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2 4卷 第 1期 2 0 0 7 年 O 3月 J o u r n a l 采矿 与安 全工 程 学报 o f M i n i n g S a f e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 2 4 No . 1 M a r c h 20 07 文章编号 1 6 7 3 3 3 6 3 2 0 0 7 0 1 0 0 5 1 0 5 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 许兴亮 ,张 农 ,徐基根 ,魏学松 1 .中国矿业 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 院,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2 .淮北 矿业 集团 朱仙庄煤矿 , 安 徽 淮北2 3 4 1 1 1 摘要 高地 应 力破碎 软 岩巷道 , 由于赋 存条 件 的复 杂性 和影 响 因素 的 多变性 , 使得 该 类 巷道 的 开 挖 与 支护极 为 困难. 基 于该 类巷道 变形的动 态阶段性 特 点 , 针 对性 地提 出该 类软 岩巷 道 支护 的过 程监控分步支护的过程控制方法, 即开巷初期充分发挥 囤岩 自身的承载能力 ; 适时采取 囤岩注浆 加 固, “ 保护与强化” 囤岩力学性能, 提 高囤岩完整性; 最后关键部位加强支护. 借助于新型化 学注 浆材 料 , 成功控 制 了纵跨 十 多岩 层 的朱仙 庄矿 2 5回风 上 山. 关键 词 高地应 力 ;破碎 软 岩 ;动 态 变形 ;过程 监控 ;动 态控制 中图分 类号 TD 3 2 2 文献标 识码 A Pr i nc i p l e a nd Pr a c t i c e o f Pr o c e s s Co nt r o l o v e r So f t Br o ke n Ro a d wa y wi t h Hi gh Gr ou n d St r e s s XU Xi n g l i a n g ,Z HANG No n g ,XU J i g e n ,W EI Xu e - s o n g 1 .S c h o o l o f Mi n i n g a n d Sa f e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Xu z h o u,J i a n g s u 2 2 1 1 1 6 ,Ch i n a ; 2 . Z h u x i a n z h u a n g Co a l M i n e ,Hu a i b e i M i n i n g Gr o u p,H u a i b e i ,An h u i 2 3 4 1 1 1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Du e t o t he c ompl e x i t y o f o c c u r r e nc e c on di t i on a nd t he p ol y t r o py of i nf l u e nc i ng f a c t o r s,t he e xc a v a t i on a n d s upp o r t i ng i n s o f t f a i l ur e r o a dwa y un de r h i g h g r o un d s t r e s s be c o me v e r y d i f f i c ul t . Ba s e d on t he a na l y s e s o f d yn a mi c d e f or ma t i on pr oc e s s of t he s of t f a i l ur e r o a d wa y un de r hi g h gr o un d s t r e s s ,pr o c e s s - mon i t o r i ng s t e pwi s e s u pp or t i ng p r i nc i pl e wa s pu t f or wa r d t o ma i nt a i n t hi s k i nd o f r oa dwa y,t ha t i s 1 ma ki ng f ul l u s e o f t he c a r r y i n g c a pa c i t y o f s u r r ou nd i ng r o c k s,2 t i me l y r e i n f o r c i n g t he s ur r ou nd i ng r o c k by g r ou t i n g t o en ha n c e i t s i n t e g r a l i t y, a n d 3 r e i n f o r c i n g s u p p o r t i n g i n t h o s e k e y p o s i t i o n s . W i t h t h e a i d o f n e w c h e mi c a l g r o u t i n g m a t e r i a l ,t he No . 2 5 a i r r e t ur n r i s e whi c h ve r t i c a l l y c r o s s e s m o r e t ha n t e n l a y e r s o f s t r a t a l oc a t e d i n t he s e c on d l e ve l i s s uc c e s s f ul l y c on t r ol l e d. Ke y wo r ds hi g h gr o un d s t r e s s ;br o ke n s o f t r o c k;dy na mi c de f or m a t i on;p r o c e s s mo ni t or i n g; d yn a mi c c o nt r o l 由于开 采深 度 的增加 和地 应力 的提高 , 以及 多 种地质诱因 地下水、 断层等地 质构造 相互影响 , 煤矿软岩巷道的开挖与维护变得极为 困难. 针对该 类软岩支护难题 , _般采用高密度小 棚距重 型 U 型棚 支护 , 这种 钢 铁化 的被 动 支护方 式不 适 应软 岩 巷道特殊要求 , 在围岩压力作用下 , 巷道剧烈变形 , 常常出现前修后坏 、 多次翻修 的局 面, 极 大降低 了 正常成巷速度 , 打乱 了矿井正常的采掘接替平衡 , 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 结 , 现 已逐 步形成 了软 岩 巷 道 支 护 框 架 如 先柔 后 刚 、 让压、 多次支护 、 主动支护等, 这些已成为软岩 巷 道 的主要 支护 手段 [ 1 ] . 但 现有 的软 岩 巷道 的支 护 收稿 日期 2 0 0 6 0 72 4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6 7 4 0 8 5 作者简 介许兴亮 1 9 7 6 一 , 男 , 山东省泰安市人 , 博 士 , 从 事巷 道矿山压 力及其控制 方面的研究. E - ma i l x u s mf 1 6 3 . t o m T e l 1 3 9 1 3 4 7 6 1 0 0 维普资讯 5 2 采矿 与安全工 程学报 第 2 4卷 理论和技术更多地是仅从支护前的巷道工程地质 条件出发 , 普遍采用静态的观点分析 问题 , 很少从 巷道 变形 的全 过程 出发 , 也 很少 考 虑开挖 后 围岩 对 支护的动态响应 , 因而很多软岩巷道稳定性问题解 决的不够理想. 软岩巷道其各阶段的变形特点及强 度弱化规律是动态变化的, 相应地稳定性控制也需 一 个动 态 响应过 程 , 所 以有 必要 运 用动 态 过程性 原 理 对施 工进 行优 化. 1 巷道工程概况 巷道地压大 、 围岩破碎 、 断层 与构造地质条件复杂 等多种原因, 造成已掘巷道大量喷层开裂, 支架腿 子扭曲、 卡缆断裂、 顶梁尖角变形 , 帮部整体位移变 形 、 底板破裂鼓起等剧烈破坏 , 矿压显现十分强烈. 该 矿实 地 调查 发 现 , 巷 道 底鼓 量 部分 地段 高达 1 3 0 0 mm, 最小 3 0 0 mm, 平 均 6 0 0 mm.Ⅱ5回风 上山巷道主体工程位于断层群 内 见 图 1 , 纵穿十 多个 岩 层 , 层 位 结 构 极 为 复 杂 , 层 理 紊 乱 , 岩 石 破 碎 、 裂隙十分发育 , 属于典型的松软破碎岩层 ; 巷道 周围应力变化剧烈 , 局部地段应力集 中, 以高水平 朱仙庄煤矿南部二水平开拓与延伸巷道 , 由于 应力为主 , 迎头赋存条件变化十分频繁. 岩石名称 厚度, m 综合柱状 岩 性 描 述 砂质泥岩 3 . 8 7 灰色块状,裂隙发育,局部为纲砂岩,含植物化石 黑色,局部夹l 2 层0 . 1 加. 3 i n 的泥岩夹矸。 8 煤 7 .5 上部为块状,半亮型 泥岩 2 . 0 灰黑色 。块状,含植物根茎化石碎片 中、缉 6 .0 I l 灰白色,中缉粒,上部以缉砂岩为主 。水平层理发 粒砂岩 l f l 育。呈条带状,夹薄层泥岩 灰白色、中粒性硬,中厚层状、层面富含黑色 中粒砂岩 9 .0 碳质薄膜。下部含菱铁 子 泥岩 5 .0 灰色块状、裂隙发育,上部含薄层碳质泥岩及植物化 石。下部含铝质及菱铁角子 。局部相变为缉砂岩 铝质泥岩 3 .0 浅灰色。参差状断口,上部较纯。下部含较多菱铁 子 泥岩 4 . 0 上部紫色。下部灰色。含大量菱铁蠲子及少量黄铁矿 l l I 灰至灰碌色,中厚层状。粒度均匀分选较好。 细砂浩 6 .0 l l I l l 含少量植物根茎化石及黑灰色颗粒 糟砂岩 3 .0 灰色块状,含少量植物化石及菱铁矿 中粒砂岩 3 .0 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性硬、泥质胶结,易碎 } t 泥岩 6 . 0 灰色块状。无明显层理 。含少量植物化石。 L 夹薄层纲砂岩 争 粉砂质泥岩 8 .0 深灰色,块状层理不清,含少量云母碎片 I 妻 泥岩 5 . 0 深灰色块状,无明显层理,裂隙发育。层面上含紫红色 糟砂岩 4 .0 灰色块状。局部为泥岩。含少量植物化石 l l l 缉砂岩 8 . 0 l l 灰色块状,有水平层理发育。夹薄层泥岩。 l I l 含少量植物化石 l l 涤白色、中粒,成份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易碎。层 中粒砂岩 6 -0 面含黑色碳化物和少量云母片,局部相变为泥岩 l o 煤 2 .2 灰色碎块状,以亮煤为主,局部含一层0 . 1 .3 m 软岩夹矸 耢砂质泥岩 2 . 0 暗灰色块状。含较多云母及植物化石碎片 l I I I I 灰色缉粒。上部夹潦灰色粉矿岩和泥岩条带。底部呈薄 缉砂岩 1 0 . 0 l l 层条带状。水平层理发育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 l l l l I 1 l l 图 1 二水平 U 5回风上山综 合柱状图 F i g . 1 Co l u mn c h a r t o f a i r r e t u r n r a i s e i n t h e s e c o n d l e v e l 2 软 岩 巷 道 变 形 特 征 坏 了 蒿 蒿 软岩巷道围岩强度弱化和破坏是 围岩变形 的 新分布 , 造成的局部应力集中及围岩协调变形. 掘 根源 , 它具 有 明显 的 阶段性 特征 . 巷初 期 围岩 以卸荷 破坏 为 主 , 强度 的弱化 主要有 两 维普资讯 第 1期 许兴亮等 高地应力破碎 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 个原因 a .应力状态的变化, 由三维 向二维转 化; b .开挖导致的周边应力集 中, 在卸压和主应力调 整过 程 中产生 较大 的 主应力 差 , 逐 渐形 成破 裂 圈. 2 稳定 变形 阶段 , 如 图 2中 Ⅱ 围岩处 于相 对 稳定 的平 衡状 态 , 经 过 一段 时 间 的变 形 积 累 , 支 护 围岩结构的平衡趋于极限状态 , 以塑性变形为主 , 包括岩体 的初始流变变形 、 部分结构调整变形和围 岩 碎胀 变形 . 3 围岩裂 化 阶段 , 如 图 2中 Ⅲ 随着 围岩长 时 强度进一步降低, 周围采掘工程产生 的应力扰动, 直接的采动影响等 因素破坏了第 2阶段 的相对平 衡 , 围岩加 速 变形 , 直 至支护 失效 , 此 阶段 巷道 围岩 变形位移量主要是 由围岩破裂后非连续体沿破裂 面张开 、 转动 、 滑移等所造成 的, 该部分位移量不同 于连续介质以质点方式向巷道内位移 , 它是以岩块 作为基本单位 , 既有岩块 内部质点的相对移动, 又 有岩块 的整体移动. 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巷道 围岩随 其 内部结构和外部约束的变化而消涨 , 针对动压软 岩巷 道 围岩变 形 和破坏 的阶段性 特征 , 采 用动 态监 测 , 分析围岩变形各阶段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变化规 律 , 针对性地采取分阶段加 固补强措施. 0 I一 调整变形 阶段 ; II 一 稳定变形阶段; Ⅲ一 围岩裂化阶段 ; 1 , 2 , 3 一 分别为不同支护刚度承载曲线 图 2 围岩压 力与岩体位移关系 Fi g . 2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h e p r e s s u r e a nd di s pl a c e me nt of t he s u r r ou ndi ng r o c k 3 软岩巷道分 阶段加 固的过程控 制对策 动态过程控制方法 , 即对软岩每一变形 阶段特 点针对性地采用动态支护对策. 3 . 1 第 1阶段 调 动 围岩 自身承载 能 力 在软岩巷道变形的第 1阶段 即开巷初期充分 发挥围岩 自身的承载能力, 采用高强预应力支护体 系, 及时支护暴露围岩体 , 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 避免 岩体的继续松动破坏 ; 并充分利用预应力支护结构 的柔性特点 , 在保证有效支护阻力的条件下高阻让 压 , 使得支护结构与岩体 产生少量位移 , 释放掉部 分能量 , 实现对外层结 构的适应性让压 , 同时能够 在大变形中保持整体稳定性 , 最大限度地调动围岩 自身的承载能力. 根据巷道围岩压力与径 向位移变 化曲线[ 2 ] 图 2 , 可 以看 出直线 2是合理的状态 , 当支护安设完后 , 能与岩体一起 产生少量位移 , 释 放掉部分能量, 同时支护又能足 以保持岩体的平衡 与稳定 , 实现 了让压过程 中的高阻约束, 保持围岩 受 控变 形. 3 . 2 第 2阶段 围岩 注 浆加 固 根据蠕变实验的轨迹[ 3 ] 见图 3 , 斜线 I H 表示 长期蠕变实验 的极限轨迹 , 若 以 E点的应力水平 进行蠕变实验,F点则可 以近似地看成在这一应 力水 平作 用下 , 可能 产 生 的 最 大 应 变量 . 只 要 应力 水平 小 于 G, 岩 石 蠕 变 是 稳 定 的. 从 图 3中 可 以看 出 , 提 高软 岩支 护稳 定 性 必 须 从 两个 方 面着 手 1 全面提高岩体的长期蠕变极 限强度 ; 2 降低 围岩 受载水平 , 改善 围岩应力条 件. 但是一旦巷道工程 确定 后 , 围岩所 处 的大 应 力 环境 也 就 随 之 而 定 , 人 为改善围岩应力场一般效果不明显或经济不可行 , 所以只能从提高岩体强度入手. 图 3 蠕变 与应 力一 应 变全过程 曲线的关 系 Fi g . 3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c r e e p a nd c ompl e t e s t r e s s - s t r a i n p a t h 围岩注浆支护技术可以说是煤巷支护的一次 突破 , 在调动围岩本身承载能力的支护体 系里 , 常 规 锚杆 支护 已不 能适 应极 不稳 定巷 道 支护 的需要 . 巷道围岩滞后注浆是滞后参与巷 道稳定过程的一 种支 护方 法 , 为软弱 破碎 巷道 的治 理提 供 了一个 新 的有力手段[ 4 ] . 根据软岩动压影响下的变形规律及 现场的动态观测 , 评估巷道稳定后的变形速度及围 岩发生一定变形量以后的破裂状态 , 当不能满足长 期稳定时采用滞后注浆技术. 将黏结材料压入宏观 裂 隙, 用浆液封堵 围岩的裂隙, 使趋于恶化 的围岩 条件 得到 加 固 , 同时 强 化 原 锚 喷 支护 , 可 实 现长 期 维护. 注浆后将松散 的围岩胶结成整体 , 提高了岩 体的内聚力和 内摩擦角 , 从而强 化岩体 的力学性 能 ] 见表 1 . 维普资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第 2 4卷 表 1 注浆改善岩体物理力 学性 质效 果 Tab l e 1 I mpr o v e me n t o f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 o c k ma s s b y g r o ut i n g 3 . 3关键 部位 控 制 软岩巷道维护是支护结构 与围岩结构相互作 用的过程 , 其变形与破坏不仅表现为岩石材料的变 形破坏 , 更主要 的表现为整体结 构的变形与失稳 , 其失稳总是先从一个 或几个部位首先发生变形破 坏 , 而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岩土工程失稳[ 6 ] . 软岩结 构力学效应在工程中占主导地位 , 当巷道围岩中存 在薄弱环节时 , 往往成 为巷道破坏 的突破 口. 必须 保持巷道变形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 加强关键部位 支护从而提高变形稳定性. 1 关键部位加强支护与薄弱环节突破之一 帮 、 顶 加强 对于顶板 采用合理的初期支 护强度 , 有利 于 保持顶板结构完整性 , 减缓两帮压力集中. 当顶 板 存在预应力承载结构时 , 该结构不仅能够通过有控 制的变形实现对外层结构 的适应性让压 , 同时能够 在变形中保持整体稳定性. 这种强化结构对垂直应 力在两帮的传递具有均化效应 见 图 4 , 从而使垂 向应力集中程度减缓 , 两帮煤体破坏减弱 , 消除或 大大 减缓 顶板 离层 , 并从 根本 上 控制 巷道 围岩 的最 终 变 形量L 7 I 8 ] . 预应力承薮结普通支护 图 4 不同支护形式对顶板载荷传递模式 的影响 Fi g.4 Lo a d t r an s f e r pa t t e r n of t he r o of s t r at a b y d i f f e r e n t s u p p o r t i n g 对于帮部 当巷道两帮围岩强度低 、 完整性 差 时 , 容易形成围岩变形 的突破 口, 从而诱发巷道的 整体变形破坏. 由于大变形巷道中表层岩体变形较 大 , 造成锚固损伤 , 可靠性急剧降低. 为了提高巷道 两帮的锚固区域宽度和整体强度 , 应适 当增加帮锚 杆长度与锚固长度 , 提高锚固体变形过程 中的强度 及支护可靠性 , 并采用预应力桁架或斜拉锚索梁加 强支护 , 从而确保两帮支护结构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 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深部小变形约束浅部大 变形, 从而实现变形过程中始终具有可靠的支护结 构. 通过高预拉力桁架和短锚索梁来进一步强化顶 板 , 加强顶板 的支护强度与支护刚度 , 改善围岩的 细观应力场 , 形成顶板承载结构 , 提高控制 围岩变 形 的能力 . 2 关键部位之二 底板加固 在巷 道施 工及 变形 调整 过程 中 , 底 板是 最大 的 自由面, 起到释放压力 、 调节变形的作用 , 当帮顶支 护 围岩结 构趋 于稳 定后 , 处 于 自由状 态 的底板将 会 出现 失控 的变 形 , 并 影 响 到 帮部 的稳 定 , 巷 道 无 法 实现长期维护. 因此 , 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对底板开 展有效加固, 并与帮顶形成互相约束 的统一的承载 结构. 反拱结构无疑是最好 的形式 , 通常采用锚 注 加 固底板岩体形成拱形圈或人工预制拱形梁. 复杂 岩体的施工与维护是一个非线性的力学过程, 其稳 定性与支护路径有关, 有必要运用动态规划原理进 行科学 的分析 , 根据岩体及工程特点合理运用支护 技术和施工方法 , 采用动态过程控制方法 , 成功控 制软弱围岩 , 见图 5 . 圈岩变形特点仁 掘进变形初期 围岩变形劣化阶段 需 力 . 支护手段l ’ 一 高强预应力锚带l 注化学浆 网索支护体系 r _ _ , l 强化围岩 图 5围 岩 动 态 过 程 控 制 流 程 F i g . 5 F l o w c h a r t o f d y n a mi c d e s i g n f or s ur r o un di n g r o ck 4注浆加 固 合理的注浆时机选择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是在 巷道开挖后应力的调整和重新分布过程 中发生的, 因而围岩破裂体的围压环境与重分布应 力场密切 相关 。 根据 巷道 围岩 变 形 监 测 , 在 巷 道 围 岩 应 力二 次分布与协调变形 共 同作用 下, 顶板 原生裂 隙张 开 , 次生裂隙得到充分发展 , 此 时提供 了最好注浆 时机, 裂隙等各种弱面的发育为注浆提供了良好的 通 道与 空 间. 新型岩层注浆化学材料 浆液采用 由树脂和催 化剂双组分合成 的新 型高分子 聚亚胺胶脂材 料聚亚胶脂化学浆液马丽散 , 其具有低初始黏度、 高黏合力, 很好的机械性能与渗透性 , 并可以通过 加入一定量的加速剂控制反应速度. 5软岩巷道分 阶段加 固技术 喷锚注分 阶段支护设计 依据分阶段加固过程控制的技术思想 , 就朱仙 维普资讯 第 1 期 许兴亮等 高地应 力破 碎软岩巷道过程控制原理与实践 5 5 庄矿二水平 2 5回风上山, 提出如下支护对策 随巷 道掘进, 支护方式以“ 护” 、 “ 让” 为主 , 允许围岩充分 变形 , 选择喷层和锚杆支护 ; 掘进影响后期 , 围岩剧 烈调整已基本结束, 以“ 支” 、 “ 限” 为主 , 此时锚杆进 入较合理的工作状态 , 与 围岩共 同形成承载结构 , 并对内部围岩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 , 使围岩以尽量 低的速度变形 ; 为防止围岩长时流变、 强度弱化 , 并 保持一定的储备 , 滞后一段时间注浆加 固破裂岩石 锚固圈层 , 以适应应力扰动和采动影 响. 采用关键 部位强化与局部卸压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方案. 据此 优化的分 阶段支护技术概括 为 及时喷层 、 适 时锚 喷 、 滞后 注浆 . 施 工工 艺流 程见 图 6 . 初 喷 l 锚杆镶索支护 I 滞后注浆 I I 局部卸压 l l 反拱加固 l超前疆注浆 ● l 锚 喷 I 架u 型棚 { 滞后注浆 ‘ l 锚 索 强 化 支 护 ● 反拱加固 a 正常地段 b ● 地段 图 6 施工工艺流程 Fi g. 6 Fl o w c h a r t of c on s t r u c t i on t e c h nol o gy 6应用效 果 朱仙庄矿 2 5回风上 山 由于复 喷成形施 工滞 后 , 使得测 点安设滞后 2 0 d , 在 5 4 d的观测 期间 内, 两帮获得有 效数据最大变形量为 1号点 1 7 . 7 mm, 日均变形 0 . 3 2 8 mm. 最小 变形量 为 2号点 9 . 6 mm, 日均变 形 0 . 1 7 8 mI T l 基本 没有 变 形 , 见 图 7 , 巷 道 维护 效果 见 图 8 . 可 见采 用 动 态过 程 控 制 后 基本消除了两帮变形 , 在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地段取 得 了 支护成 功. 2 0 量 1 6 1 2 荟s 辅4 0 1 0 20 3 0 4 0 5 0 6 0 时间, d 图 7 回风上 山变形 曲线 Fi g .7 De f or m a t i o n of ai r r e t ur n r a i s e 一 一 a U型棚支护 b 动态过程控制支护 图 8 巷道维护效果 Fi g. 8 M a i nt a i n i n g e f f e ct of r oa dwa y 7 结 论 . 根据高地应力破碎软岩巷道变形特点 , 针对性 地提出该类软岩巷道动态过程控制对策 , 在巷道变 形的第 1阶段即开巷初期调动围岩 自身承载能力, 采用高强预应力支护体系 , 实现对外层结构的适应 性让压 , 同时能够在大变形 中保持整体稳定性. 第 2阶段采取新 型化学浆液 围岩注浆加 固, “ 保护与 强化” 围岩力学性能 , 提高围岩强度与完整性 , 并随 时监控围岩变形过程 中的薄弱部位, 采用锚索桁架 进行 局部加强 支护 . 该 控制 方 法成 功应 用 于 纵跨 十 多个岩层的朱仙庄 2 5回风上山, 在高地应力破碎软 岩地段很好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 取得支护成功. 参考 文献 [ 1 3 朱维申, 何满潮.复杂条件下围岩稳定性与动态施工 力学 [ 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 1 9 9 5 . [ 2 ] 张勇 , 华 安增.巷道 系统 的动 态稳定 性研 究. 煤炭 学报[ J ] .2 0 0 3 , 2 8 1 2 2 - 2 5 . Z H ANG Yo n g,HUA An - z e n g .S t u d y o f t h e d y n a m i c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u n n e l s y s t e m[ J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o a l S o c i e t y, 2 0 0 3 , 2 8 1 2 2 2 5 . [- 3 3 沈 明 荣.岩 体 力 学 [ M] .上 海 同济 大 学 出版 社 , 1 99 9. [ - 4 3 钱鸣高 , 石平 五. 矿 山压 力与岩层控 制[ M] .徐州 中 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3 . [ 5 3 张农. 巷道滞 后注浆 围岩控制理论 与实践 [ M] .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 , 2 0 0 4 . [ 6 3 彭苏萍 , 孟召平.矿 井工程 地质 理论 与实践 [ M] .北 京 地质 出版社 , 2 0 0 0 . [ 7 3 许 兴亮 .巷道顶 板结 构分析 与预 应 力控制 技术研 究 [ D] .徐 州 中 国矿 业 大 学 能源 与 安 全工 程学 院 , 2 00 4. [ 8 3 张农 ,袁亮.离层 破碎 型煤 巷顶 板 的控制 原 理 [ J ] .采 矿 与 安 全 工 程 学 报 , 2 0 0 6 , 2 3 1 3 4 - 3 8 . ZHANG Non g, YUAN Li a ng. Co nt r ol pr i n c i pl e of s e pa r at i n g a nd br ok e n r o of r oc k s t r a t a i n r o a dway 口] .J o u r n a 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6 , 2 3 1 34 38.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