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47 卷 第 3 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 Vol. 47 No.3 2019 年 6 月 COAL GEOLOGY gas production curve characteristic; reservoir condition; matching; Qinshui basin ChaoXing 98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目前,全国大部分的煤层气井表现出低产低效 的特征。排采工作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合理 的排采制度能够延长产气高峰维持时间进而提高排 采效率。我国煤层气排采制度经历了“快速降 压”“连续、渐变、稳定、长期”“五段三压四点”3 个阶段[1]。排采的目的是改变地质环境,使吸附在 煤层中的气体得到释放[2]。合理控制产水产气速率 是增大泄压面积的关键,产水过快近井地带有效应 力增加,降压漏斗扩展有限;产气过快,气体占用 液体通道,造成产液困难,影响降压漏斗的扩展[3]。 现阶段多集中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分析排 采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4-8],但实际地质环境相对复 杂,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有限。基于现场实际生产资 料分析排采合理性更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9-11],鉴 于煤层气储层非均质强,地质参数横向和纵向上变 化较大的特性[12-13],不同储层特征所适应的排采制 度应有所不同。 笔者基于沁水盆地柿庄南煤层气商业开发区实 际生产资料,在排采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煤层气产 气曲线类型和产气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分析影响排 采制度关键地质参数与平均产气量之间的关系,获 得研究区不同地质类型下合理的产气曲线类型,对 制定研究区及其地质条件相似区块的合理排采制度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地质概况 柿庄南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含煤地层为石 炭–二叠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 稳定发育 3 号和 15 号煤层,其中 3 号煤层厚度 1.3511.00 m,平均 6.30 m,埋深 5151 082 m,为主要开发煤层;15 号 煤层厚度 1.106.25 m,平均 3 m 左右。自煤层形成 以后共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 3 期构造 运动,多期构造运动耦合下形成北部以断层发育为 主, 南部以复式褶皱为主的构造格局。 研究区地下水 动力场较简单,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 南部受顶底板泥 岩隔水层的阻挡, 层间补给相对较少, 北部大的断裂 沟通顶底板含水层,导致煤层气井产水量较高。 2 煤层气排采机理与生产特征 2.1 排采机理 煤层气排采主要通过排水降压的方式来降低煤 层中的压力,进而使吸附在煤基质表面的气体得到 解吸,再通过扩散–渗流的方式进入井筒,其实质为 释放煤层中压力的过程。压力释放顺序为宏观裂隙 显微裂隙煤层表面,并由近井向远井传递。因 此,尽可能使更多面积的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 以下才能获得更大经济效益[14]。 我国高阶煤储层基本处于欠饱和状态,这就决 定了煤层气渗流过程包括 3 个阶段图 1 第一阶段 为单相水流阶段,即储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 之前,煤层中气体尚未解吸,井筒中只有水产出, 该阶段储层压力不断下降,有效应力增大,导致裂 缝闭合,渗透率降低,气水产出阻力变大;第二阶 段为非饱和流阶段,近井地带的储层压力达到临界 解吸压力以下,气体开始解吸,呈不连续气流,该 阶段气体解吸量较少,基质收缩效应影响较小,仍 以有效应力作用为主,储层渗透率继续降低;第三 阶段为气水两相流阶段,随着压降漏斗的进一步扩 展,气体大量解吸,形成连续的气流,随着气体的 大量解吸,基质收缩效应起主导作用,并产生气体 滑脱效应,渗透率增大[15-16]。当井筒中的气体连续 稳定产出后,由井筒至远端依次为气水两相流、非 饱和流和单相水流阶段[17]。 图 1 煤层气排采的 3 个渗流阶段[17] Fig.1 Fluid flow patterns in different production stages 2.2 生产特征 煤层气产出机理决定了排采过程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排采阶段煤层气井产水产气差异较大[18]。以 研究区排采时间在 4 a 以上且排采较为连续井作为 研究对象,其依据① 4 a 以上生产井的排采制度 基本定型;② 保证所有井都已达到产气高峰,并维 持一定时间; ③ 4 a 以上井产气曲线类型更加显著; ④ 4 a 以上井排采时间差距不大,具有较强的可比 性; ⑤ 排采较为连续可消除停机事故对产气特征的 影响。 基于以上要求, 研究区共 151 口生产井满足上 述条件, 截至 2018 年 3 月 14 日, 排采时间在 1 700 3 000 d,均经历了单相水流阶段和产气高峰阶段,并 ChaoXing 第 3 期 韩文龙等 煤层气直井产气曲线特征及其与储层条件匹配性 99 出现不同程度的产气衰减。平均产气量 403 040 m3/d, 峰值产气量 2204 800 m3/d,累计产气量介于 17600 万 m3,平均产水量 0.310.2 m3/d,最大产水 量介于 240 m3/d。单相水流时间 1502 d,产气高 峰维持时间 602 640 d。 3 产气曲线类型划分及其地质参数特征 通过对所选井排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 井底流压 可划分为快速下降和稳压波动 2 个变化阶段, 快速下 降阶段压力从初始井底流压快速下降到 0.51.0 MPa, 下降速率 0.0120.056 MPa/d;稳定波动阶段压力维 持在 0.21.8 MPa。所选井底流压变化特征类似,但 产气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划分为 4 种类型图 2,分别为单峰快速上升型,共计 56 口, 占 37.1;单峰稳定上升型,共计 53 口,占 35.1; 双峰后低型,共计 12 口,占 7.9;双峰后高型, 共计 30 口,占 19.9。 3.1 单峰快速上升型 单峰快速上升型产气曲线表现为初期经历较长的 单相水流阶段或低产气阶段,使降压漏斗得到充分扩 展,检泵后产气突然增加,无明显的产气上升阶段或 维持时间较短图 2a, 可以划分为单相水流、 峰前低产 或产气快速上升、产气高峰以及峰后低产 4 个阶段。 对 56 口井各阶段持续天数统计发现,单相水流阶段为 1304 d,峰前低产阶段为 2051 877 d,产气快速上升 阶段为 26277 d,产气高峰阶段为 2062 556 d。 由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图 3可知, 当储层初 始渗透率较高一般大于 0.110-3 μm2, 渗透性较好, 含气饱和度一般大于 50,临储比大部分大于 0.4, 储层产水产气较容易,降压漏斗扩展容易,当降压 漏斗得到充分扩展后,气体很容易产出,会出现产 气突然增高的现象。 图 2 产气曲线类型划分 Fig.2 The division of CMB gas production curve types 由图 3 还可以发现,当含气量小于 12 m3/t、含 气饱和度小于 60和临储比小于 0.4 时,产气量难 以达到 700 m3/d。以 006 井为例图 4,其含气量 13.99 m3/t、 含气饱和度 58、 渗透率 0.3610-3 μm2、 临储压力比 0.43,采用此种类型的产气曲线很容易 达成产气高峰,但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并且会出现 产气量陡然降低的现象。 分析认为,由于产气量突然升高,井筒远端的 气体无法快速补充,近井地带储层中的气体大量解 吸产出以补充井筒较大的产气量,且占用大量的产 液通道,造成储层产水阻力变大,当储层压力梯度 较低,降压漏斗扩展更加困难,井筒远端气体难以 靠水压降低解吸,气压传递引起的气体解吸成为主 力,如果储层含气量和含气饱和度较低时,气压传 ChaoXing 100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图 3 单峰快速上升型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gas production of the type of fast rising of single peak 图 4 006 井产气曲线特征 Fig.4 Gas production 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well 006 递较慢,进一步造成远端气体难以解吸运移产出。 因此,产气高峰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并可能出现陡 然下降的现象。综上认为,当储层渗透性较大,但 煤层气资源量、 含气饱和度和储层压力梯度较差时, 应慎重采用该种排采制度,避免造成产气陡然降低 的现象,影响煤层气井整体的排采效果。 3.2 单峰稳定上升型 单峰稳定上升型产气曲线表现为排采初期产气 量缓慢上升,随后达到产气高峰,形成单峰稳定上 升型,根据单峰稳定上升型曲线图 2b特征,可以 将其划分为单相水流、峰前低产、产气上升、产气 高峰和峰后低产 5 个阶段。 对 53 口井各阶段持续时 间统计发现,单相水流阶段为 4428 d,峰前低产阶 段为 652 022 d,产气上升阶段为 1171 098 d,产 气高峰阶段为 2042 077 d。 由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图 5可知, 当储层含 气量大于 10 m3/t,含气饱和度一般大于 50,初始 渗透率为0.010.610-3 μm2,临储比大于 0.3,其 渗透性整体较单峰快速上升型差,气水运移阻力较 大,根据储层的供液、供气能力,缓慢增加产气量 使其逐步达到产气高峰且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进 而表现出单峰稳定上升的产气曲线特征。 由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图 5还可以看出, 当 含气量小于 12 m3/t、含气饱和度小于 60,渗透率 小于 0.110-3 μm2和临储比小于 0.4 时,产气量仍能 达到 500 m3/d,因此,该种产气曲线对于储层动力 条件较差、渗透性较低的井比较适用。当资源量和 储层动力条件较好时,合理地控制产气量的增速是 决定排采效果的关键,产气量增加过快时,气体占 用大量渗流通道,造成产液困难,影响降压漏斗的 扩展[19-20];产气量增加过慢,排采周期变长,造成 经济浪费,并且近井地带气体未大量解吸之前,有 效应力长时间起主导作用,渗透率长期处在较低水 平,影响气液的产出。 3.3 双峰后低型 双峰后低型产气曲线表现为见气经历短暂的低 产阶段或产气上升阶段后达到产气高峰,产气高峰 维持时间较短,随后进入较长的低产气阶段,降压 ChaoXing 第 3 期 韩文龙等 煤层气直井产气曲线特征及其与储层条件匹配性 101 图 5 单峰稳定上升型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gas production of the type of stable rising of single peak 漏斗得到充分扩展后,产气缓慢上升,达到第二个 产气高峰,但峰值产气量远远低于第一个峰值产气 量。根据产气特征图 2c可以划分为单相水流、第 一个低产、第一个产气高峰、第二低产或产气上升 和第二产气高峰等阶段。 对 12 口井各阶段持续时间 统计发现,单相水流阶段为 1199 d,第一个低产阶 段为 30244 d,第一个产气高峰为 54829 d。 由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图 6可知,储层原始 渗透性好,初始渗透率较高一般大于 0.110-3 μm2, 含气量一般大于 10 m3/t, 含气饱和度一般大于 60 , 图 6 双峰后低型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 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gas production of the bimodal type of being low later ChaoXing 102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临储比大于 0.4, 该种产气曲线类型的煤层气井具有 优质的储层地质条件,且压裂效果好。因此,可以 迅速形成第一个产气高峰,但气体未发生大面积解 吸,造成产气高峰难以维持;随着降压漏斗的进一 步扩展,产气量回升,表现出双峰后低型的产气曲 线特征。 如图 2c 所示,较“单峰快速上升型”曲线,双峰 后低型产气曲线缺少峰前的长时间单相水流或低产 阶段, 降压漏斗未得到有效扩展后突然增加产气量, 气体占用大量渗流通道,产液困难,降压漏斗扩展 受限;远端气体难以快速补给,近井地带解吸气体 有限,产气量难以维持,造成产气量不断降低;储 层初始渗透性好,气压能够不断传递同样促使气体 大量解吸,产气量得以回升,但很难达到原有水平, 影响最终的采收率。因此,不建议研究区采用该种 排采方式。 3.4 双峰后高型 该种产气曲线表现为见气后迅速形成一个产 气小高峰,但产气量不大,随后经历较长的低产 阶段或产气上升阶段后达到产气高峰,根据产气 特征图 2d可以划分为单相水流、产气小高峰、 峰前低产和产气高峰等阶段。对 30 口井各阶段 持续时间统计发现,单相水流阶段为 7495 d, 产气小高峰阶段为 35502 d,峰前低产阶段为 2642 732 d,产气上升阶段为 551 044 d,产气 高峰阶段为 1221 355 d。 该种产气曲线类型的煤层气井压裂效果较好, 初期压裂缝所沟通区域内的液体能够快速排出,因 此能够产生第一个产气小高峰;由储层参数与产气 量 关 系 图 7可 知 , 储 层 初 始 渗 透 率 为 0.02 0.710-3 μm2,相对双峰后低型较差;含气饱和度一 般大于 50,临储比 0.21;含气量为 823 m3/t; 气水运移阻力较大,降压漏斗扩展较难,因此,第 一个产气小高峰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在经历较长时 间的排采降压后达到第二个产气高峰并维持。 该种产气曲线可进一步划分为后峰快速上升型 图 8和后峰稳定上升型图 2d,其产气曲线特征与 储层参数的匹配性对产气产水效果影响较大,以典 型的 007 井后峰快速上升型和 003 井后峰稳定上 升型为例,其储层的主要参数如表 1 所示。 007 井产气特征单相水流时间为 98 d,平均 动液面降速为 2.3 m/d;第一个产气高峰维持时间 203 d,峰值产气量为 550 m3/d;随后进入 772 d 的低 产阶段, 检泵后产气量由 200 m3/d 陡增至 1 300 m3/d, 平均增速 12.5 m3/d, 产气高峰维持 335 d; 截至 2018 年 3 月 14 日,最大产气量为 1 350 m3/d,累计产气 量为 125.76 万 m3,累计产水量 2 215.6 m3。003 井 单相水流时间为 30 d,平均动液面降速为 9.4 m/d, 第一个产气高峰维持时间 342 d, 随后进入 450 d 的 低产阶段,检泵后产气量由 680 m3/d 缓慢增至 图 7 双峰后高型储层参数与产气量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gas production of the bimodal type of being high later ChaoXing 第 3 期 韩文龙等 煤层气直井产气曲线特征及其与储层条件匹配性 103 2 400 m3/d,平均增速2.4 m3/d,产气高峰维持293 d, 截至 2018 年 3 月 14 日,最大产气量 2 610 m3/d, 累 计产气量 253.30 万 m3,累计产水量 1 283.5 m3。 两口井的含气量相差不大,007 井渗透性、含 气饱和度和临储压力比等参数较 003 井好,并且由 产液特征表明,前者供液能力较后者强,因此,007 井应尽可能多地排除储层中的液体,扩大排采影响 范围,采用快速产气的方式,将影响液体的产出。 相比之下,007 井产气曲线类型与储层参数匹配性 较差,导致其最大产气量与累计产气量仅是 003 井 的一半。 图 8 双峰后高型典型井产气曲线特征-007 井 Fig.8 Gas production 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modal type of being high later 表 1 双峰后高型典型井产气特征 Table 1 Gas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modal type of being high later 井号 排采 时间/d 含气量/ m3t-1 含气 饱和度/ 渗透率/ 10-3 μm2 临储 压力比 最高产气量/ m3d-1 累计 产气量/万 m3 产气高峰 维持时间/d 003 2 492 16.99 78.13 0.356 0.57 2 610 253.30 293 007 2 197 15.65 69.15 0.251 0.46 1 350 125.76 335 3.5 储层类型 根据上述储层参数与产气曲线类型的关系,将 研究区储层划分为 7 种类型表 2, 并提出了针对性 的排采建议。 表 2 储层类型划分及排采建议表 Table 2 Suggestions of reservoir type division and gas drainage 储层 类型 含气量/ m3t-1 渗透率/ 10-3 μm2 临储 压力比 井数/口 排采建议 Ⅰ型 12 0.1 0.4 82 降压漏斗得到一定扩展后,连续稳定快速提产 Ⅱ型 12 0.1 12 0.4 15 根据套压值特征,连续稳定缓慢提产 Ⅳ型 0.1 0.4 21 降压漏斗得到一定扩展后,根据套压值适当快速稳定提产 Ⅴ型 0.1 0.4 14 降压漏斗得到充分扩展后,根据套压值适当快速稳定提产 Ⅵ型 12 0.4 8 缓慢排水,连续稳定缓慢提产,不追求一时的产气高峰 Ⅶ型 12 0.1 0.4 7 缓慢排水,充分降压,连续稳定缓慢提产,不追求一时的产气高峰 4 结 论 a. 储层原始渗透性、压裂效果和动力条件决定 了产气曲线特征,压裂效果一般的井多表现为单峰 型,压裂效果较好的井多表现为双峰型,储层原始 渗透性及动力条件影响产气量的增速。 b. 研究区产气曲线可划分为单峰快速上升型、 单峰稳定上升型、双峰后高型和双峰后低型 4 种类 型。单峰快速上升型对储层参数要求较为苛刻,排 采过程中容易造成产气骤降;单峰稳定上升型能够 适用更广泛的储层条件,但要合理地控制产气量的 增速;双峰后低型与储层匹配性差;双峰后高型适 用的储层条件较为广泛,应重点控制后峰的产气增 速。 c. 基于不同储层参数所表现出的产气曲线特 征,研究区储层可划分为 7 种类型,并给出了相应 的排采建议,这对研究区及其相邻区块实施针对性 的排采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小明,王延斌,张崇崇,等. 煤层气产出过程渗透率变化与 排采控制[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 汪吉林, 秦勇, 傅雪海. 关于煤层气排采动态变化机制的新认 识[J]. 高校地质学报,2012,183583–588. WANG Jilin,QIN Yong,FU Xuehai. New insight into the methanism for dynamic coalbed methane drainage[J].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12,183583–588. [3] 刘世奇,赵贤正,桑树勋,等. 煤层气井排采液面–套压协同 管控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2015,36增 ChaoXing 104 煤田地质与勘探 第 47 卷 刊 197–108. LIU Shiqi, ZHAO Xianzheng, SANG Shuxun, et al. Cooperative control of working fluid level and casing pressure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f Fanzhuang block in Qinshui basin[J]. Acta Petrolei Sinica,2015,36S197–108. [4] 陈金刚,秦勇,傅雪海. 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在煤层气排采中 的动态变化数值模拟[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351 49–53. CHEN Jingang, QIN Yong, FU Xuehai.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dynamic variation of the permeability of high rank coal reser- voirs during gas recovery[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2006,35149–53. [5] 李国富, 侯泉林.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过程与差异 性[J]. 煤炭学报,2012,375798–803. LI Guofu,HOU Quanlin. Dynamic process and difference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production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2,375798–803. [6] 杨秀春, 李明宅. 煤层气排采动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J]. 煤田 地质与勘探,2008,36219–23. YANG Xiuchun,LI Mingzhai. Dynamic parameters of CBM well drainage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08,36219–23. [7] 邵先杰,董新秀,汤达祯,等. 煤层气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动态 变化规律及对产能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14,39增刊 1 146–151. SHAO Xianjie,DONG Xinxiu,TANG Dazhen,et al. Per- meability dynamic change law and its effect on productivity dur- ing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 ciety,2014,39S1146–151. [8] 倪小明,苏现波,魏庆喜,等. 煤储层渗透率与煤层气垂直井 排采曲线关系[J]. 煤炭学报,2009,3491194–1198. NI Xiaoming,SU Xianbo,WEI Qingxi,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bed and production curve about coalbed methane vertical wells[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 ety,2009,3491194–1198. [9] 杨国桥,唐书恒,李忠城,等.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高产井排采 制度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16,448176–181. YANG Guoqiao, TANG Shuheng, LI Zhongcheng, et al. Analysis on drainage system of coalbed methane high production well in south block of Shizhuang[J].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448176–181. [10] 尹中山,肖建新,汪威. 四川古蔺 DCMT-3 井排采曲线特征 及开发前景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2012,24113–16. YIN Zhongshan,XIAO Jianxin,WANG Wei. Analysis of DCMT-3 well drainage curv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itation prospect,Gulin,Sichuan[J]. Coal Geology of China,2012, 24113–16. [11] 胡秋嘉,李梦溪,王立龙,等. 樊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产气曲线 特征分析[J]. 中国煤层气,2012,963–7. HU Qiujia, LI Mengxi, WANG Lilong, et al. Analysis on coalbed methane straight well gas yield curve characteristic of Fanzhuang block[J]. China Coalbed Methane,2012,963–7. [12] 林柏泉,李庆钊,原德胜,等. 彬长矿区低煤阶煤层气井的排 采特征与井型优化[J]. 煤炭学报,2015,401135–141. LIN Baiquan, LI Qingzhao, YUAN Desheng, et al. CBM production character and surface well selection in Binchang low rank coal field[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5,401135–141. [13] 潘建旭,王延斌,倪小明,等. 资源条件与煤层气垂直井产能 关系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与潘庄区块为例[J]. 煤田地质与 勘探,2011,39424–27. PAN Jianxu,WANG Yanbin,NI Xiaoming,et al. T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CBM productivity of vertical wellsA case of Fanzhuang and Panzhuang blocks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1, 39424–27. [14] 吴国代,郭东鑫,程礼军. 松藻矿区多煤层合采储层压降特征及 启示[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8,465123–128. WU Guodai, GUO Dongxin, CHENG Lijun,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velation of pressure drop of reservoir during combined CBM production of multi-coal seams in Songzao mining area[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8,465123–128. [15] 刘会虎,桑树勋,冯清凌,等.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储 层应力敏感研究[J]. 煤炭学报,2014,3991873–1878. LIU Huihu,SANG Shuxun,FENG Qingling,et al. Study on stress sen-sitivity of coal reservoir during drainage of coalbed methane well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91873–1878. [16] 郭春华,周文,孙晗森,等. 考虑应力敏感性的煤层气井排采 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1,39527–30. GUO Chunhua,ZHOU Wen,SUN Hansen,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sensitivity and produ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11,39527–30. [17] 陈云涛. 煤层气排采曲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煤 层气,2016,13426–29. CHEN Yuntao. CMB emission and exploitation curve features and analysis[J]. China Coalbed Methane,2016,13426–29. [18] 陶树,汤达祯,许浩,等. 沁南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 开发建议[J]. 煤炭学报,2011,362194–198. TAO Shu, TANG Dazhen, XU Hao, et 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productivity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s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1,362194–198. [19] 王兴隆, 赵益忠, 吴桐. 沁南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机理与生产 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37519–22. WANG Xinglong, ZHAO Yizhong, WU Tong. Study on pressure drop transmission law of coalbed methane drainage reservoir stratum[J]. Coal Geology Exploration,2009,37519–22. [20] 刘世奇,桑树勋,李梦溪,等.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网排采压 降漏斗的控制因素[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6 943–950. LIU Shiqi,SANG Shuxun,LI Mengxi,et al. Control factor of coalbed methane well depressurization cone under drainage well network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 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2012,416943–950. 责任编辑 范章群 ChaoX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