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石墨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计划 (2023年度) 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 二O二三年三月 1 目 录 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2 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2 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18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主要治理内容及部署21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及面积21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27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30 第四节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38 第三章 上年度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总结39 第一节 上年度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区42 第二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具体内容42 第三节 上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完成工程量44 第四节 上年度基金提取情况及使用情况45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45 第四章 本年度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计划45 第一节 本年度生产计划45 第二节 本年度应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区45 第三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恢复的面积46 第四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47 第五节 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计划完成工程量47 第六节 本年度基金拟提取情况及拟使用计划47 第七节 经费预算48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石墨矿矿山2022年已治理范围及2023年计划治理范围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第一章 矿山企业概况 第一节 矿区基本情况概述 一、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气象 兴和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其特点是冬长夏短,多风少雨,温差悬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据兴和县气象站和内蒙古水文总局的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北部地区为337.2mm,南部地区为368mm,降雨多集中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蒸发量(E601),北部地区为1100mm,南部地区为1151mm,为降水量的3.133.26倍。多年平均风速3.1m/秒,年最大风速13.6m/秒,冬季多为北西西风,夏季多为南东东风。多年平均气温4.2℃,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30.6℃,无霜期118天。 2、水文 兴和县境内有常年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两种。按水系又可以划分为海滦河流域西洋河水系和内陆河流域内蒙内陆河水系。 西洋河水系包括银子河、二道河、艮子川河和后河,其中西洋河为季节性河流,银子河、二道河、艮子川河和后河为常年性河流。内蒙内陆河水系包括点奔岱河、赛乌素河等。 二道河及其之流,是兴和县最大的河流,其主干流域面积977.52km2,多年平均流量为1.017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206.27万m3。支流有马家湾河、鸳鸯河、前河、黄石崖河等。 银子河分布于兴和县中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流域面积402.98km2,多年平均流量0.419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321.77万m3。河水由高庙子流出区外。 艮子川河分布于头道河至古城,呈北东西南向展布,流域面积391.84km2,多年平均流量0.40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285.24万m3。河水经古城流入洋河。 3、地形地貌 兴和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南部边缘,海拔高程在1200m以上,地形总趋势南、东低,向北逐渐高平。山地走向由西南营盘咀、大王山、往东至大青山转向北西平顶山、黑山子至大仙庙山一带,呈一弧形中低山区。南部的大王山、营盘咀一带为兴和县地区的最高山,主峰标高2334.7m。东部大青山海拔1919m,山峰呈鱼脊状,高峻而陡立,沟谷深切,水文网发育。地表多为裸露的基岩及其风化物的堆积。此地形及下垫面有利于地表水的汇集和地下水的交替循环。 中部,东傍大青山,南倚人人山,北邻黑山子、平顶山,形成以二台子为中心的小型盆地。地形开阔,为略有起伏的丘陵台地地形,海拔高程13001400m。地表多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砂砾岩及其风化残留物所覆盖,为水文网的形成,地表水的汇集提供了基础条件。二道河及其支流横穿该区的中部汇集大量地表水向东南方向流入大洋河。 北部,于大尖山、黑山子、平顶山一线之山前地带,地形向北东倾斜,逐渐平坦,为开阔的山前波状平原,往北进入商都盆地。海拔高程12001300m。地表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砂砾岩以及其风化残留物所被复。这种地表覆盖层有利于地表水系的形成和地表水的汇集,对降水的渗入、地下水赋存、交替循环极为不利。 矿区地处大青山脉中部的东端,海拨标高为1500~2000m,相对高差500m左右,地形切割剧烈,地势起伏较大,其东西向分布之山梁,阳坡陡,阴坡缓。该区地貌形态属侵蚀构造低中高山地形。地形切割剧烈,地势起伏较大,西南高东北低。矿区西南东三面为分水岭所绕。区内山脉多呈近南北向分布,山脊狭窄,起伏较大,有的呈锥状,地形坡度一般为20~53,呈东西向分布的山脉阳坡陡,一般为20~30,阴坡缓,一般15~30。 4、植被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评价区属于内蒙古高原的山地草原气候区,主要自然植被为半干旱草原植被,以克氏针茅为建群的温带丛生禾草草原,多分布于阳坡, 被盖度 15-25。主要植物种类有克氏针茅、丛生禾草、糙隐子草、冷蒿、小叶锦鸡儿等。 农作物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和马铃薯。评价区内尚未发现国家或地方级保护的 珍稀植物,没有珍惜濒危植物物种的分布。 5、土壤 矿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暗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盐土和沼泽土等。 (1)暗栗钙土 暗栗钙土是矿区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梁状台地,占总土面积的85.50,有机质含量2.814.74。PH值为8.2左右。 (2)草甸土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沟谷及河漫滩上,占总土面积的11.80,有机质含量3.86。PH值为8.7。 (3)风沙土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马莲沟及黄土窑村附近,占总土面积的0.80,有机质含量仅0.55。PH值为7.6--8.3之间。 (4)盐土 盐土,以苏打盐土为主,集中分布在马莲沟的河滩地及阶地上,地形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其组成除5cm结皮层沙质外,其下各层质地较均一,为轻壤土,占土壤总土地面积的1.6,有机质含量为0.370.79,PH值为10左右。 (5)沼泽土 沼泽土零星分布于河谷两侧,有机质含为4.74,PH值为8.0左右。矿区主要土壤具有如下特点大部分土类的土层深厚,熟土层厚度3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及氮含量均比较高,养分条件良好,有利于造林种草;栗钙土石灰淀积少,无坚固的钙积层,对林木根系生长发育有利;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均较大,土壤保墒性能好。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1、区域地层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1996调查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Ⅴ),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阴山地层分区(Ⅴ43),大青山地层小区(Ⅴ43-2);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5),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51),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513)。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北地台内蒙台隆凉城断隆,北东大陆边缘前寒武纪背斜轴线上,主要出露太古界深变质岩,属内蒙古最古老的地层。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集宁岩群Ar2j、第三系E及第四系Q。 (1)、中太古界集宁岩群Ar2j1 出露不全,岩性主要为矽线堇青榴石钾长斜长片麻岩、含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片麻岩,夹浅粒岩、变粒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辉石岩及含石墨透辉大理岩。据15万区调报告进行原岩恢复,其岩石组合为含炭富铝半粘土质岩、泥岩、凝灰质砂岩、中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以赋存稳定石墨层和含铁矿层为标志。经高温中压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相达麻粒岩相。混合岩化强烈,交代作用先钠后钾,并以花岗岩化为特征,常见有均质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后者常具不明显的分带性。该层可分为9个岩性段,地层总厚度2300~5420m。 (2)、第三系(E) 呈南北向展布,岩性主要为杆栏玄武岩夹砂砾石、粘土组成。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片麻岩之上,厚度约3~25m,其中含有大量的钙质结核。 (3)、第四系(Q) 第四系更新统(Q3p1d1)呈东西向展布,组成山前第一级洪积扇,岩性以砂砾石为主,扇的边缘有土状堆积物,厚度大于100m。 第四系全新统(Q4al)呈东西向展布,为现代河流堆积物,分布于河床及河漫滩。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夹淤泥。 2、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为单一,主要为中太古界集宁岩群Ar2j深变质岩系以及分布面积较小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赋矿层位为中太古界集宁岩群Ar2j第五岩段。 (1)中太古界集宁岩群Ar2j区域上分一至九共九个岩性段,核实区出露四与五岩段。即辉石黑云斜长片麻岩Aγ24段、硅线榴石片麻岩Aγ25段。 辉石黑云斜长片麻岩 Aγ24段仅在核实区西部边缘分布,岩性为角闪辉石斜长片麻岩与辉石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厚度约150m,局部夹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与下伏地层界线清楚。 硅线榴石片麻岩Aγ25段核实区大面积出露,厚度680m,岩性为黑云矽线榴石斜长片麻岩、石墨斜长片麻岩。 黑云矽线榴石斜长片麻岩GNg5SB灰色,风化面为黄色,带红色斑点。粒状变晶结构及鳞片状变晶结构,片麻岩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斜长石含量40;钾长石含量10;黑云母含量15;石榴石含量15;石英含量15及硅线石组成,次含少量的黑云母和石墨。粒状矿物和片状矿物相间排列,组成明显的片麻状构造。该层受轻微的混合岩化作用,主要是硅质交代,沿片麻理面或裂隙面常有长英质细脉或透镜体贯入。经镜下观察,交代蚕蚀,交代蠕虫,交代穿孔结构发育。 本层是矿区岩石之主体,由于矿区整体上表现为一轴向近东西向的向斜褶曲。本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南北两侧,也就是向斜的两翼,为矿层之底板。走向近东西向,倾向相向,倾角50~80,厚度出露不等。在矿区的东北角,其它岩石如斜长角闪片麻岩(NHg)和极少量的辉石斜长片麻岩PNg5,均为穿插其中之夹层或透镜体。 石墨斜长片麻岩Ac5为本区的含矿层位。石墨斜长片麻岩颜色为白灰,风化面呈黄褐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局部由于混合岩化作用,长英质细脉沿片麻理贯入,形成条带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含量40~50、石英含量20~30、石墨含量5~10,局部含黑云母及角闪石较多,有少量普通辉石、方解石,另有微量黄铁矿呈散粒状分布于矿物颗粒之间。斜长石具钠长石化,具有细小钠长石晶体。石英呈粒状它形,生于长石颗粒之间,云母大部分已绿泥石化,石墨为钢灰色,呈鳞片状,大致沿走向排列,有些受力弯曲,鳞片大小不一,一般为l~1.5mm,最大者达2mm,属粗鳞片状石墨。与伟晶岩脉接触处最大者可达1.5cm,片晶厚度为0.027~0.054mm。 (2)第四系Q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于矿区的东北边上,分布面积较小。岩性为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和风成砂土,厚度5~30m。 (二)岩浆岩 1、区域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前震旦纪侵入岩和燕山期侵入岩。 前震旦纪侵入岩δ2 1-2出露于测区东南部,长约2000m,宽20~200m,呈一不规则岩枝产出。岩性为变质细粒闪长岩,岩石具细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由于变质变形较强,原岩宏观面貌已不清晰 燕山期侵入岩未见大的侵入体,多呈脉状产出。根据形成先后顺序可分为两期。早期岩脉岩性单一,主要为花岗斑岩脉,脉岩呈枝状展布,规模较小,长度在数百米间。晚期的辉绿玢岩脉和闪长玢岩脉呈北西向展布,延伸规模较大,长度多在数千米。 区内脉岩的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断裂构造不仅成为岩浆活动的通道,同时也为脉岩的侵入提供了空间。从区域断裂构造及脉岩的分布可明显看出,较早的酸性脉岩充填于北西向断裂内,较晚的中性脉岩则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后者切穿了前者。 2、矿区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仅见有三种酸性脉岩,即长英岩脉、伟晶岩脉和石英脉。呈细脉状或透镜状沿地层裂隙面贯入,其厚度不等,一般仅几厘米~几米,分布无规律,最大者厚度约2~5m,延长10~30m。 岩石特征 长英岩脉(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由长石40,石英60组成。 伟晶岩脉(P)灰白色,花岗伟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为长石60,石英30及黑云母5。 石英脉(QV)灰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成份较纯,石英成份均在90以上,偶见长石。不具工业意义。 以上三种岩脉均为混合岩化作用之产物,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地段,则十分发育,形成脉石条带。矿体内局部见长英岩脉,对矿体有影响较小。 (三)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工作区大地构造一级构造为华北板块(Ⅳ),二级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块(Ⅳ2),三级构造单元为阴山隆起(Ⅳ21),四级构造单元凉城兴和太古代穹状构造的东南部位,南部与山西台隆相毗邻,北邻阴山复杂东西构造带 区内古老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基底褶皱构造。古生代本区长期隆起,遭受剥蚀。燕山运动断裂活动强烈,伴随断裂构造,后期侵入了少量花岗岩枝及不同岩性的脉岩。 褶皱构造区域上大的褶皱构造为葛胡窑-守口堡复背斜,轴部走向北东东-南西西,次级褶皱构造为落官窑-黄土窑-二道梁向斜。 断裂构造区域上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早期断裂走向多为北东向,以压性为主;晚期的断裂由北西向、北东向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组成,其中北西向、北东向为共轭断裂。后期构造变动对早期构造有明显的破坏和改造作用,使该区构造复杂、多样。主干断裂为阳高破碎带,总体走向北东向,表现为压扭性,该断裂同时控制了区域地层的展布方向。伴生的北西向断裂展布于主干断裂的两侧,表现为强烈的挤压性质。 2、矿区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区域地质构造所述之封闭向斜盆地构造西南转折部位。区域地层受构造影响非常强烈,但在矿区内部,构造形态表现比较简单。 (1)褶曲 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区域向斜构造西南转折部位,整体表现为一向斜构造。向斜轴位于核实区中西部,近南北向,向东南部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总体形态呈一弧形状。其产状大致为 北翼倾向202~204;倾角51~72; 南翼倾向335~355;倾角65~70; 枢纽倾向190~274;倾角22~46; 另外矿区东南部向斜转折处,由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处于柔性状态,矿体内部及其近矿围岩中层间小褶皱十分发育,但无明显规律。 (2)断层 矿区内小的断裂构造比较多,但规模小,断距不明显。一般延长仅几米~十几米不等,而且分布于一定的层内,故对矿石质量影响较小。较大者仅见F1平移正断层和F2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边缘,其中F1断层将18号矿体明显的分为A、B两段,其走向220方向,北西上盘下降北移,走向断开为150m左右,产状为310∠54;F2逆断层产于18号矿体A段中,上盘上冲,倾向200~240∠30~50,沿断层地表揭露,皆见断层破碎带,其中有隐晶质石墨充填,断层两侧产状各异,上盘335∠40~50,下盘为225∠53,ZK5、7、8号钻孔,穿过断层破碎带,主要为软泥,隐晶质石墨及一些长英质岩脉破碎物。 (3)节理 矿区节理分布比较广,北东16及48方向两组比较发育,北西方向次之。 (四)水文地质背景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阴山山地基岩裂隙水亚区,黄旗海-兴和断陷盆地周边地段,地形较陡。所出露的地层为中太古界集宁岩群片麻岩系,由于片麻岩在岩石当中为柔性岩石,构造主要表现为褶皱构造,受应力作用断裂构造也较发育。在此区段内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不稳定,富水性不均一,区域水文地质上存在下列几个含水岩系。 Q4alPl全新统冲洪积砂,卵砾石含水岩组,水位埋深10~30m,最大可采量10~50吨/时。 Q34alPl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砂、砾卵石孔隙潜水及承压水,水位埋深<10m,最大可采量10~50吨/时。 N2第三系上新统湖积厚层砂质泥岩、砂岩、砂砾岩孔隙潜水及承压水,水位埋深10~30m,也有水位埋深大于70m的地段,富水性不均一。 K1下白垩统砂岩、砂砾岩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0~30m,最大可采量<10吨/时。 区域水文地质上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循环条件是严格受气候、地貌及地质构造的控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和迳流区一致。基岩裂隙潜水迳流排泄主要靠裂隙通道,构造破碎通道补给相邻地表水体或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蒸腾作用也是区域内地下潜水的重要排泄方式。 地下水多为矿化度<1g/l的HCO3-Mg-Na、HCO3-Ca、HCO3-Ca-Mg型水,水质较好。 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中高山地形,最高点1830m,最低点1500m,相对高差330m。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冲洪积层以及中太古界集宁岩群深变质岩系,其中残坡积层多见于阴坡之上,为上覆盖层,冲洪积层仅见于沟谷内,集宁岩群片麻岩多分布在山梁。 (1)地表水 马连沟位于矿区北部,地表水自西而东流过,排入石墨沟,流量为0.755l/s。它的上游南岔沟及西岔沟分别发源于矿区外围的泉水,其中南岔沟泉水出于二道梁山北麓混合岩化长英质片麻岩裂隙之中,流量0.325l/s,矿化度0.3g/l,水质属SO4-Ca-Mg型水;西岔沟泉水出于哨放梁山北麓石榴片麻岩之中,流量0.427l/s。马连沟深部岩层裂隙不发育,相对隔水,流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夏季大,其它季节较小,矿床开采不受影响。 (2)地下水 ①、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麻粒岩夹薄层斜长片麻岩、石墨斜长片麻岩和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分布在岩层上部风化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受地形控制,水位埋深在3~28m之间,单位涌水量0.004l/sm,水位变幅0.9~1.5m。受大气降水补给,经残坡积下渗,富水不一。水质为HCO3-Ca型。 ②、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在马连沟及其支沟内,组分为砂、角砾、卵石、漂石等,局部夹薄层砂土,厚度0~15m,水位埋深0~10.7m,单位涌水量0.26~3.53l/sm,渗透系数14.28~29.36m/昼夜,矿化度为0.3~0.741g/l,属HCO3-Ca、HCO3-Ca-Mg 、SO4-Ca型水。水位变化1~2.7m。潜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次为基岩裂隙水补给。 矿体大部分处于侵蚀基准面以上1500m,上部风化裂隙水极其微弱,地形较陡一般坡度20~25左右,沟谷发育,降水可沿山坡直泻而下,故水文地质属简单型。 (五)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总体严格受轴向近南北向的向斜褶曲控制,各矿体均分布于向斜的南北两翼,大部分矿体近东西向呈似层状产出,在空间上呈不对称的“V”型槽状。赋矿岩石为石墨斜长片麻岩。 1、矿体特征 1.1、AC1号矿体呈层状产于中太古界集宁岩群地层内的麻粒岩夹薄层斜长片麻岩Ar1g2和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Ar1g1岩层内。在其它岩性的片麻岩中几乎不含或少含,此为本区石墨矿床特点之一。其顶底板围岩主要为麻粒岩夹薄层斜长片麻岩,部分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矿层产状与围岩一致,随区域构造的变化而变化。沿矿层片理面有花岗质细脉注入及少量花岗伟晶岩脉穿插。在其接触处矿石品位较富。矿层呈层状,形态规整,由12个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3435m,厚度14.4~54.14m,平均31.27m。矿层走向北东20~30,倾向北西倒转,平均倾角65,固定碳含量2.92~4.33,平均3.16。 1.2、AC2号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走向NE28左右,倾向NW倒转,倾角65。由2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1079m,厚度21.72~33.82m,平均27.77m;圈定碳含量3.56~4.35,平均3.96,顶底板岩性均为麻粒岩夹薄层斜长片麻岩,个别地段底板变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 1.3、AC3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走向26,倾向NW倒转,倾角65。由3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745m,矿体厚度3.94~32.03m,平均19.24m,固定碳含量3.39~4.12,平均3.78。顶板、底板岩性为麻粒岩夹薄层斜长片麻岩。 1.4、AC5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走向26,倾向NW倒转,倾角65;由4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1300m,厚度10.83~37.03m,平均18.84m,固定碳含量3.53~4.19,平均3.86。顶板岩性为矽线石柘榴子石片麻岩,底板岩性为黑云母辉石斜长片麻岩。因其内部结构较复杂,含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夹层,矿体有变宽变窄的现象。 1.5、AC11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矿体走向50,倾向NW,倾角65。由5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400m,厚度9.79~90.69m,平均36.03m,固定碳含量3.73~3.86,平均3.79。顶底板围岩岩性均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 1.6、AC15矿体位于矿区的南部AC18-A号矿体西100m处,呈似层状产出,矿体总体走向70,倾向NE倒转,平均倾角67。由2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275m,厚度26.28~33.86m,平均30.07m,固定碳含量3.29~4.03,平均3.66。顶底板围岩岩性在矿体西部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东部为麻粒岩。 1.7、AC17矿体位于矿区东南部,呈似层状产出。矿体产状K16~K14间,走向280, K17~K16间,走向70,K14~K11间,走向70~80。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NW倒转,倾角65~68,平均倾角66。由2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1056m,厚度14.59~26.24m,平均20.42m,固定碳含量4.00~4.64,平均4.32。顶底板围岩岩性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局部为石墨斜长片麻岩。 1.8、AC18矿体分为A、B、C段三段,编号分别为AC18-A、AC18-B、AC18-C。 1.8.1、AC18-A段本段矿体位于矿区东南部,矿体在平面上以南东-北西向环状延伸,呈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底板标高变化比较稳定,如ZK1、2、3、5及ZK9,由于构造影响,矿体性柔,因此沿走向表现为较缓之波状褶曲。沿倾向I~IV等剖面皆呈自然波状下延,说明变幅不大。矿体产状主要受弧形构造控制,从南东向西北大致变化为20~N~270~320,倾角一般50~60。局部因岩脉作用或构造影响而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产状变为145∠60~70。虽各处产状变化较大,但矿体连续性仍较好。由,6探槽9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度360m,最大宽度125m,厚度变化大致分为两段,Vd线以北厚度约30余米,以南约60~70m;IV~Vd矿体厚度突变,认为是因底板起伏所致,但也可能是因断裂所影响造成。矿体总体平均宽度76m,厚度14.82~89.06m,平均39.17m;固定碳含量4.00~4.75,平均4.35。埋深0~140m。 1.8.2、AC18-B本段矿体近东西向连续出露,其形态呈似层状产出,局部受构造影响,其顶、底板界线发生弯曲。矿体东端,由F1平移正断层的影响,拖拉成向南弯曲的弧形。矿体由于受向斜构造所控制,两翼矿体平行出露,其顶、底板界面沿走向和倾斜方向均有缓慢的波状起伏,在空间上呈不对称的“V”型槽状。矿体呈向斜产出,故两翼倾向相向,其产状为北翼倾向202~204,倾角51~72;南翼倾向335~355,倾角65~70。由6探槽9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度600m,出露宽度一般为50m左右,局部可达90m以上,矿体厚度2.2~71.81m,平均29.20m;固定碳含量2.83~4.06,平均3.53。因受向斜构造所控制,故埋深情况各有不同,向斜两翼,地表均有出露,而其核部,埋深可达135m。 1.8.3、AC18-C呈似层状产出。矿体形态受矿区构造控制,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均有舒缓波状起伏。矿层内部揉皱构造发育,致使地表产状紊乱,局部产状发生倒转。在12号勘探线至16号勘探线之间,有较明显的起伏存在,受其影响,矿体产状变化较大,其产状为北部倾向150~160,倾角25~50;中部倾向50~60,倾角35~50;南部倾向175~185,倾角32~69;其分布范围,东西600m,南北430m。由6探槽19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度769m,矿体厚度变化较大,12、16及20号勘探线矿体厚度较大,最大69.05,14号勘探线矿体厚度最小,最小厚度仅6.02m,矿体厚度处于20~40m之间,平均31.28m;固定碳含量3.06~4.21,平均3.48。 1.9、AC21矿体位于矿区的东南部,呈似层状产出,矿体总体走向北东, K11~K10间,走向70, K10~K0间,走向90,K8~K7间,走向40~50,矿体倾向NW倒转,倾角62~65,平均倾角63。由2探槽控制,控制矿体长度666m,厚度25.86~36.21m,平均31.04m;固定碳含量4.25~5.17,平均4.71。顶底板围岩岩性为紫苏黑云斜长片麻岩,局部为麻粒岩。 2、矿石质量 2.1、矿石物质组分石墨矿即石墨斜长片麻岩,颜色为白灰,风化面呈黄褐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石墨,局部含黑云母及角闪石较多,有少量普通辉石、方解石,另有微量黄铁矿。呈散粒状分布于脉石矿物颗粒之间,斜长石具钠长石化,具有细小钠长石晶体。石英呈粒状它形,生于长石颗粒之间,云母大部分已绿泥石化,石墨为钢灰色,呈鳞片状,大致沿走向排列,有些受力弯曲,鳞片大小不一,一般为l一1.5mm,最大者达2mm,属粗鳞片状石墨。与伟晶岩脉接触处最大者可达1.5cm,片晶厚为0.0270.054mm。 2.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呈灰褐色,风化面呈灰白色,局部被铁质薄膜染成黄褐色。矿石结构为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为片麻状构造。局部由于混合岩化作用,长英质细脉沿片麻理贯入,形成条带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由斜长石、石英、石墨、黑云母及少量黄铁矿、辉石组成,含微量副矿物有锆石、金红石等。次生矿物主要为蚀变形成的角闪石、绿泥石及高岭土,一般见于氧化带中。 石墨呈鳞片状,片度一般在1~1.5mm之间,个别可达2~3mm。石墨呈浸染状分布于脉石矿物颗粒之间,略具定向排列,局部与黑云母毗邻,其次成斑点状或微脉状在局部富集。 2.3、矿石的化学组分 矿石化学组分含碳量C。一般为2.5~5,最高局部达8.7,低者在O.5左右,平均含量一般为3~4,属贫矿。二氧化碳C02变动于O~5,一般为0.2~5,部分为0~0.2,全硫SC变动于0.0 l~3.69,多数为O.0 1~0.1,次为O.1~0.5,内在水分W。一般为0.5~2,灰分A。变动于88~98之间。一般为9 l~95。 另经光谱半定量分析,矿石内含有CaO.003~O.025,PbO.003~O.03,ZnO.03。稀有有用元素V 0.1~0.05,Be0.003~0.0 1,Ti 1~3,ZrO.03~0.05,Sr 0.03~0.1,CoO.003~O.005,GaO~0.OOl。 从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全分析三种结果表明,其化学组分主要有C、SiO2、Fe2O3、Al2O3、CaO、MgO、K2O、Na2O、S等,其它稀有、分散元素含量微。 2.4、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 矿石中有益组分为固定碳,在矿石中呈晶质石墨赋存,固定碳的含量高低变化与各矿体的厚度、走向、倾向无明显关系。 有害组分为硫和铁,主要呈黄铁矿存在,一般S含量黄矿0.12~0.91,青矿2.55~3.28,Fe2O3含量黄矿6.98~9.12,青矿6.29~11.14,S最高含量5.04,Fe2O3最高含量11.61 2.5、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矿石工业类型属片麻岩型石墨矿。隐晶质石墨,仅在局部构造破碎带中出现。 2.6、矿体围岩与夹石该矿床产于中太古界集宁岩群深变质岩系中,其矿体顶、底板岩性分别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辉石斜长片麻岩,石墨矿体产于二者之间,与其产状一致,界线清楚。石墨矿体中的夹层石主要为长英岩脉,由于混合岩化作用,长英质沿片麻理面或裂隙面贯入。根据以往工程密度控制和本次核实所得的资料来看,夹层石规模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规律性极差,无法进行对比。其中绝大部分夹层石小于夹石剔除最小厚度,仅在个别工程内,见到极少数大于夹石剔除厚度者,其形态尚无法确定。故本矿区内,所见夹石在矿山开采中剔除则比较困难,在选矿中局部影响了矿石的品位。 2.7、氧化带简述根据前人勘查工作见矿情况和矿山实际开采测量结果,各矿体风化深度一般为10m左右,有随地形高低而起伏的趋势。氧化带最深为15m左右,氧化矿石石质较软,结构松散,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次生作用普遍。地表与地下矿石品位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2.8、矿床成因类型该区负变质岩系中,其原生沉积岩为含镁及泥质之类沉积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给石墨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经过剧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在局部富集,重结晶而形成石墨矿床。该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 第二节 矿山基本情况概述 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为石墨开采、加工企业,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50924555466285F,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住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兴旺角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张立新; 注册资本人民币壹亿零捌拾万元; 成立日期2010年05月21日; 营业期限自2010年05月21日至长期; 经营范围石墨露天开采、石墨加工、销售;铁精粉加工、销售。 矿山规模200万t/a; 矿区面积9.313km2;开采矿种石墨矿; 采矿方法露天开采;开采标高1877~1488m; 矿区范围由14个拐点圈定,见表。 拐点 编号 1980西安坐标系(3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带) X Y X Y 1 4493823.27 38492686.53 4493825.9534 38492802.5653 2 4493823.27 38493934.25 4493825.9534 38494050.2846 3 4491194.13 38493567.24 4491196.8172 38493683.2759 4 4490776.42 38494143.05 4490779.1073 38494259.0843 5 4490757.02 38495433.77 4490759.7082 38495549.8036 6 4490407.42 38496183.38 4490410.1095 38496299.4127 7 4489724.81 38496014.18 4489727.4996 38496130.2128 8 4489289.50 38494412.26 4489292.1894 38494528.2947 9 4489186.60 38492934.24 4489189.2892 38493050.2768 10 4489956.91 38492166.22 4489959.5983 38492282.2574 11 4490338.72 38492188.92 4490341.4076 38492304.9575 12 4491489.83 38492290.53 4491492.5127 38492406.5663 13 4491956.94 38492351.73 4491959.6258 38492467.7664 14 4492956.95 38492458.03 4492959.6346 38492574.0669 面积9.313km2,开采标高1877m~1488m 注采矿证范围为 1980 西安年坐标系;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由矿山企业提供。 根据2012年7月15日内蒙古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瑞盛石墨有限公司石墨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范围为采矿许可证注明的矿区范围,开采标高从1877m~1488m。矿山建设规模为年采选矿石量200万t,年生产石墨6万t。采用间断工作制,年工作日300天,矿山每天1班,选厂每天3班,每班8小时,服务年限 20年。产品方案为鳞片石墨。 根据矿区的地形地貌,开采总体规划把本矿区划分为北、东、南3个采区。 矿山采用自上而下水平分台阶法开采,剥离和采矿工作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10m,终了台阶高度为20米。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为40m,临时境界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不小于15m,工作台阶坡面角75。 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见表。 露天开采境界特征 项 目 名 称 单位 特征值 备注 南采区 北采区 东采区 采矿 场标高 最高标高 m 1824 1877 1750 露天底标高 m 1488 1550 1550 采场高度 m 336 327 200 台阶高度 工作时 m 10 10 10 终了时并段 m 20 20 20 平台宽度 安全平台 m 8 8 8 清扫平台 m 8 8 8 运输平台 m 15 15 15 台阶 坡面角 工作时 () 75 75 75 终了时 () 70 70 70 最终 边坡角 上盘 () <60 <60 <60 下盘 () <60 <60 <60 端帮 () <60 <60 <60 采场平面尺寸 地表长宽 m 20001300 1800600 1400150 底部长宽 m 1000300 100050 80030 境界内 矿石量 万t 2553.20 1210.46 78.83 3842.49 岩石量 万m3 3314.14 2088.04 137.16 5539.34 矿岩总量 万m3 4315.39 2693.26 176.58 7185.23 平均剥采比 m3/m3 3.311 3.45 3.48 3.391 矿石平均体重 t/m 2.55 2.0 2.0 2.32 矿山自取得采矿许可证至今一直处于生产状态,截止目前,矿山开采形成11处露天采场,编号分别为露天采场CK1、CK1-1、CK1-2、CK2、CK3、CK4、CK5、CK6、CK7、CK8、CK9,总破坏面积约57.67hm,其中北采区3处(CK1、CK1-1、CK1-2,破坏面积约24.18hm;南采区6处(CK3-CK7),破坏面积约32.04hm;东采区2处(CK8、CK9),破坏面积约1.45hm。 1处选矿工业场(含办公区、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