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作业创伤自救互救方法 煤矿井下生产,工作环境条件恶劣、工艺复杂、劳动条件艰苦、自然灾害严重。在我国铁路、冶金、建筑、纺织、化工、石油、建材、有色、地质、轻工、电力、煤炭等12个产业门类中,煤炭行业事故最多、伤亡最高。如果井下生产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人员可能出现骨折、大出血、烧伤、窒息、中毒等情况。事故发生后,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如果现场工作人员能对这些伤员进行及时、合适的急救,可以防止伤员伤情恶化,对伤员的抢救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反之,则会贻误时机、伤情恶化、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井下作业人员有必要掌握简单的井下创伤急救方法,本章予以简介。 一、创伤急救原则 1.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脏跳动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二、创伤急救方法。 1.止血方法 成人的血量约为4300--5000ml,以重量计约相当于体重的1/13,若出血量达1000毫升以上,则生命就有危险。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法,以免失血过多。 1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 受伤后情况紧迫,为了争取时间挽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较干净的毛巾、手帕、撕下的工作服布块等,用能顺手取得的东西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亦可用手压近伤口止血,此法适用于毛细血管出血。 2指压止血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或没有止血带及其它代用物的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法,即用手指把伤口以上的动脉压在下面的骨头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属于一种临时的应急止血方法。指压止血 a、头、颈部出血。 b、腋窝和上臂出血。 c、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部出血。 d、下肢动脉出血。 3屈肢法 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膝窝部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型绷带将其捆拢一起。 4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进行止血。可用止血带、胶皮管等,紧急时亦可用宽布、绳索、三角巾等代替,但不能用炮线、电线、细绳等用力捆扎,以空气止血带最好。 采用止血带止血的步骤如下 a、左手拿止血带,上留13一17cm长,手背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长端。 b、右手将止血带在拉长拉紧的状态下,缠绕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衬垫的肢体下,紧紧编绕23匝,止血带之间应并紧,然后再将止血带放在左手中、食指间夹紧。 c、左手中、食指夹住止血带,顺肢体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带下面成环状。 d、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即可。 5绞紧止血法 在没有止血带时,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手帕、破布条等材料折叠成带状,在伤口上方加垫,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棍插人其中,先提起,绞紧至不出血,然后将小棍另一端在下方用布条固定。 2.创伤包扎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创伤,创伤的症状表现为破损、裂VI、出血。包扎是一般皮肤伤害所需的现场救护方法,它具有固定敷料、夹板位置、止血和托扶受伤肢体的作用,当皮肤、肌肉出现擦、裂伤时,应立即避免伤口继续污染、手拟包扎。创伤包扎的材料有急救包、绷带、三角巾、四头带。现场没有上述材料时,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创伤包扎应注意以下事项 1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创面、减少污染、止血、’固定肢体、减少疼痛、防止继发损伤,因此在包扎时,应做到动作迅速敏捷,不可触碰伤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2不能用井下污水冲洗伤口,伤口表面的异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3包扎动作要轻柔,松紧度要适宜,结头不要打在伤口上。 4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 5经井下初步包扎后的伤口,到地面医务室或医院后,要重新进行冲洗、消毒、清创、缝合和重新包扎。 6包扎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510cm。 3.骨折临时固定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疼痛,防止因骨折端位移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抢救要点 1根据受伤的原因、部位、症状、体症等,先做简要的检查判断。 2在进行骨折固定时应使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物品,若手边没有时,可就地取材,如劈板、树枝、木棍、硬纸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替代。必要时也可把受伤的肢体固定于伤员健侧肢体上。 3骨折固定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在肩、肘、腕、膝、踝等关节处应挚棉花或衣物,以免压破关节处皮肤,固定应以伤肢不能活动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在处理骨折时,应注意有无内脏损伤,血气胸等并发症,若有应先行处理。 5搬运时要做到轻、快、稳。 4.窒息伤员的复苏 1心脏复苏 心脏停止跳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又导致心跳停止;另一种是一开始就出现心跳停止,如中毒、触电等情况。 a、心前区叩击术复苏 在心脏停搏后半分钟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复跳。方法用手握拳,举到距离胸壁上方约一尺左右的高处,从左侧乳头到胸正中之间的部位,连续叩击3至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b、胸外心脏按压术 使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操作者站在病人一侧或骑跨于伤员两大腿外侧,面对伤员将右手掌之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体中上段,左手交叉重叠于右手臂上,肘关节伸直,心脏即被挤压于胸骨与脊柱之间而将血液排出,随后迅速将手腕放松,使胸骨内因胸廓弹性而复位,胸廓弹回时产生的胸腔负压可使静脉血回流充盈心脏。然后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按压速率每分钟约6080次。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宜将伤员头部放低至10 15。,以利于静脉血回流。 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来维持伤员的气体交换。以改善肌体缺氧状态,并排除体内的CO进而为自主呼吸恢复创造条件的一种方法。做人工呼吸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先将伤员搬至安全、通风、保暖的地方; b、平卧于平坦的硬地上或木板上 c、肩部用衣物垫高,使颈部呈过伸状态; d、解松伤员的衣扣、裤带、裸露前胸; e、清除伤员口、鼻内的异物和粘液及呕吐物,确保呼吸畅通 f、使伤员的头部尽量后仰,使下颌角至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面,使下牙超过上牙高度; g、面部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卧压胸人工呼吸、俯卧压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好,除中毒病员外均可使用。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第一步,使伤员仰卧,肩下垫一软枕或衣物,头尽量后仰;第二步,操作者跪于伤员另一侧,用手帕、纱布或口罩盖在伤员口鼻上,一手自下颌处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张开,另一手将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气体由鼻孔漏出。第三步,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吹毕松开捏鼻的手,让其胸廓及肺自行回缩呼气。保持每分钟16一18次,以胸廓可见扩张或听到肺泡呼吸音为有效标志。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第一,让伤员仰卧,腰部垫一软枕,使头部和肩部略低;第二,操作者跪于伤员的头顶附近,双手各握伤员的两前臂中部,将两臂上举至头顶,使胸部扩张;第三,将两臂屈曲紧贴胸前,并用伤员的肘部活动两秒钟,使肺内气体排除。如此连续一举一曲,每分钟以20次左右为宜。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第一,使伤员俯卧,面部偏向一侧,头向下稍低,一臂弯曲垫于头上;第二,操作者跨过患者大腿跪在地上,两臂伸直,两手掌放在伤员胸廓下部最低的一对肋骨上,手指分开,然后使自己的体重通过两上肢从伤员的后下方压向前方,持续3秒钟,将气体压出肺部;第三,操作者将上身伸直,两手松开,使伤员胸廓自然扩张而吸人空气,两秒钟后重复施行,每分钟以20次左右为宜。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肋骨骨折。 三、伤员搬运 井下出现工伤之后,首先应即时采取前述现场救措施,然后将伤员运送出井,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如果搬运不当可能加剧伤员痛苦,甚至使伤情恶化,因此,伤员搬运也是创伤急救不可缺的一环。搬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呼吸、心跳骤停及休克昏迷的伤员应先及时复苏后再搬运。 2.对昏迷或者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使头部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采用侧卧位,以防胃内呕吐物或舌头后坠堵塞气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随时保持呼吸道畅通。 3.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风筒、绳网等运送,但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伤员应用硬板担架井下可用风门板运送。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5.对脊柱损伤的伤员,要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6.搬运胸、腰椎损伤的伤员时,先把硬板担架放在伤员旁,由专人照顾患处,另有两三人在保持脊柱伸直位下,同时用力轻轻将伤员推滚到担架上,推动时用力大小、快慢要保持一致,要保证伤员脊柱不弯曲。 7.一般外伤的伤员,可平卧在担架上,伤肢抬高。 8.转运伤员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随行的救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同时应注意伤口情况。 9.运送到井上,应向接管医生详细介绍受伤情况及检查、抢救经过。 灾区自救互救时的注意事项 1、现场救护现场人员要根据现场受伤人员受伤原因和受伤情况,立即进行救治。 ①、如遇重伤者,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 ②、如遇烧伤时,对伤员撤离火灾现场,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对利于以后的院内救治。 ③、如遇中毒、窒息伤员,立即将中毒者从危险区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和通风正常的地点。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④、如遇落顶等事故时,病人伤重者,如昏迷者应立即运送出井,入院检查、治疗。如遇脊柱、腰椎等骨折时,应使伤员仰卧用担架、门板等硬物将其抬出现场,入院救治;如遇一般四肢骨折时,应用夹板做简单的固定,撤离现场,入院救治;如遇开放性血气时,应用无菌料填堵伤口,并用绷带包扎,使其变闭合性,然后入院救治。 ⑤、如遇水灾,伤员发生窒息等时,应把病人仰卧,排出呼吸道异物,如有循环呼吸骤停者,应立即就地抢救。 (2)现场急救小分队在接到指令后要立即下井,组织进行现场急救,伤员运送小分队要携带药品、抢救器件奔赴现场或指定地点,运送和急救伤员,临床医疗小分队做好伤员的准备工作。 (3)现场小分队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立即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兰、红、黄、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扣系在伤员的手腕和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时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运送小分队在现场处于危险或伤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运,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就地予以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在监护下进行转运。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要合理分流伤员,及时将伤员转运到指定医院救治。遇险人员要正确自救、互救 A、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瓦斯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B、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瓦斯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待救。 2、险区外的人员要积极进行抢救。 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险区以外的现场人员,在未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更要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积极进行抢救。 A、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它方法向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及其他灾情。 B、佩戴好自救器对距新鲜风流较近的灾区伤员进行抢救。 C、阻止未佩戴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防止事故扩大。 3、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报告后,按救灾指挥部电话顺序进行通知。矿值班人员在总副指挥来到之前, 会同熟悉井下通风系统的同志,同救护队、通风区长和发现灾情的人员, 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抢救灾区人员和处理灾害的措施。 (1)要判明爆炸地点、性质和规模。救护队员对事故地点进行全面的侦察,并查明 ①、爆炸的地点、性质和规模; ②、灾情的蔓延速度、影响范围; ③、风流方向及通风设施破坏情况; ④、巷道的损坏程度及顶板塌落情况; ⑤、寻找接近事故地点的消防水源和遇难人员的撤退路线,将侦察情况迅速向指挥部报告。 (2)确定通风状态和撤退灾区人员。 ①、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积极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灾区及波及区的人员要尽快撤离。 ②、救灾指挥部在指挥救灾时,首先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遇难人员,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③、当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时,要立即停电撤人,受灾人员要立即就近向新鲜风流方向撤退,直至撤离至地面。 ④、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 ⑤、当附近有独头巷道时,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⑥、当事故发生在掘进巷道时,除全部按照上述处理回采工作面措施处理,还应做到 A、局扇停止运转后,禁止开动局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防止和处理瓦斯积聚的规定,进行处理,以免爆炸区域遇到新鲜风流后,形成二次爆炸事故。 B、修补或重建通风设施,及时恢复掘进巷道的通风系统。 C、决定利用局扇排放巷内的瓦斯和爆炸后气体时,巷道内不准送电和有人工作,所有回风流经过的巷道不准给电气设备送电,不准人员进入工作。并制定排放措施,进行排放。 D、排放气体时,要按排放瓦斯的措施进行逐段排除,逐段接入风筒。 E、掘进人员若处在爆炸位置,暂时不能撤出时,要挂一风障,并检查气体在巷道静坐等待救援,必要时佩用自救器。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