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上开采防水煤柱临界宽度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承压水上开采防水煤柱临界宽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 年第 6 期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承压水上开采防水煤柱临界宽度研究 邓虎, 田建良, 唐骏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摘要] 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是带压开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矿实践证实,绝大多数突 水都发源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特大型突水。合理留设防水煤柱是防止构造突水的重 要措施。在柳泉矿 7 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 FLAC 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 法, 提出了确定煤柱临界宽度的公式。 [关键词]防水煤柱;FLAC模拟;临界宽度 [中图分类号]TD8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943201006-0008-03 0引言 我国许多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 煤层开采过程中受到多种水体的威胁, 煤矿防治 水问题是煤矿生产及科研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据 初步统计,全国重点煤矿中受水威胁的矿井占 47.5, 受水害威胁的储量达 250 亿 t。从近年的 开采情况看,每年采出受水害威胁的煤炭还不到 总储量的 10。因此, 如果不能解放这些受水害 威胁的煤炭储量, 不仅影响煤矿的产量, 而且一些 老矿井还有被迫提前关井的危险。 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 是带压开采至关重要 的一个环节,采矿实践证实,绝大多数突水都发源 于地质构造,尤其是特大型突水。 合理留设防水煤 柱是防止构造突水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柳泉矿 7 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 FLAC 模拟与理论计算 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确定煤柱临界宽度的公式。 1工作面概况 柳泉矿 7 煤在 002 勘探线之间, - 80- 260 m 段由原景山煤矿回采过,煤厚为 1.50.6 m之间, 煤层倾角为 60~70,回采期间煤层稳定, 未 见断层, 未发现煤层变薄不可采现象, 顶底板均为 砂岩, 坚硬, 顶板稳定, 回采巷道支护为木支护, 无 冲击地压现象, 工作面走向长 300 m左右, 回采巷 道维修量不大,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没有发现滴淋 水现象。 2模型的建立与 FLAC 模拟 煤炭开采过程中, 当工作面前方遇有断层时, 如何确定防水煤柱的临界宽度, 根据柳泉矿现 71 采区揭露断层统计数据,假设遇有倾角为 60、 落差为 35 m正断层时,分析不同工作面长度下, 底板破坏深度以及相应的防水煤柱临界宽度。 为确定柳泉矿 71 采区的地质情况, 根据现有 的水文地质资料及 7、 9 煤的顶底板力学性质, 采 用固流耦合模型, 分析在距 7 煤底板 90 m处存有 承压水的情况下,水的渗流与工作面开采的耦合 关系。 模型共划分 19 050 个单元, 反映出实际尺寸 宽和高各为250m和 180m。模型上边界加 1.2MPa 垂直压应力以模拟实际采深的地应力,左右边界 以一定的应力梯度加 3.0 MPa 的水平应力,以模 拟遇有大断层时的水平应力。在距 7 煤底板 90 m 位置以一定应力梯度加 6.5 MPa 的水压力,断层 物理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断层物理力学参数 留 20 m保护煤柱时, 采场及断层处水压及应 力云图如图 1 所示。 (a ) 水饱合区域分布图 倾角 / ( ) 落差 /m 厚度 /m 法向 刚度 切向 刚度 泊松 比 内聚 力 /N 摩擦 角 / ( ) 渗透 系数 603523e82e80.451001510e- 9 doi10.3969/j.issn.1672- 9943.2010.06.004 8 2010 年第 6 期邓虎, 等承压水上开采防水煤柱临界宽度研究 (b ) 底板水压力云图 (c ) 塑性区分布图 (d ) 最大主应力云图 (e ) 最小主应力云图 图 120 m 煤柱时采场及断层处应力云图 数值模拟分析表明, 7 煤下伏的承压水由于 断层破碎带的存在, 至使断层活化。 承压水一方面 通过其顶板岩层向 7 煤渗透, 但距 7 煤底板 19 m 位置存有隔水层, 有效的阻止了水头进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承压水压力较大,使断层成为导水 断层, 断层处的水头明显高于其它位置, 且穿过隔 水层向两侧扩散。当所留煤柱为 20 m时, 断层左 侧扩散距离为 11m, 右侧为 8m, 距 7 煤底板 17m, 承压水沿断层破碎带及 7 煤开采对底板产生的破 坏区, 进入工作面而导致突水。 3理论计算与经验类比相结合法[1-3] 3.1采场底板不突水条件 采场附近煤体上的支承压力往往超过其极限 强度, 在煤壁附近形成非弹性区。 按照弹塑性软化 模型, 分别处于弹性、 软化和流动的区域相应地称 为弹性区、 塑性区、 破碎区, 如图 2 所示。 Ⅰ.破碎区; Ⅱ.塑性区; Ⅲ.弹性区 图 2工作面前方煤体变形区域 非弹性区包括塑性区及破坏区,其范围 xz 为 xz 1 ξ1 ln 1 σ * c P-ξ2 l (sc-σ * c) /ξ2- 1 (1 ) 其中 ξ1 2fkp h ξ2 M0St 2fkp PKmaxγH Sc 2ccosφ 1- sin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φ 式中, f 为岩层与顶底板间的摩擦系数; h 为 煤层厚度; φ 为煤体的内摩擦角; σ * c为单轴压缩时 的残余强度; P 为最大支承压力; Kmax为峰值应力 集中系数; γ 为上覆岩层的容重; H 为煤层的采 深; c 为煤体的内聚力。 塑性区 x2的范围为 x2 h M0St(Sc -σ * c) (2 ) 式中, M0为煤体塑性软化模量, 且 M0tanφ0, φ0为煤体塑性软化角; St为塑性区煤体应变梯度, 且 Sttanα, α 为塑性区煤层顶底板变形角之和。 破碎区 x1范围为 9 2010 年第 6 期 x1xz-x2 断层突水的条件 如图 3 所示, 煤壁与断层距离为 a, 高峰应力 传播角为 θ, 其与倾角为 α 的断层交于 A 点, z 为 交点距煤层底的深度。以 A 为顶点, 弹性区煤层 长度 x3为底的三角形面积 S 为 s 1 2 x3z x 2 3sinαsin (90- θ ) 2sin (α90- θ ) (3 ) x3a-xz 图 3断层突水机理分析图 整理得 z x3sinαcosθ cos (α-θ ) sinαcosθ cos (α-θ ) (a-xz)(4 ) 沿底板高峰应力线的倾向方向,支承压力由 峰状态向原始应力状态过渡,相应地煤层底板由 压缩状态向原岩状态过渡。受到支承压力峰值压 缩的底板一旦遭到破坏,支承压力峰值就会向深 部移动, 即离煤壁更远, 相应地底板高峰应力线也 向深部移动。 因此, 未遭受支承压力峰值压缩的底 板不会破坏,从而在底板高峰应力线与断层之间 的底板岩层仍具有原始的隔水性能。 沿底板高峰应力线的倾向相反的方向,即向 采空区方向,支承压力由峰值状态向低应力状态 过渡,相应地煤层底板由压缩状态向膨胀状态过 渡。因这部分的煤层底板都已遭受过支承压力峰 值的破坏, 所以丧失原始的隔水性能, 有可能成为 导水通道。 综上所述,底板通过断层构成的突水通道产 生突水的条件为煤层开采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 h 不小于底板高峰应力线与断层交点的深度 z, 即 h≥z(5 ) 根据上面公式,可得到采场断层防水煤柱留 设宽度计算公式。 根据采场底板不突水的条件有 a> hcos (α-θ ) sinαcosθ xz(6 ) 式中, h、 θ、 xz为煤柱设计的重要参数, xz可由 公式 (1 ) 获得, θ 为采场底板高峰应力线同岩层法 线方向的夹角, 大量现场实测资料、 相似材料模拟 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表明, θ 值一般在 21~25, h 为矿山压力对采场破坏的深度。 3.2煤柱留设尺寸的确定 如柳泉矿 7 煤开采过程中遇有 35 m正断层, 根据现开采工艺条件及工作面布置方式,具体参 数如下 工作面采深为 650 m, 斜长 124 m, 煤层倾 角 15, 断层倾角 60, 采高 1.0 m, 非弹性区与 采高比为 6.5, 底板应力高峰线传播角为 25, 底 板破坏深度为 12 m, 将以上参数带入式6计算 a19 m 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可知,当工作面与断层 留有 20 m 煤柱时, 达到最小防水保安煤柱, 与本 方法确定的煤柱尺寸基本一致。 据此给出经验公式如下 a0.00911H0.0448α- 0.3113f7.9291ln L 24 ≥≥ 式中, H 为煤层埋深, m; α 为断层倾角,() ; f 为普氏系数; L 为工作面长度, m。 4结论 根据理论分析,得到采场断层防水煤柱留设 宽度计算公式。 据此给出采场底板不突水的条件 a> hcos (α-θ ) sinαcosθ xz。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 正, 结合回归分析提出计算煤柱的经验公式。 [参 考 文 献] [1] 桂和荣.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的应力分析计算法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7 [2] 唐东旗,吴基文,李运成,等.断裂带岩体工程地质力学 特征及其对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的影响[J].煤炭学报, 2006, 31 4 455-460 [3] 尹尚先,王尚旭.陷落柱防水煤柱留设对围岩变形影响 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 2006, 31 2 179-182 [作者简介] 邓虎 (1985-) , 男, 湖北武汉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矿山 压力与岩层控制。[收稿日期 2010- 05- 12]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10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