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_李明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稿日期2020-01-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51904001, 51674001, 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编号 201904a07020044, 201904a07020054。 作者简介李明阳 (1985) , 男, 讲师。通讯作者胡义明 (1964, 男, 教授。 总第 528 期 2020 年第 6 期 金属矿山 METAL MINE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 李明阳 1, 2, 3 廉德 1 李昊 1 陈汪兴 4 胡义明 1 高翔鹏 1 童雄 31 (1.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安徽 马鞍山243032; 2.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 马鞍山 243002; 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 4.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89) 摘要通过对-37 μm、 37~44 μm、 44~74 μm 3个粒级绿泥石进行X射线衍射 (XRD) 分析、 单矿物浮选试验、 捕收剂吸附规律研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研究了绿泥石晶体的各向异性及与可浮性的关系。XRD分析结果显示, 随着绿泥石粒度降低, 平行解理面的含量持续升高, 层间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3个粒级绿泥石可 浮性顺序为中间粒级 (37~44 μm) >细粒级 (-37 μm) >粗粒级 (44~74 μm) 。捕收剂吸附规律检测和分子动力学模 拟结果显示 十二胺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绿泥石粒级减小而降低, 而吸附量随绿泥石粒度减小而升高; 十二 胺主要通过亲固基氨基吸附在绿泥石 (001) 面, 十二胺分子碳链主要沿绿泥石 (001) 面法线方向分布; 与绿泥石 (001) 面相比,(100) 面含有大量正电性金属离子, 减弱了十二胺与绿泥石 (100) 的静电吸附作用, 十二胺在绿泥石 (100) 面的吸附靶向度不高, 为非有效吸附; 绿泥石 (001) 面对十二胺的吸附强度大于 (100) 面。绿泥石晶体的各向 异性表现明显,(001) 面含量升高对绿泥石浮选有利, 在阳离子捕收剂体系中, 通过选择性磨矿, 提高绿泥石层间解 离效率是改善绿泥石选矿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绿泥石各向异性粒级十二胺吸附法线方向靶向度 中图分类号TD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250 (2020) -06-056-06 DOI10.19614/ki.jsks.202006008 Research on Anisotropy of Chlorit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loatability Li Mingyang1, 2, 3Lian De1Li Hao1Chen Wangxing4Hu Yiming1Gao Xiangpeng1Tong Xiong32 (1.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Resourc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32,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urgical Emission Reduction Resources Recycl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243002 Maanshan, China; 3. Faculty of L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China; 4. School of Metallurg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isotropy of chlorite and its floatability was studied via X-ray diffraction (XRD)analysis,single mineral flotation,adsorption law of collector,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ree size frac⁃ tion of chlorite(-37 μm,37~44 μm,44~74 μm) . The XRD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parallel cleavage plane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size fraction decrease,and interlamellar cleavage plane liberated preferentially. The flot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oatability order was medium size fraction(37-44 μm) fine size fraction(-37 μm) coarse size fraction(44-74 μm) . The adsorption law of dodecylamine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adsorption density of dodecylamine on chlorite surface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ize fraction,while the adsorp⁃ tion amount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ize fraction,and dodecylamine mostly adsorbed on chlorite(001)surface along the normal direction. Compared with(001)surface of chlorite,there are massive positive metal ions on(100)surface, which weaken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effect of dodecylamine on(100)surface,resulting in the lower adsorption target degree of dodecylamine on chlorite(100)surface(ineffective adsorption)and the higher adsorption strength of dodecylam⁃ ine on(001)surface than that of(100)surface. Chlorite shows anisotropy obviously and the increase of(001)surface con⁃ tent is favorable for chlorite flotation. Increasing the dissociation of interlayer efficiency via selective grinding is the key point of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chlorite flotation. KeywordsChlorite, Anisotropy, Size fraction, Dodecylamine, Adsorption, Normal direction, Target degree Series No. 528 June 2020 56 ChaoXing 层状硅酸盐矿物是地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矿物种 类, 其成分复杂、 种类繁多, 包括滑石、 云母、 高岭石、 绿 泥石等 [1, 2]。绿泥石是一种典型的TOT-O型层状含 铁/镁硅酸盐, 多是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等矿物蚀变 的产物 [3]。绿泥石颜色由于含铁量的不同而变化, 随 含铁量增加, 颜色从灰白色、 淡黄色逐渐转变为绿 色、 绿黑色, 有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 参差状断口, 莫 氏硬度为2~3, 密度2.6~3.3 g/cm3[4, 5]。 在选矿领域, 绿泥石是多种矿物的伴生脉石矿 物, 如氧化铁矿、 硫化铜镍矿。由于绿泥石本身具有 磁性, 在氧化铁矿磁选时, 常与铁矿一起进入到磁选 精矿中, 而在浮选作业中, 绿泥石容易被淀粉抑制进 入到浮选精矿中, 造成精矿铁品位偏低 [6]。硫化铜镍 矿石浮选时, 绿泥石容易上浮进入精矿, 造成精矿中 的MgO含量超标 [7]。 同类型矿物的晶体沿着晶格的不同结晶方向和 解理方向解离时, 晶体表面化学性质存在差异, 这种 差异性称为矿物晶体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各向异 性 [8]。本文从不同粒级绿泥石可浮性差异出发, 研究 了层状硅酸盐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 研究内容可更 加深入地了解层状硅酸盐矿物绿泥石与浮选药剂的 作用机理, 从而为浮选药剂研制和选择性磨矿方案 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矿样和药剂 1. 1矿样的制备 试验所用绿泥石来自太钢袁家村铁矿, 将来样 用锤子锤碎后挑选出高纯矿样, 使用2 mm筛子进行 筛分, -2 mm粒级使用瓷球磨磨矿后, 分别湿筛出- 37 μm、 37~44 μm、 44~74 μm 粒级样品, 用试样袋装 好备用。 1. 2试验药剂 试验中所用HCl、 NaOH、 十二胺、 曙红Y、 36乙 酸均为分析纯, 均购自上海泰坦科技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 2. 1XRD检测 XRD检测在D8ADVANCE XRD分析仪 (布鲁克, 德国) 上完成, 以Cu Kα1为射线源 (40 kV/30 mA) , 扫 描范围为5~90, 扫描步幅1/s, 待衍射图谱生成后 使用MDI jade 5软件标出较明显峰, 找出对应矿物及 d值, 并标出峰对应的晶面指数, 算出峰面积与峰面 积所占比例。 2. 2单矿物浮选试验 浮选试验在浮选槽容积为50 mL的XFG-Ⅱ型挂 槽式浮选机中完成。每次试验称取矿物样品2 g置于 浮选槽内, 加入适量纯水 (控制总水量在50 mL) , 控 制浮选机主轴转速为1 400 r/min, 搅拌1 min后加入 十二胺, 再搅拌3 min, 充气并浮选刮泡3 min。将所 得泡沫产品与槽内产品分别过滤、 烘干、 称重, 计算 矿物的浮选回收率。 2. 3比表面积测量试验 比表面积测量试验在数显勃式透气比表面积测 定仪 (无锡建仪, SBT-127) 中完成, 比表面积测定采 用GB 8074-87标准。 2. 4吸附量试验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北京普析, TU-1901) , 基 于曙红Y在pH4.3盐酸-乙酸缓冲溶液中与十二胺 发生褪色反应且褪色的程度与溶液中十二胺的浓度 成反比原理, 以曙红Y为显色剂, 在517 nm最大特征 峰处考察十二胺浓度。 在与浮选试验相同的条件下取1 g绿泥石于50 mL烧杯中, 加入适量纯水 (控制总水量在25 mL) , 磁 力搅拌1 min, 加入一定量十二胺溶液, 搅拌3 min, 取 上层清液放入离心管中, 离心15~20 min后制成待测 液。测量前取10 mL待测液放入25 mL的容量瓶中, 加入0.5 mL的110-3mol/L曙红Y溶液, 以及2.5 mL 的pH4.3的盐酸-乙酸缓冲液, 加纯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并待其显色25 min后, 移入石英比色皿, 以波长 为517 nm为特征峰, 以纯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吸 附量和吸附密度计算公式分别如式 (1) 和式 (2) 所 示。 Γ量 c0- c V m 10-3,(1) Γ密度 c0- c V n 10-3,(2) 式中 Γ量表示吸附量, mg/g; c0为捕收剂初始浓度, mg/L; c为残余药剂浓度, mg/L; V为加入溶液的体积, mL; m为加入矿物的质量, g; n为绿泥石的比表面积, m2/g。 2. 5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 模拟计算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Forcite plus 模块完成, 在原始晶胞优化的基础上, 对绿泥石 (001) 面和 (100) 面吸附构型进行优化, 然后将基底 固定并构建超晶胞 (真空层高度3 nm) , 向真空层中 加入4个十二胺离子, 并进行动力学计算; 计算过程 详细参数 Pcff 力场, NVT 系综(T298 K, P101.3 Pa) , Nose法控制温度, 计算步长1 fs, 体系平衡时间 为1 ns, Ewald和Atom based方法以长程静电作用和 范德华作用计算 [9-12]。 2020年第6期李明阳等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 57 ChaoXing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 1XRD试验 图1为3种不同粒级绿泥石的X衍射图谱及晶面 信息, 可以看出, 绿泥石样品中仅含有少量石英杂 质, 纯度较高。可以看出, 随着绿泥石粒度减小, 平 行解理面 (001) 面、(002) 面、(003) 面和 (004) 面的峰 值增加, 说明其晶面含量增大, 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随着绿泥石粒度减小, 平行解理面 (001) 面、(002) 面、(003) 面和 (004) 面的含量比例不 断增加, 而 (201) 面、 (132) 面和 (133) 面的含量比例 呈不断下降趋势。这说明, 在磨矿过程中, 绿泥石以 范德华力结合的层间解理面优先解离, 这符合层状 硅酸盐矿物的特性。 3. 2单矿物浮选试验 图 2 为 37~44 μm 粒级绿泥石在十二胺浓度 60 mg/L时, 不同pH值条件下的可浮性。 从图2可以看出, 绿泥石的可浮性随矿浆pH值 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回收率由pH6时 的 61.4 先升高至 pH8 时的 71.1, 继续升高 pH 值, 绿泥石可浮性开始下降, 当pH14时, 回收率仅 为39.1。因此, 当矿浆pH值在8左右时, 其浮选效 果最好。这主要是因为十二胺主要以静电吸附作用 于绿泥石表面, 虽然绿泥石表面电位随pH值升高而 持续降低, 有利于十二胺吸附, 但在碱性条件下十二 胺在溶液中会生成沉淀, 有效浓度降低, 从而造成绿 泥石在碱性条件下可浮性下降。 控制矿浆pH8, 考察十二胺浓度对绿泥石可浮 性的影响, 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 绿泥石回收率随十二胺浓度增大呈 缓慢升高趋势, 当十二胺浓度为24 mg/L时, 绿泥石 回收率仅为42.5, 当十二胺浓度为72 mg/L时, 其浮 选回收率为80.5, 继续增大十二胺浓度, 绿泥石可 浮性变化不明显。可见, 绿泥石最适宜的浮选十二 胺浓度为72 mg/L。 为研究不同粒级绿泥石的可浮性, 控制矿浆pH 8左右, 考察了-37 μm、 37~44 μm、 44~74 μm不同粒 级绿泥石在不同十二胺浓度条件下的浮游特性, 结 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 3个粒级绿泥石的可浮性均随 十二胺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在相同十二胺浓度条件 下, 中间粒级 (37~44 μm) 绿泥石的可浮性最好, 细粒 金属矿山2020年第6期总第528期 58 ChaoXing 级 (-37 μm) 绿泥石的可浮性次之, 而粗粒级 (44~74 μm) 绿泥石的可浮性最差。可见, 合适的磨矿细度对 绿泥石可浮性有较大影响。由于绿泥石属层状硅酸 盐矿物, 磨矿时颗粒主要沿层间破裂解离, 各向异性 表现明显, 中间粒级可浮性最好, 这可能是因为粗粒 级浮选所需附着力大, 而细粒级易泥化, 无差别浮选 现象严重造成的。 3. 3捕收剂吸附试验 首先对不同粒级绿泥石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 量, 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 绿泥石的比表面积 随粒度降低呈现增大趋势。 基于对不同粒级绿泥石比表面积的测量, 利用 浓度差值法及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考察了pH8条 件下, 不同浓度十二胺在不同粒级绿泥石表面的吸 附密度与吸附量, 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 十二胺在不同粒级绿泥石表面 的吸附密度均随十二胺浓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大趋 势, 总体而言, 绿泥石粒级越小, 十二胺的吸附密度 越低, 由各粒级绿泥石比表面积可知, 绿泥石颗粒越 小, 其比表面积越大, 由于试验中十二胺为不饱和吸 附状态, 因此十二胺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粒 级降低呈反相关关系; 十二胺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 量也随十二胺浓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增大趋势, 但相 同条件下十二胺在各粒级绿泥石表面的吸附量与吸 附密度随十二胺浓度升高的变化规律相反, 这主要 是因为, 绿泥石粒级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表面能越 高, 对十二胺的吸附能力越强造成的。与各粒级绿 泥石可浮性规律做比较可以发现, 十二胺吸附量最 大的-37 μm粒级绿泥石, 其可浮性低于37~44 μm粒 级, 这是由于-37 μm粒级绿泥石表面十二胺的吸附 密度小于37~44 μm粒级造成的; 而44~74 μm粒级绿 泥石表面十二胺吸附密度大于37~44 μm粒级, 但其 可浮性却低于37~44 μm粒级绿泥石, 这可能是因为 44~74 μm比表面积小, 虽然表面的十二胺吸附密度 最高, 但吸附量最低, 且粗粒级上浮所需附着力大造 成的; 可见, 对于矿物可浮性, 不能通过单一的捕收 剂吸附量或吸附密度来解释。 3. 4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 图6为十二胺在绿泥石 (001) 和面 (100) 面上的 吸附平衡结构。 从图6 (a) 可以看出, 十二胺分子之间由于碳链 疏水聚合而相互聚拢的同时较紧密吸附在绿泥石表 面, 且多数亲固基团朝向吸附界面, 说明绿泥石的 (001) 面对十二胺表现为较强的吸附作用。与图 6 (a) 不同, 十二胺在绿泥石 (100) 面上的吸附较松散, 部分十二胺分子甚至未发生吸附; 说明绿泥石 (100) 面对十二胺的吸附作用较 (001) 面弱, 这主要是因为 绿泥石 (100) 面含有大量正电性金属离子, 减弱了十 2020年第6期李明阳等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 59 ChaoXing 二胺与绿泥石 (100) 面的静电吸附作用造成的。 在研究十二胺吸附构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十 二胺在绿泥石 (001) 面和 (100) 面法线方向分布情况 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 (a) 可知, 十二胺分子中的氨基氮原子与 绿泥石 (001) 面距离最近, 为0.56 nm, 说明十二胺主 要通过亲固基氨基吸附在绿泥石表面; 十二胺分子 碳链主要分布在距 (001) 面0.75 nm至1.5 nm范围, 且 分布比较均匀, 说明十二胺分子碳链主要沿绿泥石 (001) 面法线方向分布。图7 (b) 可以看出, 十二胺主 要分布在距绿泥石 (100) 面0.55 nm和2.58 nm处, 且 原子分布集中度较高, 说明十二胺在绿泥石 (100) 面 的吸附靶向度不高, 为非有效吸附。 随着绿泥石粒级降低, (001) 面含量增加, 说明 绿泥石的层间解理面 (001) 面在磨矿过程中优先解 离, 由于十二胺在 (001) 面的吸附强度大于其他解理 面, 使得十二胺吸附量和绿泥石可浮性均在一定程 度上随绿泥石粒度减小而升高。可见, 绿泥石晶体 的各向异性表现明显,(001) 面含量升高对绿泥石浮 选有利, 在阳离子捕收剂体系中, 通过选择性磨矿, 提高绿泥石层间解离效率是改善绿泥石选矿效果的 关键。 4结论 (1) 绿泥石在磨矿过程中主要沿以范德华力结合 的层间解理面解离, 随着绿泥石粒级降低, 平行解理 面的含量持续升高, 层间解理面优先解离, 符合层状 硅酸盐矿物性质。 (2) 绿泥石的可浮性随十二胺浓度的增大而升 高, 3 个粒级绿泥石可浮性顺序为中间粒级 (37~44 μm) >细粒级 (-37 μm) >粗粒级 (44~74 μm) 。十二胺 在绿泥石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绿泥石粒级减小而降 低, 而吸附量随绿泥石粒级减小而升高, 十二胺主要 通过亲固基氨基吸附在绿泥石 (001) 面, 与绿泥石 (001) 面相比,(100) 面含有大量正电性金属离子, 减 弱了十二胺与绿泥石 (100) 面的静电吸附, 绿泥石 (001) 面对十二胺的吸附强度大于 (100) 面。绿泥石 晶体的各向异性表现明显,(001) 面含量升高对绿泥 石浮选有利, 在阳离子捕收剂体系中, 通过选择性磨 矿, 提高绿泥石层间解离效率是改善绿泥石选矿效 果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Chelgani S C,Hart B. TOF-SIMS studies of surface chemistry of minerals subjected to flotation separation A review[J] . Minerals Engineering, 2014, 57 1-11. Serratosa J M.Surface Properties of Fibrous Clay Minerals(Palygor⁃ skite and Sepiolite) [M] .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 Elsevier, 1979, 27 99-109. 孙传尧, 印万忠. 关于硅酸盐矿物的可浮性与其晶体结构及表 面特性关系的研究 [J] . 矿冶, 1998, 7 (3) 22-28. Sun Chuanyao,Yin Wanzhong. Research on relation between float⁃ ability of silicate minerals with their cryst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J] . Mining Metallurgy, 1998, 7 (3) 22-28. 范敦城,倪文,李瑾,等. 铁尾矿再选粗精矿深度还原含 铁硅酸盐矿物的生成与还原 [J] .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6) 1973-1981. Fan Duncheng,Ni Wen,Li Jin,et al. Generation and reduction mechanism of silicate minerals containing iron in deep reduction of rough concentrate from iron tailings[J]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6) 1973-1981. 冯博,朱贤文,王金庆,等. 高分子抑制剂在绿泥石浮选中 的双重作用 [J] . 矿物学报, 2016, 36 (1) 115-118. Feng Bo, Zhu Xianwen, Wang Jinqing, et al. The dual role of poly⁃ meric depressant in chlorite flotation[J] . Acta Mineralogica Sini⁃ ca, 2016, 36 (1) 115-118. 陈泽, 李明阳, 胡义明, 等. Cu (II) /Ni (II) 离子对镜铁矿和绿 泥石浮选的活化作用及机理 [J] . 硅酸盐通报, 2020, 39 (3) 213- 218. Chen Ze,Li Mingyang,Hu Yiming,et al. Activa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u (II) /Ni (II)ions on specularite and chlorite flota⁃ tion[J] .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2020,39(3) 213-218. Chen G,Grano S,Sobieraj S,et al. The 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1] [2] [3] [4] [5] [6] [7] 金属矿山2020年第6期总第528期 60 ChaoXing conditioning on the flotation of a nickel ore,part 2 Mechanisms [J] . Minerals Engineering, 1999, 12 (11) 1359-1373. Zhang C,Li L,Yuan Z,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derite and hematite from DFT calculation[J] . Minerals Engineering, 2020, 146 106-107. Guo C Y,Montgomery P B,Wheeler L T. Force field comparisons of the heat capacity of carbon nanotubes[J] . Molecular Simula⁃ tion, Taylor Francis, 2006, 32 (10/11) 839-848. Svrd M,Rasmuson C. Force fields and point charges for crystal structure modeling[J]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 search, 2009, 48 (6) 2899-2912. Wells B A,Chaffee A L. Ewald summation for molecular simula⁃ tions[J] . 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2015,11 (8) 3684-3695. Dinpajooh M,Keasler S J,Truhlar D G,et al. Assessing group- based cutoffs and the ewald for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in clusters and in saturated,superheated,and supersaturated vapor phases of dipolar molecules[J] . Theoretical Chemistry Accounts, 2011, 130 (1) 83-93. [8] [9] [10] [11] [12] 2020年第6期李明阳等 绿泥石晶体各向异性及与其可浮性关系研究 61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