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7559-2011滚动轴承机床猪猪用圆柱滚子轴承.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GB27559-2011滚动轴承机床猪猪用圆柱滚子轴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B27559-2011滚动轴承机床猪猪用圆柱滚子轴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B27559-2011滚动轴承机床猪猪用圆柱滚子轴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B27559-2011滚动轴承机床猪猪用圆柱滚子轴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2 1 .1 0 0 .2 0 J1 1 a 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 7 5 5 9 2 0 1 1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R o l l i n gb e a r i n g s m C y l i n d r i c a lr o l l e rb e a r i n g sf o rs p i n d l e so fm a c h i n e s 2 0 1 1 - 1 1 - 2 1 发布2 0 1 2 0 6 0 1 实施 宰瞀嬲紫瓣訾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 9 刖昌 G B /T2 7 5 5 9 - - 2 0 1 1 本标准按照G B /T1 .1 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9 8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L Y C 轴承有限公司、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湖 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新哈精密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周琳、邵彦、吴少伟、张利、许明奇。 1 范围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G B /T2 7 5 5 9 - - 2 0 11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 B /T2 8 3 2 0 0 7 或G B /T2 8 5 - - 1 9 9 4 ,公差等级为5 级、4 级、2 级以 及S P 级、U P 级的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以下简称轴承 的结构型式、代号方法、外形尺寸、技术要 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防锈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轴承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 B /T2 7 2 1 9 9 3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 G B /T2 7 4 - - 2 0 0 0 滚动轴承倒角尺寸最大值 G B /T2 8 3 - - 2 0 0 7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 B /Tz 8 5 1 9 9 4 滚动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 B /T3 0 7 .2 2 0 0 5 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 B /T1 1 7 6 1 9 8 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 B /T2 8 2 8 .12 0 0 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 Q 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 B /T4 1 9 9 - - 2 0 0 3 滚动轴承公差定义 G B /T6 9 3 0 - - 2 0 0 2 滚动轴承词汇 G B /T7 8 1 1 - - 2 0 0 7 滚动轴承参数符号 G B /T8 5 9 7 - - 2 0 0 3 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 B /T1 8 2 5 4 - - 2 0 0 2 高碳铬轴承钢 G B /T2 4 6 0 5 - - 2 0 0 9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 B /T2 4 6 1 0 .42 0 0 9 滚动轴承振动测量方法第4 部分具有圆柱孔和圆柱外表面的圆柱滚 子轴承 G B /T2 5 7 6 9 - - 2 0 1 0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J B /T1 2 5 5 - - 2 0 0 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 B /T2 9 7 4 - - 2 0 0 4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J B /T6 6 4 12 0 0 7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 B /T7 0 5 0 - - 2 0 0 5 滚动轴承清洁度评定方法 J B /T7 0 5 1 - - 2 0 0 6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 B /T8 9 2 2 - - 2 0 1 1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振动 速度 技术条件 G B /T2 7 5 5 9 - - 2 01 1 3 术语和定义 G B /T4 1 9 9 - - 2 0 0 3 和G B /T6 9 3 0 - - 2 0 0 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符号 G B /T7 8 1 1 2 0 0 7 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 Ⅲ一D 一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平均外径相互差 d Ⅲ- - d 。口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平均内径相互差 K 。一K m 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内圈径向跳动相互差 K 。d K e 吐组配轴承中单个轴承之间的外圈径向跳动相互差 5 代号方法 G B /T2 7 2 - - 1 9 9 3 和J B /T2 9 7 4 - - 2 0 0 4 规定的代号方法适用于本标准。 6 结构型式和外形尺寸 6 .1 机床主轴用单列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型式和外形尺寸按G B /T2 8 3 - - 2 0 0 7 的规定。 6 .2 机床主轴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型式和外形尺寸按G B /T2 8 5 - - 1 9 9 4 的规定。 7 技术要求 7 .1 材料及热处理 7 .1 .1 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采用符合G B /T1 8 2 5 4 - - 2 0 0 2 规定的真空脱气G C r l 5 钢或与其性能相当 或较其优越的其他轴承钢制造,其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 B /T1 2 5 5 - - 2 0 0 1 的规定,S P 级和U P 级轴承的 热处理质量应符合4 级或2 级轴承的要求。轴承套圈和滚动体均应经过尺寸稳定处理。 7 .1 .2 保持架采用金属保持架或工程塑料保持架。金属保持架的材料应采用符合G B /T1 1 7 6 1 9 8 7 规定的铜合金制造;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材料应采用聚苯硫醚 P P S 、聚醚醚酮 P E E K 等材料或与其性 能相当或较其优越的其他材料制造。 7 .2 公差 7 .2 .1 5 级轴承的公差应符合表1 、表2 的规定。 2 表1 内圈 5 级轴承 G B /T2 7 5 5 9 - - 2 0 1 1 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y 如 d f A 血。直径系列V - 叫j 。S d△日。V _ 。 m m 90 、2 上极限下极限 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 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1 83 0O一6653480 1 2 05 3 05 0O一88645801 2 0 5 5 08 0O一997558O 一1 5 0 6 8 01 2 001 0 1 08569O一2 0 07 1 2 01 8 001 3 1 31 0 7 81 002 5 08 1 8 0 2 5 001 5 1 51 281 01 1O 一3 0 0 1 0 2 5 03 1 501 81 81 491 31 3O 一3 5 01 3 3 1 54 0 0O一2 32 31 81 21 51 5O 一4 0 0 1 5 4 0 05 0 002 72 82 11 41 71 70 4 5 01 7 5 0 06 3 0O一3 33 52 61 82 02 0O 一5 0 02 0 6 3 08 0 004 0 4 53 42 32 53 007 5 03 0 表2 外圈 5 级轴承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V 0 。。 D / △D 。。 直径系列V 0 。。 K 。 S D△已% I T e m 90 、2 上极限下极限 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 刭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3 05 00775478 5 5 08 00997588 6 8 01 2 001 0 1 0851 098 1 2 01 5 001 1 1 1861 11 08 1 5 0 1 8 0 O 一1 31 3l O71 31 08 1 8 0 2 5 0O 一1 51 51 181 51 11 0 与同一轴承内圈 2 5 03 1 5 0 1 81 81 491 81 31 1 的△a 。相同 3 1 54 0 0O一2 02 01 51 02 01 31 3 4 0 05 0 0O 一2 32 31 71 22 31 51 5 5 0 06 3 002 8 2 82 11 42 51 81 8 6 3 08 0 003 53 52 61 83 02 02 0 8 0 0 l0 0 0O 一4 05 02 92 53 53 02 5 10 0 012 5 005 05 53 73 15 04 03 0 3 G B /T2 7 5 5 9 2 0 ” 7 .2 .24 级轴承的公差应符合表3 、表4 的规定。 表3 内圈 4 级轴承 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y 如 d / △d m直径系列V d 。。K 。S d△B 。V l 。 n l m 9 0 、2 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1 83 005542 .5 3 4O 一1 2 02 .5 3 05 0 0 6653440一1 2 0 3 5 08 0O一7753 .54501 5 0 4 8 01 2 0 0 88645502 0 04 1 2 01 8 0Ol O1 0856602 5 0 5 1 8 02 5 001 21 2 968 7 O一3 0 06 2 5 03 1 5O一1 51 51 1887O 一3 5 0 7 3 1 54 0 0O 一1 9 1 9 1 51 01 08O一4 0 08 4 0 05 0 0 0 2 32 31 71 21 09O 一4 5 0 9 5 0 06 3 0O 一2 6 2 62 11 41 21 0O 一5 0 01 0 6 3 08 0 0 03 4 3 42 71 71 51 5O 一7 5 0 1 5 表4 外圈 4 级轴承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V D - 。 D / △D 。。直径系列n hK 。S D△已 V t 。 m m 9 0 ,2 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到 偏差偏差 偏差偏差 3 05 0 06 653542 .5 5 0 8 0 O 一7 7 53 .5543 8 01 2 008864654 1 2 01 5 0O一9975755 1 5 01 8 001 0l O8585 5 1 8 02 5 001 11 1861 077 与同一轴承内圈 2 5 03 1 5O1 31 31 071 18 7 的△一。相同 3 1 54 0 00~1 51 51 181 31 0 8 4 0 05 0 0O 一2 0 2 0 1 51 01 41 09 5 0 06 3 0O 一2 5 2 5 1 91 31 71 21 0 6 3 08 0 0 0 2 82 82 21 42 01 41 2 8 0 010 0 0O一3 53 52 71 82 52 01 5 l0 0 012 5 004 04 03 02 5 3 0 2 5 2 0 7 .2 .32 级轴承的公差应符合表5 、表6 的规定。 4 表5 内圈 2 级轴承 G B /T2 7 5 5 9 2 0 1 1 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d / △d 。。n 。V d 。。K 。S d△8 。V 8 . l n l T i 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1 8 3 0 O一2 .52 .51 .52 .51 .5 O 一1 2 01 .5 3 0 5 0 O一2 .52 .51 .52 .51 .5 0 1 2 01 .5 5 08 0O一4422 .51 .501 5 01 _ 5 8 01 2 00552 .52 .5 2 .5 02 0 02 .5 1 2 01 8 0O 一7 7 3 .52 .52 .5 02 5 02 .5 1 8 02 5 0O一88454 0 3 0 04 2 5 0 3 1 5 O一1 31 l 7 55 0 3 5 06 3 1 54 0 0O一1 61 4855 0 4 0 07 4 0 05 0 002 01 51 055 O 一4 5 08 5 0 06 3 0O一2 31 71 26605 0 01 2 6 3 08 0 003 22 71 56 6 07 5 01 3 表6 外圈 2 级轴承 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D { △D 。。y D 蚰V 加。K 。S o△c 。% m m 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3 05 0O一4422 .51 .5 1 .5 5 08 0044241 .51 .5 8 01 2 00552 .552 .52 .5 1 2 01 5 0055 2 .5 5 2 .5 2 .5 1 5 01 8 00773 .55 2 .5 2 .5 1 8 02 5 008847 4 4 与同一轴承内豳 2 5 03 1 5O一884755 的△一。相同 3 1 5 4 0 0 O一1 01 0587 7 4 0 05 0 001 71 39878 5 0 06 3 0O一2 01 51 0971 0 6 3 0 8 0 0O 一2 51 91 31 17 1 2 8 0 0 10 0 0 O一3 02 51 51 21 01 4 10 0 012 5 0O一3 52 71 81 51 51 5 7 .2 .4S P 级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公差应符合表7 、表8 的规定。 5 G B /T2 7 5 5 9 - - 2 0 1 1 表7 内圈 S P 级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圆柱孔 圆锥孔 a / V j .o , K 。 S d △如V B - m m d ,△如D 4 ,△m K 。△“唧一△血p H 。 上极限 下极限上极限 下极限上极限 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趣过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1 83 00~63上1 003 4O38O 一1 0 0 5 3 0 5 0O ~8 4 1 2 O4 60480 1 2 0 5 5 08 0O~95 1 5 O5 6 O48O 一1 5 0 6 8 01 2 001 05 2 0 0 5 805902 0 07 1 2 01 8 001 3 7 2 5 O7 8061 0O一2 5 08 1 8 02 5 001 5 8 3 0 O 8 1 0 0 81 1O一3 0 01 0 2 5 03 1 501 89 3 509 1 201 01 3O一3 5 01 3 3 1 54 0 002 31 2 4 001 2 1 301 21 504 0 01 S 4 0 05 0 0O 一2 8 1 4 4 501 4 1 5 01 21 804 5 02 5 5 0 06 3 003 51 8 5 0 O1 8 1 7O1 52 005 0 03 0 6 3 0 8 0 0O 一4 0 2 0 6 5O2 0 1 801 5 2 3 0 7 5 03 5 表8 外圈 S P 级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公差值单位为微米 D /m m △D 。,△D 呻F 南,‰ K 。S o d 已 V 凸 上极限下极限上极限下极限 超过到 偏差偏差偏差偏差 3 05 0 07458 5 08 0 O 一9 558 8 01 2 001 0569 1 2 0】5 0O一1 l671 0 1 5 01 8 0O1 3781 0 1 8 02 5 001 581 01 1 2 5 0 3 1 5 0 一1 8 91 11 3 与同一轴承内田的A e 。和y m 相同 3 1 54 0 002 01 01 31 3 4 0 05 0 0O 一2 3 1 21 51 5 5 0 06 3 002 81 41 71 8 6 3 08 0 003 51 82 02 0 8 0 010 0 0O一4 02 02 53 0 10 0 012 5 005 02 53 04 0 7 .2 .5 u P 级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公差应符合表9 、表1 0 的规定。 表9 内圈 1 2 0m m 的轴 承的振动以及轴承的噪声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或与用户协商确定。 7 .8 清洁度 外径D ≤1 8 0m m 的轴承的清洁度应符合J B /T7 0 5 0 - - 2 0 0 5 的要求,S P 级和u P 级轴承应符合 4 级和2 级轴承的要求,外径D 1 8 0m m 的轴承的清洁度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或与用户协商确定。 7 .9 外观质量 7 .9 .1 轴承各个零件不应有裂纹,表面不应有碰伤。 7 .9 .2 所有表面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锈、腐蚀。 7 .9 .3 轴承非工作表面不应有不经酸洗即可见的烧伤。 7 .9 .4 标志的字迹应清晰可认。 7 .1 0 其他 对轴承有其他要求时,可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G B /T2 7 5 5 9 - - 2 01 1 8 检测方法 8 .1 公差的测量 轴承尺寸公差及旋转精度的测量按G B /T3 0 7 .2 2 0 0 5 的规定。 8 .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轴承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按J B /T7 0 5 1 - - 2 0 0 6 的规定。 8 .3 径向游隙的测量 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按G B /T2 5 7 6 9 - - 2 0 1 0 的规定。 8 .4 残磁的测量 轴承残磁的测量按J B /T6 6 4 1 - - 2 0 0 7 的规定。 8 .5 振动的测量 轴承振动的测量按G B /T2 4 6 1 0 .4 2 0 0 9 的规定。 8 .6 清洁度的测试 轴承清洁度的测试按J B /T7 0 5 0 - - 2 0 0 5 的规定。 8 .7 外观质量的检查 轴承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9 检验规则 9 .1 出广检验 轴承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时,轴承的公差、游隙、残磁和 外观质量应i 0 0 %进行检验;轴承的表面粗糙度、倒角尺寸、振动的抽样按G B /T2 8 2 8 .1 2 0 0 3 的规定, 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使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检验项目的接收质量限A Q L 值均为1 .0 。 9 .2 验收检验 验收检验的抽样方案、验收项目、接收质量限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1 0 标志 1 0 .1 轴承除了按G B /T2 4 6 0 5 - - 2 0 0 9 的规定进行标志外,还应在轴承内、外圈端面上分别标出径向跳 动K 。、K 。的最大值点,标志符号为“* ”。 1 0 .2S P 级和U P 级轴承的代号中可不标志C A 游隙组代号;若选用其他组别的径向游隙时,轴承代 号中应标出游隙组别代号。 1 1 防锈包装 G B /T2 7 5 5 9 - - 2 01 1 1 1 .1 经检验合格的轴承产品应出具合格证,并应在合格证上填写下列项目的测值△m 、△∞、 K 。、K 。。 1 1 .2 合格产品经清洗、防锈后应单个进行包装,组配轴承应成组进行内包装并放入同一包装盒内,其 他有关轴承防锈、包装的要求按G B /T8 5 9 7 - - 2 0 0 3 的规定进行。如订户需要,经双方协议,轴承可采用 其他包装方式。 G B /T2 7 5 5 9 - - 2 0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内圈工作表面粗糙度 轴承装入主轴后如需配磨,内圈滚道工作表面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A .1 的规定。 表A .1 内圈工作裹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轴承公称直径/r a m 超过1 8 3 08 01 8 03 1 55 0 0 表面名称轴承公差等级到3 0 8 01 8 03 1 55 0 08 0 0 R a 5 0 .0 80 .10 .1 2 50 .1 6O .2 O .4 滚道4 或S P 0 .0 6 30 .0 80 .10 .1 2 50 .1 60 .2 2 或U P 0 .0 50 .0 6 3O .0 8O .10 .1 2 50 .1 6 1 4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