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l 2 有色 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年第 5 期 阿舍勒铜矿选矿技术进步 万玲 , 华金仓 1 .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阿勒泰 8 3 6 7 0 0 ; 2 . 四川鑫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 1 0 0 4 1 摘要 新疆阿舍勒铜矿是一个大型铜锌硫多金属矿山, 设计日 处理鲭4 0 0 0 t 。 铜锌分离浮选工艺技术难度较大, 生 产控制条件苛刻。选矿厂在试投产的 1 5 个月的时间内, 选矿技术进行了6 个大步骤的攻关和研究, 生产出合格铜精矿 和锌精矿, 各项选矿指标大幅度提高 , 矿山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铜锌分离浮选; 回收率; 药剂制度 中图分类号 T D 9 5 2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9 4 9 2 2 0 0 6 0 5 0 0 1 2 - 0 5 l 阿舍勒铜矿设计的基本情况 1 . 1 矿石性质与设计流程和指标 阿舍勒铜矿的矿石属铜锌多金属硫化矿,主要 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黄铜矿、 砷黝铜矿和闪锌矿, 其 中黄铁矿占矿物相对含量的6 6 .5 %;黄铜矿占矿物 相对含量的 5 .8 1 %;砷黝铜矿 占矿物相对含量的 0 .6 3 %; 闪锌矿占矿物相对含量的 1 .7 6 %。铜矿物和 锌矿物均与黄铁矿紧密嵌布, 嵌布粒度较细。 铜矿物 多呈集合体, 其中黄铜矿嵌布相对简单, 与闪锌矿基 本不存在固溶体结构; 砷黝铜矿嵌布最为复杂, 呈微 细粒包裹、 交代在黄铜矿、 黄铁矿、 闪锌矿之中或者 边缘; 闪锌矿呈两期生成, 一部分嵌布简单可浮性较 好, 另一部分呈微细粒复杂嵌布。 主要金属矿物可浮 性顺序为 黄铁矿 黄铜矿 闪锌矿 砷黝铜矿。矿石 性质表明此矿石是非常复杂难选的, 铜锌分离困难。 可选性研究进行了 3 种流程的选矿试验铜锌混选 再分离、 部分优先和依次优先, 其中铜锌混选再分离 流程的指标最优, 故被设计采用作为目 前生产流程 在 8 5 %一 7 4 1x m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铜锌混合浮选 以下简称混选段 , 三次粗选、 两次扫选浮选得到的 混选粗精矿再磨, 再磨细度为 9 5 %一 4 3 ix m ; 然后进行 铜锌分离浮选 以下简称选铜系统 , 一次粗选、 三次 扫选、 三次精选得到的浮选泡沫产品为最终铜精矿; 铜锌分离的尾矿进行锌硫分离浮选 以下简称选锌 系统 , 一次粗选、 两次扫选、 五次精选得到的浮选泡 沫产品为最终锌精矿。 1 .2 阿舍勒铜矿的浮选药剂基础 1 .2 . 1 捕收剂 混合段的捕收剂主要有黄药和 P A C 或B K 3 0 8 ; 收稿日期 2 0 0 6 - 0 3 2 9 修回日期 2 0 0 6 -05 2 4 作者简介 万玲 1 9 6 6 一 , 女, 湖南武岗人, 工程师。 选铜系统的捕收剂主要有 B K 4 0 4 ;选锌系统的捕收 剂主要是黄药。其中黄药对铜锌硫化矿的捕收能力 较强, 但对黄铁矿 以下简称硫 的选择性较差, 或称 捕收铜或锌时的“ 拉硫” 现象较强; P A C或 B K 3 0 8 属 于选择性较强的捕收剂, 相对于黄药而言, 针对硫的 捕收能力较弱, 或称捕收铜锌时的“ 拉硫” 现象较弱, 但针对铜锌之间的选择性差别不大; B K 4 0 4 亦属于 选择性较强的捕收剂,主要是针对铜锌之间的选择 性好, 或称“ 拉铜” 较强而“ 拉锌” 较弱, 但其总体捕收 能力弱于前两种药并兼有起泡性。 1 .2 .2 抑制剂 混合段的“ 压硫” 抑制剂为石灰, 加在二段磨矿 的泵池内; 选铜系统的抑制锌 以下简称压锌 的组 合抑制剂主要为硫酸锌 亚硫酸钠,实行分段添加 , 先在再磨机添加活性炭和硫化钠脱药,然后在铜锌 分离的一次粗选、 三次扫选、 三次精选作业中分段添 加硫酸锌 亚硫酸钠; 选锌系统的压硫抑制剂为石灰。 2 铜 轲 生产状况及选矿技术进步 选矿厂于 2 0 0 4 年 1 1 月试投产 , 1 8 0 名员工中 仅配备了 1 1 名磨浮熟练工人和 8 O 名当年技校毕业 生, 员工对流程、工艺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较低, 5 名选矿技术人员各把一关,克服新疆冬季生产和员 工技术不熟练等各种困难, 经过一个冬季的磨练, 截 至 2 0 0 5年4 月已经能够稳定生产 处理量 9 7 t/ h , 铜 精矿品位一般 1 8 .9 %~ 2 0 %,铜金属回收率稳定在 7 5 %左右 , 铜精矿含锌 4 %~ 5 .7 %, 锌金属回收率 2 3 % ~ 3 0 %, 距设计指标相差较大。 2 . 1 优化混选控制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选矿研究报告明确说明, 维普资讯 2 0 0 6 年第 5 期 万玲等 阿舍勒铜矿选矿技术进步 1 3 阿舍勒铜矿的矿石性质特殊,黄铁矿在浮选中的走 向,既影响铜锌的回收指标又影响铜锌两种精矿的 分离和杂质互含,石灰用量的控制对选矿调节非常 敏感。 所以在调试之初一直在探讨和研究混选的 p H 值控制的影响程度, 观察到选铜系统的粗选、 扫选泡 沫层呈不正常的过大过厚过黏状态,而且铜粗选的 “ 瓶颈” 效应明显, 铜锌分离的尾矿 以下简称铜尾 含铜始终高于原矿一倍左右, 无法降低, 为此曾怀疑 是铜锌分离浮选时间不够之故。 在2 0 0 5 年 4 月与北 京矿冶研究总院的专家讨论中,选矿技术人员发现 为保证混选的铜锌回收率所控制的混选产率过大, 约在 3 5 %一 4 2 %, 而设计要求为 3 5 %以下, 故此增加 了铜锌分离作业的负荷。 至此, 对混选的具体控制指 标有了新的认识 1 加强混选的“ 压硫” 条件, 控制适宜的石灰用 量 即 p H值 ; 2 调整混选的药剂制度, 达到少“ 拉硫” 的 目 的, 减小混选产率。加大 P A C等选择性较强的捕收 剂的用量比例, 由设计的 4 5 %提高到 6 8 %, 并且把 P A C 或 B K 3 0 8 主要用在混合粗选段, 混合扫选段 则用捕收力量较强的黄药。 经过一系列药剂制度的调整之后,混选作业的 产率基本控制在 3 0 % 左右, 但回收率低于设计值。 于 2 0 0 5 年 l 1 月的矿山大修期间,调整了浮选机的叶 轮盖板间隙、 充气量等各项控制参数 , 使浮选机在最 佳的状况下工作,混选作业的回收率又得以进一步 提高。经过优化混选控制后的混选指标见表 l 。 表 1 混选指标/ % T a b 1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mi x e d fl o t a t i o n / % 混合段的少“ 拉硫” 药剂方案, 提高混选的铜回 收率 4 %一 6 %, 接近设计指标。 2 . 2 半优先流程改造 阿舍勒铜矿矿石性质复杂,矿体中各类型矿石 分布极不均匀, 且矿石品位变化较大, 故此造成进入 选矿厂的矿石性质、 品位变化较大, 浮选作业工艺重 要条件控制难度较大。经过多次现场生产流程考察 发现 铜锌 昆 合粗选 I 以下简称混粗 I 前两槽泡 沫含铜品位在 1 9 .2 % 2 3 %之间,接近铜精矿品位。 说明在 8 5 %一 7 4 m磨矿细度下, 部分已经单体解离 的黄铜矿, 可浮性好而且浮游速度很快, 在混粗 I 前 两槽的泡沫产品中得到较好的富集。 此时, 部分可浮 性较好的闪锌矿, 浮游速度也较快, 在混粗 I 前两槽 的泡沫产品中也较快富集,品位在 4 % 6 %之间, 略 高于最终铜精矿中的含锌品位。 由此产生“ 半优先选 铜” 流程思路 让混粗 I 第 l 、 2 槽泡沫产品直接进入 铜锌分离精选 Ⅱ 以下简称铜精 Ⅱ 作业, 减少铜金 属在流程里的滞留时间, 提高选铜效果。 流程具体改动为将混粗 I 的第 l 、 2 槽和后 3 槽的泡沫槽用挡板隔开,则混粗 I 的第 l 、 2 槽变成 半优先选铜浮选槽 以下简称半优先 , 后 3 槽仍作 为混粗 I 浮选槽,半优先的泡沫直接进入铜精 Ⅱ 的 第 2 槽, 其余流程不变。流程改造前后的区别在 原 混选的前两槽作为半优先作业 , 半优先作业之后仍 是铜锌混选;半优先泡沫与混选后的铜锌分离的泡 沫产品在铜精 Ⅱ 作业汇合,经铜精Ⅲ分选后成为最 终铜精矿。 半优先流程启用后铜精矿指标迅速好转。 针对半优先泡沫所经流程较短、对铜精矿的质量影 响较大的特点, 进行了半优先不同药剂制度的调试, 调试基本分为3 大阶段 1 第一阶段, 基本维持原混选药剂制度。考虑 到黄药具有捕收能力较强、 选择性较弱的特点, 为保 证铜精矿品位,减少黄铁矿的上浮对铜精矿质量的 影响, 混选前搅拌槽停止使用黄药, 仅用选择性较好 的捕收剂 P A C , 以提高半优先泡沫质量, 同时在铜锌 分离粗选增加黄药使用量, 以改善铜锌分离效果。 2 第二阶段, 采用部分优先流程的部分优先作 业的药剂条件。 由于第一阶段调试生产的铜精矿中, 锌损失较大,技术人员重新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的“ 阿舍勒铜矿一号矿体选矿试验报告” , 认为部分 优先流程的部分优先作业的药剂条件,可以切人半 优先流程使用, 选择 B K 4 0 4 作为半优先作业的捕收 剂 , 以加强半优先泡沫中铜与锌上浮的选择性差异, 降低锌金属在半优先泡沫中的富集量。 具体用药为 混选前搅拌槽加入“ 压锌” 的抑制剂硫酸锌 亚硫酸 钠及捕收剂 B K 4 0 4,混粗 I 的第 3 槽加入 P A C , 以 保持混选用药总量。 3 第三阶段, 改进后的半优先药剂制度。半优 先流程实质上是铜锌等可浮 铜锌混选一 分离浮选流 程。矿浆经过半优先作业之后, 进入铜锌混选流程。 但第二阶段调试却是在人选前的搅拌槽内,加入了 大量的硫酸锌和亚硫酸钠, 从理论上讲硫酸锌和亚 硫酸钠是闪锌矿的组合抑制剂, 它们存在于矿浆中, 维普资讯 1 4 有 色 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年第 5 期 既抑制锌金属在半优先作业的上浮,也抑制锌金属 在半优先之后的铜锌混选的上浮,对铜锌混选的锌 回收有负面影响; 抑制剂用药总量较大, 增加了药剂 成本。 为此考虑将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的添加, 改到半 优先泡沫槽内, 变半优先之前矿浆“ 压锌” 为半优先 之后泡沫“ 压锌” , 形成了改进后的半优先药剂制度 采用对铜锌有选择捕收差异的捕收剂 B K 4 0 4 、半优 先泡沫抑锌、 半优先的选铜“ 压锌” 不影响后续的铜 锌混选效果。 总体比较选铜效果, 半优先流程具有以下几个 优点 1 半优先流程有利于提高铜金属回收率。 2 半优先流程有利于提高部分设备的处理能 力和节约能耗。 理论上分析, 半优先作业使得一部分 铜金属的矿浆越过再磨机和铜锌分离的粗扫选作业 直接进入铜精 Ⅱ, 减轻了再磨机和选铜作业的负荷 , 一 定程度讲, 既节约设备能耗 , 还提高了再磨机和选 铜浮选设备的处理能力。 3 在适宜的原矿条件下 , 半优先流程存在潜 能。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出现一种浮选现象 闪锌矿绝 大多数是在混粗选 Ⅱ 甚至混粗Ⅲ上浮。它表明原矿 中的闪锌矿所具有的两期生成的特性,在混选过程 中表现非常明显 除少量易浮的闪锌矿上浮较快、 在 半优先作业富集外,大部分的闪锌矿还是滞后于黄 铜矿的浮选速率。 若在高铜低锌的原矿条件下, 易浮 锌含量会更少, 半优先泡沫中含锌量会随之降低, 半 优先流程更能充分发挥优势既实现铜金属快收早 收, 对锌金属回收的影响也不大。 目 前矿山为进一步 提高产能和效益,正在进行半优先流程的浮选柱的 工程改造。 2 .3 优化铜锌分离作业 经过混选优化控制和半优先流程改造后,铜精 矿指标为, 含铜 2 0 %左右, 铜金属回收率 8 0 %左右, 含锌 3 % 一 4 %, 铜精矿中锌损失率 2 5 % 3 0 %, 铜尾矿 含铜仍然高于原矿品位。各种迹象表明铜锌分离难 度较大,为此展开了铜锌分离的捕收与抑制机理的 研究, 以期寻找捕收剂与抑制剂的用量契合点, 改善 铜与锌可泽胜的选择趋向。 2 .3 . 1 铜锌分离段的“ 抑锌” 条件改善 研究铜锌分离浮选的抑制机理和用量合理添 加。具体研究有两点 1 抑制剂总量的3 0 %一 4 0 %J 1 人再磨机。其理 论依据一是浮选药剂的加入顺序一般为先加调整 剂如抑制剂、 活化剂等, 后加捕收剂、 起泡剂。 因此抑 制剂加药点从铜锌分离搅拌槽向前提到再磨机和脱 药搅拌槽均可, 脱药搅拌槽是最佳点, 但高差不够 , 选定抑制剂的加药点为再磨机;理论依据二是分离 浮选的抑制剂在浮选前加入足够量,是能够完全抑 制, 因此抑制剂的主要量应加在再磨机。 经过近一个 月的反复调试和验证 ,确定加入再磨机的抑制剂用 量为总量的 3 0 %, “ 压锌” 效果明显, 铜精矿中锌损失 率明显降低。 2 调整铜扫选的“ 压锌” 思路。 在铜锌分离的扫 选部分, 设计的抑制剂用量顺序为 铜扫 I 铜扫Ⅱ 铜扫Ⅲ, 而且铜扫Ⅲ作业没有亚硫酸钠的加药点, 说 明铜扫Ⅲ作业的压锌最弱、铜扫 Ⅱ 作业的压锌又弱 于铜扫 I 作业, 即设计时的“ 压锌” 观念为 沿矿浆流 向铜扫选作业的“ 压锌” 作用可逐渐降低。而在实际 生产中, 铜扫 Ⅱ、 Ⅲ作业经常出现锌上浮比较严重的 现象 , 多次的流程考察数据也显示 铜扫 Ⅱ、 Ⅲ作业 的泡沫中, 锌含量高于铜的几倍。 每当出现这种现象 时, 铜精矿中的含锌就会上升,只有加大抑制剂用 量, 或是调整选择性捕收剂类型的比例, 而这些调整 都会提高选矿成本却收效甚微。在反复多次的调整 与探讨中逐渐认识到 提高铜扫 Ⅱ、 Ⅲ作业的抑制剂 用量, 先在铜扫 Ⅱ、 Ⅲ作业把锌抑制住, 则它们返回 铜扫 I 的矿浆中, 锌的上浮性弱, 再在铜扫 I 作业略 微加点抑制剂 , 就能改变铜扫选矿浆的铜锌浮选的 选择性; 鉴于铜扫Ⅲ作业后的矿浆要进人选锌系统 , 其抑制剂用量略低于铜扫 Ⅱ作业;即抑制剂用量多 少的顺序为 铜扫Ⅱ 铜扫Ⅲ 铜扫 I 。 并增加了铜扫 Ⅲ作业亚硫酸钠的加药点 , 进一步增强了“ 压锌” 效 果。 随着铜扫选“ 抑锌” 思路的改变, 铜锌分离作业 的铜与锌之间的选择性出现根本性变化铜精矿中 含锌品位曾一度低于 1 %、 含锌损失率 1 5 %左右; 铜 尾矿含铜品位下降到 1 .2 %一 2 %; 铜尾矿含锌高于铜 锌分离原矿 , 一般在 4 %一 6 %, 随原矿含锌变高曾高 达 1 0 %以上; 铜锌分离的作业回收率由8 5 % 左右提 高到 9 0 %以上。 2 .3 .2 铜锌分离段的少“ 拉锌” 条件趋于合理 深入研究铜锌分离浮选的捕收剂在各点用量的 合理比例。 曾于 2 0 0 5 年 7 月 1 5 1 9日出现连续 5天铜回 收率高于8 0 % 但铜精矿品位低于 1 8 %的指标 , 通过 仔细研究这 5 天的药剂制度,捕捉到铜锌分离的捕 收剂的等点用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铜粗选的捕 收剂用量占总用量的5 1 %一 5 4 %、铜扫 I 的占 1 8 %一 维普资讯 2 0 0 6 年第 5 期 万玲等 阿舍勒铜矿选矿技术进步 1 5 2 4 %、 铜扫Ⅱ的占 1 6 %一 1 9 %、 铜扫Ⅲ的占8 %一 1 2 %。 8月 1日试用铜粗选 的捕收剂用量 占总用量的 5 0 %, 连续1 1 天铜回收率高于 8 0 %, 分析其原因是 铜锌分离回收率高于以前 8 %。之后于 8 月 2 1 2 5 日,铜锌分离捕收剂的各点用量的比例严格按铜粗 选 铜扫 I 铜扫 Ⅱ 铜扫1I 5 2 1 9 1 9 9 . 5 添加 , 铜 锌分离回收率高于以前 1 0 %,连续 8 天铜回收率高 于 8 5 %。 2 0 0 5 年 1 1 月的矿山大修后开机时,铜锌分离 捕收剂的各点用量基本按 铜粗选 铜扫 I 铜扫Ⅱ 铜扫1 I 5 2 1 9 1 9 9 .5的比例添加, 连续半月铜指 标稳中有升。 当出现波动时的调整方式为 当铜尾矿 含铜品位高时,将铜扫 Ⅱ的比例调高到 2 0 %一 2 4 %; 当铜精矿品位偏高时,将铜粗选的比例调高到5 2 % 一 5 4 %;当铜精矿含锌偏高时 ,调整单点捕收剂的 B K 4 0 4 与黄药之间的比例,一般 B K 4 0 4 黄药约为 铜粗选 2 3 1 、 铜扫 Ⅱ2 3 1 、 铜扫Ⅲ2 1 ; 当铜精 矿含锌过高时, 黄药比例更小或微量。 随着经验的逐 渐积累,使各点捕收剂用量比例的调整能做到有的 放矢、 趋于合理。 铜锌分离浮选的 “ 压锌” 和少“ 拉锌” 药剂方案, 降低了铜精矿含锌品位,提高了铜锌分离作业回收 率 3 %一 4 %。 抑制与捕收契合选矿理论在铜锌分离浮 选段的成功运用,彻底改变了铜与锌的可浮性的选 择趋向, 改善了铜锌分离作业的分离效率。 3 锌精矿生产状况及选矿技术 进步 锌硫分离浮选段是阿舍勒铜矿选厂 3 大浮选段 的最后一段,它要承受混选段和选铜系统的残余矿 物含量、 剩余药剂、 矿浆酸碱度等, 因此选锌系统处 于被动状态, 需要前两个浮选段为它提供适宜的基 础条件 1 混选段, 充分浮锌并强力抛硫, 尽量减少 锌硫分离的杂质负荷; 2 选铜系统, 选尽铜尾矿的 铜, 并把足量的锌赶往铜尾矿, 为锌硫分离段提供较 好的人选矿物组成成分; 3 选铜系统的残余药剂需 有消除手段或控制在选锌系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4 选铜系统的铜尾矿浆酸碱度的p H值 , 需能满足 锌硫分离段的活化剂与抑制剂的作用条件。 3 . 1 加大锌精选 中矿返回量 。 解决锌精选作业泡沫 的“ 硫夹带” 现象 在混选和铜锌分离这两段技术攻关没达到一定 程度时, 锌精矿品位一般在 3 0 %以下; 锌硫分离的浮 选泡沫中黄铁矿“ 夹带” 以下简称“ 硫夹带” 现象严 重; 泡沫经常呈不正常的“ 煮稀饭” 现象; 当铜尾矿含 铜品位偏高时, 锌硫分离浮选段的泡沫颜色呈黄色, 锌精矿品位下降到 2 0 %以下,锌精矿中铜的含量高 达 1 0 % 甚至更高; 为维持锌精矿品位, 锌硫分离作业 的硫酸铜、 黄药等浮选药剂经常被迫停加。 为此, 选锌攻关具体措施有五项 1 要求混选 段尽量少“ 拉硫” 混选段使用选择性好的药剂 P A C 或 B K 3 0 8 , 与黄药合理的配合, 以极力减少选锌系 统矿浆中硫的含量 ; 2 加强混选的p H值控制 使 铜锌分离段的人选 p H值控制在 9以下,以保证锌 硫分离段有足够的调浆机会; 3 消除铜锌分离段 的残余药剂 在铜尾矿加活性炭, 以脱除部分黄铁矿 在铜锌分离浮选段所带的捕收剂,减小黄铁矿上浮 的可能性 ; 4 加大锌精选作业的中矿返回量 要求 操作中加大锌精选的泡沫冲洗水量、保持锌精选作 业的浮选机的粗砂孔全开; 5 改造锌精选 Ⅱ 、 Ⅲ 、 Ⅳ、 V浮选机 在浮选机低于液位控制闸板的最低位 置, 开一个大尺寸的中矿返回孔。 采取措施后调试有 起色, 锌精矿品位于 9 1 0 月起已开始徘徊于4 5 % 左 右 , 但操作方式失常 选锌的所有浮选机停滞泡沫刮 板; 浮选泡沫冲洗水过大, 造成磨浮系统的新水与回 水的用量失去平衡。 选锌回收率一直提不高, 只能勉 强维持锌精矿品位一项指标。 3 . 2 加大活化剂用量 在铜锌分离攻关达到一定程度后铜精矿中含 锌损失率低于 2 0 %;铜尾矿含铜降到 1 .2 %一 2 %; 铜 尾含锌在 4 %一 6 %以上, 这才使选锌具备了选别的人 选矿物条件 。 2 0 0 5 年 1 2 月底正在进行的硫酸铜与石灰添加 顺序的对比试验表明,硫酸铜的用量超过设计用量 一 倍时, 选锌效果明显变好。 现场生产立即采用这一 试验成果, 大幅度增加选锌系统的硫酸铜用量 , 现场 的锌粗选、 扫选泡沫的锌上浮现象十分明显, 随之锌 精选的泡沫也呈现出锌上浮的现象。当月锌精矿品 位 4 5 %, 锌 回收率 3 8 %。 3 . 3 调整活化与抑制作用顺序。 硫酸铜先于石灰添加 设计的锌硫分离基本思路是先将人选矿浆用 石灰调整 p H值 , 在高钙条件下抑制黄铁矿; 然后添 加硫酸铜,活化在铜锌分离过程中被抑制过的闪锌 矿; 之后加入黄药、 B K 2 0 1 将闪锌矿浮起来。该方案 在理论上有一个缺陷 硫酸铜对黄铁矿的活化能力 要比闪锌矿强 , 当硫酸铜活化闪锌矿时, 矿浆中大量 的黄铁矿也会被活化,因此造成锌精选泡沫 “ 硫夹 带” 现象严重, 影响了锌精选的效果。 硫酸铜的活化机理为 硫酸铜是酸性盐, 在水中 维普资讯 l 6 有 色 金属 选矿部 分 2 0 0 6年第 5 期 完全电离, 使溶液呈弱酸性, 溶液中有效 C u 2 度与 矿浆 p H值有关。 为了防止 C u 冰 解, 提高活化效率, 最好在酸『生 或中性矿浆中使用硫酸铜。而设计硫酸 铜是在 p H值大于 1 1 的碱性条件下使用硫酸铜。 此 时, 一部分铜离子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 使有效 C u 舢 浓度减少, 造成活化性能降低。 2 0 0 6 年 1 月完成了硫酸铜后于石灰添加方案 和硫酸铜先于石灰添加方案的对比试验,即先用石 灰调浆抑制黄铁矿后加硫酸铜活化闪锌矿的试验 , 与先用硫酸铜活化闪锌矿后加石灰抑制黄铁矿的试 验进行对比。 硫酸铜先于石灰添加方案的试验指标 , 比硫酸铜后于石灰添加方案高出许多锌粗精矿锌 品位高出 1 0 . 5 %, 回收率高出 1 8 .4 8 %; 硫酸铜先于 石灰添加试验的锌粗精矿泡沫, 黄铁矿“ 夹带” 现象 明显减少。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矿浆 p H的升 高, 矿浆中硫酸铜的有效活化成分减少, 对闪锌矿的 活化能力减弱。 硫酸铜添加点提前到石灰之前的工艺改造于 2 0 0 6 年 2月 2 4日完成, 3 月份的累计锌精矿指标 锌品位 4 3 %, 锌金属回收率4 3 %, 选锌指标大为改善。 到 3 5 0 0 ~ 3 8 0 0 ff d , 生产出合格的铜精矿和锌精矿, 铜 精矿含铜 2 0 %、 含锌 3 %以下 , 锌精矿含锌 4 2 %、 含 铜 3 %以下。 2 . 选铜技术通过优化混选控制、 半优先流程改 造和优化铜锌分离这 3 大步攻关, 指标大幅度提高, 铜精矿中锌损失率降到2 2 % 左右;铜金属回收率由 最初的 7 5 %提高到 8 5 % 左右,提高铜回收率 1 0 %, 矿山经济效益显著。 3 . 选锌技术通过加大锌精选中矿返回、 加大活 化剂用量和调整活化与抑制作用顺序这三大步攻 关, 指标大幅度提高, 在保证锌精矿质量合格的前提 下, 锌金属回收率逐步提高到 4 3 % 左右, 提升矿山的 综合效益 。 [ 1 ] [ 2 ] [ 3 ] 4结语 『 4 ] 1 .选矿处理量稳步提高。 由最初的 1 8 0 0 t/ d 提高 参考文献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乌鲁木齐有色冶金设计研 究院. 新疆阿舍勒铜矿初步设计 3 0 0 0 t / d [ R ] . 2 0 0 1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新疆阿舍勒铜矿 I 号矿体矿石工艺 矿物学研究[ R 1 . 1 9 9 6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新疆阿舍勒铜矿 I 号矿体混合样扩 大连选试验报告[ R] . 1 9 9 6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新疆阿舍勒铜矿 I 号矿体矿石选矿 试验报告[ R] . 1 9 9 6 . AS ELE CoP PER M I NE PRoCES S D G TECHNoLoGY WAN Li n I , HUA Ji n c an g 1 . Xi n j i a n g As e l e C o p pe r C o mp a n y L i mi t e d , Al e t a i . X i n j i a n g, 8 3 6 7 0 0 , C h i n a ; 2 . S i c h u a n Xi n y u a n Mi n i n g Lt d . C o . , Ch e n g d u 6 1 0 0 4 1 , C h i n a ABS TRACT T h e A s e l e c o p p e r m i n e i s a l a g e r c o p p e r - z i n c - s u l f u r p o h , me t a l l i c mi n e .D e s i g n t h r o u g h p u t o f 4 0 0 0 t o n s p e r d a y .Th e o r e d r e s s i n g p l a n t i n 1 5 mo n t h s t i me .Th e d r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c a r r i e d o n 6 g r e a t s t e p s a t t a c k s a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d u c e s t h e q u a l i fi e d p e r s o n a l s t a t u s c o p p e r -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o r e a n d t h e z i n c o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Ea c h d r e s s i n g t a r g e t l a r g e s c a l e e n h an c e me n t . KEY W ORDS c o p p e r - z i n c s e p a r a t e n o t a t i o n ; r e c o v e r y ; me d i c a me n t s y s t e m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