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主编周珂副主编孙佑海王灿发贾其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目录,第一编绪论第二编环境法学总论第三编环境污染防治法第四编自然资源保护法第五编国际环境法,第一章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本章概要]正确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当今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一章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保护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一、环境的定义与分类(一)环境的定义1、在通常意义上来说,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条件的总和。2、环境科学上的环境主要是以人类为中心事物的环境,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3、环境法上的环境要受各国环境管理对象和环境立法的制约,不同的国家对环境有着不同的概括和定义。从下定义的方法上来看,大致有演绎式、枚举式和混合式三种。一、环境的定义与分类(二)环境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形成的原因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2.按照环境要素分,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3.按照环境的功能分,可分为农业环境、工业环境、交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旅游环境等。4.按是否为人类居住区分,可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自然环境对人类起码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一定质量的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延续的条件。其次,自然环境是人类取得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再次,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和,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人类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去能动地改造自然。这种改造自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两种,即良性的或恶性的。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人类往往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北山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三、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是指在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变化的现象。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可把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一)原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使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如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山洪暴发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等。,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二)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恰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而使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三、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次生环境问题又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环境破坏,另一是环境污染。1.环境破坏,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效应。,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2.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入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当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法所要防止和解决的主要是第二环境问题,但也必须包括由第二环境问题诱发的第一环境问题。,第二节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的定义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第二节环境保护,二、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1.预防和治理由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此外,防止臭氧层破坏、防止气候变暖、国土整治、城乡规划、植树造林、控制水,第二节环境保护,土流失和荒漠化、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之所以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由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我国环境状况的现实所决定的。,第二节环境保护,(一)保护环境是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自然界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人类也有着开发利用自然的巨大能力(二)我国环境状况的严峻现实决定了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三)保护环境是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1.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2.公元2000年的地球3.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4.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5.2002年9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宣言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一个较狭义的定义则是“人均收入和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其他定义,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高产低耗,能源应被清洁利用,粮食应保证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应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三、环境对发展的作用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首先,环境提供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其次,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即环境自净功能或环境容量)。再次,环境为人类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四、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新战略,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那种停止发展的“零的增长”主张。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989年5月举行的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明,其指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生态危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正处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的时期,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一,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其二,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其三,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二、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是当代人在创造今世发展和消费的同时,不能自私地剥夺后代人应当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也就是当代人的发,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表述报告的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报告第一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报告第三部分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报告第五部分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问题与思考],1、环境法上环境的定义和分类。2、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4、为何要将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5、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与思考],6、如何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7、如何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8、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9、我们该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章环境哲学基础,[本章提要]环境哲学正经历着从环境伦理到环境哲学,再到生态哲学的发展历程。要从不同的层次理解人类中心主义。代表性的环境伦理观各有其特色与缺陷。环境意识更是一个理解不一的概念,构成要素复杂,并且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可以具有不同的环境意识。传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二章环境哲学基础,第一节环境哲学的概念和内容第二节环境伦理第三节环境意识,第一节环境哲学的概念和内容,一、环境哲学的概念环境哲学是以人与环境关系为中心的最基本的世界观,是研究和修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学问。环境哲学首先是一门基础哲学,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它探究宇宙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然后才是一门应用哲学,它指导着人们安身立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节环境哲学的概念和内容,二、环境哲学的研究内容(一)哲学的学科结构根据其抽象的程度、研究的深度以及与实践的密切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元哲学、基础哲学和应用哲学三个层次。,第一节环境哲学的概念和内容,(二)环境哲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哲学是研究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哲学问题,研究环境问题对哲学的影响,以及哲学能够为环境问题解决提供的哲学理论与方法。,第二节环境伦理,一、环境伦理学(一)伦理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研究道德品性的学问正式称为“伦理学”。(二)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问题的学问。,第二节环境伦理,二、环境伦理(一)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以人的利益为衡量万物的尺度和标准。,第二节环境伦理,(二)动物解放/权利论动物解放/权利论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中的个体主义环境伦理。澳大利亚学者彼得辛格动物解放(AnimalLiberation)美国学者雷根(T.Regan)提出了动物权利理论,第二节环境伦理,(三)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中的个体主义环境伦理。现代意义上的生物中心论(biocentrism)是由法国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哲博士(A.Schweitzer,18751965)于1923年在其代表作文明与伦理(CivilizationandEthics)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二节环境伦理,美国学者保尔泰勒(P.Taylor)为人们接受这一伦理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证明。(四)生态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中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生态中心论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本身具有价值,人类对它负有直接的义务;生命个体、物种、生态过程作为生态系统,第二节环境伦理,的组成部分和存在形式具有非(人类的)工具价值,人类对它们同样负有道德义务。1.大地伦理学生态中心论源于被现代美国人称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A.利奥波德(AldoLeopold)倡导的“大地伦理”。,第二节环境伦理,“大地伦理学”认为生物群落比个体生物更值得人类加以道德关注,主张通过有选择的狩猎来控制动物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2.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的倡导者是挪威学者A.乃斯(A.Naess),他于1973年在其论文浅层与深层远距离生态运动中开始使用“深层生态学”的措辞。,第二节环境伦理,深层生态学者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3.自然价值论一切自然物,无论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第二节环境伦理,4.盖娅假说其主旨是一切生物赖以存活的这个地球自身也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一个能够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的体系,一个可以改变自身环境使之顽强存活下去的系统。,第三节环境意识,一、环境意识(一)环境意识的概念1968年,美国学者罗斯(Roth)首先提出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的概念。在中国,环境意识的提法在正式场合的出现始自1983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三节环境意识,广义的概念环境意识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总和,包括理论、思想观点、情感意志、伦理道德、政策法律、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概念环境意识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二)环境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1)环境认识观,第三节环境意识,(2)环境价值观(3)环境伦理观(4)环境法制观(5)环境保护行为观(6)在环境认识观、价值观等基础上派生出环境忧患意识。,第三节环境意识,(三)环境意识的分类及多维性1.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2.个体环境意识和群体环境意识3.环境意识的多维性,第三节环境意识,二、环境意识的发展与传播(一)环境意识的发展(二)环境意识的传播,[问题与思考],1、环境哲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2、环境伦理与环境哲学的联系与区别。3、代表性的环境伦理观点。4、环境意识的构成。,第三章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基础,[本章概要]环境科学以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环境科学经历了从单学科研究发展到分支学科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整体化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规律包括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反馈调节规律等。,第三章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基础,第一节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环境科学的体系第三节环境法沿用的环境科学概念第四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第六节环境法沿用的生态学概念,第一节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并日益严重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科学。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一、环境科学的产生二、环境科学的发展,第二节环境科学的体系,环境科学是交接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综合性基础学科。环境科学的学科分支很多,经过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相互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第三节环境法沿用的环境科学概念,环境科学上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种种自然因素的总体,因此又称为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关于立法上“环境”的定义方式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第三节环境法沿用的环境科学概念,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四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由于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它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一、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一)普遍的依存与制约关系,亦称“物物相关规律”。系统中不仅同种生物,而且异种生物即系统内不同种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同群落或系统之间,也同样存在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即相互影响。(二)通过食物链而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协调关系,亦称“相生相克规律”。,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每种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都占有一定位置,并有特定的作用。各种生物因此而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二、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一方面借助能流不断从自然界摄入物质并合成新物质,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成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即所渭的“再生”)重新被植物吸收,进行着不停的物质,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循环。因此,要严禁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以免有毒物质经过多次循环后富集以至达到危害到人类健康、安全的程度。三、物质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物质输入与输出平衡规律又称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生物体一方面从周围环境摄取物质,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放物质,以补偿,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环境损失。对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环境或者生态系统而言,物质输入与输出总是相对平衡的。四、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过程。生物给环境以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如果因某种原因破坏了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关系,例如某种生物过度繁殖,环境就会因物质供应不及而造成生物的饥饿死亡,反之亦然。五、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在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其一定的极限,不能无限制地供给,,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因而其生物生产力通常都有一个大致的上限,每个生态系统对任何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甚至瓦解。六、反馈调节规律自然生态系统几乎都属于开放系统,只有人工建立的、完全封闭的宇宙舱生态系统才可归属于封闭系统。,第五节生态学重要规律,开放系统必须依赖于由外界环境的输入,输入一旦停止,系统也就失去了功能。开放系统如果本身具有调节其功能的反馈机制,该系统就能成为控制系统。如果一个系统的状态能够决定输入,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的存在。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则使偏离加剧。,第六节环境法沿用的生态学概念,法学研究者一般认为,生态系统“指在特定地区内一切交互作用的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它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生物圈则是目前人类环境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与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也成为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比较常用的语词。法学界还有学者使用“生态法”一词,并将之作为学科的名称。,[问题与思考],1、环境科学的产生过程及其发展的主要表现。2、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3、环境科学对环境法学中基本概念形成的影响。4、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概念的界定方式。,[问题与思考],5、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历经了哪些阶段6、生态学的主要规律。7、生态学对环境法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环境经济学基础,本章概要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环境经济系统。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正确理解环境资源的价值构成,掌握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第四章环境经济学基础,第一节什么是环境经济学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三节环境资源的经济评价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第一节什么是环境经济学,一、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环境经济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包括污染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三个分支学科。,第一节什么是环境经济学,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功能(一)指导制定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二)指导政策和项目评估(三)指导管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公共物品理论所谓公共物品,是指与私人物品相反的、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竞争性或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公共物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其结果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对使用公共商品收费,因为公共物品能够免费使用。公共物品并非需要全部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个条件,实际上,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可以称之为公共物品。,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二、外部性理论(一)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是指一个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产生了影响,而其并未为此影响进行赔偿(假如是负的影响)或因此而获得补偿(假如为正的影响),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二)外部性的类型1.外部经济性与外部不经济性2.货币外部性与技术外部性3.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三、产权理论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运用这些财产去做某些事。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产权。如果有关各方的产权没有能够很好地界定,那么,外部性问题就无法解决,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四、经济效率理论经济效率理论是环境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完全效率的概念,指的是生产、贸易和消费的高效率组合。如果无法进行资源再分配,以致可能增加任何一个人福利的同时,却不减少其他任何,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人的福利,那么此时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分配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一种状态描述,是一个评判标准,也是政策改进的方向。,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物质平衡理论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遵从质量守恒定律。无论商品是被“生产”还是被“消费”,实际上只是提供了某些效用、功能和服务。其物质实体仍然存在,最终或者被重新利用,或者被排入自然环境中。,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只有当某种环境容量未被充分利用时,末端处理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否则,必然会造成某种形式的污染,而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相比之下,提高污染物循环利用水平和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才是更为有效的办法。,第三节环境资源的经济评价,一、环境资源经济评价的含义所谓环境资源经济评价,是指有关人员为了特定的目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相关的标准和程序对环境资源所产生的损害和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的过程。二、环境资源的价值构成环境经济学家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把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第三节环境资源的经济评价,总经济价值(totaleconomicvalue,TEV)。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1)使用价值或有用性价值;(2)非使用价值或内在价值。而其中的使用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一、环境经济政策的内涵与特点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投资、微观刺激和宏观经济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或影响有关当事人产生和消除污染行为的一类政策。这类政策一般通过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迫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把它们产生的外部效果纳入它们的经济决策之中,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目标的手段,具有明显的,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利益刺激因素,其主要功能主要表现在筹集资金和行为刺激两个方面。(二)环境经济政策的特点第一,环境经济政策是以市场为基础,着重间接宏观调控,通过改变市场信号,影响政策对象的经济利益,引导其改变行为。第二,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市场中介,把经济有效地保护、改善环境的责任,,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从政府转交给环境责任者,环境管理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条件、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政策对象。第三,环境经济政策可以有效地配置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这些资金不仅可投资于对环境有利的项目,还可以用于纠正其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二、环境经济政策的设计原则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纠正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外部费用内部化。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PaysPrinciple简称PPP原则)。,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三、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标准(一)环境效果原则(二)经济效率原则(三)公平原则(四)管理的可行性(五)可接受性原则,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四、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环境经济手段包括收费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补贴政策、环境证券、环保投资与信贷政策、押金制度和排污权交易等。(一)环境收费(1)排污收费。(2)使用者收费。,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3)产品收费。(4)管理收费。(二)环境税收(1)硫税(二氧化硫税)。(2)臭氧耗损物质税(ODS税)。(3)碳税。(4)燃料税。,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5)污染产品税。(三)价格政策(四)排污交易(五)押金制度(六)补贴政策(七)环境金融政策(八)环境证券(九)环境基金,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十)环境责任保险(十一)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制度五、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条件1.相关法律的保障。2.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3.实施能力。4.宽松的经济环境。,[问题与思考],环境经济学的功能是什么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环境资源的价值构成如何环境经济政策评价的标准和类型有哪些,第五章环境法概述,[本章提要]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和推动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作为现代社会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除了具有一般法律的本质和功能以外,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五章环境法概述,第一节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第四节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第五节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一、环境法的概念法律上环境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环境法的概念和称谓在各国乃至各种理论学说的表述上有相当的差异。环境法的概念可整合为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和推动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一节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二、环境法的特征1.环境法是生态环境科技与法的结合。2.环境法是社会法。3.环境法是综合部门法。4.环境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的法。,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一、环境法的目的环境法的目的是指立法者在制定或认可环境法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或实现的结果。(一)发达国家有关环境法的立法实践1.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2条宣称其立法目的是“宣布一项鼓励人同他的环境之间建设性的和愉快和谐关系的国家环境政策;推动为预防或消除对环境和生物圈的损害所做的努力并促进人类健康和福利;深化对国家至关重要的生,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认识和设立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并宣布了如下六项国家环境目标(1)履行其每一代人都要做子孙后代的环境保管者的职责;(2)保证为全体美国人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3)最广泛地合理使用环境而不使其恶化,或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引起其他不良的和不应有的后果;,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4)维护美国历史、文化和自然等方面的重要国家遗产,并尽可能保持一种能为个人提供丰富与多样选择的环境;(5)使人口和资源使用达到平衡,以便人们享受高度生活水准和广泛的生活舒适;(6)提高可更新资源的质量,使易枯竭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再循环。2.美国清洁空气法立法宗旨是(1)为促进公众健康、福利和人口,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的生产力保护和发展国家空气资源的质量;(2)为实现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而发起和加速国家的研究和开发计划;(3)对州政府的空气污染预防和控制计划的发展和实施提供技术和财政的援助;(4)鼓励并帮助区域空气污染控制计划的发展和运转。3.原联邦德国联邦污染控制法,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第1条规定“本法的宗旨是保护人类和动物、植物以及其他物体不受环境的有害影响,以及防止上述环境的有害影响的产生”4.日本日本环境法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述。日本的公害对策基本法“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生活环境”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转变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保护国民健康和维护生活环境”作为该法,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的唯一目的。我国环境法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即保护环境资源和促进经济建设。,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二、环境法的价值(一)环境法的工具性价值环境法的工具性价值是指国家通过环境法调整环境社会关系,以确立和维护特定利益和秩序的职能,它主要通过环境正义和环境秩序体现出来。环境法的工具性价值具体表现在1.环境法的确认性价值。,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2.环境法的分配性价值。3.环境法的衡量性价值。4.环境法的保护性价值。5.环境法的认识性价值。(二)环境法本身的价值环境法本身的价值是指环境法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1.环境法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2.环境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手段3.环境法是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环境的法律武器4.环境法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精神准则5.环境法是加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手段,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一、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法是人们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规范。通常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包括两种一种是社会规范,诸如法律规范、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等,主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另一种是技术规范,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有较多的争论,主要焦点在于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系。我们认为,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各类(一)基于国家环境行政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二)平等主体之间基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三)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四)基于国家环境权益保障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二、环境法律关系(一)环境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环境法律关系具有自己的明显特征第一,环境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与环境有关的意志关系。环境法所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基于环境而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环境法律关系是环境法律规范对具体社会关系调整的结果。第三,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法律关系。第四,环境法律关系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第五,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均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三、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按照我国环境法的规定,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自然人。(二)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又称“权义客体”,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表现为物和行为,具体而言1.物。作为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主要指可以为人类控制和支配的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通常综合称其为环境资源。2.行为。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环境法律关系中的行为是指参加环境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作为和不作为。,第三节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和环境法律关系,(三)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环境权利和应当承担的环境义务。,第四节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一、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比较环境法的体系是由各种环境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法体系。环境法的渊源是指环境法的表现形式。西方各国的环境法体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基本法模式(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整合化模式,第四节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三)以法国为代表的复合法模式(四)以日本为代表的法典化模式二、我国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目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