估表 地质环境分区 面积m2 特 征 影响 程度 PD1工业场地 2567 占地面积2567m2,场地内包含有值班室、库房、配电房、厕所的房屋建筑,配电房为砖混结构平房,其余建筑物为钢结构平房。现状PD1硐口标高730m,平硐长约254m,断面1.8m1.8m,硐口切坡高度6-10m,坡度4560。 较严重 PD2工业场地 685 场地由废石堆积而成,占地面积685m2,堆积方量约200m3。现状PD2硐口标高790m,平硐长约153m,断面1.8m1.8m;硐口切坡高2-5m,坡度4560; 较严重 废石场 380 占地面积380m2,堆放高度1-2m,边坡坡度1530,现状堆放废石约230m3; 较严重 探槽(TC1-TC3) 48 探槽集中分布于PD2工业场地西南侧,为民间探矿行为产生,均呈条带状展布。 较严重 零散废石堆 29 废石零散堆放于PD1工业场地周围,顺坡就地排放,堆积厚度约0.5-1.5m,堆放坡角约30; 较严重 炸药库及雷管库 473 分散距离约30m分别建设炸药库、雷管库、值班室,炸药库、雷管库为高约2.5m砖混结构建筑物,值班室为钢结构平房,建设场地平缓无切坡,占地总面积473m2,房屋面积60m2; 较严重 办公生活区 600 占地面积600m2,前期矿山仅建设一排、数间砖混结构建筑物,办公室、宿舍、库房等集中使用,建筑物高约2.5m,建筑物占地面积200m2; 较严重 矿区道路 690 开拓道路总长230m,其余道路均为乡村道路。路面宽3-4m,均为土质路面,占地面积为690m2,道路局部见有小规模土质切坡,高度约0.2m; 较轻 评估区其他区域 498995 矿山活动极少,矿山活动对地形地貌影响较轻,该区其它地方基本保持了原生的地形地貌状态。 较轻 合计 504467 4、土地损毁现状评价 根据110000陆家营子村(K50G042074)土地利用现状图,现状已损毁破坏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全部其它草地,总面积5888m2。对照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赤峰市松山区资料,土地权属陆家营子村所有,界线清晰,无争议。现状条件下,地表各单元对土地损毁情况见表4-7。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 赤峰富绅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矿山建设资金问题,一直处于停工状态,目前尚未复工,本年度根据矿山现状主要计划是回复生产后对矿山进行坑内钻机探矿。无法对本年度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以下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对矿山后期生产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简单预测。 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后期生产过程将产生拟建单元临时取土场(拟建)。矿山采矿建设场地,开采结束后,矿山企业需对破坏单元进行治理、复垦,恢复土地使用功能。 矿山生产工艺流程为巷道开拓、开拓采准、回采,其中采出矿石、废石集中堆存,最终将原矿石销售,废石作为矿山回填物源使用。 表4-7 现状损毁土地资源情况表 工程场地 场地面积(m2) 地类代码及名称 土地 权属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面积(m2) PD1工业场地 2567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2567 陆家营子村 PD2工业场地 685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685 废石场 380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380 探槽(TC1-TC3) 48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48 零散废石堆 29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29 炸药库及雷管库 473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473 办公生活区 600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600 矿区道路 690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690 采空区 416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416 合计 5888 04 草地 043 其他草地 5888 1、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1)泥石流 依据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地形条件、物质条件、触发条件三要素特征,结合现状调查,评估区所处低山区,气候类型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小,由于地势较高,基岩裸露、植被发育一般,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一般,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和径流,雨季降水顺山坡汇集到低洼地带形成地表水排出评估区;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已无设计服务年限,预计现状废石场堆存方量不会增大,现状废石场废石堆积量830m3,废石块度大,堆置范围小,尚不足构成泥石流物源。 矿区仅发育一条大型沟谷,主沟谷位于矿区北侧,横穿矿区,呈东西走向,沟谷上游多为“V”字型,下游为“U”字型,冲沟平面上呈树枝状分布,下切作用较强,主沟长1.0km,谷深5-12m,宽8-20m,纵坡1/1000m、横坡3/1000m,流域面积0.015km2。一般七、八月份大雨、暴雨后沟谷出现短暂存水现象,常见干涸状态,对地形地貌冲刷较强烈,造成局部微地貌变化。沟谷两侧多发育冲沟。边坡岩性为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谷底岩性主要为砂砾(碎)石、砂土。沟谷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堆积物;沟谷上游汇水区为基岩区,植被不发育;本区暴雨历时短。根据对此沟谷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评价,预测该沟谷不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见表4-8。 冲沟沟头朝向北偏西,呈“V”字型,沟长0.25km,深1-5m,宽2-10m,一般七、八月份大雨、暴雨后沟谷出现短暂存水现象,常见干涸状态,对地形地貌冲刷较强烈,造成局部微地貌变化。冲沟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堆积物;沟头上游汇水区为基岩区,植被不发育;本区暴雨历时短。根据对此沟谷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评价,预测该沟谷不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见表4-9。 表4-8 沟谷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评价表 序号 影响因素 综合评价 量级划分 得分 1 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 (自然和人为)的严重程度 无崩塌、滑坡、冲沟或发育轻微 不易 1 2 泥砂沿程补给长度比() <10 不易 1 3 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 无变化,主流不偏 不易 1 4 沟纵坡(度,%) <3(5.2) 不易 1 5 构造影响程度 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不易 1 6 流域植被覆盖率() <10 强发育 9 7 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 <0.2m 不易 1 8 岩性影响 软硬相间 中等 1 9 沿沟松散物贮量(废石)(104m3/km2) <1 不易 1 10 沟岸山坡坡度(度,%) 10-20 (46.6-26.8) 轻度 4 11 沙区沟槽横断面 U型谷 中等 4 12 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 5m-1m 轻度 3 13 流域面积km2 <5km2 极易 5 14 流域相对相差(m) <100 不易 1 15 河沟堵塞程度 无 不易 1 总得分 35 判定评价极易发>114分;中等易发87-114分;轻度易发40-87分;不易发<40分 不易发 (2)滑坡 评估区内山体稳定,未曾发生过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场地建设多为基岩区,严格控制新建工程场地切坡边坡角小于60,确保岩体稳定,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不发育。 废石场设计排放量较小,堆放坡角较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不发育。 (3)地面沉降 评估区内及附近无大型水源地和开采油气资源等活动,评估区内无水源井,生活用水来自长胜沟村自建机电井,单井涌水量均约65m3/d,除村庄正常饮用水之外,取水量小,且不连续抽取,预计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不发育。 未来采空区破坏基岩裂隙水,且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富水性弱,采空区涌水量较小,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不发育。 表4-9 冲沟泥石流易发程度数量化评价表 序号 影响因素 综合评价 量级划分 得分 1 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 (自然和人为)的严重程度 无崩塌、滑坡、冲沟或发育轻微 不易 1 2 泥砂沿程补给长度比() <10 不易 1 3 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 无变化,主流不偏 不易 1 4 沟纵坡(度,%) <3(5.2) 不易 2 5 构造影响程度 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不易 1 6 流域植被覆盖率() 1030 中等 6 7 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 <0.2m 不易 1 8 岩性影响 软硬相间 中等 1 9 沿沟松散物贮量(废石)(104m3/km2) <1 不易 1 10 沟岸山坡坡度(度,%) 10-20 (46.6-26.8) 轻度 4 11 沙区沟槽横断面 U型谷 中等 4 12 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 5m-1m 轻度 3 13 流域面积km2 <5km2 极易 5 14 流域相对相差(m) <100 不易 1 15 河沟堵塞程度 无 不易 1 总得分 33 判定评价极易发>114分;中等易发87-114分;轻度易发40-87分;不易发<40分 不易发 (4)地面塌陷 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矿段,矿石采出后将形成采空区,其上方覆盖的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岩层产生移动变形,这种变形随着采空区的不断扩大而向上发展,并往往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依据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当采深采厚比q≤30时,地表易出现非连续的移动或变形,将出现大的地面塌陷坑伴随地表裂缝;当q>30时,地表出现连续有规律的移动和变形,不出现大的地面塌陷坑及地表裂缝,可能出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a、地面塌陷范围预测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即厚度、矿体倾角、地形坡度等进行计算和圈定塌陷范围。 R(30M)/(tanαtanβ) 式中 M矿体厚度; α矿体倾向方向上的地形坡度角(矿体倾向和地形坡向方向相反时α取正值,反之α取负值); β矿体倾角; R采深/采厚比等于30的点处的影响半径; r矿体倾斜方向上,采空区最深处地表投影位置至矿体露头处的水平距离(m),小于30的按最大采深计算影响半径。 各矿体预测地面塌陷宽度值为Rr,在此范围内,距离矿体露头越近,可能的塌陷变形损毁越严重(地面塌陷范围计算结果见表4-10)。 表4-10 地表塌陷范围计算表 矿体编号 地形坡度角α() 矿体倾角β() 开采厚度(m) 预测最大影响半径R(m) 预测最大水平距离r(m) 预测最大塌陷宽度Rr(m) 预测地面塌陷区面积(m2) 1 20 70 2.2 22.3 21 43.3 2125 如表4-10,采区预测地面塌陷区面积为2125m2。 b、地表最大下沉值预测 预测地表最大下沉值经验式计算如下 地表最大下沉值W Mq/cosα (单位m); M矿体厚度; q下沉系数(q取0.6); α矿体倾角; 最大下沉值计算见下表4-11。 表4-11 下沉值计算表 矿体编号 矿体平均厚度(m) 矿体最大厚度(m) 矿体倾角() 下沉系数 平均下沉值(m) 最大下 沉值(m) 1 2.2 2.5 70 0.6 1.72 1.86 经计算,预测地面塌陷区面积为2125m2,平均塌陷深度1.72m,最大塌陷深度1.86m。地面塌陷表现为在地表可能形成不规则的塌陷坑及伴生裂缝。除构造破碎带以外围岩力学性质好,塌陷坑主要沿矿体走向附近分布。危害对象为采矿设施、矿山工作人员人员及施工机械,受地面塌陷受危害人员小于10人,可能造成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小于100万元。对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编制技术要求附录E,预测地面塌陷灾害可能性中等,危害小,损失小,危险性中等。 (5)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经调查,现状已生产,地下形成采空区,但地表未见地面塌陷、塌陷地质灾害,现状堆放废石量小,较规整,未堆放于泄洪通道内,未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各工程场地边坡稳定,未见崩塌地质灾害,评估区内现状条件下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采矿活动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6)矿山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拓方式采用平硐开拓系统,矿山采矿将形成采空区域,随着矿石的逐步采出,采空区将逐步增大,矿区围岩蚀变较强,宽度0.5~1.5m,顶底板稳定性差,特别是顶板易于冒顶、坍塌、片帮,尚需支护。可能发生坍塌、冒顶、片帮等不良现象,上部地表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塌陷地质灾害,预测堆体及场地边坡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预测引发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影响范围为设计地下开采矿段上方地表,受危害人员小于10人,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较轻。 2、含水层影响和破坏预测评估 (1)含水层结构破坏 矿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水位标高约705m,矿山设计最低开采标高为694m,未来矿山开采会使基岩裂隙含水层揭露面积进一步扩大,但其含水层富水性弱,预计矿坑排水会使矿区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形成的降落漏斗范围小于矿区范围,矿区含水层与区域性主要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不密切,因此预测未来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破坏程度较轻。 (2)矿坑疏干水对含水层的影响 矿山最低开采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现状矿坑涌水量为30m3/d,预测未来矿坑最大涌水量不超过60m3/d,远小于3000m3/d,水量相对较小,故矿山未来开采会使矿区及周围含水层水位有小幅下降,但影响程度较轻,预测评估矿坑疏干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 (3)对矿区及附近水源的影响 矿坑疏干水为基岩裂隙水,矿区及附近用水水源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矿坑疏干水对矿区及附近水源影响较轻。 (4)对地下水水质影响 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污染主要井下施工机械产生的油污会直接进入含水层,因其排放油污量较小,对地下水水质产生的影响较小;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不外排,故采矿活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轻。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编制技术要求附录E,预测未来矿业活动对含水层影响较轻。 3、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预测评估 (1)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预测评估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生产流程分析,预测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影响的区域为预测地面塌陷区、临时取土场(拟建)、PD1工业场地(PD1)、PD2工业场地(PD2)、废石场、零散废石堆、探槽(TC1-TC3)、炸药库及雷管库、办公生活区和矿区道路。 a、预测地面塌陷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