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转载) 千骞收录于2011-03-25 徐锡伟灾难一直伴随人类 2012是无稽之谈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13点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大地震,此次日本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破坏力为何如此之强从中国到海地,从智利到新西兰,强震频发,标志着什么地球是否安全人类如何应对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锡伟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 徐先生您好。 徐锡伟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欢迎做客世纪大讲堂。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徐先生的短片。 短片 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9年入成都地质学院学习,后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于1993年至1994年在东京大学地理系,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12月任研究员。目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管科研和外事副所长,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那么大家都说,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多灾难的这么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它是什么原因,造成它是这么一个国家 徐锡伟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它坐落在什么呢坐落在活动断层上面,可以这么说。它因为由于处于板块边界,就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的那个构造带的边缘上面,所以在陆地上面发育了大量的活动断层。 主持人这一次的那一个9.0级的大地震,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 徐锡伟就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过程中间,产生的一次突然间的错动,产生了这么大的地震。 主持人先开始是美国报的是8.9级,日本后来修正说8.8级,但是后来日本又修正说是9.0级,对吧那么多次反复修正是因为什么原因 徐锡伟开始的时候,震级用的资料可能台站比较少,后来逐渐逐渐资料完善了以后,那么计算得更准确。 主持人上一次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其实我们对地震级别也有一个修正,刚开始7.8级,后来修正到8.0级,后来我就问过一个专家,我说这个0.2级的区别意味着什么,他回答我一句话破坏力增加一倍,是这样的吗 徐锡伟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9.0级的大地震,在日本来说的话,现在都被叫做百年不遇大地震,就是说它已经超过一百年记录以来是最高的了。那么在最近我们的记忆中间,好像似乎这一种,直接对于陆地城市造成破坏的这一种地震,好像我们还没有听说过有9级这么大的。 徐锡伟9级左右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板块边界带上面,陆地,板块内部,很少有这样的9级。 主持人很少有。 徐锡伟一般都是8点几级以上,算是很大的地震了。我们国家曾经发生过大陆内部,曾经发生过8.6级左右的地震,像1920年的海源地震。 主持人那一次大地震。 徐锡伟对对,死伤,死亡人数达到二十几万。 主持人一般来说的话,这种超强地震,一定要是在这个构造带上头。 徐锡伟构造活动带上。 主持人构造活动带上。那么最近大家都在纷纷地议论,尤其是在此之前,我们看过美国的灾难大片2012,一个恐怖的预言,到了2012年的时候世界将会毁灭,很奇怪的是,好像大自然很配合这个预言。最近以来这一种大的灾难频发,而且密度很高,使人不由得不担心,到了明年,恐怖时刻会来临,你们科学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徐锡伟这是一个猜测,我想言论自由,谁都可以去猜测,但是我想说这个话,作为科学界说这个话,我想应该有依据。 主持人要有依据。 徐锡伟但是像这样的,目前这种地震的情况,目前这种灾难的情况,我想可能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说,2012年会世界大灾难到来,为什么呢实际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间,我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一系列的大地震,发生过7次8.5级以上的大地震,50年代到60年代,包括1960年的智利9.5级地震。 主持人那厉害了。 徐锡伟7次地震,大概6次地震可能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面,有一次发生在印度板块跟欧亚板块碰撞带,跟我们国家还有关,是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一次地震,8.6级地震,墨脱。 墨脱县 那是东亚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带。所以没有依据说,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说,地球会发生毁灭性灾难。 徐锡伟核电站建设标准高必经严格审查 主持人对,我们有些专家,也做了近几十年的一个地震频发的一个统计学的一个东西,基本上好像我们迄今知道的,有过详细记录的,好像已经有3个周期了,强震周期,每一个周期的活跃期大概是10年左右。 徐锡伟对。 主持人我们这个是现在好像是第三个活跃期,而且这个活跃期已经过去6、7年了,按照过去十年左右一个周期,我们还要熬3、4年。 徐锡伟确实是,我们马宗晋老师曾经讲过,地震是一种脉动的,有周期性的发生大地震,那么这个实验的周期,实际上也是统计概念上面的,可能会短一点,可能会长一点,我们这一次地震,这一次活跃期可能应该从2004年苏门答腊9.3级地震开始。 主持人也是引起海啸的那一次 徐锡伟对,就是已经死亡了二十几万人。所以呢到现在为止可能8,9年了,我想可能还会有,还会继续下去。 主持人这个活跃期还有几年。 徐锡伟还有几年,但是这个误差,再有几年的误差,我们还没法说,还有五年,还是还有十年。 主持人也就是地球的某一种憋着的能量,它要这么长一个周期才能够大概释放一下,然后恢复到一个平衡,又再重新积聚,到一定的时候又开始不平衡,又开始释放,是这样一种感觉是吧 徐锡伟是,地壳的运动就是这样,就是脉动性的,它有个积累过程,释放过程也有一个过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过程中间还一个过程,所以有一个时间的一个积累的过程跟释放的过程。 主持人对。这一次日本大地震,可以说是演出了一个全五行,就是地震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基本上在这一次大地震中间,接二连三都上演了。首先是大海啸,然后接下来更恐怖的就是核泄露,在日本这个国家,我们这一次看地图看出来了,就是这个9.0级大地震的,这个大的断裂带的周边,这么密密麻麻地布了那么多的这个核反应堆、核发电站,这个当年难道没有做这种安全评估吗 徐锡伟那做过,他们日本的核电站的评估,其实还是比较严格,国际上,IAEA,就是国际原子能组织,有过一定的规范,就是有过相当严格的规范,在核电站建设的初期的厂址选址,到建设期间,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规范,日本本身也有相当严格的规范,而且日本的核电站的建设,它是标准相当高,像这个福岛核电站,它是按照基本烈度达到,峰值加速度0.6个g来建设的,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坚固的。 徐锡伟日本实际上为什么在福岛这地方建核电站,他们也是经过严格的地震安全性评估。 主持人他们实际上也是选过很多址了 徐锡伟选过很多址,根据他们的研究,在日本的东北部沿岸相对来说,发生的最大震级,就是预测的相对来说最大震级是小于8级,再往南到静冈,到东京湾以南地区,发生的都是8级以上的大地震,就预测可能发生的大地震是8级以上的,所以建在福岛是有它的合理性,当时没有预测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而是小于8级的地震。 主持人这使我想起一句犹太人希伯莱的一句谚语,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是吧 徐锡伟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严密的思考以后,结果弄错了。 徐锡伟因为我们对自然界的现象理解得还不深刻,科学还需要进一步地去探索,我想。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转入演讲部分,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日本大地震与全球地震活动,大家欢迎。 徐锡伟日本地震破裂带达500公里持续300秒 徐锡伟我们先看一下,这次大地震的一些基本的参数,那么这次地震震源深度是25公里左右,它发生在太平洋板块跟欧亚板块碰撞俯冲带上面,它是俯冲带型的地震。那么这次地震根据地震波的记录,繁衍得到的发震断层,是一条向西缓进的,倾角大概是15度左右的那个断层,裂断层。那么这次地震产生的能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来,根据破裂带的余震的分布,破裂带的范围,破裂带南北长度会达到500公里,东西向的宽度达到200公里,那么这破裂的时间300多秒,那么这个概念是什么概念我们汶川地震大概是120秒,也就是2分钟的时间,它比我们汶川地震持续的时间还要长3分钟。那么持续时间长,是一个特色它的,另外根据GPS的观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东北部海域向东还移动了,最大位移移动了4米。根据地球部的资料,我们推测整个板块俯冲带的滑动面上,产生的最大的滑移量达到了18米,这已是近几年来,滑动位移最大的一次地震。那么这次地震释放的地震矩的能量,达到了3.6乘上10个22次方牛顿米,所以震级定为9级。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资料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的,其中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点上面,它的地震裂度,就是破坏的程度达到了他们的最高等级7,地震的等级7就相当于我们中国定的12度,就达到了什么地形改观的一种程度。那么其他地方,有许多地方都是达到6,周边地区达到了5度左右。所以这是一个特大型的地震,造成的灾害是相当严重的,那么它的原因是什么 徐锡伟首先有三点,一个就是震级大,9级,这9级地震相对来说,只有在板块边界才能发生这么大的地震,显然它释放的能量之大,对我们临近地区的建筑物的破坏,应该是比8级、比8.5级都要严重得多。这是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可以回想到,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实际上它的震级是7.3级。当时它是神户跟大阪之间发生的一次直下型地震,是一次内陆型的地震,它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000亿美金,那么死亡人数达到6400多人,所以呢,而这一次地震显然要比它大多了. 第二个就是刚才讲的,那个持续的时间,就是地震错动、震动过程中间,破裂过程中间,时间持续了5分钟。所有的建筑物经受了5分多钟的震动破坏,因为它不是直下型地震,它是发生在东部海域里面,板块边界带上面的一次大地震,持续了5分钟时间,显然要比我们汶川地震持续2分钟的震动产生的破坏要严重得多。这是第二个原因就是持续时间长。 第三个原因,就是海啸。引起10米高的,最高10米高的浪,拍向了那个海岸,几乎冲毁了所有它途经的海啸经过的地方,房屋、建筑设施。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想这个日本本身按道理讲,如果没这次海啸,我想经济损失会减轻很多很多。为什么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它的抗震设防标准比任何国家都要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阪神地震的时候,就是直下型的地震,它的那个破坏除了那些老旧的房子,就是二战留下来的那些木质结构的房子以外,其他的高楼大厦,基本上是没有受到破坏的。 徐锡伟日本地震由三个次级地震联合组成 三个原因,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核泄露的事件。但是我们要提到的什么东西呢这次福岛的核电站,地震来了以后,它安全关闭了。但是安全关闭了以后,关闭了以后的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时是可能没想到的,这也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教训。 那么下面简单地谈一下板块边缘,因为这次地震正好是板块边界上面的一次大地震。我们看一下板块边界上面的地震跟板块构造之间的地震之间的迁移特征。我们都知道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带,一个地震带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个地震带集中了全球70的左右的大地震跟地震。第二条地震带,就是我们国家西南域的喜马拉雅到向欧洲地中海那么一条地震带,有人称为欧亚地震带。那么这条地震带的特点,相对来说地震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地震带那样集中,集中到一个狭长的板块边界带上面。这个地震带因为是陆陆碰撞的地方,所以它由于陆陆碰撞带上面,以及它旁边的边界效应,所以相对来说地震比较分散。它占全球地震的20左右。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板块洋脊地震带,那么这个各个大洋的洋中脊,也就是板块生长的地方的地震带,相对来说震级强度,要比前面两个地震带要弱,那么它占全球地震的大概5左右。 举个实例来看,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是相当强烈的。那么据统计1990以来,发生的大于等于8.5级地震,总共16次,包括日本这次地震,9级地震这一次,其中有五次发生在欧亚地震带上面,也就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面。其他的11次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地震活动频度、强度都比较大的一个地区。那么目前可以说从2004年开始,2004年的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也是一个后来修订为震级是9.3级地震,一个地震。那么从那个地震开始,到去年2010年的智利海域的8.8级地震,我们再回过来到日本这一次的9级地震,那么可以这么说,它体现了什么体现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加强。 也就是说现在的地震进入了地震的活跃期,由于受这个影响,我们中国大陆内部的像汶川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7.1级,以及去年2010年的新西兰的7.1级地震跟今年的6.3级地震,也就是由于这些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加强受的影响,所以可以说整个全球,或者说太平洋板块以及欧亚板块跟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加强,引发了包括我们亚洲在内的地震的一个频发的活跃期,已经到了。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那个板块边界,尽管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很多,但是地震的预测问题,还是一个难题。那么我们都知道,在地震科学界,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提出来一个概念,就是地震空段理论。就是说大地震发生在哪里发生在历史上面没有发生过的地段。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上面,可以看到,以前一系列的大地震,都发生在历史上面没有发生过地震破裂的地方。包括这一次地震,就是日本东北部的这次地震,就发生在历史上面的一个地震的空区。但是即使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日本地震界也没有准确地对这次地震进行预测。日本是位于三大板块交界的地方。北面是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俯冲,南边是菲律宾板块向西、西北的俯冲,向欧亚大陆的一个俯冲,那么在这个段路上面,日本科学家根据海沟,我或者说根据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的几何结构,断层的在空间上的变化,几何结构的变化,以及历次地震的活动性。他们认为在东经度南边的所谓的东海地震,预测的是8级以上的可能,最有可能发生8.0级以上的特大地震的一个地方。这个地震预测完了以后,等了,一直等了30年到现在还没发生。 那么这个地震根据各种各样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达到87,但是没有发生,声东击西,发生到了北面。而北面是怎么预测的呢是一系列的7.7、7.8级的,有发生7.7级、7.8级的潜源的地方。结果没想到是日本东北部的海域的板块,几个潜源,它产生了连续的破裂,产生了一个大的9级地震。那么什么概念呢实际上它是由,根据地震部的资料反映,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这次地震是由三个连续的,在短时间内连发的三个次一级的地震联合组成的一个大地震。所以我们看出来,日本的那个板块边缘的很有规律的,它经常是填空式地发生大地震的地方,地震预测就很难准确地预测。那么反过来,板块内部、大陆内部,地质构造更为复杂,应对应变的条件更为复杂,所以可想而知,地震的预测研究可能任重而道远。 徐锡伟地震板块断层通过地带损毁最严重 那么面对地震,我们怎么办作为科学家、作为社会我们怎么办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些地震的观测事实。实际上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以后,它发生在是直下型地震,阪神地震发生以后,隔两天的朝日新闻就报道,发表了一张图,这张图是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灾害情况,是带状分布的一个特征,就是说死亡30人以上的地点,都集中在一个比较狭窄的三公里范围的一个带上,倒塌的民用建筑,就是所谓木质结构的,二战前留下来的那些老房子,30倒塌的也是集中在这个带上面。当时我们很奇怪,地震严重灾害带为什么就沿着一个带发生当时看到的结果更为惊奇的什么东西现在的日本地震遗址保存馆,就是1995年阪神地震的地震遗址保存馆,我们会看到有一栋房子,是民用房子,小仓村的一栋民用房子,它的前院是地震地表破裂经过的地方,也就是地震断层通过的地方,那么通过的地方,围墙、地面等建筑物全部毁坏,但是离开断层的前院,后面的房子,跟前院里面的房子都是完好无损,我进去看过。 1999年发生了三次大地震,一次是我们台湾地区的集集地震。那么台湾地区相对来说,是经过了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它用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它沿用了日本的抗震设防标准,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建筑质量。地震完了以后我去看过,远离这条断裂带的时候,看着好像是没有,破坏很轻,好像没发生地震一样。到了接近这条断层那里才看到房屋的破坏,高层建筑的倒塌或者倾斜,还有像石岗水坝通过断裂的地方,大坝戳断,桥梁,大甲溪河的河床被错动,形成了5、6米高的滴水陡坎,桥梁在断层通过的地方发生了断裂。同样那个土耳其,1999年的土耳其地震,美国的霍克托曼地震,实际上也有相同的一些现象,所以这说明什么东西说明断层通过的地方,断层的同震错动是无坚不摧的,灾害带成为一条带,沿着断层的一条比较窄的一条带。 徐锡伟优质房屋非遭遇地震断层不会倒塌 我们汶川地震实际上也是有类似的情况,尽管我们的抗震设防标准不如日本,也不如我们台湾地区,但是实际上从通过现场调查,汶川地震好多按照标准,抗震设防标准建的房子,还是有好多保留在那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露中心学校,它的操场上面,地震断层就从操场里面通过,地震以后产生了两米高的陡坎,但是离开断层不远的地方,两栋教学楼,其中西南面的那栋教学楼,产生了好多X剪切裂隙,我们有一些可以看到,钢筋已发生了扭曲,但是这栋房子是按照7度抗震设防标准来建的,裂开来了,产生了结构性的破坏,但是裂而不倒。它的那个上盘,它的那个北侧,相对来说造的年代要新一点,2006年建的,也是按照7度抗震设防建的,除了离断层很近的那个角上面有点破损以外,整栋楼基本上没见到裂缝。所以说离开地震能够产生同震地表破裂的断层带或者地震断层,如果说这些房子都按照一定的抗震设防标准,严格地把关来建造,保证这些房屋的质量,那么房屋相对来说是可以,至少说是安全的,可以保证裂、开裂,但是不倒,或者是完好无损甚至。所以我们得出来一个结论,就是说地震断层的同震错动,可能是在这个带上面是无坚不摧的,但是除了这个以外,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包括我们台湾集集地震,包括汶川地震,我们可以看到,面上还有破坏,面上面的破坏是由于地震震动,地震波的传播产生的房屋的震动破坏,所以除了刚才说的震动破坏,震动破坏就是一个抗震设防的问题,那么说如果是我们科学地设计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来建设,离开断层,这是一个抗震问题,抗震问题通过这些提高标准也好,科学地、合理地设计也好,可以大大地减轻。那么断层上面,活动带上面是无坚不摧,所以这是我们从地震的现场观察到的两个基本事实。 所以通过这些事实,实际上我们就可以来有效地减轻相应的地震灾害,那么我们国家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处于一个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台湾在里面,菲律宾板块,几大板块相互作用的交界部位。这个交界部位的直接的效果是活动断层很多,就具有发震能力的活动断层很多。根据我们邓起东院士编的,2007年编的那个活动构造分布图,至少目前已经确认的活动断层达到495个,实际上还不包含像青藏高原,像有一些华北平原地区隐伏的活动断层。所以因为活动断层多,因为我们得到了经验,活动断层发生地震的时候,同震错动是无坚不摧的,所以我们找出,把活动断层鉴定出来,把活动断层的空间位置能够把它很详细地勾画出来,那么我想这是我们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同震错动一种有效的办法。 徐锡伟确定地震断层带可有效减少损失 所以我们国家针对这种观测的事实,正在做那么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从2004年开始,针对我们国家的特点人口集中,集中在大城市,像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我们在20个城市进行了城市活动的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的评价,从108条鉴定的断层里面,我们鉴定出来最终的结果是只有26条活动断层。这26条活动断层,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地球物理的探测,把它们的准确位置勾画出来,编制了110000的图,那么这些图可以让活动断层,这些活动断层通过的地方,在土地规划也好,建设的时候,离开这些活动断层,就是避让这些活动断层,来有效地减轻,这是一种措施,来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那么这20个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完了以后,那么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现在正在对地市级的城市进行活动断层探测,那么这个任务我们国家正在推进,逐步逐步地推进。差不多到2020年能够对全国的地市级以上的城市,有个活动断层或者灾害源的一个普查,这是第一个行动。 第二行动呢,因为我们针对不仅仅是城市,所以我们对主要地震带上面的活动断层,进行了地震危险性评价,跟150000的活动断层的填图工作,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另外一个项目。那么也希望能够在2020年以后,主要的时间,把我们中国大陆上面,存在的主要的活动断层,能够准确的位置找出来,为我们国土规划利用来服务,或者避让这些灾害带,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那么除了这个以外,实际上我们国家还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新编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这张区划图是我们抗震的一个有效的一个措施,或者国家的一个强制性的一个标准。那么按照这个标准来建的房子,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地震现场,汶川地震现场也好,还有其它地震现场也好,可以很好地有效地减轻地震震动造成的破坏,所以在新编这张地震区划图,那么这个区划图考虑了,我们中国大陆的活动断层的分布特点,考虑了地震的类型,还考虑了地震中的衰减关系,在不同地区的衰减关系,来进行了重新的编制,地震区划,那么这个作为国家建设的依据。所以通过这三个行动,我想通过这三个项目的逐步的完成,我想我们国家可以更安全。 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尽管我们国际原子能组织有相应的、严格的核电站从选址、勘选开始,到建设,有严格的标准,但是从福岛来看,还是不安全,因为为什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发生大地震、特大地震的危险区区带太近。那么我们国家也有相应的规定,1994年就有相应的核电站建设的标准,不过特别是选址标准,一般情况下核电站都要选在比较稳定的地区,没有活动断层发育的地区,那么这个我想是要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核规范来执行,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我想更强调的一点,要考虑核电站厂址的地壳稳定性的问题。就是说核电站应该位于地壳稳定区的中心部位。离地震带,或者离能够发生特大地震、大地震越远越好,离危险区越远越好。所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国家的核电能的发展,应该说是安全的。当然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建设标准、运行标准,能够考虑到关闭以后,特殊情况下关闭以后的安全问题,那么我想从每一步都严格把关,核电能的发展我想应该对我们来讲,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安全的。 徐锡伟应立法禁止地震断层带建重要设施 主持非常感谢徐先生很精彩的演讲,在徐先生的演讲中间,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在关注日本的这次大地震,我们更关注有关地震的一些一般性的理论,和一些现在在前沿的一些课题,包括特别关注我们国家的地震研究和防控的一些措施。 这一次在日本东北部的这一个9.0级的大地震的这种释放以后,是不是相对来说东京湾地区要稳定多了 嘉宾这是一个科学家正在探讨、正在计算的一个事情,甚至什么呢甚至就是说这次地震的发生,对我们中国大陆大地震的形势怎么判断,这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地震局正在昨天就在那里讨论, 记者那么刚才您说到了,其实根据所谓地震破裂带,它的这样一个理论的话,真正的地震的所谓的灾害,就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灾害就是发生在这个错层,这个断裂的错层上头,所以往往它的最厉害的破坏是这些层,一个条带的。 嘉宾对。 记者而且离它其实不需要很远,灾害就减轻到很低的程度了。那么这么说的话就是,根据这个理论的话就是,我们只要把这个错层带。 嘉宾错动带。 记者错动带,把它严格地普查得很清楚了,然后在以后的我们的整个的国家的基础建设上头,非常严格地立法来保证这些地方,就是不许有地表的重要的建筑。 嘉宾必须离开一定的距离。但是核电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我们又怕它的核泄露,因为核泄露相对来说是一个长久的,可以说是对人类来讲的话,核泄露问题是一个长久的、永久的一个灾难,所以一般情况下核厂址不仅是要离开活动断层,而且要寻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区,要远离,不是说避开的事情。比如说美国,美国加州它虽然也是逆断层,或者说北纬板块跟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活动断层,那里也是大地震频发的一个地方,那么他们就立法,如果有活动断层,那么离开50英尺,50英尺实际上就相当于15米,就是说断层现在这里,那么一边15米,离开15米,就30米的避让带,当然离开得越远,相对来说更好,大概是这样。那么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说一定要避让。但是政府也好、科学家也好,正在关注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银川,通过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以后,银川的一条隐伏断层证实是活动的,好,政府也好、宁夏地震局也好,就采取了措施,立一个标牌,这一带城市的断层经过的地方,说这是活动断层,列出来。 记者在地表上列出来 嘉宾政府是这样,委托清华大学进行规划。那么这条断层本身两边两百米范围里面作为一个绿化带,就不能建设。这样的话我想可能如果这条断层产生活动,错动,产生地震的时候,我想考虑了,因为没有重要建筑跨越这条断层,所以不可能产生同震错动对它的破坏,而要考虑周边地区的震动破坏。震动破坏我们提高了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或者说把房屋建得好一点,我想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所以我想还是要各界要呼吁,政府逐步逐步地要立法来避让活动断层错动产生的,对房屋地面建筑物的直接破坏,这个灾害带如果能够立法,像美国加州一样,那我想可能我们更有依据今后来保障我们国家的安全。 记者好,我们下面进入现场提问。 学生徐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这次日本地震有9.0级,那么日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它离我们非常近,那这么大的地震对于我们国家,你刚才说有400多条活动断层,它是不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对于我们以后抗震设防的形势是不是会有一些改变,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嘉宾这个影响实际上目前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呢通过库仑应力的计算,可能对我们国家的库仑应力的变化很小,影响很小,那么有点影响的就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是库仑应力增加了,但是增加的量值很小,大概是0.01都不到。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小。那么另外根据GPS的监测,我们看到东北也好、华北也好,特别是上海一个点,我们中国大陆的东部地区,还有一个三到五厘米的向东的一个同震的位移,那么这个位移是不是对我们华北、东北地区的活动断层产生一个什么的影响正在讨论、正在研究、正在计算过程中间,那么当然,总的计算的结果来看影响很小,就是从库仑应力的情况来看很小。 第二个就是抗震设防的问题,抗震设防实际上这是日本的一个地震事件,单个的地震事件可能不会影响整个我国全国的抗震设防标准,我国全国的抗震设防标准实际上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本身的建筑物,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以及预测到的最大的地震的情况来进行布局,那么日本这次大地震,实际上是对我们中国大陆的影响,我想这个影响就是一种,好多人感觉到了,在高楼上感觉到了一种振动,低频的一种振动。那么这种振动实际上对我们这个房屋、建筑物,不会影响我们这里的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抗震设防标准的制定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地震的情况,衰减关系,我们地震的那个衰减关系等等,是一个科学的决策的问题。 记者好,下一位同学。 徐锡伟地震断层横向错动窄幅带损失最重 学生徐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您讲到说地震的时候,它是沿着断层去破坏是最强的地带,它都有一个避让带,那这个地震,可能就是不同的地震它破裂的方式也不一样,那这种不同的断层,它这个避让带的宽度或者它这个设置会不会也有差别呢 嘉宾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的地震有三种类型,基本的类型就三种,一种是走滑型的,走滑型地震就相当于美国加州圣安德力斯断裂产生的那种地震,就是说它的那个断层的错动是一种横过来,横向错动,英文就是strikeslipfault,这种震动,这种错动,那么这种断层相对来说倾角是比较陡裂的,所以两边的灾害带基本上是对称分布的,相对来说比较窄,就是沿着断层线一条。那么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正断层型,就是这种类型。就是在生长条件下的一种错动,那么相对来说,扇盘有个效应,就是扇盘的变形要大,所以在扇盘,这是断层带,如果这是断层带的话,那么扇盘的避让带相对来说要宽一点。那么最明显的就是另外一种,第三种类型就是逆断层型,我们汶川地震,就是逆断层型地震,那么在它的那个扇盘,也是扇盘,就是龙门山隆起的地方,因为边线相对来说比较宽,所以避让距离要比下盘,就是它的另外一侧,要宽,甚至要宽不少,那么从震后研究的结果来看,那么除了断层带本身断层线上面以外,那么扇盘相对来说,灾害破坏的那个等均线图相对来说要宽一点。但是最严重的带,像汶川地震,最严重的带就是沿着断层很窄的一个地带。有研究表明实际上就是三、五十米的宽度范围是最严重的。然后在龙门山区相对来说,同样的列度的那个范围要比在成都平原要宽一点,就所以说除了整合断层以外,走滑型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扇盘效应是要考虑的,扇盘的避让宽度要大于它的那个下盘。 记者非常感谢徐先生精彩的演讲,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会意识到,联合起来才能共度难关,同时日本大地震也再一次告诉我们,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这不仅仅是在大的灾难的预报和预防方面,而且在共同面对发生的灾难时也是如此。救援还在继续,愿生者平安,逝者安息。 再次感谢徐锡伟先生精彩的演讲,也感谢今天在座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世纪大讲堂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