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46 卷 第 3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6 No.3 2018 年 6 月 COAL GEOLOGY coalbed methaneCBM; development; layout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 高瓦斯、 瓦斯突出矿井多, 煤层气抽采一直是煤矿区工作的重心所在。众所周 知,煤矿区煤层气抽采兼有资源、安全、环保等综合 效益。 长久以来, 煤矿区煤层气抽采主要通过井下抽 采和地面开发两种方式, 一种为主或两种兼存。 由于 井下瓦斯抽采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安全隐患, 地面开 发被认为是煤层气开发和煤矿瓦斯事故治理的最佳 途径[1-2]。煤层气地面开发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活动, 其开发活动已基本遍布全国, 并初步形成了几 个成功的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示范区[3]。 不同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我国煤矿区地面煤 层气开发在全国煤层气开发数量中占据比较大的比 例,在某种程度上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达到了协调 化[4-7]。然而,随着近年来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活动逐 渐由煤矿远景规划区转入近期开采区,以及煤炭井下 开采活动进入之前煤层气地面开发区域,煤层气开发 ChaoXing 60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6 卷 与煤炭开采相互影响的不利因素日益彰显突出,例如 井下采煤遇到煤层气井时的安全开采问题、煤层气井 的稳定性问题等。可以看出,煤层气地面开发与井下 煤炭开采在保持一定距离之前,能实现互相促进、协 调开采的效果,在近距离接触时则存在互相影响、互 相破坏的问题。笔者在分析二者相互负面影响的基础 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为我国煤矿区煤层 气开发、煤炭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1 地面煤层气开发对煤炭安全开采的影响 煤层气地面开发井多数采用套管射孔、水力压 裂方式,完钻位置一般位于煤层之下至少 50 m,煤 层中存有套管、水泥环和大量的支撑剂支撑剂常见 为石英砂。此外,水力压裂改造煤层时,压裂裂缝 很可能会穿过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导致顶板和底板 破裂。总结认为,地面煤层气井对煤炭回采的影响 主要包括 4 个方面a. 煤层中套管和水泥环、支撑 剂对采煤机械的损害;b. 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引发 火灾等灾害;c. 石英砂支撑剂对煤质的影响;d. 压 裂对煤层顶板和底板破裂增加的矿井管理风险。 1.1 套管和水泥环、支撑剂对采煤机械的损害 水力压裂改造措施是国内外煤层气井增产的主 要手段。在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几乎所有 产气量 1 000 m3/d 以上的煤层气井都采用了水力压 裂改造方式,这样势必在煤层中留存了套管和水泥 环等外来物质。 目前煤层气井使用的套管主要是 N80 或 J55 无 缝钢管,其机械强度和韧性远高于煤炭表 1。然而 目前国内采煤机械选材和性能参数设计一般按照煤 炭的强度,对钢质套管的切削能力相对较弱。当采 煤机械遇到煤层气井套管时,会导致扭矩增大,影 响采煤工作效率,严重时可能损坏采煤机械。 表 1 煤层气井常用套管、水泥环和煤炭强度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monly used casing, cement sheath and coal strength of CBM well 材料 规格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N80套管外径壁厚[8] Ф139.7 mm7.72 mm 53.37 15.48 J55套管外径壁厚 [8] Ф139.7 mm7.72 mm 36.68 10.18 凝结水泥环[9-10] G 级 17.3 1.44* 煤[11] 11.45 0.35 注*水泥抗拉强度等于其抗压强度的 1/12[8]。 煤层气固井一般选择 G 级水泥并添加一定比例 添加剂,水泥环的强度虽然比钢套管小,但相对煤 层来说也难以切割表 1, 因此也存在采煤机械快速 磨损、甚至损坏的问题。此外,水泥环被破坏时, 可能会引发地层间水体沟通,对煤炭开采也存在一 定安全影响。 1.2 金属碰撞问题 随着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采煤过 程中石块与金属、煤与金属、金属与金属间摩擦、 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也越来越多,引燃瓦斯爆炸的事 故时有发生。有效控制采煤作业中火花的产生,始 终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地面煤 层气井留存在煤层中的金属套管,无疑增加了金属 碰撞的几率和产生火花的可能,为煤矿生产增添了 不安全因素。 1.3 压裂砂对煤质的影响 压裂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每米煤层加石英砂的 量高于 5 m3,包括粗砂、中砂、细砂或粉砂。煤层 压裂后,通常会在煤层内产生复杂的裂缝包括多条 分支裂缝和水平缝,极容易在井筒附近形成大量的 砂子堆积[12]。 当含大量石英砂的煤炭进入洗煤场时, 不仅会影响煤炭洗选的效率,造成洗选困难,一定 程度上也降低了煤炭质量。 1.4 压裂对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破坏 煤层气地面开发井压裂施工后通常生成垂直 缝,裂缝不仅仅局限于在煤层中延伸,多数情况下 会将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岩层压开[13-14]。目前,中国 的采煤方法大部分为综采放顶技术,开采煤炭时顶 底板按一定的规律破断、垮落;当煤层气井压裂造 成煤层顶底板破裂后,这种周期性的、有规律的岩 层破断、垮落被打乱,造成岩石无规律垮落,增加 了煤炭开采的顶板维护管理难度。 2 煤炭开采对煤层气井的影响 煤炭开采过程中利用地面煤层气井作为抽采通 道, 则必须考虑煤炭回采对井筒完整性和可靠性的破 坏。 煤炭采出导致上覆岩层失去支撑, 放顶后开始垮 落。岩层破断理论研究表明,岩层强度不同,其破断 时间也不同, 致使不同层位岩石破断、 垮落或下沉的 不同步,并在很多位置形成离层现象[12]图 1。 ChaoXing 第 3 期 韩保山 基于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采的地面煤层气布井理论探讨 61 图 1 煤炭开采过程中岩层破断前离层现象示意图[12] Fig.1 Schematic separated layer before ation fracture during coal mining 地面煤层气井筒采用固井等手段固定在各层岩 石上,当岩层不同步下沉时,套管不同部位受到不同 大小的垂直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套管的强度及套管 与地层的固结强度时,就会发生套管拉断现象,严重 时导致全部固井段水泥环与套管或水泥环与岩层发生 串动现象,致使整个井筒固井全部失效图 2。 图 2 岩层不同步破断对煤层气井筒破坏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estruction of CBM wellbore by out-sync fracture of ation 当岩层发生垂向移动时,岩石的弹性和延展性 使得岩石在下沉时拉伸或延长变形。由于各层岩石 力学性质存在差异,岩层发生水平位移或旋转;并 且由于各岩层间黏结强度较弱,导致不同岩层间产 生错动。最终对煤层气井筒产生挤压和剪切应力, 套管被挤毁,内部通道封闭,流体通过受阻;严重 时直接造成套管错断,套管被彻底破坏图 3。 图 3 岩层错位破断对井筒破坏示意图 Fig.3 Schematic destruction of wellbore by dislocation fracture of ation 3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布井方法 针对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炭开采存在相 互不利影响的问题,煤层气开发工作者提出了很多 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为解决金属套管对 采煤机械的破坏以及可能产生火花引发灾害等问 题, 煤层气井筒采用了玻璃钢套管或裸眼完井方式, 有的则在作业后期取出回收套管;为解决压裂工艺 和支撑剂石英砂对采煤的影响,采用多分支水平井 方式进行储层改造;为避免采煤过程中对煤层气井 套管的拉断等破坏问题,在井筒某一层段采用无固 井筛管完井等方式。但客观分析,这些措施仅能解 决某一环节或某一过程的问题,不仅不能从根本上 消除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相互影响中的负效应问 题,而且由于煤层气开发工程是一个前后衔接性比 较强的系统工程,这些方法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 层气的整体开发效果。 可以看出,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羁绊”太 多,严重影响了煤层气开发进程和强度,也使得煤 层气开发服务于煤矿安全开采的价值大打折扣。分 析认为,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与 煤炭开采负效应影响问题,煤层气开发应在掌握煤 炭开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从井位部署阶段即采取 针对性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二者之间的不利 影响。 3.1 煤层气井布置原则 结合煤层气地面井位部署的其他影响因素,本 次提出了煤矿区煤层气地面开发井位布置的优先考 虑原则 ① 煤层气井位部署应密切结合煤矿采掘及生 产计划及后期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② 煤层气井需满足长期有效抽采煤矿煤层气 瓦斯的目的。 ③ 煤层气开发方式与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④ 煤层气井位部署应保证有一定的施工地形 与交通条件。 3.2 布井位置选择 从理论上讲,为了避免煤层气井对煤炭回采的 影响,应将钻孔布置到采煤活动范围之外,例如煤 矿的煤柱或停采线和开切眼之外等位置。而为了尽 量避免煤炭回采产生的岩石移动对煤层气井筒破 坏,需将钻孔布置到岩石移动量最小的位置,即采 动影响边界之外。此外,考虑到采动区卸压瓦斯抽 采的实际需要,应将地面抽采钻孔布置到采动裂缝 最发育的地方,即“O”型圈内。 根据“O”型圈理论图 4,采空区中部位置的 覆岩主要发生垂向位移,而且位移量和变化最大, 对位于其中的地面井井筒的拉伸破坏最严重; 同时, 由于煤炭开采必然揭露位于此位置的地面钻孔,对 煤炭回采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另外,由于重新压实 的现象,采空区中部位置的覆岩中裂缝很快会被重 ChaoXing 6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6 卷 新压实,而且以水平离层裂缝为主,不利于进行采 动区卸压抽采。因此,采空区中部位置不适合于布 置地面钻孔。 “O”型圈内,覆岩发生了比较复杂的 移动,包括下沉、断裂、扭转、错位移动等,在其 布置地面钻孔进行卸压抽采,由于与产气层的沟通 最好,抽采效果较好[15-18];然而,此位置的覆岩移 动非常剧烈且相当复杂,对地面钻孔的破坏也最为 严重,导致钻孔寿命很短;并且也存在对煤炭回采 的影响问题。对于采动边界以内、 “O”型圈以外区 域, 覆岩虽也有比较复杂的移动, 在强度上虽较 “O” 型圈内弱,但也存在对地面钻孔的严重破坏和钻孔 对煤炭回采的影响问题, 且采动区抽采效果并不理 想。 采动边界以外区域, 岩层变形和移动程度最小, 产生的裂缝系统以垂直裂缝为主, 未发生大的垂向 位移;地面钻孔布置其中不会影响煤炭回采,且采 煤活动对钻孔破坏也最小;但由于采动影响不充 分,采动区卸压抽采效果差,需采用水力压裂或水 平分支钻孔等方式预先将抽采目标位置与钻孔井 筒沟通。 图 4 “O”型圈内离层率等值线图[15] Fig.4 Contours of separated layer rate in “O”- shaped ring 煤矿回采过程中,为了满足矿井安全生产,在 回采边界处留存了煤柱。综上分析,认为回采边界 处的煤柱是比较理想的地面煤层气井布置位置,不 仅能避免煤层气井影响煤炭回采的问题,而且可使 煤炭回采对钻孔井筒的影响程度最小。 由前面分析可知,水力压裂完井方式会对煤层 的顶底板和煤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尽量采用水平井方式。而对于临近不可采煤 层或可采煤层,可在完井时将这些煤层打开,并首 选水平钻孔方式抽采。但据晋煤集团某矿揭露的地 面煤层气井压裂实际情况, 发现在距离钻孔 10 m 半 径范围内,煤岩层只产生了两条压裂裂缝,煤体 并没有破碎; 而距钻孔 10 m 半径以外处煤层破坏严 重,煤体完全破碎,且丧失了支撑能力。因此,在 煤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水力压裂强化增产 措施。 4 结 论 本文分析了煤层气地面开发对煤炭开采、煤炭 开采对煤层气抽采的不利影响和控制机制,结合煤 炭开采“O”型圈理论,提出了煤矿区煤层气井部 署考虑的优先原则,并在研究煤炭开采不同区域煤 层气布井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最理想的煤 层气布井位置。 a. 煤层气地面开发对煤炭开采主要不利影响 体现在煤层中套管和水泥环、支撑剂对采煤机械 的损害,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可能引起井下着火, 石英砂支撑剂对煤质的影响,压裂对煤层顶板和底 板的破坏;煤炭开采对煤层气的不利影响主要为煤 炭回采对井筒完整性和可靠性的破坏。 b. 煤矿区煤层气井位部署应首先结合煤矿采 掘与生产规划进行设计,并以实现长期高效抽采、 “一井多用”为目的。 c. 煤矿回采边界的煤柱是地面煤层气钻孔比 较理想的布置位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首选水 平井抽采方式。 参考文献 [1] 贺天才. 晋城寺河矿井煤层气抽采实践与展望[J]. 中国煤层 气,2005,2316–18. HE Tiancai. Practice and prospects of CBM recovery in Sihe mine of Jincheng[J]. China Coalbed Methane,2005,23 16–18. [2] 韩保山, 张新民, 陈志胜. 加强一井多用技术研究实现瓦斯安 全高效治理[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增刊 118–20. HAN Baoshan,ZHANG Xinmin,CHEN Zhisheng. Enhance one-hole-many using technology study and implement coal mine methane management safely and efficiently[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05,33S118–20. [3] 张群, 冯三利, 杨锡禄. 试论我国煤层气的基本储层特点及开 发策略[J]. 煤炭学报,2001,263230–235. ZHANG Qun,FENG Sanli,YANG Xilu. Basic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albed methane re- source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1,263 230–235. [4] 张新民, 郑玉柱. 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协调开发浅析[J]. 煤田地 质与勘探,2009,37319–22. ZHANG Xinmin,ZHENG Yuzhu. Analysis on coordinated de- 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resources[J]. Coal Geology Ex- ploration,2009,37319–22. [5] 晋香兰. 煤矿区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的探讨 以晋城矿区 为例[J]. 中国煤炭地质,2012,24916–19. JIN Xianglan. A discussion on coal and CBM coordinated ex- ploitation mode in coalmine areasA case study in Jincheng mining area[J]. Coal Geology of China,2012,24916–19. ChaoXing 第 3 期 韩保山 基于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采的地面煤层气布井理论探讨 63 [6] 窦新钊,张文永,朱文伟,等.两淮煤田煤层气与煤炭勘 查开发时空配置关系[J]. 煤炭学报,2016,41增刊 2 468–474. DOU Xinzhao, ZHANG Wenyong, ZHU Wenwei, et al. Spatial- temporal relationship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BM and coal in Huainan-Huaibei coalfield[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6,41S2468–474. [7] 刘见中,沈春明,雷毅,等.煤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 模式与评价方法[J]. 煤炭学报,2017,4251221–1229. LIU Jianzhong,SHEN Chunming,LEI Yi,et al.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 and 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in coalmine area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7,4251221–1229. [8] 李克向. 钻井手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163–164,417. [9] 朱金根, 沈广明, 李保峰. 用于煤层气井低温快凝早强水泥的 固井技术与认识[J]. 大众科技,2006537. [10] 黄后初,沈广明,夏书良,等. 晋城地区煤层气井固井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3409–411. HUANG Houchu,SHEN Guangming,XIA Shuliang,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al-bed gas well completion in Jincheng area[J]. Journal of Oil and Gas Technology,2007, 293409–411. [11] 孟召平, 彭苏萍, 傅继彤. 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 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102–106. MENG Zhaoping, PENG Suping, FU Jitong. Study control factors of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coal-bearing 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2,211 102–106. [12] PALMER I D,MOSCHOVIDIS Z A,CAMERON J R. Coal failure and consequences for coalbed methane wells[R]. SPE 96872,2005. [13] 李志刚,付胜利,乌效鸣,等. 煤岩力学特性测试与煤层气井 水力压裂力学机理研究[J]. 石油钻探技术, 2000, 283 10–12. LI Zhigang,FU Shengli,WU Xiaoming,et al. 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 and mechanism of hydraulic fracture of gas well in coalbeds[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00, 28310–12. [14] 单学军,张士诚,张遂安,等. 华北地区煤层气井压裂裂 缝监测及其扩展规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5 25–28. SHAN Xuejun,ZHANG Shicheng,ZHANG Suian,et al. Fractur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propped fracture geometry in fractured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 North China[J]. Coal Geol- ogy Exploration,2005,33525–28. [15]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等.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6] 李明好,胡海军,严涛,等. 地面垂直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的 尝试[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2746–7. LI Minghao, HU Haijun, YAN Tao, et al. An attempt to drain gas from gobs with surface vertical holes[J]. Mining Safety Envi- ronmental Protection,2000,2746–7. [17] 王新琨,李忠,芮绍发. 芦岭煤矿瓦斯抽放技术与经验[J]. 煤 矿安全,20021214–15. WANG Xinkun, LI Zhong, RUI Shaofa.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in Luling coal mine[J]. Safety in Coal Mine, 20021214–15. [18] 胡千庭, 梁运培, 林府进. 采空区瓦斯地面钻孔抽采技术试验 研究[J]. 中国煤层气,2006,323–6. HU Qianting,LIANG Yunpei,LIN Fujin. Test and study on surface gas drilling technology from boreholes in the goaf[J]. China Coalbed Methane,2006,323–6. 责任编辑 晋香兰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