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讲(绪论、地壳及地质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学基础与铀矿地质讲义2007(第1讲) 课程名称地质学基础与铀矿地质 教学安排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52学时;课堂复习课10学时;实验课10学时。 课程结构 全文共分四篇,分别为第一篇 地质学基础知识;第二篇 矿床;第三篇 矿床水文地质;第四篇 地质勘探及矿山地质工作。 选用教材[1]徐九华等编. 地质学(第三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2]余达淦等编著.铀资源地质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 主要参考书 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导论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地壳及地质作用概述 1.1 地球及地球的构造 1.2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3 地壳的物质组成 1.4 地质作用概述 参看地质学pp.1-18. 绪论 一、地质学(Geology)的概念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具体讲,它是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科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地质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的结果。地质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二、地质学课程在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质学是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考试课。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的开采、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是埋藏在地壳内,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在技术上、经济上可以利用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地质工作贯穿于整个矿业开发过程,因此学好地质学课程,成为从事矿业类生产科研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教材着重说明了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矿物及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常见矿物及岩石的特征,主要矿床的成矿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着重与开采有关的特点),地质勘探工作与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影响矿山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体形状、产状、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如何阅读、分析及使用地质资料(尤其是图纸资料),以及局部(如矿块)的储量计算等。 四、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特点 空间广阔横向,遍布全球每个角落(南极、北极、赤道、山地、平原、陆地、海洋);纵向,大气圈上地幔(整个岩石圈)。 时间漫长地球年龄46亿年,地质计时单位是百万年(Ma)。自地球形成起无时无刻不发生地质作用,地质学问题涉及时间长。最古老的岩石年龄38~42亿年。一些地质作用过程持续时间长,如海陆变迁,山脉隆起,矿物、岩石的形成、煤、石油资源的形成等。 现象复杂 规模上小到原子、分子的微观过程(矿物形成、化石形成),大到整个地球乃至太阳系形成的宏观现象。 性质上物理变化的(崩塌、泥石流);化学变化的(钟乳、滴石、矿物的形成);生物变化的(金属矿床、煤、石油形成)等等。 范围上从无机到有机界、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相互转化。 环境上常温、常压的地表环境到高温高压的地下深处环境。 无法再现众多的地质现象对人类来说是无法再现的。生物演化、海陆变迁、金属矿床、煤、石油形成过程(非再生资源)等。 2、研究方法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质学的理论首先来自对自然界的现象的观察。实践上,到自然界去观察,取得最基础的资料,实验室进而模拟实验。 (2)室内与野外相结合 一些地质现象(火山爆发、海底扩张、风化现象)只有在野外直接观察(可借助于仪器,但必须到实地)否则无法全面了解。同时,有些现象,我们我们需要模拟实验,在实验室重复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野外观测获取野外第一手的资料是地球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基础。 (3)电子计算机技术 数据库,迅速编绘反映动态变化的图件,模拟演化过程,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4)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有些地质现象,涉及空间大,人们无法得到全部的空间资料,这时,对整体的现象了解必须与局部相结合,如地质勘探探明地下矿藏的分布点→线→面→体。 (5)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火山喷发是极其宏观的现象,但熔浆冷凝过程中矿物的形成又是结晶的微观现象。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7)原始手段与新技术、新装置相结合。在当今先进的技术条件下,“地质三大件”(锤子、罗盘、放大镜)仍不能放弃。仪器测定各种化学成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或同位素)及其动态变化。物理仪器测定地球上的温度、压力、运动速度,进行电磁场、重力场、辐射场以及地震波的观测。 (8)“将今论古”是地质研究的指导方法。 第一章地壳及地质作用概述 1.1 地球及地球的构造 一、地球的空间位置和形状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依据与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经过12天的激烈讨论,在2006年8月24日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最终以237票赞成、157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被逐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至此,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变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 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圆球体,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两者相差21公里。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其中海洋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和海洋在地表的分布很不规则,我们把大片陆地叫做大陆或洲,大片海域叫海洋,散布在海洋或河湖中的小块陆地叫岛屿。陆地和海底都是高低不平的。陆地上有低洼的盆地,高耸的山脉。其中我国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2005年10月9日,由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米)。太平洋中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渊深达11033米,使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地球表面最大高差可达20公里左右。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及主要特征 地球像一个鸡蛋,具有圈层构造。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一级圈层。地球内部构造分圈主要是根据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波的资料得出,各圈层之间为地震波速不连续面。 莫霍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A.莫霍洛维契奇于1909年发现的,这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它的平均深度在大陆上约为33 km,在大洋底为67 km。地震波在穿过莫霍面时,波速突然增大。 古登堡面由美国地球物理学家B.古登堡于1914年提出。该界面位于2900 km的深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震波穿过此界面时,波速突然降低,而横波降为零,即不能穿过。这表明古登堡面以下地核部分的物质为液态。 除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以外,还有一些次一级的地震界面,它们是进一步划分二级或三级圈层的依据。 地球中的三个一级圈层的特征为 (一)地壳 莫霍面以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最外圈层称为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坚硬外壳。它的平均厚度在大陆上约为33 km20-80 km,在大洋底为7 km。 地壳又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地壳上部岩石平均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类岩石,其化学成分富含硅、铝,又称硅铝层;地壳下部岩石成分相当于玄武岩类岩石,其化学成分除硅铝外,铁镁相对增多,又叫硅镁层。在有的地方只有很薄的硅铝层或完全缺失硅铝层,比如洋底。 (二)地幔 地幔是位于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2891 km)以上的圈层。根据地震波速在400 km和670 km深度上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可将地幔分成由浅至深的三个部分上地幔、过渡层和下地幔。 上地幔的深度为莫霍面~400 km,目前的研究认为上地幔的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岩即二辉橄榄岩的组成。在60~150 km间,许多大洋区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部分熔融造成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又称软流圈。 过渡层的深度为400~670 km,地震波速随深度加大的梯度大于其他部分,是由橄榄石和辉石的矿物相转变吸热降温形成的。 下地幔深度为670~2891km,目前认为下地幔的成分比较均一,主要由铁、镍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 (三)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他又可以细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 地核的物质,一般认为主要是铁,特别是内核,可能基本由纯铁组成。由于铁陨石中常含有少量的镍,所以一些学者推测地核的成分中应含有少量的镍。由于液态的外核密度较内核小,实验证明,除铁、镍外,还应有少量轻元素存在。据推测,轻元素可能是硫、硅。 1.2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一、质量和密度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地球的质量为5.981027克。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地心密度可达1617克/厘米3,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 二、压力 随着地球深部密度的递增,由于上覆岩石重量的影响,地球内部压力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见p6列表)。在各矿区,由于当地地质条件的差异,除上覆岩层重量之外,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因此,在矿山开采中,由于形成了开采空间,可能出现各种地压显现现象,直接影响矿山生产,应充分注意。 三、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物体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叫重力。其作用方向大致指向地心。由于引力大小与物体距地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引力在两极比赤道大,地球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任何地区的重力值。凡一地区实测重力值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的,称正常重力值。由于地壳物质分布不均匀,密度大小有异,地形有起伏。因此,实测重力值与理论计算值往往不同,这种偏差成为重力异常。 在地球物理学上的重力探矿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重力异常来了解地下物质的分布,探明地下矿产,查明地质构造等。 四、温度(地热) 地球热力的来源,外部来自太阳的辐射热;内部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析出的热以及元素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根据各地钻探资料表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从常温带向下平均每加深100米,温度升高3℃左右,这种每加深100米温度增加的数值,叫做地热增温率。 凡是一地区实际地热增温率大于平均地热增温率时,称该地区有地热异常。据此,可以发现和进一步利用该地的地下热能。 但是对于采矿工作来说,地热对矿物开采是不利的。特别是当采矿工作进行到深水平时,应充分考虑地热因素,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加强通风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并采取有效办法,化害为利加以适当利用。 五、地磁 地球类似一个巨大的磁铁,所以在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这种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球的磁性,明显地表现为对指针的影响。地磁极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是不一致的。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有一定夹角,称磁偏角。其大小因地而异。在使用罗盘测量方位角时,必须根据当地磁偏角进行校正。 由于地下物质分布不均,某些地区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做地磁异常。引起地磁异常的原因,一是地下有磁性岩体或矿体存在;另一是地下岩层可能发生剧烈变位。 因此,地磁异常的研究,对查明深部地质构造和寻找铁、镍矿床有着特殊的意义。地球物理学中的磁法勘探,就是利用上述原理。 六、地电 地球具有电性。如发电厂就以大地作为回路。 对于其它地电现象,人们也很早就给与了注意。如高层大气电离对地面的感生电场;在大雷雨时的放电现象;地内岩体的温差电流;大面积的地磁场感应电流等。这些可形成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 七、放射性 地球内部到处都有放射性元素存在,从而使地球显示出放射性来。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含量虽少,分布却很广泛,且多聚集在地壳上部的花岗岩中,向地心则逐渐减少。地球所含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钍、镭。此外,钾、铷、钐和铼等也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根据放射性元素蜕变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地球岩石的年龄、寻找有关矿产。同时,放射性元素蜕变所产生的热能,是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 1.3 地壳的物质组成 根据岩石和陨石的化学组分分析,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以(含量由高到低)O、Si、Al、Fe、Ca、Na、K、Mg、H等为主。它们占了地壳总重量的98.13,其中O几乎占了一半,其他近百种元素只占1.87。可见,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是极不均匀的。有些元素,如Cu、Pb、Zn等,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极小,但它们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可富集成有价值的矿床。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矿物,如石墨、石盐等。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所组成地集合体,称为岩石。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因此,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单位。 1.4 地质作用概述 一、地质作用的概念 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统称为抵制作用。如岩石的风化变成土壤、高山被夷为平地、沧海桑田等等地质现象都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 在自然界,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很快,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可以在瞬间内发生,造成一定灾害。有些地质作用则进行得很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如我国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近100万年来,身高了3000米,这个总量虽大,但若以每年平均计算,仅升高了3毫米,这是任何人也感觉不道的。这就是说,缓慢的过程,如果经过漫长的时间,也能引起地壳发生显著的变化。 地质作用按其能源不同,可以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二、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产生的地质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们主要是在地壳中或地幔中进行的,故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 其表现方式有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岩浆岩、变质岩以及与之有关的矿产,就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1、地壳运动 由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等原因,使得组成地壳的物质(岩体)不断运动,并改变它的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称为地壳运动。它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改变地壳面貌的主导作用。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式,可以分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形式 (1)水平运动 是地壳演变过程中,相对地表现得较为强烈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形成地壳表层各种构造形态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高速旋转产生巨大的离心力,它和地球的重力成为地壳水平运动的动力。由于地壳岩体间运动的速度、方式、方向都不可能一致,另外,地壳层与层之间还会产生磨擦,也就使地壳各部分受到挤压、拉伸、拖曳、旋转等种种作用,从而使地壳岩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各种方向延伸的山脉和裂谷。 (2)升降运动 是地壳演变过程中,表现得比较缓和的一种形式。在同一时期内,地壳在某一地区表现为整体上升隆起,而在相邻地区则表现为下降沉陷。隆起区和沉降区相间排列,此起彼伏、相互更替。高原和盆地主要就是由地壳的升降运动形成的。 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是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二者都在起作用,只是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以某一方向的运动为主,而另一方向运动居次或不明显。它们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相互转化。即水平运动可以引起升降运动,甚至转化为升降运动,反之亦然。如山脉的形成,必然会同时引起陆地的上升。 2、岩浆作用 岩浆是地壳深处的一种富含挥发性物质的高温高压的粘稠硅酸盐熔融体,其中尚含有一些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其热源主要为放射性元素蜕变所产生的热能,一般认为原始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地壳底层。 岩浆按SiO2的含量不同,分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 基性岩浆含SiO2较低,65,含Fe、Mg的氧化物较少,比重较小,含气体较多,粘性较大,不易流动。 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 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做岩浆岩。 岩浆作用有两种方式 (1)喷出作用指岩浆直接喷出地表。流出地面的岩石冷凝后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2)侵入作用灼热熔融的岩浆并不一定能上升到达地面,往往由于热力和上升力量的不足,在上升过程中就会把热传给与它相接触的岩石,而逐渐在地下冷却凝固。岩浆由地壳深处上升到地壳上部的活动,称为侵入作用。 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深度下凝固。在地壳不太深的位置冷凝形成的岩石,较浅成侵入岩;在地下深处冷凝形成的岩石,叫深成侵入岩。 由于岩浆岩形成深度不同,直接影响到岩浆的温度、压力的大小,冷凝速度的快慢以及挥发物质的散失等。上述三种岩浆岩在成分、结构和构造等方面也不相同。 3、变质作用 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使已经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称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根据引起变质作用的基本因素,可将变质作用分为三个类型 (1)接触变质作用 这种变质作用是指由于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来的气体和液体使岩石发生变化。引起这类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加入。前者表现为重结晶作用,如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等;后者是岩浆分化出来的气体和液体渗入到围岩裂隙或空隙中,发生交代作用,使原岩变质而形成新的岩石,如石灰岩变成矽卡岩等。 (2)动力变质作用 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使岩石破碎和变形,但成分上很少发生变化。这种变质作用的因素以压力为主,温度次之。它们使岩石碎裂而形成断层角砾岩和糜棱岩等;同时,也能使矿物发生重结晶。 这种变质作用多发生在地壳浅处,且常见于较坚硬的脆性岩石。 (3)区域变质作用 地壳深处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的同时,还伴有化学成分的加入,因而使广大的区域发生变质作用。这种变质作用和强烈的地壳运动密切有关,并伴有岩浆活动,使各种因素的综合。变质范围广,所形成的岩石多具有片理构造,如片岩等。 4、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关于地震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类 (1)陷落地震是由于巨大的地下岩洞崩塌所造成的。一般只在附近造成微小振动,不会影响到较远地区。如石灰岩地区,因岩溶发育而引起的洞穴坍塌。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活动而引起的地壳震动。这一类地震一般都很小。 (3)构造地震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壳本身运动所造成的,称构造地震。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一性,加上地壳内部热能的变化,使地壳各部分岩石受到一定的力(即地应力)的作用。地应力作用尚未超过岩石的弹性限度时,岩石会产生弹性形变,并把能量积累起来,当地应力作用超过地壳某处岩石的强度时,就会在那里发生破裂,或使原有的破裂带重新活动。它所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地壳的颤动,产生震撼山岳的地震。 构造地震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破坏性强,因此造成的危害性也最大。 二、外力地质作用 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所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地球的重力能等。其作用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其最终的结果是使地貌趋于平坦。 1、风化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由于温度、水、氧、碳酸气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裂、分解等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作用,叫风化作用。 按照风化作用因素的不同,分为三类 (1)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不变。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水的冻结和结晶胀裂等。如高寒地区的风化作用就是主要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氧、CO2以及各种酸类的化学反应影响下引起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矿物。 4KAlSi3O8 4H2O 2CO2 → Al4Si4O10OH8 8SiO2 2K2CO3 正长石 (高岭石) 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硬度降低,密度变小,矿物成分变化,本来面貌部分或完全破坏。 (3)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动植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既有机械破坏,也有化学分解。如土壤的形成就是有生物风化作用的参与。 在自然界中,上述三种作用总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的,但在具体地区可以有主次之分。 岩石风化后,除一部分物质溶解于水转移到它处之外,难以风化的碎屑成分或化学残余物,就在原来岩石的表层上面残留下来。这个被风化了的岩石表层部分,通常称为风化带或风化壳。 2、剥蚀作用 将风化产物从岩石上剥离下来,同时也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破坏,不断改变着岩石的面貌,这种作用称为剥蚀作用。 引起剥蚀作用的地质营力有风、冰川、流水、海浪等。 3、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的产物,在地质营力(如风或水流)的作用下,离开母岩区,经过长距离搬运,到达沉积区的过程,叫作搬运作用。搬运和剥蚀往往是同时由同一种地质营力来完成的。 搬运作用的方式有三种 (1)拖曳搬运被搬运的物质因颗粒粗大,随风或流水在地面上或沿河床底滚动或跳跃前进。 (2)悬浮搬运被搬运物质颗粒较细,随风在空气中或浮于水中前进,浮运距离可以很远。 (3)溶解搬运被搬运的物质溶解于水,以真溶液和胶体溶液的状态搬运。这些溶解质一般都被带到湖、海中沉积。 4、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经过一定距离之后,由于搬运介质搬运能力(风速或流速)的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或在生物作用下,从风或流水等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叫沉积作用。沉积作用的方式有 (1)机械沉积作用由于搬运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将拖曳或悬浮的物质,按照颗粒大小、形状和比重在适当地段依次沉积下来,称为机械沉积。 (2)化学沉积作用呈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某种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溶质达到过饱和;或因胶体的电荷被中和而发生沉积,叫化学沉积。 (3)生物沉积作用生物在其生活历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如pH的改变等)和生物大量死亡后,尸体内较稳定的部分(主要是生物的骨骼)直接堆积下来的过程。 5、成岩作用 使松散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称成岩作用。在成岩作用阶段,沉积物发生的变化有如下几方面 (1)压固作用 先成的松散沉积物,在上覆沉积物及水体的压力下,所含水分将大量派出,体积和空隙度大大减小,逐渐被压实、固结,使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 (2)胶结作用 在碎屑物质沉积的同时或稍后,水介质中的真溶液或胶体物质,亦可随之发生沉积,形成泥质、钙质、铁质、硅质等沉积物。这些物质充填于碎屑沉积物颗粒之间,在上覆沉积物等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压实,碎屑沉积物的颗粒,借助于化学沉积物的粘结作用而固结变硬,形成碎屑岩。 (3)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的矿物成分在温度、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借溶解或固体扩散等作用,使物质质点发生重新排列组合,颗粒增大,称重结晶作用。如蛋白石(二氧化硅)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颗粒较大的石英的过程。 三、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1、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 2、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 3、地壳物质组成的相互转化 思考题 1、 地质学的概念*,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组成特点,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 固体地球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研究它们有何实际意义 4*、地壳中有哪些主要元素,它们主要以什么方式存在于地壳内何谓克拉克值 5*、什么是地质作用如何区分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它们各包括哪些地质作用作用方式 6*、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式对塑造的地貌形态有何差异 7、 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带“*”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 作业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9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