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2 O卷第 4期 2 0 0 6年 l 2月 现代地质 GEOSCI ENCE V0 1 . 2 O N o . 4 De c . 2 o o 6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王信国 ,曹代勇 ,占文锋 ,刘天绩 1 .中国矿业大学 煤 炭资源 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0 8 3 ;2 .青海省煤炭地质局 ,青海 西宁8 1 0 0 0 1 摘要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 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 J K 演化阶 段和新生代 E 以来 演化阶段。中生代演化阶段 J . J ,沉降史曲线具有伸展盆地特征 ,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伸 展为主,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 1 . 9 %和 1 9 . 4 8 m / Ma k m 。这是受柴北缘周缘地块和柴达木地块运移差异引 起的拉张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伸展盆地性质。此外,由于柴达木地块的自身旋转,3个坳陷的沉降速率 、伸缩率和伸 缩速率也存在差异。新生代演化阶段 E 以来 ,沉降史曲线具有前陆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压缩型为主, 最大压缩率和压缩速率分别为4 . 9 6 %和 1 4 . 0 9 m / M a k m ,这是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场 控制,因而具有前陆盆地性质。此外,受喜山运动各期的影响,各坳陷沉降速率和伸缩率均具有“ 幕式” 渐进特点。 关键词 柴北缘 ;沉降史 ;平衡剖面 ;盆地分析 ;回剥法 中图分类号 T E 1 2 1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8 5 2 7 2 0 0 6 0 40 5 9 2 0 5 Th e M e s o - Ce no z o i c Ba s i n Ty p e a nd Te c t o n i c Ev o l u t i o n i n t he No r t h e r n Ma r g i n Re g i o n o f t h e Qa i d a m B a s i n WA N G X i n g u o ,C A O D a i y o n g ,Z H A N We n f e n g ,L I U T i a n - j i 1 . 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Mi n i n g, C h i n a U n iv e r s i tyofMi n i n g a n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a ; 2 . Q i n g h a i B u r e a u ofC o a l G e o l o g y, X i n i n g,Q i n g h a i 8 1 0 0 0 1 ,C h i na Abs t r a c tTh e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 y a n d t he b a l a n 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 a r e a pp l i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Th e f o r me r i s u s e d f o r r e s e a r c h i n g t h e up a n d d o wn h i s t o ry i n t he v e r t i c a l d i r e c t i o n ,a n d t h e l a t t e r i s u s e d f or r e s e a r c hi n g t he e x t e n s i o n a l a n d c o mp r e s s i o n a l h i s t o ry i n h o r i z o n t a l d i r e c t i o n .T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wi t h t h e r 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y b a c k g r o u n d p r o v e s t h a t t e c t o n i c e v o l u t i o n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Me s o z o i c JK a n d C e n o z o i c s t a rt f r o m E 1 2 p h a s e s fr o m Me s o z o i c i n t h e N o rt h e r n M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I n t h e Me s o z o i c e v o l u t i o n p h a s e J 1 一J 2 ,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y c u r v e h a s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e x t e n s i o n al b a s i n , a n d t h e r e s t o r a t i o n r e s u l t o f t h e b a l a n 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 h a s t he q u a l i t y o f e x t e n s i o n,t o o .Th e ma x i ma l e x t e n s i o n r a t i o o f i t i s 1 .9% a n d t h e r a t e i s 1 9 . 4 8 m / Ma k m .T h e e x t e n s i o n s t r e s s fi e l d i s a r o u s e d b y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Q a i d a m D l a t e a n d t h e a d j a c e n t p l a t e s ’ mo v e me n t s .B e s i d e s ,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s e l f - c i r c u mgyr a t e o f t h e Q a i d a m p l a t e ,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r a t e s a n d t h e e x t e n s i o n r a t i o s a r e di f f e r e n t i n t h e t h r e e s a g s . I n t h e Ce n o z o i c e v o l u t i o n p ha s e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c u rve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o f t h e f o r e l a n d b a s i n,a n d t h e r e s t o r a t i o n r e s ul t o f t h e b a n l a n 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 h a s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c o mp r e s s i o n,t o o .Th e ma x i ma l c o mp r e s s i o n r a t i o o f i t i s 4 .9 6%a nd t h e r a t e i s 1 4. 0 9 m/f Ma. k m .T h e c o m p r e s s i o n s t r e s s fi e l d i s a r o u s e d b y t h e c o l l i s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I n d i a p l a t e a n d E u r a s i a D l a t e .F u r t h e rm o r e,be c a u s e o f t h e Hi mala y a n mo v e me n t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r a t e s a n d e x t e n s i o n r a t i o s h a v e t he c ha mc t e r o f t h e gra d u a t e “e pi s o d e ”. Ke y wo r d s t h e n o rt h e rn m 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y; b a l a n 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b a s i n a n a l y s i s ;b a c k s t rip p i n g 收稿 日期 2 0 0 60 61 3;改回 日期2 0 0 61 00 4;责任编辑 孙义梅。 基金项 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 2 0 0 5 0 0 0 2 。 作者简介王信 国,男 ,博士研究生 ,1 9 7 9年 出生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 ,主要从事盆地分析 和油气地质研究 。 维普资讯 第 4期 王信 国等 柴达 木盆地北 缘中 、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5 9 3 0 引 言 柴达木盆地北缘 后文简称“ 柴北缘” 蕴藏丰富 的矿产资源 。 。但 由于柴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演 化过程 ,在盆山关 系上表现 出复杂 的叠加组合关 系。因而 ,对 柴北缘构造演化 的认 识一直存 在争 议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早 、中侏罗世柴北 缘为断 陷盆 地,晚侏 罗 世 以后 为挤 压 盆地 ~ ; 2 认为侏罗纪一 白垩纪柴北缘 为断陷盆地 ,古新 世以后为前陆盆地 ; 3 柴北缘从早侏罗世开 始处于挤压构造背景的前陆盆地 。 沉降史和平衡 剖面 的定量研究 已成为国 内外 诸多学者开展盆地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 文根据编制 的沉降史和平衡剖面 图件 ,对盆地纵 向上的升降史 和横 向上的伸展压缩 史进行定量分 析 ,提出了柴北缘 构造演化 的不 同期次 中生代 J 。 一K 构造演化阶段 中, J 。 一J 为伸展期 ,J , 一K 为构造反转期 ;新生代 E ⋯ 以来 为挤压期。 1 沉降史模拟和特征分析 1 . 1 沉降史模拟参数的选取 本文采用 回剥法对沉降史进行模拟 。沉 降史 模拟所需 的地层分层数据 、各 层段孔隙度数据 和 各层段岩石密度数据 以及各组地层 的地质年代 等 基础资料 由青 海省煤 炭地 质 局提供 。柴北 缘 中、 新生代盆地属于典 型的河流 、湖 泊相盆地 ,古 水 深变化小 ,在模拟 过程 中可忽 略不计 。剥蚀量 的 恢复是一个难点 ,本次模拟采用 黄捍 东和牟 中海 等 卜。 。 对柴北缘 中生界剥蚀量恢复的研究成果。 1 . 2沉降史特征分析 基底断裂构造表 明柴北缘从 东到西可 以划分 为 3 个坳陷 东部坳陷 德令 哈地 区 、中部坳 陷 鱼卡一大煤沟地区 和西部坳陷 冷湖一南八仙地 区 图 1 。为 了能够 充分揭露 柴北缘 的构造特 征 ,选取 了 2 5口典型钻井进行沉降史模拟 在图 1 中仅标出了部分典型钻井 ,并 由此提出柴北缘 3 个坳陷沉降曲线的一般性模式 图 2 。 柴北缘 3个坳 陷沉降 曲线 的基本 型式 可分 为 两大段 图2 。前段呈 座椅 勺形 状 ,代表 中生 代各坳陷的沉降特征 早 、中侏 罗世 以快速沉 降 和持续沉降为特征 ,晚侏 罗世 和白垩世 以抬 升剥 蚀为主。后段代表 新生代各坳 陷的沉 降特 征 ,曲 线特征和前段形状 相反 ,呈倒 扣的座椅状 。各段 内又有数次不等的沉降段 ,代表盆 地数次幅度不 图 1 柴北缘地区沉降史测点和平衡剖面测线位置图 图 2 柴北缘地区沉降曲线综合模式 F i g . 2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c u r v e s ’ s y n t h e s i s m o d e l i n t h e n o r t h e rn m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维普资讯 5 9 4 现代地质 2 0 0 6正 等的沉降 ,具有“ 幕式” 渐进沉降特点 。 对于不 同的构造环境 ,沉降 曲线 的特征 不相 同。与杜旭东等 提 出的典型裂谷盆地 和前陆盆 地沉降曲线特征 相 比,柴北缘 3个坳 陷 的沉降 曲 线 图 2 较复杂 ,可看成是 由一 期裂谷 曲线 和前 陆盆地曲线组合而成。这也说 明了柴北缘 3个坳 陷沉降史曲线型式反映了中生代 J 一J 和新生代 E⋯ 以来 两期 成盆过程。两期成盆作用 差异较 大 ,前者具有伸展 盆地 性质 ,后 者具有前 陆盆地 性质。J 一K是 中生代末期 的构造反转期。 1 . 3各坳陷沉降速率对比分析 柴北缘 3个坳陷构造沉降速率直方图 图3 的 共同特征 同沉降史 曲线特征一样也可分为两大段 前段对应 中生代 ,以小于 2 0 m / Ma的沉 降速率 为 主;后段对应新生代 ,以沉降速率大 于 2 0 m/ Ma 为主。但各大段内部又可见高 、低相间变化特点 , 这同沉降史曲线具有 陡、缓相问式 的变化特征一 样。其直方图也反映了盆地 的沉积充填具有“ 时快 时慢” 的变化节奏,呈“ 幕式” 沉降的特征 。 20 0 1 60 三 I 2 0 碍 鞠8 0 魍} 蛙 螋4 0 窭 0 一 车 1 圣 I T 眈 m 眈日而 喜『 c 1 圣 I T 眈一 小口 1 4 r H u J I 1 r U 目 口 r H一 . 、 ]. . HI 口.一 . . 一. . 口 U N 2 N1 E 匕㈠K J 3 J 2 J 1 图3 柴北缘构造沉降速率图 Fi g . 3 Te c t o n i c s ub s i d e n c e r a t e s i n t h e n o he r n m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各坳陷沉 降速率之 间也存在差异 西部坳 陷 的沉降速率直方图没有大的波状起伏 ,而东部和 中部坳陷 的沉 降速率直 方 图有 明显 的波状 起伏。 东部和中部坳 陷的最大沉 降速率都分布在新生代 N 期 ,分别达 1 8 2 m / Ma和 9 8 m / Ma ,而它们 的第 二大沉降速率却分别分布在 N 期和 E 期 。 各坳陷沉降速率直方 图 图 3 也从另一方 面 展示了沉降中心的平面迁移规律 1 中生代 的早 侏罗世 ,以西部坳 陷沉 降速率 为主,此时 的沉降 中心位于冷湖和南八仙地 区;中侏 罗世 ,以中部 坳陷的快速沉 降为特征 ,此 时的沉 降中心转 移到 了鱼卡和大煤 沟地 区;晚侏 罗世,以中部坳 陷和 东部坳陷的稳定沉降为特征 ,表明此时的沉降 中 心除鱼卡 和大煤沟地 区外 ,德令 哈地 区也成为晚 侏罗世的沉降 中心 ;白垩世 ,以抬升剥蚀 为主要 特征 ,沉降速率很小。 2 新生代 ,柴北缘地区除 德令哈地区在 N 期成为明显的沉 降中心外 ,其他 时期 3个坳 陷接受的沉积厚度差 别较小 ,说 明该 期 3个坳陷都接受 了大量 的沉 积 ,其 中以东部坳 陷最为明显。 2 平衡地质剖面的编制及定量分析 2 . 1 剖面的选取 剖面选取的基本原则是 1 地震剖 面垂直于 主要构造线 ; 2 地质地层层位及地质构造解释清 楚、可靠。由于柴北缘东部坳陷缺少合适的地震 剖面。本文选择 了中 、西部坳 陷的 4条典 型地震 剖面 图 1 制作了平衡剖面。 2 . 2平衡 剖面 结 果分 析 在柴北缘构造演化史定性分析 的基础上,分别 计算了4条平衡剖面压缩速率 图 4 和压缩率 图 5 。以此为基础 ,进行盆地构造史的定量分析。 1 柴北缘平衡剖面压缩速率特征呈现 出从侏 罗世到新近纪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不同的时期和 不同测线之间又表现 出大 、小错落式 的变化特点。 , g d g 龉 靼 婚 \ 碍 婚 H . 一 2 0 0★ .3.12一 - 3 6 .⋯ t⋯288 口~ll, 十 l l yy 、 ★、 、 、 、 、 、 、 Q 、\ 、 、 、 、\ ’ 立 t~ 一 一 ~ Q N N, E E. ., J 图 4 柴北缘平衡剖面压缩速率图 Th e ba l a n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S c o mpr e s s i o n r a t e s i n t h e n o fl h e r n m 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 、 ⋯ 2 8 8 1 1 7 9 1 1 9 9 ~ 、 、 p 、 、 、 、 、 ,, ’ ~ ,, , ‘ 、 、 ~ . 、 ‘ l★ l _ 、 一 一 ’ 、 、 、 、 图 5 柴北缘 中西部平衡 剖面压缩 率 Fi g . 5 Th e bala n c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n ’ S c o mpr e s s i o n r a t i o s i n t h e n o r t h e r n m 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维普资讯 第4期 王信国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5 9 5 这和沉降史曲线特征相似。具体表现在 时 间上 , 从 中生代到新生代无论 是北东一南西 向测线 的压 缩速率 ,还是北西一南东 向测线 的压缩速率都有 逐渐增 大 的趋势 ;空 间上 ,盆地北 东一南西 向测 线的压缩 速率 具 有西 大东 小 、由西 向东 递 减 的 特点。 2 中生代 ,从侏罗纪到古始新世早期 ,压缩 速率由负值逐渐变为正值 ,表 明该时期柴北缘地 区从拉张应力环境转变为挤压应力环境 。新生代 , 压缩速率的峰值主要分布在 E , 、N 和 Q这 3个时 期。各期峰值 强度 也各 不相 同Q期 强度最 大 , N 期次之 ,E , 期最小 ,这 和图 3中的沉降史特征 相似 。但 由于部分石 油钻井没 有记 录 Q期 的沉积 物厚度,而且 Q期残余厚度差异较大 ,在计算 Q 期沉降量时采用各地 的平均值 ,导致沉 降史 曲线 斜率在 Q期偏小 。 3 柴北缘地 区处于特殊 的区域构造环境 ,东 西两侧分别受鄂拉山走滑断裂 N W 和阿尔金山走 滑断裂 N E 控制 图 1 。该区受北东一南西向挤 压时 ,在北 西一南 东方 向也 会 表现 出压 缩性 质。 而且 ,随着北东一南西 向作 用力 的增 强,这种特 征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 ,北西一南东 向 1 1 7 9 1 1 9 9 测线在 E , 和 N 期也 表现 出较 高的压缩率 和 压缩 速率 。 3 柴北缘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 综合区域地 质构 造背 景和各 个坳 陷沉 降 史、 压缩史 的研究结果,认 为柴北缘 构造演化史可 以 划分为 2个主要的演化阶段。 3 . 1 中生代演化阶段 柴达木盆地 是从印支运动开始 发育的。晚三 叠世末 的印 支运动 ,不仅使 昆仑 山、阿尔金 山、 祁连山进一步隆升 ,还使柴 达木地块相对下 陷而 成为沉积盆地 。 早侏罗世时期 ,柴北缘西部坳陷呈现快速沉降 特征 图 6 ,平衡剖面恢复结果表明北东测线一南 西向测线的压缩率为负值 ,而且绝对值 I UI 西一南 东向的大 图 5 ,说明此时柴北缘 主要受北东一南 西向拉张应力场控制 。这是由于早侏罗世柴达木地 块在纬度上基本保持不变,而华北 与扬子地块 已 结成一 体 向北漂 移,在 柴达 木地块 和华北 地块 阿拉 善 之 间 造 成 北 东一南 西 向 的 拉 张 应 力 场 。同时,由于柴达木地块顺时针旋转 ,造成 北东一南西向拉张应力场强度 由西到东减小。 ● 苫 吕 碍 瑙 世 蛙 世 蜷 东部 坳陷田 中部坳 陷目 西部 坳陷 j 一 . j . d 臼 ⋯. . m.口 Q N N E E. . . K J J J 图 6 柴北缘基底沉降速率 图 F i g . 6 To t a l s ub s i d e nc e r a t e s i n t h e no r t h e rn ma r g i n r e g i o n o f t h e Q a i d a m B a s i n 中侏罗世时期 ,柴北缘 中部坳 陷呈 现快 速沉 降特征 图 6 ,平衡剖 面恢复结 果表明柴北缘仍 处于北东一南西 向拉 张应 力场控制下 图 5 。其 原 因是柴达木地块 与华北地块延 续 了早侏罗世 的 差异运动 ,导致柴北缘整体仍处 于地 壳伸展构造 环境。与此 同时 ,塔里木地块 相对柴达 木地 块大 规模向东迁移 ,造成柴达木地块顺 时针旋转强度 增大 ,使冷湖 、南八 仙地区抬升 ,结束 了柴北缘 西部坳陷早侏 罗统 的沉积。柴北缘 沉降 中心也从 西 向东迁移 ,在鱼卡和大煤沟 等地区沉积 中侏罗 统的大煤沟组 。 晚侏罗世一 白垩纪时期 ,柴北缘 沉 降史 的沉 降速率和平衡剖面的压缩率 以及压缩 速率都较小 , 尤其是 白垩纪几乎为零。这是 由于包括柴达木盆 地在内的整个 中国西北地 区在该期 发生 了一次重 要 的构造环境变化 ,即由早一 中侏 罗世 的伸 展构 造环境转变为挤 压构造环境。构 造环境的转变主 要与中国西北地 区南 、北两侧地 块碰撞 的远距离 效应有关。南侧的拉萨地块与羌 塘地 块和北侧的 华北一蒙古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块 都在晚侏罗世发 生碰撞 。柴达木地块位于这两个 碰撞 带的 中间部 位,所 以在南 、北 两侧 碰撞作用 的影 响下 ,柴北 缘总体处于挤压构造环境 卜 。 3 . 2 新生代演化 阶段 古新世、始新世时期 ,柴北缘 3个坳陷的沉降 速率都较小 图6 ,所恢复的平衡剖面的压缩率 图 5 和压缩速率 图 4 也小。这是由于在晚燕山运动 的宽缓挤压环境下柴北缘 3个坳 陷在侏罗系、白垩 系之 上 普 遍 接 受 了 较 薄 的 古、始 新 统 E 沉积 卜 。 始新世 以来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 , 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直到渐新世才影 响到柴北 缘地区,造成该区在渐新世时期产生较快 的沉 降 维普资讯 5 9 6 现代地质 2 0 0 6正 速率和较大 的压缩率 。上新世是本 区最强烈 的构 造运动时期 ,平衡 剖面的压缩率 图 5 和本 区沉 降史的基底沉 降速率 图 6 达到最大 ,表 明喜山 运动晚期对该 区构 造演化 产生具大影响。上新统 沉积之后 ,柴北缘 盆地构造格架基 本形成。更新 世末的新构造运动使盆地整体 回升 ,彻底结束 了 柴北缘的成盆史。 4 结论 1 对柴北缘各坳陷沉降史 曲线和沉降速率直 方图的系统分析 ,认为该 区构造演化可 以划分 为 中生代 J , 一K 和新生代 E , 以来 两个阶段。两 个阶段性 质差 异较大 前 者具有 伸展 盆地 性质 , 晚侏罗世和 白垩纪是构造反转 期 ;后者具有前 陆 盆地性质。 2 对平衡剖 面压缩率 和压缩速 率的分析认 为在时间上,从 中生代到新生代无论 是北东一 南西向还是北西一南东 向的挤压应力都有逐 渐增 强的趋势;在空间上 ,盆地 北东一南西 向的压缩 强度具有西大东小 、由西 向东递减的特点。 3 在上述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各个坳陷之间 也存在差异 在沉 降史上 ,主要表现为沉 降起始 的时间差异和沉降速率大小在空间分布上 的不同; 在平衡剖面上 ,同样存在压缩 率和压缩速 率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的差异。 4 柴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周缘地块 的 相对运动 以及印度~欧亚板块 碰撞 作用具有密切 的联系。对柴北缘 中、新生 代沉降史 和平衡 剖面 的定量分析 ,可为 印度一欧亚 板块碰撞 、青 藏高 原隆升以及阿尔金断裂运动等 当前 重要的地质研 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进 一步开展该 区的油 气和煤 炭 等资 源研究 及确 定 下步 勘探 方 向奠定 基础 。 参考文献 [ 1 ] 王明儒.柴达木 盆地 中、新生 界含油气 系统演 化 [ J ] .新 疆石油地质 ,2 0 0 3 ,2 4 1 2 4 2 6 . [ 2 ] 杨铭君 ,叶磊 ,申勇胜 ,等.柴达 木盆地 周边 的几 个 金矿 区遥感构造 和地 球物 理 场 特征[ J ] .矿 产 与地 质 ,1 9 9 8, 1 2 5 3 4 2 3 4 7 . [ 3 ] 张承兆.柴达木盆地 煤 炭资源 及其 开发 潜力分 析 [ J ] .中 国煤 田地质 ,1 9 9 7 ,9 2 7 87 9 . [ 4] 金之钧 ,张 明利 ,汤 良杰 ,等.柴 达木 中新生 代盆 地演 化 及其控油气作用 [ J ] .石油 与天 然气地 质 ,2 0 0 4,2 5 6 6 0 36 0 8. [ 5] 汤良杰,金之钧,张明利,等.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演化与油 [ 6] [ 7] [ 8 ] 气成藏阶段 [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0 0 0,2 7 2 3 6 3 9 . 胡受权 ,郭 文平 ,曹运 江 ,等. 柴达木 盆地 北缘 构造 格局 及在中 、新 生 代 的演 化[ J ] . 新 疆 石 油 地 质 ,2 0 0 1 ,2 2 1 1 3一l 6 . 马金龙 ,李凤君,贾 庆军.柴达木 盆地 北部碰撞构造与盆地 改造 变形 [ J ] .石油实验地质 ,2 0 0 2,2 4 4 2 9 1 295 . 胡受权 ,曹 运江 ,黄继 祥 ,等 .柴达 木盆 地侏 罗纪 盆地 原 型及 其形 成 与演 化 探 讨 [ J ] .石 油 实 验 地 质 ,1 9 9 9 ,2 1 3 1 8 91 9 5 . [ 9] 和钟铧 ,刘 招君 ,郭 巍 ,等. 柴达木 北缘 中生 代盆 地 的成 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 [ J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 科学版 , 2 0 0 2.3 2 4 3 3 4 3 3 9 . [ 1 0]夏文 臣,张 宁 ,袁 晓萍 ,等. 柴达 木侏 罗系 的构造 层 序及 前陆盆地 演 化 [ J ] . 石 油 与天 然 气 地 质 ,1 9 9 8 ,1 9 3 l 3 7一l 8 0. [ 1 1 ] 曹国强 ,陈世悦 ,徐凤 银 ,等. 柴达 木盆 地 西部 中一 新生 代沉 积构造 演化 [ J ] . 中国地质 ,2 0 0 5,3 2 1 3 3 4 0 . [ 1 2 ] N ic o l M.J u r a s s i c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 y i n t h e H e b ri d e s , N W S c o tl a n d [ J ] .M a r i n e and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1 9 8 7 , 4 3 2 2 6 2 4 2 . [ 1 3 ]T u r c o t t e D L ,A h e m J L _O n t h e t h e ml al and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 y. o f s e d i m e n t a r y b a s i n s[ J ] .J o u rnal o f G e o p h y s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1 9 7 7.8 2 2 6 3 7 6 23 7 6 6 . [ 1 4 ] Wo o d R J .T h e s u b s i d e n c e h i s t o r y 一 . [ J ] . .o f C o n c o c o We l l 1 5 / 3 0 1 Ce n tr a l No r t h S e a Ea r t h a n d P l a n e t a r y S c i e n c e L e t t e r s, 1 9 8 1 , 5 4 2 3 0 63 1 2 . 『 l 5 ] Y o r a t h C J .S u b s i d e n c e a n d t h e r mal h i s t o ry o f Q u e e n C h a r l o t t e B a s i n [ J ] .C a n a d i a n J o u rnal o f E a r t h S c i e n c e s ,1 9 8 3 ,2 0 1 l 3 5 一l 5 9 . [ 1 6 ] 杜旭东 ,漆家 福 ,陆春生 .沉 降 史反演 的现状 与应 用 [ J ] . 世界地质 ,1 9 9 7 ,1 6 2 2 3 2 7 . [ 1 7 ] 王运所 ,刘 亚洲 ,张孝义 ,等.平衡 剖 面的制 作流 程 及其 地质意义[ J ] . 长安 大学 学 报 地 球 科 学 版 ,2 0 0 3 ,2 5 1 2 83 2 . [ 1 8 ] 张 明 山 ,陈 发 景.平 衡 剖 面技 术 应 用 的条 件 及 实例 分 析 [ J ] .石油地 球物理勘探 ,1 9 9 8 ,3 3 4 5 3 25 4 0 . 【 l 9 ] 毛小平 ,吴 冲龙 ,袁艳斌.地质构造 的物理平衡剖面法 【 j ] .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 9 9 8,2 3 2 1 6 71 7 0 . [ 2 0]岳华 ,张洪波 ,李 仁甫. G e o s e c平衡 剖面技 术在 M盆 地构 造研究 中的应用 [ J ] . 勘探地 球物 理进 展 ,2 0 0 2 ,2 5 2 4 95 2. [ 2 1 ]黄捍东 ,罗群 ,王 春英 ,等. 柴北 缘西 部 中生界剥 蚀 厚度 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 J ] .石油勘探与开发,2 0 0 6 ,3 3 1 4 44 7. [ 2 2 ]牟 中海 ,陈志勇 ,陆廷清 ,等.柴达木盆地北缘 中生界剥蚀 厚 度恢复 [ J ] .石油勘探 与开发 ,2 0 0 0,2 7 1 3 5 3 7 . [ 2 3 ] 吴汉宁 ,刘迟 洋,张小会 ,等.用古地磁 资料 探讨柴达木地 块构造演化 [ J ] .中国科学 D辑 ,1 9 9 7, 2 9 6 91 4 . [ 2 4] 尚尔杰. 柴达 木盆地 北缘 西段 第三 系构造基 本样式 及 石油 地质 意义 [ J ] .现代地质 ,2 0 0 1 ,1 5 4 4 2 1 4 2 4 . [ 2 5]蒋宏忱 ,于炳松 ,王黎栋 ,等.柴 达木盆 地 西部红 狮 凹陷 第 三系下 干柴 沟组 层 序地 层 格 架 [ J ] .现 代 地 质 ,2 0 0 2, 1 6 4 3 8 23 8 8 .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