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_陆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47 卷 第 3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7 No.3 2019 年 6 月 COAL GEOLOGY Gui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2018]3003-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d of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CTEG2018XAYZD02 作者简介 陆斌,1973 年生,男,甘肃榆中人,博士,副研究员,从事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lubin2000 引用格式 陆斌.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47310–14. LU Bin. of transparent working face based on dynamic detection of cross hole seismic subdivision[J]. Coal Geology cross-hole seismic; intelligent mining; noise imaging; seismic while mining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自动化时代,矿山 的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开采近年也逐渐成为行 业的研究热点[1-3]。要实现煤矿的智能自动化开采, 首先要实现工作面地质构造的精细探测与描述,该 目标被形象地称为“透明工作面”。“透明工作面”包 括巷道内的煤岩层测量与描述、工作面钻探[4]和工 作面物探等方法。工作面巷道煤岩层描述和工作面 钻探的优点是它们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和确定 性,缺点是揭示的工作面范围比较有限。工作面物 探和前两种方法相比是一种全工作面探测方法,它 ChaoXing 第 3 期 陆斌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 11 的缺点是探测结果的确定性比较差。3 种方法中, 工作面物探的研究改进空间最大,目前逐渐成为一 个研究热点。 透明工作面的物探方法,除了地面三维地震、 工作面电磁波透视、工作面槽波层析成像等传统地 震勘探方法外,利用采煤机等被动震源的随采地震 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进展。不过虽然随采地震近 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利用煤矿井下机械噪声 作为震源的思想早在 1980 年就被槽波专家 Buchanan 提出,主要是利用采煤机的切割片作为震源[5]。前 美国矿山局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展了此类研究,目 的是预测前方煤层的应力条件[6-7]。 2009 年, 澳大利 亚的 Luo Xun 等给出了一个利用采煤机信号对煤 层顶板速度层析成像的实例,但由于皮带巷的噪声 太强,他们只对切眼和回风巷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做 出了图像[8-9]。国内从 2010 年开始,中国煤炭科工 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随采地震研究,目前已取得了 一些进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煤层比较松 软的条件下,采煤机的地震能量可能不够;有明显 的射线覆盖盲区,只能探测到从切眼到巷道的直线 连接区域;地震射线的交角比较小,反演问题的奇 异性比较高,探测结果的精度不够[10-14]。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随采地震探测方法,主要利 用一系列孔间地震对工作面进行逐次细分探测,很 好地克服了传统随采地震的上述缺点,有望得到高 精度的工作面地质构造图像。 1 传统随采地震透明工作面方法 传统随采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如图 1 所示,地震 检波器主要安置在两边巷道内考虑到皮带运输机 的噪声,实际上多只用回风巷。采煤机在采煤作业 时,截割滚筒能连续击发出地震波能量,这些地震 波穿过工作面被巷道内的地震检波器接收,根据地 震波的到时或能量的差异就能够对射线穿过区域做 地震层析成像。图 1 中,p1 和 p2 是参考道,用来 记录震源信号,并与其他道做互相关得到类似脉冲 震源的炮集[11]。 研究发现,采煤机是一个持续移动的震源,因 为目前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都是基于离散震源的, 所以要先对其进行离散化。比如,对于一个 300 m 宽的工作面,可以将采煤机切割一趟的能量离散化 为 300 个震源,也就是说采煤机在每个 1 m 的移动 范围内被近似为 1 炮。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 采煤机行走速度很快,比如 30 s/m,那么每炮最多 只能积累 30 s 的截割能量,在煤质疏松的条件下, 能量可能不够。实验研究发现,在中原地区的构造 图 1 传统随采地震的数据采集方法 Fig.1 Data acquisition for traditional seismic while mining 煤工作面上,随采地震的能量不足以得到高信噪比 的槽波,只有横波的信噪比能达到成像要求。这是 传统随采地震方法的第 1 个缺点。 考虑到运输巷的强噪声,地震检波器只安装在 回风巷内,通常地震射线只能覆盖切眼到回风巷的 三角形区域,探测盲区比较明显。另外,距离切眼 比较远的检波器的数据信噪比快速下降,高信噪比 地震射线覆盖的区域进一步缩小。这是传统随采地 震方法的第 2 个缺点。 从图 1 看出,采煤机处于不同位置时会得到不 同的炮集,不过各个炮集的地震射线彼此之间的交 角不会很大。最大射线夹角是采煤机分别在机头和 机尾时的射线夹角,检波器距离切眼越远,夹角越 小。夹角越小,反问题的奇异性越高,反演结果的 精度越低。 2 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透明工作面方法 本文提出的工作面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是 一系列孔间地震的组合,如图 2 所示[15]。 图 2 中, 每一对深孔比如孔 1–孔 2, 孔 2–孔 3, 孔 3–孔 4,以此类推组成一组孔间地震探测排列。 实际施工时可以随着开采的推进,先做孔 1–孔 2 间 的探测,再做孔 2–孔 3、孔 3–孔 4 间的,随采逐渐 推进,既照顾到了细分区域精细探测的要求,也节 省了仪器。另外作为补充,两边巷道里也安装了检 波器,目的是形成更好的射线覆盖。这些巷道检波 器安装在深约 2 m 的孔中,孔口用吸波材料封堵以 隔绝巷道内的机械噪声。 本方法有如下明显优点 ChaoXing 1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图 2 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检波器分布 Fig.2 Detector distribution for segmented and dynamic cross-hole seismic a. 提供了一种将工作面整体探测转化为一系 列细分区域进行精细探测的方法,探测精度远高于 传统方法,非常适合解决智能开采的精细智能探测 问题。 b. 利用平行于切眼的钻孔布设检波器串,和通 常在巷道内接收地震信号的随采地震方法比起来, 得到的是检波器之间的“虚”炮集见图 3,“虚”震源 距离探测目标更近,探测精度更高;另外,“虚”炮 点和接收点都固定不变,非常适合探测介质的细微 变化。以黑色填充三角形表示虚炮点,实际上每一 组靠近切眼的检波器都是虚炮点,以孔 1–孔 2 组为 例,孔 1 中的每一个检波器都是“虚”震源点,孔 2 中的检波器为接收点。 c. 地震射线的交叉覆盖更加合理,从图 3 的虚 炮射线能明显发现,地震射线的覆盖密度和射线夹 角都能满足层析成像的要求。 前面的介绍中提到的“虚”震源、“虚”炮点等概 念涉及到一项新技术多维反褶积干涉Multidi- mensional Deconvolution,MDD,MDD 是近年兴起 的地震干涉方法的一项新成果,适合处理被动震源 分布不均匀, 用一般地震干涉方法不能处理的情况, 是本方法的关键技术。 3 多维反褶积干涉MDD 地震干涉方法是将机械噪声转化为有用地震信 号的关键步骤, 也直接制约着噪声成像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地震干涉获得了快速发展,除了勘探地震 学方面的应用之外,该技术还被广泛用于超声波、 太阳地震学、全球地震学、海洋声学等方面,成为 图 3 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波场分布 Fig.3 Wave field distribution for segmented and dynamic cross-hole seismic 一个研究热点[16]。干涉算法由互相关干涉、反褶积 干涉等发展到多维反褶积干涉方法。目前,MDD 干 涉方法[17]是一个研究前沿,其最大优点是对震源的 分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不需要震源的位置和谱信 息,因而大大扩展了地震干涉的应用范围[18-19]。 MDD 干涉已成功应用于环境噪声成像[20]。 图 4 孔间地震的 MDD 波场关系 Fig.4 Wave field relationship for MDD of segmented and dynamic cross-hole seismic 图 4 给出了 MDD 的波场关系, 切眼是震源区 s, 孔 1 中的检波器是虚炮点 xs,孔 2 中的检波器是接 收点。Green 函数表达的是地震波从空间某一点传 播到另外一点的传播效应。 比如, ,G x s t就表达了 1 个震动脉冲从震源 s 到接收点 x 的传播效应,其中 的 t 表示时间。 Green 函数与震源子波的褶积表示该 子波被传播的结果。惠更斯原理认为,波阵面上的 每一点都可以视为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 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新的波阵面。惠更斯原 理体现在这里就可以表述为,震源区某一点 s 到某 ChaoXing 第 3 期 陆斌 基于孔间地震细分动态探测的透明工作面方法 13 一接收点 x 的 Green 函数, ,G x s t,等于震源 s 发 出的入射波在孔 1 内各个点 xs上激起的波源传播到 接收点 x 处的综合效应,用方程表示为  in , ,,,, , d dsss G x s t Gx x tGx s tx  1 式1中的积分表达的就是综合效应,被积函数是 xs 某 一 点 的 次 级 波 源 in , , s Gx s t与 Green 函 数 ,, ds Gx x t的褶积,褶积意味着次级波源依 Green 函数传播到 x 处的震动。 in , , s Gx s t的上标 in 表示 该次级波源是震源 s 到点 xs上 Green 函数中的入射 波部分。 Green 函数与子波     i wt褶积, 就能得到相应的 波的位移,           inin ,,,, iii ss ux st Gx st * wt 2          ,,,, iii u x st G x st * wt 3 将式2、式3代入式1,得   1 in , , ,,, , d dsss S u x s t Gx x t *ux s tx   孔 4    0 in ,, i s uxst表示某个震源点  i s到某个特定 s x被标记为 0 s x的入射波, 用该式在式4两边做互 相关,得到  00 1 ,,,,Γ,, d sdssss S C x xtGx x t *xxtx   孔 5 式5中,        00 inin Γ,,,,,, ii ssss i xxtux st *uxst  6        00 in ,,,,,, ii ss i C x xtu x st *uxst  7 对式5的积分进行离散化,得           00 ,,,,Γ,, llkk dss ss k C x xtGx xt *xxt  8  l s x取所有孔 1 中的虚震源。 在频率域,褶积关系变为相乘           00 ,,,,Γ,, llkk dss ss k ˆ ˆˆ C x xwGx xwxxw  9 利用加权最小平方法解此方程组[17],就能得到 需要的 Green 函数了,这样得到的 Green 函数和简 单的互相关干涉相比,不会产生假同相轴或相位混 叠现象。 4 有效信号提取的数值模拟研究 假设切眼宽带为 300 m, 切眼到第 1 个孔的距离 为 300 m,第 1 和第 2 个孔间的距离为 300 m,波速 2 000 m/s,采煤机的机械噪声长度为 100 000 个采样 点, 震源函数用随机噪声代替。 切眼的采煤机震源被 离散为 31 个,每个孔内的检波器也设为 31 个。 以孔 1 中各个检波器的模拟记录为参考信号, 与孔 2 中检波器的模拟地震记录做互相干干涉处 理,得到以各个参考信号为“虚”震源的“虚”炮集。 图 5 是以孔 1 中最中心的检波器第 16 道为“虚”震 源的“虚”炮集波形图。式8中的    0 ,, l s C x xt就是这 个互相关“虚”炮集。从直达波的波形上看,有明显 的混叠现象,尤其在弧顶部位最严重。互相关干涉 要求震源区均匀环绕数据采集系统, 在煤矿工作面, 震源区是切眼,只处在数据采集系统的一边,因而 出现了子波的混叠。 图 5 互相关干涉的“虚”炮集 Fig.5 “Virtual” shot gather of cross-correlation interference 图 6 MDD 干涉的“虚”炮集 Fig.6 “Virtual” shot gather of MDD interference 利用MDD对互相关干涉炮集进行进一步处理, 就得到式8中的    ,, k ds Gx xt, 也就是孔间检波器对 之间的 Green 函数。 以孔 1 中最中心的检波器第 16 道为“虚”震源的一组 Green 函数如图 6 所示,子波 的点扩散函数已被消除,同相轴变得很清楚,不过 噪声有所增强。 得到孔间检波器对之间的 Green 函数后,利用 层析成像算法就能非常容易地得到孔间的地质构造 ChaoXing 14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图像。对于实际采集的数据,信噪比的高低往往决 定了最终成像结果的精度。所幸的是,“虚”震源方 法天然具有能量叠加、提高信噪比的优势。采煤机 每切一刀都能得到一次虚炮集,把切了许多刀的虚 炮集进行叠加,就能有效提高信噪比。以此数值模 拟的模型为例,在采煤切眼推进到第 1 个孔之前的 300 m 范围内,所有的采煤激发能量都可以被积累 起来形成高信噪比炮集。高信噪比炮集为高精度成 像结果提供了资料保证。 5 结 论 a. 利用孔间地震对工作面进行细分动态探测, 能够近距离精确探测,非常适应智能开采对透明工 作面的要求。 b. 孔间地震细分随采地震探测与传统的全工 作面随采地震探测相比,探测范围更全面,反演问 题的适定性更强,探测精度更高。 c. 多维反褶积干涉是本方法的关键核心技术, 高质量 Green 函数的提取完全依靠此技术。 d.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主要在煤岩介质的有限 频率层析成像方面,最终形成一套高精度的透明工 作面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 黄曾华. 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J]. 煤炭 科学技术,2014,4291– 6. WANG Jinhua,HUANG Zenghu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al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4291–6. [2] 王国法. 煤矿综采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创新和发展[J]. 煤 炭科学技术,2013,41111–5. WANG Guof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automatic com- pleted se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fully-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4111 1–5. [3] 王金华. 我国煤矿开采机械装备及自动化技术新进展[J]. 煤 炭科学技术,2013,4111–4. WANG Jinhua. New progress on China coal mining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4111–4. [4] DAVID C R, MARK T D, PETER B R, et al. A Practical inertial navigation solution for continuous miner automation[C]. 2012 Coal Operators’ Conference,2012. [5] BUCHANAN D J, MASON I M, DAVIS R. The coal cutter as a seismic source in channel wave exploration[J]. IEEE Transac- 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80, GE-18 4 318– 320. [6] WESTMAN E C,HARAMY K Y,ROCK A D. Seismic to- mography for longwall stress analysis[A]. in Proc. 2nd North Am. Rock Mech. Symp.,Montreal,QC,Canada,Jun 19-21,1996. [7] WESTMAN E C,HEASLEY K A,SWANSON P L,et al. A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tomography,seismic events and support pressure[A]. in Proc. 38th Rock Mech. Symp , Washington DC,Jul 7–10,2001. [8] KING A,LUO X. ology for tomographic imaging ahead of mining using the shearer as a seismic source[J]. Geophysics, 2009,7421–8. [9] LUO X, KING A, WERKEN M V. Tomographic imaging of rock conditions ahead of mining using the shearer as a seismic sourceA feasibility study[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09,47113671–3678 [10] LU B, CHENG J Y, HU J W, et al. Seismic features of vibration induced by mining machines and feasibility to be seismic sources[J].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2011, 3 76–85. [11] 陆斌,程建远,胡继武,等. 采煤机震源有效信号提取及初步 应用[J]. 煤炭学报,2013,38122202–2207. LU Bin, CHENG Jianyuan, HUJiwu, et al. Shearer source signal extraction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3,38122202–2207. [12] 陆斌. 以随采微震为震源的煤矿工作面透射探测[C]//煤炭安 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4. [13] 覃思. 随采地震井–地联合超前探测的试验研究[J]. 煤田地质 与勘探,2016,446148–151. QIN Si. Underground-surface combined seismic while mining advance detection[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 2016, 446 148–151. [14] 陆斌. 基于地震干涉的回采工作面随采地震成像方法[J]. 煤 田地质与勘探,2016,446142–147. LU Bin. A Seismic while mining mathod of coal working-face based on seismic interferometry[J]. Coal Geology Explora- tion,2016,446142–147. [15] 陆斌,程建远,胡继武,等. 基于检波器细分阵列的煤矿开采 地震探测系统及方法201810610808 .X.[P]. 2018-10-23. [16] SCHUSTER G T. Seismic Interferometry[M].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9. [17] WAPENAAR K,VAN DER NEUT J,RUIGROK E. Passive seismic interferometry by multidimensional deconvolution[J]. Geophysics,2008,7351–56. [18] MINATO S,MATSUOKA T,TSUJI T,et al. Seismic inter- ferometry using multidimensional deconvolution and cross cor- relation for crosswel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without borehole sources[J]. Geophysics,2011,76 1SA19–SA34. [19] WAPENAAR K,RUIGROK E,VAN DER NEUT J,et al. Improved surface-wave retri from ambient seismic noise by multi-dimensional deconvolution[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 ters,2011,38L01313. [20] VAN DALEN K N,MIKESELL T D,RUIGROK E N,et al. Retrieving surface waves from ambient seismic noise using seismic interferometry by multidimensional deconvoluti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2015,120 944–961. 责任编辑 聂爱兰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