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西XXXXXX煤业通风区 52087工作面“一通三防”工程设计 山西XXXXXX煤业 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 工程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章 概括1 一、编写依据1 二、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 三、工作面煤(岩)层赋存特征2 (一)、煤层产状要素赋存状态2 (二)煤种煤质2 (三)煤层顶底板2 四、储量及服务年限3 (一)工作面可采出量3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3 五、地质构造3 (一)褶曲3 (二)断层4 (三)风氧化带4 (四)其他因素4 六、水文地质4 七、煤层鉴定报告5 (一)瓦斯等级鉴定5 (二)煤尘爆炸危险性6 (三)煤的自燃倾向性6 (四)5煤层注水可注鉴定报告6 (五)地温、地压7 第二章 通风系统7 一、工作面通风方式7 二、工作面通风系统7 三、工作面风量计算7 四、通风设施构筑9 五、通风系统管理安全技术措施9 第三章 瓦斯防治10 一、工作面瓦斯防治10 二、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1 第四章 安全监控系统13 一、安全监控系统13 二、安全监控管理措施15 第五章 综合防尘15 一、防尘供水系统16 二、工作面综合防尘设施布置16 三、工作面巷道冲洗管理17 四、预防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17 第六章 防灭火系统19 一、外因火灾防治19 二、内因火灾防治22 第七章 压风自救系统36 第八章 供水施救系统37 第九章 风险预控38 一、安全风险辨识方法38 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38 三、风险辨识40 四、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41 五、防范煤层自燃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44 第十章 避灾路线45 一、水灾避灾路线45 二、火、煤尘、瓦斯灾避灾路线45 三、避灾急救措施46 山西XXXXXX煤业 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工程设计 第一章 概括 一、编写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22版)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2020版) 3、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 4、防灭火细则(2022版) 5、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 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7、52087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8、52087工作面 作业规程 9、52087工作面 “地质防治水”自评报告 10、52087工作面供电设计 11、52087工作面设计 二、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2-1 煤层名称 5煤 水平名称 +934 采区名称 二采区 工作面名称 工作面 地面标高 (m) 1110~ 1224.5 工作面标高(m) 929.5~ 969.37 地面位置 井上相对位置位于副井工业广场西部,地表为第四系黄土丘陵、荒坡等,上部原居住居民已全部搬迁,不受保护建筑物、构筑物、住宅等压煤影响,地表无河流、无湖泊等水体存在,工作面回采活动不会对地表建筑物造成威胁。 井下位置 及四邻 采掘关系 52087工作面位于二采区三条大巷西侧,工作面北部局部相邻5104采空区,与该采空区留设煤柱为10m,但大部分为实体煤,南部为5207采空区,与其留设煤柱宽度为8m,西部为矿井边界,东部为二采区三条大巷,上部为3305采空区及部分3306采空区。 走向长度/m 1088.7~1125 倾斜长度/m 179 1110 三、工作面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产状要素赋存状态 煤层倾向分为向斜轴部两侧,其中东侧煤层倾向为136,西侧煤层倾向为259,煤层倾角0~10,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3号煤层底板平均23.9m,距下部K3砂岩顶约5m,煤层厚度3.7~4m,平均3.9m,含3层夹矸,顶部一层夹矸厚0.3~0.5m,中间一层夹矸厚0.1~0.45m,底部一层为泥岩厚0.1~0.5m。根据井下巷道揭露,煤硬度范围2~3,有一定韧性、参差状,内生节理、裂隙较发育,工作面内煤层稳定可采,煤层可采指数≥0.95,变异系数≤30%。 (二)煤种煤质 煤种为焦煤,表现为黑色,条痕多为黑色、棕黑色和黑褐色,光泽多为玻璃光泽,断口多呈阶梯状和贝壳状,少数为眼球状,煤层容重1.8t/m。 (三)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特征表1-3-1 煤层顶底板情况 煤层顶板底情况 顶板名称 岩石名称 平均厚度 岩性特征 普氏硬度 老顶 灰色中粒砂岩 20.76m 泥质胶结,粒度为0.1mm-0.5mm,巨厚层状赋存,整体稳定性较好 5~6 直接顶 灰色砂质泥岩 1.8m 局部为粉砂岩,胶维质易风化,整体稳定性良好 4~5 直接底 灰色砂质泥岩 1.46m 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质 4~5 老底 黑色泥岩 2.4m 黑色泥岩,层理较发育,局部为页岩状,赋存稳定性较好 3~4 四、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工作面可采出量 52087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1110m,倾斜长度179m,留170m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即可采走向长度940m,煤层平均厚度3.9m,煤层容重1.8t/m。 储量计算表1-4-1 储 量 计 算 可采走向长度(m) 倾斜长度(m) 面积 (㎡) 煤厚(m) 容重 (t/m) 工作面储量(万t) 回采率(%) 可采出量 (万t) 940 179 168299.9 3.9 1.8 118.15 97 114.61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52087工作面服务年限L/C L/(NSDK)=940/(50.627.592%)≈12.4个月 L工作面可采长度,m C-工作面月推进度,m N-工作面日循环,个 D-月平均工作天数,27.5天 S-采煤机截深,m K-月正规循环率,92 五、地质构造 (一)褶曲 本矿井位于XXXX倾伏向斜褶曲,褶曲轴部位于井田中心,工作面位于此褶曲的西部属于单斜构造,造成了工作面东高西低的地势,落差约40m,煤层有小型褶曲起伏现象,对工作面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二)断层 根据52087工作面上下顺槽及切眼掘进已揭露的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工作面内共有1条断层 (1)52087回风顺槽8导线点往西17m处揭露断层,根据揭露情况分析,该断层倾向163,倾角∠80,落差2.2m,为正断层,运输顺槽未揭露该断层。 (三)风氧化带 根据52087两顺槽及切眼掘进揭露地质分析和相邻5207工作面回采经验,判定52087工作面不涉及风氧化带。 (四)其他因素 根据52087两顺槽掘进揭露地质分析,该区域内未发现岩溶陷落柱及岩浆岩等地质构造。 六、水文地质 (一)上覆含水岩层 该煤层上部仅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所属岩层中的砂岩中以及上新统的底砾层中存在局部弱含水层,抽水试验表明水流量约为0.3L/S~1.5L/S, 无其他含水层,含水性弱,不会对岩层之下的5煤层造成水害危险。 (二)奥灰水 奥陶系岩溶水水位在矿井范围内的标高800m~810m左右,52087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揭露的底板最低标高为+932.739m,同时根据矿井底板等高线及矿井向斜对该工作面影响分析,52087工作面整体呈西底东高之势,局部受向斜影响,存在工作面低洼点,该工作面的最低标高远远高于该区域内的奥灰水水位最高标高,因此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会受到奥灰岩溶水的影响,不存在奥灰岩溶水水害威胁。 (三)老空水 经过对已圈成的52087工作面上部3号煤层进行分析,结合3号煤以往的水文资料,确定上部存在3305采空区及部分3306采空区,但3305工作面整体呈西低东高态势,3306采空区为北高南底,且两工作面回采结束之后,工作面后路均无涌水出现,并且52087工作面与上部3号煤层间距为28m,为较好的隔水岩层,因此52087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不会受到上部采空区积水威胁。 52087工作面北部基本为采区煤柱或工业广场煤柱,局部与5104采空区相邻,两者之间留设煤柱宽度为10m,在52087轨道顺槽掘进期间已对该采空区进行了探明,并对该部分钻孔孔口进行了黄泥封堵,确定采空区内无积水,因此不会对52087工作面回采造成老空水水害威胁。 (四)涌水量预计 根据以往充水性条件及充水性因素分析,52087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主要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地、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内水源,可能会形成顶板淋水,淋水水量预计为0.2m/h~0.8m/h,在出现涌水时,做好设站观测工作,同时使用并维护好工作面排水系统,有积水时及时进行排水。 七、煤层鉴定报告 (一)瓦斯等级鉴定 根据XX省XXXXX综合测试中心2020年8月鉴定结果显示,我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8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73m/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48m/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07m/t。井下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为0.72m/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为0.24m/min。.根据上述数据并依据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的规定,确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尘爆炸危险性 根据2020年7月17日XX省XXXXX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5号煤层采集样品的测试结果,5号煤层火焰长度40mm,抑制煤尘最低岩粉量6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59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300℃,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 (三)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2020年7月17日由XX省XXXXX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5号煤层采集样品进行了测试,5号煤层吸氧量0.54cm/g,全硫1.45,水分0.30,挥发分27.34,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I类,自燃倾向性质为自燃。 (四)5煤层注水可注鉴定报告 根据XX煤炭XXXXX测试中心5煤层注水可注鉴定报告,报告编号SXMT[2021]-ZS-J0081,鉴定我矿5煤层的孔隙率n2.103.70,满足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六百四十五条规定中第四条“孔隙率小于4的煤层”,可不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 鉴定我矿5煤层原有水分W0.620.76、孔隙率n2.103.70、吸水率δ0.541.03、坚固性系数f0.851.25,不同时满足煤层注水可注性鉴定方法(MT/T 1023-2006)要求的W≤4、n≥4、δ≥1和f≥0.4,故判定该矿5煤层为可不注水煤层。 (五)地温、地压 根据XX详查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调查,本区地温无异常,为正常地温井田。 第二章 通风系统 一、工作面通风方式 52087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的“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运输巷运输,回风巷回风。 二、工作面通风系统 (1)新鲜风流副斜井→井底车场→5煤二采区轨道大巷、运输大巷→52087运输顺槽→52087工作面 新鲜风流主提升井→二采区皮带上山→5煤二采区运输大巷→52087运输顺槽→52087工作面 (2)乏风风流52087工作面→52087回风顺槽→52087回风顺槽回风绕道→5煤二采区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 三、工作面风量计算 (一)52087工作面风量核算 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象条件、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f 采 125qgf采kgf采 1250.361.6 72m/min Qf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min qgf采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取qgf采 0.36m/min kgf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平均的采用风量系数,取1.6; 125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应超过0.8的换算系数。 2、按气象条件计算 Qf采6070VSvKfh采Kfl采 60701.017.321.21.2 1047.51m/min Qf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min V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工作面温小于20摄氏度,取V 1.0m/s Sv--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 取Sv17.316㎡ Kfh采 --采煤工作面的采高调整系数,工作面采高3.9m,在2.5-5.0m,取1.2 Kfl采--采煤工作面的长度调整系数,工作面长度179m,在150-200m,取1.2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 3、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Qf采4N采 460 240m/min 式中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min; N采第j个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交接班时60人考虑。 4、按风速验算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低和最高风速,验算需要风量 0.25m/s60S3≤Qf采≤4m/s60S3 15m/min15.98㎡≤1047.51m/min≤240m/min15.98㎡ 240m/min≤1047.51m/min≤3835m/min 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 取S采15.98㎡ 根据以上计算,选取其中最大值(1047.51m/min)为工作面需要风量进行验算,故52087工作面配风量应不小于1048m/min。 四、通风设施构筑 1、52087回风顺槽构筑永久无压风门两道,回风绕道构筑永久正反风门两道及调节窗,调节窗必须能够满足52087工作面通过风量。 2、52087运输顺槽距巷道20-30米处、回风顺槽距回风绕道口10-15米处断面平整处、回风绕道距巷口10-15米各设置一道测风站。 五、通风系统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通风区要严格按照以上风量计算结果对该工作面进行风量分配,严禁风量低于以上计算值,或超出过大。 2、通风区至少每10天对该工作面进行一次风量测定,并在进回风顺槽测风站内悬挂测风牌板,认真填写。特殊情况下应随时观测风量,保障工作面风量满足生产。 3、通风设施建造要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实现风门连锁,回风顺槽与绕道联络巷内的双向风门要安装风门开关传感器,实现声光报警和实时监测功能。 4、该地区所有人员要爱护通风设施,严禁故意损坏通风设施,运输时,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和损坏风门连锁装置,若发现一次对责任单位按制度进行处罚。 5、工作面上下顺槽距切眼20m范围内要加强支护和控顶管理,保证有效的通风断面和行人安全畅通。工作面上下顺槽及切眼断面不得小于原设计的三分之二,并有防止产生静电、摩擦和撞击火花的安全措施。 6、工作面因主扇停风或其他原因造成无风、微风时,当班班组长、安全员、瓦斯员要及时组织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通风区,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恢复通风后要对工作面瓦斯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第三章 瓦斯防治 一、工作面瓦斯防治 工作面形成生产、通风系统后必须配备专职瓦斯员负责瓦斯检查工作,持证上岗,各瓦斯检查点每班至少检查2次,特殊情况下随时检查,工作面具体瓦斯检查地点设置如下 1、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离工作面10m空间内,在该巷道悬挂瓦斯检查牌板,检查牌板随着工作面推进,始终保持在该距离内,检查结果填写牌板及瓦斯检查手册班报中。(工作面风流检查时应分别测量工作面煤壁、架间和架后瓦斯情况。煤壁距离煤壁小于500mm的空间内;架间工作面支架间的空间上方;架后支架后方1.2m范围内) 2、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工作面回风上隅角空间上侧,检查结果填写到上隅角瓦斯检查牌板及瓦斯检查手册班报中。 3、工作面回风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离集中回风巷10-15m处悬挂工作面回风瓦斯检查牌,检查结果填到牌板上及瓦斯检查手册班报中。 4、回风流电器设备处根据采掘情况,工作面回风流安设机电设备后,应及时在电器设备处悬挂瓦斯检查牌板,检查结果填到牌板上及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手册班报中。 5、高冒处根据采掘情况,如顶板出现体积大于5m空间,应按照高冒区标准悬挂瓦斯检查牌板,检查结果填到牌板上及瓦斯检查手册班报中。 二、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1、52087工作面瓦斯员每班不少于2次的瓦斯检查工作,特殊情况下应随时检查瓦斯情况,检查地点应符合以上检查点巡回计划要求。 2、瓦斯员必须由经过资质单位培训获得瓦斯检查工种资格证,且能熟练操作仪器,精通瓦斯检查业务的人员担任。 3、瓦斯员在瓦斯检查作业中必须按瓦斯检查操作步骤进行作业,如实测量各点瓦斯、二氧化碳浓度,杜绝假检、漏检现象发生,入井前要仔细检查仪器完好,严禁仪器带“病”入井。 4、通风区技术员负责编制瓦斯检查计划及路线图,瓦斯检查点设置标准如上述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瓦斯检查点发生变化后及时调整计划。 5、瓦斯检查员必须如实、认真填写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和瓦斯日报表,做到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和瓦斯日报表及瓦斯检查记录手册数据相符,瓦斯日报表严禁伪造、涂改数字,检查瓦斯情况必须告知当班跟班班长,由班长在瓦斯检查班报手册上签字。 6、瓦斯检查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四不交接”,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以留备查。 7、当工作面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通知当班班长,工作面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向调度室、通风区等有关部门汇报,由通风区组织相关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瓦斯,直至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恢复到规定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8、当工作面及其顺槽内体积大于0.5m的空间内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2时,附近20m及其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切断工作面及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向矿调度室和通风区汇报处理。 9、瓦斯检查员在现场发现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时,有权立即停止该地点的所有工作、撤出人员,并及时报告调度室值班人员及通风区值班人员,请求采取措施处理。 10、综采区跟班区长及当班班长对现场瓦斯处理全面负责,要听从瓦斯员的指挥。当班跟班队长、班长、电工、机组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当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0.8时,立即停止割煤,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巷电器设备电源,待甲烷浓度降到0.8时方可恢复生产。 11、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泵站附近等任何地点发生瓦斯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汇报调度室。 12、加强有计划的停电停风管理,认真执行有计划停电、停风及来电后恢复通风的应急预案及措施,及时处理瓦斯超限和局部积聚。 13、严格瓦斯检查和报表审阅制度,通风区值班人要每班审阅该地点瓦斯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后要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区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14、工作面遇断层需要放炮期间,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批后方可按措施组织放炮作业。 15、机运区要加强回采工作面和运输回风电器设备管理,定期组织排查,杜绝失爆现象发生。 16、加强安全监督,通风区、安检科要确保瓦斯预防措施的落实。全矿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既要注重安全检测设备的投入,同时又要加强安全检测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 安全监控系统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对52087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如下 一、安全监控系统 在52087工作面安设KJ90-F16(B)监控分站一台、断电仪两台,与矿瓦斯监控系统联网,实现时时监测,具体传感器安设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及断电范围如下 1、回风顺槽距工作面煤壁10m巷道内,距顶小于300mm,距帮大于200mm处,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编号T1),设置报警值为≥0.8,断电值为≥1.2;复电值<0.8;距工作面迎头30m范围内设置粉尘传感器,报警值为4mg/m;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回风顺槽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2、回风顺槽距回风巷口10~15m巷道内,距顶小于300mm,距帮大于200mm处,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编号T2),设置报警值为≥0.8,断电值为≥0.8;复电值<0.8;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顺槽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3、在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编号T0),报警值为≥0.8,断电值为≥1.2;复电值<0.8;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顺槽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4、采煤机上安设机载式甲烷传感器及断电仪,报警值为≥0.8,断电值为≥1.2;复电值<0.8;断电范围采煤机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电源。 5、在回风顺槽绞车、电器设备上风侧10-15m巷道内,距顶小于300mm,距帮大于200mm处,根据瓦斯涌出的化情况设置甲烷传感器(编号T3, T4,),报警值为≥0.4,断电值为≥0.4;复电值<0.4;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顺槽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6、工作面上隅角切顶排,距顶小于300mm,距帮大于200mm处,分别安设一氧化碳、报警值为≥24ppm;温度传感器一台,报警值为≥30℃;监测工作面气体变化情况。 7、在运输顺槽每台皮带机头滚筒下风侧10-15m处巷道顶部安设一氧化碳和烟雾传感器,报警值为≥24ppm. 8、在工作面范围内所有风门上安设风门传感器,语音报警器,与瓦斯监控系统联网,实现实时监控。 9、在工作面电器设备电源安设馈电传感器。 二、安全监控管理措施 1、工作面传感器T1和上隅角传感器T3,工作面回采前由监测监控巡检工安装到位,日后至工作面回采结束期间由瓦斯员负责移动,按规范吊挂,其它人员严禁私自移动。由安全员、通风区管理人员等监督,发现一次未及时按要求吊挂,处理一次。 2、采煤机机载传感器由综采区负责,瓦斯员、通风区和监控中心人员监督,保证传感器正常使用,闭锁功能正常。 3、其余传感器均由监测监控巡检工负责吊挂和移动,保证传感器的安设位置合理,符合规定。 4、监测监控巡检工负责定期对监控线及传感器进行维护,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瓦斯员发现探头故障立即汇报监控中心和通风区,由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知监控巡检工下井处理,监测监控巡检工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下井现场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未解决不允许升井,直至隐患结束。 5、每15天对工作面传感器进行一次标准气样调校和断电闭锁试验。 6、监控分站、传感器井下连续运转6个月必须升井进行检修工作。 第五章 综合防尘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粉尘防治技术规范AQ1020规定,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对52087工作面综合防尘工作设计如下 一、防尘供水系统 1、地面永久性消防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且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h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 (1)地面水池→副斜井→井底车场→二采区轨道大巷→52087工作面皮带巷顺槽→工作面 2、工作面要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管路,上下顺槽设计2寸防尘管路,其中运输顺槽每隔5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回风顺槽每隔10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 3、大巷主管路进入工作面后,应在第一节管路中加设水质净化器和压力表,保证水质清洁无杂物,杜绝喷雾设施堵塞现象。 二、工作面综合防尘设施布置 1、采煤机必须设置完好的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采煤机前后滚筒摇臂上应加设一组风水喷雾装置,割煤时保证喷雾雾化全滚筒。 2、工作面支架每架安装一组移架自动喷雾装置,并且要保证设施完好,雾化良好,正常使用。实现降柱、移架时本架和下风侧邻架同步喷雾,且喷嘴位置适当,喷雾方向正确。 3、工作面输送机机头、运输顺槽每部皮带机头设置转载点自动喷雾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 4、工作面回风顺槽距离工作面煤壁30m和50m处设置两道封闭全断面的净化水幕,要求喷头安装角度迎风45。C每个净化水幕后0.5-2m范围内加设一道挡尘帘,随着工作面推进,水幕和挡尘帘要始终保持在距工作面煤壁30-50m处。 5、工作面运输顺槽距离皮带大巷口50m处设置一道封闭全断面的运输净化水幕。 6、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所有能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搞好个人保护。 三、工作面巷道冲洗管理 1、距工作面及其进、回风顺槽20m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每天至少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及杂物。 2、巷道及工作面冲洗应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杜绝出现连续5m内粉尘厚度大于等于2mm的煤尘堆积现象。 3、该项工作由该地区当班瓦斯员进行监督,每班向通风区值班人员汇报巷道冲洗情况。 四、预防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根据工作面皮带顺槽长度1135m、轨道顺槽1099m,平均断面12.4㎡,根据规定在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各设置6组辅助隔爆水棚,共计12组。 隔爆水棚安装位置 (1)运输顺槽内 第一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65m处; 第二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260m处; 第三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460m处; 第四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660m处; 第五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860m处; 第六组隔爆水棚位距于运输顺槽口1060m处; (2)回风顺槽内 第一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绕道口65m处; 第二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绕道口260m处; 第三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绕道口460m处; 第四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绕道口660m处; 第五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绕道口860m处; 第六组隔爆水棚位距于回风顺槽口1060m处;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相距40m时及时拆除前移隔爆水棚。 隔爆设施安装标准水袋的安装要求 水袋棚的安装方式吊挂式安装。 水袋的布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断面S≤12.4 m2时,(nB/L)100≥65 式中 L水棚所在水平巷道断面宽度,m; B水槽迎风断面宽度,m; n----排棚上的水槽(袋)个数。 水量要求隔爆水袋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少于200 L/m2,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应小于20 m;水棚区内的巷道断面应与其前后各20 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水棚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的距离需保持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 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同支架或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 m;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8 m;两个水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 m; 水袋边与巷道壁、支架、顶板、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1 m;水袋底部至顶梁的距离不得大于1.6 m,如果大于1.6 m,则必须在该水袋的上方增设一个水袋; 当水袋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对),挂钩应采用5mm的钢筋制成,挂钩角度均应保持在60,弯勾25mm,挂钩长度为100--150mm,并保证同一棚区内的挂钩长度一致,并应固定在棚架上。水袋安装以后应保持同一水平高度。 3、隔爆设施日常管理 要明确专人负责,挂牌编码管理,综采区班长负责每班检查隔爆水棚水量情况,发现水量不足及时安排工人增加水量,通风区负责每周组织人员对井下所有隔爆水棚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保证水棚完好,水量充足。 第六章 防灭火系统 一、外因火灾防治 (一)消防器材配置 1、建立完善消防供水系统,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分别敷设2寸消防供水管路,运输顺槽每隔5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回风顺槽每隔10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消防管路贯穿整个顺槽,随采随拆。 2、工作面移变点和液压泵站运输侧应配备干粉灭火器4台,0.3m沙子及消防桶、锹各2个;电器设备集中点、皮带机头及其它有容易发生火灾地点应设置干粉灭火2个,0.3m的灭火沙及消防桶、锹各2个。 3、工作面采煤机必须配置干粉灭火器2个。 4、工作面运输顺槽各部皮带机头、移变和泵站位置在煤巷里的前后20m范围进行薄喷浆处理。 5、按防灭火专项设计要求,在规定地点留设消防火栓、给水栓。 6、井下各地点配置消防设施必须设置在设备上风侧。 (二)工作面防火门墙设计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预先选定构筑防火门的位置。当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必须按设计选定的防火门位置构筑好防火门墙,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防火门的材料。” 1、防火门的位置根据可能和容易发火的部位或地点,位置应选择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时封闭的范围尽可能减小,尽可能接近火源,同时应选择在动压影响小、围岩稳定、巷道规整的地段,防火门的外侧离巷道交叉口6-7米的距离。 2、工作面生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10d内,按预先选定的防火门位置构筑好防火门墙,并储备足够数量封闭防火门的材料。 3、防火门构筑位置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52087运输顺槽距巷口6-7m处设置1道防火门墙;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52087轨道顺槽距回风绕道口6-7m处设置1道防火门墙。 4、防火门墙构筑要求 (1)防火门墙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2)墙体厚度不得小于600mm; (3)墙体四周应与巷壁接实,掏槽深度不得小于300mm; (4)墙体无重缝、干缝,灰浆饱满,不漏风; (5)防火门墙采用“内插拆口”结构; (6)防火门门口断面,符合行人、通风和运输要求。 5、封闭防火门所用的材板厚度不得小于300mm,每块板材宽度不小于300mm,拆口宽度不小于20mm,并要外包铁板。 6、封闭防火门所用的插板要逐次编号,排列摆放整齐,指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或丢失要及时补充更换。 (三)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措施 1、加强运输皮带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各皮带保护装置能正常使用,经常对皮带下部浮煤进行清理,保证皮带下方无浮煤,并在机头下风侧安装烟雾、一氧化碳传感器。 2、井下的使用或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通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刚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3、采掘工作面严禁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焊工作,在井口和井筒内动火作业时,必须撤出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在主要进风巷动火作业时,必须撤出回风侧所有人员。 4、通风每周至少对消防器材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器材完好,能正常使用。 5、加强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严格执行电气设备选用标准,严禁使用违规设备,保证设备使用完好,供电“三大保护”齐全正常使用,杜绝失爆现象发生。机运科负责对井上、下电器的三大保护装置进行严格、细致、全面的检查和校正,确保保护可靠。 6、严格工作面线路管理,采用阻燃线缆,线缆敷设、连接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杜绝“鸡爪子,明接头”,并定期检查维护。 7、加强油脂管理,井下设备使用的液压油、齿轮油必须存放在加油站点。油桶必须上架、挂牌,其周围无可燃物,存放地点至少配备2台8kg的干粉灭火器。 8、正确安装和使用井下电器设备,禁止过负荷运转,必须对井下可能产生明火或引起火灾的地点进行检查,确保机电设备无失爆现象和非正常的机械摩擦(皮带跑偏、托辊损坏等)。 9、井下电缆按规定盘放,防止引起电缆火灾。 10、易发热的电器设备,运行时必须有降温措施,杜绝设备高温运行。 11、一旦发现地点发生火灾或有可能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组织人员启动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二、内因火灾防治 我矿5煤层自燃发火性鉴定结果为II类自燃煤层。矿井防灭火设计中,回采工作面防灭系统采取黄泥注浆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的防灭火措施。具体如下 (一)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 1、自燃发火观测站设置 该工作面共设计自燃发火观测点3处。观测点分别位于52087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发火观测点应选择在围岩及风流稳定,前后五米断面无变化、支护完好处,应按规定悬挂自燃发火观测牌板,每班对火灾气体进行1次观测。 2、预测预报方法与管理 (1)由该工作面当班瓦斯员对自燃发火观测站(点)内火灾气体进行检测,分别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氧气含量及工作面采空区水温,检查结果填写自燃发火观测牌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表,通风区技术员、区长审批后报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批。 (2)利用工作面回风顺槽温度、一氧化碳等传感器进行火灾气体24h观测,掌握回风顺槽温度和一氧化碳情况,当工作面顺槽温度逐渐升高或出现一氧化碳时组织分析,判别采空区煤层自燃情况。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发出火灾警报 ①巷道中出现雾气或“挂汗”温度不同的两段风流交汇处,因水蒸气过饱和而凝聚出现的雾气除处。 ②巷道中出现火灾气味时,如煤油味、焦油味、松香油味等。 ③从煤炭发热或自燃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平常增高。 ④空气中有害气体如C0、C02等浓度增加,人体感到不舒服,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 (4)采空区、工作面回风巷或其它有自然发火危害地点出现CO、气体温度升高、或水温升高等现象,必须立即报矿调度、通风区和通风矿长,采取措施防止自然火灾的发生。 (5)定期组织综采区成员学习有关火灾防治方面知识,让员工了解矿井自燃发火的征兆,如发现自燃发火的预兆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 (二)束管监控自燃发火预测预报 1、束管敷设 地面安装JSG-8型永久束管监控系统,从地面机房铺设16芯束管沿副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水仓口处,留设分路箱(1),从1分路箱变为1根8芯束管,通过二采区集中轨道→二采区第二联巷→二采区皮带巷→二采区皮带回风联巷→二采区回风巷,在二采区回风巷5201运输巷风桥处留设分路箱(2),从2分路箱变为1根3芯束管→通过二采区回风巷→52087回风绕道→52087轨道顺槽铺设到采空区内。 2、工作面束管采样头分布 (1)采空区观测采样头布置 52087回风顺槽向采空区预埋3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相距50m,当工作面推进至150m处,裁掉工作面最里面的采样头,从新布置,以此类推。 (2)束管监控系统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管理 1)通风区要设置专人负责束管监控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束管敷设、气体采样分析、打印报表和日常仪器维护保养等工作。 2)每周至少对工作面各采样地点进行一次抽气分析及人工取样分析,分析气体种类包括O2、N2、CO、CH4、CO2、C2H4、C2H6、C2H2,分析结果要打印监测报表,报矿通风矿长、总工程师进行审批,报表由通风区留存,定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火灾气体变化趋势。 3)当工作面出现火灾征兆后要及时汇报通风矿长、总工程师记通风区管理人员,组织召开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黄泥灌浆防灭火 1、灌浆管路系统 黄泥制浆站→主提升井筒→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