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尾砂结构流充填工艺在内蒙某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应用_康瑞海.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全尾砂结构流充填工艺在内蒙某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应用_康瑞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尾砂结构流充填工艺在内蒙某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应用_康瑞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尾砂结构流充填工艺在内蒙某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应用 康瑞海1 ,2,3 , 王 旭 1,2,3 , 彭 亮 1,2,3 ( 1.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1 2;2.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 1 0 0 1 2;3.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 1 0 0 1 2) 摘 要 内蒙古某多金属矿经过多年无序开采, 形成采矿“ 点多面广” 、 空区累积、 矿石损失 贫化大、 作业条件差的局面, 不利于矿山持续健康发展, 有必要展开充填相关研究并进行 充填系统建设。通过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结合矿山实际情况, 提出临时与永久充填系统结 合、 尾砂集中制备与分区输送结合的建设方案并成功应用, 充填系统各项指标满足该矿采 矿要求, 极大改善了井下作业条件, 有效提高了矿石回采率, 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关键词 全尾砂; 结构流; 充填; 充填系统; 集中制备; 分区输送 0 引 言 内蒙古某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 沁旗境内, 该矿矿石中富含银、 铅、 锌等多种有用成 分, 地质储量为1 2 2 8.6 7万t, 生产规模为4 5万t /a。 矿区 地 表 海 拔 标 高 约 1 0 0 0 m, 目 前 开 采 水 平 为 +7 0 0~+8 5 0m。根据开采范围内矿体赋存条件 分为3个采区进行开采。由于围岩条件良好,2 0 1 2 年以前一直采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开采, 同时留有顶 底柱、 间柱及采区矿柱。随着探矿的深入, 矿区矿石 远景储量及品位良好, 如继续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且随着开采深度及井下空区面积的增加, 将存在以 下问题 ( 1)采矿“ 点多面广” , 造成开采无序, 采矿方法 单一, 区域内生产规模无法扩大, 效率较高的生产工 艺和作业设备无法大量采用, 特别是机械设备的工 作效率无法得到正常发挥。 ( 2)开拓系统是由各自分散, 相对独立的3个 采区组成( 井下3个采区完全处于隔离状态) , 每个 采区是多中段生产, 出矿效率低, 生产管理复杂, 开 采成本大。 ( 3)由于采空区及开采深度的增加, 加上采空 区长时间未得到充填处理, 已有多处上覆岩层产生 不同规模的坍塌冒落, 有的地表甚至出现了塌陷, 破 坏了地表的生态环境。 ( 4)由于空区矿柱、 围岩塌落, 造成了出矿贫 化、 损失率高, 大量存窿矿石出不出来, 并遗留有大 量的顶底柱、 间柱及采区矿柱等。若不对采空区实 行充填将会丢失大量矿石,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5)矿区位于草原腹地, 征地代价较大, 所以为 了延长尾矿库的服务年限, 降低征地成本, 将尾砂充 填至井下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为了实现该矿安全正常开采及长远健康发展, 必须对采矿方法进行研究, 其最佳途径是采用全尾 砂结构流胶结充填[ 1-4]并实现充填法采矿。为此, 该 矿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采矿方 法研究及充填工艺研究, 本文介绍了该矿充填工艺 研究及应用情况。 1 充填材料实验室试验 为了给充填系统总体规划及充填系统运行参数 设计提供依据, 对该矿现有选厂的全尾砂取样, 在试 验室进行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通过试验确定充填材 料基本物理化学特性, 包括全尾砂粒径组成、 强度试 验及全尾砂料浆流动性等方面。 全尾砂粒径[ 5]分析结果表明 全尾砂平均粒经 d平均=1 2 7μm,其 中 -7 5μm 颗 粒 含 量 约 为 5 7.8 3%,-2 0μm 细颗粒含量为3 9.8%, 全尾砂较 细, 不均匀系数a2=d6 0/d1 0=4 2.4 5, 级配极不均 匀。实际充填过程中, 水泥能够有效改善充填料浆 的级配, 增强其和易性。总体上全尾砂粒径表现为 对充填料浆输送性能有利的特征。 坍落度[ 6]试验结果表明 料浆浓度为 7 0%~ 6 8%时, 坍落度为2 2~2 4.5c m, 料浆流动阻力大, 料浆流动性差。料浆浓度降至6 6%时, 坍落度为2 6 c m, 料浆流动性得到改善, 但料浆粘度依然较大, 料 I S S N 1 6 7 1-2 9 0 0 C N 4 3-1 3 4 7/T D 采矿技术 第1 9卷 第1期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 1 9,N o .1 2 0 1 9年1月 J a n . 2 0 1 9 ChaoXing 浆流速慢。料浆浓度6 4%~6 0%时, 料浆坍落度范 围2 7.7~2 8.2c m, 料浆流动性能良好, 无离析、 泌水 现象发生。 料浆自流[ 7-9]输送试验表明 尾砂料浆浓度为 6 4%~6 0%左右时尾砂充填料浆流动性较好, 在管 道中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 料浆未产生离析分层及 堵管现象。若在管道内径1 1 0 mm, 流量8 0 m 3/ h 情况 下, 充 填 料 浆 的 流 动 倍 线 分 别 为 2. 7~7. 8 之间。 强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水泥-尾砂浆浓度为 6 0%~6 4%, 灰砂比1∶4~1∶8时,2 8d试块强度 为3. 2~0.7MP a, 试块强度满足采矿方法要求。 根据矿山采矿方法对充填的要求, 结合实验室 试验结果, 确定充填系统运行参数如下 ( 1)充填站设置2套充填制备系统; ( 2)单套系统充填料浆流量为6 0~8 0m 3/ h; ( 3)充填料浆浓度为6 0%~6 4%; ( 4)灰砂比为1∶4~1∶8可调。 2 充填系统建设与运行效果 2.1 设计原则 根据矿山各采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结合现 有选厂尾砂排放及尾矿库设置, 充填系统方案设计 遵循以下原则 ( 1)充填系统建设分临时充填 [1 0]系统和永久 充填系统。临时充填系统是为尽快充填-1 5 0 m ( 一、 二采区) 以上遗留的空区而建设的, 并且三采区 处于相对独立状态, 与一、 二采区相互隔离。所以临 时充填系统可作为永久充填系统的补充。 ( 2)采用各选厂生产流程产生的全尾砂作为充 填料。 ( 3)充填系统设计生产能力满足新采场空区及 遗留空区的充填能力要求。 ( 4)充填料浆采用全尾砂集中制备、 分区充填。 由于各采区空区分布不一, 所以采用分区充填的方 式。其中二采区浅部由于距地表过浅, 充填倍线大, 在1 5 #井附近布置一个钻孔, 三采区为独立的采区, 井下暂未与一、 二采区贯通, 所以在三采区地表移动 范围外布置2个充填钻孔, 将制备好的充填料浆由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该钻孔, 然后自流至采空区, 或 者在其钻孔附近建立临时充填站, 将尾矿库经过自 然分级后的尾砂筛分后, 加入搅拌系统中, 将制备好 的料浆自流输送至采空区。二采区下部( 距地表 1 2 0m 以下) 及一采区空区充填倍线较小, 可由充填 站内的钻孔下料, 自流输送至空区进行充填。 ( 5)充填系统建设周期短、 投资省、 便于管理。 2.2 临时充填系统建设方案 临时充填系统主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站的形式建 设, 由搅拌系统、 水泥给料系统、 压气系统、 供水系 统、 控制系统所组成。充填工艺各环节如下 ( 1)采集充填集料。采用尾砂作为充填集料, 在老尾矿库用铲运机和卡车将尾砂运至堆料场, 然 后将尾砂过筛去除大块和杂质, 最后用2m 3 铲运机 将合格的尾砂铲运至搅拌机配料斗内。 ( 2)胶凝材料准备。胶凝材料采用 P C.3 2. 5水 泥, 水泥罐车将散装水泥运至临时充填站后, 用罐车 自带高压风系统将水泥吹入水泥仓中。充填时水泥 将通过单管螺旋给料机向中间仓给料, 通过调节单 管螺旋转动的频率可以增加或减少水泥的给料量。 ( 3)充填站用水。在充填站安装有流量为6 0 m 3/ h的管道泵( 一用一备) 为搅拌机供水, 管道泵 与矿山供水池用D N 8 0管道连接, 保证水量充足。 ( 4)充填料浆制备。根据充填相关参数( 充填 流量、 充填浓度、 灰砂比) 计算出配制1m 3 充填料浆 所需的干尾砂量、 水泥量、 水量, 然后在控制室内输 入相关参数。启动按钮后, 充填系统自动将尾砂、 水 泥、 水计量后输送至搅拌机中。 临时充填站全景如照片1所示。 照片1 临时充填站 2.3 永久充填系统建设方案 充填系统由尾砂集中输送系统、 充填料浆制备 系统、 充填料浆搅拌运输系统、 充填钻孔及井下管网 系统等设施组成。永久充填站正面如照片2所示。 2.3.1 尾砂集中输送系统 矿山3个 选 厂 日 矿 石 处 理 能 力 合 计 为3 0 0 0 t/d, 各选厂均安装有6 P N J衬胶砂泵及尾砂输送管 向尾矿库输送尾砂, 尾砂输送浓度一般为1 5%~ 62 采矿技术 2 0 1 9,1 9(1) ChaoXing 1 8%。为了将各选厂尾砂输送至充填站, 新建尾砂 扬送泵站, 将各选厂尾砂由已有的衬胶砂泵输送至 新建泵站的料池, 然后由新建尾砂扬送泵站的渣浆 泵集中输送至充填站的立式砂仓中( 见照片3) 。 照片2 永久充填站正面照 照片3 渣浆泵 来自3个选厂的尾砂浆进入尾砂池后, 经2台渣 浆泵加压进入集料箱, 然后通过Φ 3 2 8mm(8 + 6) mm陶瓷复合管输送至充填站立式砂仓顶部的进砂 缓冲箱并与絮凝剂混合后进入立式砂仓进行絮凝沉 降。当3个选厂合计尾砂产量为2 6 0 0t/d、 尾砂浆浓 度为1 5 %~1 8 %时, 尾砂浆流量为6 5 4~5 3 4m 3/ h, 尾砂输送管内料浆流速为2 .0 9 7 ~ 2 .5 7 1m/s。 2.3.2 充填料浆制备系统 ( 1)全尾砂存储给料。充填站设置2个直径 Φ 1 2m 、 容积1 5 4 0 m 3的立式砂仓储存全尾砂浆。 浓度为1 5%~1 8%的尾砂浆在立式砂仓中进行沉 降脱水并溢流, 使其达到最大沉降浓度。溢流水通 过Φ 4 0 0mm6mm 钢管自流输送至新建尾矿库 中进一步沉降, 尾矿库清水再由回水泵加压返回选 厂循环使用。 为了加快全尾砂中细颗粒沉降, 充填站设置1 台自动加药机, 由该设备对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进 行自动配药、 搅拌、 输送絮凝剂溶液, 絮凝剂选用法 国爱森6 0 0 0s絮凝剂, 配药浓度0.3%。 ( 2)水泥存储给料。充填站设置2个直径为 Φ 6m 、 容积3 6 0m 3的水泥仓。水泥仓底部安装有 电液闸门、 双管螺旋给料机及螺旋电子秤。双管螺 旋电机采用变频调速, 改变螺旋转速即可改变水泥 给料量, 以满足不同灰砂比及生产能力的要求。 ( 3)充填料浆制备与输送。全尾砂浆、 水泥经 各自的供料线进入搅拌机。搅拌机选用双卧轴搅拌 机+高速活化搅拌机两段搅拌。充填站设置2个充 填钻孔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设施。制备好的充 填料浆根据充填地点的不同而分为两路, 当需充填 二采区深部及一采区空区时, 将其引入充填钻孔而 自流输送至充填地点。而当需充填二采区浅部及三 采区空区时, 则由1 #充填系统引向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装车, 运至二采区上部充填钻孔或三采区充填钻 孔, 并卸入钻孔上部的下料斗, 最终通过钻孔及井下 管道自流输送至充填地点。 ( 4)系统自动控制。充填站设立较完善的自控 系统, 以对充填系统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和调节, 运 行参数包括放砂浓度、 放砂流量、 水泥给料量、 充填 流量及充填浓度等。这些参数由大容量计算机进行 数据采集、 模拟显示及存贮, 以便于对充填系统运行 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 充填系统运行状况实现了实时监控, 在尾砂仓 顶、 放料平台、 搅拌平台及钻孔下料斗等位置设置摄 像头, 生产画面实时显示在操作室显示器上。操作 室及电脑界面见照片4。 照片4 自动控制操作室 2.4 运行效果 矿山永久与临时充填系统经过几年的使用实 践, 证实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1)充填料浆流量、 浓度、 灰砂比稳定且可调, 实现了全尾砂“ 结构流” 充填( 见照片5) , 充填系统 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能力, 满足生产要求。 ( 2)根据充填站取样及采空区现场勘察结果, 充填料浆在2 4h内均已凝固, 充填体表面平整、 整 72 康瑞海, 等 全尾砂结构流充填工艺在内蒙某多金属矿的研究与应用 ChaoXing 体性好( 见照片6) 。 照片5 充填料浆( 永久充填站取样浓度在6 4%左右) 照片6 井下充填体 (3)根据充填料浆取样试块强度测试结果统计 分析, 永久充填站灰砂比按1∶4~1∶6要求充填, 临时充填站灰砂比按1∶8要求充填, 充填体强度普 遍在2. 8MP a以上, 强度满足生产要求。 ( 4)采用临时充填站与永久充填站相结合的建 设方案, 有效解决了矿山急需充填与永久充填站建 设周期长的问题。 ( 5)大倍线条件下充填料浆采取集中制备、 分 区充填[ 1 1-1 2]的方式, 相较泵送方式其投资及运营成 本低, 料浆输送能力有保障。 ( 6)永久充填站投入使用后, 充填能力大大提 高, 井下采空区得到了及时充填, 极大地提高了井下 生产效率, 减少了安全隐患。 3 结 语 充填采矿法及充填工艺日趋成熟, 结合矿山实 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设计矿山充填系统才能实现充 填效率与充填效益的最大化, 才能为矿山所认同。 永久充填站与临时充填站结合, 集中制备与分区充 填结合是该矿充填系统设计的显著特点, 可以在类 似矿山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启鑫, 宋书杨.铅锌矿充填工艺现状及展望[J].世界有色金 属,2 0 1 7( 2 1) 7 6-7 7. [2]梁 冰, 董 擎, 姜利国, 贾立锋.铅锌尾砂胶结充填材料优 化配比正交试验[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1 5,2 5(1 2) 8 1- 8 6. [3]周爱民.中国充填技术概述[C]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 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北京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 0 0 4 1-7. [4]胡 华, 孙恒虎.矿山充填工艺技术的发展及似膏体充填新 技术[J]. 中国矿业, 2 0 0 1(6) 4 9-5 2. [5]孙凯年, 刘可任.尾砂粒度对充填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 有色金属,1 9 8 3(3) 1 4-2 2. [6]赵建会, 刘 浪. 基于坍落度的充填膏体流变特性研究[J] . 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5,4 7(2) 1 9 2-1 9 8. [7]马俊荣.某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的配比及输送性能研究 [D].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 0 1 3. [8]邓代强, 姚中亮, 王志勇, 王晓飞.大倍线自流充填技术在低 品位铁矿的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 2 0 1 2,3 2(5) 3 0-3 3. [9]王海瑞.全尾砂胶结充填自流输送管路改造及优化[D].长 沙 中南大学,2 0 1 0. [1 0] 何洪涛, 周 磊, 徐文彬.和睦山铁矿临时胶结充填系统的优 化和应用[J].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 , 2 0 1 2,6 4(6) 9-1 1. [1 1] 吴建勋, 韩 斌, 姚 松, 石 勇, 王 鹏, 常晓娜. 分期分区 多模式充填在嗣后充填采矿中的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 2 0 1 5,3 5(1 1) 9-1 3. [1 2] 葛玉环.三山岛金矿分区进路充填采矿法[J].世界采矿快报, 2 0 0 0(6) 1 7 9-1 8 0+1 8 2. ( 收稿日期 2 0 1 8-0 7-2 1) 作者简介 康瑞海(1 9 7 3-), 男, 内蒙呼伦贝尔人, 高级工程 师, 主要从事充填工艺、 充填材料、 充填设备方面的技术研究 与设计工作,Em a i l 2 5 8 8 0 5 4 5 8@q q .c o m。 82 采矿技术 2 0 1 9,1 9(1)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