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夏枣泉煤矿初步设计 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 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 第一节 概 况 一、瓦斯 根据枣泉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本矿井各煤层瓦斯成分以氮气N2为主,次为二氧化碳C02。甲烷(CH4)和重烃C2-C4含量均较少。瓦斯分带除2、14煤各有一个点可划为氮气一沼气带外,其它煤层均为二氧化碳一氮气带,瓦斯总含量与沼气含量均小于l m3/t(瓦斯总含量最大值为0.188 m3/t16层煤)。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从邻近磁窑堡等生产矿井看,建矿以来未发生过沼气(二氧化碳)、煤(岩)与沼气(二氧化碳)突出,亦未发生过火灾。 二、煤尘 井田内各煤层煤尘爆炸指数(Vdaf)一般为29~35。其中1煤32.84,2煤30.86~38.52,平均34.17。爆炸火焰长度一般为317400mm,各层煤均具煤尘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倾向 井田内各煤层的原煤燃点较低,为271314℃,煤的自燃倾向等级△Tl一3℃值,除l6煤层外,其余各层煤均大于40,均属很易自燃煤层。 四、地温 井田内地温值偏高,7煤以上煤层无地温问题,7、8下、12、14煤层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温问题。地温对矿井初期开采没有影响。 第二节 矿井通风 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一)通风方式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二)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思路是采用分区通风。 初期,投产东井区,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东主、副斜井进风,东回风斜井回风,风井位于工业场地的南侧。 后期,西井区投产,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亦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西主、副斜井进风,西回风斜井回风,风井亦位于工业场地的南侧。 再后期,分别在矿井南部24 I线2422孔附近设一回风立井,服务于三、四分(采)区;另外,在五、六分(采)区的中部,背斜的两翼分设一对进、回风斜井,服务于五、六分(采)区,形成分区式通风。 二、风井数目及服务范围 矿井初期投产东井区,共有主、副、风三个通风井。 矿井利用东回风斜井回风的区域主要为二分区,独立服务年限约20a左右。 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掘进工作面配备局扇和风筒,压入式通风。 井下主要机电硐室如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采区变电所等采用独立通风,其它硐室如主排水泵房和主变电所、等候室、信号硐室和消防材料库等采用串联或扩散通风。 四、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计算原则东回风斜井回风服务区设计能力为5.0Mt/a,其中1煤工作面1.6 Mt/a左右 ,2煤工作面3.40 Mt/a左右。 根据开拓部署,东回风斜井回风服务期内,可以划分为通风容易、通风困难两个时期,大体上,通风容易时期为矿井投产时期,通风困难时期为12采区结束时期(12采区之后,随着南翼立风井投入使用,东回风斜井的通风负荷反而降低)。 通风容易时期矿井总风量按1、2煤各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3个综掘面,加2个普掘面考虑;另外,根据建设方要求,设计预留1个备用回采工作面的风量。 矿井总风量按1、2煤各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1备用回采工作面, 3个综掘面及2个普掘面考虑。 (一)矿井总风量计算 1、按实际需风量计算 依照煤矿安全规程(2001年版),矿井需要的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1回采工作面需风量确定 a、按最大班作业人数确定需风量 Q采≥4N (m3/min) 式中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交接班时23人 则Q 采≥42392(m3 /min) b、按瓦斯涌出量确定需风量 本矿井属低沼气矿井,瓦斯含量极低,总含量最大值为0.188 m3/t(16层煤),而煤层的最小残存瓦斯量为1~2.5 m3/t。因此,不能据此计算回采工作面配风量。本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回采工作面及巷道配风量不宜过高,以免风速过大,扬起煤尘。根据邻近矿井配风,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确定回采工作面风量如下 1煤综采工作面 16m3/s 2煤综采工作面 20 m3/s c、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按20~23℃,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为1.0~1.5m/s。 Q 采V 采S 采K m3 /s 式中V 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 1.0~1.5 m/s S 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取8.6m2 K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40 Q 采1.0~1.58.61.4 12.04~18.06 m3 /s d、按风速进行验算 条件15S 采≤Q 采≤4.0S 采, m3 /s 即0.258.6≤Q 采≤4.08.6 则Q 采2.15~34.4 m3 /s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1煤综采工作面需风量取Q 采116 m3 /s 2煤综采工作面需风量取Q 采220 m3 /s ΣQ 采162036 m3 /s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a、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煤掘≥100q 瓦掘k 掘通,m3 /min q 瓦掘 q 壁 q 落,m3 /min 式中q 瓦掘~掘进工作面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 m3 /min; k 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 本矿井属低沼气矿井,瓦斯含量极低,不能据此计算掘进工作面配风量,根据邻近矿井配风,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确定煤巷掘进工作面风量如下 综掘工作面 6 m3 /s 普掘工作面 5 m3 /s b、普掘工作面按炸药量计算 Q 掘≥25A 0/60,m3 /s 式中A 0~一次爆破的最大炸药量,kg,按8.0kg; 则Q掘≥258 /60 3.4(m3 /s) c、按人数计算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Q掘4N/60,m3/s 式中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Q掘综48/600.5 m3/s Q掘普410/600.7 m3/s d、按风速进行校核 条件Q 煤掘15/60S 煤掘~240/60S 煤掘(m3 /s) Q 岩掘 Q 煤掘 式中S 煤掘~煤巷掘进工作面断面积,12.8m2 则 Q 煤掘15/6012.8~240/6012.83.2~51.2(m3 /s) 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参照生产矿井实际取掘进工作面风量 综掘工作面 6.0 m3 /s 普掘工作面 5.0 m3 /s 4独立通风硐室需风量及其它用风 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3.0 m3 /s 井下消防材料列车库 3.0 m3 /s 其它风量 按主要风量5 左右 根据以上各用风点需风量计算结果和配风原则,确定本矿井总风量为Q 总110.0 m3 /s,详见表5-2-1。 矿井配风量计算表 表5-2-1 序号 用 风 点 数量 配风指标 m3 /s 小 计 m3 /s 备 注 一 1煤综采面 1 16 16.0 二 2煤综采面 1 20 20.0 三 备采工作面 1 13.0 13.0 初期预留 四 掘进工作面 综 掘 3 6.0 18.0 普 掘 2 5.0 10.0 五 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 1 3.0 3.0 六 采区变电所 1 3.0 3.0 小计 83.0 其它5 5.0 备用25 22.0 合计 110.0 主井40,副井70 2、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验算 Q 总4NK 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最多人数,113人; K~风量备用系数,中央并列式通风系数为1.25。 Q 总41131.25 565 m3/min 9.4 m3 /s<110.0 m3 /s可以 3、按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75验算 Q 总100Tq 瓦K/0.7524600.0926Tq 瓦K 式中q 瓦~矿井瓦斯平均相对涌出量瓦斯含量低,此处暂按1.0m3/t验算; T~矿井平均日产量,16667t/d; 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 Q 总0.09261.0166671.25 1929 m3 /min32m3 /s<110.0 m3 /s 可以。 (二)自然风压 经计算自然风压为 Q 夏-22.3Pa或-2.28mmH 2O; Q 冬90.5Pa或9.23mmH 2O; (三)矿井通风负压 矿井通风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通风系统见图5-2-1和5-2-2。其相对应矿井通风负压计算见表5-2-2和5-2-3。经计算,其矿井通风负压分别为 Q 易110m3/s ,H 易555.7Pa或56.70mmH 2O; Q难110m3/s, H 难1236.5Pa或126.18mmH 2O。 5-27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四)矿井通风等积孔 矿井等积孔按下式计算 A0.38Q/ 式中Q矿井总风量,m3 /s h矿井总风压,mmH 2O 则矿井等积孔为 A易5.55m2 ,矿井通风容易; A难3.72m2 ,矿井通风容易。 (五)长距离局扇通风负压计算 本矿井综掘工作面单巷最长距离达3.0km,掘进通风相对比较困难。根据计算,综掘工作面配风量为Q=6.0 m3 /s,其负压计算如下 根据煤矿安全新技术(2002年12月),计算出φ1000mm强力正压风筒百米风阻值R≤2.1Ns2m-8,则3000m风筒通风阻力(摩擦阻力)为 h风筒=RQ2=302.1(61.25)2=3544 Pa 3000m掘进巷道通风阻力(摩擦阻力)为 h巷道=αLPQ2/S3 =15010-4300014.4(61.25)212.83=18 Pa 则局扇所需通风负压为 h=1.2(h风筒+h巷道)=1.2(3544+18)=4274 Pa 据此,选定局部通风机为JBD60-2-№6.5型,电机功率302 kW。其技术指标为 风量600~400 m3 /min(10~6.7 m3 /s); 风压1250~5500 Pa。 五、通风设施、防漏风措施和降低风阻措施 1、通风设施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各用风地点的配风量,设计中考虑了风门、调节风门等通风设施;对废弃巷道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密闭。同时,为了保证矿井出现灾害时能实现有控制反风,设计考虑了反风系统所需要的反风风门。 2、防止漏风措施 为减少矿井漏风,本设计考虑了以下措施; ①各类风门均采用双道风门; ②煤仓和溜煤眼要求不放空; ③配设专门的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管理维护人员。 ④回采工作面停采后应按要求进行密闭,尽量提高采空区的密实程度,有效阻止采空区漏风;同时,生产中应加强地面塌陷区的回填及井上下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监测,以有效控制漏风。 3、降低风阻措施 优化井巷支护形式,改善巷道维护状况,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降低巷道摩擦阻力系数,设计中尽量缩短风路长度,巷道断面选择在保证巷道风速为经济风速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同时应及时清除巷道中的废弃物,保持井巷畅通。 六、反风方式及反风设施 矿井的反风一般是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进行。矿井反风方式分全矿井反风和工作面局部反风。 全矿井反风是指在井下发生重大火灾时,通过主扇风机反转配合反风装置进行反风,利用其压力实现风流自回风井进入,自进风井排出的情况。 工作面局部反风是工作面局部发生火情,利用顺槽与采区巷道之间的联络巷等处的风门等通风设施实现局部反风。工作面的风流自原工作面回风顺槽进入,自原工作面进风顺槽排出的情况,旨在减少火灾对工作面的影响。 此外,设计对井下各种风门采用遥测监控,对双道风门采用机械联锁,即一道风门打开,另一道风门必须关闭,当打开的风门处于未关闭状态时,不能打开另一道风门。 第三节 防灭火系统 井田内各煤层的原煤燃点较低,为271~314℃,煤的自燃倾向等级△Tl~3℃值,除l6煤层外,其余各层煤均大于40,均属很易自燃煤层,因此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本矿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引起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 对于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采煤方法而言,煤层自然主要发生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及高冒区。本矿井开采煤层属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和分层开采的开采工艺,采空区遗煤相对较多,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根据本矿开采特点及有煤层自然发火的生产矿井资料分析,造成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有 1、采空区浮煤及下分层煤的氧化自燃。 2、遇地质构造时或者其他原因,使工作面推进速度慢,使采空区浮煤达到发火期。 3、工作面顺槽沿煤掘进,易发生巷道冒顶,使冒顶区煤炭氧化自然发火。 二、回采工作面主要防灭火措施确定 自然发火煤层存在多种发火因素,根据设计依据,设计对黄泥灌浆防灭火和注氮防灭火系统进行了综合比较。 黄泥灌浆防灭火方式虽然初期设备投资省,但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破坏水土资源,取土、制浆繁锁,不易管理等问题,特别是对煤层较厚,采空区遗煤位置高,黄泥灌浆不易灌到遗煤顶部,不能有效地防治工作面采空区火灾,若加大灌浆量,则对煤质影响大,经济上也不合理,水土资源消耗量大,且本区取土十分困难,因此,设计不予推荐黄泥灌浆防灭火。 注氮防灭火,是通过制氮机将压缩空气制成氮气,经管路向井下采空区或掘进工作面灌注,使该区域内空气惰化,使氧气浓度小于煤自然发火的临界氧浓度,从而防止煤氧化自燃或使己形成的火区窒息。该方案优点是系统简单,不需购地,使用方便,接通电源即可运行。由于氮气比空气略轻,能迅速降低采空区上部氧含量,有效抑制顶部浮煤自燃,根据新疆哈密局、甘肃省华亭矿区、淮南淮北矿区、铜川矿区十多对矿井回采工作面应用氮气防灭火的实践表明氮气具有灭火速度快,既能防火,又能灭火,还能抑制瓦斯爆炸,无环境污染,对煤质无影响特点。根据以上分析比较,本矿井设计推荐采用注氮防灭火系统,并辅以注(喷)阻化剂、汽雾阻化,采用地表覆盖黄土压实、灌浆和加强管理与监测并采用先进技术加快开采推进度等综合防灭火措施。 制氮站位置也有井下移动式和地面固定式。对于开拓系统复杂的矿井,国内目前常用井下移动式制氮系统,将该设备放在采区附近,可节省管路投资,但井下需建立硐室,矿建投资加大,设备需要防爆,投资高,工作环璄差,安装维护费用高,且井下制氮系统供水、供气较困难。鉴于本矿开拓系统十分简单,地面制氮系统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且可就近利用空压站压缩空气和循环冷却水,系统总投资少,管理维修较为方便。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设计推荐地面固定式制氮系统,制氮站布置在地面工业广场,与空压站联合布置。 具体措施如下 1、注氮防灭火 (1) 注氮流量计算 采空区防火注氮量考虑1煤工作面和2煤工作面各1个。 ①按充满采煤所形成的空间使达到惰化浓度计算 Q[A/24tρn 1n 2] C 1/C 2-1 式中A-年产量, t/a; t-年工作日,300d; ρ-煤的密度,t/m3 ; n 1-管路输氮效率,; n 2-采空区注氮效率,; C 1-空气中氧的含量,20.8; C 2-采空区防火隋化指标,7; Q 1煤工作面3.3106 / 243001.320.90.8 20.8/7-1 950.7 (m3 /h) Q 2煤工作面1.5106 / 243001.320.90.8 20.8/7-1 432.1 (m3 /h) Q 全矿井950.7432.11383 (m3 /h) ②按使采空区氧化带达到惰化浓度计算 Q[C 1-C 2 Q v]/ C NC 2-100 60 式中Q v-采空区氧化带的漏风量, m3 /min; C 1-采空区氧化带内原始氧浓度,20.8; C 2-采空区防火隋化指标,7; C N–注氮纯度,98; Q 1煤工作面[20.8-7 3]/ 987-100 60 497 (m3 /h) Q 2煤工作面[20.8-7 3]/ 987-100 60 497 (m3 /h) Q 全矿井497497994 (m3 /h) ③按瓦斯量计算 QQ CC60 / 10-C 式中Q C–风量, m3 /s; C –回风流瓦斯浓度,按0.75; Q 1煤工作面 160.75360 / 10-0.75467 (m3 /h) Q 2煤工作面 200.75360/ 10-0.75584 (m3 /h) Q 全矿井4675841051 (m3 /h) 以上计算出的注氮流量最大值为按“充满采煤所形成的空间使达到惰化浓度”计算的注氮流量,1383m3 /h。 根据以上计算,结合生产矿井的实际,并考虑适当的安全备用系数,注氮流量确定为1煤工作面850 m3 /h,2煤工作面1100 m3 /h,全矿井1950 m3 /h,安全备用系数1.41。 以上注氮流量,同时满足灭火注氮流量的要求,灭火注氮流量通常为600 m3 /h以上。 (2)制氮设备选型及注氮管网 制氮设备选型及注氮管网详见第六章第五节。 (3)注氮工艺 灌注方式根据采空区埋管气样分析结果间歇注氮。注氮方法为采空区埋管注氮。 (4)火灾预报束管监测 根据矿井的灾害程度,本矿井设有煤层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系统选用GC-85型矿井火灾多参数色谱监测系统。系统由自动取样器、专用色谱分析仪、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以及束管采样单元组成。其中,自动取样器具有12路束管接口,数据处理工作站可控制自动取样器,循环采集各路束管的气样进行分析。同时,还留有手动进样口,可以分析人工采集的任何地点的气样。早期预报煤炭自燃发火,一旦发现有关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预报。 (5)安全通风量验算 在输氮管路沿途或工作面,假设1950m3/h的氮气全部泄漏,能否造成泄漏区域缺氧(按空气中氧含量为20),经计算,此时的安全风量应为1.35m3/s,而本设计敷设注氮管路的巷道设计风量均大于2.0m3/s。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制定输氮管路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制定注氮作业规程,同时应严格要求加以落实,防止局部氮气聚集。 2、其它综合防灭火措施 氮气防灭火必须与其它辅助防灭火措施相配,采取以氮气防灭火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才能取得好的防灭火效果。结合本矿实际,设计采取的其它综合措施有 (1)阻化剂防灭火 利用阻化剂进行堵漏,巷道冒顶充填,煤柱、工作面起采线、工作面停采线附近的封堵,氮气灭火后的处理等。 (2)凝胶防灭火 凝胶防灭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新型防灭火技术。由于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防灭火效果较好,很快在全国开采有自燃危险煤层的矿区应用。 凝胶是胶冻状的硅酸溶液,由俗称水玻璃的硅酸钠水溶液和酸性促凝反应而成。凝胶具有如下特点 a、吸热降温作用凝胶的生成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测定,1m3凝胶的吸热量大于4MJ;凝胶的含水量大于90,25℃时水的汽化热为2.5MJ/kg。因此,凝胶对煤体可起到吸热降温作用。 b、堵漏风作用凝胶成胶时间可调。成胶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充分渗透到煤的缝隙中;成胶后具有固体性质,有一定强度,一般大于2kPa,能堵隹漏风通道,防止漏风。 c、保水作用凝胶的含水量大于90,硅酸所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能有效地阻止水的流失。在井下潮湿封闭条件下,凝胶一个月的体积收缩率小于20,一定时期内能有效地起着堵漏风作用。 d、阻化作用凝胶无论其原料还是最终产物都对煤体具有阻化作用,尤其是成胶后能覆盖于煤体表面,阻止其氧化。 凝胶防灭火工艺水玻璃与水混合形成A液,促凝剂与水混合形成B液,两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入使用地点。注胶结束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溶液箱及管路。 (3)堵漏 由于氮气防灭火要求注氮区域严密,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对注氮区域进行堵漏。一般采取对巷道高冒区域巷道裂隙注浆或阻化凝胶,工作面上、下隅角挂风帘,采空区后方不留任何尾巷并应严格封密所有联络斜巷。减少巷道间风压差,以均压通风减少漏风。 (4)汽雾阻化和膜阻化 汽雾阻化,重点喷洒开切眼、停采线、两顺槽及上下隅角等地点。膜阻化重点喷洒巷道煤壁,形成隔氧环境。阻化剂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5)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采空区次氧化带和氧化带长度一般为60~90m左右,为使在发火期内将浮煤甩入采空区窒熄带,应根据自燃发火期确定工作面推进度。 (6)开切眼防灭火 开切眼为工作面易发火地点,必须重点预防;掘进时应对冒顶区及时充填,开切眼掘完后应先喷洒膜阻化剂,再用黄泥或阻化凝胶进行全断面喷涂,并应加强监测。最好将备采工作面的准备时间控制在自然发火期内。 (7)加强火灾预测、预报及监控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氮气防火必须有能连续不断地监测气体成分变化的监测系统。通过生产中不断地积累资料和经验,并加强各种检测,是可以预测、预报火灾的,使其在萌芽状态就能采取措施加以消灭。 (8)其它综合措施 a. 主扇风机应定期进行性能测定,掌握其特性,并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风机工况,确保井下各用风点供风稳定、合理。 b. 工作面采完后及时密闭,杜绝漏风。 c. 工作面上下隅角张挂风帘,阻止向采空区漏风;破碎煤壁及裂缝等漏风处,喷射高效速凝剂砂浆,采用SF6气体示踪技术,查找采空区漏风通道,相应采取喷涂聚氨脂泡沫堵漏和增大漏风通道风阻等措施。 d. 发火征兆明显处,用高压泵压注或喷洒“凝胶”胶体,覆盖煤体、隔氧降温;对采空区顶部和巷道高冒顶部的高温点和火区,辅以注耐温高胶体措施。 e. 发生火灾时的避灾路线详见本章第四节。 f. 防灭火是本矿安全工作的关键,应设立专门机构,加强技术攻关,积极摸索适应本矿的经济、安全、有效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第四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根据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煤矿安全监测装备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矿井的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预防瓦斯、煤尘、水、火和冒顶的事故,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一、预防瓦斯灾害的措施 本井田属低瓦斯矿井,但并不排除局部瓦斯积聚、瞬时超限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矿井瓦斯的防治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严格掌握风量分配,将采、掘工作面和硐室实行独立通风,保证井下所有工作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流和通风巷道的最低风速。 2、完善个体巡检和连续检测的双重检测监控系统。 3、在采掘面设瓦斯报警仪,主要工作场所设瓦斯断电仪。 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坚持放炮前后对瓦斯、CO的检查工作。 5、所有下井人员应配带自救器。 6、所有的井下电气设备应采用矿用防爆型。 二、预防煤尘灾害的措施 本矿井开采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为减小工作环境的污染,保证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并防止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 1、按规程规定控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2、工作面放炮落煤及转载点等采用喷雾降尘。 3、输送机巷和主要通风巷设置净化水幕,并保证经常性喷雾。 4、建立防尘洒水系统,对煤流的各装转点进行经常性喷雾洒水。 5、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和扩散。 6、对于易积存煤尘地点,定期进行清扫冲洗。 7、建立完善的粉尘测定制度,及时准确地监测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并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8、井下尘源区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体防尘,佩带好防尘口罩。 三、矿井防灭火及防爆 1、内因火灾的防治 (1)鉴于本矿煤层属易自燃,设计配备了采空区注氮防灭火系统,并配备了束管监测系统,详见本章第三节。 (2)地面塌陷区要及时采用压实。 (3)下井爆炸材料应严格实行分管分运,专人负责。 2、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根据生产经验,井下外因火灾大多发生在机电硐室、电缆、胶带输送机及回采设备等风流畅通的工作地点。为了预防井下外因火灾,除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防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外,结合本矿实际,设计采取了如下措施 (1)完善井底车场消防材料列车库,按规定配备足够灭火器材。 (2)矿井建立完善的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3)井巷全部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4)在易发火地点设置防火门,配备灭火器材。 (5)井下带式输送机均选用阻燃胶带,且安设自动监视,自动灭火装置。 (6)矿井配备全矿井反风和局部反风设施,应加强维护,保证随时起用。 四、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根据枣泉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本井田煤层隐伏露头浅部有三个较大的火区烧变岩含水体Ⅰ、Ⅱ、Ⅲ号火区,且隐伏露头距地表较浅,浅部开采时,地表水有可能通过塌陷裂缝渗入井下,因此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设计对水灾防治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井田内火区、断层等构造留有足够的安全煤柱。必要时,对火区内水体进行疏排降压。 2、掘进工作面配备探水钻机,在掘进过程中,特别是靠近火区或遇见断层时必须打钻探水,经证实无突水危险时,方可继续采掘;遇见钻孔时,要注意观察,以防突然涌水。 3、生产过程中,按“有疑必探,选探后掘”的原则,加强井下探放水,采取防、堵、截、疏、排等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加强观测,预防地面积水从采空塌陷区溃入井下。 五、其它安全措施 1、保证井下运输设备、设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按规定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严格行车规定,并在各出入口设声光信号。 2、完善矿压监测、预报系统,掌握矿压显现规律,为矿井安全回采提供依据。 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完善工作面放炮等作业的作业规程、严禁违规作业。 4、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并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矿井设置辅助救护队负责日常事务,必要时协助当地矿区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 6、矿井投产前,必须编制矿井安全专篇,并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生产。 六、安全设备及自救器配备 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设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参照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配备了通风检测类仪表、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仪表设备、粉尘检查类仪器仪表,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类仪表及设备,下井人员全部配备了隔离式自救器,生产单位应对照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根据本矿井实际所需、所缺,配足安全仪器、仪表及设备。并加强对仪器仪表及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七、井下避灾路线 为了方便井下人员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井下各巷道及各巷道相交处应挂牌写明巷道名称、长度,并指明各类灾害的撤离方向,并做到每年预演一至二次。井下避灾路线如下。 1、发生火灾或有害气体突出时人员应及时向新鲜风流方向撤离,通过进风井到达地面。 2、发生水灾时人员尽可能地向高处撤离,通过安全出口升井。 3、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应及时戴好自救器,并选择最近的躲避硐室进行躲避,等待救援;或躲避开瓦斯、煤尘爆炸危害严重的巷道,进入有新鲜风流、较安全的巷道内;或选择巷道支护较好的地方就地卧倒,最好卧在有水的水沟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