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章 通用标准1 一、班前会召开规定1 二、上下楼梯安全规定1 三、穿戴劳保用品安全规定1 四、排队入井安全规定3 五、入井安全规定3 六、巷道行走安全规定4 七、自救互救7 八、隔离式自救器佩戴与使用8 九、创伤急救9 管路工安全操作规程13 安全监测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17 束管监测工安全操作规程22 信息化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26 中心站监控员安全操作规程30 通风调度员安全操作规程32 防尘工安全操作规程34 瓦斯检查工安全操作规程39 测风工安全操作规程46 通风设施工安全操作规程50 局部通风工安全操作规程57 钻探工安全操作规程62 清仓工安全操作规程72 木工安全操作规程77 电钳工安全操作规程83 仪器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87 测尘工安全操作规程91 第一章 通用标准 一、班前会召开规定 (一)基本要求 1.每班区队干部和员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接受本班工作任务,掌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不参加班前会者不准上岗。 2.值班区队干部、跟班区队干部、当班班组长组织召开班前会。 (二)班前会应包含内容 1.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和规定。 2.通报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场情况。 3.安排本班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班前准备工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4.强调工作中的动态安全自保、联保、互保事项。 5.安排携带本班所需的工具、配件和材料。 6.排查本班上岗员工的身体和情绪状况,身体不适、精神不振者、酒后者不准下井。 7. 检查确认员工持证上岗情况,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上岗。 二、上下楼梯安全规定 1.上、下楼梯靠右侧行走时,一手扶稳楼梯扶手或墙壁。 2.上、下踩楼梯时要踏实台阶,每次不得快速跨越2层以上台阶。 3.上、下楼梯不得拥挤、推搡、打闹嬉戏。 4.上、下楼梯时接打手机时应暂停行走,严禁用手机看视频或玩游戏。 5.上、下楼梯时严禁向台阶倾倒液体或乱扔果皮。 三、穿戴劳保用品安全规定 (一)一般入井人员 1. 有座椅时,应坐在座椅上更换工作服;无座椅时,应站稳,不得站在湿滑的地方更换,防止滑倒摔伤。 2. 应穿公司统一配发的带有反光条带的纯棉矿工服,扎好毛巾后,检查确保做到衣领、袖口、衣扣系紧。 3. 穿公司配发的防砸矿靴,穿矿靴前检查矿靴无漏洞,矿靴内部无煤屑。 4. 佩戴安全帽,佩戴前检查帽衬无损坏,将帽衬、帽带调整到适合本人头围的长度后,戴好安全帽,并系紧帽带。 5. 佩戴防尘口罩前清理滤纸上的煤尘,若滤纸已失去过滤效果,则跟换新滤纸,检查确认后,将防尘口罩佩戴好。 6. 领取矿灯时,确认充电箱显示屏在充满位置,检查确认灯头灯头、灯线、电源壳无破损后,打开矿灯开关,确认矿灯双电源均可以使用;然后将灯盒佩带在腰带上,灯头安装在矿帽上。 7. 领取护套完好未拆封的自救器,佩带在腰带上。 8. 检查人员定位信号感应器无破损后,佩带在腰带上。 9. 按照班前会工作安排情况,领取、携带工器具。 10.需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的人员,领取仪器后,要检查仪器完好未损坏,显示器显示瓦斯浓度为0.00,并在领用表上登记。 1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上岗证复印件。 12.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已签批的作业票。 (二)地面人员 1.除办公楼内工作的人员,其他人员必须全部穿公司配发的工作服、防砸矿靴(防砸单工鞋)并戴好安全帽。 2. 除办公楼内工作的人员,长发人员必须将头发挽入帽中,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不得穿短裤、裙子等非工作服衣物。 3. 按照班前会工作安排情况,领取、携带工器具。 四、排队入井安全规定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自觉配合接受井口检身工的检查。 2.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排队等候入井,不得拥挤,不准在井口捷径穿越,必须走规定的行人通道。 3. 刀、斧、钻头等尖锐工具锋利部位应包裹好或装上防护套,以防碰伤他人。 4.凡出现以下不符合规定情况时,井口检身工有权拒绝入井 (1)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未佩戴自救器。 (3)未佩戴人员定位信号感应器。 (4)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 (5)饮酒人员。 (6)严禁携带长度超过1.2m、重量超过15kg物料入井,超过规定的物料必须从副井下放、运输。 五、入井安全规定 (一)乘坐架空乘人器 1. 严禁携带火工品人员乘坐猴车上、下井。 2.架空乘人器运行期间,严禁人员在行人斜巷行走或做其它工作。 3.乘坐人员应在各水平固定候车区域等候,按上、下乘人道,分道上、下乘坐,不得在绳下穿越。 4.乘坐时,应双手握住吊杆,抬起一腿快速跨坐在吊椅座板上,然后双脚慢慢离地,在坐凳上坐稳后将双脚置于脚踏杆上。 5.每个坐凳上只允许坐1人,乘坐时保持正确坐姿,严禁单侧或反向坐在坐凳上,严禁乘坐中睡觉。 6.乘坐时所带物品应顺巷道方向携带,不得横放,以免碰撞逆向人员。 7.乘坐时严禁左右晃动,或用脚蹬地使猴车前后晃动。 8.在乘坐架空乘人装置运行途中,乘坐人员不得随意下车,因故临时停车时,所有乘坐人员不得下车,须在吊椅上等候(特殊情况除外)。 9.严禁来回乘坐或频繁改换座位,严禁将灯带、衣物等物品挂在吊座上。 10.严禁随意拉急停,严禁手扶牵引钢丝绳和触摸绳轮及邻近的任何物体。 11. 严禁嬉戏打闹,上、下方向两方人员相遇时,不得拉手。 12.乘坐架空乘人装置人员携带的工具等必须装袋或系牢,防止中途掉下,发生危险。 13.注意语音提示,到达下车点前提前做好下车准备,将双脚从脚踏处放下,一脚先落地,另一脚快速抬起。 14.下车后,所有人员须立即离开下车点,防止影响他人下车。 15.乘坐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1.候凳挂底;2.牵引绳脱轨;3.拖轮脱离;4.人员掉落;5.物件掉落),及时将急停拉停。 六、巷道行走安全规定 (一)大巷行走 1. 所有下井员工,都应熟悉行走路线,特别是避灾路线,熟悉本矿井规定的各种信号、巷道标志等。 2. 井下人员应在行人侧有序行走,行走过程中严禁嬉戏打闹。 3.行走过程中应稳步前进,无紧急情况时,不得快跑,防止滑倒摔伤。 4.经过顶板支护不全或局部有矸石、喷浆离层地点时,应快步通过,严禁站在危险处逗留或私自处理。 5.大巷行走时严禁将随身垃圾(水瓶、包装袋等)乱扔在大巷内,应放进巷道设置的垃圾箱内。 6.在横跨大巷、交岔点、弯道时,必须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并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7.严禁从两矿车之间穿过。 8.不得触碰沿途各类设备、信号,要爱护安全设施。 9.通过风门时,先打开一道风门,通过后随手关门,再打开另一道风门并通过,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通过负压较大且设有卸压窗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窗卸压,再打开风门,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窗。通过负压较大且没有卸压窗的风门时,应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一手扶稳门框、一手用力扳开风门,等人员全部通过后及时关闭,不得用撬杠等物品硬撬风门。 10.携带长件器具行走时,要与其他人员保持至少2米距离,注意力要集中,避免碰伤其他人员。 11.设置栅栏巷道或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巷道不得进入。 (二)斜巷行走 1.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 2.在行走过程中,如遇提升作业时,行走人员必须躲入就近躲避硐室内,直到提升结束后(红灯不亮)方可继续行走。 3.行走时,要走行人台阶,上下台阶时要用矿灯照前方,防止台阶上有矸石、沙子或水导致滑倒摔伤。 4.严禁打开挡车栏、挡车门,严禁随意挪动或损坏“一坡三挡”装置。 (三)在采区巷道行走 1.严格执行 “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 2.严禁在胶带或刮板输送机上行走、扒乘;横跨时,必须由人行过桥通过。 3.钢丝绳运行时,严禁跨越。钢丝绳停运时,可以小心谨慎跨越;无论何时都不准沿着钢丝绳绳道行走,通过弯道,要走钢丝绳外侧。 4.通过弯道、交岔点、风门等处时,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5.在采区巷道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随时注意行走路线和巷道顶板、底板情况。 6.严禁在顶帮支护不完好地点行走或站立、休息。 7.通过风门时,先打开一道风门,通过后随手关门,再打开另一道风门并通过,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通过负压较大且设有卸压窗的风门时,应先打开卸压窗卸压,再打开风门,人员都通过后及时关闭风门,并同时关上卸压窗。通过负压较大且没有卸压窗的风门时,应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一手扶稳门框、一手用力扳开风门,等人员全部通过后及时关闭,不得用撬杠等物品硬撬风门。 8.接近放炮区域时,必须停止行进,服从警戒人员指挥。 9.在行走过程中,严禁相互打闹、嬉戏 。 10.工作面出现停风时,要立即停止行进,及时、有序撤离。 11.沿途如发现巷道支护有问题或设备、电缆有明火,以及有不明烟雾和透水预兆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力所能及的相应措施处理,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12.行走时,无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准无端发出各种紧急信号。 (四)综采工作面行走 1.刮板机运行期间,严禁在支架架前行走。 2.操作支架时,与被操作支架相邻的三台支架范围内,严禁行人。 3.三机运行期间,严禁从下端头通行。 4.采煤机割机头处煤时,严禁从下端头通行;割机尾处煤时,严禁从上端头通行。 5.严禁从上下端头切顶线处进入采空区。 6.工作面行走时,人员必须踏稳踩实,避免跌倒。 7.刮板机、采煤机停止期间,可以行走在架前,但是必须有专人在上方警戒。 8.在支架前行走时,必须抓稳扶牢,避免跌倒摔伤。 (五)携带物品行走 1.大巷内携带、运送长物料应靠人行道行走,不得肩扛,严禁在架空线下行走。 2.携带物件、器具行走,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碰伤人或触碰电线等,尤其禁止触碰电机车架空线及运行车辆。 3.多人扛抬设备或物料在主运巷道行走时,要事先与运输调度人员联系,取得同意后,停车后再抬运;扛抬行走时要协调配合,相互照应,严禁大力将抬运物件扔下,防止弹起伤人。 4.携带爆破器材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七、自救互救 (一)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朝下,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裸露部位。 2.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 3.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并辨别方向。 4.沿避灾路线,逆着风流方向走,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 5.离开灾区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二)井下火灾事故 1.当火势较小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其他有效办法进行灭火。 在灭火后应在检查确认无阴燃或火源后,才可以离开。 2.当火势较大无法扑救时,应立即戴好自救器并迅速离开灾区。 3. 位于进风侧时,要迎着风流方向撤离;位于回风侧时,顺风撤退。 (三)井下水灾事故 1.位于透水点上方时,沿上山方向撤离。 2.位于透水点下方时,拽住管路等物体通过积水区,迅速撤离。 3.撤离通路被水隔断时 ①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 ②发出呼救信号间断地敲打铁器或煤壁等。 4.采空区透水。必须迅速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快撤离。 八、隔离式自救器佩戴与使用 1.扯封口带搬开压片,将自救器压在左胸前,用右手指扣住开启环,用力把封口带拉开扔掉。 2.分盒两手紧握自救器两端,用力在左大腿上把外壳磕开,将自救器拿到腹前,把上下外壳完全掰开。 3.脱外壳一只手握住下部外壳,另一只手把上部外壳用力扯掉。 4.套背带扔掉上部外壳后,将呼吸导管的一侧贴身,把背带套在脖子上调整好。 5.咬口具拔出口具塞后,将口具送入口内,用牙咬紧口具的咬口,把口具片含在齿外唇内,紧闭嘴唇。 6.上鼻夹把鼻夹的弹簧轻轻拉开,用鼻夹夹住鼻子,用嘴呼吸。 7.绑腰带将腰带绑在腰上,防止自救器左右摆动。 8.绑口水降温盒带将设在口水降温盒两边的绑带,顺着面部绕过两耳系于头后。 9.当甩掉上部外壳后,硫酸瓶被击碎发现气囊未鼓,立即用嘴从口具端将气囊吹鼓,然后戴上自救器缓慢步行,待药品放氧后,再快速行走。 10.在行走过程中,呼吸时有干热感觉,属自救器正常现象,此时不可将口具取下,必须一直佩戴到安全地点方可取下。 11.佩戴使用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自然流入口水盒中。 12.行走中,如遇冒落危险地区,可快步通过,当快速行走一段路后,会感到呼吸阻力大,此时可放慢脚步缓解一下。 九、创伤急救 (一)止血 1.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用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 2.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替代止血带。 3.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二)骨折 1.肢体骨折。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严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2.腰椎骨折。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3.颈椎损伤。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严禁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4.颅脑损伤。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耳鼻有液体流出时,避免引起颅内感染。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5.不明损伤。 (1)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 (2)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三)搬运伤员 1.腰椎、骨盆、胸外伤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创口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骨折伤员先固定,再移到担架上,昏迷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头后仰并偏向一侧再搬运。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要取半坐位。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严禁扭动伤者腰部。 2.颈椎骨折伤员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严格防止左右扭动,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及两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3.行走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行走时要保持平稳。 (四)触电急救 1.脱离电源 (1)迅速切断电源。严禁触及带电金属体或触电者身躯的裸露部分。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距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10米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施救。 2.心肺复苏 (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2)口对口呼吸将一只手置于触电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触电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使呼吸道畅通,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触电者鼻翼,深吸一口气,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秒),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两次吹气后测颈动脉仍无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3)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厘米高处,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4)胸外按压触电者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触电者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触电者一侧,将一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1/3处,使掌宽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手指稍抬不接触胸壁。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双人抢救时,每次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秒内完成。 (5)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 (五)消防急救 1.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尽快向调度室汇报。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切断电源前,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灭火。 2.非电器着火。尽快向调度室汇报。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扑救。 3.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电气、碱金属以及醇、酮、酯类易燃液体火灾。 第二章 通风专业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管路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等通风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装置、防尘设施、压风管路的安装、维护规定;了解井下各种有害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经过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岗位标准操作工序 1.施工前准备;2.管路运输;3.管路安装;4.管路拆除;5.管路回收;6.收尾工作 三、安全操作标准 (一)施工前准备 1.准备工器具、材料 (1) 准备便携式甲烷报警仪、12寸、22-24、27-30梅花扳手、手钳、铁丝。 (2) 准备专用专用平板车、管路、托架、U型卡、弯头、垫圈、短接、三通、阀门、螺栓、螺帽。 2. 检查作业环境 (1) 作业地点氧气浓度不低于20,瓦斯浓度不大于0.5。 (2) 巷道支护无片帮,无漏顶。 (3) 作业地点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淋水。 (二)管路运输 1.管路下放 (1) 管路搬运、装车、运输、下放过程中,必须由一名跟班干部指挥。 (2) 管路下放时采用专用平板车装运,管路应分层码放整齐,并且层与层之间用宽100mm、厚50mm、宽度略小于车体的木板衬垫。用18钢丝绳与车体捆扎并用钢钎捆牢,也可采用倒链将管子与车体捆绑牢固。管路的装载高度不超过专用平板车帮高300mm为宜,并要捆绑牢固。 (3) 管路入井后,人工将载有管路专用平板车推至需要安装地点,在推车时,人员应站在专用平板车两侧,缓慢推车,严禁扒车。穿过风门时,不得撞击风门,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4) 管路运到安装地点后,卸车前(不得防碍行人、运输和通风巷道),先将管子码放地点杂物等清理,地上放两个管架,管架相距4-5米为宜。拆除专用平板车捆绑材料,管子两端分别由一人一起喊号动作一致,同起同放,卸至管架上。 2. 管路搬运 (1) 装、卸车或抬、扛运管路时,二人抓牢,管路要在身体同一侧,动作一致,同起同放,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好。 (2) 人工搬运管路时,作业人员要齐心协力,搬起、放在同一侧肩膀行走、放下都要相互沟通好,步调一致。 (3) 管路运至作业地点,按顺序排开,管路摆放在巷帮一侧。 (三)管路安装 1.管路铺设 (1) 将预先加工好的管托架安设平稳、牢固;清除管路内杂物。 (2) 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逐节将管路固定在托架上。吊挂要平直,拐弯处设弯头,不拐急弯。管子的接头接口要拧紧,用法兰盘连接的管子必须加垫圈,做到不漏气、不漏水。 (3) 在竖井内接管子时,应按照管子规格,先打好工字架。操作时,必须安装工作盘和保护盘。由上往下接时,第一节管子用双卡卡在横梁上,运一节接一节,螺丝上齐拧紧,每遇横梁都要用卡子卡牢;由下往上接时,第一节管子要与平巷管子连接牢固,运一节,接一节,遇横梁用卡子卡牢。 (4) 在倾斜和水平巷道中安装直径为108mm(4寸)或更大管径的管子时,必须先安管托架,间距不大于6m。要接好一节运一节,并把接好的管子用卡子或8~10铁丝卡在或绑在预先打好的管托架上。 (5) 管路通过风门时,从墙的一侧打孔通过,孔周用灰浆堵严。 (6) 接防尘、消防管路时,应根据质量标准要求安设三通、阀门、消防栓和消防管。 2.管路悬挂、固定 (1) 管路转弯角不小于90度,不得与电缆同侧吊挂,特殊情况下与电缆同侧吊挂,管路必须在电缆下方,间距不得小于0.3米,管路每隔6米设置一个托架。 (2) 管径不统一时,变径设过渡节,先大后小。 (3) 管件的外缘距巷帮不小于0.1米。 (四)管路拆除 1. 把待拆除的管路与在用的主管路利用闸阀隔开; 2. 按顺序逐节拆除管路;要两人托住管路,1人拧下螺丝。拆除后的管路要两人从托架上轻抬轻放,码放在预定地点。拧螺丝时动作缓慢平稳,拆除螺丝有锈时,应先做除锈工作,后拆除螺丝。拆除的螺丝要装袋回收升井。 3. 已拆除管路整齐的码放到巷道一侧或其他指定地点。 4. 高度超过2米高处作业时,梯子架设牢固,一人监护,一人作业并系好安全带。 5. 回收的托架与管子码放在预定地点,回收升井。 (五)管路回收 1.管路搬运、装车、运输、升井过程中,必须由一名跟班干部担任指挥,全员听从指挥,保证工作万无一失。 2.管路回收时采用专用专用平板车装运,管路应分层码放整齐,并且层与层之间用宽100mm、厚50mm、长度略小于车体的木板衬垫。用18钢丝绳与车体捆扎并用钢钎飚紧,也可采用倒链将管子与车体飚紧。管路的装载高度不超过专用平板车帮高300mm为宜,并要捆绑牢固。管路两侧法兰盘,相互用铁丝相连。 3.将专用平板车人工推至车场,联系信号工和绞车司机,将专用平板车提升到地面。 4.管路升井后,人工将载有管路专用平板车推至需要码放地点,在推车时,人员应站在专用平板车两侧,缓慢推车。 5.管路运到料场后,先将管子码放地点杂物等清理,地上放两根管托架,管托架相距4-5米为宜。拆除专用平板车捆绑材料,管子两端分别由一人一起喊号动作一致,同起同放,卸至管托架上。码放整齐,最后管路外侧应用木楔沿管路下方塞实打牢。 (六)收尾工作 1. 安装、拆除、回收完毕,清理作业现场; 2. 填写管路安装、拆除、回收记录,并向通风调度室汇报安装、回收情况。 四、必备工器具 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活动扳手 18-22 1套 2 钳子 200mm 1套 3 梅花扳手 22-30 1套 4 剁斧 1把 五、内业资料 序号 内业资料名称 填写频次 检查人 1 安装、拆除记录 每周一次 技术员 2 维修记录 每班一次 当班班长 3 安全学习笔记 每周一次 技术员 4 学习笔记 每周一次 技术员 5 每日一题 每日一次 技术员 109 安全监测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掌握弱电知识,熟悉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地面安全监测软件的工作原理、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工作;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二、岗位标准操作工序 1.准备工作;2.现场环境确认;3.设备安装;4.设备使用维护;5.设备回收;6.收尾工作。 三、安全操作标准 (一)准备工作 1. 根据安设需求备齐工器具。 2. 监测设备安装前必须在地面试运行24---48小时后方可入井使用。传感器调整好测量类型和量程,测试好功能指标后方可入井使用。 3. 设备喇叭口、连接线带齐,显示组件无破裂,电缆无破口,绝缘和导通良好。 (2) 现场环境确认 1. 作业地点氧气浓度不低于20,瓦斯浓度不大于0.5。 2. 巷道支护无片帮,无漏顶。 3. 作业地点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淋水。 (三)设备安装 1.电缆敷设 (1) 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矿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和动力电缆共用。 (2) 敷设时,固定端必须在平巷进行并有专人看护,避免电缆有破口、缠绕、打结。 (3) 电缆连接处,必须使用专用接线盒。电缆不得与金属管路或其他导体接触。 (4) 电缆钩(10-36号)悬挂点间距为1m,要有松弛度,高度距巷道底板2m以上并位于行人侧。 (5) 敷设的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保持0.3m以上的距离,必须放在动力电缆线上方。 (6) 电缆进线嘴连接牢固、密封良好,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 2.分站、电源箱安装 (1) 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维护且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 (2) 安装时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带电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和电缆,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3) 设备安设时应上架,距离底板不小于300mm。 (4) 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5) 连接电源箱时,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5-15mm,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压线垫片不大于5mm,腔内连线松紧适当。 (6) 将电源箱航空插头插入分站连接口并旋紧。 (7) 分站安装完毕后,详细检查所有接线,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8) 分站送电预热15分钟后,方可允许接入传感器。 3. 传感器安装 (1) 传感器安设在巷道支护完整处,无片帮,无漏顶、无淋水。 (2) 模拟量传感器设置在能正确反映被测物理量的位置。开关量传感器应设置在能正确反映被监测状态的位置。 (3) 禁止在梭车、绞车、皮带运输机运转时安设传感器。 (4) 传感器必须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5) 传感器的设置地点,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八条表18的要求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相关要求,具体如下 1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安设在回风巷内,距工作面煤壁小于10米。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 CH4,复电浓度﹤1.0CH4;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 采煤工作面回风甲烷传感器安设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回风出口风流汇处1015米,报警浓度≥1.0 CH4,断电浓度≥1.0 CH4,复电浓度﹤1.0CH4;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3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传感器安设在工作面上隅角处,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 CH4,复电浓度﹤1.0CH4;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安设在距工作面迎头5米之内的回风风流中,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 CH4,复电浓度﹤1.0CH4;断电范围掘进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安设在距回风出口风流汇合1015米处,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 CH4,复电浓度﹤1.0CH4;断电范围掘进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6 串联通风甲烷传感器安设在被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机进风侧5米范围内,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 CH4,复电浓度﹤0.5CH4;断电范围被串掘进工作面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7 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前后10米内巷道断面无变化,无分支风流、无杂物,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巷道中。 8 带式输送机皮带滚筒下风侧10-15m处、密闭前方3-5m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值浓度为0.0024。 9 风门开关、设备开停、烟雾、负压传感器设置位置,能准确显示监测点实际状态。 10 馈电传感器设置在负荷电源侧距馈电喇叭口200-300mm的位置. ⑪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安设风筒传感器。 4. 传感器调校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传感器每15天至少用空气样和标气样调校一次,每15天进行一次甲烷电闭锁试验。 (1) 电话通知中心站监控员开始调校传感器。 (2) 测试甲烷电闭锁试验前必须经监控员同意后进行。 (3) 使用空气气样调校零点,仪器显示值为零。 (4) 球胆出气口、传感器进气口通过气罩相连接,通入流量200ml/min,浓度2.0的甲烷标准气样,待显示稳定后,按下遥控器上下键,调整显示值与标准气样的浓度一致后按确定键保存。 (5) 在调试结束后,确认甲烷电闭锁。 (6) 使用浓度24-40ppm的一氧化碳标准气样,进行一氧化碳传感器调校。 (7) 电话询问监控员,确保调校数据上传至中心站。 (8) 调校结束后,按标准吊挂传感器并填写管理牌板。 (三)设备回收 1. 回收安全监控设备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回收。 2. 回收的线缆需要检测电阻及导通,妥善存放。 3. 完好设备需要用油布擦拭防锈,分类码放,避免挤压,登记造册。 (四)收尾工作 1. 清理现场卫生,回收工器具,回收设备时避免损伤; 2. 填写安装记录、填写传感器调校记录和甲烷电闭锁试验记录。 四、必备工器具 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小型螺丝刀一套 1套 2 扳手、钳子一套 1套 3 球胆 2个 4 秒表 1块 5 校验仪 1台 6 便携式报警仪 CJC4 1台 五、内业资料 序号 内业资料名称 填写频次 检查人 1 安装、拆除记录 监测维护工 2 维修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 监测维护工 3 效验记录 15天一次 监测维护工 4 故障登记记录 每班 监测维护工 5 升井检修记录 6-12个月 监测维护工 6 报警记录 每班 监测维护工 7 风电、瓦电闭锁实验记录 15天 监测维护工 8 安全学习笔记 每周一次 技术员 9 学习笔记 每周一次 技术员 10 每日一题 每日一次 技术员 束管监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束管监测工熟悉入井人员的安全规定、束管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矿井对预防自然发火的有关规定、自燃发火的发火机理、预防措施等知识。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岗位标准操作工序 1.交接班;2.开启束管监测系统;3.记录数据。 三、安全操作标准 (一)交接班 1. 询问上一班岗位工设备运行状况。 2. 检查上一班岗位工使用工器具齐全。 3. 检查灭火器大于4Kg干粉灭火器4具充装指针在绿色(已充装)或黄色(超充装)位置,指针若在红色(失效)位置时,汇报队值班领导及时更换,消防器材(消防斧1把、消防钩1把、消防锹2把、消防桶1个、消防沙0.2m,砂子不得结块,沙袋8个,不少于25m的洒水软管)齐全。 4. 检查氢气发生器、空气发生器、色谱仪、控制柜管路接头无脱落。 5. 启动设备,观察设备供电正常。 6. 查看上一班次设备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并在交接班记录上确认签字。 (二)上岗 1.束管监测系统按系统操作流程做气体成分分析报表,其步骤为 (1) 开启检测系统工业控制机(控制机禁止接入外网,禁止安装杀毒软件),打开SG-2003束管检测软件。 (2) 开启氢气发生器 1 硅胶颗粒由蓝变红时拧下硅胶存放管更换硅胶颗粒。 2 蒸馏水水位在高点与低点刻度线内。 3 压力上升至0.4MPa(压力上升缓慢时,取50克氢氧化钾和500ML蒸馏水调配后更换水箱溶液,失压时用肥皂水涂抹于管路连接处检查管路漏气或更换氢气发生器电解池部件)。 4 片状氢氧化钾使用密封容器盛放,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后凝固,使用时利用勺子取出氢氧化钾,倒入配比容器,然后拧紧盛装氢氧化钾容器盖,调配时需缓慢加入蒸馏水并不断搅拌释放热量。严禁碰触皮肤,一旦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氢氧化钾,应立即将受伤部位以水不断冲洗15分钟以上,并立即就医。 (3) 开启空气发生器 压力上升至0.4MP。(失压时检查管路漏气或更换空气发生器压缩机)。 (4) 开启色谱仪 1 将控制面板灵敏度的档位打到低档。 2 用上下键查看检测温度(柱箱60度,热导99度,氢焰150度,转化温度360度,保护温400度)。 3 失温时,应更换热导检测器内铂电阻或更换温控电路板。 (5) 点火,按下点火按钮3-5秒,有起火声后放开。 (6) 将控制面板灵敏度的档位打到高档。 (7) 开启控制柜电源 1 通入束管标气样检测标气成分。 2 检测的标气成分符合归一法要求(数据值总和为100)。 (8) 开启真空泵真空泵需要空转十分钟左右排除管内陈旧气体。 (9) 整个检测点循环检测完毕后,打开电脑界面,查看分析结果和气体成分数据,确定无误后保存数据,待夜班运转结束后打印束管日报表。 (10) 停机时依据开机操作顺序倒序进行。 (11) 排除仪器故障导致的数据错误 1 氧氮不分离,重新用标准气样校正仪器或更换色谱仪U型柱。更换下的U型柱需要在280度烤箱内烘烤12小时待下次使用。 2 查看各气路压力表(主一柱压力0.4MPa,主二柱压力0.5MPa,主三柱压力0.4MPa,预一柱压力0.5MPa,预二柱压力0.6MPa,预三柱压力0.3MPa,空气控制压力0.2MPa)压力偏差时检查管路漏气或调节阀门旋钮调节压力。 (12) 气体检测过程中及时查看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数据偏高时要做好记录并汇报区队管理人员。 2.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发放与回收 (1) 发放前需开启仪器预热15分钟,显示器为零,若有偏差,校正仪器使其归零。 (2) 发放前先检查仪器,确保屏幕完好、显示正常、按键灵敏、电量充足(3.8-4V)。 (3) 新仪器必须在有资质单位检验合格后,开机预热12小时以上方可发放使用。 (4) 回收的仪器要清理灰尘、测试按钮、检查外壳、屏显并及时充电。 (5) 去除网罩口灰尘时可用毛刷,禁止使用湿布擦拭,以免烧毁检测原件。 (6) 故障仪器需登记在册,及时送修。 (7) 填写仪器发放及回收记录,未交回的仪器要查明原因,及时汇报。 3.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调校 (1) 打开便携电源预热5-15分钟,插入充电槽内2秒以上,仪器发出声音后表示成功解锁。解锁后,按住调零3秒以上,仪器自动调零。 (2) 将调零后的仪器按住调校键3秒,打开校正器高压阀,通入200ML/分钟流量的1.5的甲烷标准气体,通过按调零和开关键,将显示值调至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即可。 (3) 调校完毕后使用空气气样清洗检测腔。 (4) 通入标准气样时,仪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20s,归位时间不允许超过30s。 (5) 报警声级强度在距其1m处不小于75分贝,光信号在暗处的能见度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