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五月 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姓名 单位 专业 职务/职称 编写章节 签名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采矿工程 工程师 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九章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土地管理 工程师 第三章第三、四节、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三、七节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环境工程 工程师 第三章第一、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五章第一、二、四、六节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环境工程 工程师 第六章、绘图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土地管理 高级 工程师 审核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概预算 经济师 第七章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土地管理 助理 工程师 绘图 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 矿 山 企 业 企业名称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单位地址 青海省民和县川口镇享堂村1号 矿山名称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采矿许可证 新申请R持有变更 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 编 制 单 位 单位名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 法人代表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名 职责 联系电话 方案编制 方案编制 方案编制 方案审核 审 查 申 请 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 请予以审查。 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 联系人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目录 前言4 1任务的由来4 2编制目的5 3方案编制的依据6 4方案适用年限9 5编制工作概况9 6完成主要工作量11 1、矿山基本情况13 1.1、矿山简介13 1.2、采矿权权属概况14 1.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5 1.4、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6 2、矿区基础信息21 2.1矿区自然地理21 2.2矿区地质环境背景23 2.3矿区土地利用现状27 2.4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28 2.5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28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30 3.1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30 3.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0 3.3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45 3.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47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50 4.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50 4.2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52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59 5.1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59 5.2 矿区土地复垦62 5.3 含水层破坏修复66 5.4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66 5.5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66 5.6 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67 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70 6.1 总体工作部署70 6.2 阶段实施计划70 7、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75 7.1 经费估算依据75 7.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84 7.3 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106 7.4 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109 8、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110 8.1组织保障110 8.2技术保障111 8.3资金保障111 8.4监督保障112 8.5效益分析112 8.6公众参与114 9、结论及建议117 9.1结论117 9.2建议118 附图目录(另附图册)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1000 2 2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11000 3 3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1000 附表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证号C6201002010117120098778); 3、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4、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红古分公司环保督察问题措施清单及整改时间进度表。 3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前言 1任务的由来 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旗下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隶属于原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古公司)。红古公司位于甘肃与青海两省交界的大通河畔,始建于1941年,解放前为甘肃洋灰厂,后更名为甘肃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更名为甘肃水泥厂,1964年改名为兰州市窑街水泥厂,2001年改制为兰州大通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与民和县水泥厂组建了民和大通河水泥厂,成为兰州大通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2006年4月与“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战略重组,成为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18年12月,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通过反向吸收母公司原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为新的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原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注销,其资产并入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1941年,1970年矿山开拓系统升级改造,采用平硐溜井、皮带输送开拓方式,形成规模化开采。2014年矿山停止开采,2016年5月采矿证到期后未延续,2018年3月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公告废止了采矿权。目前剩余资源储量为23万吨,尚未开展全面的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 按照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照中央保护督察组提出的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积极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为切实做好闭坑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矿业活动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同时落实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措施,有计划地开展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使闭坑矿区地质环境及时、有效的得到改善。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以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 〔2016〕21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应对新建、扩建(扩大开采规模)、改建(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矿山或已建成投产的矿山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目前,该矿山处于闭坑状态,因此,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15日通过招标确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甘肃总队承担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 2编制目的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影响调查与评估,制定矿山企业在矿山闭坑阶段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复垦,规范矿山开采与地质环境、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为矿山企业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的管理与监督检查等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如下 1.通过资料收集与调查,掌握矿山位置、自然地理状况与社会经济概况、矿山企业概况、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矿产概况、矿山地质环境,查明矿山及其周边土地利用现状等矿山基础信息,并向矿山所在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当地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2.在资料收集和调查的基础上,查明闭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规模、特征和危害等,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3.对照损毁前地形地貌景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生产力及生物多样性等情况,对矿区土地损毁进行现状评估; 4.根据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5.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行性分析、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6.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提出矿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体目标任务,做出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实施计划; 7.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8.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分析评价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方案编制的依据 (一)方案编制的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9年8月27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自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2017年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 8、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 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16年1月5日); 10、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2014年7月29日); 11、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6.10.1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修订通过);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修订); 13、土地复垦条例(2011年3月5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 1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 16、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2年12月27日)。 (二)相关政策文件 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规资【2016】21号); 2.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文件); 3.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财建【2017】638号); 4.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5.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年3月25日); 6.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6号); 7.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规【2019】1号); 8.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行采矿权项目三方案合一制度的通知(甘国土资矿发【2016】140号); 9.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行采矿权项目三方案合一制度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甘国土资矿发【2017】43号); 10.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地质环境项目工程投资编制办法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18]105号); 11.关于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意见,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发【2013】16号; 12.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2015】57 号。 13.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9 年09月26日; 14.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三次修正,2016年9月29日; 15.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文)。 (三)主要规程与标准 国家及行业标准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等(国土资2016.12); 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4.区域地质图图例(GB/T95-82015);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 9.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10.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定SL20498;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定GB /T 16453-2018;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15; 14.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02902015;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6.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Z/T02872015; 1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TD/T103.12011); 18.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二部分露天矿(TO/T1031.22011); 19.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 20.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 号文); 21.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程(TD/T10492016); 22.有色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202018); 23、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 地方标准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62/T 17922009); 2.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试行)(甘肃省自然资源厅2003年5月);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甘肃省自然资源厅2013年7月)。 (四)资料依据 1、永登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二次土地调查); 2、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高台县方园地矿设计测绘有限公司,2013.06); 3、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兰州中诚信工程安全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3.12); 4、调查搜集的其它相关资料。 4方案适用年限 本矿山是废弃矿山,2016年停止开采,目前处于闭坑和治理恢复期,土地复垦与治理期1年,管护期2年,因此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为3年。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21年,具体基准日期以相关部门批准该方案之日算起。 5编制工作概况 (一)工作程序 本次方案编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DZ/T0223-511)规定的程序进行(图01)。 图 01工作程序流程图 (二)工作方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44 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确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明确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在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开发利用方案,确定评估范围,划分评估级别,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通过对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分析,进行土地的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并确定复垦责任范围、土地类型及权属。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分析,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相关措施和防治工程,本方案实施计划,提出保障措施和地质环境监测、土地复垦监测及管护方案,并进行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 1.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单位自中标后,成立了由5名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组,收集了相关基础性资料,初步掌握了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山概况及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收集了区内有关图件作为评估工作底图和野外工作用图,结合矿山特点,分析已有资料,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初步确定野外主要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路线。 2.野外调查 对基础资料分析后,项目组在2021年3月16日~2021年3月22日,进行了野外调查,搜集了矿山地质环境资料及相关照片。在调查过程中,访问矿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查明了矿山开采历史、生产现状、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分布和矿区土地利用等情况。野外调查采用12000 地形图为底图,对重点地段的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实测描述,调查分析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并对其进行GPS 定位、数码拍照和填制调查表格等工作,并及时调整室内设计的野外调查路线,优化野外调查工作方法。 3.公众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形式,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人、土地使用权人、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权益人等公众进行调查,调查公众对土地复垦方向的意愿,以及对复垦标准与措施的意见。 4.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 对现场收集的资料与野外调查进行整理、归类,综合分析,编制报告。 5.拟定初步方案 对矿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建设)工艺等进行分析与评价,合理确定方案适用年限,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土地损毁预测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选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标准、措施,明确目标,确定复垦费用来源,初步拟定方案。 6.方案协调论证 对初步拟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广泛征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意愿,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 7.编制方案 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标准、措施,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量测算及投资估算,细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编制详细方案。 6完成主要工作量 本次工作所完成的工作量和采用的技术方法,完全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进行,满足编制方案的需要。 1.方案质量评述 我单位自中标后,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于2021年3月1622日人员进入矿山进行野外地质环境调查、访问工作,外业工作结束后,对资料进行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方案。完成工作工程量见表0-1。 表0-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调查内容 单位 工作量 1 调查面积 km2 2.25 2 评估面积 km2 0.85 3 调查路线 km 3.50 4 地质灾害点调查 处 4 5 收集、借阅资料 份 2 6 数码照片 张 100 7 GPS定点 个 18 2、工作质量评述 本方案编制地面调查主要以二北沟石灰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原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为基础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目的是依据闭坑矿山现状情况以及灾害点分布情况对矿山有影响作用的区段进行详细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比例尺为12000。土地资源调查按照矿山土地复垦基础信息调查规范(TD/T1049-2016)开展,目的是全面查清矿山土地资源利用和损毁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项目组共有5名成员组成,收集的资料均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查,资料可信度高。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查清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灾害分布现状以及可能对矿山生产产生的影响及危害;矿山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类型、权属、数量、质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土壤质量。室内工作中,项目组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登记、整理、自查、互查,自查率达到100,互查率达到100,部门抽查率达到40。通过认真研究前人资料,再结合野外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转入报告编制、图件绘制阶段。方案中一方面阐明了矿山基本情况和基本信息、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估,查清了评估区范围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项目区内已损毁及拟损毁土地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分区、复垦区和复垦责任范围。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复垦单元及防治区的复垦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际材料,经室内综合分析与系统整理,使方案编制的依据充分,符合实际,内容齐全,图文真实,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和我省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写的报告、图件均通过单位内部三级校审后送交专家组评审。 2.相关承诺 本方案的编制工作是严格按照原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进行的。野外工作布置、内容、精度符合技术要求,外业调查资料可以满足室内方案编制和图件绘制需要。整个工作过程符合工作程序要求,方案的编制与工作内容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成果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经编制单位民和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项目组工作人员对本方案中的数据和结论认真仔细统计、分析、研究,承诺本方案中涉及的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76 1、矿山基本情况 1.1、矿山简介 矿区位于大通河右岸,青海省民和县与甘肃省兰州市毗邻处。地理坐标东径10250′10″,北纬3624′02″。行政上属兰州市永登县管辖。矿区南距民和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直线距离7.5km。矿区至兰青铁路海石湾火车站约10km,有专用铁路、公路相连,往北有公路至永登县并与陇海铁路相通,交通方便(图1-1)。 图1−1矿区 8、项目区项目区 矿区位海拔最低1966m,最高2176m,相对高差210m,属低中山区,矿区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为近东西向沟道之间。区内基本基岩裸露,局部山脊部位被黄土覆盖。根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二调成果),矿区及其周边影响范围为天然牧草地(编码0401)。 矿区一带属于内陆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0-300mm,雨热同期。山沟中无地表流水。矿区及以上汇水面积主要分布在矿区南北侧的沟道中,其中南北侧沟道汇水面积分别为0.39km2和0.16km2,强降雨后会产生小规模洪水(照片1-1)。 照片1-1 矿区全貌 1.2、采矿权权属概况 1、采矿权人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2、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 拐点 Y X 拐点 Y X 勘 查 区 范 围 拐 点 坐 标 1 34574790.26 4030092.46 1 34574700.64 4030033.50 2 34575135.83 4030180.67 2 34575045.64 4030121.50 3 34575324.48 4030309.33 3 34575234.64 4030250.50 4 34575408.94 4030410.06 4 34575318.64 4030351.50 5 34575408.94 4030486.54 5 34575318.64 4030427.50 6 34575579.24 4030742.52 6 34575489.64 4030683.50 7 34575418.42 4030696.78 7 34575328.64 4030637.50 8 34575251.08 4030661.88 8 34575161.64 4030602.50 9 34575451.84 4030703.48 9 34574961.64 4030644.50 10 34575148.68 4030952.94 10 34575058.64 4030893.51 11 34574954.02 4030928.66 11 34574864.64 4030869.51 12 34574884.04 4030779.66 12 34574794.64 4030720.50 13 34574651.26 4030410.26 13 34574561.64 4030351.50 14 34574714.22 4030374.52 14 34574624.64 4030315.50 15 34574669.96 4030256.46 15 34574579.64 4030197.50 3、矿区面积0.4059km2。 4、开采深度由2327m至2090m。 5、生产规模38万t/年。 6、有效期限两年零玖月,自2013年8月29日至2016年5月29日。 甘肃省兰州市窑街水泥厂二北沟石灰石矿是兰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1999年12月28日设立的采矿权,有效期15年至2014年12月28日。 在2013年8月矿权核查时核发新采矿证,更名为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证号C6201002010117120098778,有效期限自2013年8月29日至2016年5月29日。 1.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3.1矿山设计 1986年1月,国家建材局四川非金属矿山设计院,开展了兰州市窑街水泥厂大理岩矿山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由原来大理岩产量平均8万t/年,扩建增加至38万t/年。 一、生产规模矿山生产规模38万t/年,按照5的损失计算,设计年开采矿石量为39.938万t/年。设计的开采区范围为二北沟矿区,主要开采区内的大理岩矿,开采深度2054-2306m,相对高差252m,开拓方式为溜井、平硐开拓系统。 二、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参数 1、台阶高度12m,北段24m; 2、最终平台宽度 安全平台宽度3m,清扫平台宽度6m,运输平台宽度2102m水平以上10m,2102m水平以下8m,并段平台宽度10m。 3、台阶坡面角基岩中为65黄土中为55。 4、运输线路最小回转半径15m,最大纵坡8.50,平均纵坡5.31,联络平台长度大于38m; 5、最小低宽50m。 1.3.2矿山开采 该矿自1980年开始至2014年,已经有34年的历史,累计开采矿石1129.117万t。开采量逐年增加,从1980年的9.71万t开始到2003年的达到了89.5万t。通过现场调查和对采矿历史的调查,该矿山主要采取第二岩性段(Z12)大理岩矿,开采方式为溜井开采,损失量较少,矿石量利用率较高。 采出矿石量 据矿山企业提供的资源量利用资料,矿山在建设初期,开采量较少1980-1990年,开采量维持在10万t左右。1991-2007年开采量逐年增加,到2003年达到最高点,该年开采量达到89.5万t,在2007年核查时实际消耗资源量为867.6万t,共利用资源量822.9万t,损失率为6.126。2008-2013年由于资源减少,虽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量逐年减少,本次核查时实际消耗资源量为159.53万t,共利用资源量149.16万t(表1-2),实际损失率为6.10。 实际消耗资源量为867.6万t159.53万t1027.13万t. 表1-2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二北沟石灰石矿区历年采出量统计表 年度 利用资源量(吨) 损失率() 实际利用资源量(吨) 2008 287970 6.50 306688 2009 277956 6.50 296023 2010 267772 6.50 285177 2011 257834 6.50 274593 2012 250296 6.50 266565 2013 149772 6.50 159507 总计 1491600 6.10 1588554 1.4、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4.1矿山开采历史 1964年以来随后一直在开采,矿山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直至2016年后停产,开采规模由最初5万吨/年至最大开采60-70万吨/年。由于采矿权范围漂移,原开采区仅很小一部分在采矿证上给定的采矿权范围内,故目前在采矿权范围外西侧形成了一个面向东的不规则状开采区,平面面积约0.32km2,底部有不规则的采坑。 1.4.2矿山现状 本矿山为停产闭坑矿山。矿山原采用山坡露天开采,破碎机破碎,机械传送方案。矿区现状由工业场地、露天采场、矿山道路、排土场等几部分组成。 1、工业场地 该工业场地占地面积达到10450m2,现状主要工业场地位于矿区南侧进矿入口处,场地平面面积约1680.00m,建筑面积572.32m2,主要为矿山办公室、职工休息室、材料库、加工场等生产辅助设施。加工场位于矿区南侧进矿入口处,场地平面面积约8770.00m,该区域建筑面积955.62m2,主要为破碎生产设备及材料传送设备等(照片1-2、1-3)。 照片1-2矿山办公室场地 照片1-3 加工场地 2、露天采场 原露天采场占地面积达到85320m2;目前形成高度约35m-85m的采坑,采坑无开采台阶,总共为一级边坡,坡度60-75不等。在开采区域的西北侧边坡,边坡开采形成4级边坡,每级边坡高度约10m。经过多年开采后最终最高开采标高2160.49m,采坑内最低开采水平2019m(照片1-4)。 照片1-4 废弃采矿场局部 3、矿山道路 矿山道路分为原有简易行车道路。矿山运输道路采用矿山三级道路,主要负责与矿山外部道路连接,总长约2144.75m,路面宽3.5m,占地面积约8440.95m2,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15m,平均纵坡6.5,最大纵坡25,内侧设简易排水沟。 4、排土场 该区域排土场分为南北三个,分述如下 (1)北侧排土场 该排土场位于采矿区的北沟,当前占地30979.52m2,排土场顶面标高大体在2244m,东南侧沟口最低处标高约2087m,高差157m。渣堆坡面角约25-30。采矿场剥离物顺坡堆放形成,沟道内排土不规则、不连续的四个独立的堆渣区域,其长度分别为67m、110m、75m、150m,累计长度约402m,边坡高度25-30m,高差均在60-85m之间。推测堆渣最大厚度约8m,估算堆渣量约24万m3,下部尚未采取支挡等措施(照片1-5)。 照片1-5 北侧排土场 (2)南侧排土场 该排土场位于采矿区的南沟,当前占地29787.11m2,排土场顶面标高大体在2060m,东南侧沟口最低处标高约1969m,高差91m。渣堆坡面角约30-35。采矿场剥离物顺坡堆放形成,沟道内排土不规则连续的堆渣区域,其长度约465m,高度均在45-60m之间。推测堆渣最大厚度约8m,估算堆渣量约23.4万m3,下部尚未采取支挡等措施(照片1-6)。 照片1-6 南侧排土场 (3)西侧排土场 该排土场位于采矿区的西侧,当前占地4009.75m2,排土场最高点标高约在2160m,东南侧沟口最低处标高约2093m,高差67m。渣堆坡面角约40-45。采矿场剥离物顺坡堆放形成,沟道内排土不规则连续的堆渣区域,其长度约78m,平均高度均在27m之间。推测堆渣最大厚度约4m,估算堆渣量约1.34万m3,下部尚未采取支挡等措施(照片1-7)。 照片1-7 西侧排土场 2、矿区基础信息 2.1矿区自然地理 2.1.1气象 矿区属陇中北部冷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矿区多年平均气温7.8。据气象资料统计,全年降水量在349.6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平均降水量为349.2mm,年最大降水量573.2mm(1967年),年最小降水量198.6mm(1965年)。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占全年的64(见表2-1)。降水的主要特点是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最大日降水量为96.8mm,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9.0mm(1976年7月27日),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18.6mm。最大一次降水连续降雨日数长达12天(1977年9月8日~19日,降水36.7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07.8mm,是降水量的4.5倍。相对无霜期146至173天,最大冻土深度可达80cm(见图2-2)。 表2-1 矿区多年气象要素月平均值统计表 月份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6.8 -2.6 3.5 10.4 14.9 18.0 19.7 19.3 14.6 9.1 1.1 -5.0 降水量(mm) 1.1 5.7 6.6 21.6 37.6 39.0 83.6 81.0 49.8 23.1 5.5 0.8 349.6 2.1.2水文 大通河从矿区南部2km处流经,是湟水河的最大支流,至海石湾注入湟水河,在甘肃省境内长104km,红古区境内长16km。据享堂峡水文资料统计,大通可多年平均流量为90.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54108m3。大通河径流的年内分配,据享堂站1971年至1980年统计,每年7~9月由于祁连山区降水增加,高山积雪大量融化,流量大增,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4.3,其中8月份的平均流量为188m3/s,是2月份平均流量17.1m3/s的近11倍。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59.5104 t。洪水期出现在7-9月份,枯水期出现在1-2月份。 矿区为大通河的一级支流石灰沟(二北沟),平时干枯,仅在暴雨时有短暂洪流。 2.1.3土壤 矿区大多基岩裸露,山顶主要土壤类型为风积黄土、坡积碎石土及栗钙土。土壤类型为风积黄土及栗钙土,黄土主要分布于矿区较高的山顶、山脊部位,尤其在矿区西北部有广泛分布,呈浅黄褐色,粉粒结构,层理不清,见柱状节理,颗粒成分主要为石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