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桐柏大河铜矿有限责任公司 桐柏县大河铜矿外围铜矿 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提交单位桐柏大河铜矿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河南绿色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6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6 1.2 矿山自然概况 9 1.3 区域地质背景 14 1.4 土地资源 21 1.5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 22 1.6 编制依据 22 1.7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6 第二章 矿产资源概况30 2.1 矿区总体概况 30 2.2 本项目的资源概况 30 第三章 主要建设方案37 3.1 开采方案 37 3.2 防治水方案 43 3.3 矿井通风 44 第四章 矿床开采46 4.1 开采顺序 46 4.2 生产规模验证及论证 46 4.3 采矿方法 46 4.4 开采回采率 48 4.5 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49 4.6 井巷工程 49 4.7 矿山机械 50 4.8 基建范围和工程量的确定 53 4.9 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 54 4.10 劳动定员 57 4.11 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可能性 58 第五章 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59 I 5.1 主要安全因素分析 59 5.2 配套的安全设施及措施 60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与土地损毁评估63 6.1 评估范围与级别 63 6.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67 6.3 矿山土地损毁评估 73 6.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 77 6.5 复垦区、复垦责任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 80 第七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81 7.1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81 7.2 矿区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 82 7.3 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89 第八章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程93 8.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93 8.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95 8.3 地质灾害防治 96 8.4 含水层破坏防治 97 8.5 地形地貌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 97 8.6 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98 8.7 矿区土地复垦 98 8.8 地质环境与土地监测 108 8.9 管理维护 114 第九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体部署115 9.1 总体工程部署 115 9.2 分期、分区实施方案 115 9.3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17 第十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21 10.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21 10.2 工程量测算结果 135 II 10.3 投资估算结果 136 10.4 经济可行性分析 143 10.5 经费预提方案与年度使用计划 160 第十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164 11.1 组织保障措施 164 11.2 技术保障措施 164 11.3 资金保障措施 165 11.4 监管保障措施 168 11.5 效益分析 169 11.6 公众参与 172 第十二章 矿山经济可行性分析174 12.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4 12.2 融资方案研究 176 12.3 财务分析与评价 177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182 13.1 结论 182 13.2 建议 188 III 附件 1 、 营业执照; 2 、 探矿证T4100002009123010037382; 3 、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豫自然资矿划字[2019]0025 号; 4 、 委托书; 5 、 矿山企业承诺书; 6 、 编制单位承诺书; 7 、 编制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8 、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9 、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10 、 废石毒性浸出试验检测报告; 11 、 矿区所占地类的证明文件; 12 、 公众参与调查资料; 附表 1 、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表; IV 附图 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图纸目录 1 1000 2 矿区总平面布置图 1 2000 3 矿区地质地形图 1 2000 4 开拓系统平面图 1 1000 5 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1 2000 6 K- 1 矿体设计块段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 1 1000 7 52 勘探线剖面图 1 1000 8 54 勘探线剖面图 1 1000 9 56 勘探线剖面图 1 1000 10 浅孔留矿采矿方法图 1 1000 11 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 2000 12 矿区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 1 2000 13 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 2000 14 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 1 2000 15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 1 2000 16 土地利用现状图 1 10000 V 第一章 概述 1.1 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1.1.1 企业概况 桐柏大河铜矿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8 年 10 月 21 日由桐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 登记, 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大河镇江庄村, 法定代表人段来民, 统一 社会信用代码91411330680784696C,注册资本壹仟壹佰万圆整, 营业期限为 2008 年 10 月 21 日至 2058 年 10 月 20 日,经营范围铜、铅、锌、硫矿石购销 依法须 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1.2 方案编制目的及用途 桐柏县大河铜矿外围铜矿探矿权人为桐柏大河铜矿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统一“矿 山企业”,勘查许可证号为 T41120091202037382,面积 2. 1km,有效期限为 2013 年 1 月 31 日2015 年 1 月 30 日, 到期后办理了探矿权延续,有效期限为 2015 年 1 月 31 日2017 年 1 月 30 日。 2015 年 2 月,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编制的 河南 省桐柏县大河铜矿外围铜矿地质详查报告以下简称“详查报告” 通过了北京中矿 联咨询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 并取得了〈河南省桐柏县大河铜矿外围铜矿地质详查 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豫储评小 字[2015]001 号。2015 年 3 月 19 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备案号豫国土资储备小 字[2015]4 号。 2017 年 8 月 3 日,取得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豫国土资矿划字[2017]0032 号, 有效期 1 年。 确定矿区范围由 8 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220.00 米至-55.00 米标高, 矿区批复面积 0.1811 平方公里。 后因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印发卢氏县等 8 个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 的通知豫发改规划〔2018〕436 号文件的要求,暂不办理新立采矿权申请登记, 采矿许可证手续办理停滞。 2017 年矿区范围批复文件到期后,矿山企业为延续矿区批复范围,于 2019 年 8 月 31 日取得了新的矿区范围批复文件豫自然资矿划字[2019]0025 号,确定矿区范 围由 13 个拐点圈定, 开采深度由 220.00 米至-55.00 米标高, 矿区面积0.1760 平方公 里,本次批复的矿区范围预留期限至领取采矿许可证之日。新的矿区批复面积扣除了 6 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与原矿区批复面积相比减少了 0.0051 平方公里。 2021 年 5 月,企业在原矿区批复范围的基础上申请了新的探矿证,证号为 T4100002009123010037382,面积 0.1837 平方公里,有效期限为 2021 年 5 月 12 日至 2026 年 5 月 12 日,仅为保留矿权使用,不再进行勘查工作。 该项目为新建矿山, 依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 方案编制评审有关工作的通知豫自然资发﹝ 2020 ﹞ 61 号 的要求, 为了使矿区内 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并使矿山生产规模满足河南省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 顺利办理采 矿证, 同时为减少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 改善矿 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尽可能减少土地破坏, 及时复垦合理利用, 保护并改善生态 环境,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矿山企业于 2021 年 6 月委托我公司编制 桐柏大 河铜矿有限责任公司桐柏县大河铜矿外围铜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以下 简称“本方案”。 1.1.3 矿区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西北 30km 处, 行政区划隶属桐柏县大河镇管辖。东距 焦桐高速 14km,北距沪陕高速 15km,南距 312 国道和宁西铁路 30km 。矿区南东距 桐柏县城 30km,桐柏县城向东 80km 至信阳市与京广铁路、 107 国道相衔接,向西 120km 至南阳市可与焦枝线相连,交通较为方便,交通位置见图 1- 1。 图 1- 1 交通位置图 7 根据 2019 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 矿区范围由 13 个坐标拐 点组成,开采深度由 220.00 米至-55.00 米标高,面积 0.1760 平方公里,划定矿区范 围坐标表见表 1- 1。 表 1- 1 划定矿区范围坐标表 序号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X Y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开采深度由 220.00 米至-55.00 米标高,矿区面积0.1760 平方公里 1.1.4 矿区范围核定 为科学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 决定采用现有的划定矿区批复范围作为拟申请矿区 范围,确定矿区范围由 13 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220.00 米至-55.00 米标高,工程 部署高程由303米至- 13 米标高,面积 0.1760 平方公里。 拟申请矿区范围坐标见表 1-2 ,原探矿证、 划定矿区批复范围、现有探矿证相对 位置关系见图 1-2。 8 图 1-2 矿区范围相对位置关系 9 表 1-2 拟申请矿区范围坐标表 序号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X Y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开采深度由 220 米至-55 米标高, 矿区面积0.1760 平方公里 1.2 矿山自然概况 1.2.1 矿山自然地理 区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植被发育。年平均气温 15℃, 1 月份最冷, 平均气温 1.4℃,极端最低温度-20.3℃,七月份最热, 平均气温 27.9℃, 极端最高温度 41. 1℃。年平均降水量 1163.0mm,雨季主要集中在 79 月, 最长连续 降雨期 17 天, 年蒸发量 1197.71903.9mm,年均相对湿度 6080,年平均绝对湿 度 13.615.3mm。全年日照时数为 2027 小时, 无霜期 224 天; 12 月至翌年 2 月为冰 冻期,最大冻结深度 20mm。区内多西南风,风力一般 23 级,最大可达 8 级。本 区属非地震活动区。 1.2.2 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桐柏山北麓, 为低山丘陵区。 矿区中部地势高, 四周低, 地形坡度一般 1630。区内最大标高 353m ,位于矿区中部, 最低标高 240m ,位于矿区西北,相 对高差为 153m,矿区南部以固庙为界, 东属淮河流域,以西为汉水流域。 矿区典型 地形地貌见照片 1- 1。 10 照片 1- 1 矿区典型地形地貌 1.2.3 植被 矿区天然植被覆盖率较高, 物种丰富。人工植被分布于村庄周围, 农作物分布于 沟底和沟谷两侧平缓地带。主要乔木有 松树、柏树、杨树、榆树、槐树、女贞、板 栗、核桃等, 胸径 825cm,高度 28m。主要灌木有 荆条、青桐、冬青、黄杨、 胡 枝子、扶芳藤等地径 0.84cm,高度 0.42.5m。主要草类有蒿、狗尾草、 燕麦草、 稗、荠、狗牙根、白茅、小飞蓬等。主要作物有 水稻、 小麦、红薯、油菜、 花生、 白菜、萝卜等。 照片 1-2 乔木 松树、女贞 11 照片 1-3 灌木和草 荆条、蒿草 照片 1-4 农作物 水稻、玉米 1.2.4 土壤 区内土壤分布不均, 山顶平缓处、 山前或沟谷两侧的斜坡地带土层稍厚, 约 50 100cm;其他区域土层较薄, 约2050cm。土壤根系交织成网, 团块状结构, 疏松、 有弹性。 土壤以棕黄、黄褐色或淡绿色粘性土、亚砂土为主, 底部含碎石块,土壤容 重约 1.351.50g/cm3 ,pH 值 78,有机质含量约 0.51.5 。土壤剖面见照片 1-5。 12 照片 1-5 土壤剖面 1.2.5 区域经济 大河镇, 地处桐柏县北部, 东与朱庄乡、吴城镇相连, 南与城郊乡接壤, 西与准 源镇和安棚镇搭界, 北与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为邻; 镇人民政府距桐柏县城 18km,。 镇域地形呈西北宽、东南狭长的卧蚕状。南北部层峦叠嶂, 林木茂密。中部盆地丘陵, 蜿蜒起伏,构成大河镇“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貌。 大河镇现辖 13 个村, 15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7600 人2018 年, 民族有汉、 回、蒙、满等。总面积 179km2 2018 年,其中耕地面积 14527 亩,林地 130000 亩,草地 3200 亩,水面 54000 亩。 该镇是以农林为主的山区乡镇,主要农作物有水 稻、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有黄豆、花生、芝麻等。镇域处在富矿带, 矿产资源极为丰 富。金、银、铜、铁、铅、锌等有色金属矿藏以及碳酸钙、辉长岩、玄武岩、重晶石、 蛇纹石、大理石、石墨等矿石储量极其丰富, 均具可观开采价值。 全镇自然条件优越, 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兴旺发达, 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 交通便利, 集镇繁荣, 商业活跃。 2019 年全镇生产总值 5.71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811 元, 财政收入 931 万元。 矿区距离大河镇中心 10km,矿区范围涉及到泉水湾村、土门村 2 个行政村。 周 13 边居民点集中、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 1.3 区域地质背景 1.3.1 地层、岩性 根据 1 ∶5 万桐柏北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地层分属豫西豫东南地层分区、北秦 岭地层分区及南秦岭地层分区。北秦岭地层分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 下元古界秦岭 岩群Pt1gn;上元古界歪头山岩组Pt3w;下古生界二郎坪岩群大栗树岩组Pz1d; 张家大庄岩组Pz1z、刘山岩岩组Pz1l;上古生界蔡家凹岩组Pz2c。南秦岭地 层分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 中元古界龟山岩组Pt2g,上元古界肖家庙岩组Pt3x 和泥盆系南湾组Dn。地层均北西向沿区域构造方向延伸展布。 1.3.2 岩浆岩 区域岩浆岩较为发育, 从超基性的辉石岩到酸性的花岗岩, 从侵入岩到喷发岩均 发育。岩浆活动为区内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侵入岩主要有 中部的基性超基性岩体; 北部的海西期桃园片麻状花岗岩及燕 山期梁湾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南部的华力西期中粒二长花岗岩等。此外, 区内广泛发 育各类脉岩。 喷发岩为大面积分布的下古生界二郎坪岩群火山岩系。区内岩浆岩与内生矿产的 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二郎坪群细碧角斑岩为铜、锌矿的围岩; 桃园岩体及梁湾岩体与 金银矿化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老湾岩体与金矿化有成生联系; 超基性岩体与铬、镍 的形成有关。 1.3.3 构造 区域基本构造格架表现为透镜状弱应变域和线状强应变带的相间排列, 而线状强 应变带控制了区域构造格架的展布。区域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均比较发育。主要褶皱 构造有 河前庄背斜、鳌子岭倒转向斜、彭家寨倒转背斜, 控制了主要控矿地层的分 布。河前庄背斜位于工作区北部, 轴向北西, 核部为上元古界歪头山组, 两翼地层依 次为大栗树组、张家大庄组、刘山岩组; 鳌子岭倒转向斜, 彭家寨倒转背斜均位于区 域南部,轴向北西,控制地层以秦岭群为主。 断裂构造可分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 以北西向为主。区域性松扒韧性剪切带呈 14 北西南东向延伸, 是南、北秦岭亚带的分界线。区域性深大断裂朱阳关信阳断裂 从二郎山大河一带通过。次一级北西向构造有 羊圈潘庄糜棱岩带、方老庄大 栗树韧脆性断裂、刘山岩韧性断裂、二郎山旱泥冲韧脆性断裂, 分别控制着区域四 个铜锌矿带。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小而零星,局部错断北西向构造,属后期构造。 1.3.4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桐柏山脉江淮水系大型分水岭的北西侧, 属于长江水系, 为近分水岭 分水岭型的丘陵区。地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位于矿区北部玉皇顶,海拔高程为 353.0m, 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西南侧的二郎山水库小水汪河,海拔高程为 178.20m,地形相对高差 80174.8m。区内地表水不发育, 地下水的类型属潜水, 同 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在每年的八九月的雨季期间, 水量最大, 一般约为 23m/s。每年 的三月至七月及十月至十一月水量一般, 十二月下雪期间, 水量很小, 甚至断流干枯, 地貌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运动方向, 流向大致从北向南。主要矿体位于侵蚀基准 面以上, 二郎山水库据前人资料推算大致影响半径 200250m,距矿区较远又未发现 断裂沟通,与矿区地下水基本不发生水力关系。 1 、地表水 矿区属侵蚀缓坡低山和侵蚀垄岗丘陵地貌类型, 冲沟发育, 多为季节性溪流, 地 表水体主要为人工水塘和水库。干旱季节水塘干涸, 河床断流。区内以人工修建的二 郎山水库库容量最大,具有供水意义。其库容量一般为 2100 万 m,最大库容量为 4550 万 m。经河口及水库水质分析属 HCO3-Ca-MgO 型低矿化度软水,适宜工业及饮用。 矿区西侧 500m 有一条宽2m3m 的溪流, 常年有水, 流动方向与乡村道路一致, 方向南北。溪流流线 1m1.5m,水深 0. 1m0.3m ,枯水期流量 0.020.05m3/s,丰水 期流量 0.060. 1m3/s。 15 照片 1-6 矿区西侧溪流 2 、含水层与隔水层 1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松散层为残坡积及冲洪积物。前者为棕黄、黄褐色或淡绿色粘性土、亚砂 土, 底部含碎石块, 分布于山前或沟谷两侧的斜坡地带, 厚度 13m,不含水。后者 多沿近代河床呈带状展布, 岩性由砂砾石层或黄褐色粘性土、泥砂质砾石, 一般不含 水或在其底部含少量孔隙潜水,水量极小。 2裂隙含水层 基岩裂隙水分为风化基岩裂隙潜水、层间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风化基岩裂隙潜水赋存于风化岩石裂隙中。区内除刘山岩岩组内的凝灰质硅质板 岩具抗风化外, 其余白云片岩、斜长片岩类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差。基岩裂隙常被泥质、 岩屑充填,含水性差。 层间裂隙水赋存于岩石层间裂隙带内, 含水层呈似层状分布, 含水层厚度一般为 520m,裂隙一般多呈闭合状或被岩屑充填,具有一定的富水、导水性,但水量较 小。在沟谷底洼处偶见有以山泉的形式流出地表。 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中, 形成带状水体。矿区及外围主要为一倾向北 北东的单斜构造, 由于断裂带多以压性、压扭性为特征, 岩石多表现为揉皱、轻度破 碎或呈角砾状, 但角砾多为硅质胶结, 裂隙属闭合型, 钻探施工证实其具有一定的储 水性和导水性,经长期观测未发现掉块、涌水等不良地质现象。 ZK5402 钻孔抽水试验,降深 24. 19m,涌水量 24m3/日, 渗透系数 0.064m/日, 单 16 位涌水量 0.0115 升/秒 m,水质类型为 HCO3 SO4-KNaCa 型。 表 1-3 大河铜矿区外围水质全分析结果登记表 水样编号 13-01 13-02 13-03 13-04 取样位置 ZK5801 钻孔 泉水湾河溪 MJ03 民井 二郎山水库 KNa 67.75 17.50 17.75 20.25 Ca2 44.89 30.86 33.67 26.05 Mg2 8.03 12.89 11.92 11.43 Fe3Fe2 0.16 0.08 0.04 0.03 NH4 0.02 0.01 0.01 0.01 Cl- 20.94 14.20 17.75 17.75 SO42- 77.81 42.27 35.54 50.91 HCO3- 207.47 123.26 129.97 90.92 CO32- 0.00 0.00 0.00 0.00 NO3- 0.03 0.02 0.02 0.02 NO2- 0.02 0.01 0.01 0.01 游离 CO2 5.72 5.72 16.72 11.00 固形物 316.50 142.50 180.00 113.00 耗氧量 0.32 0.16 0.16 0.16 总硬度 1.45 1.30 1.33 1.12 暂时硬度 1.45 1.01 1.06 0.74 永久硬度 0.00 0.29 0.27 0.38 负硬度 0.50 0.00 0.00 0.00 总碱度 3.40 2.02 2.13 1.49 PH 值 7.74 7.52 7.08 7.10 水质类型 HCO3 SO4-KNaCa HCO3 SO4-Ca Mg HCO3-Ca Mg HCO3 SO4-Ca Mg KNa 备注 游离 CO2、固形物、耗氧量的单位为毫克/升; 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负 硬度、总碱度的单位为毫摩尔/升。 3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 区内的地貌地质构造控制着地下水的运动方向, 总体地下水位北高南低, 向南迳 流。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潜水,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局部接受少量地表水补给。其补 给途径主要是沿风化裂隙、构造裂隙、古采坑、稻田灌溉回渗等垂向渗入补给。地下 水的排泄主要是沟谷上游的下降泉、谷底微渗、湿地和人工排泄等。 4 、矿区供水方向 二郎山水库水量大,水质好,距离近,可作为矿区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此外, 矿坑涌水也可充分利用,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7 综上所述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属简单型。 1.3.5 工程地质条件 1 、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物及岩石风化带属不坚固岩石。铜锌矿石及其顶底板的石英 角斑岩、中酸性凝灰岩、细碧岩类属较坚固岩石。 矿区含矿岩层为石英角斑质千糜岩、中酸性凝灰岩、硅质角砾岩等, 围岩为石英 角斑岩、中酸性凝灰岩、细碧岩等。含矿岩层倾角陡直,受构造挤压,裂隙发育。 表 1-4 每平方米岩层裂隙发育情况统计表 岩性 裂隙条/m3 裂隙总长m/m2 千糜岩 59 11.04 浸染状矿石 76 14.11 细碧岩 70 20.45 中酸性凝灰岩 60 16.05 2 、矿体及围岩稳定性评价 根据大河铜矿矿区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结果知, 第四系松散岩 石及岩石风化带, 普氏系数小于 2,在矿山开采时受侧压力影响, 可能会造成井壁坍 塌;铜锌矿石及矿层顶板围岩黄铁矿化千糜岩普氏系数 3.55.7,抗压强度介于34.7 45.8MPa 之间, 在矿山开采时遇破碎带会产生垂直压力, 可能破坏生产坑道顶底板岩 石平衡作用, 导致坑道顶板冒顶坍塌; 铜锌矿石底板围岩角斑岩、细碧岩、变质凝灰 岩等为较坚固岩石, 普氏系数 56,抗压强度 50.560.2MPa,在矿山开采时比较稳 定。矿石松散系数 经测定浸染状矿石为 1.55,块状矿为 1.51。总之, 矿体底板较矿 体及其顶板围岩稳固。 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岩石的原生结构已破坏, 岩体由似层状结构变为散体或碎裂 结构, 力学强度降低。构造破碎岩的角砾一般为硅质胶结, 岩体稳固性相对较好, 部 分为泥质胶结, 岩体呈散体结构, 稳固性较差。在 020m 范围内, 开采施工的过程 中为防止风化带和构造带发生坍塌、冒顶等不良地质事件发生, 需在此段进行合理的 支护。 在矿体埋藏深处距地表氧化带较远的地段, 成矿后期构造不太发育的地段, 矿体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较好; 构造裂隙比较发育的地段, 岩矿 石稳定程度中等。 综上所述, 矿区地形地貌条件简单, 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 地层岩性单一, 地质 18 构造简单, 无岩溶地层, 风化作用中等, 岩石质量较好, 局部有软弱夹层影响岩体稳 定,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层状岩类简单型。 1.3.6 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经过现场勘查, 项目组了解了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现详细陈述如下 1 、周边环境及矿权 矿区范围不在自然保护区和禁止、限制开采矿产的区域内, 不在三区两线可视范 围内,没有名胜古迹等保护对象。仅矿区西侧 1.5km 有大河铜矿采矿权范围,矿区范 围内无其他矿山企业, 矿区周边主要为探矿活动,相邻矿山开采活动互不影响, 无矿 权纠纷。 2 、村庄分布 矿区西北侧 300m 有一小型自然村组,约有 5 户村民15 人,矿区范围内无村 民集中居住村;塌陷区范围外距离塌陷区最近的民房建筑大约 400m;塌陷区范围内 有一民房建筑,居住 2 人,位于矿区东南边界 100m 处,矿山开工建设前对其搬迁拆 除。 3、基本农田 根据大河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2018 年 12 月, I49G083086 及大河镇土地 利用规划图2017 年 9 月 可知, 矿区范围内没有基本农田, 塌陷区未对基本农田 造成损毁,不会对该项目造成影响。 4、重要建构筑物 根据现场勘察并与业主核实,矿区周边 500m 范围内无高压线、铁路、信号塔、 省级以上公路等重要建构筑物存在,在矿区西侧 500m 有一条村村通道路,道路宽4m, 水泥混凝土路面,均不会对本次矿山开采造成影响。 综上可知,项目区周边人类工程活动较少,周边环境比较简单,开采条件较好。 19 照片 1-7 矿区范围内民房 照片 1-8 矿区外基本农田及村村通道路 1.3.7 矿山地质环境 1 、区域稳定性 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据历史记载 16281820 年间,桐柏、泌阳发生过次数有 限的弱震。解放后桐柏毗邻的湖北省仅发生过三次微震, 但对桐柏地区及矿山无影响。 区内地形相对高差小, 新构造运动进行迟缓, 尚未发现山崩、泥石流及大型山体滑坡 等地质灾害记载和痕迹。总之,该区属稳定型的优良级。 20 2 、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矿山各类地表建设工程会不同程度的地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 井巷 工程及矿山开采的沉降、塌陷等给农田耕作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 采矿废石的化学性质基本稳定, 由于降水的淋沥, 氧化物及重金属离子汇入地表 水体或渗入地下,对地下水质可能造成污染。 因此,对生产废水必须作到达标排放, 废石亦须合理堆放。 1.4 土地资源 1.4.1 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 1-2011,项目区是指生产建设项目 的项目范围内土地构成的区域。 矿山道路、表土堆场及部分工业场地、部分塌陷区位 于矿区范围之外, 矿区外占地面积合计 0.8186hm2 ,矿区面积 17.6017hm2。因此, 确 定项目区面积为矿区面积与矿区外占地面积之和,项目区面积 18.4203hm2。 项目区内各地类包括有林地 0.7810hm2 、灌木林地 4.5224hm2 、其他林地 13.0297hm2、农村道路 0.0872hm2。面积占比分别是 4.24、24.55、70.74、0.47。 区内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为主要现状地类,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 1-5。 表 1-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 占总面积比例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hm2 03 林地 031 有林地 0.7810 4.24 032 灌木林地 4.5224 24.55 033 其他林地 13.0297 70.74 10 交通运输用地 104 农村道路 0.0872 0.47 合计 - - 18.4203 100 1.4.2 项目区土地利用权属 项目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大河镇, 土地所有权分别归泉水湾村、土门村共 2 个行政村集体所有, 使用权归当地村民。其中泉水湾村面积 11.7321hm2 ,占比 63.69;土门村面积 6.6882hm2 ,占比 36.31 。项目区土地利用权属状况见表 1-6。 21 表 1-6 项目区土地利用权属状况表 权属 地类 合计 03 林地 10 交通运输 用地 031 有林 地 032 灌木林 地 033 其他林地 104 农村道路 面积 hm2 占比 大河 镇 泉水湾村 0.7810 4.5224 6.3415 0.0872 11.7321 63.69 土门村 - - 6.6882 - 6.6882 36.31 1.5 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 矿山企业于 2013 年开展详查工作,到 2015 年 3 月 19 日取得 矿产资源储量评 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储备小 字[2015]4 号 至今, 未进行矿山开采活动, 属于 新建矿山。 1.6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 8 月 26 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 7 月 2 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3 月 1 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 9 月 1 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 年 1 月 1 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 年 8 月 3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3 号,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10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 号; 1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12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发[2000]38 号; 13 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2 年 7 月 1 日施行; 14 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 2011 年 2 月; 22 15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 年 1 月 1 日施行;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 年 8 月 27 日修正。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 5 月 1 日施行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 6 月 10 日修订 2、政策性文件 1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矿山地 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 号; 2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 号; 3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2013 年 3 月 1 日施行, 2019 年 7 月修订; 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豫国土资规[2016]16 号;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 2019 年 7 月修订; 6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 发[2014]79 号; 7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 线划定指南的通知环办生态[2017]48 号;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 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 号; 9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关于取 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通知豫财环 [2017]111 号; 10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 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