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8页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8页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8页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8页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 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 2022 年 4 月 目录 1 概述1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1 1.1.1 编制目的1 1.1.2 矿山概况2 1.1.3 地理位置及交通 2 1.1.4 矿区范围3 1.2 矿山自然概况 15 1.2.1 地形地貌16 1.2.2 气象16 1.2.3 水文17 1.2.4 植被18 1.2.5 土壤20 1.3 区域地质背景 22 1.3.1 地层岩性22 1.3.2 岩浆岩22 1.3.3 地震22 1.3.4 地质构造23 1.3.5 区域水文地质24 1.3.6 工程地质26 1.3.6 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27 1.3.7 矿山地质环境27 1.4 土地资源 28 1.4.1 土地利用现状28 1.4.2 土地权属38 1.5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 40 1.5.1 矿井开采历史40 1.5.2 矿井开采现状40 I 1.5.3 工业场地布置41 1.5.4 相邻矿山开采现状43 1.6 编制依据 45 1.6.1 法律法规45 1.6.2 政策文件45 1.6.3 技术标准与规范 46 1.6.4 相关技术资料47 1.7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48 1.7.1 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势 50 1.7.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 51 1.7.3 价格现状与预测 52 2 矿产资源概况 53 2.1 矿区总体概况 53 2.1.1 矿区总体规划与矿产资源概况53 2.1.2 本方案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53 2.2 本项目的资源概况 54 2.2.1 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54 2.2.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74 2.2.3 矿产资源储量情况83 2.2.4 地质勘查程度评述84 3 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85 3.1 开采方案 85 3.1.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的确定85 3.1.2 确定可采储量85 3.1.3 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 104 3.1.4 矿床开采方式105 3.1.5 开拓运输方案105 II 3.1.6 主要设备111 3.2 防治水方案 113 3.2.1 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113 3.2.2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119 4 矿床开采 129 4.1 矿区矿体开采特征 129 4.1.1 开采顺序129 4.1.2 矿体采区的划分 129 4.1.3 生产采区特征129 4.2 矿井生产规模的验证及论证 129 4.2.1 矿井生产规模129 4.2.2 矿井生产能力验证129 4.3 采矿方法选择及比较 131 4.4 矿井、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采出率 131 4.5 塌陷区的确定 132 4.6 共伴生资源及综合利用措施 132 4.7 提高产能可能性分析 133 5 选矿及尾矿设施134 5.1 选矿方案 134 2.厂内道路、排水及绿化 136 5.2 尾矿设施 136 6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 138 6.1 主要安全因素分析 138 6.1.1 矿井瓦斯138 6.1.2 煤尘爆炸性 138 6.1.3 煤的自燃倾向性 138 6.1.4 地温138 III 6.1.5 矿井工程地质条件138 6.1.6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139 6.1.7 冲击地压139 6.1.8 陷落柱和天窗139 6.2 配套的安全设施及措施 140 6.2.1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40 6.2.2 瓦斯防治措施140 6.2.3 煤尘灾害防治措施161 6.2.4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163 6.2.5 水害防治措施164 6.2.6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64 6.2.7 运输事故防治措施165 6.2.8 机电事故防治措施166 6.2.9 采空区防治措施 167 6.2.10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67 6.2.11 矿山救护169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 171 7.1 评估范围与级别 171 7.1.1 评估范围171 7.1.2 评估级别的确定 171 7.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现状 176 7.2.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176 7.2.2 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179 7.2.3 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现状评估189 7.2.4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评估196 7.2.5 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评估196 7.2.6 土地损毁现状评价199 7.2.7 已有义务履行情况203 IV 7.3 预测评估 204 7.3.1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04 7.3.2 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预测评估215 7.3.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217 7.3.4.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预测评估218 7.4 综合评估 218 7.4.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 218 7.4.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评估219 7.5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 220 7.6 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 225 8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243 8.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243 8.1.1 技术可行性分析243 8.1.2 经济可行性分析 244 8.1.3 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244 8.2 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245 8.3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255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 267 9.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267 9.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267 9.3 地质灾害防治270 9.4 含水层破坏防治271 9.5 地形地貌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 271 9.6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280 9.7 矿区土地复垦280 9.8 地质环境与土地监测306 9.8.1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306 9.8.2 矿山土地复垦监测306 V 9.9 管理维护 317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319 10.1 总体工程部署319 10.2 分期、分区实施方案319 10.2.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阶段实施计划319 10.2.2 矿山土地复垦阶段实施计划321 10.3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325 10.3.1 近期20222026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安排 325 10.3.2 近期2022-2026年度土地复垦工作安排 325 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326 11.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326 11.1.1 经费估算原则326 11.1.2 编制依据327 11.1.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经费构成 327 11.1.4 经费估算编制方法说明328 11.2 工程量测算结果 333 11.3 投资估算结果 335 11.3.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投资估算335 11.3.2、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338 11.4 经济可行性分析 343 11.5 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 344 11.5.1、总费用构成与汇总 344 11.5.2、近期年度经费安排 344 1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348 12.1 组织保障措施348 12.1.1 组织机构348 VI 12.1.2 管理措施348 12.2 技术保障措施349 12.2.1 技术指导349 12.2.2 技术监督349 12.3 资金保障措施350 12.3.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费用保障350 12.3.2 土地复垦费用保障350 12.4 监督保障措施351 12.4.1 技术监管351 12.5 公众参与353 12.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353 13 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 354 14 结论与建议 355 14.1 结论 355 14.2 建议 358 VII 附表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附件 1 .委托书; 2 .矿山企业承诺书; 3 .编制单位承诺书; 4 .报告主要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5 .营业执照 6.采矿许可证; 7.河南省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煤炭资源储量合并核实报告 专家组评审意见书; 8 .2019 年度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备案表; 9 .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备案表 10 .治理基金票据、复垦保证金票据 11 .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及评审意见书 12 . 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 2020.7- 12 月份及 2022 年第 1 期平顶山工 程造价 13 .村委会意见 14 .矿山救护协议 15 .公众参与相关资料 16 .矿山用地手续 17. 水质监测分析成果表 18. 煤尘自燃、爆炸行检测报告 19.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 VIII 图纸目录 序号 图号 图纸名称 比例尺 备注 1 1 地形地质图 110000 新制 2 2 矿区总平面布置图 110000 新制 3 3- 1 四3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4 3-2 四22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5 3-3 四2 1煤层资源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6 3-4 四1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7 3-5 二2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8 3-6 二12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9 3-7 二1 1煤层资源量及损失量计算图 15000 新制 10 4- 1 二煤组开拓系统平面图 15000 新制 11 4-2 四煤组开拓系统平面图 15000 新制 12 5 三水平开拓系统剖面图 12000 新制 13 6 井上下布置图 110000 新制 14 7 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标准图 示意 新制 15 8 选煤工艺流程图 示意 新制 16 9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10000 新制 17 10 矿山地质问题预测图 110000 新制 18 1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10000 新制 19 12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110000 新制 20 13 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110000 新制 21 14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110000 新制 IX 1 概述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1.1.1 编制目的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以下简称“十矿” 现持有采矿证有效期 自 2006 年 5 月 29 日至 2031 年 4 月 1 日, 生产规模为 180 万 t/a。根据河南省工 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四矿等八对高突矿井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 批复豫工信煤〔2011〕288 号文的批复,平煤十矿核定生产能力为 330 万吨/ 年。 2021 年 5 月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对集团部分矿井边界进行 调整, 其中十矿范围变化如下 丁组煤层面积 15.27km2 ,调整后面积 23.27km2, 标高40m 至- 1000m。戊组煤层调整后面积扩大, 调整前面积 17.69km2 ,调整后 面积 25.90km2 ,标高8m 至- 1050m。己组煤层调整后面积扩大,调整前面积 9.73km2 ,调整后面积 17.77km2 ,标高- 180m 至- 1265m。十矿与吴寨矿井田范围 重叠,庚组煤层调整后面积缩小。调整前面积 12.46km2 ,调整后面积 9.67km2 , 减少面积 2.72km2 ,标高-200m 至-800m。 表 1-1 十矿边界调整范围变化对比表 煤层名称 调整前面积km2 调整后面积km2 开采标高 丁组煤层 15.27 23.27 40- 1000m 戊组煤层 17.69 25.90 8- 1050m 己组煤层 9.73 17.77 - 180- 1265m 庚组煤层 12.46 9.67 -200-800m 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编制评审有 关工作的通知豫自然资发202061 号 文件要求, 采矿边界重新调整后需重 新编制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为换发新采矿证, 促进矿山企业绿色、 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发展绿色矿业, 建设绿色矿山, 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项 目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区群众利益共享的协调统一, 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 文明矿井。同时为矿山企业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 垦义务提供技术依据。受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委托, 河南省自然资 1 源科学研究院按照“矿山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 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仅对矿区范围内的四戊 组、 二己 组煤层进行开发, 编制了河南省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矿 山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1.1.2 矿山概况 1.项目名称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以下简称“十矿”; 2.建设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环路; 3.隶属关系隶属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4.企业性质国有控股; 5.项目类型生产类项目; 6.开采方式井工开采; 7.开采矿种煤; 8.生产规模 330 万 t/a; 9.资源概况根据河南省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 2022 年度煤 炭资源储量合并核实报告,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十矿共查明资源量 34295.5104t ,累计动用资源量 14932.8104t,保有资源量 19362.7104t; 10.采矿证有效期限 25 年,从 2006 年 5 月2031 年 4 月; 11.矿山生产服务年限全矿井设计服务总年限 24.1a。 1.1.3 地理位置及交通 十矿位于平顶山市区东北部, 距市中心约 6km,行政区划属平顶山市卫东区。 地理坐标东经 11319′20″11323′18″,北纬 3344′47″3348′45″。交通以铁 路、公路为主, 南距平顶山火车站 5km,由此往东至孟庙东站 62km 与京广铁路 相接, 向西 38km 至宝丰车站与焦枝铁路相连, 矿井通过矿区专用铁路与国铁接 轨。公路交通以平顶山市为枢纽, 辐射附近各县、市及矿区, 并与四通八达的许 南、洛叶公路相连,交通极为便利。矿井交通位置图详见图 1- 1。 2 图 1- 1 交通位置图 1.1.4 矿区范围 1.调整前井田边界 十矿采矿证于 2006 年 5 月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编号为 1000000620063,矿 区范围由 177 个拐点圈定, 南北约 6.0km,东西约 2.04.7km,面积 20.6158km2。 开采深度 40m 至-800m。其中扣除广达煤矿等 11 个地方小矿的范围。井田范围 及扣除地方小矿范围坐标详见表 1-2 、1-3。 3 表 1-2 调整前十矿井田范围坐标表 4 5 表 1-3 扣除小煤矿范围坐标表 6 7 8 2.调整后井田边界 根据 2021 年 5 月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对集团部分矿井边界 进行调整, 调整后范围如下 丁组煤层面积 23.27km2 ,标高40m 至- 1000m;戊 组煤层面积 25.90km2,标高8m 至- 1050m;己组煤层面积 17.77km2,标高- 180m 至- 1265m;庚组煤层后面积 9.67km2 ,标高-200m 至-800m。调整后井田范围 东部四、五煤层以 21 勘查线以东 500m 平行线和二煤层以 23 勘查线以东 500m 平行线分别与八矿、十二矿毗邻,西部至 26 勘查线与一矿、二矿相接,南以各 煤层露头线为界,北部至首山一井边界。面积 25.99km2 。坐标如下 表 1-4 调整后十矿井田范围坐标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9 10 3、矿区边界调整内容 依据 2021 年 5 月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编制的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部分矿 井边界调整方案 ,对“十矿”范围进行调整, 将“河南省宝丰县贾寨唐街煤 勘探区”部分范围划入“十矿”,组成新的“十矿”范围, 本次调整范围大部分 在原矿区北部一组煤层除外,其中 各组煤层调整情况如下 1 五丁组煤层调整后面积扩大调整前面积 15.27km2 ,资源量 1544.4 万吨, 调整后面积 23.27km2,资源量 2063.1 万吨, 增加资源量 518.7 万吨, 标高 40m 至- 1000m 。其中 采矿证最大边界丁组 至深部预配置区域, 增加面积 8. 13km2,增加资源量 518.7 万吨。 11 图 1-2 五 丁组煤范围调整示意图 2 四戊 组煤层调整后面积扩大。调整前面积 17.69km2,资源量 6019.6 万吨,调整后面积 25.90km2 ,资源量 9694.9 万吨, 增加资源量 3675.3 万吨, 标高 8m 至- 1050m。 12 图 1-3 四 戊组煤范围调整示意图 3 二己 组煤层调整后面积扩大。调整前面积 9.73km2 ,资源量 5507.2 万吨,调整后面积 17.77km2 ,资源量 9719.7 万吨,增加资源量 4241.5 万吨,标 高- 180m 至- 1265m。 13 图 1-4 二已组煤范围调整示意图 4 十矿与吴寨矿井田范围重叠,一庚组煤层调整后面积缩小。调整 前面积 12.46km2 ,资源量 442.1 万吨,调整后面积 9.67km2 ,减少面积 2.72km2, 减少资源量 140.0 万吨,标高-200m 至-800m。 十矿调整后资源量变化情况见表 1-5。 14 图 1-5 一 庚组煤范围调整示意图 表 1-5 十矿调整后资源量变化情况 煤组 原标高 m 调后标高 m 原面2积 km 调后面2积 km 原资源量 万吨 调后资源量 万吨 庚组 -200-800 -200-800 12.46 9.67 442.1 140.0 己组 -180-800 -180-1265 9.73 17.77 5507.2 9719.7 戊组 8-650 8-1050 17.69 25.90 6019.6 9694.9 丁组 40-600 40-1000 15.27 23.27 1544.4 2063.1 合计 13513.3 21477.7 15 1.2 矿山自然概况 1.2.1 地形地貌 平顶山矿区地处汝河以南、沙河之北的伏牛山东段余脉的低山丘陵地带, 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为红石山、龙山庙、擂鼓台、落凫山、平顶山、马棚 山、焦赞山等绵延不断, 山脉呈北西走向, 组成全区的地表分水岭, 其南北分别 为沙河水系、汝河水系。平顶山、马棚山之间山口以南为开阔山前冲积平原, 十 矿矿区处于丘陵与平原的过渡部位。北部为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砂岩组成的黄瓜 山、马棚山、金牛山、赵家山、五节山等丘陵地貌, 最高峰马棚山海拔462.75m, 最低处在矿区东南部约85.00m,相对高差 377.75m。 图 1-6 矿区地貌图 1.2.2 气象 该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干旱,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 气温 据平顶山气象站资料 一年之中, 最高温度出现在 7 月, 最低温度出 现在 1 月。最高气温 42.9℃ 1972 年 6 月 11 日 ,最低气温- 18.8℃ 1955 年 1 月 30 日 ,历年平均气温为 14℃。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和东北风, 夏季炎热多东 北风和东风, 最大风速 24m/s,平均 2.8m/s。冰冻期一般为 11 月至来年 3 月, 无 霜期 190220 天,最大冻土深度 14cm 1977 年 1 月 30 日。 16 降水 降水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年最大降水量 1361.9mm 2000 年 , 最小降水量 373.9mm1966 年,年平均降水量 775.9mm,月最大降水量 423.5mm 2000 年 7 月。最大连续降水天数 9 天1964 年 4 月 13 日21 日。积雪 最厚 22cm 1954 年 11 月 26 日 。年最大蒸发量 2825mm 1959 年 ,最小蒸 发量 1200.7mm 2003 年 。月最大蒸发量 408.9mm 1959 年 7 月 ,月最小蒸 发量 24.7mm 2002 年 12 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1.2.3 水文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平顶山南部为沙河水系, 北部为汝河水系, 区内地表水 体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和北部缓倾斜平原, 主要有沙河、汝河、湛河与白龟山水 库等。 1.汝河 为矿区内主要河流之一, 发源于西部伏牛山东麓, 流经矿区北部边缘, 最大 流量 3040m3/s,旱季流量 0.8m3/s,最高水位标高, 襄城县测站79.73m,马湾测 站66.66m。 2.沙河 为矿区内主要河流之一, 流经矿区南部边缘煤系基底寒武系地层之上。该河 发源于鲁山县石人山, 经鲁山、平顶山市区、叶县至襄城县汇入北汝河。流域总 面积 28800km2,河道总长度 418km,区内长度约 30km。最大洪峰流量 5290m3/s, 旱季流量 0.8m /s,最高水位标高,白龟山测站1063 .21m; 汝河和沙河, 在平顶山矿区东部马湾附近汇合后称沙汝河。河流进入平原区, 由于坡度变缓,受沉积物影响,河床变浅、增宽。 3.白龟山水库 位于矿区西南部,为区内最大的固定水体。拦河大坝标高109.0m,总库容 7.5 亿 m3,设计千年一遇洪水位107.0m,其库容 6.49 亿 m3,建库以来最高洪水 位103.0m 1975 年 8 月 8 日,库容 5.73 亿 m3 。拦河大坝设有 7 孔泄洪闸, 最大泄洪能力为 6450m3/h ,1975 年 8 月 8 日泄水量为 3660m3/h。 4.湛河 位于矿区南部, 发源于平顶山市西郊薛庄马跑泉, 西高皇以西称乌江河, 以 东称湛河, 自西向东横贯市区, 至余王店汇入沙河, 全长 48.3km,区内长 32.5km, 17 流域面积 265km2 ,最大流量 460m3/s。姚孟以西河宽 23m,最高水位98m,正 常水位92.8m,姚孟以东,河宽 40m,最高水位81.5m,最低水位78m。 5.北干渠和西干渠 为白龟山水库北侧人工开挖排灌渠, 与湛河沟通。主要用于调节水量, 洪水 期或灌溉季节开闸放水分洪或农田灌溉,调节库容为 3.21 亿 m3 兴利水位 103.0m 。北干渠历年开闸放水最大流量为 167.0m3/h ,年均流量为 1.65 6.58m3/h,年径流量 0.5212.15 亿 m3 ;西干渠珠砂洞附近历年开闸放水最 大流量为 4. 11m3/h,年均流量为 0.311.05m3/h,年径流量 0.09650.344 亿 m3。 湛河、北干渠与西干渠, 在矿区西南部, 河底切入寒武系灰岩或新近系泥灰 岩,对矿区灰岩地下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1.2.4 植被 项目区野生植物分为灌木类、乔木类、草本植物三大类。 灌木类主要是酸枣、荆条和紫穗槐等,主要分布在山区;乔木类主要有杨、 柳、榆、刺槐、香椿、松、柏、泡桐等,全境均有分布;草本植物类,全境均有,主 要有白草、麦草、蒿类、黄背草、野菊花等。 项目区内树木多为农田林网及四旁树,主要有杨树、柳树、刺槐、泡桐等, 果树包括苹果、梨、核桃、柿子、桃;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稻谷、薯类、豆类、花生、大白菜等; 丘陵山地尚存部分野生灌草植物, 灌木主要有酸枣、荆条, 草本类植物主要 有野菊花、白草、黄背草、蒿类等禾本科植物。 区内无珍稀保护植物。近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矿区及附近林草植被覆 盖率显著下降,现约为30 照片1- 11-4。 18 19 照片1-1 小麦 照片 1-3 人工林  照片1-2 玉米 照片 1-4 人工植被 1.2.5 土壤 平顶山市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带, 土壤类型由南方的黄红壤向北 方的褐土过渡的地带, 土壤种类繁多, 理化性质各异,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也显示 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项目区属平顶山市卫东区管辖, 矿区大部分位于沙河以北, 耕地和林地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褐土。 1、黄棕壤 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南部、东南部地区,是我国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地带性土壤。其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作用较强烈,地表有薄而不连续的凋落物层,表 层有机质积累不多。黄棕壤的剖面淋溶作用较强,一、二价盐基遭受强烈淋失,粘粒下 移明显,土体中有粘粒集聚形成粘化层,土壤呈微酸-中性反应。 主要特征呈黄棕、灰棕或表层暗棕色。土壤粘重,其土体构型为 O-Ah-Bts-C。 Cmk 型,表土有凋落物层与腐殖质层,凋落物层O 较薄,厚约 1cm , 腐殖质层厚10-20cm,呈暗灰棕色、粒状团块结构。在形态特征上,最显著的是在 剖面构型中具有棕色或红棕色的心土层。质地粘重,形成粘化层,粘粒含量可超过 30。 理化性质主要表现为粘粒含量较高,粘粒的指示矿物为水云母、蛭石、高岭石,粘 粒的硅铝铁率在2.63 之间。一般粘粒的淋溶聚积过程较强烈,常形成粘粒聚积 的心土层,因此,黄棕壤一般质地粘重。黄棕壤具有富铝化特点,在粘粒形成和移动 过程中,铁锰也发生淋溶和淀积。在下属母质粘重滞水的情况下,有利于铁锰的还原 和累积,往往出现结核层和网纹层。由于盐基淋溶强烈,黄棕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盐基 不饱和。腐殖质的累积作用不够强,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不超过2。 2、褐土 项目区褐土分布范围较广,是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具有明显 的粘化过程和钙化过程。碳酸钙在不同季节发生淋溶和淀积,土体中下部有 CaCO3 淀积形成,如假菌丝状,也有姜结石及钙积层 具有草原土壤形成的特点 。由于 气候温暖,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大于累积作用,土体中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累 积也弱。 主要特征褐土全剖面以褐色为主,剖面层次分异明显,表层为灰褐色腐 20 殖质层Ah,一般为 1015cm,以下为质地粘重的心土层Bt,粘化层明显, 具有棱柱状结构,再下为钙积层Bk,以及母质层 C。剖面构型为 Ah-Bt-Bk-C 型。 理化性质表土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约 0.41.33,从上向下逐渐减 少;土壤中至微碱性反应, pH 值为 6.58.5 ;心土层粘粒含量高; 土体中下部 有钙积层;阳离子代换量为 11.3017.70me/100g 土,代换性盐基以 Ca2、Mg2为 主,盐基饱和;铝、铁三氧化物无明显移动; 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
展开阅读全文

资源标签

最新标签

长按识别或保存二维码,关注学链未来公众号

copyright@ 2019-2020“矿业文库”网

矿业文库合伙人QQ群 307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