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对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专家意见的认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二○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注 1.申请采矿证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编号 CGCS2000坐标系 X Y 1 4662913.57 27549758.70 2 4664963.53 27549758.69 3 4664963.55 27551458.66 4 4664563.55 27551458.66 5 4662913.59 27552668.66 2.首采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编号 CGCS2000坐标系 X Y 1 4662913.58 27551098.03 2 4662913.58 27551584.48 3 4664563.55 27551458.66 4 4664963.55 27551458.66 5 4664963.54 27550825.31 2.开采深度勘探报告资源量估算标高为2800m~1500m,井田范围内地表最高标高为2886m,本次设计井田开采标高为2886m~1500m。 3.矿区范围内地表最高标高2886m。 4.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规模0.9Mt/a。 5.服务年限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井田保有资源量探明控制推断3195.6万t,其中探明资源量2051.6万t;控制资源量918万t;推断资源量226万t。矿区范围内设计可采储量为1941.9万t,矿井生产规模为0.9Mt/a,服务年限为15.4a(15年5个月)。首采区可采储量为971万t,服务年限为7.7a(7年9个月)。矿山综合回采率为60.77。 6.开拓方案设计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布置有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井下煤流提升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井下辅助运输采用轨道运输。井田设计范围内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2290m(现生产水平),二水平标高2000m,三水平标高1700m(实行上下山开采)。井田按水平划分为4个采区,投产二水平二采区。 本矿井通风方式选为机械抽出式。投产时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U”型通风。 7.开采顺序全矿井共划分为4个采区,具体采区划分如下 生产水平229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上山采区(一采区),200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上山采区(二采区),1700m水平划分一个上山采区(三采区)和一个下山采区(四采区)。先开采下部A1煤层,一采区A1煤层已基本回采完毕,设计投产二水平二采区的A1煤层。待一水平一采区内A7煤层稳定后接续开采一采区A7煤层。 8.采煤方法根据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和国内综合机械化生产矿井的开采技术水平,A1煤层推荐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A7煤层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 9.矿井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选煤厂。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供拜城县重化工工业园区内的焦化厂用煤。根据目标市场可以看出,本矿井产品煤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炼焦用煤机炼焦配煤。针对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煤质特点及用户供煤协议中的煤炭质量要求,产品方案精煤,粒度50~0mm,灰分≤8.5,水分≤10.0,作炼焦用煤;中煤,粒度50~0mm,灰分35.00,作动力用煤配煤;煤泥,粒度0.5~0mm,作动力用煤配煤或民用;矸石,粒度50~0mm,塌陷区回填。矿井选煤方法采用跳汰浮选工艺。选煤回收率90.55。 附件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16 附件 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2023年8月24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委托自治区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地质学会在乌鲁木齐市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方案进行了现场会审,聘请地质、水工环、采矿、选矿、经济、地环、土地复垦等专业的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 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和评议,提出了专家审查意见。会后,编制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组复核,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现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采矿权基本情况及编制目的 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为生产矿山,矿权人为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现采矿许可证规模为30万吨/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14〕1056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疆拜城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对规划进行了批复。本矿井为规划中九号井田,规划能力为90万吨/年。由于规划井田空白区范围及生产规模发生变化,因此,申请办理9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 本次方案编制目的一是为办理采矿证手续提供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设计合理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二是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监测以及土地复垦的技术依据,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三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义务的重要依据;四是使矿山损毁的土地恢复并达到最佳综合效益的状态,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管控能力建设,实现国土空间和地质环境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建立生态环境安全机制。本方案生态保护修复部分不能替代相关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的勘查、设计。 二、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政策符合性 方案资源储量经过评审备案,类型确定合理,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采储量的确定符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政策要求。 三、设计利用储量、设计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 根据乌鲁木齐恒泰宝利地质矿产勘查咨询有限公司提交的新疆拜城县拜城煤矿区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延深勘探报,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复函(新自然资储备字〔2023〕10号)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新国土资储评字〔2023〕10号),截至2022年4月30日,全井田保有资源量探明控制推断3195.6万t,其中探明资源量2051.6万t;控制资源量918万t;推断资源量226万t。矿区范围内设计可采储量为1941.9万t,矿井生产规模为0.9Mt/a,服务年限为15.4a(15年5个月)。首采区可采储量为971万t,服务年限为7.7a(7年9个月)。矿山综合回采率为60.77。 设计对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量进行了开发设计,对探明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推断资源量全部加以利用。 井田内煤层气不具开发利用条件,煤层未见其它有益矿产。 四、采矿及选矿方案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方案,矿井投产时共布置有3条井筒,为主、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主平硐装备选用带宽1000mm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平硐采用蓄电池电机车运输,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任务,兼作安全出口,主要进风井。回风平硐选用2台FBCDZ№20/2220型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矿井回风井和安全出口。 井田设计范围内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标高2290m(现生产水平),二水平标高2000m,三水平标高1700m(实行上下山开采)。井田按水平、按煤组划分为4个采区,生产水平229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上山采区(一采区),2000m水平划分为一个上山采区(二采区),1700m水平划分一个上山(三采区)和一个下山采区(四采区)。煤层开采顺序先开采下部A1煤层,一采区A1煤层已基本回采完毕,设计投产二水平二采区的A1煤层。待一水平一采区内A7煤层稳定后接续开采一采区A7煤层。根据煤层赋存条件、井田开拓方式及采区生产能力,首采区为二水平二采区,1个采区投产即可保证矿井0.9Mt/a的生产能力。 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投产时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U”型通风。 设计推荐A1煤层推荐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法,A7煤层采用走向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 五、产品方案 井田内煤类主要为瘦煤(13SM、14 SM)、焦煤(15JM)、贫瘦煤(12PS),具有低水分、低灰分、低挥发分、特低硫、低磷、特低氯、特低氟、高发热量、弱粘结性等特点,可用于炼焦和炼焦配煤等方面。 针对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煤质特点及用户焦化厂对原料煤的质量要求,本次设计推荐采用如下产品方案 精煤,粒度50~0mm,灰分≤8.5,水分≤10.0,作炼焦用煤; 中煤,粒度50~0mm,灰分35.00,作动力用煤配煤; 煤泥,粒度0.5~0mm,作动力用煤配煤或民用; 矸石,粒度50~0mm,塌陷区回填。 产品方案可根据井下煤质变化情况、市场情况和用户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六、绿色矿山建设 设计采取的开采工艺以及选矿工艺符合本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节约与综合利用要求。设计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为 采矿回采率根据开采技术条件,本矿采用井工开采,全矿井回采率指标应达到60,本次设计全矿井回采率为60.77,回采率指标符合指标要求。采区回采率满足规范要求。 选矿回收率设计选矿回收率90.55,符合要求。 综合利用率本矿井矸石主要为掘进矸石和选煤矸石,年排矸量约0.117Mt/a左右。矿井生产期间掘进矸石量为0.027Mt/a,选煤厂洗选矸石量约为0.09Mt/a,矿井矸石转运至矸石周转场地堆存。矸石周转场地内矸石用于回填地表沉陷区和供给周边建材企业回收,不外排,利用率100。 生活污水处理后废水复用于浇灌绿地、浇洒道路等项目,不外排;井下排水处理后用于井下用水、防火灌浆,浇洒道路和煤炭洗选等,综合利用率100。 七、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一)本次工作查明了矿山环境现状,分析了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其论述内容基本全面,结论基本正确。 (二)确定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区面积约为5.374平方千米。评估等级划分正确,评估范围确定合理。 (三)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估,主要评估结论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区现状崩塌地质灾害中等发育,现状条件下B01崩塌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B02崩塌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崩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危险性中等。评估区内H01滑坡灾害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大。评估区内泥石流灾害弱发育,音西铁热克厄肯沟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N2沟谷、N3沟谷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N1沟谷、N4沟谷泥石流灾害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评估区采空塌陷灾害发育程度为强发育,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大。 含水层破坏现状现状评估矿山前期因采矿活动行程的地下采空区的含水层结构破坏较严重,其他地段含水层结构破坏较轻,对区域地下水水位无影响。现状矿山涌水量较小,对矿区及周边地下水水源影响较小。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评估区为地下开采,经过长期开采采空区地表投影面积为1.39km2(139hm2),经现场调查、走访矿方工作人员及周边牧民和观看矿区范围内卫星影像,矿山未见明显地表塌陷,前期山体出现过裂缝,矿山已进行过治理。本矿山为新建矿山,未进行基建工作,因此现状矿区地形地貌景观未遭到破坏。仍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景观,评估区内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对城市和交通干线周围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的评判标准,现状评估除上述区域外评估区其他区域对地形地貌景的影响程度“较轻”。 水土环境污染现状根据煤矸石浸出毒性试验的分析结果见表3-1-36,浸出液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中标准限值,同时矸石不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因此可以判定干沟煤矿矸石为一般固体废物;且矸石淋滤液检测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由此判定本项目矸石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矸石淋滤液检测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现状评估矸石淋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较轻”。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第6.1条中提到“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风险筛选值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低”,结合取样分析结果,矿区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小于限值,现状评估矿山开采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较低。综合评估矿山采矿活动对水土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较轻”。 大气环境污染现状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布设的2个监测点中TSP24小时平均浓度监测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且计算所得评价指数均较低,说明矿区内总体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现状评估对大气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 现状评估分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严重区面积为19.62公顷,较严重区面积为13.18公顷,较轻区面积为504.6公顷,面积共537.4公顷。 (四)预测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主要评估结论 地质灾害预测预测评估井下开采活动位于塌陷区影响范围之上可能遭受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由于设计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当形成采空区后,井下人员设备已离开危险区,故遭受威胁的可能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预测评估音西煤矿工业场地、众维煤矿工业场地建设工程自身位于崩塌影响范围内,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众维煤矿工业场地建设工程自身位于滑坡影响范围内,遭受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预测建设工程自身(音西煤矿工业场地、众维煤矿工业场地、拟建矸石周转场、拟建表土堆放场)位于音西铁热克厄肯沟内及N2、N3沟谷沟口影响范围内,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中等,危险性中等。预测其余区域建设工程自身引发、可能遭受地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发育程度弱,危险性小。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1-1)的评判标准,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严重”。 含水层破坏预测预测评估矿采矿活动主要破坏的为侏罗统塔里奇克组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H3)及其上部下侏罗统阿合组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H2)、下侏罗统阳霞组(J1y)基岩裂隙潜水含水层(H1),且破坏位置主要分布于煤层采空区及导水裂隙带高度内,破坏程度“严重”;矿井抽排水对地下水资源量影响“较严重”;对生产生活水源影响“较轻”。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矿山开采结束后,在后期稳沉期内,采空区上部会发生地表变形移动,产生地面塌陷及塌陷伴生裂缝,根据预测塌陷内容可知,后期塌陷面积250.62公顷,最大下沉量为1.720米。随着井下采空区上部岩层变形移动波及地表,将使地表受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地表出现下沉、塌陷和裂缝,造成地表大面积天然牧草地及乔木林地损毁,持续对开采影响区内地形标高和地表形态产生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表3-1-6)”的评判标准,预测评估预测地面塌陷区对矿山开采影响区内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为“严重”;预测地面建设工程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 水土环境污染预测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的评判标准,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水土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较轻”。 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整体来看,项目区的空气质量良好,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较轻”。 预测评估分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其中严重区面积257.64公顷,为预测地面塌陷范围及众维煤矿工业场地。较严重区面积15.95公顷,为音西煤矿工业场地、回风平硐场地、矿山道路、拟建矸石周转场、拟建表土堆放场、排矸道路、风井场地联络路。较轻区面积263.81公顷,除上述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五)确定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目标和任务,对矿区进行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治理以及监 测方案,并进行了经费概算。 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分为三个区,即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防治区(I)、次重点防治区(Ⅱ)和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Ⅲ)。 重点防治区(I)预测塌陷区防治亚区、众维工业场地防治亚区,2个防治亚区共占地面积257.64公顷。 次重点防治区(Ⅱ)音西煤矿工业场地、拟建矸石周转场、拟建表土堆放场、排矸道路、矿山道路、风井场地联络路、回风平硐场地防治亚区,7个防治亚区共占地面积15.95公顷。 一般防治区(Ⅲ)其他区域防治区,为评估区内除以上布局影响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占地面积263.81公顷。 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措施可分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环境监测措施。 防治措施工程为设置崩塌预防警示牌2个,围栏560米,被动防护网2000平方米;设置泥石流警示牌9个,沟道硬化1611米,在N3沟谷、N2沟谷、矸石周转场北侧及西侧、表土堆放场西南侧及东北侧设置排导沟1435米,合计清理沟谷内第四系堆积物共计29362.5立方米;设置采空塌陷警示牌283个,铁丝围栏28373米,对伴生裂缝进行回填及表土回覆工程;对所有井筒进行回填及浆砌石封堵工程。 地质环境监测措施包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购置泥石流自动监测预警系统3套;购置采空区地面塌陷变形在线监测系统18套;购置空气质量监测站2套;。 (2)含水层破坏预防、修复及监测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服务年限内含水层治理工程量主要为设置井下中央水泵房监测各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和涌水量,地下水位监测538点次、涌水量监测90点次。 (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预防、修复及监测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服务年限内地形地貌景观监测22次。 (4)水土环境污染破坏的预防、修复及监测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服务年限内水环境污染监测133次,土壤环境监测87次。 八、矿区土地复垦 1.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煤业有限公司音西铁列克厄肯煤矿矿区面积4.48平方公里(448.20公顷),土地权属性质均为国有土地,归拜城县管辖。项目区土地利用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03)中的乔木林地(0301)和其他林地(0304);草地(04)中的天然牧草地(0401);农业设施建设用地(06)中的乡村道路用地(0601));工矿用地(10)中的工业用地(1001)和采矿用地(1002);陆地水域(17)中的河流水面(1701)。矿区土地利用未涉及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 2.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复垦区范围主要为工程已损毁土地和拟损毁土地之和,对于本项目来说,没有永久性建设用地;生产建设项目损毁的土地为矿山已损毁土地与拟损毁土地之和。音西煤矿为改扩建矿山,已损毁土地包括工业场地11.98公顷、风井场地0.15公顷、矿山道路0.87公顷;拟损毁土地包括矸石周转场1.5公顷、拟建表土堆放场1.2公顷、矿山道路(拟建)0.07公顷、预测地面采空塌陷区283.74公顷,拟损毁面积合计286.51公顷。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是指“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和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因此本方案复垦责任范围面积为299.51公顷,土地复垦率为100。 3.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拟复垦土地面积约299.51公顷,复垦区包括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矸石周转场、矿山道路、拟建表土堆放场、预测塌陷区,复垦方向为天然牧草地、乔木林地。本次土地复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受采矿影响的区域地貌景观,并控制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使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矿区土石方平衡分析 (1)石方供需平衡 本次方案确定矿山生产期间矸石量为0.117Mt/a,为5.09万m3/a,适用期5年内煤矸石总量约25.45万m3;矿山服务年限15.4年内煤矸石总量约为75.33万m3。其中矿山开采结束后回填井筒为15886 m3,剩余矸石全部外售。 (2)表土供需平衡 矿山开采结束后将进行复垦工程,其中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矸石周转场及矿山道路需要表土回覆工程,其中工业场地所需表土量为18300m3,风井场地所需表土量为300m3,矸石周转场所需表土量为3000m3,矿山道路所需表土量为1880m3,共计23480m3,表土来源为沟渠清理第四系堆积物(沟谷区域剥离表土),共计29363m3,堆放于拟建表土堆放场,拟建表土堆放场位于工业场地西北侧,占地面积为1.2公顷,表土采用分层压实堆放,堆高不超过3米,表土堆放场最大堆放量为30000m3,堆砌土方坡角为不超过30。因此满足复垦所需要求。 5.土地复垦工程措施 拟复垦土地面积约299.51公顷,复垦区包括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矸石周转场、矿山道路、拟建表土堆放场、预测塌陷区,复垦方向为天然牧草地和乔木林地。根据矿山原始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采取地形重塑工程,复垦措施主要包括表土剥离、建筑物拆除、地面硬化拆除、建筑垃圾清运、井筒回填、土地平整、土壤翻松、土壤培肥、覆土工程、植被恢复等,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复垦单元,各复垦单元工程内容及工程量如下 (1)工业场地复垦工程覆土工程183立方米,场地平整1598立方米,土地翻耕9.15公顷,土壤培肥9.15公顷,建筑物拆除25200立方米,地面硬化拆除6300立方米,拆除物清运31500立方米,播种草籽9.15公顷。 (2)风井场地复垦工程覆土工程300立方米,场地平整26立方米,土地翻耕0.15公顷,土壤培肥0.15公顷,建筑物拆除426立方米,拆除物清运426立方米,播种草籽0.15公顷。 (3)矸石周转场复垦工程覆土工程3000立方米,场地平整262立方米,土地翻耕1.5公顷,土壤培肥1.5公顷,播种草籽1.5公顷。 (4)矿山道路复垦工程覆土工程1880立方米,场地平整164立方米,土壤翻耕0.94公顷,土壤培肥0.94公顷,地面硬化拆除2900立方米,拆除物清运2900立方米,播种草籽0.94公顷。 (5)拟建表土堆放场复垦工程表土剥离29363立方米,场地平整2.10立方米,土壤培肥0.47公顷,播种草籽0.47公顷。 6.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主要包括土地损毁监测和复垦效果监测。 (1)土地复垦监测 土地复垦监测主要包括土地损毁监测和土地复垦效果监测,主要调查地面建筑设施和采空塌陷区土地损毁程度和恢复情况,监测时间为方案服务年限内。复垦工程为土地损毁监测措施269次、复垦效果监测110次。 (2)复垦管护工程 1)植被补种 管护期每年对复垦区草地采取补种措施,每年工程量均按全部工程量的 10计,即管护期补种工程量为全部复垦工程量的30即88.94公顷,管护时间为3年。 7.土地复垦实施年限 矿山服务年限15.40年,考虑地面塌陷沉稳期、复垦工程施工期和管护期,本方案服务年限为22.40年。 8.土地复垦阶段工作安排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本方案将土地复垦工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近期5年(2025年9月~2030年8月);第二阶段为中远期17.40年(2030年9月~2048年1月)。 1、第一阶段近期0-5年(2025年9月~2030年9月) (1)开展土地损毁监测及复垦效果监测,监测土地损毁的范围和程度,监测点7处,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矸石周转场、矿山道路、拟建表土堆放场、预测塌陷区各布置1处土地损毁监测点,对表土堆放场进行土壤培肥及播撒草籽。 2、第二阶段中远期17.40年(2030年9月2048年1月) (1)对沉稳后的地面塌陷区开展土地复垦工程,根据地面塌陷预测,预测283.74公顷的预测塌陷范围,复垦方向为原地类。轻度塌陷区和中度塌陷区的土地复垦措施为表土剥离、土壤培肥和播撒草籽。 (2)对各地面布局复垦单元开展土地复垦工程,复垦方向为天然牧草地复垦措施包括表土剥离、建筑物拆除、地面硬化拆除、建筑垃圾清运、土地平整、土地翻耕、土壤培肥、覆土工程、植被恢复等。 (3)开展土地损毁监测,监测土地损毁的范围和程度,监测点7处,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矸石周转场、矿山道路、拟建表土堆放场、预测塌陷区各布置1处土地损毁监测点。 (4)对各复垦单元开展复垦植被监测,监测点共7处,监测复垦植被的植被长势、植被密度、覆盖度和产量等。 (5)对各复垦单元开展植被管护工程,包括破除表土板结、预防病虫害和补种等。 九、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总资金估算为71524.15万元含选煤厂投资,吨煤投资794.71元。其中井巷工程17937.15万元;土建工程18398.78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9727.96万元;安装工程5881.6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069.73万元;工程预备费4583.41万元,建设投资贷款利息374.7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50.76万元。本项目达产后,年平均可向国家上缴销售税金及附加883.76万元、增值税3437.62元、所得税3494.9万元,企业年平均税后利润为10484.69万元。投资利润率19.20,投资利税率20.41,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9.41,税后投资回收期6.63年,盈亏平衡点35.45。 本方案设计年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1243.68万元,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1595.83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2839.51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2100.52万元。 本方案土地复垦责任范围299.51公顷(4492.65亩),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1595.83万元(包含其他费用),静态亩均工程费约为3552.09元。 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建议企业今后认真按照方案规定的开采顺序组织生产,矿山建设、生产中须严格执行安全、生态保护等规定,矿山安全、环境 保护、水土保持等,按照各相应主管部门审批的方案执行,加强安全生产防范、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避免人为造成矿产资源无法开发的损失。 2.A7煤层勘查程度低,在矿井建设、生产中,加强A7煤层的地质勘查工作。 3.勘探报告采样工程发现断层多条,延深水平开采时,建议安排井下物探工作。 4.瓦斯样及煤层顶底板岩样采集偏少,建议加强生产地质工作。A1煤层煤层瓦斯含量低,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增大,瓦斯含量逐渐增高,且瓦斯赋存有一定不均衡性,局部富集可能对煤矿开采造成危害,因此,在矿井生产中,应加强瓦斯检测及通风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5.矿井在以后生产中,要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工作,且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尤其加强对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导水构造、富水区的进一步控制。开采侵蚀基准面以下煤层时要严密监控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制定相应措施,以防发生透水事故。 6.井田北部从东至西分布有老窑五口,均为2003年以前开采,因当时开采技术水平较低,常有乱采滥挖不顾矿山服务年限的短期行为,建议工作面回采到矿区东北部老窑附近时,做好防治水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7.本方案生态保护修复有关内容不替代相关的工程勘查、灭火治理设计、监测设计、环境治理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开展上述工作应委托有资质相关单位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8.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16年12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新自然资规〔2021〕3号)要求,若开发利用方案发生变动、扩大生产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开采方式,应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9.本方案设计工程量及投资仅为初步估算,具体实施时应请有资质单位按各项相关工程的设计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考虑到未来情况的多变性、物价涨幅等情况,对于方案远期设计投资估算仅供参考。 10.本矿属生产矿山,但需进行下一水平延深,方案适用期5年,即从2025年~2030年,矿山环境问题的调查时间为2023年,进行下一个规划期方案编制时,要对矿区人文、社会情况、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要再次进行调查,确保方案数据的准确性。 11.本方案复垦方向主要为恢复原地表土地类型及地貌景观与周边相协调,若矿方在复垦过程中有实际性要求可局部进行调整。 12.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废污水的产生,对产生的废污水必须采取对地质环境影响最小的措施进行妥善处理,达到废污水处理的相关要求。 13.编制应急预案,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