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新疆有色金属 2 0 0 6年 阿克吐别克铜银铋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师 国庆 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有色地质 7 0 1 队昌吉市 8 3 1 1 0 0 摘 要阿克吐别克铜银铋多金属矿区分散流异常主要表现为A u 、 A g 、 C u 、 P b 、 Z n 、 B i 、 A s 等元素的组合. 主要矿 化 体均赋存于与脉 岩有关的矽卡岩中, 矿化受断层控制.I 号矿点的产出与酸性花岗斑岩脉有关. 岩脉与矿脉相伴产出.岩浆及热液活动为该区的成矿作用提 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 关键词 阿克吐别克 铜银铋多金属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 区域地质概况 阿克吐别克铜银铋多金属矿位于海拔 1 5 0 0 2 0 0 0 IT I 的西天山库松木契克中高山区, 矿区大地构 造位置属北天山优地槽次级构造单元赛里木隆起的 东部。区域基底构造层为晚元古代的蓟县系青 白 口系震旦系碳酸盐岩及冰碛层建造 。 区内岩浆岩多为华力西中期侵入, 一般为中酸性 侵入岩, 晚阶段见有中酸性脉岩。 . 区域矿产丰富, 有多处金属、 非金属矿点。主要 有喀拉铜矿点、 五台金矿、 阿克吐别克铜银铋矿点及 阿克吐别克大理石矿点。 2 矿区地质特征 2 . 1 地层 工作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青 白口系开尔塔斯群 Q n k r 和第四系 Q 。 其中, 开尔塔斯下亚群下段 Qn k 沿河谷两 侧分布, 岩性为白色厚层状钙质、 白云质大理岩。大 理岩中侵入有少量闪长岩脉。 开尔塔斯下亚群上段 Q n k r “ 分布在阿克吐别 克北, 岩性为黑、 灰黑色炭质灰岩, 夹少量灰色白云质 灰岩。本岩性段内沿层间破碎带侵人大量与地层走 向相近 的辉长岩脉 。 2 . 2 构造 区内主要断层为库松木契克河山间断层, 该断层 长期活动, 为成矿提供了非常好的通道及成矿空间。 北西西一南东东 向断层一般规模较大 , 与构造线方 向 一 致, 为主构造运动形成断层。北东南西向及近南 北向断层规模一般较小, 多为主构造运动所形成 的次 级断层, 区内的矿化作用多受该类断层控制。 由于新老构造活动的迭加及库松木契克河山间 断层长期活动, 造成工作区内构造形态复杂。 2 . 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发育, 以中、 酸性岩浆岩为主。 酸性岩浆岩为花岗斑岩, 是华力西中期产物, 在 库松木契克河以南出露一约0 . 8 k m 2 的岩株, 在库松 木契克河以北则为小岩枝和小岩脉产出。 中性岩浆岩主要为辉长岩和少量闪长岩, 是晋宁 期产物。辉长岩在库松木契克河以北区域广泛分布, 闪长岩则在库松木契克河以南的阿合峡特沟有少量 分布, 与矿化关系密切。 2 . 4 矿产 工作区金属矿产以铜为主, 伴生有银、 铋等, 在库 松木契克河两岸分布有 I号、 Ⅱ号矿点; 库松木契克 河以南的阿合峡特沟分布有Ⅲ号、 Ⅳ号、 V号矿点, 但 规模都不大。 3 I 号矿点地质特征 I 号矿点位于库色木契克河南北两侧, 处于开尔 塔斯下亚群上段中, 岩性为黑灰色炭质灰岩。矿 化 体赋存在矽卡岩中, 沿一定的构造裂隙或酸性岩脉的 接触带分布, 发育铜银硫化物等, 往往沿一组构造裂 隙呈断续脉状体出露, 总的来说受断层控制, 见图 1 。 I 号矿点共有铜银矿化体 5 条, 所有矿化体均产 在与中酸性脉岩有关的矽卡岩中, 而且在含矿矽卡岩 中, 铜银等多金属含量与矽卡岩的厚度正相关, 随矽 卡岩厚度增大 , 金属含量增高。 矿石为含硫矿石, 他形粒状结构, 其次为交代结 构; 构造多为团块、 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物有孔雀石、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4 师国庆 阿克吐别克铜银铋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第 2 期 都在 1 以上, 最高达 1 4 。一般 A s 在海相碳酸岩中的 含量是很低的, 只有在沉积过程中有大量黄铁矿或有 机质的参与, 才能使 A s的含量提高, 所以库松木契 克群上亚群碳酸盐岩在形成过程中有可能参与了热 液或者在海底有喷气作用而使 A s 的丰度提高。 4 . 2 岩石化学特征 工作区产出的岩体主要为阿克吐别克花岗斑岩体 及部分呈岩株、 岩脉状产出的花岗斑岩脉、 辉长岩脉、 闪长岩脉。这些岩体及岩脉的岩石化学特征, 见表 1 。 表 1 岩石中 微量元素含量 \元 素 岩 Cu P b Z n W S n Mo B e S b B i A g 花岗岩 8 . 6 4 2 4 . 1 6 3 5 . 2 3 6 . 9 1 6 . 7 8 0 . 7 9 4 . 9 7 0 . 7 3 0 . 7 2 1 0 8 . 1 花岗斑 岩 1 0 . 0 2 3 . 1 5 3 5 . O 3 4 . 7 1 7 . 0 7 0 . 9 8 5 . 2 3 2 . 8 5 2 . 3 8 9 7 . 4 4 闪长岩 3 8 . 4 2 2 . 2 8 8 5 . 0 6 1 . 0 4 2 . 7 0 1 . 1 0 2 . 1 6 4 . 2 5 0 . 2 8 9 4 . 9 7 \元 索 岩 Au Cr Ni C o V B B S r As Hg 花岗岩 1 . 8 6 1 1 . 5 4 5 . 6 8 4 . 5 7 2 O . 3 4 2 5 3 . 1 2 1 3 0 . 6 1 1 . 1 4 1 2 . 9 5 花岗斑岩 0 . 6 3 1 7 . 6 4 1 3 . 0 7 3 . 5 4 1 5 . 9 1 1 3 4 . 3 1 1 6 9 . 9 5 1 2 . 2 1 1 7 . 1 5 闪长 岩 1 . 6 3 8 8 . 9 4 3 2 . 9 6 2 9 . 1 1 5 2 . 7 2 6 9 9 . 0 5 3 8 7 . 1 1 5 . 8 7 1 9 . 3 1 注 l Au 、 A g单位 为 1 O 一 , 其余为 1 O 一 .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区内闪长岩 中 C u 、 Z n 、 S b 、 C r 、 Ni 、 C o 、 V、 B a 等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花岗岩及花岗 斑岩, 从花岗岩一花岗斑岩一闪长岩, C u 元素在岩石 中的含量有明显增高趋势, 表明花岗斑岩及闪长岩更 加有利于铜矿化的形成。实际的矿点分布情况也反 映出这一特征, 在阿克吐别克及阿合峡特产出的铜矿 化 体多与花岗斑岩脉及闪长岩脉有关。 W、 s n 、 B e 、 A g 、 A s 等元素的含量则在花岗岩和 花岗斑岩中明显高于闪长岩, 这也反映出花岗岩对这 些元素的成矿专属性。 B i 元素在花岗斑岩中的含量远远高于花岗岩及 闪长岩, 表明花岗斑岩的产出对于 B i 元素成矿非常 有利 。 4 . 3 分散流异常特征 据分散流工作成果, 该区分散流异常主要表现为 A u 、 A g 、 C u 、 P b 、 Z n 、 As 等元素的组合, 异常主要位于 阿克吐别克北部, 在阿合峡特地区则表现为零星的点 异常 。 分散流异常值一般是 C u 4 5 - - - 9 0 1 0 一、 P b 4 0 - - - 1 6 0 1 0 一 、 Z n 1 5 0 - - - 1 2 0 0 1 0 一 、 Ag 3 0 0 - --4 8 O O 1 0 一 。 、 Au 2 “ - - 6 4 1 0 一 。 、 As 5 O - - - 2 O O 1 O 一, 与本区各时代地层丰度比较明显偏高, 说明这 些元素在岩石风化过程中有次生富集作用。异常区 脉岩发育并有铜矿点产出, 表明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 是产生异常的重要原因。 C u 、 P b 、 Z n 、 A g 综合异常位于阿克吐别克一带, C u 异常长约3 k m, P b 异常长约 4 . 5 k m, Z n 长约6 . 5 k m。 异常中心尚有 A g 2 4 0 0 1 0 的高异常点, 异常南西 侧有平行之 A u 异常带。C u 、 P b 、 Z n异常的强度较低, 但异常规模较大, 在异常区内已产出矽卡岩型铜银矿 点, 表明异常是由成矿作用引起。 另据 1 2 0 万重砂成果, 在阿克峡特西有一泡铋 矿异常, 与中基性脉岩有关, 也证明了这一地区有利 于铋的成矿 。 5 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 阿克吐别克地区普遍发育有结晶较好的大理岩, 由于库松木契克大断裂的长期活动, 使得岩石较破 碎, 脉岩广泛分布, 其中I、 Ⅱ号矿点的产出与酸性花 岗斑岩脉有关, 岩脉与矿脉相伴产出。Ⅲ、 Ⅳ、 V号矿 点的产出与中性细粒闪长岩脉有关。 主要矿 化 体均赋存于与脉岩有关的矽卡岩中, 脉岩中矿化受断层控制, 表明成矿热液为岩浆期后热 液。阿克吐别克五个矿点的矿化相似, 普遍具有铜银 铋矿化, 分布在方圆2 0 k m z 的范围内, 说明各矿点的 成矿物质来源相似, 具有同源的特征。同时大量的岩 浆期后热液侵人, 预示着深部有隐伏岩体存在 , 有寻 找隐伏矿床的可能。从各矿体的出露形态看, 矿体可 能才被剥蚀出地面, 该地区具很好的铜银铋多金属找 矿前景。 收稿 2 0 0 5 1 O 一3 O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