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1 1.2 矿山自然概况4 1.3 区域地质背景7 1.4 土地资源13 1.5 矿区社会经济概况15 1.6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16 1.7 编制依据20 1.8、前期工作概况25 1.9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7 第二章 矿产资源概况31 2.1 矿区总体概述31 2.2 矿床地质32 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8 2.4 资源储量估算41 2.5 对地质报告的评述61 第三章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62 3.1 开采方案62 3.2 防治水方案75 第四章 矿床开采77 4.1 开采顺序与首采地段77 4.2 推荐的生产能力及验证77 4.3 采矿方法78 4.4 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81 4.5 井巷工程和主要基建工程及工程量81 4.6 矿山机械83 4.7 总图布置及外部运输84 4.8 电气与通讯87 1 4.9 供风89 4.10 供水89 4.11 机修90 4.12 劳动定员90 第五章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91 5.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91 5.2 配套的安全设施及措施94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109 6.1 评估范围与级别109 6.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现状118 6.3 预测评估124 6.4 综合评估149 6.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152 6.6 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156 第七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158 7.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158 7.2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159 第八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176 8.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176 8.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177 8.3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195 第九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206 9.1 总体工程部署206 9.2 分期、分区实施方案207 9.3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210 第十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214 10.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214 10.2 工程量测算结果224 10.3 投资估算结果225 10.4 经济可行性分析261 2 10.5 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262 第十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268 11.1 组织保障措施268 11.2 技术保障措施268 11.3 资金保障269 11.4 监管保障措施269 11.5 公众参与270 11.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72 第十二章 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274 12.1 投资估算274 12.2 财务评价276 12.3 成本计算276 12.4 资金筹措277 12.5 财务评价277 12.6 经济效益分析278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280 13.1 结论280 13.2 建议285 附表 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2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报告表 附件 1 承诺书 2 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1- 1 3 采矿许可证 证号************ 4 探矿证及深部详查探矿工程开工报告告知函 5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豫自然资储备字〔2020〕65 号关于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的复函 6 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豫储评字〔2019〕49 号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2019.6 7 三门峡市 2019 年度矿山资源储量零动用审查表 8 矿山储量年报备案表 2020 年度 9 矿山储量年报备案表 2021 年度 10 河南大方山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山金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论证意见书 豫开论字[2021]016 号 11 应急救援互救协议 12 环境监测报告 13 三门峡市建设工程主要材料价格信息 2022 年 3 月 14 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发布 2020 年 7 12 月人工费指导价、各工种 信息价、实物工程量人工成本信息价的通知 豫建标定[2020]42 号 15 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门峡市陕州区国土资源测绘大队,第三次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成果 16 公众参与调查表 17 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附图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比例尺 新图 复用图 1 图纸目录 01 2 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 02 15000 3 一采区 K1-①矿体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 03 12000 4 二采区 K3- 1 、K3-2 、K4-⑤矿体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 04 12000 5 三采区 K7-⑧ 、K8-⑨矿体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 05 12000 6 四采区 K1-②矿体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 06 12000 7 一采区 K1-①矿体开拓系统平面布置图 07 12000 8 二采区 K3- 1 、K3-2 、K4-⑤矿体开拓系统平面布置图 08 12000 9 三采区 K7-⑧ 、K8-⑨矿体开拓系统平面布置图 09 12000 10 四采区 K1-②矿体开拓系统平面布置图 10 12000 11 一采区 K1-①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图 11 11000 4 12 二采区 K3- 1 、K3-2 、K4-⑤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图 12 12000 13 三采区 K7-⑧ 、K8-⑨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图 13 11000 14 四采区 K1-②矿体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图 14 11000 15 二采区第 2 、23 勘探线开拓系统剖面图 15 11000 16 削壁充填法采矿方法标准图 16 17 浅孔留矿采矿方法标准图 17 18 K1-①、K1-②、K4-⑤、K5-⑥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8 12000 19 K3- 1 、K3-2 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9 12000 20 K6-⑦、K7-⑧、K8-⑨矿体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20 12000 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21 1 5000 22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22 1 5000 2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 23 1 5000 24 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24 1 5000 25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25 1 5000 2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布置图及分区、分期工程 布置图 26 1 5000 5 第一章 概述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1.1.1 矿山企业简介 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是 2007 年 6 月 11 日经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 册的企业,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1- 1 。类型有限责任 公司 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住所三门峡市陕州区宾馆一楼。法定代表人 *** 。公司注册资本肆佰万圆整。经营范围为金矿开采、矿产品购销。 1.1.2 矿山概况 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峪金矿其前身为洛阳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 芦峪金矿。洛阳鑫地矿业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1 月取得“洛阳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 峪金矿采矿权” ,采矿许可证号************ ,开采矿种金矿、银矿;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 万 t/年;矿区面积17.0978km2 ;开采深度 1205m 至885m; 有效期 2009 年 01 月至 2012 年 01 月。 2011 年 7 月,采矿权人变更为河南鑫地矿业投资有限公司,2012 年 10 月,采矿权 人变更为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之后,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又分别于 2015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1 年经四次办理采矿证延续。 2019 年 4 月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卢氏县地质勘查研究所编制并提交了 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峪金矿生产勘探报告,并于 2019 年 6 月取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豫储评字[2019]49 号 和备案证明 豫自然资储备字[2019]46 号文 。 为延续采矿许可证,2021 年矿山企业编制并提交了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于 2021 年 4 月取得论证意见书 豫矿开论字【2021】016 号 。已于 2021 年 7 月对新增资源按 比例缴纳了第一批价款。 2021 年 9 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核发了新采矿许可证 ************ ,采矿权人 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峪金矿, 开采矿种金矿、银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 万吨/年,矿区面积12. 114km2, 开采深度由 1205 米至 885 米标高。有效期 10 年,自 2021 年 11 月 04 日至 2031 年 11 月 02 日。 1 该矿山自取得采矿许可证以来,仅于 2011 年、2020 年和 2021 年在 K3- 1 矿体累计动 用 3883. 13t 矿石量,其他时间均处于停产状态。 1.1.3 编制目的、任务 该矿山原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2017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 即将超过适用期,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编制 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 豫自然资发[2020]61 号 及相关规定,企业应编制河南中加 明科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峪金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2019 年 4 月编制的 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陕县葫芦峪金矿生产勘探报告储量有增加,新增查明矿 石量 223230t ,金金属量增加 2469.60kg 。 由于二合一方案将到期,为了对新增资源进行 科学开发,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河南中加明科矿业有限公 司陕县葫芦峪金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方案编制目的 1 、指导矿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2 、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实施提供依据,便于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 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计提。 3 、为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矿山治理复垦义务的履行情况提供依据。 方案主要任务 1 、收集资料,明确矿山资源储量赋存特征,编制开发利用方案。 2 、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 响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 3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和土地损毁现状评估。 4 、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矿山地 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预测评估。 5 、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并确定复垦 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6 、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技术措施,明确恢复治理和 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 7 、安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制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方案、土地复垦监测方案、土地复垦管护方案及经费估算。 2 1.1.4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2021 年 9 月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 ,矿区范围 由 13 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2. 114km2 ,开采深度由 1205 米至 885 米标高,矿区 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1- 1。 表 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 ********* 8 ********* ********* 2 ********* ********* 9 ********* ********* 3 ********* ********* 10 ********* ********* 4 ********* ********* 11 ********* ********* 5 ********* ********* 12 ********* ********* 6 ********* ********* 13 ********* ********* 7 ********* ********* 矿区坐标投影按照“高斯-克吕格投影参数” ,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1985 国 家高程基准” 。矿区范围见图 1- 1。 图 1- 1 矿区范围拐点投影图 3 1.1.5 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河南省陕州区东南方向,距陕州区 45km ,隶属陕州区西张村镇管辖。S245 省道 三甘线 从矿区西北部自南向北与西张村镇相通,西张村镇有柏油公路与陕州区 相通。交通较便利 见交通位置图 1-2 。 图 1-2 矿区交通位置图 1.2 矿山自然概况 1.2.1 气象、气候 项目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 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根据三门峡市气象台和陕县涧 里水库管理处资料,该区多年最高气温 43.2C ,最低气温- 18.7C ,平均气温 14.2C ,年 平均日照时数 2362.2h ,有效积温为 4046.4℃ ;多年最大降雨量 979.7mm ,最小降雨量 365.8mm ,日最大降雨量 119mm ,多年平均降雨量 586.0mm,每年 69 月份雨量比较集 中,约占年降雨量的 61.5;多年平均蒸发量 1858.8mm,年平均相对湿度 62;每年 12 月至翌年 2 月份为冻结期,最大冻土深度 45cm ,全年无霜期 218 天。 4 1.2.2 水文 项目区属于黄河流域,地表水系较发育,山间沟谷多为间歇性的小溪,水量较小, 流量一般 0.20.6m3/s ,最大流量 2m3/s 。主要的地表水体为后河水库和涧里水库,常年 有水,分别为本区Ⅰ级水系-苍龙涧河和青龙涧河的上游。两河向北在三门峡市区处注入黄 河。 涧里水库属于中型水库,位于本区的东北部,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库控制流 域面积 77km2 ,水库 19912005 年最高水位 780.90mm ,可作为本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 面。后河水库库属于小型水库,位于本区的西北部。水库功能主要为调控径流与水量, 防洪与下游农田灌溉。葫芦峪流经矿区,经约 3km 汇入涧里水库,沿青龙涧河约 30km, 汇入黄河。涧里水库历年最高水位780.90m ,为当地的最底侵蚀基准面。见图 1-3。 图 1-3 矿区水系图 1.2.3 地形地貌 矿区属构造剥蚀中山区,地势南高北底。海拔高度 8501266m,相对高差416m。东 面区外为本区域的最高峰一大方山,海拔 1386.9m,南面为摩云岭,西南面为三角山,海 拔 1373.3m。矿区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崖多谷深,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均呈“V”型 发育,坡度较大, 自然边坡稳定坡角在 1560之间,一般 30 , 自然排水条件良好。 区内原始植被发育,植被保存完整。 本方案设计的 4 个采区的主硐口及工业场地均位于沟谷底部或缓坡处,地貌成因以 5 堆积为主,纵坡降一般 200‰左右;沟谷内第四系残、坡积物及冲洪积物覆盖较薄,厚度 0.4m 至 1.5m 。见照片 1- 1 、照片 1-2。 照片 1- 1 项目区地形地貌 1 照片 1-2 项目区地形地貌 2 1.2.4 植被 矿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植被主要是天然植被,植被覆盖率可达 80 ,灌木与 杂草丛生,栎木与荆棘类灌木较多,乔木较少,位于山坡上植被长势稍差,冲沟底部长 势较好。乔木有栎树、刺槐,旱柳、柏树、杨树等,灌木有荆条、对角柴、酸枣、胡枝 子,草本植物有艾类、黄背草、 白草、羊胡子草等。山茱萸、核桃、金银花等经济林在 本区分布较广泛,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见照片 1-3 、照片 1-4。 6 照片 1-3 山茱萸 照片 1-4 栎树和草本植物 1.2.5 土壤 项目区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在沟谷、缓坡地带,含砾量高,质地轻 中,呈褐色。现场 调查了2处土壤区域,并进行土壤剖面分析 调查点A位于西矿区东部的陡坎,土层厚度 1-5m ,表土层厚度 30cm , 由残落物 层 O 、淋溶层 A 组成,褐色、粒状结构、松散、根系发达、容重 1.20g/cm3 、质地 轻壤,呈弱酸性,卵石直径 0.55cm ,个别大于 20cm ,含量 15 ,有机质 35.4g/kg 、全 氮 0.741g/kg 、有效磷 0.011g/kg 、速效钾 0.37g/kg ,土壤肥沃。见照片 1-5。 调查点B位于矿区道路附近边坡,土层厚度约0.83.0m,表土层厚度20cm ,由冲积 物组成,褐色、粒状结构、松散、容重1.30g/cm3、质地轻壤,呈弱酸性,卵石直径315cm, 个别大于20cm ,含量大于30 ,底部含量高于上部,显示沉积层理;有机质16.7g/kg 、全 氮1.20g/kg 、有效磷0.019g/kg 、速效钾0. 16g/kg ,土壤肥力适中。见照片1-6。 7 照片 1-5 调查点 A 土壤剖面 照片 1-6 调查点 B 土壤剖面 1.3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构造带北侧与太行山新华夏系隆起带南 侧之复合部位。区域地层区划为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熊耳山小区。北西部大面积被第四 系覆盖,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岩群 Arth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 12x 。 1.3.1 地层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宇太华岩群 Arth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 12x 及第四 系。 1 太古宇太华岩群 Arth 主要为一套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 其中夹斜长角闪岩。地层分别与上覆下元古界铁铜沟组和下熊耳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根据岩性组合又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下段 Arth1 主要岩性为灰白色细粒混 合质浅粒岩与灰白色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互层。中段 Arth2 岩性组合为黑云斜长 片麻岩与斜长角闪岩互层。上段 Arth3 岩性组合为条痕状、眼球状混合黑云斜长片麻 岩。本套地层是矿区主要分布的地层。 2 中元古界熊耳群 Pt 12x 中元古界熊耳群环绕太古宇太华岩群分布,其接 触界线为断层接触。岩性主要为安山玢岩、安山岩、千枚岩、石英岩、片岩等。 3 第四系 Q 由砾石、砂、亚砂土、砂质粘土、黄土等组成。 1.3.2 构造 区域构造组合表现为双层结构,太华岩群构造层组成变质核杂岩层,其盖层为中元 古界熊耳群构造层及新生界构造层。其间复合不同时代和方向的构造形迹。基底岩系发 育透入性片理或片麻理,发生高角闪岩相变质,伴随深熔花岗质条带或长英质细脉形成 片理、片麻理,褶皱变形较弱;盖层岩系以层状构造为主,脆、韧性断裂发育。 1.3.3 岩浆活动 区内岩浆岩发育,出露面积广,形成的火山岩系主要是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的安 山岩、安山玢岩等火山岩地层。从时代划分有中元古代早期侵入岩、燕山期侵入岩。前 者以中基性脉岩为主,如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等,后者以酸性小岩体和岩脉为主,如后 河岩体、龙卧沟岩体、花岗斑岩、伟晶岩脉、正长岩脉等。尤其辉绿岩脉更为常见,其 中花岗斑岩与成矿有一定关系。 总之,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较好,矿床及矿点分布较广, 主要有申家窑金矿、半宽金矿、张家河金矿区、胡沟金矿区、寺家沟金矿区、张村金矿 区、东岔宽平金矿区、大方山金矿区、牛岭金矿区等。 1.3.4 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5g, 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为区域地壳较稳定区 表 1-2 。 8 表 1-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a g 0.04≤a<0.09 0.09≤a<0. 19 0. 19≤a<0.38 0.38≤a<0.75 a≥0.75 地震基本烈度值 Ⅵ Ⅶ Ⅷ Ⅷ ≥Ⅸ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2.5 万 1 ∶5 万 DZ/T0097- 1994 11. 1.4. 1 要求, 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矿区及附近地区区域地壳为较稳定区 表 1-3 。 表 1-3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表 地震基本烈度 ≤Ⅵ Ⅶ Ⅷ ≥Ⅸ 区域地壳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较不稳定 不稳定 1.3.5 水文地质条件 1、根据以地表水流域划分水文地质单元的基本原则和矿区的实际情况,矿区所在的 水文地质单元,按后河水库和涧里水库流域圈划,面积约 80.8km2 。北临放牛山,南抵摩 云岭,西到三角山,东至野乔河, 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其中以申家 窑金矿区 1264 高地为界 北西向 形成了放射状的次一级分水岭,左侧地表水汇入后河 水库,右侧地表水汇入涧里水库,北侧地表水汇入长霍沟。 根据本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将本单元划分为两区,其特征如下 1 孔隙水区 主要分布在本单元北中部,主要由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和山间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 层组成,约占单元面积的 60。 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含有钙质结核,底部为古土壤层,厚度 1050m 。该层含水, 但水量不大。 全新统坡洪积砂砾石层主要分布沟谷及河谷地带,厚度不均。其富水性受地貌、 岩性及补给条件制约,与降雨关系密切,大雨时期水流湍急,雨后很快变小,地表径流 条件良好,对矿区自然排水有利。 2 裂隙水区 主要分布在基岩出露区。山峦起伏,切割强烈,沟谷发育。沟谷多呈“V”字型。基 岩出露面积约占全单元面积的 40 。主要由太古宇太华岩群片岩和片麻岩类组成。地下 水类型为基岩风化裂隙带潜水和构造蚀变破碎带裂隙脉状水。 ①基岩风化裂隙带潜水 基岩在本区广泛出露,其风化程度主要受地形、气候和岩性、构造的控制。风化深 度一般 3070m ,最深可达 100m 以上。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2050m 。局部地段裂隙 水沿坡、沟谷溢出成泉。基岩风化裂隙潜水一般具有“山高水高”的特点,其水量随季 9 节不同有明显变化。 ②构造蚀变破碎带裂隙脉状水 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在本区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蚀变破碎带,蚀变带多为泥质, 厚度较大时构成隔水带,在蚀变带附件裂隙发育,在蚀变带附近的迎水面附近富集,构 成了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如矿区的 K1 、K3 矿体附近地下水富集。其中北北西向和近南 北向次一级构造蚀变破碎带,是地下水的主要控水构造。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及 构造蚀变破碎带补给深层地下水,在地形切割处以泉的形式排泄。部分构造裂隙水具承 压性,钻孔自流量 0.550.987L/s。 本区裂隙水泉水流量 0. 11.0L/s。 本区各含水带之间水力联系不大,尚未发现统一的地下水位。 2 、区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本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受地形影响,部分降水沿山 坡流入沟谷,形成地表径流,部分沿孔隙和裂隙垂直渗入地下,形成风化带潜水和构造 裂隙脉状水。地下水作短途运移后,遇沟谷以泉水形式排出地表,最终汇入本区最低点 长霍沟、后河水库和涧里水库。 1.3.6 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出露一套古老的太古宇太华群片岩和片麻岩系,主要沟溪两侧和北区分布着第 四系松散堆积物。含矿构造蚀变破碎带产出于太华群片岩和片麻岩类之中。片理、片麻 理产状一般倾向 SW,倾角4060。在矿区内由西北至东南依次分布着 13 条含矿蚀变 构造破碎带。 1 松散堆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 本矿区松散堆积物主要指第四系黄土层。该层主要由土黄褐色粉质粘土、棕红色老 粘土和黄褐色粉土夹钙质结核层组成。本层厚度 0.528.0m ,平均厚度 10.5m 。主要特 征是垂直节理发育,有大孔隙,棕红色老粘土易崩解。本层地势较高,在地形上常形成 谷坡。 目前,区内尚未发现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 但未来开采活动有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 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基岩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①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组 岩组在矿区内分布广泛,也是矿体顶底板的主要岩体。岩石呈浅灰色,鳞片花岗变 10 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石质量好-极好,岩体完整性较完整-完整,属较硬-坚硬非软化 岩石。岩体以块状结构为主。 ②矿化蚀变岩组 岩组岩性为矿化蚀变岩。近矿部分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岩体 主要为碎裂结构,不易制成试件,点荷载强度平均为 0.60MPa 。岩石破碎,多呈碎块或 粉末状,挤压片理发育,局部风化成高岭土。 3 工程地质勘查类型 本矿区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岩体结构以块状结构 为主,岩石为较硬-坚硬非软化岩石,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 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为第二类 块状岩类 简单型。 1.3.7 环境地质条件 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凹陷、崤山鲁山拱断束区中部; 在区域地震上处于汾渭地震带上及华北地震带南端。 自太古代基底形成以来,长期处于 裸露状态;太古代末期、中元古代、燕山期地壳剧烈活动,岩浆活动频繁,新生代以后 趋于稳定。区内新构造运动以垂直上升为主,不存在发震构造。 2 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本次工作共取 2 组水全分析样水, 由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实验测试中心,对感官 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 无机 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指标均符 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本区地下水水质良好,可满足一般工业用水水质要求。 3 矿区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经现场调查发现,区内植被茂盛,其覆盖率 80以上,水土保持较好,不易流失。 区内大面积为基岩出露,上覆以腐植层,稳固性好,不会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或泥石流。 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表明,矿山开采至今,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矿山坑口在沟谷内或坡体上均有矿渣堆积,因此存在泥石流隐患, 已修建挡土墙进行防护。矿体厚度小,围岩强度高,在开采过程中形成地面塌陷和地裂 缝的可能性小,其危害性小。 4 地质环境勘查类型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区域地壳较稳定;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类型为第二类 中等 。 11 1.3.8 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矿区范围周边不存在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址及国家、省规划的各类重点建设工程项 目,亦不在禁止、限制开采矿产的范围之内。区内远离各种重要建构筑物及高压供电设 施。 1 、道路 S245 省道 三甘线 从矿区西北部边界附近通过, 自南向北与西张村镇相通。但省 道距一采区岩石移动范围最近约 700m,距其他三个采区均大于 1km,且位于各采区的可 视范围之外,采矿对其影响较小。除此之外无其他重要交通干线。 2 、村庄 矿区范围内零星分布有少量居民点,距各矿体岩石移动范围最近的为矿区东北部的 岩里村,村庄距 K4-⑤矿体岩石移动范围约 800m ,矿山开采对村庄无影响。 3 、水利设施 据调查,距矿区最近的水利设施为位于矿区西北部约 700m 处的后河水库,该水库 属于小 Ⅰ型水库,坝址标高800m,库区面积约 63000m2,主要靠蓄积雨季上游山谷降水, 总库容约 300 万立方米。该水库位于下游,距离一采区地表移动范围最近约 1.3km ,对 工业场地和未来矿山开采影响较小。 4 、相邻矿山 本矿东部 1.9km 为河南大方山矿业有限公司陕县大方山金矿,东北部 2.3km 为三门 峡崤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崤山金矿,西南部与陕县申家窑金矿相邻,三个采矿权与本矿 无重叠,矿山开采与周边矿权相互无影响。 12 图 1-4 矿区周边矿权示意图 1.4 土地资源 项目区面积为 1212.47hm2,其中矿区面积 1211.4hm2,采矿破坏影响区位于矿区范围 外面积 1.07hm2 全部为矿山道路 。 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2019 年 12 月第三次调查数据库,图幅号图幅 I49 H 069103 、069104 、069105 、070103 、070104 、070105 、071104 、071105 ,项目区土地 权属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窑店村、涧里村、涧西村、庙洼村,土地利用类型包括 水浇地、旱地、果园、乔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交通 服务场站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统计数据,见表 1-4。 表 1-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表 单位hm2 权属 01 耕地 02 种植 园用 地 03 林地 04 草地 06 工矿 用地 07 住 宅用 地 10 交通运输用地 小计 0102 0103 0201 0301 0307 0404 0602 0702 1005 1003 1006 水浇 地 旱地 果园 乔木林 地 其他 林地 其他 草地 采矿 用地 农村 宅基 地 交通 服务 场站 用地 公路 用地 农村 道路 三门 峡市 陕州 区西 窑店 村 54.89 9.45 374.02 3.74 3. 19 1.84 0.88 2.3 4. 16 454.47 涧里 村 581.04 1.48 0. 13 1.27 583.92 13 张村 镇 涧西 村 14.25 14.25 庙洼 村 5. 12 33.45 7.6 77.46 29.66 3. 18 3.36 159.83 合计 5.12 88.34 17.05 1046.77 3.74 29.66 4.67 5.02 0.88 2.43 8.79 1212.47 占比 0.42 7.29 1.41 86.33 0.31 2.45 0.39 0.41 0.07 0.20 0.72 100 1 、耕地 项目区耕地面积 93.46hm2 ,其中水浇地共一处,面积 5. 12hm2 ,占比 0.42 ,集中分 布于矿区东北部,呈梯田状,区内分布有灌溉机井一眼;旱地面积 88.34hm2,占比 7.29, 集中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和西北部,旱地为望天田。耕地土壤为褐土,表土层厚度 30cm , 砾石直径 0.23cm,有机质 21.4g/kg、全氮 0.532g/kg、有效磷 0.042g/kg、速效钾 0.37g/kg, 土壤肥力较好。 根据西张村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 2018年12月 ,项目区内耕地均为永 久基本农田,该矿山采矿活动主要位于矿区中部和南部山区,距基本农田均较远,采矿 活动对区内基本农田无影响。 根据陕州区 2018 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成果,查得本区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为 9 等; 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红薯、花生等,作物平均产量为 210260kg/亩。 2 、种植园用地 项目区种植园用地全部为果园,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北部边界处,西北部也有零星分 布,共占地面积 17.05hm2 , 占比 1.41 。据现场调查,果园呈梯田状分布于缓坡处,主 要种植有苹果树、核桃树和花椒树。 3 、林地 项 目 区林地主要为乔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其中乔木林地面积 1046.77hm2 , 占比 86.33,几乎遍布整个项目区;其他林地仅在东北部和西北部有零星分布,面积 3.74hm2, 占比 0.31。 乔木主要有栎树、刺槐,旱柳、柏树、杨树等,灌木有荆条、对角柴、酸枣、胡枝 子,草本植物有艾类、黄背草、 白草、羊胡子草等。 4 、草地 项目区草地全部为其他草地,面积29.66hm2 ,占比2.45 ,分布在项目区中北部山脊 处。该区大面积基岩出露,地表几乎无乔灌木分布,仅有少量草本植物覆盖。 5 、工矿用地 项目区内工矿用地全为采矿用地,面积共 4.67hm2 ,占比 0.39 。采矿用地零星分布 14 于矿区各沟谷谷底和缓坡处,大多为历史采矿建设的工业场地,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位 于矿区西北部,为相邻矿山陕县申家窑金矿建设的尾矿库,距本矿山塌陷影响范围最近 约 800m。 6 、住宅用地 项目区住宅用地全部为农村宅基地,面积共 5.02hm2 ,占比 0.41 ,零星分布于矿区 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沟谷中,现有居民约 25 户,距各采区均较远,受采矿影响较小。 7 、交通运输用地 项目区交通运输用地包括交通服务场站用地、公路用地和农村道路,其中通服务场 站用地共 1 处,分布于矿区西北部 12拐点附近,为西南部 1.5km 处的滑雪场建设的停 车场,地面已硬化,面积共 0.88hm2,占比 0.07;项目区分布有 2 条公路,面积共 2.43hm2, 其中一条为三甘线 S245 自南至北从矿区西北部边界处穿过,另一条为沿山脊修建的 村镇道路,采矿活动对 2 条公路无影响;农村道路多为沿沟谷和缓坡修建,泥结石路面, 宽 3m5m 不等。 1.5 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