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0 7 . 8 国 外 金 属 矿 选 矿 9 矿物浮选中阳离子捕收剂作用机理 的理论基础和规律性 A A阿布拉莫夫 摘 要 胺离子和胺分子原则上可在矿物表面上吸附。捕收剂的吸附能由决定捕收剂在溶液中存在状态和矿物表面带电状态 的电场 的静 电分量 、 与矿物和捕收剂 晶体结构参数有关的被吸附的捕收剂 的烃链 的缔 合能 、 捕收剂 的极性基 与矿物表 面之间的非静 电作用能 通过弱 的化学吸附形成氢键 、 通过牢固化学吸 附形成 二维金属 胺络合物 和通过化学反 应形成 价饱和 的金属胺络合物 组 成。在矿物表面上形成浮选所必需 的捕收剂吸附层是捕收剂离子和分子形成 氢键和二维金 属胺络合物来中和矿物表面所带 的负 电荷 , 并使矿物表面疏水化 , 以保证矿物浮选所需要 的热力学稳定性 , 创造捕收剂 物理吸附的最佳条件 , 即通过烃基之间的色散作用 , 形成半胶束 、 缔合物和 胶束簇 , 从 而促使矿粒 浮选。矿物 浮选 所需 要 的捕收剂吸附密度 与矿物原来的疏水程度有关 , 但是 , 在矿物表面上形成价饱 和的金属 胺络合物时 , 捕收 剂的吸附密 度会提高 , 使得形成捕收剂 吸附层最佳结构变得困难。随着捕收剂烃链分支化 , 浮选所需要的捕 收剂浓度增大 。 关 键 词 浮选阳离子捕收剂吸附离子分子胺 概 述 目前 , 在钾盐 和石盐 分离 、 磷粗 精矿 和磁铁 矿粗 精矿脱硅、 长石与石英分离 、 氧化锌矿物回收、 铁矿 浮选 、 稀有金 属矿 石 优先 浮 选 和 其 它浮 选 过 程 中均 应用 了阳离子 捕 收剂 。 由于对浮选 中阳离子捕 收剂 的作用机理不 了 解 , 和有关其作用规律性的理论基础还未建立 , 所以 难 以对应 用 阳离子 捕收剂 的工 艺过程 进行 完善 和优 化 。人们提出的胺的化学作用及其在矿物表面上的 物 理吸 附假说 相互矛 盾就说 明了这一 点 。这 些假 说 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解释所有 的试验结果 。 本文 的 目的是分析捕收剂和矿物表面 的物理化学 性质对捕收剂的吸附活性和矿物 可浮性结果 的影 响。 1 决定其在矿物表 面上吸 附特 点的阳 离子捕收 剂的物理化 学性质 阳离子 捕收剂 是 含 有 氮 、 磷 和某 些 其 它 原子 的 五价化合物的衍生物 , 其 中一 个和所有氮原子被烃 基所取代。伯胺盐是 它们 中的溶解度 最大的化合 物 。 在胺 的极性基团中, 氮原子只消耗位于其外壳 中的 5个价 电子 2 s 。 P 。 中 的 3个 P电子 , 形 成 共 价 键。胺 占据质子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能力 1 在按 以下反应 时, 胺在酸性 和中性介质 中以 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在碱性介质中以分子状态 存在 图 1 RNH RNH2 H 1 其反应平衡常数为 K 一[ R NH。 ] [ H ] / [ R NH[ ] 2 由此得 [ R NH。 ] 一K [ RNH] / [ H ] [ R NH ] 一[ R NH。 ] [ H ] / K 3 在 溶 液 中 胺 的 离 子 组 分 和 分 子 组 分 的 总 浓度 为 C o 一[ R NH] [ RNH。 ] 一[ R NH ] K [ R NH] / [ H ] 一 [ H ] K [ R NH ] / K 4 如 果胺 的浓 度 不超 过 最大 溶 解 度 , 那 么可 以用 式 5 和 式 6 计算 溶液 中胺 的离子 组分 和分子 组分 的浓度值 [ R NH] 一c 。 [ H / E H ] K 5 [ R NH2 ] 一C 。 K / [ H ] K 6 在应用式 3 决定 R NH 浓度时 , 将 R NH。在 水中的最大 溶 解 度值 代替 R NH2浓 度值 。根据 R NH 和溶 于溶 液 中的 R NH。总浓 度 与 化 学 计量 浓度的差值可确定以胶体相存在的 R NH。 数量 。 2 在矿物表面上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二维络合 物 和价饱 和 的盐 Me RHS 。 。这种 络 合物 的稳 定性决定于中心金属阳离子的电荷、 半径 、 电子结构 和极 化程 度 。 胺离子和分子的极性基团中的外围带正电荷的 偶极存在可以在氢原子或氮原子与矿物表面上的带 负 电荷 的离子 之 间形 成 键 。例 如 , 在 胺 分子 R NH。 与石英表面上的硅醇基 团 HO S i --之间发生以下相 互作用时 维普资讯 1 0 图 外 金属 矿 选矿 2 0 0 7 . 8 乓 赵 圈 1 p H 对 十二 胺 在 溶 液 中存 在 状 态 的 影 响 胺寝浓度为 4 . 9rag / L RNH2 ⋯ HOS i 三 一 RNH ⋯ 一 OS i 三 由于电子向胺基团氮原子与石英表面上的硅醇 基团之间的强氢键转移 , 形成了胺基团 R NH 。结 果胺分子和胺离子在矿物表面上达 到了平衡 , 形成 了氢 键 R NH ⋯一O S i 三。并 且 , NHO 氢 键 比 N⋯OH氢键弱。在高 p H 值下, 随着溶液中胺分子 比例的增大 , 在矿物 如石英 表面吸附层 中, 胺分子 的比例也增 大 。 表 面活性 胺离子 在矿 物表 面上 的物理 吸 附的原 因有 矿物表面静电场对胺离子的库伦引力; 离子对 吸附剂的极化作用 ; 矿物表面 电场对离子的极化作 用 ; 非极性范德华力 。非极性基团具有固定偶极 的 胺分子的吸附决定于偶极作用力和色散作用力出现 的可能性 。此时, 胺离子和偶极分子对 离子 晶体表 面的吸引力决定于电场的强度和梯度。 所以, 胺离子和胺分子原则上可以吸附在矿物 表面上 , 试验获得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此时 , 胺 分子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增大 了润湿接触角, 此时 的接触角值不低于胺离子吸附时的接触角。 胺离子 和胺分 子在矿 物表 面上的 吸附强 度不 仅 决定于矿物晶格中的元素与胺极性基团之间形成的 键的特征, 而且决定于吸附的离子的非极性链与紧 密排布在吸附层 中的捕收剂分子的色散作用。对于 十二胺和石英 , 依靠捕收剂链的色散作用牢固附着 在矿物表面上的最大密度为 1 O ~l 1 KT , 即 2 5 . 2 ~ 2 9 . 4 k J / mo l e 。 矿物表 面上 阳离子捕 收剂 的离子 和分子 的吸附 密度 j 1 可用 下式 描述 F一 2 r C 。 e x p [ 一Wb / KT ] 7 式 中 j 1 一吸附密度, mo l e / c m。 ; r 一胺基团的半 径 , c r r l ; G 一 捕收 剂 分子 和 离 子 的浓度 ; Wb 一 吸 附 能, k J / mo l e ; K一波尔兹曼常数 ; T一温度, K。 阳离 子捕 收剂 的离 子和 分子 的吸 附能 Wb由表 面平均电场的静电分量 、 吸附的捕收剂 的烃基结合 能和捕收剂极性基与矿物表面之间的非静 电作用 形成氢键和金属胺化合物 能量组成 F一 2 r C。 e x p [ 一 z e 0 △ E扎 厶 w。 W / KT ] 8 式 中 一吸附颗粒的价数 ; 一电子电荷, 库仑; △ E 一 相对零 电荷的表面 电位 , V; 一捕收剂烃链 中的 碳 原 子 个 数 ; △ w 一 每 个 C H基 团 的结 合 能 , k J / mo l e ; W 一 捕收 剂极 性基 团与 矿 物表 面 之 间 的 非静电作用能 , k J / mo l e 。 胺离子或分子的优势吸附及其对吸附能的贡献 决定于电场的大小、 符号 和梯 度、 矿物表面键 的性 质 、 吸附的捕收剂 的离子 和分子的烃基的缔合可能 性 。此时 , 电位值和矿物表面特性决定 了阳离子在 矿物表面上的吸附性质和规律性 , 而它的晶体结构 和电子结构决定了矿物浮选所必需的电位和附着的 捕收 剂的 吸附强度 。 2 影响矿物 浮选的胺 分子和 离子的吸 附特 征 试验结果表明 图 2 , 方铅矿上 的阳离子不 能 与胺形成金属一胺化合物, 而黄铜矿上的阳离子可 以与胺形成金属 一胺 化合物。由于胺离子 的吸附 p H 3 和胺分子 的吸附 p H 1 1 . 5 , 矿物获得了最 大 可浮性 , 这 与以前所 得到 的结论 是一致 的 。 、 碍 凰 .1 0 t 5 a ● 0 m 咭 , o 4 ∞ . 2 3 0 0 0 -0 , 7- 0. 5 - 0 . 3 n, nt 0 . 3 0, 5 7 1 0 f 勒 坩1 2 D 咭 9 。 ∞ 3 0 0 0 -0. 7- 0. 5吨 3 - 0 . t nt 0. 3 0. 5 n, 十二胺浓度 l ing . L ‘ 图 2 十二胺浓度对捕收剂在方铅矿 a和 C 和黄铜矿 b和 d 上的吸附量 F和可浮性 y及矿物电极电位△ 的影响 p H值 a和 b p H 3 . o o . 1 ; c和 d p H 1 1 . 5 - 1- 0 . 1 胺吸附量测定结果还证明, 方铅矿和黄铜矿从 ~ 一 噬辞 翊蓝毯 宣 _ 叶 维普资讯 2 O O 7 . 8 国 外 金 属 矿 选 矿 1 1 碱性溶液中吸附胺分子 见图 2 , c 和 d中的 I 1 曲线 比从酸性溶液中吸附胺离子 见图 2 , a和 b中的 r 曲线 要强烈得多。在同一胺剩余浓度 如 2 mg / L 下, p H 1 1 . 5时按在 方铅矿和黄铜矿上 的吸附密度 分别为 p H 3时的吸附密度高 4倍和 9倍 。矿物从 碱性溶液中有效地吸附胺分子与很多已经发表的研 究结果和 p H对十二胺溶液中硫化矿物的接触角的 影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可 以认 为 , 胺 离 子在 矿 物 表 面上 的 吸 附能 力较 弱决定 于活 化能 垒 的产 生 。活化 能垒 的产生 有两个 原 因。第一个 原 因是被 捕集 的离子 对带 电 中心的 中 和, 表面对胺离子的引力减弱及 Z e 。 △ E和 w 值 的 减小 见式 2 。第 二个 原 因是 捕 收剂 离 子 被 已经 吸附有 一维 带 电的胺离 子从表 面 上排斥走 。 研究发现 , 胺离子吸附密度增大时, 由于烃基缔 合程度增大 , 能量值增大 , 而 。 △ E和 w 值降低。 例如, 当十二胺在石英表面上的吸附密度 I 1 从 2 O 增大到 8 O 单层时 , 十二胺的烃基缔合程度从 4 5 提高 到 7 5 % 它 的 缔 合 能 量 最 大 值 为 1 0 ~ 1 1 K丁 。 但是 , 7 z △ w。的增大不能补偿 由于 Z e 。 △ E 和 w 值的降低引起 的吸附能降低。 这些结果与高 登的研究结果是吻合的。 高登观察到, 当胺在石英和 赤铁矿 表面上 的 吸附 密度 增 大 时 , 胺 离 子 的 吸 附热 急剧减小 。 胺离 子和 胺分子 的 同时 吸附 比只有胺 离子 吸附 要容易些 。在十二胺使石英表面带有过 多的电荷 时, 双电层电容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在不 带 电荷 的胺 分子 在 矿 物表 面 上 固着 时 , 很 大程 度上胺 离子 未 被 中和 , 极 性 基 之 间 的静 电斥 力 是相 当 的小 , 所 以 , 在 该条 件 下 , 阳离子 捕 收剂 的 吸 附量 比捕 收剂离 子 的吸 附量要大 得多 。胺分 子不 可 能 吸附在带 电的矿物 表面上 。 研究结果还表明, 矿物 的最大可浮性不仅依靠 胺离子和胺分子的物理吸附获得 , 还 可依靠在矿物 表面上形成氢键获得 在 酸性介质中在方铅矿表面 和在碱性介质中在黄铜矿表面上 。这两种矿物表 面的电极电位 向正值方向偏移 图 2 , a 、 图 2 , b和图 2 , c中的 △ 曲线 证实 了这一点。胺分子与黄铜矿 氧化表面化学作用 的结果也会获得最大可浮性 , 此 时, 在矿物表面上形成 了二维价饱和金属胺络合 物 在碱性 介质 中的黄铜 矿 表 面 上 , 从 而 增 大 了 负 电 极电位值 图 2 , d中的 △ 曲线 。最可能 的作用产 物是铁铜胺络合物 。这与理论计算和胺吸附热测量 结果是一致 , 即在铁氧化表面上形成 了与胺络合 物 类相似的配位键 。 捕收剂清洗试 验结果 图 3 证 明 了胺在酸性 胺离子物理吸附 和碱性 形成金属胺络合物 介质 中在 黄铜 矿表 面 上 的不 同固着机 理 。 掌 \ 锝 婆 囡 善 4 6 日f O 1 4 f 6 2 4 6 日, O幢1 4 , 6 清洗次数 图3清洗次 数对十二胺从方铅矿 8和 c 和黄铜矿 b和 d 上 的解吸及预处理后 矿物 的可浮性的影响 a和 b 一在 p H 3 . 0 士0 1 用硫酸调节 时十二胺溶液 1 0 mg / L ; c和 d p H 1 1 . 5 士0 . 1 用 Na OH调节 时十二胺溶液 2 mg / L 。 实线与预处 理相同 p H下清洗 和浮选; 虚线为 p H6 . 3 士0 . 1 蒸馏水 时清洗和浮选 清洗在酸性介质 p H 3 中以物理吸附或形成 氢键固着在黄铜矿表面上的胺 图 3 , b曲线 r 要比 清洗在碱性 p H 1 1 . 5 溶液中以化学吸附的胺容易 得多。此时, 清洗的溶液 p H越高, 部分捕收剂转变 为分子形式并 以金属胺络合物 Me R NH。 保存 在矿物表面上的可能性越大 图 3中的曲线 I 1 , 捕 收 剂从黄 铜 矿表 面上解 吸越 困难 。 在 酸性 和碱性 介质 中捕 收剂 吸附具 有相 同可逆 性 图 3 , a和 c中的曲线 I 1 表 明, 十二胺离子和分 子在 方铅 矿表 面具 有相 同的固着 特点 。 在用可破坏和防止金属胺络合物形成的硫化钠 创造碱性介质时 , 不仅胺离子而且胺分子都是通过 物理吸附或形成氢键而实现吸附的, 因为, 胺离子和 分子 在所有 试 验 的硫 化 矿物表 面上 的吸 附引起 电极 电位向正值方向偏移 。 十二胺 吸附密 度对所 研究 的硫 化矿 物可浮 性的 影 响试验结 果 图 4 表 明 , 由于 物 理 吸 附和 氢 键 的 形成在所研究的矿物表面上形成的吸附层可保证矿 物较有效的浮选 , 这 比 p H 1 1 . 5时在黄铜矿和黄铁 矿表面上金属胺络合物 吸附层形成 时浮选 效果 要 好 。 硫 化矿 完全 浮选 所需 要 的胺 的吸附密度 在第一 种 情 况下 为 2 5 ~3 O 吸 附单 层 , 而在 第 二种 情 况 下 为 8 5 ~ 9 5 吸 附单 层 。 蹬斟 / L J 嘲莲 ∞ 0 晰 ∞ ∞ 加 {己 0 维普资讯 1 2 国 外 金属 矿 选矿 2 0 0 7 . 8 可以认为 , 在 Na OH创造 的碱性介质 中, 在黄 铜矿和黄铁矿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胺络合物层的浮选 活性较差的原因是与表面结合的较弱 的价饱和化合 物的结构疏松, 难 以在矿物表面上形成捕收剂必要 的吸附层 , 从而引起疏水矿泥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 堡 龉 雹 图 4十 --胺 吸 附层 密 度 f对 方 铅 矿 a 、 簧 铁 矿 b 和 黄铜矿 c 可浮性的影响 1 --p H 3 . 05 0 . 1; 2 -- p H 1 1 . 5- 1- 0 . 1; 3 一在 N a z S存在时的所有 p H范 围 当胺在矿物表面上物理吸附和形成氢键 的时 候, 矿物的可浮选性仅决定于捕收剂的吸附密度 , 而 与胺是以离子状态还是 以分子状态 固着无关 。在 Na S存在时 , 在不同 p H值下 , 方铅矿的可浮性 图 4 , a 与胺离子 p H 3 、 胺分子 p H 1 1 . 5 及它们的 混合层的关系实际上是相同的证实了这一点 。此时 观察到的某些数据有点差别可能是因为在不 同 p H 下矿物表面原来的疏水程度不相同引起的。 3 对浮选过程有利的捕收剂吸附层的 结构形成机理 捕收剂浓度与开始浮选时胺 的烃链长度 图 3 , a曲线 1 、 在矿 物表面上开始形成半胶束和浮选过 程得到强化的烃链长度 曲线 2 及在捕收剂作用下 石英表面 Z e t a电位为零和石英可浮性最大时 的烃 链长度 曲线 3 的关系 图 5 , a 是根据在 p H 6 ~7 时胺 的醋酸盐的烃链长度及其浓度对石英可浮性 的 影 响 图 5 , b 得到 的 。 图 5 亘链胺的烃链长度和 浓度 C对 石英可 浮性 b 以硬对 开 始浮选时的胺烃链长度 1 、 开始形成 半胶柬和浮选过 程得到强 化的烃链长度 2 和矿物表面 Z e t a电位为零和 可浮性最大 时的 烃链长度 3 图 a 的影响 从 该图可 以看 出 1 只有物理吸附的捕收剂仅在疏水矿物表面上 形成半胶束 、 缔合物和胶束簇时, 矿物才能很好的浮 选 ; 2 在 Z e t a电位为零时 , 即胺分子吸附最佳条件 时 , 矿物才能获得最大可浮性 。 由此可知 , 有利于浮选的阳离子捕收剂吸附层 结构形成的机理在于 1 捕收离子 中和矿物表面上的电荷 , 使其疏水 化 , 确保 了矿物浮选热力学的稳定性 ; 2 此时 , 为捕收剂分子吸附在已被 中和的疏水 矿物表面上, 并形成半胶束 、 缔合物和胶束簇创造了 最佳的条件。以保证气泡与矿粒之间的水化膜有效 的破裂 , 及气泡与矿粒多次接触。 所以, 对于矿物浮选来说 , 阳离子捕收剂吸附层 最佳的结构完全符合在矿物表面上形成的捕收剂吸 附层组 成 的要求 。 图 5 , a中的曲线 2和 3的斜率与烃基的缔合能 相符 , 等于从水 中除去它们 的 自由能 , 烃链 中每个 C H2基 团 的 值 为 一 2 . 5 k J / mo l e 为1 . 0~ 1 . 1 KT 。在矿物完全浮选 图 6 , a中的曲线 3 , 此时 p H 固定 和 Z e t a电位 为 O 时所 需 要 的捕 收 剂 浓度 主要 决定 烃 基 中 的 C H基 团 的个 数 , 因 为 7 .e 。 △ E值和非 静 电作 用 能 主 要是形 成氢键 作 用 能 w 见式 1 变化不大 。 当胺基在位置 1处时, 随着直链胺捕收剂中的 烃链增长 , 浮选所需要的捕收剂浓度降低 , 矿物疏水 化作用增 强 图 6 , 其 原 因是捕 收剂有 效 的吸 附 维普资讯 2 O O 7 . 8 国 外 金 属 矿 选 矿 1 3 z e 。 △ E 和 非极性 链增 长增 强 了疏水 化作用 。 、 祷 蹬 图 6在 捕 收 剂 不 同 浓 度 C 时脂 肪 伯 胺 的 烃 链 长 度 和结构对矿物可浮性 的影响 a 一在 p H 1 1和 Na z S介质 中 时浮 选 菱锌 矿 b p H 8和 N a O H介质中浮选石英 1 一硬脂酰胺 醋胺酸盐 C 1 7 ; 2 一棕榈胺 醋酸盐 C l s 3 一油酰 胺醋 酸盐 C1 7 4 一十二胺醋酸盐 C l 2 ; 5 一A nn C 1 3 ~C l 5 ; 6 一H M一 1 1 C 1 3 ~C l 5 ; 7 一十二烷基仲胺 C B I z ; 8 一十二烷 基叔胺 C T 2 9 一 十二烷基 吗啉 C } l 1 0 一十二烷基吡啶 C 胺结 构对 浮 选 过 程 中所 需 要 的胺 浓 度 的影 响 的原 因是 , 捕收剂 在 矿 物 表 面上 形 成 致 密 层 和缔 合 物 半胶束和胶束簇 的情况不相 同。 矿物力求将捕收剂捕收到 自己的晶格中。末端 为胺基 的直链 伯胺 的烃 链横 截面 积与 矿物 表面 原子 所 占有 的平均 面积 相 近 , 它 们 能 在 矿 物表 面上 形 成 较 牢 固的吸 附薄 膜 。胺 的 烃链 越 长 , 其 浮 选 活 性 越 高 。例如 在 Na S创 造 的 介 质 中 浮 选 氧 化 锌 矿 物 菱锌 矿 时 , 棕 榈 胺 C 。 是 比月 桂 胺 C 要 强 的 捕收剂, 但其捕收能力 比硬脂酰胺 c 弱得多。 其分子中具有非直链的不饱和胺在矿物表面上 形成薄膜和缔合物 的可能性要低得多。所 以, 不饱 和的胺 油酰胺 图 6 , a中 的曲线 3 是 比饱 和 的胺 硬脂 酰胺 , 图 6 , a中的 曲线 1 要 弱 的捕 收剂 , 虽 然 捕 收剂 中含 有 的碳 原子 个 数 相 同 C 。胺 捕 收 剂 带 有分 支 的烃链 或胺 基移 动到 位置 2和 3 如 AHY [ 和 王 ,I M ~ l 1捕 收 剂 时 , 其 浮选 活 性 还要 急剧 降 低 图 6 , a中的 曲线 5和 6 。 在 石英 浮选 时 , 在 其 烃基 中具 有相 同碳 原 子 而 结 构不 同 的胺 捕 收 剂 的浮 选 活 性 按 下 列 顺 序 变化 图 6, b C 2 C 2 C C C 。 研究 中还发现 , 烃链长度越长, 烃链结构变化的 影 响越小 。但 是还 应 该 指 出的 是 , 从 能量 来 看 采用 直链胺 比较好 , 但 是 , 从 选择 性来 看并 不是如此 。 4 结 论 根据 阳离 子 捕收 剂 物理 化 学 性 质分 析 、 捕收 剂 离子及 分子 吸 附 理 论 推 测 以及 p H、 捕 收 剂 浓 度 和 捕收剂 结 构对 捕收 剂 的吸附性 质 和矿 物 可浮性 的影 响试验 资料 可得 出以下结 论 1 胺离 子 和分 子 原 则上 可 在 矿 物 表 面上 吸 附 。 捕 收剂 的 吸附能 由决 定捕 收剂 在溶 液 中存 在状态 和 矿 物表 面带 电状 态 的 电 场 的静 电分 量 、 与矿 物 和 捕 收 剂 晶体 结 构参 数有 关 的被吸 附 的捕 收剂 的烃链 的 缔合能、 捕收剂的极性基与矿物表面之间的非静电 作用 能 通过 弱 的化学 吸 附形成 氢键 、 通过牢 固化学 吸 附形成 二维 金属 胺络 合物 和通 过化 学反应 形成价 饱 和的金 属胺 络合 物 组成 。 2 在 矿物 表 面上形 成浮 选所 必需 的捕收 剂吸 附 层是捕收剂离子和分子形成氢链和二维金属胺络合 物来中和矿物表面所带的负电荷 , 并使矿物表面疏 水 化 , 以保 证矿 物 浮选所 需要 的热 力学稳 定性 , 创造 捕收剂 物理 吸 附 的最 佳 条 件 , 即 通 过烃 基 之 间 的色 散作用 , 形成半胶束 、 缔合物和胶束簇 , 从而促使矿 粒 浮选 。矿 物浮 选所 需要 的捕 收剂 吸 附密度与 矿物 原 来 的疏水 程度 有关 , 但是 , 在 矿物 表面上形 成 价饱 和的金属胺络合物时, 捕收剂的吸附密度会提高 , 使 得形 成 捕收 剂吸 附层 最佳 结构 变得 困难 。随着捕 收 剂烃 链分 支化 , 浮 选所 需要 的捕 收剂 浓度增 大 。 李长根 崔洪山 0 7 0 8 0 2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